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现在已经升任了燕国的首辅,虽然名义之上,是仅次于燕王姬陵之下的第一人,但实际上,他的地位和权力,都要排在周玉和檀锋之后。
“淳于首辅,又出了什么事了?”姬陵惊怒地问道,“刚刚我已派了人去寻你,却没有找到你的人,眼下正值国难之机,你不在值事堂主持政务,却是跑到哪里去了?”
淳于燕正自急得满头大汗,一路几乎是小跑着过来的,他的年岁也不小了,这一路上急如星火地赶来,却被姬陵劈头盖脸地一顿喝斥,顿时也黑了脸,“王上,蓟城所有的粮店都关上了铺子,声称粮食已卖完,现在征东军已经攻克了天河郡,正在向蓟城袭来的消息满天飞,百姓们着急忙慌地去粮店买粮,却是一颗也没有买到,民声沸腾,城内处处都在闹事,臣刚刚去安抚了几处,便被王上召来了。”
“淳于首辅,王上也是忧心似焚,首辅辛苦,王上也是知道的。”檀锋赶紧过来打圆场。
淳于燕在此时却也顾不得与姬陵计较什么,只能点头道:“王上,眼下城内一片混乱,已经有不少人收拾家当开始出逃了,蓟城四门紧闭,连城门口都挤满了人,再不拿出一个妥当的法子,只怕高远还没有打来,蓟城之内,便先要大乱起来了。”
“这,这该怎么办?”姬陵终究还是没有经历过这种混乱,当坏消息,要命的消息一个接一个袭来的时候,他除了惊怒,一时之间,竟是想不出什么何办法来。
“王上,请马上下令,请周太尉出兵,先行镇压这些骚乱。”檀锋大声道:“此时此刻,城内万万乱不得。”
“镇压得了一时,能镇压得长久么?老百姓总是要吃饭的,如果要饿死了,他们岂不会跑出来作乱?”淳于燕道。
“当然不仅仅是镇压。”檀锋狞笑一声,“国难当头,匹夫有责,那些个粮商,一个个黑了心肠,想趁着这个机会来国难财,那便也容不得他们了,臣马上什么安排燕翎卫,将这些个粮商一个个的都抄了。”
“这些粮商有很多人的背景很深厚的!”淳于燕提醒道。
“背景深厚?”姬陵突然冷笑起来,“难不成这些人的后台,还有比这个大殿之内的四个人还厉害么?”
“王上,我会先挑几家动手的,淳于首辅在去私下里与另个一些人打个招呼,告诉他们,如果不识相,可就不要怪我檀锋不客气了。相信他们还是会知趣的。”檀锋道。
“先就只能如此了,但是这样顾不了多久啊?”淳于燕叹了一口气。
“王上!”檀锋转过身子,对着姬陵行了一礼,“请王上下令,蓟城从现在起,进入军管,所有百姓,官员,无论身份地位,贫富贵贱,家中所有粮食,都必须交出来,这些收集起来的粮食,全都充实到王仓之中,所有蓟城百姓,从即日起,以人头为准进行供应,如此,当可支持一段时间,臣会第一个拿出家中所有粮食。”
姬陵眼睛一亮,“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他看向周玉与淳于燕,“二位大人怎么说?”
“我同意!”周玉简单地道。
“我也同意!”淳于燕也只能跟着点头。
“那好,首先便请周太尉派兵,镇压城内骚乱,檀大夫再出马,抓几个奸商砍了他们的脑壳,再由淳于首辅出面安抚,软硬兼施,不怕他们不就范,做完了这几件事,再宣布蓟城进入战时管制,所有人等,都必须上交粮食,家中但有一斤余粮不交者,即斩首。”姬陵大声道。
“臣遵命!”三人同时躬身。
“可这只是蓟城内事,如何退敌,三位可有良策,高远即便打不下蓟城,但如果迟迟不退,那又如何是好?”
