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函谷关第十天;赵希烈部抵达永寿;与先前所过之处几无抵抗相比;永寿显然早有准备;第一眼看到永寿县上密密麻麻的秦军和无数的弓弩寒光;以及县城前方旷归之上;密密麻麻的鹿角;拒马;陷坑的时候;赵希烈知道;他有硬仗要打了。
“进攻;拿下永寿;只逼咸阳!”赵希烈深信永寿的秦军也绝不会有太多的兵力;而自己现在手上足足有两万兵力;而且永寿的城墙并不高;不到五米的墙高;对于训练有素的赵军来说;绝对算不上什么坚城。
仅仅用了小半日的功夫;赵希烈便清理了永寿城外的所有障碍物;随即便对永寿城展开了强攻;只是一次进攻;赵军便杀上了城墙;但让赵希烈大出意外的是;杀上城墙的赵军;在经过半天的熬战;死伤甚众的情况之下;居然没有占到丝毫便宜;被城上的秦军将他们驱逐了下去;数次进攻;均无攻而返;眼见天色已晚;赵军已是疲累不堪;赵希烈只能下令暂且收兵。
几乎就在赵希烈在永寿碰上秦军部队的时候;中路攻淳化的荆如风;右路攻三元的李明骏;同样也都遇上了秦军的强烈的抵抗。三路大军;分攻三地;无一能取得胜绩。狂涛一般推进的赵军在三地如同遇上了坚硬的顽石;再也无法光涌前进;不得不入缓前进的步伐。
而与此同时;在三县的外围;秦军的大军已经展开;向着三县的赵军逼来。
一骑快马沿着新修的驰道向着蓟城狂奔而去;马上骑士背后插着三杆红旗;这是来自渔阳郡的一名信使;赵国与秦国大战重开;赵军夺下函谷关的的情报此时正在他的背后铁筒之中。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冲进前方驰道边的一处驿站;马上骑士一跃而下;大声喊道。
看到骑士背上的三面红旗;驿站官员不敢有丝毫怠慢;从驿站内;立刻冲出一名同样打扮的骑兵;解下拴在驿站院子里的一匹战马;冲到了信使的面前;信使解下背后铁筒;交给了他;把铁筒往身上一套;这名骑兵立刻打马狂奔而去。
第九百九十一章:煌煌汉威(115)
叶重坐在一把大椅之上;在他的面前;是一个硕大的沙盘;这是刚刚制出来不久的临淄周边的山川地形图;能有如此详尽的地图;要感谢白羽程的齐鲁军团;亦就是现在齐国朝堂称之为红巾军的部队;正是因为他们;监察院方才能派出大量的探子;伪装成红巾军的人;深入临淄地区;勘测了那里的具体的地形地貌;制成了这副沙盘。
在刚刚过去的八月里;临淄沂源县发生了一场经典的两军对战;一方是田二公子麾下大将成思危;另一方则是齐国老将邹章。
成思危想打到临淄城下;更甚者拿下临淄;以解当前危局;而邹章则因为红巾军的崛起;朝廷压力大减而得到了大量的增兵;亦想将成思危逐出沂源;进而逐出临淄;将对方压迫进田二公子最后的地盘即墨。双方都想决战之下;这一战便在八月中旬爆发。
沂源县多为山区;如果让成思危打破了沂源;则接下来的高青县;恒台县将更无险可守;成思危直接兵临临淄城下便并非不可能。
这一认知让邹章与成思危这一对曾经的师徒都竭尽了全力;双方熬战半月;最终年轻力壮的成思危占了上风;这一战之中;他三进三出沂源;用兵奇正相辅;正面决战;侧翼包围;小规模部队的骚扰;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老将邹章精力不济;最终败下阵来;进行沂源决战的五万齐军最后只有三万余人退出沂源。
