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第6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遥皇腔褂形庋哪撬佬∽勇穑坑惺裁纯傻P牡模俊毕肫鹆僮咧保庋哪钦藕诔脸恋目煲蜗滤吹牧常坊筒唤靡獾匦α似鹄础8献佣罚献佑钟四悖庋牟钍拢さ谝桓鱿氲降目墒俏摇�
梅华能够想象得到,等自己走后,吴涯肯定要跟杨大傻去吵一架。你一个独生子儿,跟老子争什么争?
想到这里,梅华不禁笑了起来,牵着马,慢悠悠地向着对岸的颖水城走去,这一次他提前抵达,带来了一个百多人的军官团,都是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基层军官,而他的第三师,将在龙斌的指挥下,分批抵达颖水城,到时候,他就要靠着自己的第三师和秘密调来的学生军,来对抗屈完的大军了。
颖水是绝不能失守的,如果颖水失守,则局面真有可能糜烂,他必须坚守到荆州战事结束,而屈完和秦军一旦开始进攻,荆州战区便将加速,但那必竟是五十万的敌人,而且是敌人的国都,究竟能快到什么程度,可就很难估计了。
踏进颖水城外的军营,最先迎上来的是军需官付有财。“师长,前两批物资已经运到了,现在已经点收,您要去看看吗?”
“当然得去看看。”梅华将马缰绳丢给卫兵,搓了搓手,“这可是咱们到时候安身立命的东西,这仗,可全靠他们了。”
颖水军备仓库戒备森严,打开仓库的大门,映入梅华眼眸的,是一门门黑黝黝的火炮,抚摸着那冰冷的炮管,看着满仓库的火炮,梅华不由乐得呵呵笑了出来:“有多少门?”
“八十门!”军需官道。
“我了个乖乖!”梅华吐了吐舌头,在武关的少习山上,一个炮营,不过装备了二十门火炮,那也是整个第一军的火炮数量了,但现在,在这里一下子就集中了八十门,足足四个军的装备量啊。想想八十门火炮同时发射时的壮观景象,梅华不由对战事一下子充满了期待。
“除了这种重型火炮之外,这一次还带来了一些小型的野战炮!”军需官补充道。
“野战炮?”梅华有些惊讶,“没听说过这玩意儿啊?”
“兵器研究院最新的作品,已经在实验场上经过实验了。”军需官道:“我仔细询问了随队来的技术官,据他所说,这种炮射距近,但射速比重型炮要快多了,炮弹都是清一色的开花弹,对步兵的杀伤异常强大。”
“回头要这个技术官来找我,我得搞清楚这玩意儿具体用途和用法。”
“是。这一次兵器研究院还来了一百名炮手,这都是实验场上的老手,听技术官说,炮打得可都是贼准。”军需官兴致勃勃地道。
“这一次可真是舍得啊!梅华兴奋地道:“这些家伙的炮当然打得准了,你也不想想,他们这些年了打了多少炮弹了,比起他们,咱们的炮手,那都跟生手差不了多少。”
“炮弹充足得很,考虑到这一次咱们是防守,所以以开花弹为主,主要是为了造成大量的杀伤,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炮弹,不过这玩意儿,技术官说一定要慎重运用。搞不好会伤到自身的。”
“什么炮弹还能伤到自己?”梅华讶然地道。
“听说这玩意儿有毒。”军需官道:“所以一定要在风向正确的情况之下才能使用,不然就会伤到自身。这东西杀伤力不大,不过有可能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恐慌。”
梅华瞪大眼睛看着军需官,“狗日的,连这么新鲜的东西都弄出来了,回头我得仔细问一问技术官。对了,除了火炮,神机弩呢,弩箭呢,臂张弩呢,近战可就要靠他们了。”
“这些东西应有尽有。”
“那就好。”梅华点头:“我们不知道这一场战争要打多久,所以什么东西都要有备无患,这些事情就交给你了。”
“师长放心吧。”军需官道。
走出军需仓库的大门,梅华一边走向自己的指挥所,一边对身边的卫兵道:“把工兵营长和兵器研究院来的技术官都给我叫来。”
丹凤县城,屈完望眼欲穿,终于等到赵舒城从咸阳城中返回。
“路超已经答应,如果我们在荆州战区能够坚持到十一月中还能固守,他就会倾全国之力出兵,攻击汉国腹地。屈完将军,现在轮到你了,从现在起,秦人会给你提供更多的粮草,而你需要一点一点地将其伫藏起来,每一次不能太多,汉人的谍报机构是相当厉害的,如果他们发现秦人在大规模地向你供粮,不免会产生疑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存伫一点,应当能够积存起当时候的所需。同时,你要开始准备作战方案了。”
屈完脸露喜色:“太好了,只要有足够的粮食,我便有信心打过去,只是赵将军,荆州,真能顶得住吗?”
