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

第277章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277章

小说: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造军舰是造得爽,但这种疯狂生产军备,带来的后遗症就是,战后必然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财政困难。

美国虽然工业实力世界第一,但这种暴狂的暴军舰海的作法,对其国力伤害同样极为巨大。手握比世界所有国家的海军加起来都强的世界第一海军,口袋里却因为战争变得空空如也的美国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想想就让拥有大量殖民地的英国人夜不能寐。

林汉所以“不惜怀孕”也要将阿尔托利娅生下来,等的就是现在这种局面的出现。美国人对英国殖民地的野心,早已路人皆知。阿尔托利娅的作用,就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点,提醒英国人,然后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历史上“英奸”丘吉尔坚持英德对抗的作法,完全是把英国往坑里引。而这个位面,在欧洲和平后,欧洲最想和英国保持和平甚至是友好的国家,就是德国了。

首相艾德礼问道:“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阿尔托利娅答道:“联系德国人,在这事上,要求他们和我们合作。”

“他们可能同意吗?”

“希特勒元首,没有选择的余地!”

阿尔托利娅冷冷地道。

“在德国东面,苏联红军正强势地崛起,超过万辆的苏联坦克阵兵边界,是现在的希特勒最头痛的敌人,他需要盟友替他减轻压力。随着苏联的崛起,欧洲现在又恢复势力的均衡了,德国不再是一家独大。如果英国能够成为德国的盟友,他就能集中全部的精力应付东边的苏联危机。而如果德国能成为英国的盟友,我们就能集中力量保护我们的殖民地利益。英国和德国,已经开始互相需要了。”

关于英德同盟的事,阿尔托利娅诞生后,汉娜就主动向她提出过。一年里,德国方面也多次向英国发出试探,不过英国政府态度暧昧,迟迟没有作答。

经过数日的详谈和内部讨论,英国政府于当年五月,向德国发出谈判的请求,开始秘密讨论结盟的问题。

谈判的地被放在了中立国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谈判的借口,是讨论英德间海军发展吨位比例的问题。

当美国人宣布将以每年两支舰队的规模扩充海军时,全世界他国海军都由此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首先感觉压力巨大的就是大西洋上的两个海军强国英国和德国。

对比之下,现在的英国,船坞里还有一艘六万吨级别的布列塔尼亚级战列舰,外加四条无畏级航母正在建造,除此之外,到1944年四月时,皇家海军已经接收了六艘新式航母,就数量而言,已经对德国海军中的航母形成了六比四的优势。

英德和谈后,德国向英国递出的和好橄榄枝之一,就是德国主动提出愿意将海军规模降到英国的八成以下,并表示不再建造新的战列舰。

而后德国方面也一直忠实地履行这一份协议,哪怕是在神圣冲击发生后,英国海军得到了大量的民间捐款,有能力制造更多的军舰,并正在扩充皇家海军的规模时,德国方面的仍然不为所动。这一年来,德国海军最大的动作,就是宣布建造一艘六万吨级的大型航母,除此之外就再无大动作。

德国方面虽然通过谈判拿到了八成的吨位比例,但是他们战后在海军方面的“低”投入,少得连英国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而最近希特勒更公开宣称,为了避免重复一战前海军过度军备导致的战争悲剧,未来几年里德国海军都不会过渡扩张新增军舰。

德国人“消极”发展海军,对英国人来说本来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是看一下大西洋另一侧的美国一年两个舰队的土豪手段,还有一年凭空制造五十艘护航航母的工业能力,英国人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一想到气势汹汹的美国人将因为在海军上过渡地军备,导致在战后变成一头饥饿的凶兽到处咬人的可怕未来,英国人是怎么也睡不好觉。在这样的局面下,几年前的世仇,曾经的仇人德国,现在看起来似乎也不是那么可恶了。

美国政府公然地向全世界秀他的造船能力的肌肉,故然增强了民众获得战争胜利的信心。但同样的,也收获到了更多的警惕的目光,大大增强了“英德同盟”的可能性。

英德双方约定在当年五月十日在荷兰展开谈判。

英国的守护神阿尔托利娅和德国守护神汉娜都会出席这场谈判。

当然,为了保持足够多的神秘性,两人都不会公开出场。但是当两位神使一起降临阿姆斯特丹后,全世界都沸腾了。

现在的荷兰是欧洲的中立国,这个国家比较悲摧。

太平洋战争前,中、英、日三国联手抢劫了荷兰人,荷兰人除了愤怒的嘴炮外,毫无办法。神圣冲击开始后,荷兰国内同样面临着信仰崩溃的大危机。

无论是早有在荷兰境内渗透的萨菲罗斯教还是西边迅猛崛起的英国国教,都不是现在的荷兰人所能抵挡的。好在在英德两家的眼中,现在的荷兰已是一个穷屌丝,英德两家都没有打他主意的想法,选择在这里谈判,纯粹是看在他中立国和恰到好处的地理位置的原因。