“首先要做的,便是将渔阳郡的孔德撤回来,让他回来勤王。”这一次却是淳于燕先开了口,“然后再请王上发出王命,命令所有郡治,都必须出兵勤王,虽然各地郡兵战力有限,但必竟高远只有两万人马杀进了天河郡,蚁多咬死象,他不可能在这里长久呆下去的。另外,还请檀大夫马上通知东胡那边,请他们务必早些动手,减轻我们这里的压力,只要河套大战再起,高远便暂时顾不得这里了。”
姬陵微微点头,“淳于首辅这是老成持重之言,就这样办吧。”
第七百六十二章:鼓角连声锋芒现(34)
戒严令,钢刀长枪,鲜血以及菜市口连着处斩的粮商,当国家政权亮出锋利的獠牙,对于普通百姓的震慑力还是极其有效的,蓟城表面上看起来恢复了平静,但关起门来,内心的恐惧,却是怎么也无法掩饰。
一条条的政令,从王宫的政事堂中颁布下来,家家户户的粮食,都被一组组兵丁,捕快敲开门后搜罗走,当蓟城所有的权贵都在军队面前低下头时,一般的百姓,更是毫无反抗之力。
以里坊为单位,所有的青壮都被组织了起来,由军队派来的教官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连坐制度,让所有人都老老实实地开始参于到这场全城大动员之中。
敌军压境,军队是要保证吃饱饭的,普通的百姓就惨了一些,每天定量供应的粮食,只能熬些稀粥,聊以度命,想要吃饱,那是休想的。
蓟城表面上是平静下来了,但包括姬陵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平静的表面之下,往往都蕴藏着一把可以焚毁一切的野火,让所有的东西在火中化为灰烬,而要让这把火永远也烧不起来,此刻的关键却并不在城内,而在城外。
征东军青年近卫军第二师进逼天河郡城,区区五千兵力,便将姬无归逼得在城内龟缩不出,第一师则在杨大傻的率领之下,或设伏,或突袭,将天河郡各地驻军往援郡城的兵马,一一消灭在半道之上。将天河郡城真正变成了一座孤城。
高远亲率两个骑兵师,一万铁骑,绕过了天河郡城,呼啸而过,直逼蓟城。于七月初抵达蓟城之外,悍然扎下营盘。看到征东军高沟深垒,分左右两个营盘,盘踞在蓟城之外。所有上城观敌的所有蓟城文武高官们都是面有忧色,看样子,这不是短期之内便想走的样子啊?
高远当然不会这么轻易退走,他虽然现在还不想拿下蓟城,事实上,以他现在手头之上能动员的实力,也无法攻下蓟城这样的王都,但这并不妨碍他想要从蓟城取得他想要的东西。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筹码,他是绝不会轻易退兵的,蓟城。不用打,只需要他的兵马出现在这座王都的外面,不管是在军事之上,还是在政治之上,给予燕国朝廷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琅琊,渔阳,不管是那一个,姬陵都得给我吐出一个来,否则。我就让他的蓟城永远也无法走出一个人来。”大帐之中,高远站在悬挂着的地图之前,用炭笔在这两个地方重重地划了一笔。
“为什么不两个都要呢?”一边,上官宏兴致勃勃。这一次进兵,出乎意外的顺利,说实话到现在为止,不仅是他。便连高远也有些意外。天河郡兵不仅战斗力,战斗意志低下,而且迭出昏招。短短大半个月的时间,天河郡兵的主力几乎被一扫而空,剩下天河郡城中的那万余兵马,只怕连城都不敢出来一步了。
“我当然两个都想要。”高远双手一摊,“但是路得一步一步的走,饭得一口一口地吃,如果胃口太大,会撑坏肚子的,当然,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是绝不会放过的。这一战,要是当真拿下了琅琊与渔阳两地,但燕国朝堂可就成了风中之烛,要在风雨飘摇之中随时熄灭了。这两个郡治可是燕国的重镇,拿下这两地,单剩一个天河,三面都将受到征东府的包围,覆灭之日几乎可以倒计时了。”
“机会,什么样的机会呢?”上官宏搓着手,“有机会,我们要上,没有机会,我们可以创造机会嘛!”
听着上官宏这话,高远有些愕然,听起来好熟悉的样子。脑子里还在想着这句话,外头何志远已是掀帘而入,“都督,监察院牛奔请见。”
“牛奔来了,让他进来。”高远点点头,牛奔,牛腾,都是宁馨的亲信,自宁则诚倒台之后,这两人便一直随着宁馨,这大半年下来,可也是为征东府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今牛腾还在东胡,与宁馨放养的鱼儿木骨闾呆在一起,几个月下来,已经在东胡人的老巢,起源之地白山黑水之间,聚集起了偌大的势力。这股势力只要整合好了,绝对可以让东胡人脑袋仁都疼起来,半年来,监察院一直在想千方设万计向那里偷运武器,当然,这些武器都是缴获自东胡人手中,征东军的制式武器现在还不能出现在那里,一旦让驻扎在那里的东胡军队发现这些制式武器,不免会有麻烦。
“见过都督,见过上官军长!”牛奔大步进帐,身上只穿着一件短褂子,赤着两只胳膊,头小,露在外面的臂膀,全都是亮晶晶的汗珠,一看就知道是长途奔波而来。
高远顺手从桌上倒了一碗水,递到了牛奔的手中,“先喝口水再说吧,看你这样子,只怕是一路狂奔而来的吧,不急,不急。”
牛奔的确有大事要禀告,但看到高远神定意闲的模样,不自觉地也平静了下来,躬敬地接过高远递过来的水碗,一饮而尽,看着高远的眼神之中,满是敬意,像他这样的人,刻意的施恩,他倒不觉得什么,但像高远这样随随便便似乎没有什么含金量的动作,却更让他感动,因为他从高远的眼神,神态之中,感觉不到任何的刻意,似乎这就是一个平常之极的动作。
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常之极的动作,在高远这样的人很自然地做出来的时候,却更让人为之倾心。
放下碗,牛奔看着高远,“都督,渔阳之事有变,我们埋在赵**中的钉子秘密联络了我们,我接到消息之后,一边派人去向叶真将军示警,一边是我亲自过来向都督汇报。”
高远心中微微一震,“渔阳那头,出了什么岔子?”
