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金兵的援军已经到来。
原先驻守在长江北岸的金军大将孛堇太一不知从哪里收到的消息,率领大队水军在真州(今仪征)集结,准备接应金兀术渡江。
这样一来,韩世忠马上面临着一个困难的选择:是继续战斗还是收兵撤退。
选择继续作战,就意味着腹背受敌,必须同时双线作战。这种情况。绝对是兵家最为忌讳的一种情况。
选择收兵撤退。固然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但是,白白丧失掉一个打击敌人的大好机会,韩世忠铮铮铁骨,很难吞得下这口气。
花了整整一个晚上,韩世忠下定了决心:“打”。
韩世忠强硬的态度,被完颜兀术理解为**裸的侮辱。
回顾整个女真历史,什么时候被人蔑视到这种地步?而且蔑视他的居然还是被女真人认为的懦弱懒散胆小怕事的宋人?
作为一个有尊严的女真人,完颜兀术生气了。哪怕前几天还低声下气地请求饶命。他仍然出离地愤怒了。
至于完颜兀术的生气是为了给士兵们提升士气,又或者是掩盖他心中的恐惧,这已经是另外的一个研究课题了。
建炎四年五月廿四日,夏至;老黄历中记载,本日【日值四废大事勿用】。
这是一个晴朗得有些过分的早上,热情如火的太阳跳到了半空,在为即将开战的双方摆手打招呼,顺便用自己的体温去感动一下那些焦躁不安的人们。
在连番的号角声沟通之后,南北两岸的金兵同时往韩世忠的水师发起了冲击:“你韩世忠不是挺牛的吗,就让你尝试一下腹背受敌的滋味。”
对于金兵的冲击。宋军水师毫不慌张。巨无霸指挥舰上,鼓声不绝。令旗翻飞,整支宋军的船队,竟然从黄天荡的河口处,往长江的江心处退却。
看见宋军无缘无故退却,凭空让出了黄天荡的河口位置,给金兵的船队腾出了大片的空间,完颜兀术真是喜出望外。
要知道,假如宋军水师坚守在黄天荡的河口处,金兵每次攻击,只能派出为数不多的船只,死了一批再上一批,被迫采用加油添灯的战术,很是屈憋。
而现在宋军无故退出河口区,让出了大片的空间,使得金兵每次的进攻都能够多增加船只来参与,给予宋军更大的压力。
宋军的这种行为,跟自挖坟墓没什么区别。
看到宋军又开始犯浑,完颜兀术哈哈大笑。金兵的号角手吹得更加的起劲了,南北两岸的金兵船队已经距离宋军水师不到十丈远了。
突然间,一个奇怪的想象出现了,金军的船一艘接一艘的船底朝天,在水势滔滔的长江上相继翻船倾覆。
这种情况,不但是南岸的金兵船队如此,北岸新加入战团的船队也是如此。
船上的金兵大多是旱鸭子不识水性,船只的翻侧,几乎意味着宣告死亡。
完颜兀术看傻眼了,他满脑子里还是四十多天前韩世忠的作战力度,怎么才几天不见,变化就这么大了?
有翻沉了多条船只,完颜兀术才看明白宋军的打法:这次宋军已经不再使用“拍竿”了,而是转用了另外一种神器………铁链重飞爪。
在上次与金兵的作战中,韩世忠目睹了拍竿的杀伤能力和种种的妙用;可惜的是,拍竿体积大而且笨重,覆盖的范围非常有限。
韩世忠灵机一动,在完颜兀术逃出黄天荡的这段时间,赶造了一批用长锁链联结起来的大铁钩,大批量地装配到每只战船上。
这些大铁钩比拍竿好用多了。
开战之后,宋军的士兵只需要把铁钩扔在敌军的船舷上,然后把铁链固定好,随着己方军舰的移动,铁链就会自行扯拽金兵的船只,直至翻船为止。
根据双方舰船的大小对比,金兵船只翻得一点悬念都没有。
韩世忠再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打仗不一定靠人命死拼,用计谋同样能够弥补人数的不足。
战事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越来越很多的金兵因为船翻而掉落水里,在滔滔江水中拼命挣扎,希望能找到一条救命的稻草。
惨叫声呼救声吆喝声擂鼓声号角声等等,混杂在一起。奇怪的是,江面上竟然没有太多的血迹。
这一幕,才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
当天眼看着江上长风呼啸,韩世忠的船鼓起风帆往来如飞。金兵的船只一批批地倒坚起来。完颜兀术再一次崩溃了。他下令撤退,两边都退。
完颜兀术已经明白过来:韩世忠这一次换打法了,不再使用那招“关门打狗”,而是转用“引蛇出洞。”
万般无奈之下,完颜兀术只好再次派人去见韩世忠,谈谈怎样交买路钱。
这次金人的态度十分良好,不但泪流满面,而且低声下气地哀求。请求宋军给他们一条活路。
看见金军的使者直接怂到底了,韩世忠也觉得玩得差不多了,就给金兵使者亮出了自己的底线:归还所有的宋朝领土,归还掳去的两位皇帝。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世忠预命工锻铁相连为长絚,贯以大钩,以授士之骁捷者。平旦,敌以舟噪而前,世忠分海舟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曳一舟而入。敌竟不得济。乃求与世忠语色益泪,乃求假道甚恭。世忠曰:“是不难,但迎还两宫,复旧疆土,归报明主,足相全也。”
金军使者沉默了,韩世忠所提出的条件,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去向完颜兀术汇报,让元帅来定夺。
听完使者的回报,完颜兀术感到极端的郁闷,恐惧和羞辱。生死气节名声,等等因素,不断在他心里盘算。
实际上,韩世忠提出来的这些条件,同样超出了完颜兀术的权限;这些条件,起码要金国国主完颜吴乞买与众位大臣商议一致后,方能拍板定夺。
问题是,假如不答应韩世忠的要求,完颜兀术和他的数万金兵非常有可能就直接交代在长江南岸!
