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一定是秦三德做主的,这是不用怀疑的,可到了中后期,基本都是朱由菘做主了,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缘故。
朱审烜的背叛,给予朱由检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而且朱审烜曾经是内阁次辅,是大明的晋王,如此尊贵的地位,都投靠苏天成了,谁知道朱由菘是什么想法,要知道朱由菘和苏天成之间的关系是很不错的。
疑心本来就重的朱由检,想到了这一点,愈发的坐不住了,要知道南直隶的一切事宜,都是朱由菘在发话,若是朱由菘的想法改变了,也准备投靠苏天成了,后果就严重了。
朱由检想到了内阁首辅周延儒,这件事情,可以看看周延儒是什么意见,毕竟这么大的事情,内阁是应该要拿出来意见的。
内阁很快商议了。
周延儒进入养心殿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是焦急的,皇上要求内阁商议这么大的事情,可不仅仅是前面吃了败仗,如今谁承担主要责任的事情,还有派出什么人到南直隶去的问题,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差事,一般人都是不愿意去的,至少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才有资格到南直隶去的。内阁最终商议的意见,还是钱谦益主动提出来,愿意到南直隶去。
内阁大学士出面去指挥,那当然是好事情了。
一直都有些看不起钱谦益的周延儒,这个时候对钱谦益的印象好了很多。
禀报是很直接的,周延儒没有啰嗦,很快说出来了内阁的商议意见,秦三德与朱由菘两人都要承担责任,至于说责任的大小,需要等到两人回到京城之后,再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周延儒禀报的过程之中,皇上的脸色不好看。
周延儒很快明白了,其实他已经尽力了,按说奏折上面写的很是清楚,主要责任就是秦三德,可周延儒还是认为,奏折不一定可信,还是需要调查的,这样就还没有明确责任的大小,那就一切皆有可能发生的。
可皇上的态度让周延儒明白了,皇上需要决定,需要有人承担责任,而且皇上内心已经有了意见了。
周延儒硬着头皮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此次南直隶的失利,秦公公和朱大人都是有责任的,要说责任大小的事宜,臣以为朱大人的责任大一些的,不管怎么说,朱大人都是主帅,秦公公是监军,重大的事宜两人商议,最终的决定需要朱大人做出来的……”
简单的几句话,后面包含了太多的曲折和努力。
走出养心殿的时候,周延儒的脸上没有什么笑脸,他很清楚,皇上之所以态度是明确的,王承恩一定是立下了很大功劳的,皇上信任的还是身边的太监,包括锦衣卫的那帮人,对朝中的文武大臣,缺乏信任,不怀疑就是好的。
人家今日的下场,有可能就是自己的明日,周延儒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太监的权力将越来越大,朝廷大臣与太监之间的矛盾,也很快会爆发,这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而秦三德与朱由菘的事情,很有可能成为导火索的。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内讧的代价(3)
曹化淳赶赴南直隶宣旨的时候,内心是苦涩的,在宫里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试图与王承恩争夺权力,可惜总是失败,之后被迫离开皇宫,提督京营,这个在外人看来是风光无限的职位,只有曹化淳明白其中的含义,远离了皇上,远离了皇宫,没有接到旨意的情况之下,轻易不得进入皇宫,对于依靠皇上取得权力的太监来说,这就意味着宠幸的减弱。
等到曹化淳终于明白,自己是无法和王承恩争夺权力的时候,秦三德等太监早就上位了,不甘落后的曹化淳,开始刻意讨好王承恩,才算是勉强保住了在宫里的地位。
这一次接受了圣旨,前往南直隶监军,可谓是苦乐参半,朱由菘和秦三德全部都要回到京城了,而且是作为阶下囚的形式回到京城,朱由菘被免去了兵部尚书的职位,由内阁大学士钱谦益兼任兵部尚书,统领南直隶的防御和进攻事宜。如此的安排,让曹化淳的负担不是那么重,主要的责任明显是在钱谦益的身上的。
可问题也是存在的,钱谦益历来对太监没有多大的好感,也从来不与太监有什么公开的或者是私下的接触,就说这次被授予重要职责,也没有和他这个监军有什么交流。
