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庵戮荒芄痪】斓靥嵘蕉妨Α�
他总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找到机会练兵;作为前锋;开拔进赵国之后;高远便制定出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一边走;一边练。就当这是一场拉练吧!从冯发勇的嘴中;高远知道;这一场大战;多半是打不起来的。
的确是打不起来了;当高远进入赵国半个月之后;命令突然抵达;燕军就地驻扎。冯发勇也急匆匆地离开了;一天之后;冯发勇满脸苦涩地回到了高远的大营。
“结束了?”高远看着冯发勇的脸色;知道结果肯定不是太好。
“结束了。赵将军没有打下函谷关;草原上的秦军在最后关头赶了回来;我们只能退兵!”冯发勇不胜懊恼;”听说仅仅就是半天功夫;晚上半天;函谷关就是我们的了。”
“也就是说;我可以回家了!”对于这一战的胜负;高远并不太关心;这距离自己太遥远了。
“是的;你可以回家了!”冯发勇点头;”战争结束了;秦国派出了使者;正在奔向邯郸的路上。当听说我们没有打下函谷关;李信赶回来的时候;其它几国的军队都已经缩回了头。”
冯发勇的脸色极是难看;高远也很是理解;这一次大战;燕国占了便宜;秦国也占了便宜;就只有赵国吃了大亏;作为赵人的冯发勇;自然是很难过的。
“高县尉;我就是来与你告辞的;后会有期了;希望你记得子兰国相与你所说的话。”
“燕不负我;我不负燕!”高远淡淡地道:”替我谢谢国相大人的看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八十六章:心有惧
冯发勇走了;高远坐在自己的大帐里;闭目不语。这一次出来;最大的收获不是自己立下了偌大的功劳;也不是拥有了数千的军队;与这些相比;高远觉得看到了这个时代最顶层的那些人物之间的较量;更让自己受益非浅。
虽然自己二世为人;从理论上来说;自己拥有比这个时代的人更超前的知识;但知道是一回事;运用又是一回事。就好像一道数学题摆在你的面前;公式你都是知道的;需要运用的定律你也一清二楚;有些人举重若轻的就能解答出来;但另外一些人;想破头也无法做出来;待得看到标准答案之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也能做出来的。这就是天才与常人的区别。
高远不认为自己是天才;这场牵动着这个时代的大战;直到此时;高远才看到了全貌。
这让他对于此时距他千里这遥的一个人充满了敬畏之意;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让他需要仰望的人;从叶天南开始筹画对赵阴谋的时候;他便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个时机;他骗了这个世上所有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当众人都以为他一定会趁着这个机会痛打落水狗;将赵国痛殴一顿;以打开东征的缺口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挥军向北;将他的另个一个敌人打得万世不能翻身;而他能做到这一点;竟然还是借助了他最大的敌人的帮助。
高远险些要为他击节而赞。
不拘一时之小利;眼光长远;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毫无疑问;此战过后;秦国的战略重心完全可以调整过来;一心一意地要收拾中原六国了。也许不久的将来;自己也要和这支可怕的军队;可怕的人对垒沙场了。
高远摇摇头;这是不可避免的。
而更让他警惧的是;秦武烈王此人;不但有着超越常人的战略眼光;更不差冒险精神;从他敢于在赵牧的眼皮子底下摆空城计;将咸阳城几乎脱得光光的展现在赵牧的面前;便可以看出;这个家伙骨子里的冒险和疯狂。
有长远眼光;却又不乏冒险和疯狂;这样的人;是最难以对付的。更何况;这家伙手下还有无数的强悍的打手。
这些天来;高远耳朵里已经被无数次地让赵牧这个名字灌满;而在秦国;却还有一个让赵牧也不敢掉以轻心的李信;他们到底如何自己不知;但能让这许多人推崇;便很能说明问题了。周渊;周玉;檀锋在听到这些名字的时候;眼中露出来的是敬佩;畏惧的表情;而在高远的眼中;上面这几位并不是碌碌无能之辈;亦是一时之翘楚;时代之精英;能让这些人敬畏的家伙;当然是极了不起的。
想到这里;高远不由打了一个寒噤;自己在这些天下名将面前;能撑得过几个回合?天下之大;英才何其之多也;自己以前当真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了。
“县尉!”大帐帘子一掀;颜海波一头撞了进来;”听说秦赵之战已经结束;秦国收兵了;那我们可以回家了吧?”
在颜海波的身后;步兵;那霸;孟冲;许原依次而入;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浓浓的喜悦;从年后出兵;到现在;整整五个月过去了;所有人都开始想家了。
“终于要回家了!”颜海波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真是想念孙晓还有曹天成两个家伙啊;还有我们扶风城;居里关;牛栏山呢!”
