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146章

隋末我为王-第146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应良当然不会介意张须陀在这件事上分功,赶紧拿出那道伪造书信,恭敬的双手呈到了张须陀的面前,还小心翼翼的补充道:“张大使,奏章上请务必写明,这是下官在追击孟海公逆贼时在赃物里发现的。”
    张须陀没好气的一把抢过伪造书信,打开粗略看了几眼,然后又恶狠狠的瞪了陈应良一眼,似乎在责怪陈应良的胆大包天,胡作非为。旁边的杨汪则凑了上来同看,只看得几眼,杨汪就装模作样的惊叫了起来,道:“好个奸猾逆贼!竟然用左手写字,让人无法查对笔迹,幸得应良贤侄不辞劳苦亲临元城,查到了他的其他不法证据,这才让他无法逍遥法法,进一步毁灭证据。张大使,慕容栊这个奸贼罪不容诛,你我身为朝廷命官,必须要向朝廷和圣上如实奏报啊!”
    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明显在偏帮陈应良的杨汪,张须陀这才提笔写了一道向隋炀帝报告此事的奏章,顺便奏明了慕容栊把儿子灵堂设在公堂上的罪行,连同伪信一起派人送往诼郡交给隋炀帝,然后也就懒得在这事上追究下去了——想追究也没用,陈应良只要一口咬定这道书信是在追杀孟海公时发现的,那就是谁也没有办法证明这道书信是陈应良亲手伪造,查到最后也是一笔糊涂帐。
    了结了慕容栊的事,张须陀才让自己的新副手陈应良坐下,然后没好声气的说道:“好了,商量公事,你走之后,老夫仔细考虑过你我联手剿灭十二郡乱贼的事,老夫知道你不想和老夫联手讨贼,老夫也不想和你这个偷奸耍滑的小滑头联手,干脆不如这样,我们把河南道十二郡分为南北两个战区,你负责剿灭南区乱贼,老夫负责北区,到了战事需要时再联手剿贼。”
    把十二郡分为两个战区,自己单独负责一个战区,不用听张须陀的直接指挥,可以自主作战,陈应良一听有这样的好事当然是求之不得,赶紧连连点头,说道:“全凭张大使安排,下官遵命就是,敢问张大使,南北二区具体如何划分?”
    “你负责五个郡。”张须陀顺口答道:“梁郡、彭城、下邳、东海和琅琊五个郡归你,余下的归我,如何?”
    陈应良的神情有些为难了,因为张须陀分配给陈应良负责的五个郡中,梁郡正好就是瓦岗军的主要活动区域,而出于种种考虑,陈应良现在是既不想彻底剿灭瓦岗军,也不想和瓦岗军过早交手,以免过于干扰历史进程,让自己彻底失去历史先知优势。还好,突然看到坐在自己对面的杨汪,陈应良顿时想到了合适的推托借口,立即拱手说道:“大使,下官有一个小小请求,还望你千万答应。”
    “说,什么请求?”张须陀顺口答道。
    “大使恕罪,能否让下官只负责四个郡,请你把梁郡兼管起来?”陈应良小心翼翼的说道:“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下官的麾下兵马过少,负责的区域太大,只怕力有不逮。大使你也知道,彭城和琅琊二郡都是大郡,随便一个郡的土地都有谯郡的一倍还多,下邳郡也比谯郡的土地面积大出将近五成,下官麾下的这点兵马,想要剿灭如此辽阔土地上的乱贼,太过力不从心。”
    张须陀点点头,承认陈应良负责的战区面积确实有些过大,然后又问道:“第二个原因呢?”
