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114章

食王传-第114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大说这是在寿山村捡到的,他使了银钱,唆使县令改完县志之后,又在福州暗中照看了高三几天,然后去寿山村那里转了一圈,结果在一块田的垄沟里发现了这块石头,就带了回来。

额滴个神啊,这难道就是只在传说中才出现的艾叶绿么?

玩田黄的人都知道,田黄有一个品种,那是传说中才有的,叫艾叶绿,因其绿得如同艾蒿一样鲜艳耀眼而得名。

传说,艾叶绿必定是田黄冻,也就是说,如果把田黄这一系列的印石摆成个金字塔,那么金字塔的顶端,只能是艾叶绿,再下来,那就是田黄冻,再往下,就是田坑田黄,等等依此往下,最下面的便是寿山石(所谓的昌化黄等,灰雀并不将其归到田黄,灰雀认为,那就是奶油和人造奶油一样的区别)。

世人之所以相信有艾叶绿的存在,那是因为这是康熙乾隆都提到过的,这两个满人皇帝,都是喜欢收藏好东西的,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据说当时现世的只有那么可怜的几块,乾隆再往下,就再也没人见过,甚至于那些曾经现世的也没了踪影。后来,人们在其他地方也发现了绿色的印石,比如说青田的三炮村产的三炮绿等等,但那些石头远不如传说中的艾叶绿漂亮,绿得有些发暗,有点涩,虽然也是石中上品,但是却入不了顶级石头的行列。

后世的时候,就没有人说是见过艾叶绿,那几块曾经现世过的石头,就那么突然的销声匿迹,不知去向,是被谁收着呢,还是在战火中毁了,或者说是流落到了国外,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上,都没有任何的记载,没有留下一点点的蛛丝马迹。

那几块石头不可能就那么消失的,将心比心,倘若是王况得到了,他必定是会守口如瓶,极为小心的保管着,不肯走漏一点点的风声,比田黄冻还珍贵的石头,其价格恐怕和同等大小的钻石有的一拼了,谁会舍得毁掉?

这种石头,是绝对不能让它现世的,否则,搞个不好,就会因为这种石头而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不知道那里还有多少块艾叶绿?想必小麻脸康熙和花心大少乾隆得到过的就在其中吧。

不过那里肯定不止一块的,只是不知道能有多少块,想到先前和黄良商议分成的事情,黄良坚决最多只要一成,王况决定,将来如果再找到艾叶绿的话,给他留一块,以黄良的脾性,如果知道了艾叶绿的珍贵,肯定是会守口如瓶,绝对不会外泄的,但若是被程处默知道了,那个家伙肯定是守不住嘴巴的。

如果有了艾叶绿,即便是把田黄全给了李老二,王况也就不会那么心疼了,论起珍稀程度,恐怕所有的田黄加起来也比不过一块艾叶绿。如此一来,王况发现田黄,如果一旦被李老二发觉,也就有了退路,大不了,就说自己只是在没证实之前,不敢贸然上报就是。

知道有了艾叶绿,王况对寿山村的地就更加的期待了起来,如果说,以前即使是很想得到,但还是抱有一点点无所谓的态度的话,那么现在,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将那块地收归馕中了,而且,还是要尽可能的早点,不然,谁知道,万一寿山村里出了那么一两个学子,等他们学了字,学了刻印,说不得,这田黄就暴露了。

但是,在这之前,还有一步棋要走,那就是要把现在福州县令给调离福州,然后才能向李老二提出想要要回福州的那块“祖地”。不然的话,这中间的破绽就太大了,只要福州县令到时候见到是王况领了那块地,如果他朝中还有人,或者说跟其他官员有往来书信提到的话,怕是有想象力丰富的,就会联想到王况想要做什么。之前安排黄大去做的时候没想到这层,现在想到了,那就要小心了。

当然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让那县令就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可王况和他无仇无怨,本身王况也不是狠角色,狠不起这个心去下手,这是要遭天谴的,人在做,天在看呢。好在黄大带来的消息是,那县令已经是年龄很大,怕是当不了几年官了,只要想办法把他调离,等他致仕后,估计再也不会有什么消息走漏出来。

到老了,还在这种偏远县当县令的人,通常人脉都不是那么的广,而且也通常是属于人走茶凉的那一类,致仕后,一般就只会在家中颐养天年,基本很少再和官员往来。因此,虽然是个漏洞,倒也不是那么的大,运气好的话,不会再有人怀疑到这上头,而王况相信,自己主角运势肯定不会那么背的。

当然高三那边的工作还是要继续进行着,做两手准备,两手抓,万一一手落空了,还有另一手。现在王况还没想到办法怎么把那县令给调走,如果是高三能在那县令走之前就把土地收了,那么就是没任何的破绽了。自己也用不着再找李老二说要那块地方。

