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292章

大明政客-第292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天成下一步的战略计划,是彻底消灭大清政权,这是一步宏大的计划,需要付出最大的精力,可能无暇顾及其他的事情了,这就要求大明内部必须要稳定,以前思考的改进军队的事情,都需要暂时放下了,陕西的经验,在大明推广,还需要彻底稳定辽东之后。

这期间,苏天成和孙承宗的接触是很多的,他不需要上朝,也没有多少的具体任务,处于作为清闲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之下,能够思考很多的事情,孙承宗作为内阁首辅,对大明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而且孙承宗的资历非同一般,见识更是独到。

两人商讨了很多的观点,从孙承宗的话语之中,苏天成体会到了,孙承宗很是着急了,大概因为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了,希望苏天成能够早点稳定辽东的局势,回到京城来,出任内阁首辅,对大明朝进行彻底的改革。

这是苏天成的计划之一,苏天成很清楚,依照大明朝的实力,在世界上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如何巩固这种领先的地位,如何盘剥他国的财富,如何进一步壮大大明的实力,让大明朝处于巅峰之中,地位完全超过几百年之后的那个超级大国,这是最终的目的。

第六百一十五章 特殊推荐

九月下旬,秦良玉押解罗汝才到京城,再次引发众人的关注。

自从李自成伏诛之后,朝廷里面的文武大臣,几乎没有谁关注流寇的事情了,大家都认为,流寇基本被剿灭了,就算是剩下罗汝才,也是逃到了朵甘都司去了,皇上任命秦良玉为四川都指挥使,挂兵部尚书衔,总督四川、山西、河南三省军务,彻底剿灭流寇,不过是一种奖赏的意思,也可能是苏天成的大力举荐。

想不到秦良玉押解罗汝才来到了京城。

这个时候,朝廷文武大臣明白,从这一天开始,困扰大明十余年的流寇,彻底被剿灭了。

苏天成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生擒罗汝才之后,贺人龙立即禀报了这个消息,一切的处置办法,都是按照苏天成的安排做的,贺人龙带领五千江宁营将士,取道河南、北直隶,直接赶赴宁远和锦州,直接找洪承畴归队去了。

这个功劳,必须给秦良玉。

在苏天成看来,秦良玉这样的女将军的确是不简单的,老公马千乘被太监害死了,明显是遭遇了冤枉,经历这么大的波折,秦良玉还能够效忠朝廷,多次带领白杆兵厮杀,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样的人就该得到奖励。

苏天成总督五省军务,剿灭流寇的时候,秦良玉的战功不是很明显,皇上给予的奖励,多半也是看他苏天成的面子,秦良玉必须要建立真正的功勋,令满朝文武大臣无法评论的功绩,这样才能够名正言顺的进入朝廷。

这一次。秦良玉到京城来,朝廷里面的大臣,应该无话可数了。

明朝的文臣武将待遇的悬殊,令苏天成很是不理解。

秦良玉被敕封为镇国将军,这个称号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一般是朝廷授予皇室宗亲的。镇国将军为一品的武官,可以说达到了顶点,不过镇国将军只是一种荣誉封号,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秦良玉真正的职位还是四川总兵官,如今被敕封为四川都指挥使,权力也不是很大,还要受制于四川巡抚,总督三省军务。更是一种说法,想想那些巡抚,岂会买秦良玉的帐。

这种文武之间的差距,是苏天成很不赞同的,但也是短时间之内无法改变的。

秦良玉六十多岁了,按照功劳来说,也该进入到朝廷里面了。

这其实是一种趋势,一种非常重要的趋势。

明朝的武将。不管如何的努力,最终的政治地位都不是很高。这种畸形的状态,一定要得到改变,如果秦良玉能够进入到朝廷里面,那就是最大的改变,可以震撼朝廷。

秦良玉有着很多特殊的地方,第一是女人。女人本来就受到歧视,第二是土司,属于少数名族,不入主流,第三是武将。和文臣比较,地位低下,第四是所谓的莽夫,也就是没有经过科举考试的,不是读书人。

这样的一个武将,能够进入到朝廷里面,引发的震撼无以伦比。

苏天成可不想秦良玉挂什么兵部尚书衔,这年头挂衔没有什么作用,也等同于一种奖赏,比如说洪承畴,以前挂兵部尚书衔,他根本不在意,但出任江宁营都指挥使,洪承畴激动地大醉,高兴的不能够自制,洪承畴是读书人出身,不存在被人歧视。

