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明末生涯 >

第97章

我的明末生涯-第97章

小说: 我的明末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皇店刚刚到货一批玻璃镜,不仅质量上乘,而且还是京城从未出现过的巨型玻璃镜…。。”

    玻璃镜,在大内皇宫虽然不算什么稀奇,但是,在京中达官贵人手中,却是炫耀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东西。所以,京城的达官贵人中间,都以拥有几面玻璃镜为荣。

    而现在,分散在京城的皇店竟然也有玻璃镜进行出售,这不得不让京城的大概官贵人感到兴奋和期待。

    于是,皇店的玻璃刚刚开售,京城各家达官贵人和他们的管家。就蜂拥而至的聚集到京城各家皇店。想要看看皇店即将出售的玻璃镜。

    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

    在几十双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几十面大小不一的玻璃镜,慢慢被皇店一众太监搬了出来,展示在众人面前。

    同当初王承恩的表现一样,几块一人高的玻璃镜刚刚出现在柜台,就引起一串惊呼。

    几十个等着购买玻璃镜的达官贵人,直接将目光聚集到几块最大的玻璃镜上上。

    这个时候,作为崇祯皇帝贴身太监的王承恩,出人意料的出现在柜台。

    对着大家抱了抱拳后说道:“各位大人。杂家的身份,大家应该都知道…。大家看到的这些玻璃镜,都是陛下从海外花费重金引进技术才生产出来的。”

    “现在,这些玻璃镜将在大明所有皇店中进行出售…。希望各位大人能多多光顾,照顾照顾皇店的声音,为陛下内库增加一些收入……”

    即使自己是皇亲国戚,甚至于朝廷大员,在王承恩这个崇祯皇帝的心腹面前,也不敢有丝毫托大。特别是听到这些玻璃镜都是皇上要卖的东西后,赶紧一脸恭维的开口道。

    “王公公说笑了。这么好的玻璃镜,我们一定会购买…。。“一个管家带着满脸恭维说道。

    来自王府的管家都没有花说。其他人就更没话可说了。

    中年管家刚刚说完,其他几十个人的恭维声,就传到王承恩耳朵。

    王承恩点了点头,笑着回答:“请各位大人放心,杂家一定会把各位大人的好意传给皇上,让皇上高兴高兴…。好了,该说了杂家已经说了,大家需要什么玻璃,直接到柜台去下单,柜台有各种玻璃镜的具体售价。“

    “只要各位大人送来银子,大家想要多少玻璃镜,就有多少玻璃镜…。。“

    王承恩刚刚说完,刚刚说话的王府官家连玻璃镜的价格都没有看,就大声嚷嚷道:“王公公…。我是王府管家,我代表王府在这里预定五块最大的玻璃……然后再订购十块中等的玻璃镜,二十块型号最小的玻璃镜,不知道一共多少银子…。。“

    在王承恩的示意下,一个太监迅速将刚刚记下的清单递到王承恩手中。

    扫了一眼清单上的数据后,王承恩一脸微笑的说道:“王管家,你刚刚订的那些货,一共折合白银十万两…。。王管家你点名要的这些玻璃镜,大的要一万两银子一面,中等的要四千两银子一面,最小的要五十两银子一面…。。”

    “十万两银子,虽然贵了点,但是,我们王府还付的起这笔银子…。王公公,两个时辰后,十万两银子就会送到贵店,希望王公公能在皇上面前给我们王府美言几句。”

    王承恩点了点头回答:“王府果然是大手笔,一出手就是十万两银子,大气…。。回去告诉你们王爷,皇上一定会几下王爷对朝廷的支持的…。。”

    有了带头的,其他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再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纷纷报出自己想要的玻璃镜……

    在王承恩的注视下,时间仅仅过了半个时辰,卫征送到进城皇店的第一批玻璃镜就被定的一干二净。

    看着眼前仍然不断涌入店铺的人流,王承恩不得不向大家做出:五天以后再来订货扥承诺,才缓解了大家心中的不满和对玻璃镜的急迫…。。

    这个时候,负责这个皇店的太监,已经带着满脸激动走到王承恩面前,大声报告道。

    “总管大人,今天我们皇店的销售数据,已经全部计算出来了…。。”

    “杂家掌管皇店也好几年了,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皇店连续两年的收入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今天一天的多…。。”

    王承恩脸上也随之露出一副充满期待的表情,赶紧接过账本。

    不看不知道,当王承恩的眼睛看到账本最后的一串数字后,王承恩的脸上,也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震惊表情。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面前皇店管事太监问道:“小六子,你没有算错?今天一天时间,我们就收了这么多银子……”