    “第二个原因,是个人方面。”陈应良向对面的杨汪拱了拱手,苦笑说道:“梁郡的杨通守,他是下官的长辈,又与下官的叔父黎国公十分熟识,下官真的不好意思对他发号司令,指手画脚,所以下官想请大使自己兼管梁郡,免得下官与杨伯父交涉时尴尬。”
    杨汪笑笑,对此不做言语,但是在内心深处却还是不愿被陈应良这个晚辈命令指挥。张须陀则稍做考虑后,也就点头说道:“那好吧,那你就只负责四个郡吧,好在梁郡这边的情况还算过得去,杨通守麾下的官军作战也还算得力,老夫多兼管一个梁郡,也不算吃力。”
    陈应良大喜,忙向张须陀道谢,张须陀又哼哼了几下表示对陈应良的不满,然后才换了一副严肃面孔,对陈应良郑重说道:“回谯郡后,你除了要尽快扩大军队之外,还要尽快出兵到彭城去给董纯帮忙,他那边的贼乱情况很严重,尤其是那个大贼头彭孝才,屡剿不灭,你要多动动脑子,早些帮董纯把彭孝才乱贼铲除,打掉彭城乱贼的嚣张气焰。”
    陈应良答应,对面的杨汪也突然开口说道:“应良,对董留守尊敬一些,现在你虽然职权在他之上,但他毕竟是前辈,论年龄足以做你的祖父,官职品级也仍然在你之上,突然之间受你约束指挥,心中难免会有不快,这是人之常情,你要做好准备。切记,不要斗气赌气,那只会害人害己。”
    陈应良恭敬应诺,张须陀也叮嘱了几句让陈应良小心应对与董纯的关系,然后又和陈应良商量了剿贼钱粮的分配情况,约定各从负责郡县收取后,张须陀这才又说道:“那就这样吧,既然你顺利回来了,我们的队伍也休整得差不多了,那我们明天各自拔营动身吧,今天晚上聚在一起喝杯酒,就算老夫给你们送行了。”
    陈应良和杨汪一起答应,然后杨汪又向陈应良微笑说道:“贤侄,明日一别,我们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见面了,在任上好好干,但也要注意安全和保重身体。还有,你与长孙姑娘成亲的时候,记得告诉我一声,我可一定要去喝你的喜酒。”
    陈应良赶紧答应,张须陀则一楞,忙问道:“怎么?你这小子已经定亲了?老夫不是听说,你这小子被柴家退婚了么?”
    “他是被退婚了,不过马上又定亲了,为了这事,黎国公还闹了一个大笑话,差点给这小子弄出了两个正房。”
    知道陈应良和裴弘策底细的杨汪微笑,把裴弘策在不知情下替陈应良与裴翠云定亲的事当笑话说给了张须陀听,可惜张须陀听了之后不仅没笑,神情还十分之复杂,然后张须陀又偷看了一眼旁边的木兰,发现她垂着头不说话,也看不到脸上表情,张须陀心中不由一阵同情,暗道:“丫头,不是老夫不帮你,是你和他没这个缘分。”
    悄悄的偷看了一眼陈应良,木兰的头垂得更低,心中不断的默念,“我不喜欢他,我讨厌他,是大帅乱点鸳鸯谱,硬要撮合我和他,实际上我还是讨厌他……。”
    心里不断的安慰着自己,木兰的眼角,还是忍不住有泪花隐隐闪烁…………”
    “他是被退婚了,不过马上又定亲了,为了这事,黎国公还闹了一个大笑话,差点给这小子弄出了两个正房。”
    知道陈应良和裴弘策底细的杨汪微笑,把裴弘策在不知情下替陈应良与裴翠云定亲的事当笑话说给了张须陀听,可惜张须陀听了之后不仅没笑,神情还十分之复杂,然后张须陀又偷看了一眼旁边的木兰,发现她垂着头不说话,也看不到脸上表情,张须陀心中不由一阵同情,暗道:“丫头,不是老夫不帮你,是你和他没这个缘分。”
    悄悄的偷看了一眼陈应良,木兰的头垂得更低,心中不断的默念,“我不喜欢他,我讨厌他,是大帅乱点鸳鸯谱,硬要撮合我和他,实际上我还是讨厌他……。”
    心里不断的安慰着自己,木兰的眼角,还是忍不住有泪花隐隐闪烁…………

第174章 饮鸩止渴
    程咬金和牛进达果然是言而有信的人,陈应良率领谯郡军队凯旋回到永城后还没过几天,程咬金和牛进达就带着一些家眷和两百来名济北乡勇来到了永城归依,陈应良闻报大喜,亲率全城文武官员出城二十里相迎,程咬金与牛进达受宠若惊,稽首道谢,陈应良亲自搀起二将,将程咬金封为了骑兵校尉,牛进达则封步兵校尉。
