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149章

我为王-第149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大门,看了一眼两边肃然挺立的卫兵之后,铁泫满意地点点头,转身正欲走进府内,刚刚跨出一步,便看见高远一身便服。正向着大门走来。

“将军,您出来查哨啊!”铁泫小跑着迎了上去,“这些事现在有我们就行了,您放心,没有人敢懈怠的。”

查哨这些事,以前高远是经常干的,铁泫可忘不了,当初高远刚刚上任的时候,可是把他们操练的欲仙欲死。多次夜里突然袭击查哨,一旦让他抓住不用心的,第二天的训练量便会加倍,经过高远的这些折磨。像铁泫这样的老人,根本就不敢这些事情上哪怕松懈一点,说不定那天将军心血来潮,又来这一遭呢?

高远摇摇头。笑道:“有你和丁谓在,我很放心。”

“那您这是要?”铁泫眼睛一跳,这才注意到高远的这身打扮。是准备出门的。

“我出去转转!”高远随意道:“睡不着,出去走走。”

铁泫怔了怔,赶紧道:“将军要出去啊,那我马上去叫护卫,我陪着将军一块去。”

“要护卫干什么?”高远摆摆手,“这是哪里,是扶风,是我的老巢,难不成在这里,也会有人对我不利吗?”

铁泫摇头,蓟城一事,对他的刺激极大,哪怕是在扶风,他也不放心。“不行,将军,你要去哪里,我先派人去哪个地方警戒,而且,我还必须陪着您去。”

高远转头盯着铁泫,“铁泫,你想违备我的命令吗?”

铁泫一怔,连连摇头。

“很好,现在我要出去,你,守好将军府就可以了。你要敢跟来,明天我就将你调出将军府,让你回部队去。”丢下这句话,高远转身,扬长而去,铁泫看着高远离去的背影,眼睛眨巴了几下,突然便拔腿向着厢房奔去,将军不许自己去,可没有不许丁渭去,不许护卫伴随,可没有说不许护卫远远地跟着。

高远一个人走在扶风的街道之上,整个城里,除了少数几个地方,早已是灯火尽灭,这个边陲小城,可不是蓟城那等大都市可比,在蓟城的某此地方,此时正是最热闹的时候,而是扶风,这个时间,却已是完全陷入了沉寂。

高远睡不着,是因为叶真今天来了。叶真的到来,使得高远确认,自己迎娶叶菁儿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当初菁儿那一句待我长发及腰时,君来娶我可好,给自己许下了十数年的时间,如今,不过一年,自己便做到了这一点。

曾因为菁儿那一句话,自己声名远扬,现在,自己名声更盛,但却是自己用努力换来的,自己于菁儿,虽然历经波澜,但终究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高远很兴奋。回到扶风,他还从来没有回过以前自己的那间宅子,而今天,现在,他要回去了。这一刻的欢乐,他不愿意有人与他分享,他要独自去享受这一刻的欢乐与幸福。

终于站在了自己曾经住了十几年的家门口,曹天赐贴上的封条已经褪去了本来的颜色,上面的字迹也已经模糊不清,看着那两张封住大门的封条,高远微微一笑,伸出手去,哗啦一声,撕去了封条,伸手抓住挂锁,用力一扭,当的一声,已是将锁扭断,大门吱呀一声,缓缓地在高远的面前敞开。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高远踏进了家门,从封上这扇门开始到现在,刚好十个月,自己便回来了。

看着高远消失在大门口,隐在街道拐角处的丁渭这才闪身而出,伸手一挥,十数名卫士鱼贯而出,守在了院墙之外。丁渭走到门口,想了想,却又退了回来,与那些卫士一样,将自己隐身在了黑暗之中。

火折子晃动,一缕幽蓝的火苗在指间燃起,灯被点燃了。举着油灯,高远从大厅一步步走到了叶菁儿以前的闺房。

与他离去的时候一模一样,只是所有的东西上面,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高远举起油灯,看着墙上那挂着的大红的喜服,缓缓地走到跟前,伸手轻轻地抚摸着这两件叶菁儿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嫁衣。

府第之外,阴影之中的卫士看着屋内昏暗的油灯之下的忙碌的身影,疑惑地看着丁渭:“丁统领,将军在做什么?”

