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明末生涯 >

第75章

我的明末生涯-第75章

小说: 我的明末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马上把家里最好的家丁叫来,我要让他们给京城送去一封信。另外,为了抓紧时间,把家里最好的几匹快马配给他们。一定要用最短时间,将这些信亲手送到各位大人手里。”

    “另外,你再给我准备几封拜帖,从明天开始,我要拿着京城诸位大人给我的密信,一个一个去拜访大同府能排得上号的士绅,想办法把他们联合起来,一起抵制总兵府的这个赎买计划,不然,我们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当然,你这里也不能放松,京城各位大人有什么话传下来,必须第一时间告诉我。因为,这个消息关系到我们整个王家的身家性命,我们必须进行重视。”

    “是,老爷……”管家带着满脸凝重,迅速退出正堂,留下正满脸沉思的的王员外。(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县官不如现管

    一天后,大同总兵府,大同知府衙门,大同宣扶使衙门……联合下发的一个告示,就好像一阵风,迅速在大同府境内弥漫开来。

    正如王员外所说,对大同府境内很多官绅地主来说,手中大量的荒废土地,就是一块食之无味的鸡肋。因为谁也不知道,已经持续这么多年的干旱还会继续持续多久,自己用粮食个银子从百姓手中夺得的这些土地,多久之后才会有收获,才能收回成本,即使这个成本非常的低……

    所以,当总兵府决定用银子赎买这些土地的消息传开后,这些把荒废之地视为鸡肋的官绅地主都轰动了。

    因为,这个决定不仅帮他们解决掉手中鸡肋,还让他们大大的赚上一笔,几年前的投资没有白费……

    位于大同城内的张家,作为大同府数一数二的官绅,不仅掌握了数量庞大的商业网络,更是拥有数量非常庞大的土地。

    随着干旱的不断持续,大量百姓不得不走上卖地换粮之路,张家所拥有的土地数量,直接由三年前的两万亩骤然增加到如今的十万亩。

    土地多了,本来是一件非常让人高兴的事,可曾想到,不断持续的干旱,不仅让自己每年耗费大量银两对这些土地进行耕种,但是,却没有任何收益。

    十万亩地,不再是一只可以下金蛋的母鸡,而是一个用银子无法将其填满的无底洞。

    现在,有了这份通告,张老爷子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自己处理鸡肋的绝佳机会。不仅如此。自己还可以用这些土地大赚一笔。用赚下来的钱去做其他生意,从而赚取更多的银子。

    所以,看到通告后,张老爷子的第一想法就是,马上拿着地契取总兵府换银子……

    不过,他并没有忽视坐在自己面前的两个儿子。带着考校性质问道:“你们两个有什么想法?”

    坐在下首第一位的老大首先回答:“父亲,按照总兵府提出来的赎买价格,我们手里的八万亩荒地。可以卖出四万两银子。而当初我们购买这些土地的时候,仅仅用了不到一万两。这样算下来,我们仅仅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就赚了好几倍的银子。这么好的机会,我们绝对不能放过……”

    看到父亲沉默的点了点头,大儿子继续分析道……

    “除了可以赚取大笔银子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逼着我们不得不同总兵府进行交易,交出手里的荒废土地。”

    张老爷子的眉头一皱,一脸若有所思的问道:“说一说你的理由……”

    得到父亲首肯后。老大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先把下人送回来的告示平摊在桌子上。然后,指着告示最后的署名说道。

    “父亲,您看这份告示的署名。不仅有总兵府,还有知府和宣扶使府。如果我们死抱着手里的土地不放,那就一次性把这三个衙门全都给得罪了。”

    “咱们张家是大同府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一次性得罪三个衙门后,必将第一个遭到报复。因为,只有报复我们,这三个衙门才能真正做饭杀鸡儆猴。”

    “其二,咱们周家的大部分产业都在大同府。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一次性得罪三个衙门后,这些位于大同府的产业,会遭到什么样的打击和压制。到时候,损失的银子就不是几千上万,而是几万,甚至于十多万……”

    就在张老爷子脸上已经露出一副认可表情的时候,老二忽然开口了。

    对着老大大声反驳道:“父亲,我不同意大哥的想法……”

    看到老爷子示意自己继续说下去,很少有这种表现机会的老二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答:“父亲,大哥,昨天晚上城东张员外来我们张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拒绝总兵府提出来的赎买计划。如果我们按照大哥的意见,把手里的土地卖给总兵府,不是得罪了王员外背后的京城大官吗?”

