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溥的威望,吴伟业更是明白,如果说苏天成和张溥之间,发生了直接的冲撞,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看见吴伟业的神色很是奇怪,苏天成敏感到了一些事情。
“吴大人,此次巡按南直隶,是不是可以顺便去拜访一下恩师啊。”
吴伟业有性惊的点头,他想不到,苏天成有着如此的敏锐性。
“如此说来,张先生一定很关心江宁县发生的事情了。”
“苏大人万万不要误会,我是代表朝廷,来了解情况的,至于说是非曲直,自有朝廷论断的。我准备去拜访恩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吴大人。先前的交谈,你是巡按御史,我是江宁县知县,我们之间,是公事交谈,接下来的话语,就是个人之间的交谈了,你的恩师张溥先生。威名远扬,我也是有所耳闻的,若是学术上面的交流,我愿意聆听张溥先生的教诲,说到这施政之事,还请吴兄见谅,就算是张溥先生名震江南。都不要想着干涉我江宁县的事宜。”
吴伟业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些话,他也不好说的,特别是今年三月。复社在苏州召开了第三次大会,从全国各地前往参加的人数,竟然达到了数千人,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复社和张溥的名望。达到了巅峰了,以至于江南一带的读书人。都不敢直接称呼张溥的名字了。
这绝不是什么好事情,朝廷内部的党争,吴伟业是清楚的,复社目前表现出来的状况,也有了党争的味道了,而且是特别明显的。
张溥本来是去年冬回到家乡苏州太仓,安葬父亲的,之后便在家里著书讲学,这期间,无数的士子登门拜师,据传张溥的门生,有七千人之多。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士子拜师,原因就在于张溥在提携和奖励门人的时候,不遗余力,想尽办法,当然,不可能都是正大光明的做法,尽管是这样,可想做到这一点,不是那么简单的,有人说了,南直隶的乡试,考试录取的名单和顺序,都是张溥事先就编好了。
这一切,都预示着,张溥已经在开始干预朝政了。
这是很危险的做法,吴伟业也是有些意见的,既然想着在学术上面,有所作为,就安安心心的著书立说,打着著书立说的幌子,干预朝政,这是最为令人切齿的。特别是这次写来的那封信,令吴伟业很是不舒服,自己是代表朝廷,到南直隶来巡按的,皇上都是要自己来了解情况,并未下什么断言,可张溥却在信里面,大肆的谴责苏天成,好像苏天成十恶不赦,是整个士绅官僚的敌人了。
苏天成的倔强和能力,还有手腕,吴伟业当然清楚,他不愿意恩师张溥与苏天成之间,有着大的冲突,尽管说张溥的门下,有着诸多的学生,可鱼龙混杂,真正的遇见事情了,这些人闹哄起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苏兄,既然是私下里的交谈,我也该实话实说,恩师确实对这件事情,颇有些微词,不过孰是孰非,我觉得,还是由皇上定夺的,我想到的是,苏兄在南直隶做官,还是不要和诸多的士绅富户,过于的对立了,否则日后举步维艰啊。”
苏天成的神色缓和了一些,吴伟业确实是为他考虑的。
“吴兄,你还是不了解我啊,这也难怪,我们没有在一起共事,周顺清的事情,你应该是知道的,当时,周延儒大人是内阁首辅,周顺清在江宁县作恶多年,大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无非是想到了自身的前途,至于说老百姓的利益,暂时放到了一边,可我是怎么处理的,我不会管那些事情的,我到江宁县上任之时,就说过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甘薯,要是做事情考虑太多,还不如不做。”
“苏兄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只是恩师门下的学子很多,我是想着提醒你啊。”
“谢谢你了,你的意思我清楚,我从来不相信权威,更不喜欢空谈,江宁县的官吏,都必须要做事情,不能够做事情的,你就是有着点石成金的口才,也不要想着在这里出头。”
吴伟业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知,苏天成面对钱谦益、黄道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复社主张的观点,与东林党完全一致,这方面,恰恰是苏天成所反对的,一段时间的磨砺之后,他也发现了,清谈确实误事,遇见了任何的实际问题,首先要站在道义的高度去争论一番,甚至不管实际情况如何,这是很无知的,就说这剿灭流寇的事情,恩师张溥的观点,就说惩罚首恶,余者不追究,甚至首恶愿意投降,也可以考虑感化。
朝廷在这方面吃的亏,已经太多了。
