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第4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没钱打仗;如之奈何?只能先隐忍图以后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嘛!”严圣浩摇头晃脑地道。
吴起心中已经明白了严圣浩的意思;不就是想找魏国要钱嘛!心中恼火;却又发作不得;征东军可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魏国还能撑上十年吗?只怕三五年也困难。
“只要征东军愿意继续对秦作战;这一应所需我魏国愿意承担一半。”吴起咬牙道。
“我征东府府库之中空空如也;便是贵国愿意支付一半;我们仍然是后继乏力啊!”
“七成!”吴起大声道:”我马上便派人回去;为征东军筹集粮草军费;如何?”
严圣浩大喜;站了起来;”如此甚好;那便请吴相先办着此事;我再去见都督;将吴相的诚意与都督分说明白。”
第九百一十六章:煌煌汉威(40)
听着严圣浩的汇报;一直愀愀不乐的高远;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看着对方;道:”严议政;你现在这竹杠可是敲得越来越熟练了。几乎到了不见形迹形的地步;佩服;佩服!”
严圣浩连连摇头;”都督过奖了;那吴起可是一个聪明人;那会不懂我的意思;只不过他们现在有求于我们;怕我们真的就此罢手而已;他是个明白人。不过话说回来嘛;这敲竹杠;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可就得心应手了。”
两人相视一笑;从敲诈齐国田氏二位公子开始;这样的活儿一直便是由严圣浩在做;的确已经是非常熟练了。
“都督;路超被秦武烈王抓了回去;范睢到了凤城;要求见都督;与都督展开谈判一事;都督准备怎么应对?”严圣浩问道。
“拖。”高远冷笑道:”怎么也得先将魏国承诺的东西拿到手;才能与他见面。”
严圣浩沉默了片刻;”那我们与秦人展开谈判之后;要怎么与魏人交待?”
看着严圣浩;高远突然笑了起来;”严议政;我们需要向他们交待吗?我们不向他们交待;他们照样得仰仗我们来牵制秦人的兵力;照样需我们精良的武器;他们怕秦人;难不成就不怕我们?”
严圣浩默默点头;显然心里还有些转不过弯来;这可是典型的翻脸不认人。
“严议政;你记住了;弱国无外交;真理只在弓弩的射程范围之内;只在兵锋抵达之处。”高远站了起来;在大帐里来回踱着步;”这一次那霸战死;我征东军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如果不借助这件事情;拿到足够的利益;我怎么对得起九泉之下的那霸和那五千英烈?”
“都督说得是;是我迂腐了!”严圣浩亦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地道;看着高远;眼里已经有了畏惧之色。
“吴起和范睢那里;你先应付着;凤城方向不会发生战争了;我准备回蓟城去;等一切就绪;我在蓟城与范睢谈判。”高远道。
“是!”
凤城;嬴英走进了范睢休息的房间。
“怎么样?高远答应什么时候见面?”范睢问道。
嬴英一脸郁闷地看着范睢:”首辅;我派去茶店子的信使回来了;他根本没有见着高远;只见到了征东府的副议政严圣浩。”
“征东府不想谈判?”范睢心里一紧。
“那倒不是;那严圣浩说;因为那霸与那五千征东军战死;高远伤心异常;现在征东军上下正在准备各种仪式来祭奠这五千人;而主持这件事的就是他们的都督高远;所以;现在高远根本没有时间来接待首辅!”嬴英心里郁闷得紧;范睢何许人也;那是秦国的首辅;不管是出使到那一个国家;那都是由君王亲自出面亲待;规格高得吓人的。但在征东府这里却吃了这样一个瘪;关键是;征东府现在从名义上来说;还只是燕国下属的一支部队而已。
范睢却没有太多讶然之色;而是回身从身后的案几上拿起一页纸;递给了嬴英;”你瞧瞧这个!”
嬴英一目十行的浏览完纸上的内容;惊讶地道:”吴起也来了?”
