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人回营,万事大吉,只要过了眼前这一关,这些兵都是菜板上的鱼肉。
可惜的是,这次“拖”字诀居然不灵了。
原因很简单,苗刘两人都曾经帮小皇帝剁过菜,尤其是刘正彦,帮王渊和小皇帝做了不少黑箱作业,各种手段都明白,这时肯定不会上当。
就这样,苗刘的叛军顶在皇宫城门前,一定要高宗小皇帝交出大太监康履,不然不走。
高宗皇帝坚决不交,这不是一两个太监的问题,是皇帝的权威在倒塌,一旦连这个也服软,他就真的萎到底了。
何况,康履那水嫩嫩白花花的身子,小皇帝也却实是舍不得。
双方就此僵住,时间一点点过去,皇城外的叛军们渐渐地失去耐性,从刚开始杀人的兴奋,到和皇帝的癫狂顶牛,然后逐渐变得不安;再往下发展,很快就会被恐惧所压倒,做出极端的事来。
终于,在军器监叶宗谔的提醒下,小皇帝猛然醒悟,当机立断,马上派人把康履绑到城外。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帝不得已,命吴湛执履,捕得于清漏阁仰尘上,卫士擒至閤门,遂以付傅等,即楼下腰斩之,枭其首,与渊首相对。希孟,君卿子也。
亲眼看着苗刘两人在他的面前,把康履先腰斩再腐割最后斩首;等这一切做完了,小皇帝还有奖赏:升苗傅为庆远军承宣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渭州观察使副都统制。
怎么样,人也杀了,气也出了,是不是可以回军营休息了呢?
。
ps:靓女007大大已经加了两个夜班了,今晚还是要继续加班,美丽的大眼睛都有些发黑了,虽然于心不忍,为了准时出货,为了订单,只能大家一起努力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挟天子以令诸侯
高宗皇帝没有想到,这些叛军居然还赖着不走。
世事往往就是这样的,假如对苗刘两人的要求,小皇帝一开始就答应了,没有后来的硬顶,发展到当面杀人,事情可能还有转机,彼此还能相互妥协。
如今都已经敌对到了这种程度,哪还有可能善罢甘休?
苗傅好歹也是个**,有些形势还是能看得清楚的。
所以,苗傅向小皇帝提了个问题:“陛下,你觉得你当这个皇帝合适吗?要是钦宗皇帝从北方归来,你让他处于什么位置?”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履既死,帝谕傅等归寨。傅等因前,出不逊语,大略谓:“上不当即大位,将来渊圣皇帝来归,不知何以处?”
高宗皇帝最为忌讳的一件事情终于发生了,小皇帝心里一片冰凉,一种无形的压力狠狠地堵住他的心口,让他说不出话来。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徽宗和钦宗皇帝的存在,是小皇帝心底里隐藏得最深的那根硬刺。
从严格意义上说,从钦宗皇帝所颁布的最后一份圣旨的内容来解读,赵构的身份应该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还要组织兵力,去金兵营救真正的皇帝;而不是现在所做的自立为帝,偏安一偶。
高宗皇帝紧紧地闭上嘴,不做任何回答,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新任首相朱胜非;虽然与朱胜非相处的时间不长,但除了他。目前小皇帝已经找不到其他的帮手。
朱胜非顺着绳子遛到城下。和苗刘面谈。劝他们别把事做绝,给小皇帝也给他们自己留一条后路。
对此,苗刘很认同,他们提出一个建议:请孟太后,也就是宋哲宗的废后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和皇帝共同治理国事。
这很好,朱胜非欣喜赵构惊喜,垂帘听政太好了。尤其是孟太后如此的善良低调,由她出面,一定会比当年的曹太后还要温柔。
他们立即同意,当场写下诏书,给孟太后合法政治地位。可是当宣读诏书,表示立法生效时,苗刘两人却慢吞吞地说了一句话。
太后是孟太后,这没错,可谁说和太后共同治理天下的皇帝是你啊?我们说的是当今的皇太子赵旉。
全场呆住了,赵旉是赵构的独生子。现年才三岁,这么个小孩子能当皇帝了?可没等有人反对。苗刘还有话说:“说小吗,仁宗哲宗登基时也很小,正因为小,才需要太后垂帘听政。至于太上皇,更是眼前的例子,赵构当皇帝时,有起码两个太上皇存在,他不也当了吗?”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傅正彦闻诏不拜,曰:“自有皇太子可立,况道君皇帝已有故事。”
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
无可否认,现在建炎皇朝的话语权,已经牢牢地掌握在苗傅和刘正彦的手里;苗傅如今的一举一动,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一些三国时期曹操的风范。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能做,我苗傅和刘正彦也能做!