“当然能顶住。”赵舒城坚定地道。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汉旗天下(130)今日蒙池
南方天气才刚刚变冷,但在万里之外的蒙池,却早已是冰天雪地了。这个时节,对于蒙池的百姓来说,已经到了猫冬的时节,关上家门,往火热的大炕上一坐,整几碟小菜,温一壶老酒,几位好友划拳猜枚,赢也欢喜,输亦欣然,一杯杯的酒灌进嘴里,火辣辣的酒意在笑声中化为股股热意蒸腾而去。
老婆娃娃热炕头,对于第三军区的人来说,他们现在已经完全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与当初无可奈何地拖家带口移民到蒙池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时的心情已经是天壤地别了,他们甚至庆幸自己作出了这一生最为正确的选择。
广阔的天地,肥沃的土壤,高大的房屋,还有热情的乡里,所有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几年里让他们在这里落叶生根。
第三军区如今人口已经扩展到了上百万人,当初为了凝聚人心,聚众而起的一个个农庄,如今正在开始改制,一个个的农庄里的军人开始脱下军装,退出军队,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没有了军饷,但现在的他们,已经不用为生存而担忧了。每家每户分到了土地,分到了牛羊,而蒙池的大发展以及与大雁郡因为交通命脉的修建完成,联系得更紧密的两地也多了无数的发展机会。
特别是在彻底打通与大漠另一头的新秦国的联系之后,蒙池更是成了汉国与新秦之间联系枢柳,每天,都有无数的商队从大汉境内出发,到蒙池稍加休整,便再一次踏上跨越大漠的征程。蒙池成了他们的中转站,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大商人,在蒙池修建了一个个的大型仓库,作为他们的中转站。更有的,干脆将自己的厂房也设在了蒙池,以降低生产成本。
所有的这一切,都为第三军的大发展提供了契机。第三军区正在成为大汉境内又一个冉冉升起的明星。而大汉朝廷也正在规划,准备在第三军区治下设立郡县,彻底脱离军管。
赵希烈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正专心致志的泡着功夫茶,火炉之上,小铜壶里的水烧得滋滋作响,室内。茶香四溢。他总是最会享受的一个人,办公室里一面墙被他整个的拆除了,全都安上了玻璃,坐在办公室内,便能对外面的景色一览无遗,这可花菲不少,据说当时还引来了检查院的过问,不过最后查明,这是第三军区副司令自己掏腰包干的。谁叫人家有钱呢!
他不但给自己装了一套,还给司令官贺兰雄也装了一套,据说,当初完成这个工程。可是让明玻公司的技术人员伤透了脑筋,在蒙池足足住了一个多月,这才算将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当然,现在这种装修方法。已经风糜了蓟城,比起蒙池,蓟城的有钱人可就太多了。赵希烈很是沾沾自喜了一段时间。毕竟这股风潮可是自己引起的啊。明玻公司的控制者梅仆还专门写信来对赵希烈表示了感谢,因为这样一来,明玻公司的产品销售可是大大地往上提升了一截啊。在汉国,玻璃毕竟还是一种奢侈品,一般的平头百姓还是玩儿不起的,当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装上之后,明玻公司的销售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一个低谷当中,可赵希烈这样一整,立即便又兴起了一股风潮,让明玻公司的产品再次热销。
第三军区司令部的这一座大楼,在数年之前,可算得上是虎踞龙盘,傲视群雄,与那些一两层的建筑比起来,高达六层的司令部大楼的确便是一个怪兽,可是如今,这样高的大楼在蒙池已经很多了,而第一的名头,也早就让给了曹氏的顺风车马行。
曹氏的顺风车马行,这两年一直在将产业的重心向着新秦转移,当然,在国内来说,虽然让出了不少的市场份额,他们仍然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曹天成拍板在蒙池修建了高达十层的顺风大楼,作为曹氏的产业总部,使得第三军区司令的大楼,一下子便成了老二。
不过这并不妨碍赵希烈的心情。这些年来,他弃武从政,主管着第三军区的所有民政事宜,而在他的治理之上,第三军区的发展是蒸蒸日上,从今年开始,第三军区彻底摆脱了依靠中央财政拨款渡日的境地,从而实行了自给自足,从明年开始,他们也将有能力向中央财政上缴赋税了。短短的数年时间,将不毛之地,将贫脊之地,变得开始富裕起来,有什么别的东西还能让主政一方官员更兴奋的呢?