只是,李老二肯等着,让自己到时候才要这次的封赏么?恐怕不能吧?那自己还是要想法子把这次的封赏要了,嗯,得要少些,让李老二过意不去才是。

看情形,徐吃货恐怕还有个任务在身的,这个家伙,估计是想给自己个惊喜,可自己却记得呢,李老二答应了的,等自己婚后,要给小娘子一个诰命身份,徐吃货估计就是想到时候再把册封拿出来罢,却不知道,当他把长孙皇后给的凤冠拿出来的时候,自己就已经想起了李老二的承诺。

流水大席忙完了,接下来该忙的就是自己的婚礼了,本来王况已经被排除婚礼安排之外了的,但下午的事情却让他一定要把房间搞暖和来,这时候才初冬,就已经要穿夹袄了,要是到了冬天,温度降到零下是平常不过的事。

想到就想去做,不过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麻烦太多,除了炕,或者火炉,真的没办法,因为没有水泥,没有防火材料,没有隔热材料,你想做暖气真的很难,现在的铸造技术没过关,不可能铸出不漏水不漏气的暖气片,而且能承受一定压力的水管也是问题,尤其是锅炉,不是现有的技术能解决的。

但是,火炉却是存在着煤气中毒的隐患,或许你刚开始做起来的时候会注意到,但时间一长了,就会麻痹大意,等到火炉的烟囱锈蚀漏气了那就来不及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自己知道煤气会中毒,可小娘子不知道啊,怎么跟她解释?万一自己哪天不在身边,她图暖和,将烟囱取掉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不行,这个绝对不行。

可是,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呢?看来,这个冬天只能这么过了。

去南靖的家人已经回来了,也带回了一大木桶的树胶,带回来的时候,桶上面一层已经干了,揭下来后,就是弹性很好的胶,不过王况却是犯了难,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处理才能得到很好的密封材料,所以,做暖水壶的事情也是暂时动不了。

第二百零二章 俩活宝来了

王况这时候就是绝对的没有王屠户,就得吃带毛猪那种心情。

生胶肯定要经过硫化的,不硫化的生胶弹性低不说,一受到外力挤压就会变形,密封没压力的东西还可以,但只要有了压力差,不消半会工夫,生胶做的密封圈肯定是要被挤掉的。

暖水壶刚灌水后是肯定没压力差的,但等到里面的水冷却后,那就有了压力差了,所以,生胶肯定不行。

做个炕不是不可以,但木结构的房子,做炕还是存在风险的,万一哪天晚上起风,这一烧可就是一大片,建安不像是长安,一个个的坊区有坊墙隔离,每家每户间又有山墙(两户相邻的建筑之间的一堵高过房顶几尺的砖墙火土墙,用以防火)隔着,建安此时的房子,还有不少是茅草铺的屋顶的,冬天天干物燥,一点小火星都能引起大火。

王况还记得自己以前小时侯,家乡有个老人晚上烤火盆,结果引起大火,将整条街的上百间房子全烧了,那个骇人场景,王况至死都忘不掉的。

所以,即便要做炕,也要做的万无一失才行,王况以前没做过,他可不想拿自己当试验品。所以,这事只能先搁着,以后有了解决办法再说。

好在即便是温度会降到零下,盖够了被子,也不怕冷,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怎么一想到取暖就坐不住了呢?还是骨子里的享乐主义作祟哦。

整个王家,都已经被改造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些收尾工作没做,在孙铭前指导下的改造工作很是成功,基本上处处都透露出一种和谐不造作的气息,仿佛那建筑就该那样的,那树木花草本来就在那里,搭配的很是恰到好处。

这让王况想到了一个问题,许多东西,你单单拿出来看是好东西,但是跟其他东西一配,就会觉得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和其他东西不协调,就像你在一个庙里的大殿上,看见一个冰箱一样别扭。

还是文化背景不同啊,后世,已经丢掉了太多的传统东西了。

孙铭前最近都是乐呵呵的,大概是有事可做的缘故,也是因为孙二和李大胆被派去长安了,不然这许多活肯定都是孙二他们揽着做了,他孙铭前也只有在旁边干看的份。

你让一个一直在忙着的人突然闲下来,他会憋得慌,孙铭前就是如此,王况来到富来客栈后,他突然发现自己没事可做了,该做的,王况都比他做得好,所以这几年可把他憋得够呛。

而同样,对于一个一直很懒的人来说,你要他一下子勤快起来,那他也是很难受的,王况就是这样,偶尔让他做点什么是可以,你要让他跟孙铭前一样准备个婚礼都要准备几个月,他也要被憋死。

