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颐堑娜肥谴雍喝四睦锏美吹模还庵皇俏颐且郧吧桃瞪系囊恍┡笥淹腥烁嫠呶颐堑模谋疽馐侨梦颐歉辖粝氚旆ɡ肟こ牵蛭壕淖芄ゾ鸵剂恕!�
温庄最终没有吃这顿饭。而是心灰意冷的离开了留园。
“郡守,这些人简直无法无天。何不将他们全体拿下,这样将士们也有了粮食,不虞断粮之痛?”出了留园,亲兵队长仍是气愤难平。
“将士们有了粮食,那这满城的百姓呢?”温庄怅然若失地回头看着留园。“其实乔善他们说得不错,汉人不打江东郡城。不是因为他们打不下,而是因为他们不想打,大概高远是想完整地保留下这个南方最为繁华的都市吧!”
“既然高远亲临,攻打江东郡城的战斗只怕马上就要开始了,有粮无粮。也就无所谓了。”温庄苦笑。
“郡守!”亲兵队长一惊。
“不用说了,我想静一静。”温庄摆手道。
又是一天朝阳初起,在江东郡城外平静了许久的汉军大营终于开始动了起来,鼓声隆隆之中,一队队的士卒从营中列队而出。
鼓声惊动了江东郡城,片刻之后,以温庄为首的江东郡城官员们都闻讯到了城楼,看着城外云集的汉军以及那密密麻麻的火炮和无数的攻城车,城上所有人无不是面色惨白。
“那些黑黝黝的玩意儿想必就是汉军的火炮了!”温庄转头对身边的田上源说,“我们的水师一战而殁,便是被对方水师舰船之上载着的火炮打得根本无法还手,小一些的船只,被这火炮命中一发,最惨的便是断为两截。”
田上源紧闭着嘴唇不言语。但温庄注意到对方的手在微微颤抖,心中不由叹了一口气,将是兵之胆,连主将都已经胆怯了,遑论一般的士兵了。
汉军中军大营之中,突然升起了一面黄龙旗,比起其它的中军主旗,这面黄龙旗不但升得更高一些,关键的是,这面黄龙旗的旗边之中,竟然绣着九道金边。
听闻鼓声的士兵回头看向中军方向,寂静声中,突然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之声。
“大王万岁!”
“大王万岁!”
一声接一声的欢呼声此起彼落,本来安静的汉军阵列,此时却如同沸水一般,无数的兵器高高地举上了天空,锋利的刀刃在阳光的照耀之下闪着丝丝寒光。
镶有九道金边的黄龙旗,在大汉王国,只有一个人有此资格展开它,那便是大汉的最高统治者,大王高远。
鼓声骤停,嘹亮的军号之声从中军大旗之下传出,伴随着军号的声音,一个个的阵列瞬间又安静了下来。一名掌旗官高高地举着旗帜从中军直奔而出,一直到了最前方的炮兵阵地之上这才停下了脚步。
旋即,炮兵们开始行动了起来,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开始旋转,炮手们开始忙碌了起来。
“他们的炮兵要攻击了,请温郡守和诸位大人先下去吧!”田上源终究是将领,一见对方的动作,立刻便判断出攻击将要开始了。
可是不等城上的人开始撤退,城下,一门门的火炮突然开始怒吼起来。烟雾弥漫之处,一枚枚通红的弹丸钻出了炮膛,向着江东郡城方向飞来。
整个城墙似乎都在摇晃,温庄也是摇摇欲坠,如果不是边上的亲兵队长一把抓住他,说不定就会跌一个四脚朝天。
让所有人奇怪的是,仅仅只是一轮炮击,便再也没有下文。当烟雾散去,对面的汉军并没有发动进攻,而城上的左看看,右瞄瞄,却是一个受伤的人也没有看到。
温庄按住心中的惊讶,探头看向外面的城墙之时,嘴巴就啊的一声张开,再也合不拢来,条石包嵌的城墙之上,嵌着一枚枚铁弹,有的地方因为年代久远的地方,却是被炮弹轰出了一个深深的坑来。这些炮弹基本上都在城墙中部以下,显然,这是对方一轮示威性的炮击而并不是真正的攻城,否则,不可能所有的炮弹都会落在城墙的墙面而没有落到城墙之上来。
那面掌旗官此刻却是高举着旗帜,从炮兵阵地之上直冲过来,一直冲到了护城河边,在这个距离之上,城上只要稍微有些准头的箭手,便能一箭命中这个狂妄的家伙,但却没有一个人拉开弓弦。
因为这个人的背后,是无数门黑洞洞的炮口,如果射倒了他,下一刻,那恐怖的炮弹,只怕便会落在城墙之上了。
“温郡守可在?”城下,将领扬声高呼:“吾乃大汉国王亲卫统领何卫远,我们大王有几句话,让我带给温郡守。”
温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站到了城墙边上,“温某在此,何将军有何话说?”