贺兰雄是一个好搭档,作为第三军军的主官,对于民政事务,这位司令官说放手就放手,而且从不干涉,任由赵希烈折腾,而他自己,却一门心思地扑在了军事之上。第三军区,在汉国虽然不是主战军区,军队的编制,当初高远也仅仅只给了他们三万人,但贺兰雄仍然想打造一支精锐中的精锐,将三万人当十万人来使的翘楚。
几杯热茶下肚,身上微微渗出些汗意,外面虽然冰天雪地,屋子里却是温暖如春,管道内渗发出来的热气让整个屋子里热腾腾的。整个大楼的供暖,都由大楼后面的锅炉房将水烧开,然后将热气透过管道送进每一个房间,如今这项技术也已经基本成熟,而第一个装上这套设备的,就是第三军区的司令部大楼。
在大西北,如今所有的政府机构都用上了这种供暖设备,大西北不缺煤,这为他们提供了便利条件。
透过落地穿,赵希烈看到司令部的大院里来了一队人马,看标识,那是顺风车马行的车队,这是汉国的一个庞然大物,背景吓人,车马行内的高级管理人员出乎司令部大楼,简单得很,赵希烈倒也不以为意,曹天成当真是一个聪明人呐,也难怪大王对曹氏一家信任有加,现在曹氏将产业重心向新秦转移,或者更让大王满意,毕竟让曹氏车马行控制着国内的军队转运等重磅业务,于国家而言,并不能算是一件好事。更何况曹氏双子星,曹天赐和孙晓两人权力太大,一个控制着国内的警察部队和安全部门,另一个现在是建设部部长,据传言说,那是马上就要进入政事堂的。在赵希烈看来,曹氏至少在五十年内,会一直这样兴旺下去。
眼眸内不经意地映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赵希烈嗯了一声,站了起来,走到窗户跟前,恰巧此时,那人也正抬起头来,掀掉了头上的斗蓬,望着赵希烈所在的方向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又旋即低下头去,将斗蓬戴好。
赵希烈一下子推开了窗户,任由外面的冷挟带着风雪自窗户中涌了进来。
曹天赐,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现在他难道不应该伴随在大王身边,进行轰轰烈烈的灭楚之战么?
关上窗户,他大步走向门边,曹天赐来了,他总需要去迎上一迎,手搭上了门把的,却又停了下来,曹天赐明显是看到了他的,摆摆手是什么意思?
思虑了一下,赵希烈松开了手,而是走回到办公桌前,伸手拉了一下身后墙上的一截绳索,叮铃铃的玲当之声在外间响起,一名军官立即推开门,大步走了进来。
“副司令官!”
“刚刚我看见顺风车马行的人过来了,正好我有事情要找他们,你去将他们负责的人给我叫来。”赵希烈吩咐道。
“是!”
片刻之后,裹着斗蓬的曹天赐出现在赵希烈的房中,关上门,一把掀起斗蓬,抹了一把湿漉漉的头发,跺跺脚,似乎要将满身的寒气从身体之内驱除出去。
“赵兄,好享福呐!这种日子,可真是羡煞人啊!”曹天赐叹息道。
赵希烈大笑起来,伸手倒了一杯滚烫的热茶递到曹天赐手中,“先喝一杯暖和暖和吧,我这儿,的确是享福,可我倒希望现在就在荆州为大王效力呢,要不,咱俩换换,你来享福?”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大笑起来。
一杯热茶下肚,曹天赐有些泛青白的脸色终于是红润了起来,一屁股坐在了落地窗前的椅子上,笑看着赵希烈:“怎么,手痒了,想打仗了?”
赵希烈看着对方,若有所思地道:“能让你千里迢迢,顶风冒雪,又如此神秘兮兮地出现在第三军区地盘上的,只怕是真有大事,怎么啦,大王要用第三军区了么?”
“果然聪明绝顶!”曹天赐轻轻鼓掌:“的确如此,一般绝大的棋,现在大王正将一枚枚棋子落到棋盘之上,第三军区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赵希烈一下子兴奋起来。“有仗打?”
“自然,而且不是小仗,是大仗,非同一般的大仗,这一仗打完,如果我们赢了,那这天下,便自此太平了。对了,贺兰司令官还没有回来吧?”
“他呀,现在正在练兵呢!”看了一眼窗外的大雪,赵希烈大笑道:“他一直认为总还有踏上战场的那一天,所以一直勤练不缀呢!”
“这么大的雪,他在练什么兵?”曹天赐不解地道。
“见到他你就明白了,怎么样,要不咱俩一起去看一看?”赵希烈笑道。
“自然!”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汉旗天下(131)贺兰雄的特色兵种
整个第三军区控制的地域极大,所属的三万士卒,常驻蒙池的不过是五千骑兵以及五千步卒,剩下的军队都分散在各处要点之上驻扎,赵希烈带曹天赐去的,就是距蒙池约十里开外的步兵大营。
蒙池是一个开放性的城市,并没有城墙。踏着厚厚的积雪,很快便看到了一大片建筑物,当然,这里的士兵们住的可不是帐蓬,而是一幢幢钢筋水泥的楼房,里面都有着供暖设备,锅炉房里的黑烟隔得远远的便能看得清清楚楚。
虽然大雪纷飞,但军营之外却极是热闹,鼓声隆隆,喝彩之声不时震天价地响起。
曹天赐驻马看了片刻,有些诧异地问身边的赵希烈:“你不是说贺兰司令官在练兵么?我怎么看着他们像是在玩耍?”