这里面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苏天成一直都没有透露。

武将之中,遭遇悲惨的很多,最为显著的是毛文龙,毛文龙是左都督平辽总兵官,大明朝正一品的武官,手持尚方宝剑,一样被袁崇焕斩杀了,而且是先斩后奏,其余武官的遭遇,那就不用说了,文臣历来轻视武官,毛文龙不是读书人,穷苦出生,混到了那么高的位置,对于读书人来说,岂不是巨大的讽刺,所以必须被干掉。

这是读书人一种非常不好的认识,苏天成早就想着,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只能够是慢慢来。

秦良玉到了京城之后,等候在官驿里面。

不放心的苏天成,专门到官驿去了,拜访秦良玉。

听说苏天成来拜访了,秦良玉连忙到官驿大门之外去迎接,能够生擒罗汝才,她没有什么功劳,说起来这个功劳,还是苏天成的。

客气一番之后,两人进入官驿。

打发了前来拜访的官驿官吏之后,苏天成示意王大治,守在外面,不准任何人进来。

“秦将军此番建立了功勋,可喜可贺啊。”

“下官不敢贪天功,这都是大人的功劳啊。”

苏天成皱了皱眉,他就是害怕秦良玉有这样的认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的。

“秦将军此番的理解,我可不认同啊,秦将军总督三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如今生擒罗汝才,押解到京城来,这是抹不掉的功劳。”

“大人的关爱,下官心领了,不过擒获罗汝才,不战而屈人之兵,这都是贺将军的功劳,下官知道,这更是大人的安排,此番来到京城,下官准备向皇上如实禀报的。”

“秦将军不可有如此的认识,万万不能够这样说。”

秦良玉有些不高兴了,苏天成的想法她是清楚的,这是为自己好,但一辈子耿直的她,不想占据这样的功劳。

看见秦良玉的脸色不好,苏天成笑着开口了。

“秦将军征战几十年,出生入死,就是在马将军遭遇冤屈,屈死狱中的时候,也是效忠朝廷的,我没有说错吧。”

秦良玉有些疑惑的点头了,这与擒获罗汝才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啊。

“秦将军建立了如此巨大的功勋,也不顾被任命为四川总兵官,手里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能够掌握的也就是白杆兵,想要调遣其他卫所军队,心有余力不足,上次我到四川去,若不是尚方宝剑,秦将军恐怕也无法调动卫所军队,我说的可是啊。”

秦良玉点点头,准备开口说话,苏天成挥挥手。

“秦将军是女中豪杰,令我敬仰,立下如此大的功劳,本应该得到该有的奖励,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奖励一直遥遥无期,秦将军也许无所谓,殊不知我大明朝多少的武将,看见这一切了,会怎么想啊。”

“大人,下官世受皇恩,不敢有怨言啊。”

“秦将军可以这么说,但若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可知这样的事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苏天成的神情有些严肃了。

“赏罚分明,军队若是做不到,比如影响士气,想想江宁营的诸多军官,当初跟随我的事情,也是一名不文,可如今是什么情况,以文官身份兼任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这说明了什么,这就是赏罚分明。放眼朝廷,也应该是这样的做法,否则会令很多的人寒心,士大夫的地位,我不想去否定,读书人地位崇高,我也不想去撼动,但有一条是必须要牢记的,那就是英雄不问出处,并非是读书人才有前途的。”

秦良玉低下头,不说话了,苏天成的这些话,说到了她的痛处,这么多年了,这样的想法,一直都是压在心底的,不能够说出来,也不能够有抱怨,否则就无法立足。

“今日我也可以明说了,内阁首辅孙大人和我商议过了,有关秦将军的安排事宜,捷报传到京城的时候,我就提出来了自身的看法,我的建议是秦将军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秦良玉惊得站起来了,身体摇晃了一下,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这是她不敢相信的职务了,这和挂兵部尚书衔,有着本质的区别了。

“大人,下官没有那样的能力啊。”

“秦将军谦虚了,征战几十年,大小战役经历无数,那样困苦的环境都挺过来了,出任右都御使,极是理所当然,也是能够胜任的。”

“这,我也没有这么大的功劳啊,再说我这个身份,出任左都御史,恐怕不服众啊。”

“秦将军说的或许有一定的道理,擒获罗汝才,这里面秦将军的功劳实实在在,我手里有贺人龙的信函,足以说明问题,至于说是不是服众,秦将军不必想那么多,什么是服众,若是这样说了,依照我这个年纪,出任了蓟辽督师,岂不是有很多人看不惯啊。”

