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201章

食王传-第201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不全的路引,却是竟然连在衢州也是管用得很,早知道如此,自己就该早早的亮了出的好,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是自己太小心,太过轻视了辅国建安县伯的影响力了,也是自己没有跟人说过什么,才会造成这么大的误会,生出这么多的曲折来。

同时,他也注意到,自从见到那路引之后,这个叫三哥的衙役对自己的态度一下子恭敬了许多,不再称他汉子或客人,也用上了“您”和“郎君”的敬语。郎君一称,不是谁都可以受的,除了当朝太子外,就只有家人对自己主家的私底下称呼。

连衙役都称呼自己为郎君,看来是把自己当做辅国建安县伯的人了,建州,是辅国建安县伯的了。汉子刚脱离危境,好奇心就被吊了起来,不过自己身上的事情干系太大,只能按捺住心中的好奇,不发一言。

这汉子,便是当日在泰王府内煽扇子的那个校尉。

当日,他匆忙从长安逃了出来,只敢隐藏在长安城郊附近,一个是因为他出来的匆忙,路引也没有,也不敢回去开,只要一回城去开,说不得当场就会被人发现拿下。出城是不用路引的,只要是在长安辖区内,都没什么问题,可要是到了别的州,路引就是个大麻烦。

另一个原因,好歹他也是个校尉,灯下黑的道理是明白的,长安离泰王府越近,就越安全,只要躲过了头几天,接下来就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且,毕竟是军中一员,京畿一地,生死兄弟还是有那么几个的,只要联络得当,也能寻个好生路。

但他没想到的是,所有他的兄弟家门外,全都发现了形迹可疑之人,这使得他越发的紧张,更加不敢妄动起来。那个石像,他是知道的,别看这些年一直呆在长安,没有出过任何的外差,但辅国建安县伯的事迹,在长安的百姓是不可能全知道,但对他这个校尉而言,却是天天也听,要不是经常有关建安的传闻三天两头的就换了新鲜的,耳朵早就听出了老茧来。

他属于太子亲军中的南衙卫,南衙卫比之于千牛卫又要低上一级,比羽林卫又要高出一点,虽然从官面上来说,所有的军士,只要同级就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的待遇上和今后的出路上却是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南衙卫就是太子登上宝座后的金吾卫,所以他的身份比较醒目,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辅国建安县伯有个师父,有个修行的洞府,洞府外有个会梵唱的石像,这些,他都听说过,也隐隐的听说了,石像丢了。

刚开始他在泰王府见到石像的时候,他还没想起来,但当等到管家要他煽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石像,应该就是建安那尊被盗的石像。而且,从管家对那花农打扮的老人毕恭毕敬的样子,他也猜出了石像之事,非同小可。

但这些他都不在乎,反正自己是太子亲军,在他看来,泰王是太子的亲弟弟,事情无论如何和牵扯不到自己的头上,因此对自己那个别人不知道的生死兄弟的警告是不大放在心上的,而且,他本来还打算躲过一阵风头之后,再找那兄弟问个清楚,但现在看来,事干重大,就连那个兄弟,也不能再帮自己什么了,即便是能帮,他也不敢去找了,怕连累了自己的兄弟。更何况,只要自己一进了长安城,怕是再也出不来了,再也见不到阿娘和新婚的婆娘。

所以,他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去建安,既然泰王如此针对辅国建安县伯,那么自己将消息卖给建安县伯,当能保得自己的平安,而且,建安县伯的名声不错,看看蒲监丞,原来是如何对建安县伯的?现在又如何,听说马上就要升到将做少匠了。能躲在三十里铺一带等,身上的两吊钱,只剩了一吊,没几天就被花光了。

幸好,天可怜见,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又被他碰到了当初载他出长安的那个车夫。车夫是专程寻他而来,现在想起来有颇多的可疑之处,但当时的他并没细想,从没碰到过这种暗中争斗场面的他,已经乱了方寸,车夫的说辞是已经有人寻到了他,问过是不是有个汉子坐了他的车出城,车夫心中害怕,因此找上门来,央着他早点离开,又给了他那张路引,说是一个客人落在了车上的,还给了他几吊钱。

在那车夫的帮助下,他躲在车厢底下的夹缝中离开了长安地界,因为怕车夫其实是泰王府派来的人,所以半中途他就溜了。

现在想来,那个车夫当是建安县伯的人,否则,怎么会如此的巧,一个车夫,如何能找得到他的藏身之地?一个车夫,如何能有比正经的路引还好用的路引?从这路引上来看,这路引当是珍贵无比,谁要是得了他,必定是贴身妥当的保管好的,怎么可能丢了?