经过这次的婚礼准备,王况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定以后还是把富来客栈放手,让孙铭前去管了,虽然自己是个散官,也是被李老二莫默许了可以从商的,但还是要收敛点的好,以后的产业,要么就挂在孙家名下,要么就挂在林家名下就是。

猛然间,王况发现,王村仅剩的自己兄弟三个,王凌是官身,自己是官身,将来王冼肯定也是要入仕的,这以后家族的产业总是要有人打理吧?不能总挂别人头上,孙铭前父子是没问题,但不能保证他们的后一辈没问题。

林家也是一样,暂时没问题,但等到今后过上个十几年,几十年,也是说不准的事,看来,得让王凌抓紧造人计划了,早点培养出接班人来,至于自己,年龄还小,可不想这么就搞出几条人命,太早生育对后代的发育不好。

好象孙药王对妇科儿科是有一定研究的吧?嗯,得把这老头招来,让他帮着瞧瞧才是,用什么来吸引药王注意呢?对呀,臭蒿呀,治疗疟疾的良药,不愁这老头不动心,后世是个中国人都知道,青蒿素能治疗疟疾,准确的说,是青蒿中的一种,叫臭蒿的,但王况可分不出青蒿臭蒿,没关系,孙老头知道就行。

抽个空,找了孙铭前商量了下,听说是想把孙神仙给招来,而且王况保证孙神仙肯定会来,于是就把坐镇在富来客栈的孙掌柜给叫了过来,商量了下,决定经由富来客栈的各个分号的伙计传播出去,说是建安有人有办法可以治冷热病。

据说孙老头很喜欢跑西南大山里去找药的,所以,王况估计他这会多半是在西南地区,要等到他得到消息赶来,估计最快也是要到明年夏了。这没有网络的时代,信息传播就是慢,没办法的事。

眼看就要到十月底,这天,孙韩氏带了几个老头过来,说是从扬州请来的裁缝师傅,来为王况做衣服,本来是早就该做了的,但孙韩氏说是建安的裁缝手艺不大好,非得要去扬州请来,所以就拖延到了现在。

自然,小娘子那边是不用愁,早在长安的时候,林家人就已经备好了的,除了她自己做的一身喜服外,家里那么多老妈子丫环之类的,每人帮着做一点,也是不少,当初从长安出发回来的时候,王况就看到了小娘子的行李中,衣箱就好几个。

这个时代,裁缝还是很少的,一般人穿的衣服,不是阿娘做的,就是妻子姐妹等帮着做的,只有一些正式场合要穿的衣服才会请了裁缝来做,建安一个小县城,也就那么一家裁缝铺子,没有竞争,手艺当然比不上扬州这样的繁华之地。

但是,谁想着说开个成衣铺子,除非是在长安洛阳那样的地方,在建安这样的小地方那估计是赚不了多少钱的,为什么?现在人的娱乐极少,女人们闲了没事做就做衣服啊,你要想成衣铺赚钱,那就得把女人们从家里解放出来,让她们有处可去,有处可玩才行。

不要说是现在,就是后世的七八十年代,有哪家的媳妇是不会做衣服的?恐怕是没几个。缝纫机那时候几乎是有条件的人家必备的一样家具。

衣服要做好几套,只得十来天的工夫,是有些赶,还好王况是官身,普通人对官家自有其尊敬在,再加上这几个裁缝来了,住在客栈里,吃在客栈里,头一天就让他们惊喜了,自然也就满口答应说是一定在十天之内把活给赶出来。

这日,王况正准备去学堂把王冼带上,去王村转一圈,散散心,这还没出门,却见李业嗣正迈进大门,身后跟着两个人,笑嘻嘻的,不是程处默和尉迟保琳这俩活宝又是谁?

“呵呵,稀客啊。”王况笑着上前,一人给了一拳头。

“二郎你也忒不够意思,若不是李家小子和某兄弟报信,还不知道你这就结婚了,害得某这一路紧赶慢赶,甚是辛苦,平白错过多少标致娘子的媚眼儿。这不管了,二郎得赔。”尉迟保琳进得门,呼哧一把坐在大门边门房坐的长凳上,不起来了。

王况也曾想过通知下这俩活宝的,不过想到建安与长安相隔万里,何必让人跑一趟,也就没通知,没想到他们倒是从程处亮和李业嗣这里得了信去。

自己都是在六月底才得知孙铭前和林明偷偷摸摸的给自己定好了日子的,李业嗣只会更晚,等他送信到长安,估计俩活宝得到信也已经是九月中了,也难为他们了,辛苦跋涉一个多月的来,诚然如尉迟保琳所说,这一路是比较赶的,没那么多时间让他们游山玩水,所以尉迟保琳才会有错过许多标致娘子抛的媚眼一说。

