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新传-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岳飞竟将一诗一文写满一纸,交到了父母手中。
秀娘虽是个识文断字之人,可对于诗文来说却是一窍不通。岳和更是个大字不识的庄家汉子,这一篇诗文在他看来就像是一窝蚂蚁,密压压没个头绪。最后还是秀娘有了主意,她将诗文卷成一卷交给岳和说道:“我们家地主他藏书颇丰,想必是个有学问的人,不如你请他评阅一下,便知深浅。”
岳和将纸筒往怀中一放笑道:“亏娘子聪明,其实闲谈中我便知他是个休官隐居之人,必然才学过人。”
就在当天,岳和便把岳飞所书的诗文交给了地主评阅。地主看过了之后先是一皱眉,然后问道:“这些诗文是从何而得?”
岳和赶紧应道:“此乃我家犬子所写。”
地主点了点头又问:“你平日里借书都是为他所读?”
岳和一躬接道:“正是!我家犬子自幼喜读,不知他今日之文章怎样?”
地主将诗文又重新卷起交给岳和说道:“依老夫看来,你儿他有此文章,将来不敢说金科高中,但在本县做个举子还是毫无问题的。”
地主说着话又用手拍了拍岳和的肩膀说道:“你儿他诗文具佳,相信将来必是能食官奉之人。待它年科考,可叫你儿他前去应试,若能得中,何用为他人佣耕?”
岳和一听他欣喜过望,到了晚上他回到家中,刚一进门,竟发现门旁戳着一杆崭新的银枪。
岳和回家这一路上是满怀梦想,这回一下子就都化作了泡影。他气生生走到里屋见了秀娘便问道:“娘子为何如此宠溺飞儿?不是说好了凭诗文之优劣才能买枪的么?”
岳和这一句话说得秀娘也没了头脑,她想了一下,急忙从柜中取出个包裹,伸手在里边又摸出个布囊,她倒出银子数了一遍说道:“这都是家中所存,并未失少,他爹此话缘何说起?”
岳和看了看秀娘手中的银子,他挠了挠头说道:“是为夫错怪了娘子!可不知飞儿他的银枪又是从何而得?”
等到了晚饭时间,只见岳飞头汗如蒸般跑了回来,他一进门就抱过泥盆到院中去洗脸。
待岳飞再一进门,岳和迎在门口劈头问道:“飞儿,你的银枪从何而来?”
岳飞用袖子擦了一把脸显得不经心地说道:“爹爹,孩儿今日去了趟县城,只卖了几幅字,便换得一杆银枪,而且尚有富余。”
岳飞说罢,又从怀中掏出几颗碎银,呈在掌心上。
这时,秀娘抢上前来,她一把将岳飞手中的碎银打落在地,斥责道:“我儿怎竟如此不知羞耻?俗话说学好文武艺货卖给国家,我们修文习武,当以礼义为先,家贫不能屈节,又岂有以文卖艺之理?”
岳飞闻听跪道:“娘亲教诲,孩儿谨记了,日后绝不敢再犯。”
秀娘又将目光转向岳和问道:“我儿诗文地主他如何品评?”
岳和看了看岳飞,一笑道:“地主言说飞儿他凭此文才,将来必是能食官奉之人,让我们对他细心栽培,以后若科举应试,我们家从此便不必再为他人耕作。”
秀娘听了,他看了眼岳飞,又瞧了瞧门旁的那杆崭亮的银枪说道:“为娘允你弃文修武。不过,习武乃是为尽忠报国,不可倚强凌弱,更不可结交草寇。”
岳飞拜了一拜说道:“孩儿自当卫国为勇,护守一方国土,绝不敢落草为寇。”
各位:说到这,咱再唠一唠岳飞的这杆银枪。大家都知道岳飞手中的这杆银枪是行如猛蛇,天下无敌,那么,岳飞手中的这杆银枪一定价值不菲,花多少钱买的呢?反过来。岳飞卖字又卖了多少钱呢?