“我家大王说了,大汉王军至江东郡城已经月余,不打郡城之用意,想来郡守也是心知肚明的,现在整个江东郡已都在我大汉军队控制之下,江东郡城已成孤城一座,郡守盼望的援军恐怕也是来不了的,何去何从,温郡守如果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我家大王不免会失望得很。战端一起,这座千年古城,南方最大的商贸中心不免毁于一旦,毁容易,重建可就难了,我家大王最后给温郡守的考虑时间,只有一个时辰了。一个时辰,温郡守还没有打开城门,那么,我们的总攻就要开始了。开城投降,各位可保身家性命财产无忧,不过一旦被我军攻破城池,那可就得两说了。”
何卫远丢下这两句话,也不等温庄回话,竟是圈转马头,扬长而去。
城上,死一般的寂静。
郢都,王宫。黄歇脸色灰败地向着王国走去,如今楚国大半个国土已经被汉军占领,而偏偏在这个时候,楚怀王却因为受不了这个重大的打击,竟然一病不起了,眼见着病势竟是一日经一日沉重起来。平素这位大王,看起来并不如何重要,似乎所有的国政,自己与屈重两人一文一武全都能挑起来,可到了今天,黄歇才发现,没有了这个定海神针,似乎一切都变得为难起来。
屈重订下的郢都决战的策略正在实施,无数的军队,正在向着郢都集中,那将是楚国最后的力量所在,数十万军队将集中在荆州地区与汉军作最后的殊死一搏。如果输了,将再无楚国。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汉旗天下(126)持久战
又是一年菊花争奇斗艳的时节,如果是往年,此时的郢城必然是菊的海洋,因为楚怀王爱菊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一株品相上好的菊花不惜一掷万金,但今年,却显得格外的冷清,郢城之内的菊花仍然四处盛开着,但却没有了往年的亮丽。
王宫内的后花园中,一株株珍贵品种的菊花因为疏于打理,而显得有些破败,那些往年需要小心呵护的菊花,今年却因为楚国局势的极度恶化,也因为他们的主人楚怀王猝然倒下而再也没有人去注意了。
楚怀王是在听到屈完的二十万大军被困于武关之后而倒下的。从太医吞吞吐吐的言语之中,黄歇与屈重明白了楚怀王是中风了。如今的楚怀王躺在寝宫之中,手不能动,腿不能行,便是说话,也是含含糊糊,很难让人听清他在说些什么。
走进这间寝宫的时候,黄歇感到一股凉嗖嗖的阴气,直往自己的骨头里面钻进去。这让他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哆嗦。
跪坐在楚怀王病床之前的一个软垫之上,黄歇仍然一丝不苟地行了一个礼。
“王上,今天传来了消息,江东郡粮尽,而汉王高远亲临江东郡,温庄开城投降,江东郡如今也没有了。”黄歇轻轻地道。
病床之上,楚怀王的身体颤动了一下,嘴唇蠕动,却无法听清楚他在说些什么,黄歇只能看到一滴昏浊的眼泪自楚怀王的眼角滑了下来。
“温庄也算是尽力了,投降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黄歇叹了一口气,“他在江东郡坚持了这么久,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如今,整个楚国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屈太尉每天只不过休息一两个时辰。每天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调集军队,设立防线,臣也是夜不能寐,尽全力地筹集粮草,军械,郢都上下。将为了八百年楚朝作最后一搏。”
“我们将以郢都为核心,以整个荆州作为战场,与汉国作殊死一搏,屈太尉已经调集了各路勤王兵马五十万,云集荆州,现在,大部分的防线已经修得差不多了。所有的郢都人都动员了起来,一刻不停地在制作军械,制作干粮送往前线。”
“王上。现在已经是十月了,如果我们能撑到冬天,撑到大雪到来的时候,我们楚国便还有机会。”黄歇伸手,按住楚怀王青筋毕露的手。
“只要能撑到冬天,便会有机会,冬天一至,天寒地冻。汉人的后勤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冬季作战。更增无数困难,而我们是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皆占。只要能撑住汉军的第一波攻击,我们便有把握守住荆州,并将汉人死死地拖在荆州。而到了这个时候,我相信秦人一定不会在一边坐视不救了。因为如果我们输了,他们的末日也会不远的。只要让路超看到一点点胜利的希望。他便一定会赌上这一把的。”