    “总兵大人的官再大,大得过京城的大官吗?所以我认为,我们宁愿得罪总兵大人,也不能得罪京城里的大官……”

    在这个皇权时代,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张老爷子手中握着百万家财,也不敢有丝毫得罪官府,得罪朝廷的举动。

    所以,在听到京城大官这几个字后,张老爷子脸上几乎是下意识露出一丝忌惮表情。

    这个时候,老大再次开口了。

    带着满脸笑容回答:“父亲,我认为二弟太多虑了……”

    “我之所以这么说,一共有这么几个理由。”

    “第一,这个王员外昨天给我们看的密信是不是真的,他口里的京城大官,也是不是真的。据我所知,他王家连一个秀才都没有出过,连当地官府都没有太多认识的人,更何况京城里的大官。所以,我认为,王员外昨天跟我们说的话,没有太多可信度。”

    “当然,即使王员外给我们看的信是真的,他口里的大官,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第二,我们再进行一个假设,就算王员外说的都是真的,我们也不能得罪总兵府,得罪知府衙门。”

    “不知道二弟听没有听过一句话,县官不如现管,只要我们在大同府一天,就不能得罪大同总兵府和大同知府这两个衙门。至于王员外口里的京城大官,他离我们太远了,就我们张家的实力和地位,他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更何况报复我们……”

    “第三,总兵府下发的这个告示,不仅我们看到了,整个大同府的官绅和百姓都看到了。可以肯定,即使我们张家死抱着土地不放手,大同府的其他官绅地主也会同总兵府进行交易。既然如此,我们张府为什么不能随大流呢?”

    “第四,也是最后一个理由,总兵府的这个计划是抱着赈济灾民的目的做的,而且给了我们这些官绅足够的利益。如此情况下,如果我们还不支持总兵府,我们张家今后还怎么在大同府立足。”

    “到时候,一个自私自利,不顾流民死活的帽子,一定会被戴在我们张府头上。”(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图谋不轨??

    听到这里,张老爷子紧皱着的眉头皱得就更深了。深吸一口气后说道:“也就是说,为了张家未来,我们只能同总兵府进行合作了……”

    “是的,父亲……”老大语气坚定的肯定道。

    随后,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即使做出同总兵府进行合作的决定,也不能马上表明我们张府的态度。”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只要我们不带头向总兵府靠拢,即使将来真的遭到王员外背后势力的报复,也不会报复到我们张家身上。”

    “所以,我们必须等大同府境内的一半官绅同总兵府交易以后,在摆出一副随大流的态度,同总兵府进行交易,把手里的土地换成银子……”

    这个时候,张老爷子紧张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微笑。短暂沉思后,马上在心中做出决定,并且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同总兵府进行合作,将手中所有荒废的田地,全部卖给总兵府。”

    “另外,这件事是老大你一直坚持要这么办的,那就交给你…。。”

    大同府因为总兵府下发的告示而陷入轰动的时候。整个北京城,也随着一场朝会的开始而陷入轰动。至于轰动的原有,同样是卫征在大同府开始进行的屯田计划。

    在后世的皇权时代,为了避免普通人收买人心,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朝廷,都不允许私人随便赈济灾民。

    所以,在收到来自王员外的消息后。作为朝廷文人集团首脑之一的吏部尚书。马上发现一个可以参奏卫征一本。甚至于直接在崇祯皇帝面前,将卫征完全参倒,下狱的机会。

    第二天的朝会刚刚开始,作为吏部尚书的他,就在一众朝臣的注视下,走出位列,对着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大声说道。

    “启奏皇上,老臣有本要奏……”

    因为两天前刚刚收到卫征全歼一万叛军精锐捷报。北京城可能陷入的危机,也因为这场大捷而瞬间消失于无形之中。坐在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可谓是心情大好,毕竟,主导这场大捷的卫征,是自己一手挖掘出来的军事人才,而且还属于自己的亲军。

    所以,听到吏部尚书的话后,心情大好的崇祯想也没有想就开口道。

    “爱卿请讲……”

    “谢陛下…。老臣今天要向陛下参大同府总兵私自赈济灾民,收买人心,图谋不轨…。。这是老臣的奏折…。。”

