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397章

食王传-第397章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今儿您来了,呆会跟某好好的说道说道,今年刚开始,也好早些安排了家人使女去休假去,若要是等到年末,大家都赶一堆了,那也不是个事呀。”

“行,没问题,某正好也对府中工作的调派有不明白的地方,长孙管家您是老人了,这方面的经验比某丰富多了,正好咱们等下互相交流交流。”高三很是爽快的应了一声,心中窃喜:小东家真真是神算,算准了当着这么多的长孙家用人使女的面说自己家里人有带薪休假的福利,那么必定也会面子上过不去,一定会跟风的,只要长孙家跟风了,那些大佬家就都会跟风,如此就从上而下的使得这全大唐的所有帮人干活赚钱养家的人,都有了休息几天还不用愁没收入的时间了。

“若安呀,你把这带薪休假的事,好好的落实下去,争取今年让所有的家人都能出去休假一次,不要落下一个。”长孙无忌捋了捋颌下的短须,全然不知道已经被王况给算计了一道,反而对自己的管家,也就是他口中称“若安”的,稍微满意了不少,行,懂得应变,没有让自家的用人使女们因听了王家人都有休假而离了心去,也帮自己解了围:看看,不是老夫不给你们休假,是早就盘算好了,只是没有拿出个确切的章程来而已。

事实上,这事当王况早在年前就得知各地不少休假的厨师等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来长安休假后,就作了安排,就等着长孙家的厨师缺人手的时候了。

早在昨天下午,魏小五的人就来报告说有不少的工匠都商量好了,第二天还正常来出工修永安宫,王况就算准了长孙无忌在听说这个事后,必定会让自己家里的厨师到工地上给工匠们做吃的,好过个不冷清的上元节,因此头晚就让人联络了几十个跟自己靠的近的官员,让他们头晚就去各酒楼,将这三天的外送名额几乎都订了下来,让各酒楼做好后,这三天,就专门送到城外的贫民窟里去,给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家吃,让他们也能过个热闹的上元节,同时,也是要给安息人一个下马威:你们看看,我泱泱大唐,别看有的人家过得不好,但我大唐的官员可真正是为民的。

自然这有作假的嫌疑,但王况也是没办法,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百姓们要都富起来,也是有个时间的过程,只能是一些人先富起来,然后再慢慢的扩散出去,最后达到全都富足的过程。

只是没想到,长孙无忌竟然决绝到一下将自己府中的厨师全派了出去,好在这一批来长安的厨师不少,没让王况措手不及,就让高三将他们领了来,实施计划。

第七百零二章 拿捏

这计划几乎就是老天爷都在帮着王况了,房老头杜老头这俩老家伙跟王况走得并不是那么近的,他们两人就是个差不多的怪,和朝中谁都不搭界,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也是跟他们在朝中所起的作用有关的。因为这两人都是谋臣,而不是能臣,他们擅长的主要就是给皇帝出谋划策,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作用限制了他们不能和任何人走得太近。

他们两个竟然也同时的选择了去建林酒楼订餐,而且是头天晚上就订了的,王况都要怀疑这俩家伙是不是嗅出了点什么,或者是皇帝有暗中交代他们了,毕竟,李世民可是真心要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哪个皇帝不是这么想的?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有这个想法,都明白这一点,但想到和做到,这中间又是有着极大的差别的,而李世民显然就是那既能想到而又能做到的皇帝之一。

房杜两个,作为皇帝的最重要的谋臣,脑瓜子都要比别人多几个弯回,皇帝的心思,他们也是揣摩得最透彻的,因此,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这俩老头看到自己的动作了,推断出自己想干什么,就凑上一脚。而有了他们的参与进来,臭老酸怎么也不会想到是自己在算计他,别人会听王况的,可房杜两个不会呀。

可惜了,房家的俩小子,一个娶了个强悍的总喜欢出墙去开花的公主,一个则跟李泰走得太近,老大王况是帮不了的了,那个强悍公主,王况躲都来不及;老二呢,李泰的早早失势,或许能让他的命运就此发生转折吧?