“不但来了;而且我估计;已经到了征东军军营之中!”范睢微笑道。
嬴英有些担心地道:”首辅大人;这吴起亦算是一代名相;魏国如果没有此人;早已被我国拿下;此人来到征东军;应当是游说高远与我秦人为敌的;如果魏;赵;以及征东府当真结成联盟;于我国可是大不利。”
“有这个可能。”范睢点点头;”不过我认为;高远一定不会答应吴起。”
“这是为何?”嬴英不解地道:”高远如今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如果能与赵魏结成联盟;我军即使不败;也很难言胜;而且对整个大局来说;于我国而言大不妙;他为何不答应?”
“那你想想;如果真这样做;高远能得到什么?他有什么好处?”范睢微笑道:”如果真这样做了;得利的是魏;其次是赵;征东府却什么好处也拿不到;高远此人;是为人火中取栗的人物么?”
“可是这一次;咱们毕竟杀了对方五千余人。”嬴英叹息道。
“哼哼!”范睢嗬嗬了几声:”高远;一代枭雄也;五千人的伤亡;便会让他昏了头脑。他很清楚自己要些什么;否则你以为他大军云集凤城;却不展开进攻;反而大张旗鼓的去祭奠阵亡将士;山南郡方向十数万大军云集;九原郡旦夕可下;他们却只顾着在九原郡四下劫掠;理都不理王剪那几千残军?”
“那他想要什么?”嬴英问道。
范睢看着嬴英;微微晃了一下脑袋;秦武烈王身体每况愈下;而接下来的继任者;几乎已经是呼之欲出;就是眼前这位嬴英;秦武烈王在极早的时候就开始布局;嬴英先是跟随李信征战四方;然后又到了路超这里数年时间;秦国数位大将军;王逍获罪罢官;蒙恬镇守楚境;而其它的两位;嬴英都在其麾下效力良久;有了这两位大将军的支持;在秦国这种以武立国的国家;他的继位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嬴将军;等这里的事情了结之后;恐怕你也会被调回咸阳了!”他突然道。
“啊?”嬴英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调回咸阳;这里的仗还没有打完呢?”
“在大秦没有一统中原的时候;仗永远是打不完的;但王子你却不能永远呆在前线;军旅之事;战场谋略;您已经在战场之上浸淫了近十年;差不多了;接下来;您要学习的是治政了。”范睢笑道。”这于王子您而言;是左膀右臂;缺一不可的事情。”
嬴英在军中;便只是身份有些特殊的将军;并不以王子身份为尊;在军中;仍需以大将军为尊;但范睢此时突然改口称呼他为王子;其中的意味自然清楚明白。
嬴英沉默片刻;”父王春秋鼎盛;我倒希望在前线呆上更长时间。”
“王子孝心可嘉;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王上早年征战四方;那时的大秦可没有现在的强盛;王上也因此身上落下伤痕累累;如今年纪大了;这身子便抵挡不住;以己为鉴;王上自然不希望王子重蹈覆辙;沙场征战;哪有万全之事?再说以后您需要的只是了解;而并不需要您亲自指挥作战。”
“受教了!”嬴英点点头。”不过眼下之事;还请范相赐教。”
“眼下高远最重要的事情;在范某看来;无外乎三件事;其一;修内政;整民生;这几年;征东军连年打仗;他们可不是我们大秦;底子薄弱;财政必然到了一个危险的关口;李师上次出使积石城回来之后;谈到了征东府发行的国债;那是以信用作保证的;一但不能按期偿还;会导至信用破产;后果极其严重。高远主导此事;不会不知道他在走钢丝。其二;齐国如今内战漫延;这其中便有高远挑拨离间的功劳;高远是想吞了齐国啊;拿下齐国;高远的实力便会出现成倍的增长。其三;便是代燕自立;在这三件事没有做好之前;高远不会贸然与我国开战的。因为他没有胜算。”
“那他现在摆出这副阵仗?”嬴英问道。
“讹诈而已。”范睢冷笑:”他想利用这件事情;获取最大的利益。”
“那我们就给他?”