吴伟业不好表态,他不能够背叛张溥,否则这个罪名,他是无法承担的,但在江宁县这件具体的事情上面,他有着自己的看法。
“苏兄,你的观念,我基本上是明白的,按照你这样的做法,朝廷是能够得到极大好处的,只是你这样做了,难道没有考虑到个人的前途和得知吗。”
“说不考虑是假的,若是我没有在朝廷为官了,就是有着天大的抱负,也不过是一场春梦罢了,可事到临头,我不能够退却,涉及到根本和原则性的事情,我不会改变一丝一毫的观点,能够坚持这样的原则和底线,依靠的是什么,就是能够踏踏实实的做出来成绩,这就是最好的反击,让那姓谈的清流看看,究竟是做事情重要,还是夸夸其谈重要。”
吴伟业离开之后,苏天成陷入了沉思。
今天的交谈,是很关键的,至少他清楚了,朝廷里面,已经因为江宁县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引发了很大的争论,而且牵动了东林党和复社。
张溥的势力,是不容小觑的,天启年间,张溥在苏州创立了应社,专门对付魏忠贤,天下的士子纷纷响应,进入应社的人,不计其数,崇祯二年,张溥在吴江知县熊开元的支持下,在吴江成立了复社,将明朝各地的学社合并到了一起,崇祯四年,张溥考中了举人,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复社的第二次大会,之后到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内阁首辅周延儒第一次见到张溥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和赏识,而张溥因为得到了周延儒的重视,任意临事,辄相可否,以至于对编修吴伟业都是以门生对待。
崇祯五年冬,张溥因为回家安葬父亲,遵照礼制,辞去了翰林院庶吉士。
苏天成参加会试和殿试的时候,没有直接接触张溥,他对东林党和复社,有着很不好的看法,不可能直接去接触张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张溥也没有来拜访他。
之后,苏天成直接外放,到了江宁县,两人之间,更是没有直接的接触了。
苏天成对复社的看法,更加的不好,如果说东林党的党争,还有些遮掩的意思,复社就是赤裸裸的,复社创立之初,本意是好的,也是想着纠正朝廷中间的弊端,可随着发展壮大,加入复社的人多了,难免进来一些宵小之徒,加之管理者自命清高,一味的维护复社的利益,不容他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语,致使复社由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地方,渐渐的转换成为争夺权势利益的地方。
张溥因为复社的壮大,把持科举考试,通过其自身和复社的影响力,干预朝政,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这一次,他预感到,自己和张溥之间,可能有着不一般的碰撞了,张溥不过而立之年,比钱谦益和黄道周的年纪熊多,加之本身得到了诸多士绅富户的吹捧,更加的不可一世,什么事情都想着插手。
从吴伟业的态度来看,张溥肯定是施加了不一般的压力,只是吴伟业很是为难。
苏天成的脸上,浮现出来了冷笑,他不会在乎什么权威,任何的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张溥若是能够办实事的人,也还罢了,依靠着创立复社,扩大自身的影响,暗中操控朝政,面对这样的局势,苏天成绝不会退缩,肯定是对着干。
第二百五十一章 关乎未来发展的辩论
吴伟业这个时候到县衙来,苏天成有些奇怪,按说吴伟业到江宁县各处去了解情况,包括见到应天府的诸位大人,征询意见,还需要一定时间的,不可能这么快就调查完毕了。
进入三堂,吴伟业的脸色,有些凝重。
已经是散班时间了,这个时候,不存在谈公事了,所以说,苏天成开口说话的时候,尽量显得随意一些了。
“吴兄这个时候到县衙来,是不是有什么吩咐啊,若是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听着苏天成带有玩笑的话语,吴伟业勉强笑了一下。
“苏兄,恩师明日请你赴宴,地点在四海酒楼。”
“哦,张溥先生到了江宁县,这倒是大事情啊,为什么事先没有通报一下啊,明日的宴请,应该是我来负责的,张溥先生是吴兄的恩师,我应该尽地主之谊的。”
“没有那么简单啊,一同赴宴的,还有钱谦益老先生和黄道周老先生。”
苏天成的脸上,出现了玩味的笑容。
“那没有什么啊,我与钱谦益老先生和黄道周老先生,都有过交谈,也算是熟人了,只不过东林书院的负责人和复社的负责人都来了,恐怕我没有那么大的面子。宴请不到他们了。”
“苏兄不要这么说,这两日。我在江宁县,了解了诸多的情况,感同身受,越来越佩服苏兄了,苏兄的能力,我是万万不及的,虽然说苏兄对士绅富户的一写法和做法,我暂时不能够接受。但我也是看实际成绩的,苏兄的能力和胆识,非一般人可比啊。”
