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279章

大明政客-第279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渠,你是什么看法。”

“下官觉得有些不合适,大将军炮威力巨大,若是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得到了,会引发很大的反响,若是朝廷里面,有些大人知道了,肯定是要弹劾的。”

“不要考虑弹劾的事情,你就事论事,认为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两个部落提供大将军炮。”

“这个,下官觉得,只要能够控制弹药的数量,就算是提供了,问题也不是很大,不要说蒙古族部落,就是后金,也无法制作炮弹,还是要受制于我们的。”

“对啊,这样的想法就对头了,提供给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大将军炮,表面上看,增强了他们的力量,其实这会令两个部落更加的依赖我们啊,要是没有我们提供的弹药,大将军炮也就等于是废铁,他们拿着有什么用啊。”

“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通知宋思军。”

“嗯,要严格控制炮弹的数量,此外,还要告诉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首领,狠狠的打,将草原上不服从的部落打残,打的其余的部落不敢有其他的想法,特别是那些依附后金的部落,绝不要留情,就算是灭掉了这些部落,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渠清泽看着苏天成,有些不大明白,为什么要求两个部落这个时候发起进攻。

“老渠啊,后金不是在这个时候算计我们吗,我们也要算计他们,让他们为草原的事情头疼,你要知道,后金是很看重草原的稳定的,以前我们重点想到的是交易,现在想的多一些了,要利用草原的动荡,牵扯后金不少的精力啊。”

两天之后,一封密折从夔州出发,送往京城去了。

看了这封密折之后,朱由检很快召见了孙承宗、刘宗周和杨嗣昌等人。

孙承宗等人看了密折之后,神情很是严肃。

“诸位爱卿,苏爱卿的这封密折,明确说了,这段时间,后金很有可能会动作的,甚至会像前年那样,发动大规模的攻击,威胁京城,你们说说,该如何应对啊。”

众人都看着孙承宗。

孙承宗没有犹豫,很快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苏大人的分析是准确的,剿灭流寇的事宜,牵涉到了方方面面,后金一直都是虎视眈眈,好几次我大军眼看着对流寇要形成致命打击了,后金就有了动作,逼迫朝廷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结果是两面都失去了战机,臣以为,苏大人的提议可以考虑,命令榆林营进驻山西大同,驻守在安宁堡和靖边的江宁营将士,负责守卫榆林和宁夏边关,山海关、宁远、锦州的边军,加强戒备,随时注意后金的动向。”

“此外,草原部落这段时间有些混乱,苏大人认为,这种混乱,对我大明是非常有利的,就算是后金命令那些臣服的部落,借机入关骚扰我大明,也要看看他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机会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力量变得空前强大了,能够替我大明朝,挡住心怀不轨的蒙古其他部落,所以宁夏一带的边关,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朱由检点点头。

他的感慨是不少的,曾几何时,遇见这样的情况,满朝的文武大臣,无计可施,甚至是乱作一团,现在的情况改变了,朝廷能够从容做出来部署,一面防备后金的侵袭,一面尽全力剿灭流寇,自己也不需要有那么多的担忧了。

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太极的打算

一系列的变化令皇太极沉不住气了,尽管他想着,能够趁着这个时间,好好建设大清国,但大明朝发生的一切事情,直接刺激到了他的神经。

自从建立大清国之后,皇太极的权力更加的巩固了,在范文程等人的帮助下,大清的诸多制度也慢慢完善起来了,基本都是按照大明朝的诸多制度仿制的,但这些制度的贯彻落实,比起大明朝要好很多的。

特别是在对待汉人官员的政策上面,皇太极做出来了很大的改变。

前些年,有一个很是平常的情况,投降的汉兵,只要有机会,必然会再次的反叛,再次回到大明朝去,面对这样的问题,皇太极曾经仔细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父皇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认识到了汉官的重要性,也曾经专门制定出来政策,优待汉官,按说这样的政策,算是不错了。

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之后,皇太极终于发现了其中的问题,那就是满汉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满族的权贵,压根没有将汉人放在眼里,动辄就说讽刺挖苦,甚至是直接的欺凌侮辱,而且这些满族的权贵,都是身居高位的,这就致使父皇立下的优待汉人的制度,根本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了投降的汉人逐渐的失望,最终选择离开。

皇太极很清楚,汉官的作用很大,可以说,大清要支撑下去,离不开汉官的支持,因为这些汉官有能力,熟悉官场上的诸多规矩和事情,也知道如何将农业生产抓上去,如何让老百姓丰衣足食。相对来说,很大一部分的满族官员,可以用大老粗来形容。

