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槐头和阙居来到刘辩面前,挤出一脸笑容,向刘辩行礼。
刘辩摆了摆手,看了槐头一眼,又打量了一下阙居,温和的笑道:“王相,脸色不佳,是不是因为事务繁忙,力不从心啊?”
听到刘辩关心他的健康,阙居刚高兴了一下,听到刘辩后面一句,脸上尚未绽放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这句话大有玄机啊,是说他管的事太多了,还是说他最近不太安分?
阙居尴尬的笑了一声:“多谢陛下关爱。我王年幼,臣又才能有限,不得不多加努力,方能不负陛下重托和我王信任。好在我王勤奋,进步神速,再过几年,臣就可以轻松一些了。”
刘辩笑得更加欢畅:“王相的进步也不小。王相的相府中,是不是有不少我汉人儒生?”
阙居额头上湿润了起来,他抬起手,抹了抹汗津津的额头。“陛下圣明,臣的确招揽了一些汉人贤者,向他们学习为臣之道。”
刘辩有意无意的瞟了荀彧一眼,淡淡的说道:“好学是好事,不过,你是王相,政务繁忙,不能总坐在书斋里读那些之乎者也。如果想做大儒,将来致仕之后再用功也来得及。”
阙居心里更加不安起来。他偷偷的看着刘辩的脸色,心头七上八下。
“几个月前,朕刚刚北狩的时候,出了一点事。”刘辩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居然有两百多汉骑出现在草原上,袭击朕。王相,你知道这件事吗?”
阙居心里咯噔一下,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太阳穴“呯呯”乱跳。该来的还是来了,刘辩一见面就问这个问题,显然来者不善,这股邪火在心里憋了很多了,一个应对不当,刘辩很可能就会大发雷霆,甚至可能将他当场斩杀。
阙居有些后悔,没多带一些亲卫来。可是转念一想,就算将王庭的五千精骑全带来又如何,能突破一千龙骑的堵截,将他从刘辩面前救走吗?恐怕唯一的功能就是让刘辩有借口认定他图谋不轨罢了。
阙居在脑子里飞快的权衡了一下,一咬牙:“臣……不知。”如果说知道,他肯定脱不了干系。一口否认,他最多是个失职之罪,以他在鲜卑人中的号召力,刘辩应该不敢随随便便的斩杀他。
“是么?”刘辩笑容依旧,眼神却有些冷了下来。“那慕容风等人在狼居胥山伏击朕的事,你知道么?”
“慕容风等人在狼居胥山狩猎的事,臣知道。可是……”阙居一脸惊讶的反问道:“陛下也在那里?”
刘辩没理他的反击,继续问道:“既然知道慕容风等人在狼居胥山出没,你可有应对?”
阙居满脸惭愧:“陛下,臣听说慕容风出现在狼居胥山后,就立刻派人查看,后来得知这件事和和连有关。听说慕容风暴死之后,部下被和连收拢,移牧稽落山一带。臣本当出兵攻击,奈何兵力不足,便听取汉人贤者的离间之计,派人与落置犍落罗联系,准备联手夹击和连。这件事已经通报给董太尉,可是……”
“可是什么?”
“董太尉否决了臣的提议,他要臣安心守着弹汗山,出兵讨伐的事,由他独力负责。”
刘辩没有再说。阙居的府中看来真有汉人儒生,这些应对之道也不是准备了一天两天了,基本上没什么破绽让他抓。他不屑的笑笑:“既然讨伐和连的事有董太尉负责,那就不劳烦你了。汉骑伏击朕的事,你去查一查,看看谁这么大胆,敢对朕不利。”
不等阙居回答,刘辩又转身对唐陶道:“召幽州牧刘虞来见驾,那些汉骑从幽州经过,刘虞要给朕一个说法。我看他这个幽州牧是做不长了。”
听了刘辩这句话,本来还准备扯两句的阙居立刻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刘辩既然决定找刘虞的麻烦,显然对那些汉骑的行踪并非一无所知,自己既然说不知道这件事,就不能多嘴,免得惹火烧身。
刘辩又问了一番弹汗山和鲜卑人的近况,吩咐槐头和阙居准备兵马,他既然回来了,征讨和连的事就不能由董卓一人主持,他要御驾亲征。既然如此,鲜卑人不能不随行。
槐头和阙居唯唯喏喏的应了,连忙去准备。
刘辩带着荀彧走进了神殿,大门在他们身后轰然关闭。刘辩仰起脸,看着那个高大的神像,沉默了片刻,忽然笑了一声:“荀彧,你知道这个神像有何奇妙之处吗?”