唐风本来就开放,就是王况,一路上都撞见了不少野合之事。尉迟保琳又是小公爷,虽说是长得黑了点,可一穿扮起来也算是风度翩翩,自然是有娘子或是丧夫的,或是未嫁的,可能是动了心,想承个露水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尉迟保琳说的也不为过,不过他说归说,毕竟是身份摆在那,由不得他胡来。即便要解饥渴,也只会去勾栏里寻。

倒是程处默,一年没见,愈发的稳重了,等到二人打趣完,这才对外面招招手,王况这才发现门外还有一大溜,全是抬着东西的。

“二郎你别看这些东西多,哈哈,可里面一大半都是给三郎的。”正如王况所料的那样,这俩家伙一得了王况要结婚的信,马上就四处去散播,几个月前徐国绪出发来建安的时候,王况是不是要结婚,还没个准信,因此那些曾经去参加过林府大宴的官员们都只是送个意思下,大家都送,你不送不行啊。

这回得了准信了,又是小公爷放出的话来,说是要去建安,于是就都精心的准备了一番,当然东西肯定是程处默先过下眼的,中意的,点下头,收下了,不中意的,摇摇头,就又回去准备过。

大家都知道小公爷和宣德郎好得能同穿一条裤子,小公爷满意,那就等于宣德郎差不多也满意了,如今都传说是宣德郎喜欢送功劳,看看那个蒲熙亮,一年时间,连得两个大功,一下就跳到了监丞的位置上,虽然说匠官升得快,可他也太快了点吧?

说不得,若是哪天,宣德郎又有了大功劳,搞不个好就落到自家头上呢,所以也就很是用心,开始他们备的都是什么贵重的大礼,但都被程处默给否了,最后才打听到,这礼物不在于贵重与否,而是在于是不是够新奇,若是新奇上做不到,那就多备和读书有关的文房四宝之类的东西,宣德郎的弟弟用得着,那可是宣德郎的心头肉,宣德郎的弟弟喜欢了,那就是宣德郎喜欢了。

所以七挑八拣下,竟也被这俩活宝凑足了几十大箱的东西来,这里面甚至还有一块黑乎乎的石头,反正有家人扛,又不是自己扛,他们才不在乎。

这几十箱里面,大多是给王冼挑的,完完全全就是借了王况的婚事为由头,到处给王冼收罗好东西。

这几十箱里面,大多是给王冼挑的,完完全全就是借了王况的婚事为由头,到处给王冼收罗好东西。

听说什么黑石头,王况以为又有什么宝贝要被自己撞到了,可没听说过什么好石头是黑色的啊,结果拿出来一看,就是块陨石,这东西,有天文价值,却是没多少经济价值,对王况来说是个不值钱的东西,不过王况还是很高兴的收下了,有这么个陨石,说不定,以后大家碰到有什么奇怪的石头也能给自己送来呢。

跟着程处默过来的不光有这些东西,还有四个程夫人裴翠云送的丫环,说是建安小地方,担心丫环不懂许多规矩,以后要是王二郎举家搬到长安,丫环下人们不懂事,没的闹出什么笑话来,送这四个丫环来,让她们给府中人做个示范,以后到了长安也是落落大方的家人。

这话也只有裴翠云敢讲得这么直白了当,脾气使然。这要换了林翰家的,说得就会非常的委婉了。

王况有些好笑,林家的人都不担心这个,裴翠云竟然帮自己操起了这份心,不过她说的也是实情,自己和小娘子总是不能一个一个的去教,有这四个丫环在,潜移默化下,自己家中下人也能早点接触到长安的一些知识,以后万一李老二一个旨意下来,非要自己进京做个京官,到时候也省得临时抱佛脚不是。

再说,现在家里就只有如花和秋香两个丫环,也太少了点,小疲q过来了后,嫂嫂和小娘子肯定也是舍不得让她干粗活的,所以,像许多针线活了之类的,还是需要人手。

程处默把四个丫环叫了过来,一一报了名,冬梅、春兰、夏竹、秋菊四个,这名在王况看来,那叫一个熟悉啊,多少影视作品和武侠书里的丫环都喜欢这么叫,难道说这是真的,古人就真这么喜欢这样的名?

第二百零三章 遍地开花

程处默一行人是一到建安就直接找了李业嗣给带到王况家里的,基本歇都没歇一下。不过消息走得也快,俩活宝这才坐下没多久,在建安的自家族人就都知道了,除了差家人去其他县里通知外,都在程处亮和尉迟保玮的带领下过来见礼。

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