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第7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屋里转了几圈,高远道:“我找一个什么日子,以探视梅华的理由去梅府,顺便与梅一坡好好谈一谈,这件事情要仔细一些,更要周密一些,如果这件事情传出去,只怕在蓟城会引起振荡。”
“臣下明白。现在蓟城好多东西,臣完全搞不懂了,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新的东西寸出不穷,可也不尽然全都是好的。”高远点点头,“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才不会出现大的疏漏啊!”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汉旗天下(171)天伦之乐
与严圣浩一席长谈,待其告辞离去之时,天色已是放亮,高远便干脆在书房之中美美的睡了一觉,直到日上三竿才再何卫远的呼唤之中醒来,后宫叶菁儿已经准备好了家宴,正在等着高远去后宫吃饭。
草草洗漱了一下,高远快步直奔后宫,刚刚跨进叶菁儿居住的宫殿的大门,一个头梳着两个冲天小辫,身裹着厚厚的裘衣的女娃娃已经如同一个毛团一般跑了过来,两只小手伸得高高的,胖胖的小脸上,洋溢着的是欢喜之极的笑容。
“爹爹,爹爹!”一声声的呼唤,几乎要将高远的心都融化了,蹲下身来,伸开双手,毛团儿一下子扑进环里,两只小手紧紧地勾住高远粗壮的脖子,小小的嘴巴嘟起,波的一声,已是在高远的脸上重重地亲了一口。
“哎呀,好痛!”小毛团一下子惊呼起来。
高远哈哈大笑,举着小丫头一下子站了起来,用力一抛,将小丫头高高的抛起,在小家伙的惊呼声中稳稳地接住,小家伙回过神来,盯着高远的脸,突地格格地笑了起来,两只小手舞啊舞的,“爹爹,还要,还要飞!”
“好,飞!”在高远的大笑声中,小丫头又一次飞上了天空,落下,粗旷的笑容之中夹杂着清脆的童音的娇笑,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庭院。
门口,两个华裳女子含笑依门而立,看着父女两人,脸上洋溢着的却都是幸福的笑容,看到两个女子,高远伸手接住小女儿,将其架在脖子上,小丫头的两只小手抱着他的头,迈开大步。高远向门口走去。
“菁儿,这半年,辛苦你了。”高远看着叶菁儿,道。
“男主外,女主内,这本是就是我该帮的,谈什么辛苦不辛苦!”叶菁儿微笑着道:“快将静儿放下来,咱们的小公主平素都是被咱们宝贝得不得了,也只有你,才这么没轻没重的。也不怕将静儿摔着了,就将没摔着,吓着了也是极不好的。”
高远大笑,伸手将小丫头抱下来,搂在怀里,“静儿,怕不怕,吓着你没有?”
“静儿不怕,静儿还要飞。”小姑娘睁着大眼。一脸的企盼。
“好,有种,不愧是我高远的女儿。”高远得意地瞧了一眼面前的两个女人。
“好好的女儿,可别让你养野了。馨儿,快将静儿抱走,别让他带坏了。”叶菁儿含笑吩咐道。宁馨笑着应了一声,伸手从高远手里接走了小丫头。
两个女人的身后。这时候才转出两个男孩,“见过父王!”两个男孩,大的高致远。小的高明志,一个八岁,一个六岁,比起小女儿的活泼,两个男孩却都是规矩得很。
“嗯!”高远冲着两人点点头:“半年不见,又长高了,长壮了,学习可还好?在学校没有捣乱吧?”
“有劳父王挂心,一切都很好。”高致远小声道。看着两个小家伙一本正经小大人的模样,高远却是摇摇头,两个小家伙看来是被叶菁儿给管得极厉害,他却不喜将本来童真的孩子给整得这么老成,俯下身来,在两个小家伙耳边道:“等老爹把手里的事情办完了,带你们去骑马射箭放炮。”
两个小家伙立刻喜形于色。
“真得吗?”方明志小一些,却是没有老大沉得住气,当下就忍不住大声叫了出来,“父王真带我们去骑马射箭放炮么?”
“想也别想!”高远还没有作出肯定的回答,叶菁儿已是插了进来,一手牵了一个,道:“吃完饭,便去完成今天的功课,想要骑马射箭,自有老师教你们,至于放炮,不可能。大哥,小孩子现在正是性子塑成的时候,可万万由不得他们的性子来,一个燕子捣乱还不够,你一回来就想掺合,这可不成。”
看着两个小家伙一脸委屈的模样,高远嘿嘿一笑,悄悄地冲着两个孩子做个手势,意思是找到机会再说。
“对了,怎么没有看到燕子呢?”高远笑着坐到桌子边上,看着满桌子的菜,已是忍不住拿起筷子,夹了一箸丢进嘴里大嚼起来。
叶菁儿和宁馨一下子笑了起来,“昨天她闹了一出,你不是让何卫远过来,叫我狠狠地处罚她吗,我便罚她跪了一个时辰,今儿个可就生气了,赌气不来呢,先前叫丫头去请,蒙在被窝里不可出来。”
“这个泼辣的丫头,现在在宫里居然也还养出了一身毛病了。”高远忍住笑道:“昨天,她可是太过份了,那可都是我大汉的股肱大臣,哪能如此捉弄人家的,当着他们的面,我岂能不怒发冲冠,让你狠狠地处置她,原本也是以为你会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倒是想不到你竟然当真让她跪了一个时辰,也难怪她生气罗!”