这个结果,无论对于大金国还是完颜家族,都是接受不了的。
怎么办?都是该死的韩世忠!
想来想去,完颜兀术还是决定亲自去见一见韩世忠,联络一下感情,看看有没有机会说服这个可恶的南蛮子。
可是在哪儿见呢,他是说什么也不敢在江面上近距离靠近韩世忠的,于是提议在陆地上见面,那样他至少可以逃得快些。
那么韩世忠会不会上岸呢,这是个问题!在他来想,只要韩世忠上岸了,或许事情就好办了。在陆地上女真人杀人还比较有把握。
在众人的猜测中,韩世忠答应了金兵在陆地上见面。完颜兀术又惊又喜,真没想到宋人再一次变蠢,连韩南蛮一样有愚蠢基因。
要见就赶快见,不能耽搁了。
金宋两大巨头终于见面了。这次见面,并不是宋朝向金国投降,而是金兵的元帅向宋朝的水师乞求放他一马。
这个时候,离完颜兀术结束他的“搜山检海捉赵构”还不到一个月,而距离高宗小皇帝撰写他那千古传诵的《致金国元帅乞哀书》也就几个月的时间。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这里可见一斑。
见面之后,完颜兀术很客气,延续了之前的哀求基调,韩世忠照旧不为所动。紧接着完颜兀术就爆炸了,他突然间变得强硬,对韩世忠骂骂咧咧的,呼喝叱骂。在他想来,韩世忠一定得避避风头,毕竟这不是水里。
可惜的是,完颜兀术不知道韩世忠的出身。韩世忠最习惯的就是眼前的局面,他原本有个外号,叫韩泼五。
既然叫韩泼五,自然有泼皮的作风。
韩世忠二话不说,张弓搭箭就对准了完颜兀术。
完颜兀术再一次怂了,哪怕是在陆地上,他身后边有无边无际的金兵保护,哪怕对面的韩世忠只带了一个随从,他仍然转身就跑。
神勇伟大的,视荣誉为一切的金国四太子,连单挑都不敢。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宗弼求登岸会语,世忠以二人从,见之。宗弼招之降,世忠怒,引弓且射之,亟驰去。
ps:谢谢靓女007大大黎家大少爷大大大大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七十三章:成事在天
在韩世忠利箭的威胁之下,完颜兀术象兔子一般溜的贼快,躲了起来。
好笑的是,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完颜兀术就后悔了。
几经辛苦才邀请到那个韩南蛮前来谈判,因为自己一时之气,竟然把谈判给一手破坏掉,白白损失了一个谈判磋商的机会。
完颜兀术急忙跑到岸边一看,韩世忠已经扬帆飘然而去。
之后的几天完颜兀术坐固愁城,难过得要死。得怎么办?眼前的这一条大江很有可能成为他的坟墓,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任何办法横渡而去。
关键时刻,完颜兀术的福星再一次降临,又有宋人来帮他了。
一个姓王的福建人悠然出现,给他出了几个主意。
金军不是在船上站不稳吗?很简单,甲板上铺木板,船会又稳又平。
船只的速度不够吗?在船舷上挖洞,安装上橹桨。
什么,速度还嫌不够快?那就只能去乞求上天把风给停了。只要江面风停,没有风力可用,韩世忠的战船就会变成一个个不会移动的活靶子,任由金兵宰割。
宋军水师最大的军事秘密就这样透露给了金兵。
作为被正史记载的第一个带路党,王姓汉人千古留名,被牢牢地铭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有福州王某,侨居建康,教金人于舟中载土,以平板铺之,穴船板以棹桨。俟风息则出江。有风则勿出。海舟无风,不可动也,以火箭射其箬篷,则不攻自破矣。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得到王姓宋人的提醒,完颜兀术终于明白,这之前韩世忠之所以以微弱兵力压制长江两岸,根本原因在于船械精良。海船高大。这些都要有足够的风力才能快速行驶。一但风没了,韩世忠的海船会变成一个个不会移动的活靶子。
金兀术惊喜万分,这回逃生有望了!