“好像,好像在打扫屋里!”丁渭也不敢确定,回望身边的卫士,借丰皎洁的月光,看到的是卫士们脸上满脸的不解。

高远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大堂的门口,哗啦一声,一盆水泼了出来,随即他们又看到映在窗上的人影开始忙东忙西,这一次,他们确认了,他们的将军的确在亲自打扫屋内的清洁。

“丁统领,要不要我们去帮助将军?”卫士小声地问道。

“不!”丁渭想了想,摇头道:“我想,这个时候,将军不希望有任何人打扰他。”

高远汗流满面,身上的衣裳已经被汗湿透,他但他的脸上,却带着欢喜的笑容,房间里,正在他的努力之下,一点一点地恢复原样,那些熟悉的家什,正随着一盆盆的脏水和挥动的扫帚,露出了他们的本来面目。

穿行在一间间的房屋之中,高远挥汗如雨,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这间尘封十月的房间,再一次开始焕发生机。

四更时分,丁渭看到高远出现在院子里,肩上扛着一把大扫帚,屋子里的问题已经解决,现在,轮到院子里了。

看着**着上身露出精壮肌肉的高远挥动着扫帚,丁渭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酸。他缩回到了树后,情不自禁地揉了揉鼻子,去年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丁渭也是在南山之下挺立了一夜的士兵之一。

天色微明,南城的老兵营里响起了悠扬的号角之声,那是新兵们开始进行例行的早课了,南城军营随着居里关与牛栏山大营的兴起,已经变成了扶风新兵的集训地点,每天的这个时刻,号角便会准时响起,扶风人在这数年之中,早已习惯了随着号角之声起床劳作。

而在院子里的高远的高远,他的清法工作也进行到了尾声,正猫着腰,将一大堆垃圾扫进斗箕里面。看着天色,丁渭松了一口气,挥挥手,准备带着卫兵们悄然离去。

街道的尽头突然响起了脚步声,丁渭猛地挺直了身子,转头看向街道尽头,周边的卫士几乎也在同时,将自己隐藏了起来。一个背着包裹的男子,一边四下张望着,一边沿着街道向着这边走来。

“应当是这里了!”走过来的男子嘴里低低地咕囔着,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正是高远的家,看到对方的目光所落之处,丁渭做了一个手势,两名卫士从男子背后闪身而出,闪电般地将他扑倒在地,不等对方有任何的反应,扭臂,锁喉,捂嘴,压腿,将男子死死地压在了地上。又有几名卫士闪身而出,几人合力,悄无声息地将这个男子从大门前拖到了拐角之处。

第三百二十章:意外的一个俘虏

被拖到拐角处的俘虏想要挣扎,但在这些护卫铁钳般的大手之下,根本连动弹一下都难,喉咙被扼着,嘴被堵住,满面涨得通红。俘虏的个子不高,身体也不特别壮实,在这些彪形大汉的手中,便如同小鸡落在老鹰手中,除了喘气,基本就不能有其它的动作了。

天边曙光渐现,丁渭走到俘虏的身前,下巴抬了抬,一名护卫揪住俘虏的头发,向上一拉,将对方的面目完全展现在了丁渭的面前。看着这个落入自己手中的家伙,丁渭不由一怔,此人大约五十上下的年纪,瘦削的脸郏,花白的山羊胡子,看着挺熟悉,应当是在哪里见过。

“你是谁,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的?”压低了声音,丁渭连珠炮一般地问着。

俘虏瞪大眼睛盯着丁渭,嘴里唔唔地叫着,丁渭这才省起对面这家伙嘴里,可还塞着一块帕子呢,一伸手将其拉了出来,俘虏立刻张开大嘴,一边咳漱一边断断续续地道:“我们见过,我不是坏人。”

“我们好像的确在哪见过?”丁渭点点头,“你叫什么名字,我们在哪里见过?”

俘虏的脸又红了,支支吾吾一会儿,看着丁渭的神情已明显不耐烦起来,这才扭扭捏捏地道:“这位兄弟,你还记得吕梁山么?在哪儿,我被你们从山上抬下来的。”

丁渭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死死地盯着对方打量了半晌,这才从脑海里将这个人的形象抓了出来,“你与那个姓姜的是一伙儿的?你叫蒋…蒋…。”

“在下叫蒋家权,以前是渔阳郡大公子姜新亮的谋士,不过现在已经不在哪儿了,我离开了渔阳。“想不到眼前这个家伙居然还记得自己,蒋家权顿时大喜。

话音未落。丁渭已是怒目圆睁,踏前一步,胳膊肘一横,将蒋家权死死地顶在了身后的墙上,手腕一翻,寒光闪闪的尖刀顶在了对方的胸膛之上,“在吕梁山暗算我家将军不成,居然还赶到了扶风来,这一次是想行刺么?”

隔着衣衫,蒋家权也能感受到利刃破肤而入的寒意。看着丁渭满脸的杀气,他苦笑了一声,“这位兄弟,你瞧我,是一个能当刺客的料么?”