其实大家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岳飞卖字总共也就不过半两银子,可是,岳飞的那杆银枪又值多少钱呢?银枪,顾名思义,枪头是银的,大概价值不菲,起码从重量上来说,也不止一两银子吧?其实不然,所谓的银枪其实枪头并不是银的,因为银子太软,不适合用作兵器。说实话,那时候的一杆银枪其实就跟常用的犁耙锄头价格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兵器的枪头是用冰铁打造的,所以看起来白铮铮的耀眼,就跟亮银一般。再就是枪杆,岳飞用的枪杆乃是用藤木修成的。因为藤木有一个好处就是软中带硬,硬中有软,比较有柔性,俗话说叫做宁弯不折。而且,如果在出枪之时颤动枪杆,那枪头立刻就会变得形如梅花,难分虚实。这就是岳家枪的独特之处,又有多少胡人葬身在这杆枪下,现在已经无计可数了。
话说在当时,金兵常常进犯中原,袭扰当地的百姓,因此岳飞便加入了乡里自发成立的义勇军,抗击金军。这支义勇军其实人数并不算多,也就六七百人的样子,可个个都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再加上他们都是本乡本土之人,对地形环境都比较熟悉,因此上他们经常能以少胜多,使得金军只能避开此地,绕道而行。
刚才有人就问了:岳飞不是跟周侗学射的么?怎么又喜欢上了枪?他的枪法又是跟谁学的呢?这话,因为一直都没机会说,这会儿,我老瞎子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两句。
前边咱提到过,岳飞从豪人周侗学射,那么,“豪人”又是何意呢?周侗之所以人称他“豪人”,因为他不仅是弓箭射的好,而且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个武艺非常高强的人,所以才被人称作“豪人”。
岳飞跟周侗习武,刚开始周侗只教他射技,后来又传给岳飞一些拳脚功夫和刀法。许多事情往往仿佛都是天命所定,岳飞生来就喜欢枪,可师父周侗却一直都不肯教。这里其实也有个原由:因为岳飞从小学射,而且是左右开弓,这样就练就了一膀子的好力气。大家知道,枪乃是十八般兵器之贼,说的是枪工于巧,精于湛,使的是巧劲,能够四两拨千斤。反过来,枪属于轻兵器,在力搏上就明显吃亏,所以使枪的人要求技艺精湛,利在速胜。从岳飞的条件来说,但凡有力气的人都喜欢使重兵器,像刀、戟、斧、锤等等,这样才能发挥出力量的优势。所以师父周侗他只传岳飞拳法和刀法,是有道理的,这叫做因材施教。可岳飞他却偏偏爱上了枪,师父周侗也一直迟迟不肯教。
一次偶然的的机会,岳飞练罢了一套拳,蹲在一边休息的时候,出于习惯,他顺手拾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划划点点地练起字来,写着写着,他突然“笔”端悬空,渐渐飞舞起来。
师父周侗看见,走过来问道:“徒儿是在练字还是习武?”
岳飞将木棍提在手上比划了两下说道:“师父,徒儿幼年便以沙盘练字,似乎觉得书法与枪法有雷同之处。”
周侗往岳飞手上的木棍看了一眼,道:“说来听听?”
岳飞用木棍在地上边写边说道:“师父请看,枪法一如书法,也讲究轻重缓急、虚实相济,还要气灌丹田,一呵而就。”
周侗闻听哈哈大笑道:“想不到我徒未学枪技竟能悟出枪法真谛,孺子可教也!”
就这样,师父周侗才拼自己年迈之余力,悉心传授岳飞一套枪法。岳飞凭借自己书法之所悟,进行了承传和光大,这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岳家枪。
现在咱们再接着说故事。
话说当时金兵常常进犯中原,袭扰百姓,乡里自发组成了一支义勇军。一开始人数不多,也就是百八十人的样子。尽管如此,由于他们都是本乡本土之人,对于地形环境都比较熟悉,所以面对金军却总能以少胜多,屡屡奏捷,从而使乡邻百姓的财产免受了损失。就这样,这支义勇军的名声越来越大,引得十里八村的义士纷纷来投,没多久,义勇军人数就猛增到了六七百人之多,岳飞也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其中的。
虽然这支义勇军能打善战,声威鹤立,令途经这里的金军不得不绕道而行。可由于当时的宋徽宗性格软弱,主张议和,所以各州府的官兵也只能驻军防御,皆不敢出兵与金军交锋。这样,义勇军虽勇,可毕竟是孤军作战,无法远征,再加上这么多人的队伍没有朝廷的军饷,只能靠附近的乡绅济粮来维持,何能长久?
果然仅两年光景,义勇军由于军中缺粮难以为继,以至于人心浮动,便开始陆续有人离去。
就在这个时候,岳飞的父母岳和跟秀娘也在暗地里商量。秀娘觉得,飞儿他加入义勇军,这虽然是一件有利于乡邻百姓的义举,可毕竟是群龙无首,又得不到朝廷的支持,注定不是长久之计。岳和心想:如今飞儿他已经年整十九岁,该是给他说一门媳妇的时候了。趁着这几年的收成好,家里积存了不少现银,不如赶紧盖间房子,把婚事办了,或许这个新媳妇能把飞儿的心收住,令他弃武从文,这样将来若能治国安家,才能落得忠孝两全。
各位:岳和两夫妻在准备给岳飞张罗婚事,这婚事定在何时,又娶的谁家之女?
