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268章

大明政客-第268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菘说到了陕西的很多事情,包括自身思考的一些问题,苏天成也根据自身的见解,与朱由菘交换了意见。

其实朱由菘是聪明的,苏天成总督五省军务,其实还是管着陕西的事情的。

孙承宗到府邸来,在苏天成的预料之中。

“坤元,老夫建议,让你早日离开陕西,你不会怪老夫吧。”

“晚辈不敢,大人的一片苦心,晚辈很是清楚。”

“这就好啊,老夫和善继谈过好几次了,善继早就提出来了,不能够总督四省军务了,有些力不从心了,其实老夫也是知道的,善继难以完成剿灭流寇的重任,还是需要你来做的,善继早就提出来建议,让你来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啊。”

“大人,晚辈知道,鹿大人也是有些为难的,晚辈在陕西裁撤卫所军队,对其余四省,造成了一些影响,人心惶惶之下,战斗力自然是后退的,晚辈对卫所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有些微词,本来就不行,受到了外界的影响,更是不济了,这样的情况,鹿大人也是没有办法啊。”

“是啊,老夫详细了解了榆林营的情况,包括陕西裁撤卫所军队事宜,其实我大明应该全面铺开这件事情,只是目前的时机不成熟啊,若是能够彻底剿灭流寇,能够抵御后金的侵袭,那个时候,就可以动作了。”

“晚辈也是这么看的。”

“坤元,你的表现很好,老夫真的是欣慰啊,在养心殿的时候,你主动辞去江宁营都指挥使,老夫很是激动啊,放眼朝中文物大众,有你这样识大体顾大局的,凤毛麟角,老夫相信,流寇的日子不长了。”

“晚辈一定会努力的,只不过时间上面,还真的不敢肯定啊。”

“老夫知道,若是你信心满满,老夫倒要担心了,本来是准备和你详细说说流寇的情况的,如今没有这个必要了,老夫这里有几份善继写的信函,上面重点说到了流寇的情况,包括几次剿灭流寇的情况,你认真看看,就可以了,老夫可不想班门弄斧了。”

“大人万万不要这样说,晚辈在养心殿说到的那些话语,只是想着,三人成虎,有些事情,晚辈不可能时时刻刻回到京城解释的,大人长年征战,有着丰富的经验,还要多多指导晚辈啊。”

“呵呵,不必了,你的治军理念,老夫都知道了,钦佩之至啊,难怪江宁营有着如此强悍的战斗力,眼看着榆林营也在慢慢崛起了,老夫很是高兴啊,若是能够糅合山海关、宁远和锦州一带的军队,那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一次,苏天成没有说话,他想到了吴三桂,虽然说这些年以来,自己没有接触到吴三桂,人家主要在山海关,防御后金的入侵,但两人最终还是要交集的。

“坤元,老夫不想说的太多了,你的职责,自身也是知道的,重点还是在后金啊,满洲八旗如今有十六万人了,人数看上去不多,可战斗力非同一般啊,流寇不是重点,老夫希望,江宁营不要有太大的伤亡,剿灭流寇,这完全可算是内耗,老夫是真的痛心啊。”

第五百六十五章 太子出山

功高震主的情况,时时刻刻都是存在的,苏天成很清楚,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下去,自己带领江宁营,剿灭流寇之后,很快就要到辽东,直接面对后金皇太极了,随着战事的推进,自己的功劳是越来越多了,想要不遭受朱由检的猜忌,那是不可能的。

自立为王当皇上的做法,苏天成是不会做的,至少暂时不会做,穿越这么多年了,有一点他是明白,推翻一个王朝、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必然要经历残酷的战斗,无数的鲜血才能够凝固崭新的王朝,而且意识形态方面的战斗,更是要持续数年,反抗的浪潮不知道要持续多长的时间,说不定几十年的时间,就耗到这件事情里面去了。

所以说,当皇上不是最佳的选择,除非是迫不得已。

苏天成的目的,是振兴大汉民族,让大明朝屹立在世界之巅,想要完成这个愿望,都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奋斗,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的沧桑。

多次接触到朱由检,苏天成感觉到,朱由检的人品不差,并非是历史上面描述的那样,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只不过生不逢时,接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局面,加之才能有些不够,所以每况愈下。

苏天成不过二十五岁,这样的年纪,被朱由检任命为五省总督,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从这一点上面说,朱由检很不简单了。

做事情必须未雨绸缪,要避免后面发生的诸多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苏天成必须要想办法了,尽量让朱由检放心。

进入养心殿的时候,朱由检正在看奏折。

“苏爱卿,是不是有什么大事情了。急着想见朕啊。”