    “是的,总管大人…。。”带着满脸激动的小太监大声回答。

    “一共一百二十三万五千两银子…。。一两银子都没有算错…。。另外,这一百二十多万两银子中间,已经有八十五万两银子送到柜台了。剩下的三十多万两银子,也会在天黑之前,送到柜台……”

    一脸震惊的王承恩没有说话,而是在心中默默计算这一百多万两银子中间,真正属于皇上的到底有多少。

    很快,一丝发自内心的惊喜就浮现到王承恩脸上。

    而后,在皇店管事太监充满不解的目光注视下,大声命令道:“小六子,皇店你给我看好了…。等银子全部到了以后,一定要加派重兵进行看守,绝对不能让这些银子出意外…。。”

    说完,王承恩就带着账本匆匆离开皇店。

    随着夜色慢慢笼罩北京城,诺大的皇宫内,除了几个宫殿仍然亮着灯,其他宫殿也全部被夜色笼罩,变得一片漆黑。

    作为大明朝掌舵人的崇祯皇帝,仍然向往常一样,继续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完全没有受天黑的影响。

    就在这时,匆匆回到皇宫的王承恩,来不及进行休息,就走到崇祯皇帝的龙案旁,带着满脸心痛说道:‘陛下,奴婢给陛下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希望陛下听完这个消息后,能早点休息,保重龙体,咱们大明朝可离不开陛下您…。。“

    “大伴,你回来了…。朕的性格你应该知道,这些奏折如果不批阅完成,是绝对不会休息的。有什么好消息尽管说,也许朕高兴了,批阅奏折的速度就会变快。今天晚上,朕也许就能早点休息?“崇祯摇了摇自己脑袋,一脸无奈的回答。

    从小看着崇祯长大的王承恩脸上,只能露出一副充满无奈的面部表情。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崇祯说道:“陛下,奴婢要报告的好消息是,三等伯,山西总兵卫大人送到进城的第一批玻璃镜,已经开始在京城的皇店出售了……“

    “几百块玻璃镜,仅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卖的一干二净,简直出乎奴婢的意料。“

    “生意这么好,看来朕同卫大人进行合作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手握一个聚宝盆的崇祯皇帝,仅仅语气平淡的回答,面部表情没有发生丝毫变化。

    看到这里,王承恩继续报告道:“陛下,您的决定可不仅仅是正确这么简单,而是非常英明…。仅仅一天时间,我们就卖出了一百二十多万两银子…。。除去需要付给卫大人的成本后,完全属于我们的银子,就有超过二十五万两…。。”

    “这时今天售卖玻璃镜的具体账簿…。请陛下阅览…。。”

    “二十五万两银子…。大伴,你没有说错…。。”这个时候,刚刚还是一脸平静,阅览奏折的崇祯皇帝,因为震惊而双手一抖,直接丢下御笔,接过王承恩送过来的账簿…。。

    亲眼看到账簿上的数据后,崇祯皇帝脸上的震惊迅速被激动给覆盖。

    不顾礼仪的大声说道:“看来朕的这个三等伯没有白给他卫征…。。二十五万两银子,这还仅仅是第一批玻璃镜的收益。要知道,像今天这样的收益,一年下来还有十几次。而这,还仅仅是京城皇店的收益,如果算上全国,一年赚数百万两银子,绝对是轻轻松松…。。”

    “数百万两银子,只要每年有了这笔银子,那朕就可以在朝廷做很多事…。好,办得好,卫爱卿不愧是朕的心腹大臣。”(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山陕总督

    看着面前一脸激动的崇祯,王承恩大声肯定道:“陛下,说实话,奴婢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玻璃镜,竟然这么赚钱。当初听了卫大人的想法后,奴婢还不怎么相信。可是站在,奴婢全信了……”

    “另外,奴婢离开大同府的时候,卫大人让奴婢转告陛下:因为玻璃镜赚得都是有钱人和达官贵人的钱,以大明朝的目前实力,一年赚几百万两银子,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时候,崇祯脸上的笑容就更浓了。

    对着王承恩感慨道:“不愧是朕信任的爱卿,就是有眼光…。。”

    面对龙颜大悦的崇祯皇帝,收了卫征十万两银子的王承恩话锋一转,继续说道:“陛下,奴婢也认为,卫大人是陛下慧眼识人发现的忠臣…。。”

    “臣此次前往大同府发现,卫大人在大同府开始进行的大规模屯田已经开始,不出意外,卫大人答应明年上缴朝廷的几十万担粮食,一定会如期进行上缴。”

    “除此以外,卫大人为了继续给陛下分忧,解决虎豹军扩军以后带来的粮饷问题。卫大人打算在整个山西境内进行屯田,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各地稀缺的粮食,还解决了不断涌向京城一带的大量流民……”

    “只是,卫大人在座这些事的时候,仍然有一些顾虑?”