“周长寿准备出兵了,如果孔德接到蓟城的命令后退的话,有很大的可能,被周长寿打一个措手不及,周长寿也想要渔阳。”牛奔道,“这在事前是完全没有想到的。完全打乱了都督在战前的布置。”
“周长寿?有意思!”高远在大帐里转了几个圈子,回过头来,看着上官宏与牛奔,“原来以为赵牧死了,这个赵牧的死堂,一定会挟起尾巴做人,想不到他居然还有这样大的心思。看来此人也是不甘寂寞啊,想要成为赵**方中的又一个大员,以此来分润赵牧死后留下的权力真空?”
“极有这种可能。”上官宏点点头,“赵牧在赵**方势力盘根错节。荆如风虽然崛起,但河东大营之中还有赵牧原来的副将吴增,赵杞虽然掌握了一部分兵权,又与荆如风联手,但声望根本无法与赵牧相比,如果周长寿这一战当真取了渔阳,立下这样的大功,他的确有可能借着赵牧的余荫,成为与以上两人分庭抗礼的又一赵国大员。”
高远又转了几个圈子。看着上官宏,笑道:“这下好了,上官,你先前不是说没有机会。创造机分也要上么?这机会就上门了,牛奔,你歇息一天之后,直接去河间。告诉叶真,让他好好地抓住这个机会,周长寿去打孔德。他可去突袭全城,集结他所有的兵力,趁着全城都五地空虚,给我一举拿下,抄了周长寿的后路。嘿嘿;你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在关键的时间点上;将周长寿将要突袭孔德的计划透露那么一点点给孔德;孔德也不是善茬啊;他们两个打得你死我活;咱们便来个渔翁得利。堵住周长寿的归路。”
“是。”牛奔嘴上应着;脸上却是颇有难色;”都督;这操作起来极有难度啊!”
“自然是有难度的。”高远毫不在意;”但是我相信叶真能把握好这个度;我要先从蓟城手里撬出琅琊之后;再去拿渔阳;你告诉叶真我的这个意思;剩下的便让他自己去运筹帷幄吧。他是主理一方的大将;应当有这个魄力;瞧瞧周长寿;这等魄力便非同小可啊!”
就在天河郡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临海的汾州;一个秘密的码头之上;停靠着的一艘大型的海船;却已是整装待发了。
这艘海船是刚刚下水的;这一次出行;则是以试验船的性能为借口;不过这艘船上将要装的人;却非同小可。此人便是前燕国太尉周渊。
回到汾州之后;周渊便偃旗息鼓;似乎完全将自己当成了一个山野之人;不闻朝事;不管外事;哪怕是周氏这一脉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他也不闻不问;好像已经完全认输了;但这一回;当这位老头儿突然发力的时候;在汾州的曹天赐才发现;这个老家伙;好像并不简单啊。
曹天赐曾经以为要将周渊从汾州偷偷地运出去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这件事情到了周渊这里;却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当周渊全家登上这艘大海船;缓缓启航驶离码头的时候;汾州官方;仍然毫无反应。
曹天赐以为最难的事情;居然似乎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
“就这样离开了;也不知道这一辈子;还能不能活着回到故土来看一眼啊?”站在甲板之上;看着渐渐远离的陆地轮廓;拄着拐杖的周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眼光之中;尽是眷念与不舍。
“您很快就会有机会回来的。”一边的曹天赐微笑着道:”周太尉;甲板上风大;您还是回舱里歇着吧!”