“如果到时候我们拖住了高远的主力,路超倾秦国之后,出函谷关,奔袭汉国腹地的话,我们大楚便有救了,只要缓过这一口气来,我们楚国一定会收复失地,打到蓟城去,我们有忆万百姓,有无穷的人力财力,只要能挺过这一关,一切便会好起来。”
“今天微臣进宫,还有另外一件事要禀告王上。王上病倒日久,不能理政,而郢都保卫战即将拉开序幕,士兵们需要他们的王来鼓动士气,需要他们的王去为他们挥舞旗帜,擂动战鼓,所以,微臣与太尉以及重臣多番商议之后,禀告王后同意,决定奉立太子为王,而恭请王上在后宫安心养病,还请王上恕臣之大不敬之罪,待退去汉贼,天下太平之时,臣必将交出首辅一职,到五上病榻之前请罪。”
楚怀王不能言,黄歇说完这一切,看着楚怀王的表情,见楚怀王表情平静,看着自己的眼神之中并没有愤怒埋怨之色,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地来。
“王上圣明,便请王上安心在宫中养病,臣这便去了。”黄歇重重地叩了三个头,站起身来,倒退几步,转身大步出宫而去。
十月初九,重病之中的楚怀王宣布退布,太子芈华即位。仍以黄歇为首辅,屈重为太尉,其时,楚国五千里江山,已是十去六七,除去边疆蛮荒,山峦叠障之地外,膏腴之地,几乎尽为汉军所占。而黄歇与屈重也根本不在去关注这些地方,他们集中全力只作一件事情,抽调一切能够抽调的兵力,集中一切可能集中的粮草,搜集一切可以上阵杀敌的兵器,将所有的资源全都集中了荆州地区,楚国要用最后一战,来决定他们整个国家的命运。
四面八方的汉军也在向着荆州地区集中而来,楚国想要在这一战之中赌上自己的国运,而汉国也想毕其功于一役,在荆州地区彻底毁灭楚国最后的力量。
至十月中旬,第二军区所有部队都已经云集楚国荆州,而青年近卫军团四个军中,除了杨大傻的第一军镇守武关之外,其它三个军也抵达,第一军区除开丁渭的第五军,颜海波的第六军以及李明骏的第二十军之外,其它所有部队也都先后抵达。这使得汉国在荆州地区云集了十六个军,超过三十万人。这也是汉国第一次以倾国之力来打一场战争。
“黄歇与屈重都是聪明人啊!”盯着面前的沙盘,高远赞赏地叹息道:“如果他们还想着与我们逐地夺争,那等待他们的将是毫无疑问的失败,而且不会给我们增添多少麻烦,不过现在他们集结了所有的兵力在这一个狭小的地区之内,与我们就有的打了。看看他们的防线,层次分明,这分明便是打着与我们一路耗下去的打算啊!”
“耗下去?难道他们还有什么别的打算么?我们可不怕耗,荆州这么大一点地方,楚军云集了数十万人,便是吃,也吃究了他们,要知道,他们可没有什么地方还可以补充粮草。”第三军军长关波不屑地道,“而且以我们军队的战斗力,他们便是想耗,又能耗到什么时候?”
高远哈哈大笑,后退几步坐到了椅子上,看着屋内济济一堂的高级将领,“大家有什么想法?”
在座诸人,除开高远之外,便以青年近卫军团总司令上官宏,第二军区司令孟冲以及副司令白羽程三人为尊了。
白羽程站了起来,微笑道:“大王这是要考较我们啊,那我就来抛砖引玉吧,楚人之所以摆出这副架式,自然是知道,与我们野战,他们是毫无胜算的,所以,摆出一副乌龟战法,尽一切可能与我们拖时间,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现在的郢都之内,应该至少准备了数十万大军不少于一年的粮秣,这几个月以来,黄歇,屈重听任我们的大军攻城掠地而丝毫不顾,一门心思地筹建荆州战区,自然想到了一切的可能。我想,他们期盼的可能是冬天。”
“不错。”上官宏点头到:“我们必意是客军作战,所需粮秣,物资都需要千里迢迢的运来,特别是我们军队的武器补充,这可没办法在本地筹集,如果说粮草还可以在本地解决一部分的话,但我们的火炮,炮弹,弩箭等物资,却只能从本土运来,一旦冬天到了之后,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我们的后勤肯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不过,这也是楚人不太了解我们汉国的后勤系统吧,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我想,却不至于影响到我们的作战。”
“不止是天气,或者他们还在等待着其它一些什么,比方说秦人。”孟冲搔了搔脑袋瓜子,接着道:“路超是一个聪明人,自从他占了咸阳之后,以雷霆手段,迅速稳定了国内的局势,要说此人在秦国之内的布局,那也不是三两年的功夫了,不然也不会如此快的便让秦国的内乱平定下来。先前他腾不出手来,只能以国内为重,如果我们真与楚人打了一个僵持不下的局面,成了一场持久战,他如果不动心思,那可就不是路超了。”