会谈开始前,汉娜和阿尔托利娅早就做了秘密地勾通,两人都有想结盟共同坑美国人的想法,也都知道了对方的底线和底牌。

通过阿尔托利娅,汉娜知道了英国人想要什么,愿意付出什么。

通过汉娜,阿尔托利娅也知道了德国人想要什么,愿意做到什么程度。

所以这个对外宣称是进行海军谈判,实为商谈英德结盟的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只用了七天就完成了谈判的全部过程。

会谈结束后,德国人对外宣布:为了维持欧洲和平,德国愿意将海军吨位数量,进一步下降到英国海军总吨位的百分七十。

第456章德国的定位

英德在阿姆斯特丹的谈判,到底谈了什么,外界不知道,事后双方公开了一份海军协议,德国方面主动提出降低自己的海军吨位份额,以避免双方发生不必要的军事竞赛和引发军事对抗。

作为回报,英国和德国签定了《英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的有效期为十年。

因为这一决定,希特勒和艾德礼一起分享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在幕后,德国和英国,终于达成了初步结盟的意向。

具体的谈判还在继续进行中,但英德合流“友好”,已是不可扭转的趋势。

但实际上,英德之间比外界知道的,要走得更远。

阿姆斯特丹谈判,英德间关于海军问题的谈判,只持续了三天,余下的四天,两家间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美国,就是太平洋上正在发生的战争。

1943年时,日本方面以“还债”的方式,将菲律宾的巴拉望岛交给德国,从而让德国得到了一个进入太平洋的支点,而后德国方面就派了一支小型舰队进驻该岛。到1944年为止,德国人布置在巴拉望岛的海陆空三军人员已达到四千人。

对于英国人来说,东南亚的问题,因为德国的插手更加复杂化了。

德国人占领该岛前,日本在这里大肆抓捕土著劳力,投入菲律宾的矿山劳动,导致这里本就不多的土著居民人口更少。由于远离本土,德国人不太可能从本土派人开发,只能和与德国是“一家人”的兰芳共和国合作。德军入驻后,在德国方面的默许下,大量来自兰芳和东南亚的中国移民,打着“劳工”的名议,移民该岛,到1944年时,该岛华人人口已增加到三万人。

这些移民的主要工作是开采当地的水银、矽石矿和铬铁矿,此外还利用当地的热带环境,种植橡胶树。

由于林汉是“元首希特勒他爹”,按林汉一家人的设想,在适当的时候,德国人会将这里转交给兰芳共和国。

德国所以会这么大方,并不只是因为“林汉是元首他爹”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汉娜也意识到,传统的殖民时代正在过去。德国越过半个地球,强行在这个小岛殖民,成本高昂,政治负担却太大,巴拉望岛对中国意义重大,对于德国来说,却没有多少油水。而这里维持驻军的成本却太高,很不值得。倒不如将这里做为一笔政治交易的筹码和中国换取更有利的东西。

不过德国在这个时期进入东南亚,加剧了这里的问题的复杂化。英德在阿姆斯特丹谈判时,双方主要谈论的,就是这旦势力重新划分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几年后大平洋战争结束,这里利益蛋糕分配的问题。

而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太平洋另一个美国卷土重来的问题。

现在美国,正以乌龟流的战术疯狂地囤兵大造舰队,其急速增长的海军让英德两国隔着一个大西洋都感到了冰冷的寒意。

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都认为如果两家不插手干涉这场战争,日本战败是必然的,哪怕有神明相助也不例外。

一旦美国打垮日本,其庞大的太平洋舰队重新向东南亚涌来时,英国海军根本没有信心能在这里抵挡住在战争中成长成熟的太平洋舰队。

英国需要一个有力的盟友在这里和他们抱团取暖,于是英国政府选择了德国,而德国方面也有主动靠拢的意思,双方眉来眼去之下,在很多问题上就达成了协议。

无论是汉娜还是阿尔托利娅,两人策划了这一切,英德在阿姆斯特丹眉来眼去了半天,最后的目的只有一个:英德海军联手,太平洋战争的最后关键时刻,下场横插一手,从背后狠捅美国海军一刀,再次将太平洋舰队歼灭。