皇太极曾经在父皇的基础上,出台了一条政策,汉官降与不降,绝不勉强。投降后又逃走的,或来或去,悉听尊便,不做要求,不加迫害。同时,他开始限制满族权贵的权势,对于那些歧视和欺凌侮辱汉官的行为,严厉批评,甚至是直接惩罚。多尔衮就在这件事情上面吃过亏。

正是因为皇太极坚决执行了这一政策,汉官慢慢稳定下来了。

当然,大明朝也是帮了不少忙的,要不是大明朝国力孱弱,皇太极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这种政策,在建立大清国的时候,达到了高峰,投降大清的孔有德被封为定南王。耿仲明被封为靖南王,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

皇太极还专门进行了科举考试。录用汉人为官,这也是想着提高汉官的地位。

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大清留住了一些人才。

但这样的情形,在崇祯九年的时候,再次开始出现变化了。

出现变化的原因,是阿济格率领满洲十万八旗兵入关的时候。遭遇惨败,被大明朝的江宁营歼灭了三万人,本来是想着趁着建立大清国的机会,炫耀一下武力的,谁知道适得其反。

这也标志着大明朝开始出现转变了。

身在大清国的汉人。自然有些动摇了,毕竟他们视满族为异类,为大清国服务,本来就是不得已而为之,死后都不能够进入祖宗的祠堂的,大明朝开始出现了变化,这些人自然想着要回去的。

到了崇祯十年,这种情况开始严重起来了,随着蒙古部落一些被劫掠的汉人回到陕西,身在大清的汉人,也开始偷偷的往陕西去,偏偏这些汉人,没有受到歧视,还能够耕地种田,能够很稳定的生活下来,这令皇太极极为恼火,也不得不改变了一些策略,开始严控人口了。

大清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不多,每次入关作战,必然要劫掠大量的人口来补充,这几乎成为了一项制度,也是得益于这样的做法,大清国的人口开始慢慢多起来了。

人口是大清国的根本,绝对不能够少的,所以说,在边关一带,八旗军开始驻守要塞,禁止汉人返回。

皇太极对苏天成和江宁营是恨之入骨,如果有机会,他几乎愿意用大清国绝大部分的财富,去买下苏天成的人头。

几年时间以来,皇太极投入了大量的钱财,想着采取离间、构陷等计谋,但都没有成功,相反,江宁营越来越强大,甚至直接征服了蒙古的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在安宁堡和靖边开始了互市。

这种局面刺痛了皇太极的心。

蒙古的部落开始乱起来了,随着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强大,草原和大漠的局面开始失衡,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能够直接和大明进行商贸交易,能够轻松获得粮食、铁骑、食盐甚至是刀枪火器,周围的一些部落开始惧怕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开始投靠这两个部落,这就彻底打乱了皇太极的部署。

应该说,蒙古各部落,有实力的还是不少的,察哈尔部落是蒙古部落的老大,也是皇太极重点打击的对象,经过一系列的打击,察哈尔部落归顺了大清,其次就是科尔沁、扎鲁特、喀尔喀、敖汉、喀喇沁等部落,至于说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以前是两个小部落,皇太极还没有看在眼睛里。

皇太极通过铁血和怀柔的手段,基本上将蒙古族部落全部都征服了,蒙古的版图也划入了大清国的范围之内,这里成为了大清国的大后方,皇太极在这里建立了蒙八旗,每次入关作战,蒙古各部落都会出兵出力,蒙八旗也作为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参与诸多的大战。

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强大,成为了蒙古的威胁,皇太极下令科尔沁等部落去剿灭这两个部落,为科尔沁部落提供了火器,谁知道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的火力强大,打的察哈尔等部落哭爹叫娘。

偏偏去年蒙古草原遭遇了雪灾,无数的牛羊冻死,战马也损失了很多,好多人生存不下去了,若是没有粮食的补充,可能遭遇部落覆灭的危险,锡伯族和达乌尔族有着大量的粮食,两个部落反而进一步的壮大。

皇太极发现了危险,如果说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征服了草原各个部落,后金就有了失去整个草原的危险,这两个部落已经向大明朝俯首称臣了。

春季开始,草原诸多部落,在皇太极的直接授意下,再次联合,开始向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展开进攻,包括一些依附于这两个部落的小部族。