“皇上,臣的确有重大的事情,需要启奏皇上。”

朱由检点点头,他对苏天成的印象是非常好的,也相信苏天成一定能够彻底的剿灭流寇,接着就要到辽东去。对付后金了。

“皇上,臣有一个请求,恳请皇上认真思索,准予臣的奏请。”

“哦,是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皇上,臣恳请太子殿下总理剿灭流寇事宜。”

“什么,你说什么,要太子跟随去剿灭流寇。”

朱由检惊得站起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苏天成居然提出来了这样的要求。

苏天成的脸色很是平静,朱由检的态度,早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太子朱慈烺才十岁,自从崇祯三年被立为皇太子之后,一直都是在宫里,朱由检的事情很多。一面要应付流寇和后金鞑子,一面还要面对朝廷的困窘和各地的灾荒。无暇顾及朱慈烺,朱慈烺的教育,主要还是朝廷诸多的大臣教育的,包括吴伟业,都曾经给朱慈烺讲课。

朱慈烺一直都住在钟粹宫,几乎是足不出户。对外面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不清楚。

苏天成很清楚,在皇宫长大的孩子,将来难以有着很大的出息,尽管说全身都是学问。但身边时时刻刻都是女人和太监,这样的人,能够有什么远大的志向,而且后宫的争斗很多,不可能不影响到朱慈烺,令朱慈烺的性格出现一些问题。

朱慈烺是周皇后的儿子,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朱由检很是宠爱田贵妃。

周皇后和田贵妃两人,都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了,田贵妃的地位,自然是不能够和周皇后比较的,但田贵妃很是聪慧,能歌善舞,体贴入微,得到了朱由检的宠爱,周皇后遭遇冷落,肯定是有些看不惯的。

这样的情况下,苏天成请求太子总理剿灭流寇的军务,实际上是让太子得到历练,也能够趁着这个时间,好好教育太子,为自己留下后路。

朱由检的神色很快恢复了平静,慢慢坐下来了。

“爱卿为何提出来这等建议啊。”

“皇上,臣有三点理由,斗胆说出来,若是有说错的地方,恳请皇上责罚。”

“但说无妨,朕赦你无罪。”

“第一个理由,臣以为太子殿下需要历练,皇上一定知道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臣以为是很有道理的,皇上必须要让太子殿下得到历练,让太子殿下为国家建功立业,取得人民的拥戴,不能够让太子殿下长期守在宫中,坐享其成,如此太子殿下不一定能够知道世道艰难,不一定能够体会到皇上的艰苦。”

“第二个理由,深宫之中,缺乏阳刚之气,臣斗胆了,皇宫之中,多是女人和太监,皇上日理万机,没有机会教育太子殿下,虽然有众多的俊杰之士,给太子殿下授课,但他们不能够时时刻刻陪伴太子,皇后娘娘疼爱太子殿下,母子连心,自然是疼爱太子的,其余的多是畏惧太子殿下的地位,讨好奉承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如此的环境中,臣以为,太子殿下难以有鼎立乾坤的气度。”

“第三个理由,也是最为重要的理由,臣以为,太子殿下要知道甘难辛苦,要真正的体察民情,要知道征伐的残酷,如此才能够有着悲天悯人之心,才懂得珍惜,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地位不一般,必须要顶天立地,如同皇上一般,他日才能够真正定乾坤的。”

“皇上辛苦操劳,太子殿下不一定知晓,臣以为,太子殿下已经十岁了,不能够说是年纪小了,皇上十六岁登基,这么多年来,夙兴夜寐,无不是为了振兴大明,这其中的含辛茹苦,太子殿下必须要明白,总是在深宫之中,臣认为,太子殿下不一定能够明白这些道理的,故而臣建议,太子殿下离开皇宫,亲自征伐流寇,增长阅历的同时,也能够积累治国经验。”

苏天成说完之后,朱由检沉默了一会。

“爱卿说的是啊,这些年以来,朕想的事情,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很少关心到太子,太子年纪不小了,朕还准备让太子开始出阁讲学了,怎奈事情太多,一直都顾不过来,不瞒爱卿,朕都想着,能够亲自指挥大军,剿灭流寇,挥师辽东啊。”

朱由检说的很是动感情,苏天成知道,自己成功了。

果然,朱由检很快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爱卿提议不错,剿灭流寇,乃是朝中大事,太子跟随见识,的确是好事,只不过朕还是要提醒爱卿,太子年岁不大,万不能历险,也不能够单独决断军国大事,一切的决断,还是爱卿的事情。”