再说被排到南直隶担任监军,谁都能够看得出来,这是跳火坑的事情,南直隶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前线,甚至比辽东还要危险的,说不定什么时候。苏天成率领江宁营,就拿下了整个的南直隶,曹化淳这个监军,依旧没有什么好的结局。
因为要赶赴南直隶宣旨,故而曹化淳先行一步,钱谦益随后出发。
南直隶的形势很紧张。职责在身,曹化淳也不敢耽误时间,咬牙坚持,用最快的速度赶赴南直隶。
中秋节是重要的节日,老百姓是非常重视的,加之南京城内的月饼名气是很大的,因为节日的来临,南直隶的官吏,暂时忘记了遭遇进攻的事宜。就连朱由菘,都暗暗送礼一口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运作,驻扎在南京城内外的大军,人数达到了十一万人,依靠这些军队,依托南京城的严密防御,是一定能够抵御苏天成的进攻的。
奏折已经呈送到朝廷去了。相信朝廷很快会有圣旨下来了,在朱由菘看来。自己遭遇一些训斥是一定的,至于说秦三德,估计是要离开南京了。
朱由菘和孙泰之间的联系日益的紧密了,特别是在南京城如何防御的事情上面,兵力如何配置的方面,几乎都是两人商议的。秦三德尽管还在南京,可如同消失了一样,什么事情都不过问,每日里就是呆在房间里面,哪里都不去。
秦三德的目的基本达到了。虽不是特别的满意,譬如说南直隶的兵部尚书孙泰就没有遭遇到多少的事情,不过朱由菘是彻底的完蛋了,圣旨的内容以及京城里面的风波,他都是了如指掌的,而且东厂也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朱由菘不要想着能够回到京城了,半路上就要丢掉性命的,就连自杀之后的谢罪书,都有人代替写好了。
在官驿里面看着忙忙碌碌的朱由菘,秦三德内心是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既然朱由菘如此的自信,那就自己尝尝最终的苦果吧。
曹化淳没有直接到官驿,而是进入了南京的皇宫。
朱由菘、秦三德和孙泰等人,早就在皇宫里面等候了。
曹化淳宣旨的时候,只有朱由菘和秦三德两人参与。
“……朕深感失望,着即免去朱由菘兵部尚书职衔,押赴京城问罪,免去秦三德监军之职,前往京城问罪……”
目瞪口呆的朱由菘,甚至忘记了谢恩,很快被早就准备好的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去掉了官帽,戴上了枷锁,至于说秦三德,是前往京城问罪,不需要押解,自然不必要遭受此等的待遇,加之秦三德的秉笔太监和东厂厂公的职务尚在,谁敢得罪。
清醒过来的朱由菘,眼睛瞬间变得通红,扭头看着秦三德,可惜朱由菘醒悟的太迟了,事已至此,他回天无力,想想孙泰当初的提醒,想想秦三德这么长时间的身体欠安,人家是在做大事情,为的就是这样的圣旨。
朱由菘想着开口说话,可惜押解他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早就得到了指示,哪里会给机会,立刻有人给朱由菘的嘴里塞进了一个木塞子,令朱由菘无法开口说话。
翌日就是中秋节,负罪的秦三德,不愿意继续在南京停留,夜长梦多,路上他还有事情需要办理,所以说在与曹化淳简单交接之后,离开了南京。
卯时众人就出发了,一夜未见,再次看见朱由菘,就连秦三德都非常吃惊了,朱由菘居然白了一半的头发了,话也无法说出来了,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有的是办法,让朱由菘无法开口说话,也就无法诉说什么冤屈,至于说回到京城之后,如何见皇上的事宜,更是无所谓了,在众人的眼里,朱由菘已经是死人了。
秦三德选择的路线,是经过滁州、庐州府,直接进入河南。
两天之后,众人离开了应天府,进入了滁州,急不可耐的秦三德,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路上的押解,秦三德依旧是尊贵无比,什么事情都有专人来服务,可朱由菘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要知道前往南京执行任务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都是经过了王承恩直接核准的,该如何做是非常明白的,在这些人的眼里,秦三德依旧是高高在上的秉笔太监、东厂的厂公。
秦三德看着一脸憔悴的朱由菘,面无表情的开口了。
“朱大人,这南直隶兵败的责任,朝廷肯定是要追究的,圣旨已经下来了,朱大人也明白其中的缘由了,咱家有些话,本不想说的,不过事急从权,咱家这里有一份信函,朱大人看过之后,在上面签字或者是按下手印,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咱家一定会善待朱大人家眷的,这点朱大人可以放心,只要是咱家发话了,京城里面无人敢动大人的家眷。”