    至此,陈应良的文武班底基本定型,武将方面主要有程咬金、牛进达、马三宝与阚稜四名大将,文臣方面则是大舅子长孙无忌、超级大神棍袁天罡与贪生怕死的钱向民,另外还有一个奉命南下查案却暂时无法完成任务的魏徵,也被陈应良强行委托了法曹重任,让魏徵帮着自己料理军民司法诸事。这套班底人数不多,但胜在精干,各有所长,也是陈应良赖以起家发展的基本班底。
    班底定了型,接下来就是扩军了,做为新任的十二郡剿匪副总司令,陈应良手底下的十二个团兵力当然是不够应付,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平叛战事,陈应良只能是决定把兵力扩张到三十个团,兵种构成则是四个团的骑兵,八个团的重步兵,还有十八个团的轻步兵兼弓弩手。
    时间不等人,陈应良的扩军动作早在程咬金等人抵达永城前就已经展开,还好,谯郡周边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流民饥民,招兵告示才刚贴出去,设在谯郡边界上的招兵点就已经挤满了流民百姓,还任由隋军将领挑选其中青壮,仅仅三天就招满了合格兵员。同时就任了剿匪副总司令后,陈应良也用不着再去逼可怜巴巴的太守徐敏廉出钱出粮,只需要暂时垫付一些钱粮供养训练新军,然后就可以大模大样的敲诈勒索兼管的彭城、下邳、东海与琅琊四郡供给钱粮了。
    与此同时,陈应良也终于与老邻居董纯有了第一次直接交集,和杨汪担心的一样,年龄足以做陈应良祖父的彭城留守兼左卫将军董纯,果然明显不服气陈应良这个年轻的顶头上司,在与永城距离不远的情况下,董纯不仅没有来拜见上官,还连陈应良派人送去的知会兼管公文,董纯也是拖了好几天才给回文,回文上还十分简单只写了‘知道了’三个字,以十分轻蔑的态度表示对陈应良的不屑与不满。
    陈应良当然知道自己要想让董纯俯首听命得花一些力气和时间,对董纯的轻蔑与不敬也只能暂时记录在黑帐本上,等有机会再慢慢收拾,陈应良最关心的还是兼管四郡的贼乱情况,还有四郡官军的具体情况。还好,董纯在这方面倒是不敢玩花活给陈应良抓把柄,在回文的同时还是如实奏报了各种军情,同时考核大权被陈应良捏在手里的东海、下邳与琅琊三郡太守都尉也不敢怠慢,全都如实奏报了各自情况,让陈应良对自己监管的四个郡有了大概了解。
    从监管四郡汇报的情况来看,陈应良发现张须陀最担心的大贼头彭孝才其实危险并不大,因为盘踞在沂蒙山区的彭孝才之所以屡剿不灭,并不是因为彭孝才的队伍能征善战,而是因为沂蒙山区的地形太过复杂,一遇官军进剿,彭孝才就带着队伍钻进深山老林和官军捉迷藏,活生生的把官军拖垮,而官军队伍只要有办法把彭孝才诱出山区,再在平原地区与之交战,将他击破甚至歼灭都不是什么难事,根本用不着如何的操心。
    与之相反的是,倒是张须陀根本没有提到的东海郡,让陈应良产生了警惕,因为东海太守尹翁向陈应良奏报说,杜伏威的队伍东窜进了东海后,不仅队伍再一次迅速扩大,还设计干掉了东海大贼头赵破阵,吞并了赵破阵的队伍,成为东海首霸;同时另一位历史牛人李子通,也乘着张须陀的主力被孟让、孟海公牵制的机会,率领一万余人取道琅琊南下,目前已经侵入了东海最北端的怀仁县境,与流窜在沭阳以南的杜伏威南北呼应,严重威胁官军兵力空虚的东海全郡安全。
    仔细看完了各郡奏报,又在袁天罡亲手制做的四郡地图沙盘上标记了敌人位置,陈应良盘算了许久,这才说道:“我觉得我们不能首先向琅琊出兵,应该直接出兵向东,先扫荡彭城南部的小股贼头,顺便锻炼新兵队伍,然后屯兵下邳,适时出兵东海,把杜伏威和李子通这两个贼头各个击破,确保东海安全,不然的话,这两个贼头一旦在东海坐大,不仅东海郡城难保,徐州最富庶的下邳郡肯定也是永无宁日。”
    “那彭孝才怎么办?”长孙无忌问道:“他可是张大使点名的大贼头,如果我们不能把他尽快剿灭,张大使那里难以交代啊?”