“寓教于乐嘛!”赵希烈大笑:“将练兵之术隐含在这些玩乐的项目之中,难道不会让士兵感到更有趣么?曹部长,你这一次来得正巧,我们第三军区现在刚好有个大热闹可看,嗯,待会儿还是让贺兰司令亲自跟你说吧,这可是他最得意的地方。”
说话间,远处已经有数匹马急驰而来,当先一人,正是牛高马大,身材魁梧的贺兰雄,多时不见,贺兰雄已是蓄了一把大胡子,想来平时定然极是威风的,不过现在嘛,他的胡子上结满了冰屑,就不那么受看了。
“小天赐啊,你可真是稀客啊,不过你是夜猫子进门,一来肯定就有事啊!”贺兰雄大笑,伸出手掌,毫不客气地揉着曹天赐的脑袋瓜子,看得一边的赵希烈和其它军官们都是咋舌不已。
曹天赐是谁啊?那可是大汉跺一跺脚都能让大地抖三抖的人物,因为他的特殊身份。更是让所有的官员们一见到他便不由自主地矮了三分,但在贺兰雄的面前,却如同一个娃娃一般被他随意蹂躏着。
“司令官手下留情,再揉脑袋就要扁了!”曹天赐大叫道,脸上却一点恼意也没有。贺兰雄与一般人可不一般,当初曹天赐还是一个小娃娃的时候,贺兰雄就已是扶风军的元老了,而且,将曹天赐和他姐姐救出来的人,可也有贺兰雄一份。可以说。贺兰雄是看着曹天赐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而且贺兰雄也是曹天赐极其佩服的一个人,对于一个巅峰时期的大将军,却激流勇退,甘于到这样一个鸟不拉屎,冰天雪地的地方当一个后备军区的司令官,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可贺兰雄就偏偏这样做了,贺兰雄的这一退,可以说,将大汉内部的一个隐忧化解于无形。
这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如果说大汉的建立。国王高远是当之无愧的舵手和船长的话,那贺兰雄绝对能算得上这条大船上的水手长,如果没有贺兰雄的一路支持和保驾护航,或者高远根本就活不到现在。
贺兰雄大笑着停下了手。上上下下打量着曹天赐:“去年你娶了前赵国公主,我没有到场喝喜酒,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既然来了。自然得请你好好喝上一顿,对了,你媳妇怀上了么?这喜酒没喝上。娃娃的满月酒,我定然找个时间却府上大喝一顿。”
“司令官人虽没去,可送的礼却让我承受不起啊,太重了。”曹天赐笑道:“内子已经怀上了,大概明天五六月间生产吧。”
“好,到时候一定回去喝上一杯酒。”贺兰雄大笑:“你小子久没见着,不过你老子这段时间我们却是常见,他在新秦可是干得风生水起,日进斗金啊!话说当年在扶风的时候,真还没有看出你老子是个做生意的奇才,那时候的他,在我眼里就是一个锱铢必较的吝啬管家。”
“这还不都是托了咱大汉的福,背靠大树好乘凉嘛!”曹天赐呵呵笑道。
“你父亲不错,不错!”贺兰雄点着头。
曹天赐微笑不语,他自然知道贺兰雄这两个不错说得是什么意思,与贺兰雄一样,自己的父亲也是为了国家的稳定而开始逐步退出部分国内市场。国家的稳定在于政治的平衡,任何的不平衡都有可能造成混乱。
“大将军这是在练兵?”曹天赐岔开了话题,“赵副司令官是这么说的。”
“当然,我们这里啊,一年之中,当有半年时间被冰雪盖着,所有啊,咱们的练兵与冰雪可脱不了关系,你来得巧,这两天正是我们第三军区了隆重的大比武,走吧,一起去看一看。保证让你大开眼界。”贺兰雄大笑道。
随着贺兰雄走上高台,在这里,能一眼看清整个场地。
“我们这里的大比武一共分了冰上和雪上两个大项,现在你看到的前面这个场地,便是冰上项目,速滑!你可能不知道吧,那个黑线之内的地方,以前可是一个小湖泊。”贺兰雄摸着胡子,笑吟吟地道:“士兵们脚上的那种冰刀,可是由积石城军工坊里特制的。快看,这是三千米的比赛,已经开始了!”
曹天赐立即便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