正因为俩老头出乎王况的意料掺合了进来,王况特地让高三去嘱咐魏小五,近期内,不要再有什么大的动作了,这可是王况最后保命的本钱,不能暴露出来。人要往最好的方面去走,但却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料魏小五却回报回来,说是房杜两家不约而同的也订餐,和王况的布置并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只是误打误撞的碰到了一起,原来是那安息使团大概是总听人说什么“房谋杜断”,因此王况这个建安侯的名声虽然也是在安息传得神乎其神,但在安息国主的眼中,王况不过是个露面的打手而已,所有的一切,应该都是房杜二人在后面推手,因此特别的叮嘱使团到了长安后,如果受到怠慢,一定要去拜会一下这两人。

在安息国主和他们的谋臣看来,王况再是厉害,不过才二十出头,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计划出台,他的后面,必定有许多人在推波助澜,而首当其冲的,必定是房杜这两个老谋深算的老头子无疑,王况的强势,不代表他就真的具备有这样的能力。

同时魏小五传来的消息也证实了一众大佬先前的猜测,安息使团果真是早早的就到了花喇子模境内,不过去的时候,都是隐瞒了身份去的,并没有透露出来他们是安息使团,而是假托是商队,要到长安来贩运货物。

花喇子模国和安息的关系还算不错,不然他们也不可能在大唐军队的足迹还没越过葱岭之前能在安息的强势下生存下来,虽然它和安息隔了个大漠,但花喇子模国境内除了大漠占了一半的国土外,另外一半的国土可都是肥美的平原,几乎是无险可守,而安息国马可能不是很多,但驼兵队却也是强悍的,一片大漠如何能阻挡得了安息人的脚步?

当然了,安息也是需要一块和大唐之间能起个缓冲作用的地方,所以对花喇子模国虽然是垂涎三尺,但也不敢自拆墙角。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大唐的强兵竟然能越过葱岭,也没想到过,花喇子模国主早就对大唐心生向往,大唐的军队一越过葱岭,马上就顺水推舟的表示臣服,听从大唐君王的号令。说起来,花喇子模国的归附,这其中还大半是侯君集的功劳,他在攻打高昌之前,担心葱岭那边人乘机的觊觎西域这一块早就被朝廷视为囊中物的广袤土地,因此不光派了一队人马西去葱岭,还派了一队人马绕道到高昌以西千里之外的夷播海(今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一带去警戒,彻底的截断了西域的两大缺口。

不然当初鞠智胜也不会大兵一压境,才围城几天就投降了,实在是没有任何援兵可求哇,高昌周边的都是小国,一看侯君集的架式,谁个敢动?只要他们一动,侯君集马上就能用不听朝廷号令的借口将他们也干掉了,要知道,它们可也是大唐的属国哟。自然侯君集是不光将高昌打了下来,而且还事实上的控制了夷播海一带,又间接的让花喇子模国归附大唐,这个功劳不小,否则仅仅攻打下一个高昌这一县之地的功劳,如何能够冲抵得了他纵兵在高昌强抢平民财富,又私吞高昌王宫的金银珠宝的罪名,还能得到提升?

也恰恰是因为花喇子模国的归唐,让安息人急了,看着大唐越来越强大,对外的态度也是越来越明显的,如果自己再这么下去,那真的万一哪一天大唐军队越过了大漠,是投降呢还是反抗?投降吧,自己国主也就做到头了,得听大唐号令,不投降吧,打肯定是打不过的,没奈何下,就只能寻别的出路,正好是鞠智利主仆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强盛的希望,慌不择路下,一头就钻进了鞠智利的大口袋里去。

这次他们是对新耕种法及其他的先进技术及许多能带来财富的种子是志在必得,而且还是迫不及待,在让鞠智利先行后,他们不久之后就派出了使团,一路慢行,等候着消息,如果有消息传来大唐有松口的意思,就亮明自己使团的身份一路直向长安,如果说大唐坚决不松口,那么他们就真的是个商队,到长安看看能不能用其他的途径可以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

冬天冒险越葱岭的商队少,但也不是没有,时间就是金钱,这点谁都懂,越是付出的代价大,收益也就相应的会更大,因此他们并没有引起驻扎在葱岭上的大唐守军的注意,顺利的就过了葱岭,过了葱岭之后,就碰到了被大唐遣送回来报信的鞠智利的护卫,因此马上就亮出了使节,一路在大唐军队的护送下,到了长安。

到了长安后,不料却得知,在他们头天刚在长安西边的马家驿歇下来的同时,大唐的朝廷竟然宣布给官员们一放就是十三天的假,等于就是从年前开始休息,然后十二日只上了半天的朝,就又连续的休息十三天,这可是亘古未有,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呀,纵观这天下,又有哪一国的君臣敢对国事如此的懈怠?一休就是近一个月不用处理国政的?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皇帝不在,因为永安宫要修,因为下个月徐国绪就要出发了,因为还有对高句丽的战事还有些细节需要再推敲一二的话,按大唐例,这过年可是一直要到上元节结束后才会开始处理新一年的政事的,除非有紧急情况,否则,大臣们在这段时间都逍遥的很,要么去走亲访友,要么去游山玩水了,谁会在上元节还没过完就跑到朝堂上去?