高远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站了起来;”是呀;我们要回家了!”
颜海波的这一声喊;却是将高远从惊惧之中叫醒了过来;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人物;现在;自己还只是一个小不点;根本没有资格站在他们的面前与他们对阵;而且;他们也不会知晓有自己这一号人物;即便知道;又何尝会将自己放在眼中。
慢慢来吧;自己会成长起来的;这一趟出来;便让自己学到了太多的东西;也许;当自己有资格站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自己的名字也已经在这个时代赫赫有名了。
赵牧;李信;你们等着我;迟早有一天;我会站在你们的面前;与你们较量的。
易水河畔;燕军大营;率先出发的高远也率队退回到了这里;大军已经准备班师回朝了;除了姜大维的渔阳郡兵;燕国常备军要返回蓟城;而高远所率领的数千军队将会返回扶风;这在燕军大营之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周渊周玉没有什么表情;檀锋永远是那样笑咪咪的;只有姜大维;脸色难看之极;与之相反;他的儿子姜新亮;那个曾经被高远狠狠地折辱过一番的家伙;现在倒似与高远好得不得了。坐在高远身侧;两人不是交头接耳一翻;竟然似多年好友一般;让姜大维更是气闷不已。
高远终于有资格坐在这间像征着权力;身份的大帐之内了;哪怕他现在的官职还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小县尉;但他的手上;却有了一支多达五千人的军队。
这年头;有兵便是草头王;你有实力;自然便会得到尊重。
周渊心中极是高兴;这一次出兵;可以说收获远远超过了先前的预期;不但收回了在令狐潮手中的五城;更是从赵国抢来了另外五城;这在燕国与赵国多年的交道之中;是从来不曾有过的;而他自己的声望;也在这一刻达到了最高锋。
利用这一战;叶天南会稳固他国相的位置;而周渊;则如愿以偿地将更多的军权抓在手中;接下来;便是对东胡了。
赵国被削弱;而他们面临着强秦的东征;即便对燕国再仇恨;也无力对付燕国;相反;从现在起;他们得陪着笑脸来拉拢燕国了。
燕赵之间;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将不会再有战事;除非是赵国在战场之上击败了秦国;将秦国的爪子打回去;不过这好像是不太可能的。
秦国有赵国挡着;燕国当然也会给予一定的帮助;没有人想赵国就这样垮掉;特别是现在燕国还没有实力之前。
当拿下东胡之后;那情况就又另当别论了。
下一个目标;东胡!周渊在心中暗自道;拿下东胡;将辽东那广阔的区域纳入燕国的统治之下;征服东胡;燕国将得到无数的战马;当然;还有那些技艺高超的骑士;当做到这一点之后;燕国;便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格了。
这是周渊的野望。
只不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他还必须取得另外两个巨头的同意。或许他们会有其它想法;但这样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相信无论是叶天南;还是宁则诚;都不会轻易放过的。
大帐之内欢声笑语;觥筹交错;这是临撤兵之前的最后一顿盛宴。
“各位;各位!”周渊敲击着酒杯;发出清脆的声响;”老夫说一个笑话;为各位佐酒!”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太尉说笑话儿;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个个都是洗耳恭听。
“大家可知道;函谷关一役之后;秦军固守函谷关;赵牧不得不撤军;而秦武烈王做了一件什么事吗?”周渊笑道。
众人都是摇头。
周渊大笑起来;”这位秦王派出了他的使进出使邯郸;在赵无极的面前大骂赵国忘恩负义;不是东西;让赵国满朝文武面如土色;作声不得;赵王是恼羞成怒;险些儿便气昏了过去。”
“忘恩负义这从何说起?”姜大维不解地道。
淳于燕呵呵一笑;”那秦国使者痛骂赵国;说匈奴蛮夷侵略赵国代郡;无恶不作;而秦国本着两国兄弟般的兄谊;毅然出兵替赵国报仇;痛殴匈奴;不想赵国不思报恩;反而纵容赵牧进攻函谷关;致使秦国大将赢腾战死;是可忍孰不可忍;要赵国给一个说法呢!”
大帐之内;众人先是哑然;接着便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这可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秦武烈王;真是太嚣张了。
“这位使者口才极佳;骂得赵国还不了嘴;最后还提出了一系列的赔偿要求呢!”周渊笑道。
高远转动着酒杯;看着满屋子里大笑的将领;脑子里却在飞快地转动头;秦武烈王是这样无聊的人吗?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除了让两国仇结得更深一些;还能有什么作用;赔偿;赵国自然是不肯给的。
周渊的目光掠过所有人;看到高远的神色;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高远;你怎么看这件事?”