或许,如果当初自己不半途溜掉的话,可能早就到了建安罢?车夫既然能找到自己,那么必定是给自己安排好了一切,只可惜,自己方寸乱了,没有细想到这一层。不过,即便当初他想到车夫可能是建安县伯的人,没见识到这个路引的贵重,他也不敢冒这个险,命是自己的,只有一条。

“这么说来,辅国建安县伯那就是建州的发号施令者了?”和三哥坐在马车上往鱼梁驿行进的途中,汉子问,从仙霞岭到鱼梁驿还有几十里的路程,他吃用过了干粮,现在体力已经恢复不少。

“郎君此言差了,小东家不是建州的发号施令者,建州有刺史,各县有县令,小东家只是为他们做个参谋,某等敬小东家,那是因为小东家为的是建州百姓,为的是天下苍生想,哪怕小东家依旧是个白身,某等对其的敬重也不会减轻一分。”三哥似乎是看出来汉子的迷惑,知道他想问什么,自顾自的解说了起来,“小东家是好的,故,小东家看重的人,某等也是要维护的,这和小东家是不是发号施令无关,只是因为您是小东家看重的人,若要换了其他人来,哪怕是太子当前,某等也只是会循了规矩去做,但小东家,就不同了,这个您到建安后,慢慢能体会到。”

第三百三十一章 梅兰竹菊的出路

令那汉子意外的是,他见到了辅国建安县伯后,对方并没有详细的问他关于任何魏王的事情,也没问过任何石像和他这一路上的经历,只是说了句:“辛苦了,军职不必担心,自会帮你打点好一切,不用几年,你又能回长安和家人团聚了。”

王况早就怀疑不是李胖子就是太子搞鬼,这个汉子只是证实了王况的猜测而已。对于不是自己人的人,王况不会多说什么,但也不会亏待于他就是了。对王况来说,找个机会,让李业嗣找他家老头子帮个忙,就说是建东借用了此人就可以了。

本来王况对李胖子其实没有很深的恶感,对他来说,注定要失败的李胖子其实也很可怜,这个李胖子其实才是真正的符合可怜人有可恨之处这句话。

李胖子并不是不学无术,相反,李胖子却是个书画鉴赏大家,深得李世民宠爱,其受宠程度和李恪有得一拼。本来按例,皇子成年后不得常驻京畿,必须到封地去,但李胖子也和李恪一样,得到了“不之官”的许可,允许在长安开府长住。

其实李胖子并不胖,按唐时的审美观,他还偏瘦一些,就是放到后世,也只不过有些体宽,还完全达不到大胖子的标准,只是王况先入为主的知道李胖子会篡位,又屡次三番的打王况的主意,再加上程处默他们一直叫他李胖子,所以不太胖的李泰到了王况眼中,就是个胖子了。

王况一直对李胖子退让,一部分的原因是知道对方肯定会失败,自己就等着以后打落水狗就是,至于将狗打进水里,那是要费点力气的,王况才不愿意帮李老二出这个头,老子打儿子是可以的,外人打儿子那就不行,古往今来,概莫如是。另一个让王况退让的原因也是因了李胖子的才气,其他不论,就冲着他正在主编的五百五十卷的《括地志》,首次按道,州,县分级阐述了天下地理,这种地理体裁是后世的地理类书籍大多采用的体裁,可以说他是后世地理书的祖师爷。

从后世来的王况,比这时候任何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本来他以前还没有深入的考虑,等李胖子落水后是不是要去打上一下落水狗的,因为李胖子从头到尾,只是图他的产业,图他拥有的技术,并没真正的对王况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但是这次,李胖子的手伸到了南山,差点就揭破了王况视为命根子的田黄,王家的财产能不能传到后世的王况身上,王况一点把握也没有,但是田黄,王况却是有把握,只要后世的自己也是在这个时空的,那么就能找到田黄,不是一块两块,而是如山的一大堆。

无疑,李胖子触碰到了王况的底线,天作孽尤可以,自作孽不可活,这可是你自找的,王况心头暗恨,但是,要动李胖子,不是那么容易的,李胖子隐藏之深,是一直到了太子被废之后才被发现的,而且要不是长孙无忌的坚持,李胖子还差一点就被李世民立为了太子。