为了能够达到打败这两个部落的目的,皇太极甚至咬牙为诸多的部落提供了五门大将军炮,这可是皇太极视为心头肉的宝贝。

尽力想着稳定蒙古的同时,皇太极也没有忘记关注大明朝的动向。

范文程投入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虽说没有能够对付到苏天成和江宁营,但是在大明朝组建起来了一张强大的情报网,这个情报网发挥出来的作用,令皇太极感觉到惊喜,正是因为情报网的作用,皇太极知道了大明朝派出苏天成和江宁营,剿灭流寇,知道苏天成出任了大明朝的兵部尚书、右都御使,总督五省军务。

也是得益于情报网,皇太极派人和流寇取得了联系,当然流寇是不知道联系人身份的,大明的流寇,人员复杂,只要是愿意加入流寇队伍的,来者不拒,想要混进去是很简单的,通过联系人,皇太极暗地里给流寇提供了火绳枪、弗朗机跑和虎蹲炮。

说起来有些好笑,火绳枪竟然是后金的商贾从互市的市场买来的,只是弹药有些少,弗朗机炮和虎蹲炮,就是孔有德带过来的,孔有德当年投降的时候,带来了大量的火炮,这些火炮,极大的提高了满洲八旗的战斗力。

皇太极时刻通过情报网,获得四川流寇的消息。

有着远见卓识的皇太极,很清楚流寇的重要性,只要大明境内有流寇作乱,就能够极大的牵扯大明朝廷的精力,而且削弱了大明朝的实力,不管怎么说,征战是非常消耗国力的。

得到流寇利用火器、险些歼灭白杆兵的消息之后,皇太极高兴的哈哈大笑,他对白杆兵有着很深的印象,这是一支能够打战的部队,曾经和满洲八旗军交手过,给予了八旗军很大的损失,白杆兵的指挥秦良玉,是女中豪杰。

应该说,皇太极这两个方面的安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两个方面的部署都成功了,能够极大的损耗大明朝的实力,如果互市被摧毁了,流寇开始重新发展壮大了,大明朝马上就要陷入到腹背受敌的境况之中,尽管有江宁营和苏天成,但也不要想着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强大起来的。

可惜这一切,好像在发生不利的转变。

最近一段时间,通过情报网获得的情报,显示出来了一些异常,而且是很要命的异常,蒙古部落的交战还在继续,流寇也在坚持,大的局面暂时没有什么变化,可小的转变,开始悄悄出现,皇太极着急了,若是这些转变真的成为现实了,他就必须要做出来决定了,关乎大清国兴衰的决定。

第五百八十九章 至关重要的决定

范文程进入皇宫的时候,内心也是有些忐忑的。

皇太极的神色不是很好,眼圈有些发青,看来是思虑过多所致。

“皇上每日忧心国事,奴才不能够为皇上分忧,罪不可恕啊。”

“文程,不要这么说,你做的很不错了,若不是你一手创建了情报网,朕不可能知道那么多的消息啊。”

吩咐太监给范文程搬来了椅子,看着范文程坐下之后,皇太极开口了。

“文程,这段时间,朕一直都在思考,你说那大明朝的皇帝崇祯,始终是高高在上的,与大臣保持距离,以此显示自身的威严,大臣想要说什么,都需要看崇祯的脸色,揣摩崇祯的心情,一心想到的,就是讨好崇祯,崇祯也摸不透大臣想的什么,双方都是猜来猜去的,怎么可能处理好国家大事啊。”

“皇上说的极是,奴才以为,大明朝不可能长久的。”

“朕也是这样想的,崇祯自己都不把江山社稷当做一回事,难道还能够指望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啊,摸不透大臣想些什么,相信一些小人搬弄是非,长此以往,谁还会说实话、说真话啊,朕就不明白了,明朝的那些御史和给事中,也是有趣了,不说国家大事,尽是在一些小事情上面做文章,今天弹劾这个大臣,明天弹劾那个将军,闹得朝廷里面,乌烟瘴气,偏偏他们还自以为得意,朕要是遇见这样的情况了,早就将这些人拉出去砍了。”

“皇上,奴才专门研究过,大明朝的给事中和御史。可以风闻奏报,可以不承担责任,这本来是不错的制度,有利于杜绝官吏的腐败,可以令皇上直接发现官吏中间的问题。但这个制度,也是被明朝自己给破坏了,御史和给事中,成为了明朝党争的工具,用来相互进行攻讦,别看他们忙得不亦说乎。他们越是忙碌,大明朝衰落就越快。”