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位御林军统制军官,在不知不觉中,也已经对他们原先的目标作出了大幅度的调整。
孟太后是什么人?靖康之耻中,不是所有的皇家宗室成员都已经被金兵押去北方吗?怎么这里又冒出一个孟太后出来?
孟太后原来是宋哲宗赵煦的皇后,在宫廷斗争中失败,先后被哲宗和徽宗所废,只能在民间居住,因此在靖康之耻中,反而能逃过一劫。
高宗登位以后,为了增加自己的合法性,把孟太后接过来,尊称为隆佑太后,想不到如今被苗傅拖入残酷的政治斗争当中。
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孟太后到了,赵构向旁边躲闪,站到了一根柱子旁边。有官员请他在原来的座位上落座,赵构摇了摇头,轻声说:“不能够再坐在这里了。”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既请太后御楼上,即立楹侧不复坐,百官固请,帝曰:“不当坐此矣。”
哈哈哈看着小皇帝的这种熊样,心里不由得一阵痛快。
虽然孟太后一再帮高宗皇帝讲好话,但大局已定,小小一个老太婆起不了什么作用,后续事情的发展完全按照苗刘两人的设想进行。
登上皇位三年的赵构下台了,以二十二岁的低龄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皇位由他三岁的儿子赵旉继承,改年号为明受。
皇位既定,苗傅和刘正彦便开始调整朝廷里面的人事安排。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给自己升官:苗傅的最新职位是武当军节度使,而刘正彦的最新职位是武成军节度使。这两个职位,是宋朝武官的顶级。
其后,苗刘两人又作出了几项非常重要的人事安排:第一把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先提拔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御营使司提举;接着再调升为定**节度使。
第二把御营前军统制张俊升任为武宁军节度使凤翔知府府,带三百个士兵即日启程回西北老家去。
第三把中书侍郎张浚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即日上任。
等等。
苗傅和刘正彦这样的安排,无非是要拉拢一批人,赶走一批人,弹压一批人,从而让自己的势力更加的巩固。
他们现在的的做法,明显是在模仿当年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
可惜的是,苗傅和刘正彦两人都学歪了,没有学到点子上。
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是以天子的名义把大臣和将领都收拢到身边;而现在苗刘两人的做法,反而是把大臣和带兵的将领往外赶,赶得越远越好。
这就是历史学得不好的结果。
广州人说:“咁大个头唔好戴咁大顶帽”。
天水人说:“有多大肚子吃多大馍”。
其实他们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有多大本事做多大的事,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能小马拉大车,或是做出蛇吞大象的蠢事来。
假如没有自知之明,硬着头皮上,结果会是如何?
如今权势滔天的两个人………苗傅和刘正彦亲自给世人做了一次示范。
ps:谢谢zhuxyhh01大大书剑…笑大大靓女007大大框孔大大横断江山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五十章复辟
苗傅和刘正彦两人骤然得势,胜利来得太快了,大多数人都并不心服。
首先向苗刘二人发起挑战的是宰相大人朱胜非。
朱胜非身为一位文官,他挑战的方式当然不是去找苗刘两人单挑,而是偷偷地找来苗傅的一个叫王钧甫的幕僚,偷偷了解苗刘两人的底细。
这个王钧甫的回答很有意思:“这两员大将忠心有余而学识不足。”
什么叫“忠心有余而学识不足”,通俗地说,就是“一条筋,缺心眼。”
朱胜非得到这个情报,马上回去跟赵构汇报说:“事情以后肯定会有转机。”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帝曰:“此事终如何?”胜非曰:“王钧甫辈皆其腹心,适尝语臣云:‘二将忠有馀而学不足,’此语可为后图之绪。
朱胜非是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几天后,他又设了一个小坑,对苗刘二人进行试探。
朱胜非给苗傅的幕僚张逵出了个主意,让他向苗傅和刘正彦建议,把王渊和那些内侍太监的家给抄了,那些**分子们那么有钱,把他们的财产分给士兵们,人人可以发财致富。
苗刘两人果然依计而行。但奇怪的是,在王渊和太监们的家里,竟然找不到多少财宝。
会不会是那些财宝都被苗刘两位大人私下吞了?又或者是王渊和那些太监其实都是清官,只不过是被人诬陷而已?