荀彧摇摇头:“臣不知,还请陛下指点。”
“这个神像有三个奇妙之处。”刘辩不紧不慢的说道:“其一,她是鲜卑人供奉的神,却是我汉人模样。据天师道的人说,这个神像和天师道嗣系夫人卢氏有几分相似。”
荀彧点了点头,他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的确和卢氏有几分相似,不过,从陛下所说的造像时间来看,应该与卢氏无关。”
刘辩微微一笑。儒门和天师道之间的联络还在太平道之前,荀彧对天师道内的情况也不陌生。
“其二,她所体现的不是鲜卑人的巫术,而是帝道。”
“帝道?”荀彧皱起了眉头。
“是的,帝道,不过,这个帝道的奥义并不是你以为的天道。”
荀彧目光炯炯的看着刘辩,等待着他的进一步解释。可是刘辩却没有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说起了第三个奇妙之处。
“你看这个神像的姿势,有没有想到什么?”
荀彧盯着神像看了半天,还是茫然的摇了摇头。这个神像的姿势的确不常见,但是他却想不出来和什么有关。
“朕开始也没看出来这个神像姿势的含义。后来支谦大师来了之后,说这个姿势有点像佛祖刚刚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姿势。再后来,我又听说,这个姿势与西域一个崇尚火的习俗有关。”
“火?”荀彧心中一动,连忙问道:“是陛下说的那个儒门渊源么?”
刘辩笑了。“没错,那个西域之国不仅和你们儒门一样崇尚火,还有一种不死神鸟,这种神鸟每五百年由火中重生一次。怎么样,是不是和你们儒门五百年有圣人出的预言有些不谋而合?”
荀彧将信将疑。(未完待续。。)
第397章 却之不恭
刘辩和荀彧隐约的提过,有些证握表明,儒门的渊源可能比周公更早,有可能和西域的一些崇尚火的国家有关。但是荀彧并不相信,堂堂的华夏文明会来自于西域蛮夷之邦?这怎么可能。刘辩也没有勉强他,算是求同存异,没有一定要辩出一个结果。
这是荀彧能够和刘辩一路走来的原因之一。比起荀彧的坚持,刘辩有时候显得没什么原则。你能接受那就接受,不能接受就暂且搁置,等心平气和了再商量也不迟。
此时此刻,刘辩再一次提到这件事,荀彧已经习惯了,倒也没有太过激动。不过,他想得更多。在此之前,戏志才已经来过这个神殿,自然是因为刘辩告诉了他这件事。戏志才现在一心要打败刘辩,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正如夺袁绍的凤卵,抢刘协的剖鲧吴刀一样,戏志才为了寻找儒门的渊源,会不会远赴西域?
夺袁绍的凤卵,等于帮刘辩削弱了袁绍的力量。抢刘协的剖鲧吴刀,等于为刘辩清除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这些都可能是刘辩希望的,那他诱惑戏志才去西域又是为了什么。
难道他想亲征西域?
荀彧觉得不太可能。以大汉目前的形势来看,能够稳住大汉的局势已经不容易了,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哪有实力远征西域。
荀彧侧过头,打量着刘辩。刘辩笑而不语,撇了撇嘴。有些调侃。有些戏谑,还有些神秘莫测。
荀彧想了想,决定不接刘辩的招,免得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之中。在行程中,只有他们两人争论,可以不顾尊卑,现在不同了,刘辩是天子,他自己不在乎形象,荀彧却不想乱了君臣之本。
……
洛阳。云台。
蔡邕看着刚刚从长安用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急信。一头雾水。
只不过是一些学术问题而已,有必要用六百里加急吗?这是朝廷用来传递最紧急的消息,怎么能如此浪费。
虽然有些不高兴,蔡邕还是将信仔细的看了几遍。内容并不复杂。是蔡琰关于儒学与西域一些习俗的相似性做出的总结。在蔡邕看来。这些论证只能当游戏。根本当不得真,不登大雅之堂。如果被其他学者知道蔡琰的这些话,连整个蔡家都会被人笑话。
这也能算是学问吗?
信的后面还附了一句话。蔡琰说。这是尚书令贾诩关照的,不管蔡邕信不信这个结论,如果戏志才到洛阳找他,一定要按照这个结论对他说,如果能找到更多的证据,更有说服力,那就再好不过了。
蔡邕沉吟良久,不敢大意。他知道贾诩虽然学问很一般,但是为人机警,特别受到刘辩的器重,否则刘辩不会在董卓一入长安的时候就将他招揽到身边,也不会力排众议,任命他为四个辅政大臣之一。
戏志才?这是什么样的人,居然让贾诩都不敢掉以轻心?