“吴兄,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就是担心明日的宴请,会出现意外情况。这你不用记挂于心,该如何的应付,我心里有数,只是吴兄说到了一些关键的地方,你不理解我的做法,有些转不过弯来。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张溥先生是你的恩师,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认识,我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就是凭着良心做事情。话说到这里了,我有个建议。吴兄还是不要呆在京城了,尽快的到府州县做事情,多接触一些实际,到时候,你自然会明白诸多的事情的,我们坐在这里空谈,作用的确不大的。”
苏天成、渠清泽和王大治,进入到四海酒楼的时候,吴伟业已经在楼下等候。
苏天成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看来这位张溥,架子还真的是很大啊,要求吴伟业在楼下等候,若是平时也罢了,毕竟是师徒的关系,可吴伟业现在的身份不同了,巡按御史,代表朝廷巡按南直隶,难道张溥不想想,自己这样做,会让外人怎么看。
可见张溥已经将自己看的很高了。
这可不是上面好的信号。
四海酒楼的掌柜,也站在一边等候,见到苏天成来了,连忙带着众人,直接上楼,到了雅间。
进入雅间,苏天成看见了站在窗前的张溥、黄道周和钱谦益,三人正在议论着什么,脸上带着笑容,在他们的周围,这三个年轻人,赫然就是东林四公子中的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
看见苏天成和渠清泽进来了,张溥和黄道周的脸上,依旧带着笑容,钱谦益的神色,严肃起来了,至于说黄廷平等人,则是如临大敌的样子了。
张溥首先稽首打招呼了,他毕竟和苏天成是同窗,一同参加了会试和殿试。
苏天成回礼,和黄道周、钱谦益等人,也一一打过招呼了。
黄廷平等三人,连忙招呼张溥、黄道周和钱谦益三人首先坐下了,却对苏天成和渠清泽视而不见,吴伟业的神色不是很好看了,请苏天成和渠清泽两人坐下,至于说王大治,依旧是站在一边,不会落座的。
黄道周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了,毕竟他在东林书院讲学,虽然说苏天成不属于东林党,也不属于复社的成员,甚至与东林书院有着不小的矛盾,但人家是江宁县知县,本地的父母官,黄廷平等人的做法,小气的同时,也显示出来自身的涵养是不够的,自己的学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老师的脸上无光。
苏天成笑着开口了。
“黄公子、易公子、邹公子,今日机会很难得啊,你们也不要站在一边了,还是入席坐下,尊师重教,主要的表现,还是在内心的。”
“你们都坐下吧。”
钱谦益终于开口说话了,黄廷平等三人,终于坐下了。
“王大治,你也过来坐下。”
渠清泽突然开口了,令在座的其他人,愣了一下,他们每月想到,渠清泽居然会这样说,今日在座的,都是官员和读书人,都是有功名在身的,王大治是什么身份,难道能够和众人坐在一起吃饭饮酒吗。
张溥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苏天成冷冷一笑,接着开口了。
“大治,坐到渠大人和我的身边来,今日是张溥先生请客,我想,张溥先生不至于如此的计较吧。”
蹦出来说话的,依旧是邹平章。
“苏大人,渠大人,先生今日请客,在座的都是有身份的人,想要在这里坐下,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我等都不敢随意入座的。”
邹平章 说出来这句话之后,张溥和钱谦益居然微微点头,黄道周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苏天成和渠清泽的脸色都变了。
这个时候,较量已经开始了,今日所说到的重点,就是士绅富户的待遇问题,从吃饭上面,已经表现出来了,王大治不过是随从的身份,地位不够,所以说,不能够坐下,在座的人,都是有功名在身的。
这是大明朝的规矩,也是东林党和复社,竭力维护的事情。
这种矛盾的凸显,是有着历史的渊源的,在魏忠贤执掌政权的时候,显得特别的突出。
魏忠贤执掌政权,为士大夫深恶痛绝,但有一件事情,魏忠贤是做得不错的,魏忠贤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的疾苦,他们在全国各地征收商税、海税等等,没有增加农民的负担,对准的就是士绅富户和商贾,侵害了士绅富户的鲤鱼,这令魏忠贤得罪了大批的官员和士绅,朱由检登基之后,扳倒了魏忠贤,对于魏忠贤推行的政策,不管良萎,一律废除。