周渊嘿嘿一笑;”我当了一辈子兵;这点风怎么能奈何我;你倒是大可放心我的身体;就算要死;我也会将这件事情办完再去死的。还有;以后不要叫我太尉了;从现在起;我已经是燕国的叛徒;如果你看在我老了的份上;叫我一声周先生;我便很满足了。”
第七百六十三章:鼓角连声锋芒现(35)
背叛一个自己服务了数十年并为之沤心沥血的国家,对于周渊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决择历程,先前他虽然答应了曹天赐,但内心深处,并不是没有挣扎徨彷,一边是自己曾经效忠的朝廷,一边是满堂儿孙的生存,过去的周渊并没有这种心情,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堂堂人物,但当他卸下所有官职,回到汾州老家,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心里那最弱软的深处,终于被无限放大,特别是那些小孙儿那奶声奶气的爷爷的呼唤,简直让他的心都要化了。
看着那一张张粉妆玉琢的小脸,周渊绝不能忍受他们以后满脸糊满泥垢地在最底层挣扎生存,特别是最后,高远的铁骑悍然踏入天河郡,兵锋直逼蓟城的时候,他终于下了最后的决断,离开汾州,前赴河套,去为他的儿孙们搏取他人生之中最后的一份功劳。
他现在已经完全放弃了对蓟城的幻想,不论周玉檀锋如何挣扎,终是扶不起大履已经将倾的大燕的。
这次与他一起赴辽西的除了他这一脉的儿孙之外,再就是整个船厂的老船工及家眷,这两年造出来的四条大海船,装得满满当当,远离汾州海岸之后,四条大海船便在预定地点汇合,一路浩浩荡荡,直奔辽西,寇曙光已经先期回去打点相应事务,船一到目的地,这些船工,便能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去,而周渊,自然会有人迎接他去积石城。
这件事情,监察院已经操作了两年有余,到今天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让监察院的每一个人,都是喜气洋洋。
渔阳,孔德在占领安陆。进军新会,一路将征东军逐入吕梁山中之后,麻烦也是接锺而至,首先便是后方,安陆矿区,那些矿工们三天两头的闹事,整个矿区的运转几乎陷入到了停顿当中。
在孔德的心目之中,这些矿工,就是一些由奴隶,罪犯和无业流民组织起来的不安分的家伙。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便可以尽情地压榨他们的劳力,替自己挖出更多的矿石,练出更多的钢铁,但很显然,事情并不是他想得这样简单,在他入主安陆这后,这里矿工们的暴动就没有停止过。
孔德经过一番调查这才明白,原来征东府在统治这片区域之后。给予了矿工丰厚的工钱,按劳付酬,做得越多,便得到的越多。这极大地刺激了这些矿工,也使得在征东军控制安陆的时候,这里的矿工是最本分的,只要你肯使力气。便能赚得更多的钱财,而有了钱,谁又会惦记着去生事呢?老百姓。说到底,只要有一口饭吃,便很满足了,更何况,征东军给的报酬,是极其丰厚的,里有有些矿工在这两年之中,已经攒下了不少的钱财,正准备再干上一两载,便离开这个地方,去河套,那边买上百八十亩地,安居乐业呢!听那些曾经在这里值勤的征东军士兵经常聊起河套那地方,那里的土地,简直便宜得令人发指,以前只要你肯去,便会免费给你分一声土地,现在虽然不行了,要收钱了,但在那里买一百亩土地的钱,在内地,最多能买上四五亩,这跟白送有什么差别?
然而好梦还没有做醒,孙德便来了,征东军退走了,孔德来后,一切便又回到了以前的老样子,按劳付酬没有了,以前攒下的一点家当也被那些燕军士兵给抢走了,一切回到了原点,两年的辛苦白费了,所有的矿工心中充满了怒气,怨气,戾气。
先是消极怠工,破坏工具,再看守这里的守军毫不客气地举起屠刀之后,鲜血刺激到了所有的矿工,在有心人的撺掇之下,偌大的矿区里,开始了武装反抗,矿工们手里有的是铁锤,铁钎,猝不及防的驻守这里的燕军,遭受到了重重的一击,上千人的看守部队分散在庞大的矿区里,根本就如同大海之中的一朵浪花,还没有泛起水花,便被无情的吞没。
正在新会与征东军主力叶真激战的孔德闻讯大惊,不得不停下攻势,调集军队回来镇压叛乱,但当他回来的时候,那些造反的矿工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孔德无可奈何地发现,他除了安抚剩下来的矿工之外,竟是没有其它的办法,因为矿区还要开采,他也需要更多的铁矿铜矿来打造兵器,总不能将这些矿工都杀了。在像征性地杀了几个据说是造反者亲人之后,孔德不得不为矿工加工钱,着力安抚,并在这里驻扎了数千军队以防叛乱再一次发生。
可这样一来,他再也无力组织起对叶真的大规模进攻,攻守之势易转,越过吕梁山的叶真在汇合了那霸,曾宪一的军队之后,向着新会发起大规模的反攻。
旬日之间,便逼得孔德不得不放弃新会,退守安陆,但这已经是孔德的底线,他必须守住安陆,守住这片矿区。
这个时间,已经是七月中了,也就是这个时间,来自蓟城的命令抵达,放弃安陆,全军回援天河郡,回援蓟城,将高远打回河间去。
拿着这纸命令,孔德欲哭无泪,他从渔阳开始发起进攻,付出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