    “彭孝才让董纯去对付。”陈应良答道:“董纯的力量足以收拾彭孝才,只是没机会和彭孝才决战,才让彭孝才逍遥到现在,我们只要想出一个办法让他滚出沂蒙山区,董纯就可以轻松对付他了。”
    “兄长说的当然是好主意,可我们怎么让彭孝才滚出沂蒙山区呢?”长孙无忌追问道。
    陈应良皱眉不答,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办法给董纯制造决战机会,倒是逐渐把精力转移到军务方面的袁天罡开口,提出建议道:“副使,何不打打断粮的主意?琅琊一带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粮产稀少,彭孝才的队伍不事生产,全靠劫掠补给,肯定存粮不会太多,我们如果能切断他的粮草来源,要不了多少时间,彭孝才就只能乖乖滚出沂蒙山区就粮,到时候董纯再想和他决战不就容易多了?”
    “思路很正确,但很难做到。”陈应良皱着眉头说道:“现在已经是七月上旬,再有小一个月就是小米收获的时候,秋粮一旦入仓,民间就会有大量的存粮,彭孝才光是劫掠乡里就可以弄到粮食,我们又如何能切断他的粮草来源?”
    “恕学生出言不详,今年的青州一带不是一个丰收年。”袁天罡摇了摇头,说道:“学生喜爱周易天文,时常收集各地天候气象,从学生了解到的青州天候情况来看,今年的青州一带雨水甚是稀少,没闹蝗灾都已经是无比幸运,粮食歉收却是已成定局,所以我们只要设法让百姓将不多的粮食集中保存,就不难诱出彭孝才。”
    听了袁天罡的建议,陈应良面无表情,许久后才说道:“看来也只能用这个办法了,无忌,替我写一道公文给琅琊太守窦宪,命令他在琅琊七县城中修建民仓,秋收之后,立即要求百姓将粮食转移入城保存,登记造册,让百姓分批领取各自粮食回家食用,剿灭彭孝才之前,百姓不得在家中存储超过十日之粮。”
    “实在离城太远的乡村,筑坞堡保存秋粮,由地方乡勇集中保护,再安排吏员监督看管,遇敌人袭击,一旦坞堡告急而援军不至,吏员立即纵火烧毁存粮,不使坞堡存粮敌手的吏员,依律奖励!”
    陈应良念完公文大意,不等长孙无忌提笔,旁边的魏徵就已经大惊失色的反对道:“不可,万万不可!陈副使,你知道不?如果你这么做,将会产生多少弊端,将有多少贪官污吏会乘机中饱私囊,敲诈勒索,又将有多少百姓的口粮将被贪污克扣?”