环顾众将,孟冲道:“各位,我们大汉的军队,几乎都云集到荆州了,提防秦人的,可只有杨大傻的第一军,丁渭的第五军,颜海波的第六军以及李明骏的第二十军,杨大傻的军队要守武关,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秦人当真来攻的话,我们能投入使用的,便只有三个军,不到八万人的军队。想来这就是楚人盼望所在。”
“死死地与我们耗着,打成一个僵持之局,拖住我们的数十万大军,一旦秦人出动,大举进攻我本土,我们就不得不撤军了。”
“算盘打得很好。”随军而来的曹天赐冷哼道:“我们的部队可不止孟司令官刚刚说的这些,别忘了,国安局的牛腾在蜀郡还掌控着一支军队呢,这支军队现在也已经发展到了数万人,战斗力纵然比不上我们的正规军,可这两年来,我们通过水路,不停地为他们补充武器物资,比起秦军,是绝不会差的。”
“还有第三军区,听说贺兰司令官在哪里也没有闲着,我想,第三军区到时候至少可以动用两三万人没有问题吧?这么算下来,就算秦人出击,我们总也能十余人可以动用,秦人想打我们本土,哈哈,李信当年也试过,结果如何?”古丽在一边冷冷地道,脸上的伤疤在灯光的映照之下,显得格外狰狞。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汉旗天下(127)秘密布置
古丽一战成名,便是在当年秦国大将李信突然出兵袭击汉国,其意便是击垮汉国的工业重城积石城,摧毁积石郡,而当年由于事发突然,秦国大军穿越赵国本土使得汉军猝不及防,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汉军奋起反击,在正规军没有到位的情况之下,汉国一直坚持的民兵预备役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古丽就是率领了在积石郡定居的匈奴人重新跨上战马,当年那一战,数万匈奴人走上战场,最后倒在草原之上的超过半数,而匈奴独立骑兵师也正是当年这些匈奴儿郎之中百战余生的精英。高远设立匈奴独立骑兵师,亦是为了酬谢积石郡的匈奴人在一战之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正是因为他们的牵制和英勇抗击,为汉国朝廷急调兵北上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为最终击败李信,王逍,逼走王剪争得了时间。
时间转了一大圈之后,事情似乎又回到了起点,现在汉国大军围攻楚都而本土空虚,秦国又有可能乘虚而入。唯一的区别不过是上一次秦人希翼一举击败蒸蒸日上的汉国以获得称霸天下一统中原的机会,而这一次,他们是想竭力打出一个生存的机会而已。
听着麾下大将们的议论,高远心中也颇为欣慰,自己的将领便现在也都知道从大的方面来考量一场战事的前因后果了,战争的到这个份上,已经不单单是一场战役,一个国家之间的兴旺存续了,这片大陆之上的所有势力都将被搅合进来。自己将全国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到了楚国,的确是存着一劳永逸的结果,当然,这里面也蕴藏着极大的风险,不过与风险比起来,收益或者会更大。
当初为了将屈完的数十万大军困在秦国。自己与路超达成了协议,并承诺十年之内不会入侵秦国,不会对秦国动兵,但如果秦国率先入侵汉国,那这纸协议自然便成了废纸一张,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秦国用兵而不至于使秦人觉得是自己背信弃义,是你们自己先动的手嘛!那可怪不得我。
“楚人的想法并没有错,他们唯一的希望便是将我们拖住,从而使秦人觉得有机可乘,这样三个国家在同一时间卷入这场大战。我们以一对二,兵力便捉襟见肘,要知道,我们汉人可从来不是以军队数量取胜的。”高远轻笑道:“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妨满足一下他们的**,让秦国也加入进来,把这汪水变得再浊一些。浑水里面好捞鱼嘛,如果秦人当真老老实实的话,我还有些为难呢。因为我刚刚承诺了秦人不对他们动兵,总不好自打耳光,人无信不立,换作国家。亦是如是。咱们汉人,可是最重承诺的了。”高远笑道。
“大王已经另有布置?”古丽的眼睛立刻便亮了。
高远知道,古丽全族老小皆亡于嬴英之手,对于秦人。古丽有着刻骨的仇恨,如果说在座的诸位将领之中,谁最想灭了秦国。必然是属于这位女将无疑。
“你想去打秦人?”高远笑咪咪地看着她。
“当然。比起打楚人,我更乐意去收拾秦人。”古丽也毫不掩饰自己对秦人的仇恨。
“会有你的机会的。”高远轻拍手掌,“好了,诸位,秦国的事情,你们暂时不用考虑,朝廷会有整体的考量。你们现在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