士大夫和东林党、复社掌握权力之后,撤掉了征收盐税、海税、商税的太监,再一次保护了士绅富户的利益,导致国库空虚,为了保证朝廷的用度,他们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在农民的头上增加了赋税,而且在连续几年的灾荒之后,依旧没有减除赋税,各地无论是不是有灾害,赋税照旧,偶尔一个地方,免除赋税,绝大部分的农民,依旧要承担赋税,以前拖欠的赋税,还要补交。
黄河与淮河的灾害很重,魏忠贤执政的时候,投入了一定的银子,进行治理,但文官掌握了权力之后,崇祯元年到六年,没有投入一两银子,任凭灾害频发,根本不管不问,令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官逼民反,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农民起义大规模的爆发。
从这个方面来说,文官集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东林党和复社起到的作用,尤为突出。
苏天成在江宁县的作为,先期的时候,没有牵涉到士绅富户的利益,重点是针对商贾的,在大致调整了商贾的利益之后,准备对士绅富户集团开刀了。
东林党和复社,敏锐的发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他们绝不会小看这个问题,虽然江宁县的动作不大,但寓意是深刻的。
说得不客气一些,东林党和复社,认为江宁县的做法,是在替魏忠贤翻案。
明白了这一点,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江宁县要求士绅富户售卖粮食这样的小事情,朝廷会派出来巡按御史,会调查清楚。
若不是苏天成做了很多的大事情,真正的体现出来了能力,说不定这个时候,已经被戴上了阉党的帽子,被投入到大狱里面了。
这也证实了苏天成的判断,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是没有人情味的,是你死我活的。
苏天成的应对办法,必须要做出来改变,也就是说,他的步子要迈的更大一些,如同打组合拳一样,一拳接着一拳,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够软弱,不能够退让,在原则的问题上面,不能够有丝毫的动摇。
看见渠清泽准备开口反驳,苏天成挥挥手,示意自己来回答,这个时候,他已经进入了高度谨慎的状态了,说话要注意,张溥、钱谦益和黄道周等人,都是当今的大儒,有着不一般的学识,也有着众多的追随者,要是说出来的话语,被他们揪住了尾巴,那就不是好事情了,说不定自己的一系列计划,都要遭遇挫折。
张溥和钱谦益,脸上浮现出来微笑,看着苏天成和渠清泽,黄道周的神色严肃,他们都想知道,能言善辩的苏天成,会说出来什么样的话语。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关乎未来发展的辩论(2)
苏天成每一次参加辩论,都带着渠清泽,这里面的含义,也是深刻的。
渠清泽的身份不同了,每次跟随苏天成,能够将这些辩论的意见,很快的传到皇上的耳朵里面去,只要得到了皇上的支持,苏天成就有了最大的依靠和底气。
他还需要得到其他支持,大明朝的士子,力量是不小的,有些时候,甚至能够左右朝政的局势,好比说眼前的张溥,利用复社,左右科举,影响朝廷决策,在张溥的身边,聚集了大量的读书人,这些人摇旗呐喊,表现出来了强烈的参政议政的企图,他们通过诸多的同窗,也形成了一种不一般的势力,任何的个人,在他们的面前,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苏天成的影响,是非同一般的,可一年多的发展,他也有一个问题存在,那就是因为事情太多了,仅仅注意到了办实事,重点考虑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埋头苦干,没有加大宣传的力度,所以说,他的身边,文人士子不是太多,大家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想要扩大影响,不一定非要吹嘘自身,想要展现出来执政理念,也不一定要手把手的教授某个人,办学结社是很好的办法。
苏天成不是没有想过,可他打心里,有些厌恶这样的做法,现在看来,当初的判断有失误,还是要通过办学结社的机会,扩大影响,从根本上动摇东林党和复社的影响。
东林党和复社的某些观念,是正确的。这些正确的观念,就好好吸收。对于那些应该摒弃的观念,要毫不客气的丢弃和批判。
办学结社的控制,是要严格的,人上一百,种种色色,知人知面不知心,肯定有宵小之徒,借机混进来的。这就要求纯洁办学结社的理念,重点从学术的讨论方面出发,最大限度的禁制结党营私、攻击他人。
只要能够最大限度的纯洁队伍,这样的办学结社,就应该要及时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