叶菁儿嗔怪地看着高远:“如此说来,倒是我的不是了,好人你做,恶人我当,你当燕子真那么老实?我让她到宗庙里跪着去,她在哪里呼呼大睡,最后还是宁馨怕她着凉了,去将她弄走的。”
“嗯,这才是贺兰燕嘛。”高远笑道。
“燕子昨天虽然说做得不合适,但我心里倒觉得开心,这些大臣们也太不体恤你了,出门半年刚刚回家,也不说先让你与孩子们先聚聚,昨天三个孩子可是巴巴的等你到半夜,都困得睁不开眼了还不肯去睡呢。”叶菁儿道。
“那还罚我跪?”外头突然传来一个气鼓鼓的声音,一扇窗户被拉开,一个人影从外头径直飘了进来,不是贺兰燕还能是谁?
“燕子,又钻窗户,放着好好的大门不走,怎么就喜欢钻窗户,你不是窝在被窝里睡吗?怎么又偷偷跑来听墙根?”叶菁儿故作怒意。
“人家哪里听墙根了,只是饿了,便想过来吃饭了,刚好听到这句话嘛!”贺兰燕耸耸肩。
“好好,左右你都是有理的,既然来了,就吃饭吧。昨天虽然处罚你,但我心里倒也是极高兴的,既然你心里有气,今天晚上便让大哥去陪你,满意了吧?”叶菁儿道。
贺兰燕一下子红了脸,“谁要他陪?我才不要,让他去陪姐姐吧!”
“还说不要,两只眼都发光了!”叶菁儿轻笑着打趣道。
听到自己开始被分配在哪里过夜了,高远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嗯,这个,还是先吃饭吧,今天午后,我准备去梅府一趟,看看梅华,另外呢,有些事情与老梅谈谈,回来后你们也不用分配我,我一齐陪了可好?”
“想得美!”几双筷子一起举了起来,作势欲打高远。却终究只是比划了一下,却都是大笑起来,把几个孩子弄得一楞一楞的,不知道几个大人在搞什么鬼?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其实做了汉王之后,高远将绝大部分的政事都扔给了政事堂和大议会,自己倒是躲起来过着小日子,这也让后宫里的孩子和妻子们都习惯了高远在身边的日子,这一次高远一出去便是半年,大家自然便有些很不习惯。现在终于回来了,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从前,自然很是开心。
高远给妻子孩子们讲着在外头的趣事,自然是不会讲战场之上的鲜血淋漓,只是捡着楚国的一些风土人情,倒也让他们听得精精有味,那个时代,交通资讯都极其落后,就算是像叶菁儿贺兰燕这样的人物,也是没有去过楚国的,很多东西都是道听途说,与事实相去甚远,此时听着高远娓娓道来,倒也听得津津有味。几个孩子更是扒着高远的膝头,拽着他的胳脖,不停地摧促着高远多讲一些。
一顿饭吃到晌后,终于曲终人散,几个小娃娃被叶菁儿和宁馨带着去做自己的功课,高远则带着贺兰燕前往梅府,一身便服只带了几个随从的两人坐了马车,从王宫出来,拐了一个弯,丝毫不引人注意地在大街之上行驶着。坐着的马车从外表上看,与大道上行驶着的很多马车并没有什么两样,真正的不同,只是在安全的防护和内里的装修之上。
“还在生气呢?”看着坐在马车中的贺兰燕仍然郁郁寡欢,高远忍不住伸手去捏了捏她的鼻子。
“不是!”贺兰燕叹了一口气,“昨天那几个老家伙不通人情世故,我是很生气,不过后来想想,也的确做得过了,这事儿你别给我大哥讲,不然又会写一封长信来教训我的。”
“当然不讲。”高远一笑:“哪怎么还这么不高兴?”
“我是心疼梅华而已,他和吴涯两个,当年在我训练的那一批骑后之中,是最出色的,但正因为出色,却无法融入黑衣卫的整体中去,后来去做了你的亲卫。哎,梅华年纪轻轻的,这便残废了,也不知道老梅有多伤心呢?”