“给;为什么不给?”范睢嘿嘿一笑;”这一次王上急功近利了一些;征东军的反应;也迫使我们大秦不得不改变策略;接下来;我们的主攻方向;不再是魏国了。”
“赵!”嬴英一下子跳了起来;”舍易取难?”
“何为易;何为难?”范睢摇头。”魏国这里;我们会将吞下来的领土中的一半;交给征东军;以换取双方的和平共处。王子;你说说;我们将这些土地交给了高远;高远会退给魏国么?”
“自然不会;哪有吃到嘴里的肉又吐出去的道理!”嬴英断然道。
“不错;高远岂会吐出这些得来的好处!他不退;便会与魏国交恶;他们之间有龌龊;便不可能形成牢固而不可破的联盟;而赵人;现在除开一个荆如风外;还有能领兵作战的大将么?周长寿;吴增?比起赵牧;荆如风;他们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我们不打魏国;留给他们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去与征东军扯皮;我们集中力量攻击赵国。高远会救魏;却不会救赵。”
“这是为何?”
“魏国不堪一击啊!”范睢笑道:”我们如果完全拿下了魏国;高远会感到受到了莫大的威胁;但赵国;不容易拿下;所以他肯定要期待着我们打得两败俱伤;从而好从中渔利啊!所以;他不会救赵。”
“原来如此!”嬴英恍然大悟;”首辅大才。”
“这是李师重新制定的策略;非我之能也!”范睢摇头。”所以高远既然要我们等;那便等吧。”
“可他这样拖着;我们在九原郡方向可是损失惨重。”
“那点损失算不了什么;九原郡原本就地广人稀;贫穷之极;征东军想要的只是人口;最初得手之后;现在九原郡百姓已经大批内逃;王上征召的地方军也集结起来严阵以待;他们捞不到什么了。”范睢不以为意地道。
第九百一十七章:煌煌汉威(41)
吴启终究是没有见到高远;哪怕他为征东军奉上了二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严圣浩代表高远向他承诺;将向魏国继续出售征东军的利器;像臂张弩这种武器;出售的数量将在以前的双方协定之上;翻上一番。其它诸如改进的床弩以及其它常规武器;则不限数量;只要魏人要;征东府就会卖。
离开茶店子的时候;吴启怅然有失;总觉得自己似乎错过了什么;怏怏离去的他;自然不会想到;就在他离去的时候;一辆马车自凤城而出;向着蓟城行去;城上;坐着的正是秦国首辅范睢;在凤城等待的范睢终于接到了征东军的文书;高远将在蓟城会见他。
步兵骑在战马之上;凝视着远处缓缓走近的秦国骑兵;这是征东军在不久以后的敌人;也是最为强大的敌人;在征东府的构划之中;他们也将是征东府最后的敌人。这些天来;双方大规模的交战的确没有;但骑兵斥候的交锋却在凤城周边地区不断展开;双方交锋;征东军大占上风;十次冲突里;倒有六七次是征东军获胜;但步兵并没有因此而轻视对手;斥候们更多的考验个人的作战能力;而征东军内;现在担任斥候的;基本上都是匈奴人或者东胡人;这些在马背上长大的战士;在单体作战之上;本身就比秦骑占有先天性的优势;他们虽然在大多数的冲突之中都胜了;但胜得并不轻松。
一百名骑兵护卫着中间的马车;在离步兵百多步的距离之上停了下来;步兵单骑缓缓向前走去;行至离马车数步之处;他停了下来;抱拳道:”征东军中央集团军属下步兵奉命在此迎接范相;并护送范相前往蓟城。”
马车门打开;范睢从内里走了出来;站在车辕之上;向着步兵一抱拳;笑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步兵将军;将军故事;即便是我们秦人;也是耳熟能详;对将军的敬佩之情;当真是无以言表啊!”