这话,咱留作下回分解。
本书首发于看书罔
第二百五十一章 结连理壮士伏枥系国忧
第二百五十一章结连理壮士伏枥系国忧
结连理壮士伏枥系国忧踏征程英雄遗诗言奇志
各位:上一回咱说到了岳飞的父母老两口张罗要给飞儿娶媳妇的事,这一回咱就从这说起。
话说岳飞在军中接到同乡捎来的口信,说是父母想念飞儿,让他回家一趟。
岳飞一回到家就见到了父母为自己盖的一间新房,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父母已经给自己订下了一门亲事,而且婚期也已经择好,近在四日之后。
岳飞本是个孝顺的儿郎,听父母亲这么一说,也就一笑而应。
当然,那时候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要讲门当户对。岳飞本生在一个佃农之家,那么自然也就只能娶个贫家子女。这女子是谁?她家乃是刘姓,名字只是一个单字叫做巧儿,这年芳龄整十七岁,小岳飞两年,生得相貌还算清秀,人也乖巧,是个贤淑之女。
岳飞婚后不久,也就半年多时间,他听说真定府刘韐征兵纳粮,并联合其它郡县,准备出兵抗金。岳飞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与父母商量,因为岳飞这次乃属应征入伍,又是怀有报国之志,父母自然不会阻拦。这样,第二天岳飞就打好了行囊,扛上银枪就奔了真定。
要不怎么说岳飞的报国之路曲折而又艰难?这不,岳飞入伍还不到一年,就传来噩耗,父亲岳和因病卒于家中。
岳飞得闻此信,他急忙赶回家中奔丧。到了家这才知道,父亲因为积劳成疾,病故于榻上。
岳飞大哭了一场,发送走了父亲,又接过父亲留下的锄头,替父务农。在此期间,岳飞和巧儿小两口对母亲是十分的孝敬,每日必早问安晚询恙。可是母亲姚夫人却总是郁郁于怀,脸上难得见到一丝的笑容。岳飞只当是母亲她怀念故去的父亲,心想:再过些时日总会好的。
提起岳飞和李巧儿这小两口婚后的感情还真挺好的,不能说是夫倡妇随吧,从过门到岳飞入伍乃至岳和病重这段时间,巧儿她也是和婆母一起在床前侍候,极尽孝道。这关键是巧儿本来就生在贫苦之家,从小就练就了一双巧手,再加上她人也勤快,不仅针线整齐,而且还粗活累活什么都能干,简直就顶上了大半个劳力。
各位:不知道咱现在说这话还有人信不,天下真有这样勤于持家,任劳任怨的女人么?不错,岳飞的妻子李巧儿还真是这样的女人。这里,大家若想听个说法,我只能这样讲:因为岳飞是个才貌双全的好男人,眉宇间正气堂堂,又不失书生的那种逸然和俊朗,不只是枪舞得好,干起农活来也是有膀子力气,又肯吃苦。从这一点来说,岳飞的妻子巧儿真的是实实惠惠地喜欢上了岳飞。不有这么句话吗?说是一个女人,一旦是深爱上了这个男人,那是粉身碎骨都心甘情愿的。
夜寐之前,巧儿总希望与岳飞合欢,儿岳飞却时常婉拒。巧儿十分不解,自顾其貌,以为花容不足以为悦,遂耿耿于怀。据说后来在岳飞到了中年之时,他的同僚吴玠见岳飞家无侍妾,便花钱从一个士人家中买了个女子欲送给岳飞作小妾,这女子年方一十六岁,貌美如花那自然是不必说,因为这是吴玠花了两千贯才到手的,这在当时可是花了大价钱的,当然是个绝佳的女子。
吴玠将小女送到岳家,岳飞却站在屏风后说道:“我家人穿的都是布衣,吃的都是粗粮,而且是足不登履。”
这小女一听这家人连穿的鞋子都没有,只顾掩口窃笑,自然是不愿。
巧儿这回真的知道自己的丈夫并非是贪色之人,因此上对岳飞更加地钟爱。
可在当时岳飞是怎样劝慰妻子的呢?当时岳飞说道:“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意思是说:皇上从早到晚忙于国事,我们这些志士又怎能享于安乐呢?后来巧儿又问:“夫君,要你说怎么样才算天下太平呢?”岳飞答道:“如果文官都不爱财,武将都不怕死,那样我们才能有太平之日。”
巧儿无言,最后只得以求子为名,与岳飞偶合。
你说岳飞他是不是寡欲?关于这一点,如果大家细读前几回精卫与观音菩萨的一段对话,心中便会有了答案。这里,老瞎子给大家作个佐证。
话又说回来,巧儿对岳家宗室还算蛮有功劳的。由于她的争取,岳飞膝下还是有了五个儿子,大的名叫岳云,其次是岳雷、岳霖、岳震、岳霆。对了,不有这么句话么,叫做五子登科,就是说岳飞的五个儿子都进了科,有了爵名。
有人说了:不对,岳云是和岳飞一块死在了南京,而岳雷、岳霖、岳震能打仗的时候,岳霆还小呢!他怎么能登科呢?