无论如何,苗刘的部下非常的不爽。心生怨悔之意。甚至开始有人擅自离队。做逃兵去了。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胜非)向张逵建议诱说诸军,掠取王渊及诸内臣家,人人可以致富。及掠索之后,所得不副所闻,人有悔意,数日来,小校有遁去者。
复辟和谋反其实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要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丝毫不能够有差错。于是乎,朱胜非决定再试上一次,方才有所决定。
这时候,宋军中公认最能打的韩世忠已经渡过了长江,出现在秀洲。
按照宋朝当时的惯例,重要大臣包括武将的直系家人,都必须留下京师,以此作为向皇帝表示忠心。
大家都是武官,苗傅当然清楚韩世忠的能耐,所以就把韩世忠的老婆梁红玉和儿子韩彦直抓进军营当人质。
于是朱胜非就去找我们的苗傅大人聊天。
在这段时间里朱胜非经常和叛军内部的各种人聊天。基本上随意出入,想见谁见谁。叛军都不把他当外人。
朱胜非对苗傅说:“你为什么一定要把韩世忠推到对立面上去呢,做事情要看本质,其实你和韩世忠很像的,都是很能干又受压榨,应该很有共同语言才对。”
苗傅想了想,点头表示认同。
朱胜非继续说:“有再好的共同语言也要交流,要和韩世忠交流,谁能比韩世忠的老婆梁红玉更好呢?嗯,别瞪我,就算没效果,也只是送去一个女人而已……很大的损失吗?”
苗傅想了想,依然是点头同意…
朱胜非接着说道:“但是你不能这样就送出去,既然要示好,还要送点礼物,你何妨给梁红玉一些好处,也算是给韩世忠的面子……安国夫人怎么样?
苗傅想了想,又是点头赞同。
那天朱胜非离开军营,走在杭州大街上的时候,突然仰天长叹了一声——唉,这俩货真是太差劲了。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苗傅闻韩世忠在秀州,取其妻梁氏及其子保义郎亮于军中以为质。硃胜非闻之,乃好谓傅曰:“今当启太后,招二人慰抚,使报知平江,诸人益安矣。”傅许诺。胜非喜曰:“二凶真无能为也!”
从这时起,朱胜非便开始着手谋划,如何尽快帮赵构复辟。
象朱胜非这样前去试探苗刘两人的应该大有人在。
毕竟当时苗傅和刘正彦已经控制了赵构,把握住朝政,甚至可以用朝廷的名义来发号司令任免官员。照理应该有很多人前来投靠才对。
但实际上,直到苗刘两人最终失败,他们身边都没有什么得力助手的出现,甚至是连自己的幕僚都被人所利用。
可能真的是这两个人太蠢了,能力太差了;稍一接触,无不望而却步。
试想想,假如苗傅和刘正彦能够在朱胜非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超级领袖的能力和风范,让朱胜非为之折服,朱胜非会不会掉转头为苗刘二人效力?
这个问题,只能留给后人去猜想了。
一句话………曹操不易当。
杭州城里,有宰相朱胜非等人在暗中谋划调度,等待时机。
而在杭州城外,吏部尚书吕颐浩和礼部侍郎张浚联手主持,召集了包括制置使刘光世御营前军统制张俊平寇左将军韩世忠在内的一众人等,发布讨伐苗刘的檄文,率领大军,向着杭州的方向杀来。
讨伐苗刘大军的前锋当仁不让,又是平寇左将军韩世忠。
既然号称宋朝最能打的将军,苗傅的弟弟苗瑀率重兵在临平(今浙江余杭)被韩世忠打败,就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吕颐浩他们来势凶凶,但皇帝一家还在苗傅和刘正彦的手中,投鼠忌器之下,竟然成了一个僵局。
这时候,苗傅的老朋友朱胜非又出手了。
这次朱胜非是以中间人的身份出现的,朱胜非劝服苗傅和刘正彦答应让赵构复位,然后让双方发誓,不去加害对方;为了让苗刘放心,朱胜非还主动提出,让高宗赐予两人免死金牌有了那么多的保证,苗刘两人放下心来,当晚就逃离杭州《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颐浩等进兵北关。傅正彦见帝,请设盟誓,两不相害,帝赐金劳遣。傅正彦退诣都堂,趣赐铁券,胜非命所属检详故事,如法制造。是夕,傅正彦引精兵二千人,开涌金门以出……遂遁。
完全想不到,苗傅和刘正彦两人在朱胜非的愚弄下,竟然把赵构这个最大的护身符给舍弃掉,换来一个没有约束能力的誓言和免死金牌对于这种笨贼,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ps:谢谢zhuxyhh01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五十一章:不能忍受之痛
赵构最终还是复辟成功了,重新当回他的高宗皇帝。
之所以能够顺利复辟成功,当然有赖于杭州城内外一众文武大臣的沉着应对齐心协力和同仇敌忾。
但是,最大的一个原因恐怕是在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人的身上。
他们的应对太差劲了,准备也不够充分;归根到底,还是他们的能力太差了。
假如换一个对手,换一个能够统筹全局洞察细微的对手,最后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