    “大同府总兵卫征上任以后。不思怎么抵御和消灭叛军,而是在大同府境内大肆收拢流民。收拢人心,扩编军队…。老臣以为,大同府总兵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老臣恳请陛下为了避免大同府总兵图谋不轨,马上派出钦差大臣前往大同府彻查此事,并且暂时革去卫大人大同府总兵的职位…。”

    吏部尚书的话还没有说完,崇祯刚刚还是心情大好的脸色,瞬间就变得阴沉起来。

    就在这时,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马上感觉到崇祯脸色的变化。眼睛一亮,对着崇祯说道:“启奏陛下,臣坚决反对王尚书所说…。”

    “王尚书刚刚说大同府总兵卫征不思怎么抵御和消灭叛军,这么看来,几天前朝廷刚刚收到的捷报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卫大人真的不思怎么低于和消灭叛军,怎么可能凭借几千虎豹军和一万多刚刚拿起武器的新兵,全歼一万叛军精锐…。如果今天王尚书不能给出一个说法,这件事传到大同府以后,一定会让大同府的上万将士以及大同府总兵卫大人寒心的…。。”

    “要知道,对于这场大捷,朝廷对大同府总兵卫大人的赏赐都还没有进行讨论。王尚书竟然在这个时候参奏卫大人,臣不知道尚书大人的居心何在…。”

    吏部尚书毕竟是文臣,不是武将…。。

    指挥使骆养性的一个说辞,就将他说的哑口无言。不过,朝堂上和骆养性处于对立一面的远远不止一个文人集团。

    就在吏部尚书哑口无言,一脸尴尬的站在大殿正中央的时候,一个武将忽然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以为,骆大人的辩解完全是片面之言……”

    “虎豹军在关外的时候,连数万战斗力强悍的后金骑兵都不是对手,更何况数万战斗力低下的叛军。如果卫大人真的一心想要击败叛军,绝对不可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仅仅消灭上万叛军…。。”

    “所以,臣非常赞同尚书大人所说,卫大人上任大同府总兵以后,不马上出兵消灭叛军,而是扩编军队,收拢流民,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对啊…。。连数万鞑子都不是对手,更何况几万叛军…。这个卫大人一定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不去消灭叛军…。。”

    “难道这个卫大人打算养寇自重,故意不全歼叛军……”

    听着大殿中越来越多的议论声,骆养性开始着急了。此时此刻的她也顾不得什么君前失礼,直接叫道:“各位大人都说叛军战斗力不值得一提,既然如此,为什么数万官军围剿上万叛军的时候,数万官军会战败呢…。不知道各位达人能不能给我一个理由…。。”

    说到这里,骆养性马上对着崇祯跪倒在地,装着一脸诚恳的大声说道:“请陛下明查…。臣不是武将,不怎么懂军事。但是,臣知道一件事,虎豹军的总兵力只有五千人不到,而叛军,却有数万人…。”

    “虎豹军之所以能在关外打败数倍于己的鞑子,是因为虎豹军只需要防守一个小小的蘑菇峪。但是,现在的虎豹军不一样了,他们需要防守的是整个大同府…。”

    “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虎豹军怎么能够防御到叛军从各个方向向大同府发动的进攻…。所以,臣以为,虎豹军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取得歼敌上万的战果,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朝廷不仅不能猜忌他,还应该重赏他,重赏此次大捷中的所有有功将士…。”

    “只有这样,大同府的将士们才能感觉到陛下的重视,继续为陛下效力,守住大同府,消灭山西境内的所有叛军,还大明朝一个朗朗乾坤…。”

    骆养性远远低估了大家想要扳倒卫征的决心,自己刚刚说完,一个御史就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就算卫大人在大同府总兵的任上尽职尽责了,但是,卫大人在大同府私自赈济灾民,收拢流民,收买人心这件事,还是违反了朝廷的规矩。”

    “所以,臣恳请陛下为了避免卫大人收买人心,图谋不轨,暂时革去其大同府总兵的官职。在朝廷查明真相以后,再对卫大人进行处置…。”

    看到眼前为了卫征而争吵,就好像菜市场一样的朝会。崇祯怒了…。

    将自己紧握着的拳头狠狠砸在面前龙案上后,大声骂道:“够了…。。”

    “你们参奏卫征的理由是她在大同府境内私自收拢流民,收买人心…。。现在朕告诉你们,卫大人做的这些事情,朕不仅知道,还是朕同意的…。。”