高远沉默了片刻,“将军难免阵前亡,梅华见惯了生死,打了太多的生死仗,对于这些,只怕并没有放在心上,相比于他的那些阵亡的战友们,他算是幸运的了,当年我的那些亲卫,活到现在的,又还有几个?杨大傻的第一连,幸存到现在的,不会超过十个了。”
“不过,仗终于要打完了。”贺兰燕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太平日子终于要来了。”
“是的,仗要打完了,太平日子要来了。”高远点点头。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汉旗天下(172)想要退役的将军
梅氏一家,在大汉赫赫有名,梅一坡,大汉中央银行首任行长,一手建立了大汉的银行业,主持了货币的发现,为大汉的金融安全立下汗马功劳,老大梅朴,现在是汉王高远的大管家,替汉王掌控着私人产业,说起来就是一个掌柜的,奈何这位东家实在牌子太大,走在外面,无论高官显贵还是富豪商绅,无不是对他客客气气,老二梅素,现在掌握着梅氏私人的生意,是大汉几大商业巨头之一,而老三梅华,则是汉王心腹,青年近卫军的一名师长。
如此显赫的家族,你很难想象数年之前,梅氏还不过是蜗居在一个小县城的商贾,虽然家境富足,但影响力也不出郡府,与现在的境地相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而梅氏发家的缘由,便是因为当初梅一坡的一个不经意的决定。送梅华从军。
梅华在军中得到高远的赏识,自己也颇为争气,一路高升,而梅氏也就此进入了高远的视野,在当时由征东军控制的数门生意之中,指定了梅氏作为征东军的代表之一,梅氏就此发家。以后的一切,便都显得顺风顺水了,征东军不断壮大,梅氏便也水涨船高,到高远建国号为汉,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国家,梅氏便也随着汉国的壮大而不断地壮大起来,成为大汉著名的几大家族之一。
便服出行的高远并没有走大门,因为临近新年,梅氏的大门外,每一天都是挤满了客人,梅氏门外的大街之上,停满了马车,无不是等待着去拜见梅一坡的,想从大门进去,只怕当真是门儿都没有。
马车径直走到了梅府的一个侧门外。何卫远跃下车辕,轻轻地敲了敲侧门,内里立即便有人将门拉开了一条缝,这里是梅家专门为重要的客人预留的一个进府的门,平素一直有人看守。何卫远掏出自己的腰牌递了进去,随即里面传来一声轻轻的惊呼,门立即洞开,何卫远瞥见一人的背影正匆匆地向内里奔去,不由暗自赞叹一声这梅府的家人,可也非同一般。一看到自己的腰牌,便知道自己不可能一个人来拜访梅一坡,而要自己随从便驾车的,这天下,除了汉王一家之外,还有谁有这个资格这样吆喝自己。
马车径直驶进了侧门,大门立即关紧。
高远打开车门,下了马车,又转身伸手扶着贺兰燕下车。守卫这个侧门的梅府家人已是全都跪了下去。
“见过大王。”众人一齐叩首道。
“罢了罢了,都起来吧!”高远笑着摆摆手,向前走了几步,已是看到梅一坡正一手撩着袍子。一路小跑着过来了。
“王上,您怎么突然过来了?”梅一坡躬身行礼。
高远笑道:“怎么,听你这口气,是不大欢迎我来罗?嗯。是不是耽搁了你接见外头的那些客人,梅大行长,你不会受贿收好处吧?”
知道高远是开玩笑。梅一坡轻松地笑道:“王上,这一点梅某还是拿捏得住的,托王上的洪福,梅家这些年赚到的钱,便是几辈子也花不完,所以就算有人想对我行贿,他能送给我的,我还真瞧不上啊!”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笑了起来,“梅朴梅素都还没有回来?”
“没有回来,现面临近年关,各处的生意都要巡视检查盘帐,他们两个肯定是没空的,梅朴在哪里,王上应当清楚吧?”
“那你可真料错了,我是从来不管这些事情的,一向是菁儿在管,现在家里只有梅华?”高远问道。
“梅朴梅素早就在外头买了宅子单过了,梅华常年带兵,很少回家,他媳妇和孩子倒是一直跟着我们老两口住,不然偌大一个宅子,就我们两个老家伙,可就太冷清了。”梅一坡微笑道。
“梅华,他,精神状态还好吧?”高远觉吟了一下,问道。
梅一坡知道高远的意思,点点头道:“好,一直都很好,最开始从前线运回来的时候,他便一直很轻松,很开心,我们都以为他是硬顶着怕我们,怕他女人担心,但后来才看出来,他是真的轻松。”
高远点点头,“这一次来,主要便是来看看他,走吧,我们去瞧瞧我的这员虎将。”
“梅华何德何能,哪里担得起王上您亲自来看他?”梅一坡谦逊地道。
“梅华与一般人还是不一样的嘛,先不说你的关系,单是他自己,便是我一眼发眼,一手简拔的,他是我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现在他受了这么严重的伤,我心里很难过,一路之上,燕子也还念叼着这事儿,为此伤心难过呢!”