“文程说的很有道理啊,朕时时刻刻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我大清国的大臣,都可以在朕的面前说实话,想着见到朕。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想到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说出来,不管是对是错,朕和大臣可以辩论,甚至可以争吵,如此的做法。朕了解了大臣的想法,大臣也清楚朕的目的。”

“皇上,奴才知道,大明朝的很多大臣,想着见到崇祯,很不简单,除了内阁大臣、六部和都察院的大臣,其余的文武大臣,想到见到崇祯,很是困难。就说地方上的官吏,巡抚每年有机会见到崇祯一次到两次,知府、知州和知县,几乎没有机会的。”

“嗯,地方大了。这些情况也是存在的,殊不知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啊,知府、知州和知县,都是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他们不能够见到崇祯,崇祯怎么可能知道下面的实际情况。”

说完了这些情况之后,皇太极的话题开始转移了。

“文程,朕有些不明白了,崇祯小儿,文不能文,武不能武,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力,偏偏还能够稳坐皇位,朕辛辛苦苦,励精图治,偏偏就要提心吊胆,时刻担心,难道这老天,真的就那样的不公平吗。”

听见皇太极这样说,范文程的脸色变化了,连忙站起来,准备跪下了。

皇太极连忙站起来,走下御撵,扶住了范文程。

“文程,朕和你是骨肉相连啊,在朕的面前,你不必如此。”

范文程更加的感动,在待人方面,皇太极是非常优秀的,这么多年以来,范文程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皇太极刚刚继位的时候,大清的形势很不好,算得上是四面楚歌,内部的满洲权贵要求得到更多的权力,外部的征战也遭遇了挫折,特别是在攻打宁远和锦州的时候,遭遇了败绩,但皇太极励精图治,很快稳定了内部,令大清国的实力开始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更加的强悍,不客气的说,皇太极会是一个优秀的皇帝。

“皇上不必如此的担忧,奴才以为,皇上一定能够统一中原。”

皇太极轻轻的摇头,脸上带着忧郁。

“文程,若是没有苏天成和江宁营,朕有着很大的把握,可如今的局势,很不乐观啊,你看看那苏天成,短短几年的时间,建立起来强悍的江宁营,朕都不敢小觑,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分化瓦解了蒙古部落,如今苏天成准备全力以赴剿灭流寇,若是按照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朕真的是担心啊,不要多长的时间,苏天成和江宁营就会开始进攻我大清了。”

范文程说不出话来,其实他的内心,何尝没有这样的担忧,那个苏天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啊,短时间之内崛起,而且屡屡做出来惊人之举,在知晓了陕西发生的变化之后,他的内心就开始出现波澜了,若是大明朝按照陕西这样做法,全面的铺开,大明朝将变得无比强大和恐惧,不要说大清国,就是大清和蒙古部落完全的联合起来,也不是大明朝的对手。

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集中了大清国的痛处,这是非常厉害的一手。

互市开始之后,蒙古部落开始依赖大明朝了,一切的粮食、铁骑和食盐等重要物资,都可以通过交易得到,不需要付出人的生命,这当然能够稳定蒙古部落,想想以前不突出的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和大明开始互市之后,短时间之内,就变得空前强大起来,科尔沁等几个部落联合去围剿,都遭遇了惨败,这在以前是不大可能的。

范文程觉得自己看清楚了苏天成的计划,其实苏天成所做的一切,无不是针对大清国的,只是目前还没有彻底表露出来。

苏天成有着如此深远的思考,这令范文程感觉到凉飕飕的。

“文程,朕考虑,不能够这样等下去了,必须要有行动啊。”

“皇上,奴才也是这样考虑的,依照奴才的判断,苏天成彻底剿灭流寇的时间,不会太长了,而且大明朝的太子总理剿灭流寇的事宜,这一次肯定是要大动干戈的,流寇的处境很是危险,若是苏天成剿灭了流寇,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辽东了。”

皇太极点点头,脸色更加的阴沉。

“朕看,以前的那些做法,隔靴搔痒,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我大清国的勇士,必须要出动了,朕想着,入关难度太大了,宁锦防线,坚不可摧,大同和宁夏方向,大明朝一定加强了戒备,若是强行攻打,付出的代价一定是很大的,还是从蒙古部落着手,朕准备亲自带着十万勇士,进入蒙古,彻底剿灭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毁掉蒙古部落和大明朝的互市,只要打掉了这个互市,蒙古部落就能够彻底稳定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