    “被贪官污吏克扣一部分,也好过被土匪全部抢走。”陈应良冷冷说道:“魏法曹,你说的弊端我当然知道,可是我如果向琅琊出动大军剿匪,又将产生多少弊端,又会耗费多少钱粮,给百姓增添多少负担?两害取其轻,我只能选择对百姓伤害最小的。”
    魏徵有些默然,但还是又呻吟道:“可是这么做,百姓就太苦了。”
    “百姓是苦,但总比粮食被抢光后活活饿死的好。”陈应良叹了口气,吩咐道:“无忌,给窦宪去文吧,让他依计行事,这是一个让他捞油水的机会,我相信他会全力执行。顺便给董纯去一道命令,让他出兵六千到临沂休整待命,确保与琅琊各县的交通联络,一旦发现敌情,立即出兵杀贼。”
    长孙无忌答应,立即提笔拟令,然后陈应良又下令全力训练备战,准备出征事宜,待到秋收后立即出兵东进彭城南部,扫荡那里的小股乱贼锻炼新兵。同时陈应良自然少不得把情况向张须陀奏报,解释情况并介绍其中利弊,请求张须陀安排队伍接应琅琊北部的新泰东安等县,预防彭孝才劫掠琅琊北部。
    和陈应良预计的一样,收到了陈应良这道体贴部下的命令后,琅琊太守窦宪简直就是欣喜若狂了,忙不迭的命令治下七县修建民仓准备囤积秋粮,同时在边远地区修筑坞堡用于储藏民粮,嗅到油水味道的琅琊各级官吏也是欣喜若狂,一边欢呼称赞新上司施政得当体贴下属,一边卖力执行命令,同时还十分难得的深入民间,宣传将粮食集中储藏的各种好处,煽动蛊惑恫吓威逼百姓把秋粮交给官府保管,期间自然也少不得搞一些什么鼠雀耗的花样大捞油水。
    琅琊官吏在欢呼雀跃,彭城太守董纯却是气得七窍生烟,一边大骂陈应良行事荒唐,一边上表弹劾陈应良的胡作非为,同时还致书张须陀表示抗议,要求张须陀出面管教陈应良。可惜张须陀却被陈应良的书信蛊惑,觉得逼出彭孝才决战,远远好过派出大量军队和彭孝才在沂蒙山区捉迷藏,既没有把握又劳民伤财,便回信要求董纯依令行事,同时要求董纯今后不得越级上报,有事必须要先向陈应良禀报。
    德高望重的张须陀也站在了陈应良一边,董纯再是不满也是没了办法,同时董纯又收到朝廷消息,说是有人在隋炀帝的面前弹劾自己,指责自己剿匪不力怯懦畏战,治下一塌糊涂极不称职,请求隋炀帝依律法办!为了不给别人更多指责自己的借口,董纯也只能是一边大骂着陈应良胡乱指挥,一边乖乖率军北上,到陈应良指定的临沂战场驻扎,等待战机出现。
    请示张须陀稍一耽搁后,董纯怒气冲冲的领着军队赶到临沂城外时,琅琊境内的秋收已然开始,也和袁天罡这张乌鸦嘴预言的一样,今年琅琊郡秋粮确实歉收严重,因为雨水不足,往常一亩地能收两百多斤的小米,今年只能一百三四十斤,减产几乎近半,来年粮荒几乎已成定局,导致那怕是秋收季节,民间粮价仍然不断上涨。
    既然粮价逆市上涨了,琅琊郡的大小贪官执行起陈应良坚壁清野的命令来自然也就更加卖力了,为了让百姓把秋粮集中储藏,琅琊官员干脆出动军队强行收粮,清楚这些地方官德行的琅琊百姓哭喊震天,死活不肯交粮,为此还闹出了人命。气得董纯忍不住又上了一道奏章给隋炀帝,大骂陈应良的举措是坑害百姓,劳民伤财却毫无作用。
    也是凑巧,当琅琊百姓还在辛苦秋收时,恰好董纯第二道弹劾陈应良的奏章送出的第二天,与临沂相距不远的费县突然送来急报,说是在县境北部发现彭孝才队伍的踪迹。但已经吃过无数类似大亏的董纯这次没上当了,并没有急着出兵征讨,而是选择了按兵不动,同时派人严密侦察彭孝才队伍的动静。
    两天后,让董纯觉得难以置信的消息传来了,往常象兔子一样到处逃窜的彭孝才这次似乎铁了心要在费县做一笔大买卖,竟然集兵包围了费县北部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