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贺子珍与毛泽东 >

第3章

贺子珍与毛泽东-第3章

小说: 贺子珍与毛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柒
  中国西部四川巴西村寨的夜晚,是这般的冷寂,这几乎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除了白天因有红军的活动为它带来几分生气之外,夜晚则沉沉睡去,仿佛地老天荒似的。夜半,邓六金惊拍着贺子珍的房门:
  “快开门!快开门!”

()好看的txt电子书
  贺子珍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打开柴门急问:
  “六金,这黑灯瞎火的,出了什么事?这么急?”
  “连里通知,赶快出发。”邓六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现在?”贺子珍问。
  “就现在,马上走。”
  “为何这么急?啥原因?”
  “不知道,子珍,赶快准备走就得了,问这么多干吗?军事秘密。”
  贺子珍不敢怠慢,慌忙收拾东西,随邓六金离开柴屋。
  贺子珍与邓六金摸黑来到一个小小的平地,朦胧中见那里已聚集不少人,没有人大声说话,只有交头接耳的轻微的声音。
  侯政站在队列前对大伙说,声音不是很大:
  “刚才接到上级命令,叫我们立刻出发,规定三条纪律:一、路上不准打火把;二、不准讲话;三、不准咳嗽。赶快秘密离开这个地方。”
  贺子珍小声问身边的邓六金:
  “出了什么事?”
  “谁知道?”
  贺子珍轻声对邓六金说:
  “这几天我受凉了,咳嗽怎么办?”
  邓六金做了一个用手捂嘴巴的动作。
  贺子珍点点头。
  侯政宣布完三条纪律,轻声对大伙说:
  “赶快出发。”
  贺子珍、邓六金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高一脚低一脚地急急出发了。
  邓颖超正在患病,坐在担架上,也随大伙走了。
  休养连的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几个老人,也随大伙在暗夜里悄悄离开了巴西。
  走了约莫十多分钟,他们身后依稀响起一阵寥寥的枪声。
  捌
  休养连的人在暗夜里糊里糊涂地走了半宵,黎明时分来到甘肃的一个小村子——俄界,才算喘了一口气。侯政通知在这儿歇下来,听候上级的命令,再行动。
  贺子珍在俄界的临时驻地门口,看见毛泽东与洛甫等中央队的人急急路过,喊了一声:
  “老毛!”
  毛泽东停了下来,盯着贺子珍:
  “子珍,你们也赶来了,不错。”

()好看的txt电子书
  “到哪里去?”
  “我刚从总部开会回来,回驻地。”
  “昨晚走得那么急,到底出了什么事?”
  “张国焘搞分裂,不把他甩掉不行,我现在有急事,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贺子珍凝视着毛泽东步履匆匆的背影,叹了口气:
  “唉,这个张国焘。”
  玖
  毛泽东在俄界开会回到驻地的路上,发现小路边的阴沟里有一包东西,停了下来,他蹲下看了看,对身边的陈昌奉说:
  “你去把它拣起来,看看是什么东西?”
  陈昌奉跳下水沟,拣起来一看,是人家扔下的羊下水,欢喜地对毛泽东说:
  “主席,羊下水。”
  “拿回去打‘牙祭’呀!”毛泽东高兴地说。
  毛泽东从陈昌奉手里接过嗅了嗅:
  “嗯,有点异味。”
  “主席,能吃吗?”
  “不要紧,洗干净,多煮煮,高温消毒。”
  
相濡以沫(5)
毛泽东回到驻地,见贺子珍在煮野菜叶子,屋里弥漫着一种苦味,毛泽东大声对贺子珍说:
  “子珍,我为你带来了一样好东西,赶快给我弄弄,今天,我们美餐一顿。”
  贺子珍从陈昌奉手里接过一瞧:
  “哟,羊下水,哪里弄来的?”
  “问这干吗?有你吃的就得了。”
  贺子珍捧起来嗅了嗅:
  “嗯,变味了,一定有好几天了,还能吃?”
  “用火烧烧,开水煮煮,今天你不要走了,替我弄弄,我们一起用这个东西招待一个贵宾。”
  “谁?”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贺子珍一撇嘴:
  “人家抛弃的东西,还要招待客人。”