梅一坡向着两人躬身道谢,“多谢王上,王妃关心。不过梅华是武将,既是武将,踏上战场,随时便有牺牲的可能,打了那么严酷的一仗,一个师加上从积石城调去的五千学生军,最终幸存下来的只有那么一点点人,他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几人边说边聊,沿着长长的回廊走向后院,刚刚转到拐角,高远便停下了脚步,院子里,有几个人正在堆着雪人,其中一个人左臂袖子空空荡荡,却单手拿着工兵揪,正将地上的积雪一揪揪地铲起来,堆成一堆,而在另一边,一个大一些的孩子带着两个小家伙,正在开心地堆着雪人,已经可以看见一个人形的轮廓了。在稍远一些的一株梅花树下,一个少妇抱着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正微笑地看着他们。
“那个大一些的孩子是?”高远有些疑惑地问道。
“哦,那是梅华收养的孩子,是战友的遗孤,叫尚华!现在在积石城军事大学上学,现在放假回来了。”梅一坡道。
“哦,我想起来了,当年梅华单骑冲门杀人,轰动县城,后来杨大傻还为此挨了几十军棍作为御下不严的征罚么,那个孩子是尚胖子的后人,这个尚胖子我有映象,不到转眼之间,他的儿子都这么大了。”高远感慨地道。
“时光易逝啊!”梅一坡点头同感。
高远看着梅华,那脸上的笑容不是硬装出来的,而是发自肺腑,虽然是一个快三十的家伙了,而且是一个战功赫赫,杀人无数的将军,但现在的表现,却像是一个孩子一般,梅花树下的女人,也看不到因为梅华没了一条胳膊的伤心,反而是一脸的轻松。
“王上,梅华前几天跟我谈过一次,他准备伤完全好之后,便辞去军职,退役回家。”梅一坡道。
“什么?”高远意外地看着梅一坡,“退役?梅华在想些什么?我怎么可能允许他离开?”
“王上,梅华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见他像现在这么轻松过,欢笑过,这些年他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每次要打仗的时候,他总是忧心忡忡,他倒不是怕死,而是留恋家人,现在他断了一臂,自己也想退役,作为我们老两口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梅某还想请王上开恩,让他退下来。”
高远默然半晌,看着院子中笑着,跳着,跑着,与小孩子们欢乐的用雪球互掷的场景,终是点点头,“如果他执意要走,我也不会勉强他,不过老梅,梅华这样退下来,太可惜了。他的前程应当是很远大的。”
“王上,他已经决定了,儿媳妇儿也支持,我们老两口也巴不得他退下来,从此侍奉双亲膝前,做一个合格的儿子,丈夫,父亲。”梅一坡道。
“他高兴便好吧!这些年,他的确亏欠了你们很多,也亏欠了他女人很多。等他伤好之后,让叶重给他安排一个闲职吧,去国防部任职也好,去大学教书也好,由得他去选择吧。”高远有些遗憾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后院,看到梅华如此开心,他倒不愿意去打搅他了。
“我听梅华的意思,是想彻底退下来。”梅一坡犹豫了片刻,道。
“彻底退下来?”高远失笑道:“老梅,你瞧着吧,像梅华这样的人,你以为他真能闲得下来,这一次,是仗打得太残酷了,他触景生情,因而生出不少感慨,等熬过了这一阵子,他会后悔的,也许他不愿意再踏上战场,但他真舍得离开军队?我看不见得吧?现在就安他安静一阵子,等他什么时候想出来了,再安排吧,我会让叶重给他把位子留好的。”
“多谢大王替他考虑得如此周全。”梅一坡双手抱拳,一揖到地。
“有什么好谢的,梅华跟着我出生入死多年,这是他该得的。”高远微笑道:“不去寻他说话了,老梅,今儿个反正我也来了,咱们便好好聊聊,关于银行,我有一些新的设想,要与你谈一谈,你是这个行当里的老大,看看我的想法可行不可行?”
“哦,大王又有新的想法?那微臣是一定要洗耳恭听的。银行这个概念便是王上提出来的,以前我只搞过钱庄,这几年来,在大王的提点之下,我当真是受益匪浅啊!”
“我提点了你什么,只不过随口说出一些不知是好是烂的主意,真正去做的是你们。”高远道。
“想法是最重要的。”梅一坡郑重地道。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汉旗天下(173)分拆
贺兰燕自去后宅见梅夫人,而高远则与梅一坡到了书房之中,坐在梅一坡的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