被周渊点名;高远先是一惊;看着满屋子将领的眼光都转到了自己脸上;倒是镇定下来;”太尉;这事儿恐怕没这么简单;秦王不会这么无聊;他此举之中;必有深意吧!”
淳于燕大笑;”好家伙;你去说说;他有什么深意?”
高远理了理头绪;”大人;我想;秦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这是在逼迫赵国给他们一个交待;那么这个交待便只会指向一个人。”
“谁?”周渊放下了酒杯。
“赵牧!”高远肯定地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八十七章:国策
周渊与淳于燕对望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特别是淳于燕;他刚刚从赵国邯郸返回;对于那里的情况更是一清二楚。
秦国使者要一个交待;而在邯郸;也的确是舆论如潮;赵国两线全遭失败;肯定是要有人出来负责的;赵杞已经被赶出了邯郸;但这并不能让有些人满足。
赵牧的目标实在太大了;他掌控赵**队多年;早已有人欲除之而后快;没有比这一次更好的机会了。赵牧手握十数万大军;而他对面的赢腾只有两万余人;但最后;赵牧却没有拿下函谷关;虽然这一点赵军击毙了赢腾;但赵国却丧失了一举击败秦国的最好的一次机会。国内要求惩处赵牧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对于赵牧;赵王是离其不得;却又心存疑忌;关键就在于他与子兰两人之间的关系;这成了赵王心中的一个梦厣。如果此二人联手;他的王位必然不保。而在函谷关大战;子兰从代郡直奔函谷关;更让赵王又惊又怒。子兰万万没有想到;他当时的这一举动;竟然给赵牧带来了偌大的麻烦。
“那你认为;赵王会惩处赵牧吗?”周渊饶有兴趣地问道。
高远思索了片刻;”太尉;如果赵王还没有完全糊涂的话;我想;他不会把赵牧怎么样的;毕竟赵牧是赵国的军神;上面怎么样我不了解;但士兵们恐怕是很支持他的;赵王也担不起这个干系;但是;恐怕也会让赵牧在短时间内退出这个舞台。”
“说得好!”淳于燕用力一击掌;”高远;你说得不错;赵牧这一次可是亏大了;在函谷关下;他急怒攻心之下竟致吐血;退兵到河东之后;又遭到国内的攻击;此人也不是凡凡之辈;马上便上书请辞。现在;他已经是一个闲人了。不过赵王对他的惩处便到此为止;即没有削夺他的爵位;更没有将他赶出邯郸。”
“虽然如此;但也要看时局的发展了!”高远笑道:”现在秦国的威胁摆在这里;赵王便不得不将赵牧供起来;一旦有事;随时便可起用;但时间一长;不免便会懈怠;而且赵牧一旦离开军中;他的那些敌人恐怕也不会闲着吧;必然会向军中渗透;以后即便重新启用赵牧;赵军只怕也不再是现在的赵军了。”
“那你说说;秦军现在会怎么做?挟大胜之势进攻赵国;还是会韬光养晦;以待时机?”周渊问道。
“秦国现在一定会偃旗息鼓;一来恢复力量;这一次;他们的军力损失;比起赵国来要大得多;二来;他们肯定会静待赵国国内局势变化;赵国这一次大败;可谓是败得极为彻底;国内反对赵无极的势力必然抬头;说不定便会起内讧;不管他们怎么样;秦国都会坐收渔翁之利的。”高远道。
周渊与淳于燕两人盯着高远;淳于燕眼中的欣赏之色已是挥之不去。
“高远;那此事于我们可有好处?我们大燕该怎么做?”淳于燕忽然问道。
“有不有什么好处高远不知道!”高远笑了笑;”但我知道;赵国可以弱;但却绝不能垮;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燕国应当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直到我们强大起来。”
“燕国如何强大?”周渊追问道。
“东胡!”高远的手指向东北方向;”拿下东胡!”
周渊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骇然;以前只当这个高远是一员战场骁将;却想不到他在战略方面的思考也如此深远;高远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这也是燕国接下来的国策;一个小小的县尉;居然能有如此本领;当真让人震惊不已。
叶天南;这样的好女婿你居然不要?周渊心中募地掠过一片阴影。
此一时也彼一时。叶天南还会像以前那样如同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么?