皇帝越是不在朝臣们更是战战兢兢的守着自己的岗位,谁都明白,这时候正是给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加分的最好时机,正是因为皇帝不在,才能越发的显出自己的敬业来,人在做,天在看,皇帝也不是没有亲信的呢。

只不过是安息人的到来,让朝中众臣们多休息了七八天而已,这七八天,也当不得什么事,有律法摆在那里,一切按律行事就成了,没必要非得有人杵着盯着,如果这样,那还不得累死了?

但安息人最后也缓过来了,明白这恐怕是大唐朝廷在拿捏自己呢,他们并不知道大唐皇帝不在朝,只以为这一切,恐怕还又是房杜两位在背后使的计策,因此,到了长安,一听要到廿五才恢复常朝,才开始办公,他们第一时间就给房老头和杜老头两家投了拜贴,只是他们这次并不知道,出这个主意晾他们一晾的,既不是王况,也不是房杜二位,而是根本不参与决断而只行使其监督职能的御史台老大魏老头!

房杜两位,也深知是时候显露一下大唐之富,根本瞧不上他们安息人的财富,要给安息人一个暗示,如果你们出的价太低,还是趁早的不要开口算了。因此一接到贴,马上就派人去建林酒楼和富来客栈,让他们这三天,把最拿手,最精美,最好的菜轮流的送到他们府上来,让安息人瞧一瞧:看看,这可是新耕种法带来的好处呢,羡慕不?眼馋不?想要不?那就掂量掂量下你们的筹码再说。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七百零三章 上元灯会(上)

上元节一大早,便有不少的人家在自家门口高高的挂起了大红灯笼,有钱人家的,就请了那巧手工匠来打,有图漂亮的,就打得精美绝纶,比如兔儿灯,仕女灯,走马等等等;有图大气的,则打了几个大大的灯笼,不求好看,只要大就成,这一个大就盖过了许多人家去,远远的就能瞅见,属于鹤立鸡群的那种。这时候没有规定说平民家的灯笼尺寸不得超过多少多少的,因此都是寻着往大了做,你家的五尺见方,我家的就得六尺至少,有的人家,灯笼实在太大,挂不上去了,干脆,就在门口搭个台子,将灯笼放上去,倒有了那么一点花车的气势了,当王况又磨到日上三杆起来出门散步的时候,几乎怀疑自己回到了后世。

没钱的人家,也不用自己掏钱,长安和万年两县早就着手请匠人打了许多一尺来大的简单灯笼,给每家都挂上,也算是给他们家添几分喜气,里正保长在送灯笼的时候,还不忘了叮嘱一句:“来年争取自己做灯笼啊,县尊说了,有什么难处,就尽管提出来,等到归拢到一块了,看看能不能找朝廷,找建安侯帮着想想办法,机会难得啊,可别担心被人笑而不敢提。”然后看到有小孩子的,就递给小孩子每人一块琥珀糖:“这是宫里发下来的,过年吃糖,甜一年呐。”

当官有当官的好处,至少其他不论,琥珀糖的供应就是不限量的,因此他们并不会贪墨了去,就那几个钱,跟马上就要提高了四倍的薪俸比起来,自然还是薪俸好,谁也不傻,薪俸一提,那么对他们的监管力度肯定也要上去的,有高薪俸,想当官的人还不趋之若骛?今天撤下来,马上就有一大帮人盯着呢,就是没撤,也有那许多人盯着你瞧,就等着你出岔子,落下把柄呢,御史台的那帮人可不是吃素的,大唐不比前隋,前隋是御史台的人忙都忙不过来,现在呢,他们则是闲得慌,总想找点事做做。

小孩子得了琥珀糖是一阵的欢呼,得意洋洋的跑去找还没得到糖的小伙伴们炫耀去了,大人们则是连声道谢,说着:“是俺们拖了大家的后腿呢。”诸如此类的话,又或者是半天没说出个字来,等转头回屋了,就把全家老少都召到一起来商量了。

中午开始,各衙门的衙役和书吏就都忙活开了,除了鸿卢寺和长安府衙及长安万年两县的县衙门是在皇城之外,他们不用另外的搭台子盖棚子,只需要将衙门的大门板卸了下来,大开着衙门,绳子往衙门前的树上一拉,就等着夜幕降临将带了谜的灯笼往上一挂就成,作为奖品的琥珀糖也就都放在后堂里,就等着晚上搬出来,除了朝廷规定的琥珀糖之外,各衙门也都有准备了自己的奖品。