“臣领旨谢恩。”

朱由检在早朝宣布太子总理剿灭流寇的事情之后,引发了很大的波澜。

内阁首辅孙承宗极力赞成,压下了诸多反对的声音。

早朝散去之后,苏天成准备回到府邸的时候,一个太监跟随过来,告诉苏天成,皇后娘娘正在乾宁宫等候。

苏天成知道,皇后娘娘一定会见自己的,太子朱慈烺是皇后娘娘的儿子,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太子殿下,若是皇后娘娘不见自己,那才是奇怪的事情了。

进入后宫,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这里都是皇上的嫔妃,都是皇上的家人。

不过自己进入后宫,一定是皇上准许的,否则自己也不可能进去的。

一路上,苏天成一直都低着头,他可不想四处张望,免得被人发现,说自己居心不良。

站在乾宁宫外面,不过两分钟时间,一个宫女走出来,带着苏天成,进入了里面。

苏天成跪下,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苏大人,本宫请你前来,首先是要感谢你的,太子跟着你去剿灭流寇,一定是能够长见识的,本宫没有想到,你竟然提出来了这样的建议啊。”

“皇后娘娘,臣也是想着,能够让太子殿下受到一些磨砺的。”

“苏大人不必多说了,本宫知道你的心思,太子年岁小,本宫有些不放心,有几句话,想要嘱托于你。”

“皇后娘娘请吩咐,臣一定照办。”

“也没有什么,本宫就是想着,请你多多照顾太子,太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皇宫,十年了,本宫每天都能够见到,突然要离开皇宫,要离开京城了,本宫心里有些忐忑,本宫知道,太子跟着你去剿灭流寇,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江宁营的骁勇,本宫也是知道的。”

“皇后娘娘,臣用性命担保,太子殿下一定安然无恙的。”

“嗯,太子淘气,可能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你一定要多教育,必要的时候,不妨训斥就是了,本宫也会告诫太子,虽说是总理剿灭流寇事宜,但还是要听你的。”

“臣记下了。”

离开乾宁宫,苏天成感觉到,内衣都汗湿了。

皇后娘娘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要求是非常高的,其实就是不想让朱慈烺经历战斗的风险,这与苏天成的想法不一样,估计和皇上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皇上曾经说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是要让太子见识战场厮杀的残酷的,这能够锻炼太子的心智,不过皇后娘娘是女人,心慈,不想太子见到这些。

苏天成有自己的主意,既然太子跟着自己出征了,后面的事情,就是自己来安排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 言传身教

崇祯十一年二月初一,苏天成离开京城,前往四川了。

总督五省军务,身份非同一般,举足轻重,入则为朝廷显贵,出则为一方军政之首,巡抚、总兵皆要听命于总督,也就是说,陕西、山西、河南、四川与湖广五省的军政民政,总督皆可以干涉,非常时刻,总督可以直接任命和罢黜四品以下官员,军情紧急的时候,总督甚至可以令巡抚暂时停职。

按照惯例,五省总督办公地点,一般都是设立在河南开封或者是山西太原的,这也是因为流寇时常肆掠这两个地方,按照众人的礼节,总督府应该设立在陕西的,可惜总督也是人,不会将自己置于特别危险的地方。

五省总督,这个职务虽然令人羡慕,可称之为文帅第一重任,但历来的总督,结局都不是很好,这也很正常,总督的权力很大,职责也是很重的,肩负着直接的使命,明朝设立的总督,大都是有具体职责的,要么是剿灭流寇,要么是抗击后金鞑子,偏偏这两个任务,都不是那么好完成的,一个不小心,做不好了,结局就不可能很好了。

要说鹿善继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虽然说剿灭流寇,没有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也进入朝廷了,成为了工部尚书,至于说孙承宗,更是不用说了,如今归为内阁首辅。

苏天成是明白的,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穿越了,按照以前历史的进程,这个位置上的官员,不可能有那么好的结局。

苏天成的办公地点,没有固定下来,陕西、山西、河南以及湖广境内。基本没有流寇了,如果说到这几个地方,完全没有必要,再说了,有了江宁营,他也不准备调动其余的卫所军队。这些军士没有多大的战斗力,真正的围剿流寇了,可能会起反作用的。

所以说,苏天成这个五省总督,其实是名不副实的。

皇上的旨意下来之后,苏天成立刻做出来了安排,直接给洪承畴下了命令,集结江宁营将士,除开留守在安宁堡、靖边互市的一万江宁营将士。其余六万多将士,悉数开拔,绕道湖广,在施州卫一带待命,其次命令亲兵营三千人,悉数开拔到京城。