读历史的好处,在于历史既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作为参考,又允许读者自己去发挥想象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这就是读历史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技术上分析,苗傅和刘正彦所发起的这场反革命叛乱实在是搞得太糟糕了,根本不值得详细研究。
但是,这场叛乱的结果意义重大,直接影响了宋朝的历史进程。
首先,有四个中低层干部浮出了水面,成为了高层人士;其中有两个更是进入了权力的核心阶层,成为了建炎皇朝的领导成员。
先是两位大将军。
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充御营左军都统制;御营前军统制张俊为镇西军节度使,充御营右军都统制。
宋朝的节度使可是相当于天朝的军区司令员,实权比位列三公的太尉还要厉害。可以说是每一个武将的梦想所在。
如今多了韩世忠和张俊两个节度使。再加上先前的刘光世。宋朝军事三驾马车的局面开始形成了。
之后是宰执换届。
朱胜非在平叛之后第一时间提交了辞呈,说自己兵变前没能提防,兵变中没能自杀,实在是不大纯洁,尤其是还和叛乱分子多次闲聊,显得立场小有摇摆,他提请组织严肃处理自己。
赵构表示赞赏,把朱胜非同志表扬为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
朱胜非暂时下放,接替他的是吕颐浩和张浚。
吕颐浩,这个在地方上历练了多年的老干部,又当过户部和吏部的一把手,如今终于可以登上宰相之位,可以一展身手了。
相比起吕颐浩同志的一步一个脚印,张浚同志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从中书侍郎,连升数个级别,直接提升为知枢密院事,简直就是奇迹。
这一年他只有三十三岁。宋朝自从寇准以来,再也没有比他年岁更小的核心领导成员了。
这还不算什么。再看看张浚同志的另外一个实缺职位………张浚宣抚川陕,许便宜行事。
也就是说,他是四川陕西两地实际上的主事人,军政大事随他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这是一个无与伦经的权力,纵观此前宋朝一百七十多年间,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这样显赫过。
这一个职位,其实是张浚主动向高宗小皇帝申请得来的,但是在这一刻,没有任何人会来嫉妒于他。
因为这个时候,陕西四川两地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看地势,这两处地方位于长江的上游。自古以来,欲占东南必先攻占西北;之后沿着长江顺风扬帆直下,整个江南地区难以抵挡。
张浚在这种时刻主动要求去西北,将很快与金军决战于第一线,在当时而言,他的眼光之准,魄力之强,爱国之忠勇,都是首屈一指无人可比的。
此次的西行,壮怀激烈豪气满天。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哪怕是再反对他的人,都承认他绝对有着与金人不共戴天之志。
是的,张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在这一盘棋中,张浚守住川陕之地,张俊刘光世护卫武昌,韩世忠镇守淮东;如此一来,长江的上中下游三地相互呼应,进可攻退可守,可以确保高宗建炎皇朝的安稳和长治久安。
在《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中有以下的记载:初,上问浚以方今大计,浚请身任陕蜀之事,置司秦川,而别委大臣与韩世忠镇淮东,令吕颐浩扈驾来武昌,张俊刘光世从行,庶与秦川首尾相应,帝然之。监登闻检院汪若海亦曰:“天下若常山蛇势,秦蜀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将图恢复,必在川陕。”……帝是其言相比起张浚这些新扎师兄,世界的焦点仍然还在高宗皇帝的身上。
此时的赵构刚满二十三岁,是天朝众多大学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的年纪。
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赵构经历了溃败追杀丧失性能力政变被逼退位等一大堆人生惨事,实在是衰到了极点。
痛定思痛,让小皇帝认识到了一些自身的问题,变得懂事多了,比如说他又再一次下了罪己诏。
这回重写,小皇帝的态度前所未有的认真,说了些实在话:“……昧经邦之远图,昧戡乱之大略,无绥人之德,失驭臣之柄……当深自修省,悔过责躬,逆耳忠言,钦而必受。”
他说自己不懂怎样经理国家,不懂镇压叛乱的办法,没人品没人佩服,臣子们都不听他的了,以后什么都改!
做出了一番非常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后,高宗做出了一个决定:把临时首都从杭州搬到江宁,并改名建康。
迁都是必须的,因为在杭州城中,还确定不了有多少苗刘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