但是,为着正在编写的《括地志》,王况还是不想动李胖子,要动,也得等到四年后,等《括地志》编完了才行,这可是地理巨著,舍不得啊。

只是,准备工作应该要开始进行了。

连续几天,王况都是窝在书房里面,林颖芝和小疲q知道王况一躲到书房,必定又要有什么大动作,也都不来烦他,只是偶尔来书房陪王况坐坐,替他解解闷。

几天后,黄大回来后又匆匆的离去,王况这才恢复了正常的悠闲生活。

说悠闲,其实不悠闲,黄大带来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消息。黄大在安排魏小五的人将那汉子转移出三十里铺的同时,也没忘记对王冼的暗中保护,在王冼被新派来的丫环逼得落荒而逃的第二天,他就让人开始调查那个丫环的来历。

结果是让人啼笑皆非,那个丫环,本来就是林家的家生子,上溯三代,都是在林府中老实本份的,所有的事情起因,就源自与卢国公夫人裴翠云的到访。黄大在发现事情是从裴翠云到访之后发生的,他自己的身份,不适合再去调查这事,便禀报给了王冼。

王冼在林老太爷和林老太太的眼中是宝贝,三言两语的,就被王冼把前因后果给诈了出来,最终还是落在了梅兰竹菊四个丫环身上。

也不知裴翠云是怎么知道梅兰竹菊四个丫环现在还是云英未嫁的,她送四个丫环来,可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就是预备着以后给王况当偏房用的,知道王况没碰四个丫环,裴翠云坐不住了,这才上门来找林老太爷要个说法。

林老太爷本身自己林家香火不旺,自是知道没有后人的苦恼,又见女儿的肚皮从结婚后到现在没个动静,心下也为王况着急,再加上王家如今只剩了王况三兄弟,他就更是上心,如果说以前林家做过一段时间王家的保护伞,那么现在,王况就是林家的保护伞了。

王况这才二十出头,就封了县伯,再往后,按这势头,封侯封公应该没什么问题,至于早些年间传闻的皇帝许了个封王的说法,林老太爷这些年是不大信了的,李唐天下,还没有异姓王出现过呢,而且瞧这架式,以后估计也难。

县伯袭爵是要降一级,可要是到了侯这一级,那就开始有世袭罔替的可能了,只要王家子孙兴旺,那么就有可能一直承袭侯爵,不管是嫡子也好,庶出也罢。所以,林老太爷就上心了,又存了要试看看倒底是王况不能生育还是自家女儿的问题的心思,因此于裴翠云商议了一出,让林管家带了话给梅兰竹菊四个丫环,大意就是,若四个丫环还不能得了王况的雨露,以后卢国公府可不认她们是从那出来的了。

既然王况那里要进行,王冼这个宝贝林老太爷自然也是不愿意落下,一个是担心王冼年轻血气旺,怕被人诱了往勾栏里去,自此沉缅下去,另一个也是担心王家的血脉问题,他可听说了,王大郎娶了陈丫儿姐妹两个,到现在为止,只得王晟一个。

本来么,林老太爷还有些以为这是王况故意的安排,就是要安排王家人才有个阶梯状的接替,相互提携的,这是以前对王况盲目的信任而造成的,但裴翠云的来访,使得他推翻了这个论断,再怎么要培养接班人,也不是这么培养的么,子女多不是更好挑选接班人么?

所以,综合自己细郎至今无子,以及王凌只得一子的信息,林老太爷又想歪了些,担心起了王家血脉怕是传承困难的问题,既然是困难,那就多播种了,于是,就安排了个丫环给王冼,丫环又经过了林老太太的耳提面授,加上王冼本身长得俊,待人和气,林家上下没人不喜欢的,自然是嘴上应允,心中欢喜,一万个愿意,这才有了王冼沐浴时的那一出。

没想到梅兰竹菊四个丫环后面还有裴翠云在支持着,难怪这四个丫环最近胆子越发的大了起来,再一想,不对,没准林颖芝和小疲q也知道这个事情,只把自己瞒在鼓里,难怪说自己几次提过说要给四个丫环找婆家,林颖芝答应是答应了,却笑得那么的诡怪。

既然裴老虎都出面了,王况不得不考虑了,是把四个丫环推了出去得罪裴老虎呢,还是收了?