邹章败退;成思危却也没有如愿以偿;高唐的红巾军发动了对即墨的攻势;使得汪沛与田富程都无力对他进行更多的支援;而田敬文则乘机杀入沂源;虽然击败了邹章但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而精疲力竭的成思危;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获得的战果;退出沂源;进而退回到了即墨;如果他不走;最大的可能便是让田敬文与邹章前后包围于沂源山区;没有援兵的他;必然会折戟在此。
他这一退;田富程在起兵之前所有的梦想都已化为了乌有;现在控制的广大地盘;只剩下了即墨一地;而且遭到了红巾军和田敬文所统辖部队的两面夹攻;处境日益艰难。
叶重现在研究的就是成思危与邹章这一战;当然;他只是指导;在他的面前;还有十几个人围着沙盘;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双方的作战思路;一方扮作成思危;另一方则扮演邹章;双方各出奇谋;都想取得上风。
则十几个人便是与赵一安同期毕业的积石城军事大学参谋科的学员;赵一安作为最优秀的学员被派到了白羽程部参与实战;而这些被抽调到兵部参谋司的十几个人;却也是其中的佼佼者;比赵一安虽略有不如;但也都是有着实战经验的战场老兵。
这两天这些学员一直便在讨论着这一场战事;成思危的用兵几乎已经无懈可击;参谋们发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找不出更好的战术之后;转而一齐叛变到了邹章一边;看看能不能从自己的角度来破解成思危的战术和打法;即便不能获胜;也要维持一个均势。
叶重含笑看着苦思冥想的这些参谋们;他心中很清楚;以邹章所率领的这些齐军的战斗素质;比起成思危所率领的百战老兵相比;差距太大;邹章唯一获胜的可能便是成思危自己犯错;但很显然;在这场战事之中;成思危没有犯哪怕一丁点的错误;在双方兵力相差不大;但战斗力却是成思危远占上风的情况之下;邹章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
邹章低估了自己的这位学生;高估了自己麾下的战斗力;这场仗;他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
叶重当然不会明说;他更希望这些参谋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出自己的办法;如果最终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那才是最让他高兴的。
砰的一声;大门被推开;叶重霍地转过头;参谋科是兵部重地;等闲人等;根本就不可能靠近;更不可能如此冒失;正想喝斥;到了嘴边的话却又吞了回去;站在门口的竟然是宫里的侍卫。
“叶尚书;王上急召您入宫议事。”侍卫向叶重出示了铭牌;大声道。
叶重站了起来;对着参谋们道:”王上相召;你们先讨论着;今天如果不能得出结论;那明天就继续来;如果得出了结论;便写成正式的报告;王上可还等着看你们的成果呢。”
“是!”十几个参谋齐声道。
转身出了参谋科的大门;叶重脸上的笑容这才敛去;”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你一路这样跑过来;岂不是让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记好了;你是宫里的侍卫;是王上身边的人;做事说话都要沉稳一些;即便是山崩于前;也要面不改色心不跳。”
“尚书说得是;不过末将看着王上的神色有些震惊;不但下令召尚书入宫;还派人去综合大学召蒋议政赶回来;心想定是出了大事;不免有些失态。还请尚书恕罪!”侍卫躬身道。
“还召了蒋议政?”