英国方面所以会有如此疯狂的想法,实在是这两年里,美国狂爆军舰海的作派,着着实实将堂堂的日不落帝国逼到了死角。英国人根本不相信,干掉日本海军,尝到了“屠神”的滋味,战后信心大增,发现自己“非常强大”的美国人,会老实地只是“收复失地”,而不会进一步向英国的殖民地伸手。

阿尔托利娅向英国高层提出来的“终极设想”,就是英德海军联手,在适当时间对美开战,而这也是汉娜想要的。

一个强大的美国,不符合德国的利益,甚至不符合所有旧大陆国家的利益——因为美国的工厂生产的工业品,是老欧洲天然的竞争对手。打垮美国,对德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至于英国对德国的威胁?套用林汉的话来说,一个主体人口不到五千万的国家,有什么好怕的?就算德国不动手,中苏两家迟早都会打着“反对殖民主义”的旗号在英国全球殖民地输出革命和搅事。

虽然汉娜心里也赞同英德国联手袭击美国海军,但问题主要还是出在英国自己身上。现在的日不落帝国,不但失去了象哥本哈根行动时那般“干了再说”的嚣张自信,也失去了一战前玩两强标准的霸气,做起事来,变得患得患失。在阿姆斯特丹谈判时,英国方面自己蛇鼠两端,内部争执很大,始终没有向德国提出这个建议的勇气。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们,现在的皇家海军,已不是昔日那个老子天下第一的无敌海军了,欧洲大陆赤化后,英国的战略环境也很不好。他们防美国,也一样防备着赤化中的欧洲。

在英国人看来,美国要吃日不落帝国的肉,以德国为首,赤化中的欧洲何尝不是想要英国的命,两家都是一样地可恶。

阿姆斯特丹谈判,其实只是一个开始。以后的日子,象这样谈判还会再继续进行下去。

谁是我们的首要敌人,谁是我们次要敌人,是今天的大英帝国首先要确认的问题,他决定了英国未来的战略方向。

到目前为止,英国人还在美、德之间分不清。

林汉明白英国人的心态,所以在他的提议下,汉娜才主动提出了降低德国海军的配额标准,让美国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一点。

英德联合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一事上,汉娜并不急。她相信随着美国航母象下饺子一般地,以一个月一艘的速度下水,最多拖到1945下半年,英国人就要着急了。

所以在这事上,她还可以慢慢地等待着。

英德之间互相靠拢的时候,美国也不是一无所知,毫无作为。

1943年六月初,得到风声和杜威总统派出特使访问英国,想对英国人作出“安抚”,以平息英美之间的潜在矛盾,以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出现。

为了讨好英国人,美国政府向英国开出了大笔和军事订单——主要是求购优质锅炉和蒸汽轮机。如今美国疯狂地大爆军舰,国内的动力系统产能也有些跟不上,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想借此向英国示好。

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主动”地提出接受早已被英国单方废除的《英美华盛顿协议》,承诺打败日本后美国不会进一步地西进云云,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同意向英国开放市场,提高英国商品在美国的出口份额。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国内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归功于来自美国的大量订单。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比一下三年前欧洲战争时美国对英国的抢劫,时间才过三年,英美之间的关系又掉转过来了。

现在在英国,不是没有一批拿了美国好处的人,在替英美联合说好话,反对英德靠拢。不过在这过程中,阿尔托利娅的意见就起了极大的作用。

当时正在印度“跳大神”的她,通过电报问了首相两个问题:

“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到1946年后,美国海军的实力,会是我国的几倍?”

“大英帝国,愿意相信海军实力是我国几倍的美国海军,战后会老老实实地不去肢解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吗?”