洪承畴出任江宁营都指挥使,没有到京城来,皇上的旨意直接到陕西去了。这也是因为江宁营马上就要开拔了,洪承畴到京城来。耽误时间,也没有必要。

将士集结出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麻烦,主要是孙元坤提出来了意见,不愿意留守在陕西,想着跟随江宁营剿灭流寇。好在苏天成出发到京城之前,留下了一封信,说是江宁营集结出发之前,将这封信交给孙元坤。孙元坤看过信之后,虽说还是有些闷闷不乐。但总算是答应留下来了。

苏天成给洪承畴下达命令的时候,专门写了一封信,主要是告诉洪承畴,湖广施州卫一带,山大人稀,地形复杂,一路上要特别的小心,据说这些地方,有着不少的土匪,大军行进的过程中,可以协助地方官府,剿灭一些土匪,还地方安宁。

三千亲兵抵达京城之时,就是苏天成出发之时。

他这个五省总督的安全,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朝廷剿灭流寇的大计,不过更加重要的是太子朱慈烺的安全,那是绝对不能够出现意外的。

出发的时候,苏天成给湖广巡抚写信了,告诉他们,太子殿下和自己通过湖广,不想干扰地方官府,不必搞什么迎来送往的那一套,若是太子殿下和自己有需要,会召见相关的官员的。这样的招呼必须要提前说,要不然诸多的大臣,肯定是要隆重迎接太子殿下的,未来的皇上,谁不想着能够讨好啊。

二月初十,经过了十天时间的奔波,苏天成一行终于到达施州卫。

之所以走了这么多天,主要还是带着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总理剿灭流寇的事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太子出行,必要的派头还是有的,有五百锦衣卫贴身护卫,负责指挥的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姚勇,还有礼部侍郎方逢年、詹事姚明恭陪着,两人的主要任务,是让太子不能够荒废学业。

当然,主要的安全护卫,还是江宁营亲兵负责的。

锦衣卫的来头是不小的,特别是跟随在太子身边的锦衣卫,但这些锦衣卫,在苏天成和江宁营亲兵的面前,显得很是规矩,丝毫不敢炫耀,一来他们清楚,苏天成不过二十五岁,就是五省总督了,还能够说服皇上和皇后娘娘,带着太子打战,这很不简单了,二来江宁营的威名,锦衣卫非常清楚,可以说,尽管锦衣卫自认功夫很好,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可在江宁营的面前,他们不敢说这样的话。

离开京城之后,苏天成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

太子朱慈烺本来是坐着马车的,可离开京城之后,苏天成提议太子骑马,十岁的朱慈烺非常高兴,每天都骑马跟着苏天成,方逢年和姚明恭两人绝不会反对的,离开京城之前,他们也接受了专门的嘱托,一切的事宜,都听从苏天成的安排。

苏天成没有急于教育朱慈烺,一路上都给朱慈烺讲解看到的景象。

十岁的孩子,天性是自然流露的,见到官道边一些低矮的房屋,包括崇山峻岭,朱慈烺都非常好奇,见到一些穿的破烂、跪在官道两边的百姓,眼里也透露出来同情。

对于朱慈烺的总体表现,苏天成感觉到满意,好在朱慈烺没有学习到后宫里面的狡诈和反复无常,天性还是不错的。

江宁营的令行禁止,给予了朱慈烺很大的震撼,苏天成下令,沿路不得骚扰百姓,正是春耕季节,沿路都可以看见不少的庄稼田,有些时候,大军宁可绕行,也不骚扰在田间忙碌的百姓,朱慈烺询问的时候,苏天成告诉他,民为贵、涉及次子、君为轻的道理。

这种教育,比朱慈烺在深宫里面读书得来的知识,要强百倍。

施州卫。

江宁营在就安营扎寨了。

周围的戒备非常的森严,洪承畴和监军秦三德都知道,太子殿下跟随前来了。

进入中军帐,众人行礼之后,太子朱慈烺和苏天成两人分左右坐下了。

“太子殿下,臣开始部署军务了。”

“苏大人请便,吾是来学习的,一切请苏大人决断。”

朱慈烺的沉稳,出乎了众人的预料,十岁的孩子,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很不错了。

“洪指挥使,奏报一下江宁营的情况。”

“是,太子殿下,大人,江宁营自陕西出发,历时七日,抵达施州卫,此次抵达的将士,一共六万二千人,如今以枕戈待旦,听从太子殿下和大人的安排。”

“秦公公,可否有补充的。”

“太子殿下,大人,奴婢没有补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