  “子珍,你不知道,是张国焘把我们搞得这般狼狈,在巴西那个地方,多危险,我们如果不走,可能要和张国焘干起来。现在,部队缺粮厉害,已经断粮好几天了。有的饿得不行,只好割马肉煮来吃。唉,牲口也遭难呀。”
  “那还要得。”
  毛泽东叹了口气:
  “呃,甚至还有杀马的,把马杀了,我们那些重伤员,如何走出草地?”
  接着毛泽东又说:
  “子珍,你不知道,战士们饿得不行,连三军团政治部作战处长黄克诚的马屁股,都给人家偷偷割了。害得黄克诚夜里不敢深睡,只得用手拉着缰绳困觉,如果有人下手,他手里的缰绳一动,‘盗贼’就不敢下手了。”
  贺子珍深表同情地说:
  “这不是常言说的‘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嘛!”
  “嗯,黄克诚真是用心良苦。战士们之所以敢动干部的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可以说‘铤而走险’!黄克诚见战士们饿得不行,决定把自己的马交给战士们宰了。”
  “救命要紧!”
  “对!救命要紧。黄克诚做的对。”毛泽东赞扬道。
  毛泽东一席话,坚定了贺子珍吃毛泽东拣回来的羊下水的念头,对毛泽东说:
  “放心,我一定替你做好这道菜,招待你的客人。”
  一会工夫,门外响起一声:
  “主席。”
  毛泽东打开小门:
  “哟,提前来了,彭大将军,有请!”
  彭德怀迈进小屋,见贺子珍在,高兴地说:
  “贺子珍同志,你也在这里。”
  “是老毛把我留下,接待彭军团长,当个临时招待员,也算个陪客。”
  毛泽东莞尔一笑,对彭德怀说:
  “子珍给我送衣服来,由于我弄到一个好吃的东西,不会做,叫子珍烹调一下,好让你我好好美餐一顿。”
  “啥?”彭德怀笑了起来。
  毛泽东神秘兮兮地:
  “现在不告诉你,一会便知道。”
  一会,贺子珍端上一大碗煮好的羊下水,放在桌上,乐呵呵地说:
  “打‘牙祭’啰!”
  彭德怀傻了眼:
  “主席,你今天请我吃这么好的东西?供给部照顾你的,我岂能吃?”
  贺子珍在一旁哂笑:

()好看的txt电子书
  “什么供给部,是人家丢下的,老毛拣来招待座上客。”
  毛泽东瞅了一眼贺子珍笑笑:
  “供给部就供给部,什么拣来的,子珍,你不要乱说。”
  彭德怀看了看贺子珍,又看看毛泽东,不知谁说的对。
  毛泽东倒了两碗水,在自己面前与彭德怀面前各置一碗,说:
  “老彭,今晚没酒,咱们以水代酒,开怀畅饮。”
  “行,今晚在主席这里吃个高兴,压压惊。”
  毛泽东对贺子珍说:
  “你也来吃,我看你也有多日没见油腥了。是吗?”
  毛泽东边吃边对彭德怀说:
  “老彭,你和林彪的部队,听从调遣,昨夜神迅离开巴西,彻底甩开张国焘,立了大功。”
  彭德怀回答道:
  
相濡以沫(6)
“不赶快走不行,我看张国焘有野心。”
  “是的,我原以为你是个粗人,其实,你粗中有细,离开巴西前,你已经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发现张国焘不对头,便加强军团的警戒,做到万无一失。”
  贺子珍在一旁专心致志地听着毛泽东与彭德怀的谈话,完全明白了,那天夜半三更为啥急急离开巴西的原因。
  贺子珍又听毛泽东对彭德怀说:
  “我们先走一步,四方面军的同志,肯定会跟上来的,我估计不用多久的时间。”
  贺子珍边给彭德怀碗里舀羊下水边说:
  “军团长,你辛苦了,多吃一点。”
  “谢谢,这日子,大家都辛苦,你怕主席不辛苦,不操心?”
  毛泽东会意地点点头:
  “我们走这步棋,完全是张国焘逼出来的,这段日子,是有点惊险,我看是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最黑暗的日子呐。”
   
家庭矛盾显端倪(1)

  中央红军离开巴西危险地区,秘密进军俄界,稍事休整,对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错误,在党内高级干部传达,统一认识之后,来到甘肃南部大草滩,这是一个回、汉民族聚居的地方。
  贺子珍与邓六金、危秀英等红军女战士,戎装麻鞋、头戴军帽,腰束皮带,脚缠绑腿,有的还配着手枪,一个个离开宿营地,到回、汉民族聚居的村子里,开展群众工作。
  村子里的老乡,看见这些男不男、女不女的人,一个个睁着好奇的眼睛,不敢接近。