这两句实实在在的问题,就打消了英国上层对美国所有的幻想。不过英德最后要走到一起联手暗算美国,暂时还需要一段的时间勾通沉淀。

过去几个月阿尔托利娅返回英国,主要是为了她的新身体,设计吨位高达六万三千吨的超级战列舰布列塔尼娅的龙骨一体化工程。

为了帮助阿尔托利娅更好地完成龙骨一体化工作,林汉特地潜入英国和阿尔托利娅合体,寄灵在建造中的布列塔尼亚号上,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艘超级巨舰的龙骨一体化工程。

今天的阿尔托利娅,得到了整个英国和许多新教徒信仰之力的加成,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增辐并没有预计中那么大。

这些年林汉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生下来的三个女儿中,能力最接近他的人是李华梅,神圣冲击后,现在已有他的七成的力量,其次是喀秋莎,约为他的六成,阿尔托利娅达到他的一半。

不仅仅是他们三个,在林汉得到了整个华人圈意志力的加成后而“质变”升级后,他的能力已超过了汉娜——后者为大概有他的八成多一些的功力。

林汉通过亲身“实践”发现,德、中、苏、英,这个舰灵,她们的能力上限,是和自己“接触”时时间顺序有关。

汉娜是第一个和林汉接触的舰灵,所以能力最强。刚开始时她能远胜林汉,那是因为当时的她得到了整个德国意志的加成,待林汉后来得到全体华人意志加成后,就渐渐追上来并且反超她了。

喀秋莎虽然是林汉“生”下来的第一个女儿,但她并不是和林汉最先接触的,在她之前,李华梅所在的北洋舰魂,要比她早数个月和林汉接触。只是北洋舰魂当时太弱小,才让喀秋莎这个俄国舰魂“后育而先生”。

而第三个女儿阿尔托利娅最多就只有他的一半成左右。至于汉娜和林汉结合出生出来的阿道夫,干脆就几乎是个“凡人”,根本没有什么超能力。

面对着自己几个女儿,“越迟出生,质量越差”的状况,林汉也很是无语。

不过这个发现,让林汉也想到了一个坏主意:如果自己还想再增添新的舰灵,比如凑齐七大强国的舰灵舰娘实现愿望什么的,自己的第四个,第五个女儿,可以考虑去从“弱国”法国、意大利甚至西班牙身上打主意。

至于现在已经初步成型的美国舰灵,肯定是要让她去当“老七”的,而未来可能出现的日本舰灵,则要让她当老六。

一想到美国明明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她们诞生的舰灵却是最弱的,最后被日本舰灵、西班舰灵、法国舰灵的“姐姐们”欺负的场景,林汉突然觉得这个场面到时候一定很美很有趣。

完成了“布列塔尼亚号”战列舰的龙骨建造工作后,阿尔托利娅和林汉分离。阿尔托利娅回到印度,继续开始她的“传教跳大神”活动。

英国人通过阿尔托利娅在埃及跳大神,借机进行宗教入侵,取得了预计中的效果。在七十天的传教活动中,英国国教在这片阿拉伯的土地上,足足增加了十五万人的教徒。七十天的传教就有如此的效果,让英国国教大主教极为满意,而更高兴的是英国政府。

借助宗教,英国人将埃及世界“分裂”了,在这里成功地培养了一个倾向大不列颠帝国的群体,这对未来维持他们在这里的殖民统治大有好处。至于由此在当地引发的宗教流血冲突,英国政府根本不在乎。殖民总督手中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自然会教那些不识相的当地人如何做人。

待“布列塔尼亚号”的龙骨一体化工程完工后,英国兴冲冲地把阿尔托利娅重新调到印度,准备用宗教洗脑手段的方式,继续加强英国在这里的统治力度。

而这个时候,林汉在汉娜的安排下,悄悄地潜入意大利罗马,实施汉娜预谋已久的“罗马假日”计划,准备给没落中的梵蒂冈最后一击,彻底地让天主教在欧洲成为历史。

第457章换皮的意大利

时间进入到1944年六月,此时的意大利,仍然处于信仰崩盘的混乱之中,迟迟得不到自己“国家英灵”的意大利政府,根本无法平定国内信仰崩溃的危机和由此引发的宗教冲突。

任何一个时代,变革都是要流血的。

尽管天主教在意大利努力地挣扎着,但是迟迟得不到神使显露神迹的他们,掌握的教区和教堂,还是在不断地流失中,被英国国教和德国萨菲罗斯教所蚕食。

一些保守的,顽固的天主教徒,不甘就这样失去自己的教区,妄想用武力解决问题,但对面有英德撑腰的两个“新教”,手中的武器也不少。

起初只是殴打对方的传教士,然后引发对手的报复。

接着冲突开始升级,由拳头变成了木棒,再由木棒变成了刀械,直到最后升级成了手枪和炸弓单、燃烧弹。

整个意大利全国,现在正乱哄哄的。

之所以会这样,宗教派别冲突,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却是意大利自身的经济出了问题。两年前的意希战争,极大地透支了意大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