……
廷尉钟繇坐在堂上,看着泪流满面的陈群,轻叹一声:“长文,令尊为保护陈留王和剖鲧吴刀而捐躯,也是死得其所,朝廷不会亏待他,儒门也不会亏待他。只是戏志才既是儒门中人,又是颍川人,这件事说起来不仅是儒门内部的冲突,更是我们颍川人之争,如果闹大了,实在有些难看啊。”
陈群抹着泪道:“钟君说得是,正因为如此,小子方才彷徨无计,只能来向钟君请教。颍川世家夹在朝廷与儒门之中,左右为难,又意见不合,各执已见。先有荀彧一意孤行,如今又有戏志才妄加杀戮,对颍川世家的打击可真是太大了。钟君是颍川长者,小子恳请钟君出面主持大计,切莫乱了阵脚。”
钟繇眉头微皱。他明白了陈群的来意。颍川四姓,荀陈钟韩,荀家三分,荀彧和天子为敌,如今势同水火。陈纪一死,陈家的顶梁柱轰然倒塌,韩家一直不露声色,现在能主持大局的也只有他了。
这倒是个机会。可是,这同样是一个挑战。如果没有难度,陈群不会这么主动的放弃。既然同为颍川世家,相互之间的扶持不可避免,但明争暗斗同样激烈。陈群表态要支持他代替荀家成为颍川世家领袖,不可能那么大公无私。
“长文,你……有什么计划?”
陈群抽噎着:“我陈家世代守护儒门的秘密,为此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如今家祖父子兄弟三人先后辞世,陈家再也没有能力守护这个秘密了。希望钟君能接过这个重任……”
钟繇心中一动,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子,向前倾去:“长文,你们陈家究竟守护着什么样的秘密?”
陈群躬身道:“这么说,钟君是答应了?”
钟繇语塞,抚着胡须,沉吟不语。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不管是儒门还是朝廷,都盯着这些秘密呢。接受了这个任务,就要像陈家一样承受巨大的压力。他自忖没有陈家父子那样的实力。
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陈家父子的实力,不也是来自那些秘密吗?如果得到了那些秘密,钟家的实力岂不是也能得到加强,也有机会成为颍川世家中的领头羊。
钟繇心动不已,迟疑不决。
“兹体事大,长文能否容我思量思量?”
陈群躬身领命,喏喏而去。他离开之后,钟繇回到书房,来回踱着步,沉吟了很久,最后派人请来了荀攸。荀攸这两天正好在洛阳办差,来得很快。听完钟繇的叙述,笑了一声:“陈长文好心计。”
钟繇不解。
荀攸和钟繇很熟,在上一次抓捕丁冲的事件中,钟繇帮了他很大忙,两人早就绑在了一起。钟繇请他来商量,自然也是因为儒门内部主要监视陈家的就是荀家,荀攸的意见虽然不能代替荀家的意见,终究可以代表一部分。在钟繇面前,荀攸也不掩饰,将荀陈两家的关系对钟繇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陈家所谓的秘密,据我所知有两个部分。一是玄刀,一是《风后书》。玄刀现在在陛下手中,剩下的只是一些使用的方法,我想,这个秘密已经保不住了。”
钟繇点点头。
“至于《风后书》,就算落到你的手里,你也不是唯一知道的人。”荀攸笑笑:“至少陈家是知道的。”
钟繇瞥了荀攸一眼:“那你是不建议我接过这个秘密?”
“这也不见得。”荀攸沉吟道:“陈家能有今天,与他们保守的秘密有很大关系。如果能从中获益,钟家也是有好处的。”
“那我应该接过来?”
“陈家要将这个秘密拱手相让,你不接过来,岂不是浪费了一个大好机会。”荀攸哈哈一笑:“如果你是担心家叔,那我可以替你保证。如果你是担心陛下,我觉得也大可不必。你和陛下相处得不多,我算是有幸,在他身边侍从过一段时间。他的学问虽然一般,有时候也不太注意礼节,但是论胸怀,他却不逊任何一位明君。如果你愿意和他合作,他当然会非常高兴,万一你不愿意和盘托出,他也不会干出巧取豪夺这样的事。”
“当真?”钟繇眉头一挑,暗自松了一口气。他本来只希望从荀攸这里得到荀家的保证,现在却一举两得,荀攸很肯定的说天子不会强迫他交出这个秘密,那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会骗你吗?”荀攸笑道:“你看我都能得到重用,在征西将军麾下做军谋,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惜,陛下远赴玄冥海,未必还能回来。陈留王虽贤,却没有这样的胸怀呢。”
荀攸收起了笑容,沉吟片刻:“我觉得,陛下不会就这么一去不归。”
“你这么有把握?”
“我没有把握,我只是对陛下有信心。戏志才都能从玄冥海脱困,陛下就不能?”荀攸长叹一声:“如果陛下真的回不来,那大汉的运数就真的到头了。元常,乱世之中,要想生存,也是需要有倚仗的。既然陈群送你这个机会,你就不应该放弃。”
钟繇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对了,你的差事办得怎么样?”