“这个,下官没有评论大人的意思啊,下官还想着,能够恳请朝廷,派下官到辽东去,跟随大人作战啊。”

苏天成笑着摇摇头。

“马将军已经到辽东去了,如今暂时驻扎在宁远,秦将军就不必亲自去了,还是留在朝廷里面,我总是觉得,朝廷若是能够任命秦将军为左都御史,将是巨大的震撼,看着这件事情的人是不少的啊。”

秦良玉抱拳给苏天成行礼了。

“大人的深谋远虑,不是下官能够理解的,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大人对犬子严厉管教,如今想来,以前有些习气,还是不行的。”

“秦将军放心,凡是进入江宁营的将士,必须要遵守军规,慨莫能外,就算是我,进入江宁营军营之后,也是要按照规矩办事情的。”

第六百一十六章 理还乱

秦良玉被皇上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确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大明朝自成立以来,能够出任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的,都是读书人,还没有哪个武将出任过这个职务,更不用说秦良玉没有经历过科举考试了,也有部分的大臣表示反对,但内阁首辅孙承宗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他认为秦良玉效忠朝廷,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勋,这一次又能够生擒罗汝才,彻底剿灭流寇,足以证明自身的能力,这个任命是合适的。

争论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都是正二品的文官,和六部尚书是一个品秩的,但和六部尚书比起来,还是有所区别的,都察院的主要职责是掌监察、弹劾以及建议,这是一个技术活,必须要有充足的学识,左右都御史无定员,没有规定具体职数,平时也很少过问都察院的具体事务,真正管理都察院具体政务的,还是左右佥都御使。

秦良玉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从更大的程度上来说,这还是带有荣誉的成分,毕竟秦良玉的学识不是很高,长年都是在外征战,对于朝廷内部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加之年岁也大了,六十多岁了,不可能提出来多少的建议,短时间之内,也不可能弹劾他人,只是每天都要参加早朝了,这倒是一种煎熬。

如果说秦良玉出任了六部尚书了,那才真正的是轩然大波了,六部尚书是真正需要署理政务的,尚书仅仅一人,负责本部的全面工作,没有推脱的地方,要拿出来真正的意见的。当然,这些年也好一些了,重大的事情,都是内阁把持,做出来决定的。

时间很快到了十月。

苏天成再次有了喜事了,顾横波怀孕了。朱审馨第二次怀孕。

顾横波一直都是郁郁寡欢的,这么长时间了,一直都没有怀孕,她非常担心,要是这个时代的生理知识,也是缺乏的可怜,一段时间,顾横波甚至以为,自己是不是因为在青楼长大。染上了痼疾,以至于不能够怀孕了,苏天成当然知道,不存在这样的情况,顾横波嫁给自己的时候,还是处子,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的,之所以没有能够怀孕。可能与同房次数的多少有关系的。所以说,这段时间。苏天成很是努力。

老婆多了,这也是问题,苏天成弄得疲惫不堪。

自从确定怀孕之后,顾横波的情绪马上发生了变化,整日里兴高采烈,做事情也特别注意了。时常咨询怀孕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正好朱审馨也怀孕了,顾横波能够得到一些孕期知识的传授,她以前爱吃甜食,口味也有些大。现在马上开始改进了,少吃甜食了。

苏天成已经有四个儿女了,这要是在几百年之后,是不可能想象的,不过如今这个年代,子女多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少了就不正常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苏天成不知道自己会有多少的孩子,本身还年轻,还可以努力耕耘,加之诸多的老婆,身体都是很棒的,心情也是不错的,弄不好就再次怀孕了。

想想皇帝那么多的儿子女儿,还被文武大臣吹捧,可见人们的生育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十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从这个月开始,各地的巡抚、布政使等官员,就有可能进入京城了,只要是皇上召见,就需要汇报各自的工作情况,这项制度本来是固定的,但在崇祯八年之前,因为流寇的骚扰、后金的侵袭,朱由检根本顾不上,为了战事和银子焦头烂额,顾不上听下面的情况,不过崇祯八年之后,大明的局势慢慢开始稳定,这个制度就没有提上来了,特别是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之后,更是强力支持,必须要落实这项制度,孙承宗还提出来了要求,不仅仅是巡抚和布政使等官员,包括一些知府,也需要进京禀报工作。