其余的衙门呢,就要辛苦多了,早早的要在朱雀大街选个地方占好位置,东西也都要搬到大街上来,得有人看着,有的来得晚的,没有合适的拴绳子的地方,就得临时打个桩子然后再扯上绳子。这个上元可热闹,因为朝廷挑了头,许多的商家有眼力的,都赶着也来凑一份热闹,这么多商家里,就属建林,富来和山外山这三家最是吸引人的眼球,因为他们的奖品无一例外全都是一块刻着他们的招牌菜的木牌,凭借这块木牌,就可以免费吃到这道由这三家的主厨亲手烹饪的招牌菜,这可不比那些花钱买的了,花钱的呢,除非你是贵客,否则主厨是不会去烹这道菜的,都是由那些掌勺师傅来做,味道上没多大的差异,但在饕餮客的口中,还是能吃出差别来的。

因此,当这三家都放出话来,说奖品是由主厨亲手烹的招牌菜后,就有不少饕餮们早早的就等在了这三家的台子前,甚至有人放出话来,愿意以该菜式的五倍价格来收木牌。这三家并不禁止私下买卖木牌,因为肯出大价钱买的,都是嘴巴挑剔之辈,他们自己认为值就行,而一般人家得了去,那道菜在他们的嘴里,却也是和一般的没什么两样。这就是追求不同,则价值也不同了。

整个上元灯会就分为两个场所,一个是朱雀大街,另一个就是芙蓉苑,芙蓉苑向来便是小郎子和小娘子们经常去的地方,此次的灯会,也是为了照顾小郎小娘们,能在芙蓉苑里碰到可心可意的人,而不受到旁人的打搅,在那种大家都是少男少女的环境下,或是一颦,或是一笑,或是“一不小心”踩了人的脚一下,都是一种意会,都是一种表达呢。

在芙蓉苑里搭台的,基本就都是那些经营胭脂水粉的电铺,他们不光挂灯谜,也将自家的货物搬了过来,准备大赚一比,他们也懂的选商机,若是有那小郎小娘结伴而来,小娘子看上了某样事物,小郎还不得赶紧颠颠的掏钱来买?又或者是某家小娘看上某物了,却一时忘了带钱,不就给小郎们创造了接近小娘子的机会么?

几乎每一家的午饭都是匆忙的将就着吃点应付了事,他们得赶早,要早点准备晚饭,早点吃完,早点上街呢。似乎这上元节倒是和大年夜有点类似了,都是赶着比谁早吃晚饭,都是赶着比谁最先上街去,所不同的是,大年夜许多人是赶着出门收帐,担心自己去晚了一步,欠债的人仅有的一点钱被其他债主给收去了,他们又得等一年;而上元节,他们抢时间的是要赶着在别人之前把那容易的灯迷给抢到手来,不能让到了嘴边的琥珀糖就那么飞了。

永安宫里还在忙着的工匠们在千牛卫的用强下,总算是在午后又拖延着干了一个时辰,这才收拾了回家去,他们不用愁没吃的,中午的时候,工地上长孙家的厨师,还有后来闻讯也被派了来的许多相公家的厨师都特地的多煮了一倍的饭菜,工匠们吃完一份,还能带回家给家里每人一份,晚上热一热就得。却也省事多了,这却也坚定了这些个工匠们第二天要更早的来,将今天少干的一个时辰的活给补回来的决心,倒是众大佬们始料未及的。

不过这件事连着当年在建安发生的修城墙的一幕,都被人给详细的记录了下来,最后被制成了为官者训的小册子,每个新上任的官员都会得到这么一册,让他们学习学习,民心是该如何的把握和引导的。这却是后话了。

日头好不容易的在长安百万民众的企盼下沉了下去,天还没完全的黑下来,就有不少人迫不及待的出门了,按往年的惯例,一般以明德门为起点,终点直到皇城朱雀门前的横街为止,灯谜的难度也是随着距离皇宫越近就越难,毕竟,以往,圣人可是会坐在皇城墙头观赏这一年一度的灯会的,越是离的近的,就越有可能一睹圣人的龙颜,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靠近的,从中间的崇业坊和靖善坊门口开始,要再往北去一步,就必须先破了前面一半路程上至少两个谜才行,然后每隔一坊,都要破了前一坊至少一题,如此的往下,越往后越难。

但也不是后面全是难的,有时候圣人也会根据能破题人数的多少来临时增加或者降低后面的难度,若是只有那么三两人达到要求的,则会挂上一些难度小点的,甚至等于是白送的谜来让已经闯关一半的人来猜,若是过关的人太多了,则会将已经挂上了的,看起来没多大难度的谜给撤下来。

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