朱由菘的脸色有些扭曲了,这几天他想到了所有的可能,从圣旨的内容来看,自己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不过自己到了京城,总是能够见到皇上的,而且南直隶的兵部尚书孙泰,以及凤阳总督马士英,总是能够站出来作证的,可他还是疏忽了,既然秦三德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岂能不想到这些。
被喂了哑药之后,朱由菘无法开口说话,愤怒的情绪,只能够显现在脸上了。
一名东厂的番子,举着信函,让朱由菘看上面的内容。
看着看着,朱由菘的身体开始剧烈的颤抖,脸色也憋得通红,可惜他无法开口,否则什么样恶毒的话语都是能够说出来的。
或许是为了更加的刺激朱由菘,秦三德再次开口了。
“朱大人肯定是不想在上面签名的,咱家也能够理解,不过咱家的丑话可要说在前面,朱大人就是不签名,咱家也能够想到办法,总之这责任就是朱大人一人扛下来了,事已至此,咱家也劝朱大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人没有机会了,若是大人执意不愿意签名,咱家可不敢保重大人的家眷了,朝廷的制度,大人可是清楚的。”
这几句话,击中了朱由菘的要害,朝廷的制度他当然是知道的,秦三德的权力他也知道,更加令人恐惧的是,秦三德的背后是王承恩,能够时时刻刻给皇上进言的大太监,想要见到皇上是不可能了,今晚就是他朱由菘在世上最后的日子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还不如承认失败,背下这个黑锅,为家里换取到一份安宁,只要福王不受到牵连。
事实总是掩盖不住的,最终是会暴露出来的,恐怕到了那个时候,才是他朱由菘沉冤昭雪的时候了。
朱由菘没有过多的犹豫,拿起笔在信函上面签署了名字。
秦三德小心地收起了信函,临出门的时候,对着东厂番子开口了。
“朱大人身份不一般,弄得干净利落一些。”
京城,养心殿。
看着跪在面前的秦三德,看着朱由菘写下的谢罪书,得知朱由菘自杀谢罪的事情,朱由检没有过多的想法,他和王承恩、周延儒等人,早就商议过了,朱由菘还是有担待的,因为南直隶的惨败,无颜面对朝廷,无颜面对家族,选择了自杀,当初想着追究朱由菘家眷的责任,现在看来也没有必要了,加之王承恩等人也劝谏了。
既然朱由菘独自承担了责任,有明确的谢罪书,追究秦三德的责任,就没有多大的必要了,何况朱由检还要依靠东厂做事情。
不痛不痒的说了几句训斥的话语之后,朱由检起身离开了。
秦三德就这样渡过了难关。
朱由检不会想到,这件事情的恶劣影响,远远没有结束,朱由菘虽然被蒙冤了,但清楚事实的人还是不少的,而且朱由菘当初在南京的时候,也做了一些准备的,写下的一些家书,都是请孙泰代为保管的,这些家书,就成为了彻底动摇朝廷根基的定时炸弹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钱谦益的糊涂
钱谦益认为自己到了南京,还是能够受到非常多的支持的,至少东林书院的总部在南京,受到南京士子的支持是必然的,而且这些士子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利用这些士子鼓动南京城内各个阶层的支持,就能够很好的抵抗江宁营的进攻。当年袁崇焕苦手宁远城,击败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数次进攻,从此在朝廷名声大振,钱谦益认为,自己一样能够做到这一点,让南京城坚如磐石,让苏天成无可奈何。
所以来到南京,钱谦益是满怀信心的,可惜的是,他与曹化淳之间的接触太少,而且对于京城里面发生的诸多事情,钱谦益是很不满意的,锦衣卫和东厂横行无忌,满朝文武大臣不敢多言,包括内阁都要注意,因为这种情况的影响,钱谦益压根没有想过尊重曹化淳。
钱谦益来到南京之后,没有鲜花的欢迎,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孙泰替朱由菘伸冤,或者说是说明情况,这个时候,朱由菘自杀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南京城,对于南直隶诸多的官吏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
朱由菘的事情,钱谦益没有特别的关心,那是皇上钦定的事情,他不能够发表什么意见,但对于这里面的争斗,他还是能够分析出来一些的,朱由菘肯定是有冤屈的,当初皇上决定让朱由菘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统领南直隶的抵抗事宜,表面上看是重用朱由菘,其实这里面就是对朱由菘的怀疑,何况监军秦三德是秉笔太监,在宫里的地位不一般,明眼人就可以确定。实际上的战役部署,肯定是秦三德直接负责的。