“范相过奖了!”步兵微微躬身;”区区贱名;不足挂齿。”轻带马缰;让开了来路;随着步兵的动作;步兵的后方;一百名骑兵同时向两侧退开;让开了其中的大路;看到征东军骑兵整齐划一的动作;范睢眼瞳微微收缩;作为秦国这样一个以武立国的国度;他虽然是文官之首;但对军事并不陌生;这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但数十上百人同时作出来;却显得极不简单了;他斜睨了一眼马车旁边的秦军骑兵将领;从对方的眼光之中;他同样看到了震惊。
步兵在前开路;范睢的马车随即跟上;扶着车门;范睢看着步兵那只特别显眼的铁脚;眉头微微皱起;沉思片刻;这才回到了马车里。
一百名征东军骑兵一队一队地汇聚到秦军骑兵当中;两支在前不久还在战场上生死较量的骑兵队伍;此时却间夹在一起;一队秦军;一队征东军。
茶店子征东军驻地;数万征东军的军营连绵十数里;此时;二万余步卒;近三万骑兵却都是集结在军营之外;一个个的方阵寂静无声地林立。马车之内的范睢听到了车外士兵们有些急促的呼吸之声;有些诧异的揭起穿帘;立时便看到了这惊人的一幕;如果不是他拉开穿帘;他真是很难想到;此刻在他行进的路线两边;征东军在此的兵力;竟然尽数集结起来。
想要军队摆出威武的阵列并不难;但像如此安静;就让他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窗帘拉开;他就再也不愿放下;他也想看一看;这支在不到十年之间;便名震天下的军队;到底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威力让各国侧目。
征东军没有让他失望。
身着红色战袍的青年近卫军最为显眼;最前面的数个方阵;明显比后面的要小了很多;看到飘扬的军旗;范睢骤然明白过来;青年近卫军第一师;便是在麻沙坪峡谷之外;与贲宽所率领的秦军精锐硬碰硬的对撞之中胜出的队伍。贲宽带领出战的那支军队;可实打实的是秦军之中的百战雄师;战斗力仅次于卫戊咸阳的部队;纵横天下;灭国无数;从无败绩;但在麻沙坪;却被眼前这支红袍军队打得大败。
整个征东军中;只有高远以前的红衣卫;现在的青年近卫军;身着红色战袍;看着绵延出去的数十个红衣方阵;范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如此战力强劲的队伍;或者只有秦王的近卫军方能与之一较长短吧。
“步兵将军!”他轻轻叫道。
“范相有什么吩咐?”步兵转过头来。
“范某此来;正是为了消弥战火而来;高都督此举;不太友好吧?”范睢微笑道:”这是在向我示威么?”
步兵笑了笑;”范相多心了;都督想要告诉范相的是;谁想招惹征东军;那就得准备付出巨大的代价;雄师在此;谁敢来捋虎须?我们不惹事;但我们不怕事;以血还血;以牙还牙。都督说;在适当的时候;秀一下自己强壮的肌肉;反而会阻止更多的战争;减少更多不必要的牺牲。”
范睢在心里将这几句话咀嚼了几遍;点头道:”此话倒也说得有理。征东军军容的确严整;让人惊叹。”
“不仅是军容;还有战斗力!”步兵接着道:”凡是轻视征东军的人;都已经在征东军的兵锋之下化为了飞灰;东胡人如是;齐人也如是;却不知下一个会是谁?”