()
  贺子珍主动接近几个看稀奇的妇女,对她们说:
  “老乡,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是为穷苦人求翻身解放的,专门打倒欺侮你们的地主老财,你们不要怕。”
  老乡们一听贺子珍的话完全是一副妇女腔,便上上下下打量着贺子珍,心想,你到底是个男人呢?还是个女人?
  邓六金、危秀英她们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亮着妇女特有的嗓门。危秀英的声音还特别尖细。
  围观的回、汉妇女傻了眼,从没见过这样的兵,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
  一个回族妇女上前大胆地拉拉贺子珍,笑了笑,拉着贺子珍的手,一个劲地朝自己家里跑。
  邓六金她们见贺子珍被老乡拉走了,莫名其妙。在场的回、汉妇女“哈”地一声笑开呐。
  一会,邓六金、危秀英她们,也分别被老乡们拉着往自己家里跑。
  贺子珍被回族妇女们拉到家里,关上门。
  回族妇女用手触摸贺子珍的胸部,触着了贺子珍干瘪的胸脯前两个微微突起的一对|乳头,咯咯地笑了起来,欢快地大声说:
  “女人!你是个女人!”
  贺子珍也笑了:
  “这下相信了,我们是妇女。”
  回族妇女亲热地拉着贺子珍坐上她家的土炕,把家里的干果拿出来,塞在贺子珍的怀里。
  第十七章家庭矛盾显端倪     贺子珍便和这个回族妇女拉家常,讲红军的政策主张,讲得这个回族妇女不让贺子珍离开,非要留她吃了饭再走。
  贰
  红军离开大草滩,来到哈达铺。毛泽东宿营在一间出售当归的中药铺里。贺子珍来看毛泽东,见到处都是中药材,问毛泽东这是什么药?
  毛泽东说:
  “这叫当归,是活血的良药,对妇女很有用,这个地方盛产当归,你们可以买一点带走。”
  贺子珍自个儿笑了起来。
  “子珍,你笑啥?”
  “到了这个地方,我和邓六金她们作了一次身体检查,想起来好笑。”
  “你说的啥?身体检查?谁给你们作的?”
  “这儿的回族老乡。”
  “你讲清楚,是咋回事?”
  “这儿的老乡,从没见过我们这样装束的女兵,不相信我们是女的,一个个被拉到家里去作检查,看看是否真是女的?”
  “货真价实吧!”毛泽东嘿嘿笑了起来。
  “通过检查,老乡们放心了,把我们待如上宾。我们也就趁此向她们宣传。”
  “你们真会享福,又开展了宣传工作,一举两得。”
  “可不是,让我们了解到许多打土豪的线索,还帮助部队筹到许多粮食、盐巴。”

()
  “不错,你们的群众工作开展得好。”
  “这儿的老乡淳朴,相信共产党和红军。”
  贺子珍看见毛泽东屋里桌上有几份报纸,头凑过去瞧了瞧,《论陕乱》的标题立刻映入眼帘,好奇地问道:
  “老毛,《论陕乱》这篇文章讲些啥?”
  “这张报纸,是三军团司令部从哈达铺邮局弄来的,文章给我们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说陕北有相当大一片苏区,相当数量的红军。”
  “我们去那儿不更好?”
  “当然好,我们准备去那儿落脚。”
  “真的!”贺子珍显得有些惊喜。
  “让我好好看看。”贺子珍拿起报纸认真读起来:     “……关于农村赤化问题,陕北确甚于陕南。陕南匪区小,为时亦暂。陕北则有广大区域,与较大根据地。大体言之,陕北二十三县中,近唯井岳秀师担之归榆林府属五县及米脂县情形较安。……延安以南,情况更不可知。要之纵横数万里间,殆尽威赤化,较之赣事紧急时,其区域之广大相若。”     贺子珍念完这段对毛泽东说:
  
家庭矛盾显端倪(2)
“国民党的报纸,果然说陕西北面有我们红军的活动,这不是编造的。”
  毛泽东拿起另一张报纸兴奋地对贺子珍说:
  “还有这张《大公报》为证。”
  “说些啥?”贺子珍关心地问。
  “我念给你听听,就知道了:     ‘陕北匪共甚为猖獗,全陕北二十三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完全赤化者有八县,半赤化者十余县。现共产党力量已有用武力即能扩大区域威势。全陕北赤化人民七十余万,编为赤卫队者二十余万,赤军者二万。’”     毛泽东念完后大声说:
  “这不明明白白把陕北根据地的情况暴露无遗了嘛?我们还要去哪儿打听?阴差阳错,我们快走到陕北红军的脚下了,真是天大喜讯,天助我也!”
  周恩来突然走进毛泽东住室,毛泽东问道:
  “有事吗?恩来。”
  贺子珍知道周恩来来一定有事找毛泽东商量,便说:
  “周副主席,你们谈,我走呐。”
  周恩来对贺子珍说:
  “子珍同志,我找老毛,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你留下听听也可以。”
  贺子珍摇头:
  “你们的军事秘密,我不能听。”说完便起身离开房间。
  中央红军离开哈达铺,朝陕北红军方向前进,不久来到通渭县城。
  通渭是一座古城,灰颓的城墙,在强劲的秋风中佝偻在漠漠的苍穹之下,显得颇为苍凉。残破的城墙外,有一排窑洞迤逦在黄土高原上。
  贺子珍与邓六金一起,一到通渭便上街溜达,因为她们从未到过北方,对北方的县城感到新奇,想看个究竟。她俩徜徉在黄土高原上,碰上毛泽东与陈昌奉也在街上漫步。毛泽东问贺子珍与邓六金:
  “你们是否也来看大西北的风光?”
  邓六金回答道:

()
  “主席,我们从没到过北方,和我们南方的景色真有点不同呢。”
  毛泽东手指城墙外的窑洞问道:
  “你们说,那是什么?”
  邓六金摇摇头。
  贺子珍想了想,说:
  “可能是关牲口的地方。”
  “错了!”毛泽东一摆头,“那是西北老乡居住的窑洞。”
  “什么窑洞?我们家乡烧制砖瓦的洞子,才叫窑洞。”
  毛泽东一板一眼地说:
  “过去看京剧,有折戏叫‘薛平贵回窑’,我原以为薛平贵回的窑子,是我们南方烧制砖瓦的窑子。到了这里,我才发现错了。应该是北方的这种窑洞。纠正了我多年的错误认识,不履斯地,还一直要错下去呢。”
  邓六金说:
  “这种洞子也能住人,不把人憋死呐!”
  毛泽东嘿嘿笑了起来:
  “到了通渭,我就安排住在窑洞里,哼!冬暖夏凉,蛮舒服哩,如果我们在大西北扎下根来,怕要长久住在窑洞里哟。那时,我们在窑洞里指挥抗日战争,多有意思。”
  贺子珍莞尔:
  “老毛,看你说的。”
  邓六金把贺子珍的话接过去:
  “子珍,毛主席说的,可能硬要变成现实,你不相信,我相信。”
  毛泽东呵呵一笑:
  “不要当真,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就当跑江湖卖跌打药说的话吧。”
  贺子珍、邓六金与陈昌奉同时笑了起来。
  毛泽东随即又补充道:
  “我们成天跑,几乎跑了一年,不是跑江湖是什么?”
  贺子珍等笑得更欢了。
  肆
  毛泽东在通渭的窑洞里来回踱步,想到即将与陕北红军会师,从去年秋突围西征以来,快历时一年,走过的万水千山,在他脑海里翻卷,不觉思绪万端。
  一会,他坐在窑洞口临窗的桌前,用铅笔在一张纸上书写起来。
  贺子珍来到毛泽东窑洞门外叫了一声:
  “老毛。”
  毛泽东开门迎进贺子珍:

()好看的txt电子书
   
家庭矛盾显端倪(3)
“子珍,你来啦。”
  贺子珍笑呵呵地:
  “来看看你住的窑洞,是什么样子?”
  “欢迎参观。”
  贺子珍摸摸窑洞泥壁:
  “还挺干燥哩,我担心潮湿,怕你受凉。”
  “一点不潮,住起来舒服得很,老蒋的飞机丢炸弹,也炸不着,天然的防空洞。”
  贺子珍见桌上的纸和笔,问毛泽东:
  “你在写什么?”
  毛泽东乐呵呵地:
  “快到家了,高兴得很。明天,总政治部要在这儿召开干部大会,李富春要我去讲话,我想作一首诗,在会上念给大伙听。”
  “写好了吗?”
  “写好了,我先念给你听听。”
  毛泽东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一念完,贺子珍便赞扬道:
  “太好了,把部队的英雄气概写出来了,大伙一定喜欢。”
  “这是我将近一年的亲身感受,不亲身体验,坐在书房里是写不出来的。”
  “明天,我听不到你的报告了,今天,先听你朗诵这首诗,先知为快。”
  “你们女同志里面的刘英,肯定会参加明天的会,让她给你们传达吧。”
  伍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结束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央机关移住瓦窑堡。这时贺子珍又怀孕了。她与毛泽东在瓦窑堡,总算有了自己的一孔窑洞,这时的她,才真正找到“回家”的感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贺子珍

()免费TXT小说下载
  西征路上,由于贺子珍怀孕、生产、受伤等接连不断,当身体的健康有所恢复,又让她怀孕了,以至部队到了根据地,当伙伴们都纷纷投入新的工作,而她还没有安排,只得在窑洞替毛泽东整理文件、书报。对于她来说,自然感到不安。在革命新起点、新环境里,她想外出与伙伴们一道风风火火地工作,完全可以理解。很快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毛泽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