“不止;还有严议政;许原司令官;上官宏司令官以及正在蓟城休假的贺兰雄司令官。”侍卫道。
叶重心里一沉;一下子召了这许多高官进宫;只怕当真是出了什么大事;要知道贺兰雄这一次是回来完婚的;人家正准备带着新娘子去遨游大草原呢;而蒋议政今天正是定好的每十天去蓟城综合大学讲学的日子;那是雷打不动的事情;蓟城综合大学由荀修主持;培养的是为大汉王国服务的各类人才;现在更是以培养合格的官员为首要任务;荀修在学术之上无可挑剔;但却与蒋家权的学术不抵触;虽然说这几年荀修已经在学术方向尽量向大汉国的政策靠拢;但蒋家权又哪肯放心他;自然是每隔上一段时间便去综合大学讲述自己的治国理念;经免这些人被荀修带歪了。
高远竟然连远在五十里外的蒋家权也要召回来;自然是发生了大事。不再废话;叶重当即与侍卫一起出了兵部大门;跨上战马;打马便向王宫方向奔去。
就在叶重出发的时候;贺兰雄已经出现在了高远的面前。
“见过王上!”贺兰雄身着司令官的正式朝廷服饰;依规依据地向高远施礼;这些年来;贺兰雄的汉话说得已经是字正腔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基本上完全脱离了匈奴人以前的样子;不看他的外貌;很难判断出他是一个匈奴人。
“老贺你哪来这么我礼节?”高远哈哈大笑着挥了挥手;”你可是我的大舅哥呢;不要动不动就大礼参拜。快;坐。”
贺兰雄苦笑;以前高远叫他老贺;他都要纠正一番;现在可是不能了。
“谢王上!”他仍然再行了一礼;然后正襟危坐于锦凳之上;看得高远直皱着眉头;自从自己登上王位之后;这位大舅哥的所作所为;比起以前的一干老兄弟;可是要执行更恭敬一些;像许原这家伙有时候还会忘乎所以呢;贺兰雄却似乎在自己面前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怎么样;心莲小姐很可人吧?你可要好好地对待他;人家一个娇滴滴的大小姐;为了你;可是硬生生地学会了骑马奔驰;挽弓射箭;让吴凯和他的老婆一是生疼的掉眼泪;二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一个千娇百媚的大家闺秀变成了一个骠悍的女骑士;我要听说吴凯背地里没少骂你呢?”
“心莲对臣的一番心意;臣只能用一生来偿还;我已经向心莲发誓;这一辈子不纳妾;不收婢。”贺兰雄正色道:”岳父大人是长辈;骂骂那是应当的。”
高远哈的一声笑了起来;心道这样看起来还是吴心莲那小丫头赚大了。”昨天听燕子说;你准备带着心莲小姐去畅游一番大草原;去寻一寻当年你们贺兰部曾经走过的路?”
“是啊是啊;行装都已打点好了;现在有驰道;心莲的马术也不错;我们纵马急驰;半个月便能进草原;我有两个月的假期;时间是足够的。”贺兰雄笑道:”我想沿着当年我们贺兰部流亡的路线去走一走;当年爹娘便死在那条路上;如果运气足够好;还能找到当年埋葬他们的地方;心莲总是该去叩个头的。”
高远沉吟了片刻;”你所说的也是应当应份的;不过看情况;你这个计划可能要推迟了。”高远将手边上的一份卷宗递给了贺兰雄。
贺兰雄被急召进宫来;心里就晓得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听高远这么一说;心里更是凉了半头;接过卷宗;只看了几行;脸上已是显出震惊之色;待得看完;抬起头来盯着高远;”这;这怎么可能?”
“我拿到这份情报的时候;也与你一般想法;但事实就是这样;赵军打进函谷关了。”高远苦笑着着一摊手;”我们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已经活生生地发生在我们眼前;曾宪一八百里加急发来这份报告;现在他在渔阳已经开始全军动员了。”
第九百九十二章:煌煌汉威(116)
应召而来的人很快便将高远的这间小议事堂坐满;能进入高远这个议事堂的人;在大汉王国亦只有屈可可数的一些人;当蒋家权气喘吁吁地也出现的时候;高远召集的人;总算是到齐了。
“累着先生了;这么远赶回来!”高远歉意地冲他点点头;”卫远;快点给先生端一点清凉的饮子过来。”
“不急;王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蒋家权向高远躬了躬身;一屁股坐在高远身边的专门为他预留的锦登之上;这个锦登就在高远的身边;那是蒋家权的专座。
“议政先看看这个!”许原将手里的卷宗递给了蒋家权;他是倒数第二个到的;刚刚看完。
何卫远将一盅酸梅汤递给了蒋家权;一手端着饮子凑到嘴边;一手将卷宗摊开在膝上;边喝边看。
卟的一声;刚刚喝到嘴里的酸梅汤尽数喷了出来;将膝上的卷宗沾得尽是汤汤水水;将手里的盅子往身边许原的手里一塞;蒋家权两手拿起膝上的卷宗;瞪大眼睛;仔细看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他入下手里的卷宗;看着高远;又转头看着屋里众人;有些迷惑不解:”荆如风破函谷关?李信干嘛去了?”