朱由检本来就是勤勉的皇帝,当然是大力支持了。

所以说,每年从十月开始,所有的巡抚和布政使分批次进入到京城,至于说各地的知府,则是带有选择性的进京汇报工作。

这项事情,一直要持续到十二月,有些巡抚和布政使,甚至会留在京城,陪着皇上一同欢度春节的。

十月初,朱审烜来到了京城,陪着他一起来的,还有朱由菘和张溥,西安府知府吴伟业、延安府知府苏平阳等人随后也要到京城来,值得注意的是,巩昌府知府陈于泰没有奉召,也就是说,朱由检这一次是不会见陈于泰的。

陕西的情况,苏天成还是清楚的,朱审烜上任之后,继续推行以前的政策,对农民进行优抚,限制士绅富户的特权,大力发展商贸,提高商贾的地位,鼓励商贾雇佣农民,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业赋税,除开朝廷规定的赋税,不准增加农民的负担,同时大幅度调节商贸赋税,落实了这些政策之后,陕西开始快速发展,速度甚至比苏天成主政的时候还快。

苏天成较为担心的两个地方,分别是西安府和巩昌府。

实际情况与苏天成的担忧,有一些出入,主要是西安府知府吴伟业,完全支持朱审烜提出来的这些政策,亲自督办落实,对于州县不能够落实的,予以惩戒和弹劾。但巩昌府还是有些差距,陈于泰依旧有些坚持自身的观点,朱审烜考虑到影响,也考虑到自己上任的时间不长,只是对陈于泰提出来了批评,暂时没有弹劾。

但一年时间过去了,朱审烜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这一次皇上没有召见陈于泰,已经说明了问题。

按照孙承宗的建议,皇上召见哪些知府,大都是巡抚提出来建议,这也是对巡抚职权的一种肯定和支持,陈于泰是殿试状元,按说是应该接受皇上的召见的,可惜榜上无名。

十月十五日,皇上召见之后,朱审烜专门来拜访苏天成了。

苏天成知道朱审烜会来,专门在家里等着,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哥哥的朱审馨,也是非常高兴的,亲自到厨房去安排,府邸里面也专门收拾出来了一个小院子,供朱审烜居住的。

苏天成很快带着朱审烜进入了书房。

两人说了一些陕西的事情,都是已经知晓的事情,朱审烜提出来了要求,陕西府州县的开销需要增加了,特别是官吏的待遇,明显有些偏低了,陕西的赋税本来就低,商贸刚刚开始发展,除开西安府、汉中府、延安府等几个地方不错,其余的府州还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省里统一协调了。

朱审烜的意思,能不能够从互市之中,多抽出来两成的利润,给陕西省。

苏天成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江宁营已经不是特别依赖互市的收入了,宋思军的生意做得很大了,不仅仅是蒙古部落和后金,就是距离更远的异族部落,也开始来采购军火了,而且人家出手大方,根本不讲价钱,目的就是要军火。

宋思军的生意,最大的控制力度,就在于弹药,这些是江宁营的成果,毕懋康等人日夜研究,耗费精力研制出来的,别人不可能仿制,也缺乏这样的技术。

依靠军火生意的利润,江宁营的开销绰绰有余了,说实话,苏天成个人都有了不少的收入了,每年宋思军都会想方设法,给京城的府邸送来数万两的黄金,这些黄金都是直接交给朱审馨的,供苏天成的家人开销,谁都知道,苏天成这么多的老婆,要是依靠俸禄来维持,恐怕穷的饭都吃不上的。

互市的收入,除开户部、兵部拔走的部分,剩下的大约有五百两白银,这些白银,是按照比例来分成的,江宁营拿走六成,陕西拿走三成,余下一成留给互市开销。

朱审烜要求之后,变为陕西拿走五成,江宁营拿走四成,也就是说,陕西从互市得到的银子,达到了二百五十万两了。

这些银子能够做太多的事情了。

苏天成虽然答应了,可也提出来了要求,陕西的自然条件有些恶劣,历来都被称之为穷山恶水之地,这样的地方容易出现刁民,所以有了那么多的流寇,可朱审烜担任巡抚,有了这样一大笔额外的收入,就要考虑诸多的建设了,比如说整修农田、官道等等,可以慢慢来,这些钱不要全部都发下去了,再说了,随着商贸的发展,陕西的收入会越来越多的,赋税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样才是真正的发展了。

这样的要求,朱审烜当然是答应的,他已经明白了苏天成以前说过的道理,也就是良性循环的道理,只有老百姓富足了,官府才有可能富足起来,否则官富民穷,就容易出事情,就不好管理了。

说完陕西的事情之后,朱审烜脸上出现了为难的神情。

苏天成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