荀攸目光一闪,笑了起来,摇摇头:“差事办得很顺利。本来四个辅政大臣中两个支持西征,两个反对,现在陈纪一死,杨司徒独木难支,我看西征势在必行。元常,你有没有征战沙场的打算?我知道,你除了律令之外,对兵法也有研究。”
钟繇会心的笑了。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他刚露出一点意思,荀攸就明白了他的想法。
“可是朝廷不缺良将,我能有机会吗?”
“朝廷不缺猛将,但是缺良将。”荀攸拍拍钟繇的肩膀:“特别是能镇守一方的儒将。陈纪死了,我估计卢子干很快就会入朝,凉州将空出一个刺史之位。你如果愿意放弃这九卿之位,去凉州主持军务,我想长公主不会不答应的。当然了,如果有《风后书》在手,那就更稳妥了。”
钟繇哈哈大笑。(未完待续。。)
第398章 虎皮
刘虞赶到了弹汗山,面对刘辩的质问,他大惊失色。
“臣罪该万死。”刘虞连连叩头,“出了这样的事,臣居然一无所知,实在愧对陛下的信任。请陛下下诏责罚。”
刘辩静静的看着刘虞:“这么说,爱卿不知道这件事?”
刘虞伏地不起:“臣无能,却不敢不忠,不敢有丝毫欺瞒陛下。”
“你觉得可能是谁?”
刘虞想了想,连连摇头:“无凭无据,臣不能臆测,污人清白。”
刘辩没有再问。刘虞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不仅对胡人好,对其他的同僚也好。如果不是他一直姑息,公孙瓒那种脾气的犟种也不能坐大。不过,这样的人不太适合守边,特别是在眼下这种情况。
“爱卿,你回朝吧。”
“唯!”刘虞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但是随即又关切的问道:“陛下,袁绍对幽州虎视眈眈,公孙瓒虽然善战,却性格偏激,不善治民,又与各地的世家不太和睦,如果……”
刘辩明白了。公孙瓒虽然也是出身辽西世家,但他是庶出子,对世家内部的那种等级森严和傲慢非常反感,他宁愿用一些出身贫寒的人,也不肯给那些世家机会。如此一来,世家当然也不肯支持他。有刘虞从中弥和时还好,如果由他来掌控全局,幽州内部必然不安,公孙瓒也会成为孤臣。
“多谢爱卿提醒,朕会安排的。”
“唯。”刘虞二话不说。躬身答应。
……
刘辩住在弹汗山,迟迟没有离开的意思,阙居几乎急得一夜白头。刘辩没有一口咬定是他的问题,却也没有放过他。不管怎么说,那些汉骑是从鲜卑人的驻牧地通过的,他这个王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交出一个能顶罪的人给刘辩,否则,刘辩不会满意。
可是,交出谁给刘辩。才能让刘辩满意呢?
同样。不管交出谁,阙居在鲜卑人心目中的地位都会受损。当初东部鲜卑投降汉人,并不是因为心向教化,而是迫于兵势。生怕刘辩趁势挥兵东部鲜卑。像杀中部鲜卑的人一样杀得血流成河。这才不得不低头。在鲜卑人看来,一时投降并不可耻,但失去了独立地位。彻底沦为附庸,却是他们不太愿意接受的。
如果为了让汉人满意,还要交出鲜卑人顶罪,他们会更加恼怒,说不定会铤而走险,再次反叛。如此一来,弹汗山对各部落的控制力就会受到质疑,而阙居这个王相能不能再做下去,也要打个问号。
夹在刘辩和各部落之间,阙居左右为难。他本想拖一段时间再说,刘辩回到了中原,他随便找一个小部落交上去也就算了,想来刘辩也不会千里迢迢的来验证。可是刘辩滞留弹汗山不走,他这个想法落了空,每天还要面临着刘辩的追问,他实在无法忍受。
与此同时,刘辩下令各部落的精锐集结,准备西征作战,也让阙居有一种强烈的不安。
刘辩西征自然是要攻击和连,却绝不仅仅是和连,他的目标中还包括落置犍落罗、律日推演这样的西部鲜卑豪强。如果东部鲜卑听他的指挥,鲜卑人自相残杀,实力必然大减。阙居之前和落置犍落罗的联合也就成了空。如果不听,刘辩很可能先对东部鲜卑举起屠刀。
这同样是个左右为难的死局。
阙居焉能不急。他觉得自己脖子上似乎套了一根绳索,而绳索就抓住刘辩的手中。开始很松,他还不觉得怎么样,现在刘辩慢慢的开始收紧绳索,他就有点喘不过气来了。
阙居向相府里的汉人儒生智囊们问计。这些儒生都非常兴奋,一个个慷慨陈词,或不屑,或激烈,唾沫横飞,给阙居献上了一条又一条的好计。有的建议阙居施缓兵之计,借口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