“曾宪一在文件中说;好像李信带着函谷关的大军突然离开了哪里;具体去向还不清楚。”
“监察院干什么去了?这么重大的军事调动;监察院怎么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蒋家权环视着屋内;却没有发现曹天赐。
“王上;各位大人。”门口出现一人;满头的汗珠;正是曹天赐。
“曹院长来得正好!”蒋家权眼中闪过怒气;”每年监察院的预算如此之大;但现在看起来效果并不怎么样;李信;荆如风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我们竟然要等到现在才知道;曹院长;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曹天赐脸上闪过一丝难堪;但蒋家权所说又是实情;这一次秦赵双方的行动都太过于诡异;事前毫无任何征兆;让他的确有些措手不及。
“王上;先生;各位大人;这是我刚刚收到的情报;是我监察院早先埋在赵国的钉子刚刚送回来的。”曹天赐双手将手里的情报呈给了高远。
“咸阳有变;秦武烈王长子勾结大将蒙恬突谋造反?”高远瞪大了眼睛;再一次被这份情报带来的内容震撼到了;屋内众人听到高远的话;表情也是变得极其精彩;有兴高采烈的;也有目瞪口呆的。”李信是因为这个才率军回咸阳?”
“这份情报可信么?”蒋家权表情有些严厉;看着曹天赐问道。
看着蒋家权的模样;曹天赐肯定地道:”这位钉子是我们一直在重点培养的;现在已经是赵王的承旨官;他看到了荆如风和赵晋上报的原件;不过在发出这份上奏的时候;荆如风已经开始行动了;所以我们得到这份情报才显得晚了。”
“先斩后奏啊;荆如风倒真是胆子大。”蒋家权喃喃地道:”他那里来得这么大的把握?他就不怕这是一个陷阱吗?”
“是啊;以秦武烈王对秦国的控制力;他一个没有实权在手的长子;能够发动叛乱太不可思议了。”高远也深有同感。”黑冰台是吃屎的么?”
“黑冰台的钟离还是老秦王留下来的人;有没有可能他也是大王子的人?”叶重问道。
“不可能!”高远直接否定了这个可能:”黑冰台是秦武烈王手中的利器;他岂会容这样一件利器掌握在一个不是自己心腹手中?”
“可这件事也太不可思议了;除非那位大王子天纵英才。”许原摇着头;”不然没道理啊!”
“如果这位大王子真有这等才能的话;秦武烈王也不会从十年之前就开始着力培养嬴英了。”高远道:”如果说大王子还有支持者的话;那就是秦国的旧派力量;虽然这二十年来;秦武烈王杀了一批又一批;但这些旧派力量以前的实力太过于强大;杀之不绝罢了;杀得多了;剩下的人转入地下;反而更不好对付了。”
“蒙恬便是这样的一位老将。”叶重插嘴道:”这么看来;这件事还是有可能的;蒙恬控制着二十万精锐甲士;这可绝对是一股可以颠覆秦国的力量。”
“不管对手怎么样;重要的做好我们自己。”蒋家权拍了拍手;”现在我们需要讨论这一件事对我们的影响。”
屋内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不管这场战事谁胜谁负;对我们都不是一件好事。”高远道:”赵国如胜;必然会撕毁与我们之间的协议;不管是在渔阳还是在魏国;还在是代郡;我们与他们积怨甚多;挟胜秦国之势;其必然要对我用兵。而如果这整个事件是一个阴谋;而最后秦国获胜的话;对我们来说;就更加不利了;秦国国势本强;赵国这一仗若败了;则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本钱;恐怕秦国就直接要对我们下手了;而我们呢;现在正调兵遣将准备对付齐国;整个国家的重心都在向齐国方向倾斜;一旦出现意外;便会猝不及防。”
“渔阳方向必须增兵;而现在驻扎代郡的东方野战集团军;必须马上向山南郡移动。”蒋家权道:”调叶真的中央集团军去渔阳。有这两大集团军驻扎以防万一;即便有什么变故;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应对。”
“齐国的事情必须加快解决的步伐。”高远点点头道:”田富程已是强弩之末;可利用价值已经不值一提了;让孟冲行动吧;拿下即墨;同时让他与白羽程通力合作;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歼灭田大公子的主力军队。”
“那莒都的楚军现在怎么办?”