这事,咱也不扒瞎。其实五子登科这是后来的佳话,那是在宋孝宗的时候,孝宗皇帝为岳飞的冤案平反昭雪,追封岳飞为鄂王,同时也为岳飞这五子进科加的冕。
又有人说了:八爷,您在前的说法还是不对。我听说岳飞的五子当中,惟独岳云不是亲生的,是捡来的。不信您看,后边的四子名字上头都有个雨字头,而惟独岳云只单单是个云字。
要我说:有些人可能都是吃饱了撑的!其实这个“云”字古来的写法一直都是“雲”,本身是带“雨”字头的,只是后来因为汉字简化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关于这件事,咱慢说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如果说当时岳飞正在驰骋疆场,他若能捡这么个孩子回来,这里边一定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不然的话,岳飞在战场是杀敌还来不及呢,他哪有这闲工夫啊?
我刚才的意思是说:李巧儿对岳家宗祠的贡献不小,据说到现在岳家的后人遍地都是。就在我们东北,当时金人的老巢也都有,不过他们只是岳家的一个分支,而且这个“岳”字是上下反着写的。这些是与不是反正我老瞎子也不给大家做这个推断,只要是能把岳飞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就好。
还有人提出这么个说法:说是岳飞一共娶了两任妻子,前妻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跟着一个小校跑了,岳飞知道了之后还前去赠了五百两银子。
这种说法,我老瞎子不敢苟同。如果要放在这部书里边来讲,那简直就是诋毁英雄岳飞的形象。所以说我老瞎子先不管它是真是假,就算是真,咱说书的也不能这么来讲。天下的传说总是千奇百怪,英雄的故事也是各有千篇,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说法。我老瞎子也是如此,不然大家就听不到新鲜的故事。
说到故事咱还得接着往下讲,不然咱老纠结事情的某一个细节,这恐怕我老瞎子得陪你们坐到一宿到天亮。
话说时光荏苒,一晃四年过去。这一年,康王赵构命枢密院刘浩在相州征兵买马,并摆下擂台,比武招官。岳飞听到这消息兴奋不已,可他忧心的是:如果他前去应征,家中的老母亲就无法照料,正所谓是忠孝不能两全。
岳飞怀着心腹事,这几日就变得闷闷不乐、少言寡语起来。
这一日,岳母姚夫人突然把岳飞叫到跟前说道:“飞儿,为娘今要在你背上刺几个字,我儿可愿意?”
岳飞是个孝子,他当即脱下外衣道:“娘,孩儿之身乃父母所赐,今娘欲在儿身刺字,儿甘愿承受!”
岳母姚夫人先用温水给岳飞擦了擦后背,然后手持绣花针便在岳飞的背上一针针地刺起来。
岳母刺毕,又在岳飞的背上涂过了墨,这才对着岳飞眼含泪水说道:“我儿之身虽非娘身,可针针都刺得娘心痛。娘想儿也会知道,国与家,那个为大?倘若无国,我们母子哪有今日?”
岳母说罢,又给岳飞穿上衣服,厉声道:“我儿若不能报国立功,就休要回来孝敬为娘!”
岳母说完便将岳飞推了出去。
到了晚上,岳飞令妻子为自己擦洗后背,巧儿掌灯一照,竟认出了这是“精忠报国”四个字。
各位:说到这大家都知道,岳母其实是个敢爱敢恨的人,又深明大义,故而才对岳飞有如此励志之举。说起岳母,我们也不能把她的素养抬得太高,毕竟是生长在那个年代的妇女,学识有限。岳母之所以鼓励岳飞以报国为志,其实还是跟早年的那场大水不无密切的关系。岳母在感激县令郑大人恩施的同时,也深悟到了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说到这我老瞎子再给大家插一杠子,因为昨天有人跟我说:岳飞的老家不叫下洼村,史料上说是叫孝悌里。
关于这话,当年我也曾向老恩师求证过,记得老恩师是这么说的:下洼村是真是假已无据可考,而孝悌里这个名字的确有史可查。可是孝悌里这个名字是在岳飞成名之后附会上去的,主要是为了迎合岳飞的生平和岳母刺字的故事才特意取的这样个名字。你们难道不觉得“孝悌里”这仨字与岳飞之精忠报国有相辅相成之意么?过去的地名,大多都是因山水地貌而得名,像五道沟、二坎子乡、三岔口、五加皮…
下面马上就有人接话了:不对,八爷!五加皮不是地名是酒。
我说:你这人还真够心细的,我就秃噜错一个字,把武家坡说成了五加皮,你就听出毛病来了。其实我老瞎子说书走板也是常有的事,记得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