看着对方那瘦小的身材,感受着对方那松软无力的肌肉,丁渭吐出一口气,这只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家伙而已,别说行刺了。给他一把刀,他也不见得能砍死人。

“你鬼鬼祟祟地潜入我们扶负想做什么?老实一点,别耍花样,不然我敢保证你死得很惨。这里可不是渔阳郡,而是我们的扶风。”丁渭后退了一步,收起了短刀。

“我是来投奔高将军的。”蒋家权语出惊人,这话一出。倒是将丁渭吓了一跳。

“投奔我家将军?”丁渭哈的一声,“你倒胆大,就不怕我们将你宰了。可别忘了,你在吕梁山暗算过我们。”

“高将军岂是这样小鸡肚肠的人?”蒋家权昂起了头,“那时我们各为其主,我是姜新亮姜公子的谋士,自然要为他竭心尽力,现在我已经离开了姜氏,无他们再无瓜葛,如果高将军记着旧恨,当真杀了我,我也只能当成自己瞎了眼睛,死了也没有什么话说。”

丁渭咯咯地笑了起来,“像你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也想跟着我家将军?将军要你何用,白养着你么?将军麾下,哪一个不是铁铮铮的英雄好汉?”

蒋家权冷笑,“你懂得什么?高将军如果只想呆在这个小小的偏狭之地当土皇帝,有你们倒也够了,但想要做一番大事业,光靠一帮武夫能成什么大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你懂么?”

丁渭冷笑,“老子不懂这些,但老子知道,一刀子下去,你这个运筹帷幄的家伙,便得去见阎王了。”

看着丁渭脸露凶光,蒋家权不由脸都白了,“竖子不足与谋,你带我去见高将军。”

“我家将军可没空见你这个老家伙!”丁渭呸了一口,“将他拖回去,交给曹司长,看看这家伙到底捣什么鬼?我还不相信他进了军法司,嘴是不是还这么硬!”

两名卫士拖着蒋家权正欲离去,一名卫士突然低声道:“统领,将军出来了,我们要不要出去?”

丁渭摇摇头,“不必!”倚在墙角,看着高远满身尘土,但却笑容满面地走出了院子,院门关上,高远背着双手,哼着一首不知名的曲子,走下了门前的台阶。

卫士们的眼光都转向了高远,却忽略了手里的蒋家权,此时的他虽然被死死地按在了墙上,但一张嘴却是可以自由活动了,看着不远处的高远,蒋家权知道,要是自己不能走到高远的面前,落到这群粗汉手中,只怕到真要死得不明不白了,他嘴里的那个曹司长,一听就不是一个善人。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蒋家权张开大嘴,“高将军!”他高声吼了起来。

听到蒋家权的喊声,丁渭心叫一声坏了,猛地转头,对着两名看守蒋家权的卫士怒目而视,而那两人,此刻也正手忙脚乱地去捂手中俘虏的嘴巴。

高远的脚步蓦地停下,缓缓地转过身来,看向丁渭等人藏身的地方,丁渭讪笑着闪身而出,躬身行礼:“将军!”

“来了多大会儿了?”看着丁渭,高远似笑非笑。

丁渭嘿嘿笑着,“昨晚将军来的时候,我们便来了,不过不敢来打扰将军。”

“嗯,算你懂事!”高远笑了笑,昨天晚上,他的确不想有任何人打扰他。

“刚刚是谁在喊?”

丁渭回望向拐角,被摁住的蒋家权正像一条蛇一样扭来扭去,满眼都是企求之色,他知道这是瞒不住了,小跑到高远面前,道:“将军,我们抓住了一个探子,是老熟人了,就是在吕梁山上被我们抓住当成野猪一般抬下来的那个老头蒋家权!”

“蒋家权?”高远怔了一下,脑子里闪过那个老头的形象,“他怎么跑到咱们扶风来了,这个人来当探子不大可能吧?”

提着已经变了颜色,走一步就簌簌往下掉灰的外袍,高远向着拐角处走去。

“快押过来!”丁渭赶紧挥手吼道。

几名卫士扭着蒋家权从拐角处走了出来。

“高将军,高将军!”看到高远,蒋家权大叫了起来。

看着瘦瘦弱弱的老头被摁成虾米一般,却还努力抬着脑袋地看着自己,高远不由乐了,摆摆手道:“松手,松手,这位是饱读诗书的书生,可经不起你们那等手劲。”

卫士松开蒋家权,手却扶上了刀柄,在这个距离之上,但凡蒋家权稍有异动,他们便有十足的把握一刀便将他干掉。

“蒋先生,幸会,您怎么到我这个穷地方来了?”高远微笑着,脑子里却在飞速地转动着,思忖着这事儿是不是与姜氏有什么关系。

蒋家权揉着手腕,那里已经被那些粗鲁的家伙扼住了几道紫色的印子,稍微一碰,便是钻心的疼。

“我很早就来了。”蒋家权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将军夺下全城固守的时候,我便辞别了姜大公子,一路向着扶风而来了。”

高远眼珠一转,看着蒋家权,笑道:“我道当时姜新亮那小子怎么来得这么快?原来这其中有先生的功劳!”