女真人拿出了看家的老本行——萨满巫术。他们“刑白马剔妇人心,自割其额祭天。”来换取江面上风平浪静。
这些封建迷信活动搞完之后,风居然真的停了。偌大的长江,东亚第一大水系,长年江风浩荡,这时居然全都停下来。
这要怎样去解释,这要怎样来预判???
在这样一个诡异的天气里,韩世忠的水师第二次迎来了金兵的两面夹攻。
果然不出完颜兀术的预料。没有风,宋军庞大的海船战队只能停在江心处。变成一座座不会移动的巨木标靶。而金军之前的那些可笑的小舢板,却桨橹齐飞,划得有声有色。
移动速度慢,韩世忠精心准备的铁链飞铊成了摆设,因为金兵不会向宋军的战舰靠近。这些金军在做的就是一边划向北岸,一边向宋军的海船射火箭。
韩世忠的船都着火了。
以木制船的易燃程度,以江心离岸边的遥远路程,宋军的士兵们不是淹死,就是被烧死……据记载,能逃出生天的并不多。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天霁无风,海舟皆不能动。世忠舟师,本备水陆之战,每舟有兵,有马,有家属,有辎重。金人以火箭射其箬篷,火烘日曝,人乱而呼,马惊而嘶,被焚与堕江者,不可胜数。所焚之舟,蔽江而下,金人鼓棹,以轻舟追袭之,金鼓之声,震动天地。统制官右武大夫成州团练使孙世询,武功大夫吉州防御使严永吉,皆力战死。世忠与馀军至瓜步,弃舟而陆,旋还镇江聚兵,沿江避兵之人,往往取其粮食,亦有得军储银帛者,宗弼弓得绝江遁去。
完颜兀术和数万金兵最终还是逃回了长江的北岸。
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说什么好呢?
千头万绪,最后只能归纳成一句话:韩世忠以其微薄的实力去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差一点点就成功。
至于结果,只能用一句成语来形容了:谋事在人,而成事在天!
此战过后,宋朝方面的士气得到极大的提升。
黄天荡之战建康之战,韩世忠和岳飞联手打破了女真人不可战胜的神话,让所有的宋人看到,这些北方异族人不仅被打败了,而且败得狼狈不堪败得彻底败得毫无尊严可谈。
在这个层面上,这两场战争的意义无比重大。
除此之外,黄天荡和建康府这两场大仗,消灭了数以万计的金兵,而且大都是女真族的本族子弟兵,大大削弱了金国的实力。从这个时刻开始,金国和宋朝一面倒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反观金国,抛开最后那段狼狈逃亡的经历,从整个过程看,金兵打得其实还算不错,起码把宋朝的皇帝都逼出了大海,而且最后也成功脱身。
但是金兵没办法自豪,尤其是最后那五十多天的时间,那段艰险的心路历程,那些难以向外人倾诉的苦难经历,依旧在金兵的脑海里,久久不散。
作为金兵的元帅,完颜兀术居然哭了。
在过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只要是看见熟人,完颜兀术就拉着不放手,没完没了的泣诉,倾述各种过江的悲惨遭遇,用来缓解心里的阴影。
《大金国志》卷六《太宗文烈皇帝四》中记载:兀术“自江南回,初至江北,每遇亲识,必相持泣下,诉以过江艰危,几不免”
金兵撤退了,江南地区得到了安宁,最高兴的还是我们的高宗皇帝。
公平地说。高宗皇帝如今确实有很大的改变。起码每天依时上朝。不会整天呆在后宫里耍乐。
大战过后,自然是要论功行赏。
而说到谁的功劳最大,非岳飞和韩世忠莫属。
岳飞押着俘虏来金兵上京面圣了。
上京之前,岳家军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原先留在宜兴县大本营的刘经竟然想扣押岳飞的家人作为人质,进而吞并岳家军。
这个消息,是刘经的部将王万通知岳飞的。
在南宋初年的那种乱世之中,军阀混战,相互吞并是屡见不鲜的。可以岳飞与刘经的关系非同寻常。他会做出这样的事,令岳飞百思不得其解。但岳飞也知道,王万是不会骗自己的,因为自己是他的救命恩人。
识穿刘经的阴谋后,岳飞快刀斩乱麻,很快就处决的刘经。至于刘经的下属,他们在岳家军多时,也非常认同岳飞的为人和岳家军的作风。这件事就此平息了,只是留下一些茶余饭后的话题。
这次岳飞与高宗皇帝的会面显得非常的匆忙,两人都不想重提往事。随便聊了几句就草草完事了。高宗皇帝也只是赏赐了岳飞铁铠五十副金带鞍马镀金枪百花袍等物品,显得十分小气。
岳飞刚回到宜兴县。朝廷便诏命岳飞讨伐戚方。
戚方是岳飞的老同事了。马家渡失败后,戚方上山为寇,火并了扈城的部队后,手中的兵力发展到了一万人。