范睢哈哈一笑;”我想;不会是我们大秦。”
步兵微笑着转头;
高远在展示自己的力量;范睢却认为高远此举;不免有些小家子气了;终究是一个新进势力;缺少一些底蕴;他在心里想道。
穿过军营;便踏上了往天河蓟城的道路;因为大规模的军队调动以及无数的民夫运送辎重往来;大道之上早已泥泞不堪;甚是颠簸;数天的里程;却是将范睢颠了一个里嫩外焦;生生的折腾得疲乏不已。
“范相;前面就是蓟城了;我们到了!”车窗之外;传来了步兵的声音;范睢强撑着坐直了身子;拉开了窗帘;映入眼帘的便是蓟城雄伟的城墙;前不久刚刚经历的战火还能从城墙之上看到无数留下的痕迹;有些地方的破损;甚至都没有补好。但这并不能吸引范睢的目光;他的目光;此时一直停留在蓟城城楼之上那面高高飘扬着的旗帜。
那不是他所熟悉的燕国的旗帜;甚至不是他几天前在茶店子看到的征东军的旗帜;黄色的旗面之上;绣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龙;在大旗的周边;是一圈圈云纹;云纹之内;绣着一颗颗小小的五角星;久久地看着那面巨大的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大旗;范睢这才回头;看着一边的步兵;”步兵将军;这是?”他手指着城楼之上的那面大旗。
步兵笑道:”范相;那是我们征东府的新旗;是由都督亲自设计的;怎么样?很威武;很漂亮吧?”
范睢深深地看了步兵一眼;高远已经踏出了代燕自方的第一步;易帜;这面飘扬在蓟城上空的旗帜;想来这些天;已经让蓟城的人看习惯了。
“的确是很漂亮;很威武;不知高都督设计的这面旗帜;有什么说道?”
“当然是有说道的。”步兵道:”都督说;咱们都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所以这旗帜嘛;自然就当以龙为主;而我们征东军辖下;民族众多;众多不同民族的人;聚集在征东军的旗帜之下;这一颗小星星;便代表着一个民族;这象征着团结就是力量。”
“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范睢的脑子里反复地回想着这两句话;可以说;透过这面旗帜;他已经深深的透晰了高远的心思;在高远吞匈奴;灭东胡;败齐国之后;他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中原大陆;他的心思;与现在在咸阳的大秦之王一般无二;那就是一统中原;造就一个独一无二的统一的大国。
“范相;请进城吧!”
“进城!”范睢回过神来;点点头。
蓟城;现在还处于军管阶段;昔日繁华的燕国都城;现在冷清之极;更多的是来来往往的身着藏青色军服的征东军士兵;大部分店铺都还在关门歇业;一派凄凉景象。
“可惜了;想不到现在蓟城如此冷清!”透过马车车穿;看着清冷的街道;范睢叹道。
“是啊;蓟城多灾多难啊;前不久齐人攻破蓟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蓟城损失惨重;大量城内居民逃亡;后来我征东军虽然收复了蓟城;但想要恢复这里的繁华;只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不过会越来越好的;征东军已经入驻蓟城;这里;将这成为片大陆之上最为安全的城市。”步兵自信地道:”没有人能攻破征东军镇守的城池。”
“这天下;那有攻不破的城池?”范睢反驳道;”史上多少固若金汤的城池;最终化为了历史之中的一堆尘埃;不复存在啊!”
“那是因为不是我们征东军镇守!”步兵扬眉道:”不信便请范相拭目以待。”
“那是自然!”
第九百一十八章:煌煌汉威(42)
高远站在勤政殿大门口;双手负于背手;微笑地看着在步兵的引导之下;向着自己走来的秦国首辅范睢;在他的身后;左边站在一身黑衣;面无表情的曹天赐;右侧则是宁馨。
高远代燕自立的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在新朝国都究竟是立于积石城还是蓟城的问题之上;征东府内部还出现了不少的纷争;一部分认为这些年以来;积石城已经成为了征东府辖下名正言顺的政治经济中心;言征东府征东军;必称积石城;所以;定都积石城是应有之意;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积石城地处偏远;对于以前的征东军而言;自然是一个好地方;但现在征东军已经拿下了燕国;而且接下来征东军的战略是经营中原;那么;积石城的地理位置显然不利于下一步的战略;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