“暂时不理会他。让他们先盘踞在莒都吧;等到秦赵这一战之后;我们再来应对莒都之事。”高远转头看着墙上的地图;”楚国不断地向莒都增兵;屈完手下已经多达十万人;现在;我们实在不宜多方树敌了。”
“许原的北方集团军和上官宏的青年近卫军团先待命吧;视时事而动。以不变应万变。”
“遵命。”
“诸位;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假期可都取消了;山南郡和渔阳方向进入一级战备;许原和上官宏所属进入二线战备。议事堂从现在开始;所有政令一律以可能发生的战争为中心准备。”
“今年马上就要秋收;去年的陈粮正好调出来腾仓;而军事工坊也将从现在开始起加班加点生产武器;绝不会因为后勤问题而影响到军队的作战!”蒋家权点头保证道:”严议政;这两件事;就由你专门来督办。”
“好的。”严圣浩点头应命。
“老贺;你的婚假没有了;回去跟你媳妇儿好好解释吧!”高远哈哈笑着看着贺兰雄;”要怪就怪我吧!”
“心莲那么乖巧的人;怎会埋怨?”贺兰雄摇头道。
屋内众人都是笑了起来;贺兰雄一个纠纠大汉;竟然被吴心莲一个小女子化为了绕指柔;的确让人大跌眼镜。
“好了;不管我们的敌人如何;我们首先要做好的便是自己;军队要先动起来;国内其它诸事务还是按部就班吧;不要因此而误了今年的秋收;这可是重中之重!”高远笑道。
大汉王国沉寂了近一年的军事机器悄然开动;最先感受到这一点的便是国内的诸多商家们;军方骤然加大了定购各项物资的力度;而且都是限时要货;从积石城往各地运送军辎的车队络驿不绝;各大车马行已经完全停止了其它各项业务;一门心思开始为军队服务。
商人们很兴奋;因为只要大汉一打仗;那就是他们大发其财的机会;不仅是国内因为军队的大规模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机会;大汉军队打下来的地盘;那也是商机多多。大汉的商人们对于大汉的军队有种盲目的自信;相信只要军队出动;那胜利自然便是唾手可得。
蓟城综合大学高级军官培训班;董壮将一份请求调动的申请书交给了兵部的堂官;他们已经毕来了;行装都已打点好;准备返回各自己的部队。兵部堂管扫了一眼董壮的申请书;惊讶地道:”董壮;你要去南方集团军?”
“是的;我申请调往南方集团军;我要去打齐国人。”董壮握了握拳头;”我四个弟弟妹妹;都死在齐人手里;我要去报仇。”
“这个可不是我能作主的;跨军团调动;不但要兵部同意;也需要两个集团军的签署意见;特别是你的上官的意见。”
“我会去向我的直属长官禀明原因。”董壮坚定地道:”如果上头不批准;我便退役;自己到南方集团军去投军。”
“胡闹!”堂官不高兴地道:”王国为了培养你们这些军官;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是你想退就退的吗?等着吧!”
看着堂官远去;崔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