就在岳飞辗转在常州和建康一带与金兵作战的时候,戚方也率领自己的队伍,先攻宣州后掠湖州,辗转流窜而成为东南一带最为凶悍的匪帮。
对于戚方匪帮的征剿,朝廷原先也是指派张俊去负责的。
一提到打仗,张俊的腿已经软了三分,特别是对上一些穷凶极恶之辈。
不过张俊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替死鬼………岳飞。
张俊名义上是岳飞的顶头上司,但没有实质的指挥和调度权。原因是,朝廷钱粮不够,要下面的军队自筹经费。
没有粮草的补给,下面的军队当然可以对上面的军令爱理不理的。
这种情况,就叫做听宣不听调。
简单来说,上方(朝廷)可以随时来下达命令,但是,是否执行命令,什么时候才执行命令,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这个问题上,南宋朝的诸多将领之中,表现得最明显最离谱的有两个人:刘光世和曲端。
其他人害怕打仗,岳飞不怕。
岳飞不但不害怕打仗,相反,他对打仗趋之若鹜,多多益善。
原因很简单:钱粮。打仗赢了之后自然会有战利品,战利品可以用来换取钱银和各种物资。
这种做法,现代的名词是“以战养战”,而岳飞把它称之为“资粮于敌”。
岳飞和戚方的兵力相差不远,都是一万多人,但是交手才发现,两军的战斗能力根本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戚方的军队一触即溃,完败于岳家军。
对上这帮如狼似虎的岳家军,逃跑是没有出路的。对于戚方而言,只有两个选择:投降或者自杀。
戚方选择了投降,不过他耍了个滑头,不向岳飞投降,而是逃到张俊的营房处向张俊投降,同时还献给张俊六千名精兵六百匹战马和金银财宝不计其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四:戚方以所部赴行在时方引兵犯安吉县之上乡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以兵讨之或言上乡路狭不可行兵俊乃遣其将王再兴招之会统制官岳飞追袭其后方无路进退始诣俊乞降方上兵簿有马六百匹所献金玉珠珍不可计时人为之语曰要高官受招安。”
这种摘桃子的行为其实是相当的恶劣。
张俊也知道自己的行径坏了规矩,于是在军中宴请岳飞赔罪。
好歹也是上司,岳飞到了张俊的营中,喝骂了戚方一通,然后与张俊相对一笑,就此作罢。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龙腾虎跃马到成功大大三牛aa大大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七十四章:打死也不出兵。
金兵刚刚退走,以文官为主的建炎小朝廷又经历了一场风波。而这场风波的主角是在高宗逃跑中立下大功的宰相吕颐浩。
江南地区重新得到太平,高宗皇帝和建炎朝廷自然是要收拾山河,重整旗鼓,恢复统治的秩序。
如何恢复秩序,关键的核心在于一个“钱”字。
连续几年的兵荒马乱,建炎朝廷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力度越来越低了,很多地方政府和诸如漕运等地方势力越来越不听话,屡屡截留税收不上缴,给朝廷造成很大的困扰。
吕颐浩为人刚直性急兼且暴躁,即便是对着叛军的刀枪也敢大声叱喝,更何况如今是太平时日。
于是吕颐浩接连下了几道命令,实施“财源确保政策”,把盐铁等重要物资的专卖,经制钱月桩钱等的征收管理,全部纳入朝廷的管制范围。
结果是,这些政策一出,引来了无数反对的声音。
站在朝廷的角度,吕颐浩的政策没有错,错就错在朝廷的管制力量太弱了,而且吕颐浩实施政策的手段也略显粗暴。
实在没办法,高宗皇帝唯有罢免吕颐浩的相位,把年仅三十一岁的参知政事范宗尹推上了宰相的位置上。
建炎四年五月,即岳飞收复建康府的当月,高宗皇帝依据宰相范宗尹的建议,陆续在淮南东酉路,京西南北路,荆湖北路和陕西的一角。划分成若干个小军区。每个军区设立镇抚使。管辖两个至四五个府州军的防务,并兼管民政和财政。
镇抚使是个新的名称,相当于唐朝的藩镇。只不过藩镇割据最为老赵本家所嫉讳,就换一个叫法而已。
这样的镇抚使辖区建炎朝廷封了约二十个,委任镇抚使三十余人这些地区大多是被盗匪土豪溃将摄官等所占据,朝廷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