卢国公一脉,一直都是香火鼎盛,圣眷延绵的,当朝的几个国公里面,就数程家一支独秀,一直延续到宋代了唐,后人虽然没出几个人才,但国公是一直都保留着,只是有时候换个爵位而已。所以,王况犯难了。

不过,王况心中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兴奋,这么看来,不光可以看了,还可以吃了?以前不敢动,一是为的林颖芝和小疲q俩丫头考虑,另外就是梅兰竹菊四个丫环好歹是卢国公府送出来的,不比得自己买的丫环,不能太唐突了。

但是,除了梅兰竹菊四个丫环外,还有如花和秋香呢,对这两个丫环,王况是没有任何的邪念,只是为着她的日后着想,俩丫环的年纪比梅兰竹菊四个都大,是该为她们找个婆家了,总不能有一个自己就收一个吧?随着以后家业的扩大,丫环只能是越来越多,哪怕是三兄弟全上,那也要忙得过来。

王况知道,自己呆在建安的时间不会太长,这些年里,其实是自己赖在建安不走,本来按说,封了公,侯,伯,子四个爵位的,如果不是领兵在外的,都必须住在长安,只有封王的,才是必须到封地去住。王况借了建安离不开他,又有个建东刚兴的由头,赖着不走,李世民也就没催他,朝中大佬又不想得罪他,也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要换了是其他人做这个建安县伯还赖在建安的话,恐怕弹劾他的奏折就能把人淹死。

而且,不可能所有的府上丫环都把眼睛盯着主家的,和主家见面的机会,远没有和家丁相处的机会多,时间长了,总归是会有两情相悦的出现。可不能只顾着自己的性福,而忘了家人的性福。

果不其然,王况将消息放了出去后,候老四就板了一张脸来找王况了,这个侯老四,就是当初在富来参与设计曹六的,狠狠的坑了一把蒲熙亮的那个面部受伤,没有表情的候老四,王况也请孙老头为他看过,孙药王对这个也是束手无策,神经损伤放在后世都是非常难治疗,王况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不行也就罢了,所以侯老四到现在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不过这个样子,拿出去唬人倒是好使,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到富来客栈闹事的外地客人,侯老四一出面,木然的表情加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带着的一丝杀气,往往都不用多说,往那一杵,就能把闹事的给吓跑了。

让王况没想到的是,如花和秋香这俩丫环中年纪比较小的如花没看上最为机灵的陈大,却是看上了侯老四,看来如花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后世人的心态,喜欢酷难,别说,侯老四成天的板着一张脸,倒还有几分酷像。如花相中侯老四,自然平日里对他看顾有加,帮他洗洗袍衫啊,或者是帮着整理整理下房间啊什么的,时间一长,这二人就都对上了眼。

如花是个女儿家,害羞,自然是瞒着不说,侯老四呢,则是和陈大他们一起,一直奉王凌为老大,以前是担心如花会被王况兄弟看上,自然是一直不敢提这事,现在王况放话出来说,只要郎有情妾有意,就会成全,侯四也就找上了门来。

王况当然乐于见到这样的结果,候四和如花就是一对榜样,当然要答应,而且还要给他们办个风光的喜宴。有这一对标杆立在那,效果十分的显著,一时间,秋香一下就成了香饽饽,在家里许多事情都有其他人抢着帮满做了,就连出门采买东西,也都有那小郎自告奋勇的或是开路或是提东西。

本来王况还想着借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把梅兰竹菊四个丫环中至少发落出去一两个,他可是记得,以前陈大一伙是团团围着这四个丫环转的,有事没事都要在璃棚附近转,就连他们的操练场地,也央着王凌从厨房边挪到了璃棚边上,大概是存了在四个丫环面前展露身手的心思罢。

可诡怪的是,竟然没一个人到王况的面前来求四个丫环中的任何一个,王况这回彻底死心了,想必是这四个丫环已经明确的表过态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唐时的风气,远比后世和谐(郁闷,连这个词也要合鞋)朝开放得多,经常能在街上碰到主动出击追着小郎跑的正经人家的女郎,王况是早在扩建城墙的时候就亲身经历过了,现在已经见怪不怪。这些年,随着王况的地位提升,建安人家又都知道了王况的立场,所以这些年也就几乎没有女郎再来“调戏”王况的事情发生,倒是王凌,这些年里是花边新闻不断,有时候回家,王况还要提醒他擦一擦嘴角的胭脂。

第三百三十二章 风雨欲来

夏天,其实过得很快,恼人厌烦的蝉都没鸣叫几天,就渐渐的安静了下来,稻田里的稻谷早就灌满了浆,一粒粒圆鼓鼓的,眼看着,又是一年好收成。不仅是稻谷,番薯和米仁都是长势喜人,辣椒也是如此,放眼望去,辣椒地里是红彤彤的一片,还没到秋天,就已经开始有许多辣椒泛红了。

今年天公作美,不光是建州,其他地方的粮食长势都非常的喜人,虽然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是秋收时节,北方还会更晚一点,但今年的大丰已经是不可阻挡。

建州今年更是人人脸上喜气洋洋,许多人家种的柰果树都有了好收成,被王况以一斤十文的价格收去了,少部分送到长安去,大部分则用来做水果罐头了,而种甘桔的人家,也收到了富来商行的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