    说到这里,崇祯直接将一封来自大同总兵府的奏折扔到吏部尚书面前,大声说道:“你们都看看,这样一个对大明朝有功之臣,就是你们眼里的图谋不轨之徒,好好看看你们所谓的奸臣给朕写的奏折…。。”

    原来,卫征当初决定屯田的时候,就在周书源的建议下,给崇祯写了一份奏折。

    为了不让崇祯怀疑自己,把自己调离大同府。卫征不仅将收拢流民进行屯田的各种理由清清楚楚写在奏折上,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大。

    总之一句话,让崇祯看了奏折后,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如果不在大同府境内进行屯田,收拢流民,大同府就无法保证安定。

    而大同府无法保证安定的情况下,虎豹军的战斗力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守住大同府。

    还真别说,看完奏折以后,一向自负的崇祯还真的信了。

    当然,在卫征的奏折中,除了陈述各种理由为,卫征还给崇祯画了一个巨大的蛋糕,通过实打实的利益,进一步诱惑崇祯皇帝相信自己,不猜忌自己。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要想当一个好皇帝,施展自己的抱负,自己手里必须要有钱,有粮食。可是,因为大明朝的各种弊端,这两个必要因素都没有办法满足崇祯皇帝的所需。

    于是,卫征直接投其所好,送其所需…。

    既然崇祯皇帝急需要粮食,那自己就给他送粮食。

    在奏折中,卫征大胆的向崇祯皇帝保证,等明年所有屯田收获以后,主动向朝廷上缴粮食五十万担,以解朝廷之燃眉之急…。。

    既能给自己打仗,又能给自己送粮食,这么好的臣子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无异于打着灯笼都很难找到一个。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崇祯当然不会放过。

    于是,自负的崇祯皇帝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卫征,并且支持卫征在大同府进行屯田。

    不过,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五十万担粮食的问题,好面子的崇祯不好说出口,这封奏折就一直被崇祯留着,没有公开。(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功高盖主

    在崇祯皇帝充满怒火的注视下,一丝不好的预感,迅速袭上吏部尚书心头。不过,为了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火气,尚书还是一脸颤抖的的从地上捡起奏折,开始阅读起来。

    一时间,偌大的大殿内,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所有人都将目光汇聚到尚书身上。

    在大家注视下,尚书的脸色就好像阴晴不定的天气,在短时间内,变化出了让大家目瞪口呆的各种截然相反表情。

    当尚书合上手中奏折后,因为紧张和后怕,一颗颗豆大汗珠,已经如同泉水一样,不断从尚书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涌出。

    刚刚还是信誓旦旦的脸色,此时此刻也因为羞愤而变成猪肝色,非常难看。

    不仅如此,被大家注视的尚书,竟然直接跪倒在地,对着崇祯说道……不,是求饶道:“请陛下息怒,都是老臣识人不明,误听谣言,才造成了今天的大错。请陛下降罪……”

    吏部尚书非常明智的马上改变立场,让崇祯难堪的脸色迅速好了不少。对他的怒气,也随之平息不少。

    就在一众朝臣在自己心中猜测,崇祯皇帝给尚书大人看的奏折内容是什么,竟然让一张倔强的吏部尚书马上改变立场的时候。龙椅上的崇祯开口了。

    “罢了,念在你是老臣的份上,这次就原谅你了,下不为例。不过,为了让前线将士放心给朝廷打仗,不让卫征卫大人寒心。你这个吏部尚书必须亲自前往大同府。给大同府总兵卫征致歉。”

    “既然你要去一趟大同府。那朝廷前往大同府宣布朝廷赏赐的亲差大臣,就由你来担任。”

    “说到对大同府有功将士的赏赐,我希望吏部和兵部,能在明天上朝之前,拿出一个让朕满意,让前线将士满意的陈条出来。前线将士为朝廷打了一场这么大的胜仗,保证了北京城自己诸位大人的安全,朝廷必须要重赏他们……”

    崇祯皇帝刚刚离开大殿。几十个朝臣就向吏部尚书聚拢过来,想要知道尚书所看到的奏折内容。

    尚书带着满脸苦笑说道:“诸位大人,奏折的具体内容,大家还是不要知道的好。不过,有一件老夫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之前在短时间没,皇上对大同府总兵卫大人是非常信任的。所以,希望各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