朱由菘在回到京城的路上自杀了,秦三德毫发无损的回来了,而且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这也显得太不公平了。
钱谦益来到南京之后,首先关心的不是战役上的部署事宜。而是关心东林书院的情况,包括南京城内士子的想法等等,他没有首先见南京兵部尚书孙泰和凤阳总督马士英,却召见了不少的士子代表,这其中就有不少东林书院的学子。
跟随钱谦益一同到南京来的,还有都察院的监察御史黄廷平、易礼高和邹平章 等人,谁都知道黄廷平等人,被称作东林三公子,是钱谦益的得意门生。这次钱谦益到南京来督战,带上自家的得意门生,可见态度之坚决。
召见南京的士子,可谓是盛况空前,因为黄廷平等人的得力组织,会谈是非常成功的,士子们众口一词,纷纷谴责苏天成的造反。还有情绪激动的士子,当场破口大骂苏天成。说苏天成是猪狗不如的东西等等,看见这样的态势,钱谦益是非常高兴的,他自诩为大儒,是文人之中的领袖级人物,当然注重文人的力量了。
不过孙泰的主动拜访。打断了钱谦益自信和高兴的情绪。
这段时间,孙泰的日子是不好过的,自从朱由菘和秦三德离开南京之后,主要的防御任务就是他直接负责了,尽管说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但孙泰内心还是没有底气,大概是因为苏天成和江宁营的名气太大了,而且在宁国府和松江府等地的战斗,明军败得太惨了。
得知朱由菘承当兵败的所有责任自杀的消息之后,孙泰简直不敢相信,他和朱由菘多次商议防御的事宜,有些时候,朱由菘也说到了自身的担心,可总是相信朝廷会秉公处理的,谁知道最终是这样的结局,孙泰绝不相信朱由菘会自杀,他认为这里面有着天大的冤屈。
所以在钱谦益来到南京之后,孙泰就坐着充足的准备,禀报南京城的防御部署的同时,也一定要替朱由菘伸冤,能不能达到目的是另外的事情,至少钱谦益能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态度,就是对南直隶官吏和军士的最大安慰。
朱由菘留下的书信,孙泰仔细保管着,不敢让任何人知晓,目前的情况还不明朗,这些书信是绝不能够泄露出去的,否则他孙泰恐怕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了。
钱谦益来到南京,同样住在了官驿。有意思的是,曹化淳却是住在了皇宫里面,这就预示着,指挥南京保卫战的大帅和监军两人,有重大事情需要商议的时候,还需要下面的官吏去联系,确定两人见面商谈的地点。
看见孙泰进入到屋里的时候,钱谦益脸上是带着笑容的,其实他来到南京,首先需要见到的就是孙泰,了解南京的防御部署情况,不过在京城的时候,钱谦益隐隐听说了,孙泰和朱由菘之间的联系很是紧密,偏偏朱由菘自杀了,皇上也没有表明其他的态度,这样的情况下,钱谦益就要避嫌了,不能够和孙泰的联系过于的紧密。
简单的寒暄之后,孙泰开始汇报南京城的防御部署了。
这个过程之中,钱谦益有些心不在焉。
孙泰禀报了南京城的防御部署之后,很快转移了话题,说到了朱由菘的事宜。
“……大人,下官刚刚禀报的南京城的防御部署事宜,悉数都是朱大人安排落实的,下官只是协助,朱大人为了朝廷可谓是呕心沥血,下官都是看在眼里的,想不到朱大人却因为广德州和宁国府等地兵败的事宜,承担了主要的责任,其实这里面的缘由,下官都是知晓的,诸多的官吏和将士也是清楚的。”
钱谦益咳嗽了一声,打断了孙泰的话语。
“孙大人,本官到南京来,主要是关心南京的防御部署事宜,至于说其他的事情,朝廷自有公论,孙大人身负重任,还是多多关心南直隶的事宜,本官有些话本是不想说的,孙大人身为南直隶的兵部尚书,直浙总督,丢失了浙江,本就是有些过失的,朝廷考虑到孙大人刚刚到南直隶,时间不长,很多的情况不熟悉,故而没有降罪,此等的情况之下,本官建议,孙大人还是多多想想,如何的击败苏天成,击败江宁营,让南直隶安宁下来。”
钱谦益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的孙泰透心凉。
很多的事情,孙泰瞬间明白了,看来朝廷里面,意见早就是统一的,至于说真想如何,没有多少人会关心的,钱谦益身为内阁大学士,面对如此重大的事情,不想着去追寻真想,却仅仅是想着南京城的防御,就是非常明确的态度了。
朝廷里面,有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保护秦三德,朱由菘的冤屈,没有地方能够申诉了。
看见孙泰有些发呆,钱谦益端起了茶杯,这就表示送客了。
钱谦益居然没有重点关注南京城的防御部署的事宜,对朱由菘的冤屈,不闻不问,不知道这位内阁大学士来到南京城,究竟准备干什么,至于说那位监军曹化淳,孙泰压根没有想着去拜访,秦三德留给他的印象太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