燕国赵牧!周渊在心里细细地咀嚼着这四个字。
数日之后;易水河畔;旌旗招展;人声鼎沸;燕军开始搬师回朝了;一队队的士兵从大营之中列队而出;喜气洋洋地走上回家的路。
高远的部下自然也是兴奋万分;来时阴雨绵绵;心情如同天气一样灰暗;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去;但现在踏上归程的时候;却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却也正好映衬着所有人的心情。颜海波;那霸;孟冲;许原四人将带领这五千部属横穿渔阳;河间;回到辽西扶风;当然;这经过吕梁山的时候;颜海波还另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一大笔横财足以让扶风兵过上一段时间的好日子;而高远;则将随着周渊一齐回蓟城接受封赏;作为功劳薄上排名第一位的人;他将获得一个将军的称号;当然;这个将军称号只是一个杂号。
步兵带着二十名骑兵作为护卫与高远齐行;曹天赐却已是提前向蓟城赶去;这个喜讯;高远自然是急于让蓟城的叶菁儿知道得越早越好。
蓟城;叶府。
叶天南满面阴沉;他刚刚从王宫回来;看到了周渊的奏报;看到高远这个刺眼的名字排在第一位;便是气不打一处来;险些儿便将这份报捷奏章撕了一个粉碎;姜大维真是一个无用的东西;身为一郡郡守;竟然奈何不得高远一个小小的县尉;周渊更不是东西;这是在打自己的脸么?
其实叶天南这倒是错怪了周渊;在不影响燕军作战的前提之下;周渊是不在乎卖他这个人情的;他也的确这么做了;为姜大维收拾高远创造了条件;问题是;高远过于出色了;竟然在绝对不利的条件之下;做出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高远不是在那种极端的条件之下;想法收拢了那些乌合之众;现在高远的就该是一堆骨头了。
燕王姬平笑得意味深长;”高远;国之良将也!”
这个评价让叶天南更是五味杂陈。
外人都以为姬平只不过是叶天南的一个傀儡;但叶天南却知道;这个他一手扶上王位的年青人;绝不是那么好相于的;其实想想也可以释然;一个在外流亡了十多年的王子;怎么可能像宫中长大的漫室花朵呢?这么多年他流亡在外;不知躲过多少次令狐氏和赵国杀手的追杀;暗算;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本领?
姬平上台伊始;便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素养;燕国三架马车;他不偏不倚;并不因为叶天南与他同甘共苦过便有所偏向。
“王上准备加封高远为征东将军了!”看着荀修;叶天南闷闷地道。
“征东将军?原来不是说是奋威将军么?”荀修吃了一惊;奋威将军是一个虚号;杂牌子将军;但征东将军就不同了;燕**队级别;以太尉统领全**队;出征之际;设大将军;战后即废止;其它如龙镶;骁骑地位虽高;但却并不领实军;只是一个尊号;真正掌有实际兵权的为四征四镇;即征东;征西;征北;征南将军;四镇;镇东;镇西;镇北;镇南将军;这四征四镇;才是燕国常备军的常设职位。
叶天南政变;扶持姬平上台;原先的四征四镇将领中;有三人因为附从与令狐氐被拉下马来;这征东将军便是其中一人。
而燕王姬平此时决定授予高远征东将军的官职;其意义非同小可;特别是在燕国最高层已经决定在燕赵休战之后;马上对东胡用兵的当口。联系到高远的履历;姬平要重用高远的决心已经一览无余了。
“征东将军!”叶天南加重了语调;”周渊奏折上为高远请封的奋威将军号;但王上却决定要加封他为征东将军!”他重重了哼了一声;”这后面;宁则诚可是使了不少的劲。”
荀修沉默片刻;”王上不是一个糊涂的人;相反;他很精明;宁则诚让王上知道了什么?”
“所有的作战细节!”叶天南道:”宁则诚的燕翎卫将高远所有的作战细节;全都录了下来;交与了王上。这才是促使王上下定决心的原因;只是我还没有看到这些东西。”
“国相!”一边的叶重低声道:”我在宫中听到了一些消息。”
“说!”叶天南道。
“高远出征之时;带去的士兵是一千出头;但战事结束之后;他的兵马已经扩充到了五千余人。别人打仗;兵越打越少;他倒是越打越多。”叶重道。
“这些兵是从哪里来的?”叶天南变色道。
“是那些各郡来的杂兵;几仗打下来;这些兵竟然对高远俯首贴耳;不愿意回原藉;而要跟着高远去扶风了!”
看着叶天南有些疑惑的目光;叶重紧接着道:”国相不是要我想法渗透一些人进燕翎卫里去么;我这里有了一点眉目;这些消息;便是从哪边传过来的。”
“五千人?”荀修吸了一口凉气;”如果再加上他留在扶风的人马;那高远的手下已经有了六七千敢战之士了。以他的练兵能力;必然能将这些士兵练成虎贲之士。如果王上再加封他为征东将军;则高远和他的部下;将一跃而成为我大燕的常备军;军饷物资将由朝廷统一供给;没有了银钱物资上的挚肘;此人必然会一飞冲天。”
听着荀修的话;想起当初在扶风南山之下的那一幕;叶重只觉得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