蒋家权叹了一口气:“姜大公子其实并不笨,只不过缺少些机断而已,临走之时,我也只是提醒了他一下而已。”

“先生的这一提醒,却是救了高远一命呢!”高远笑盈盈地拱手:“高远这里谢过了。”

蒋家权摇摇头,“不敢贪天之功,姜大公子不去,檀锋也会赶到,总之,高将军虽有惊,却无险。”

“那蒋先生怎么到了扶风?”

“因为我算计高将军这计没有成功,回头又助姜大功子坏了姜郡守的美事,如果还不走,姜郡守岂不收拾我?起初来扶风,不过是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地方养出了将军这样的人才,到了扶风之后,我听了扶风人对将军的交口称赞,又特意去了居里关,还随着商队去过牛栏山大营,这一看,我却是不想走了。”蒋家权笑道。

高远微笑不语。

“可随后不久,我便听到了蓟城大火,将军遇刺的消息,心道将军必然是死了,果然是天妒英才,心灰意冷之下,打点行装离开了扶风,不过还没有走到辽西城,便听说将军居然神奇的回到了扶风,立马便又跑了回来。高将军,我是来投奔你的。”

“投奔我?”高远笑道:“蒋先生,姜郡守那等地方,你都走了,我这个小地方,那里值得你如此看重?”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蒋家权摇头道:“我在姜氏哪里,不过混口饭吃,他们也就那样了,而到扶风来投将军,却是想辅佐将军做一番事业的。眼下将军地盘虽小,但却如龙困浅滩,鸟拘狭屋,一旦打开这道桎梏,必然一飞冲天。”

第三百二十一章:捡漏

“先生竟然如此看好我?”高远微笑着道。

“本来只是好奇而已,所以跑到了扶风,但这一来,却是让我知道,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值得我完全付出的明主!”蒋家权神色很是肃穆。

看着蒋家权的模样,一边的丁渭哧的一声笑,“将军,别给这个骗子蒙了,他要真是有才,那个姜新亮怎么会被我们逮着,还有这一次咱们再渔阳,让那个姜什么郡守的家伙,连连吃屁,我看这个老头是被老东家给开了,跑到咱们这儿来混饭吃呢!”

听着丁渭讥刺的笑语,蒋家权却是神色丝毫不为之所动,“君择明臣,臣亦择主,我今年五十有八了,原本在姜氏哪里,也就是混口饭吃,不瞒这位兄弟,蒋某虽然不才,这些年却也是攒下了不少家当,当个富家翁贻养天年,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过……”他转头看着高远,“能臣时时有,明主则难逢。到了扶风,一听二看三思之下,我这本来已经古井不波的心却又有了一些期待,所以,想赌一次。”

高远哈哈一笑,“老先生当真看得起我,只不过老先生既然胸怀经天纬地之才,这天下七国,哪里不能让您一展雄才呢?”

蒋家权展颜一笑,“中原六国的治国理念与我格格不入,所以在这里,我只能混口饭吃。”

高远敏锐地听出对方所说的中原六国,“那秦国呢,老先生为何不去秦国!”

“秦国已经有了李儒!”蒋家权摇头道。

高远却是感到奇怪:“据我所知,李儒李老先生游历天下,从未入朝为官。秦国与李儒先生有何瓜葛?”

蒋家权呵呵一笑,“李儒的确从未入朝为官,但是,秦国当代王上秦武烈王却是李儒最为得意的弟子。而秦国当朝执政的官员,几乎所有重要职位都被李儒的弟子们所把持。李儒虽不做官,却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秦国。”

高远愕然不已,这件事情,他倒是第一次听说。

“李儒游历天下,收精英为弟子,高将军或许不知,秦廷现在的极多职位并不是秦人所担当,而是来自天下各国,这些人虽然出身。来历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李儒的弟子,与秦武烈王师出同门,秉承同一个理念,信奉同一派学术。”蒋家权脸上掩饰不住的艳羡之色,“数十年前,我与李儒因理念不同,分道扬镳。数十年过去,我磋砣岁月,他却已是名满天下,更是造就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我本来已经认输了,却不想高将军自天而降,或许,我还有希望与他作最后一次竟争。”

“你认得李儒?”高远追问道。

“何止认得?”蒋家权抬头。看着天边那正缓缓升起的骄阳,“我和他本来师出同门。”

此话一出,高远顿时瞪大了眼睛。李儒之名,传之天下,路鸿之子路超,便是李儒的关门弟子,可是他万万想不到,眼前这个有过一面之缘,而且在自己面前狼狈无比的蒋家权,竟然会是李儒的同门。眼前这个有些狼狈的老头儿,在高远心中的重要性顿时便高了几个档次。

“先生,我们进屋谈!”高远发出了邀请。

蒋家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