    “顾虑,什么顾虑…。。”崇祯皇帝的眉头一拧,满脸不解的问道。

    王承恩没有犹豫,为了帮卫征一把。直接说道:“卫大人在大同进行屯田的事。虽然得到陛下您的准许。但是。这毕竟是密旨,朝中很多大臣,特别是山西境内的文武官员,都不清楚这件事…。“

    “卫大人担心,屯田的事一旦在山西境内铺开,朝中很多大臣就会向陛下上奏卫大人在山西境内图谋不轨,从而影响卫大人在陛下您心中的影响…。。“

    “另外,卫大人还让卑职上奏陛下。山西境内的屯田计划完全铺开后,不仅可以安置从陕西不断涌入山西的上百万流民,每年还可以向朝廷上缴一百万担粮食…。。”

    听完王承恩所说,崇祯脸上再次露出一副震惊表情。

    在崇祯的想法中,一个将士一年需要两担粮食,一百万担粮食就可以帮助自己养活五十万将士。如果自己真的有了这笔粮食,那自己再也不需要为边关将士的粮饷问题发愁。

    不仅如此,有这批粮食在手后,自己就可以大张旗鼓的按照自己思路对朝廷进行改革,做一个可以流芳百世的好皇帝…。。

    所以。想到这些好处的崇祯马上在心中做出决定,一定要拿到这批粮食…。。

    为了每年的一百万担粮食。自己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再所不迟。

    于是,仍然处于震撼中的崇祯皇帝想也没有想就开口道:“大伴,你马上拟一道圣旨:加封卫征为山陕总督,节制山西和山西两省的所有文武官员…。除此以外,山陕两省四品及其以下文武官员,卫征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为了解决虎豹军粮饷问题,朕特许卫征在山陕两省进行大规模屯田。除每年向朝廷上缴一百万担粮食外,剩余粮食全部交由虎豹军进行处理…。。”

    听完崇祯的旨意后,王承恩并没有马上接旨。

    在王承恩的最初想法中,在自己帮助下,面前的崇祯皇帝最多给卫征解决屯田问题。可是,让王承恩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皇帝一开口,就给卫征一个山陕总督的位置。

    不管王承恩怎么帮助卫征,在王承恩心里,自己的主子还是身边的崇祯皇帝,自己的命,仍然是崇祯皇帝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首要考虑的就是崇祯皇帝的利益。

    而大明朝自成立以来,除了匪患严重的边境省份,几乎很少出现总督这个官职。

    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说,总督就是主管一省,甚至于数省份军政大权官职。一旦这个人被封为总督,那这个人就是一省军阀,整个省份说一不二的土皇帝。

    为了眼前崇祯皇帝的利益,避免大明朝出现地方督抚因权力过大而影响朝廷的事情发生。作为心腹的王承恩不得不开口提醒道。

    “陛下,山陕总督,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一旦这个官位封出去,山陕两省的所有军政大权,都会落入卫征卫大人手里。陛下就不担心卫大人手中权力过大后,会做出什么对朝廷不轨的事情…。”

    “担心,朕当然担心…。不过,这个担心和回报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崇祯皇帝没有隐瞒,直言了当的回答…。。

    “按照卫爱卿所说,一旦他当了山陕总督,不仅可以保证山陕两省的税收按时交给朝廷。卫征在山陕两省进行的屯田,生产的玻璃,每年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百万担粮食,数百万两银子的收获……为了这些白银和粮食,一个山陕总督的官位,朕还是给的起的。”

    “另外,山陕总督表面上看位高权重,实际不然,在朝廷很多人眼里,山陕总督不仅不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高官,反而是一个烫手山芋…。。”

    说到这里,一抹冷笑,迅速浮现到崇祯脸上。

    在王承恩一双充满不解的目光注视下,心情大好的崇祯耐着性子解释道:“山陕总督,虽然节制了山陕两省的军政大权。但是,这里面的陕西,几乎全部被叛军占领。卫爱卿要想真正桌上这个位置,那就意味着他必须统帅虎豹军,从叛军手中夺回陕西…。”

    “在看看现在的山西,因为大量流民进入,山西不仅无法支持朝廷,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朝廷负担。吧这样一个省份交给卫爱卿,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所以,朕才决定,重新启用山陕总督这个官位,并且破格任命卫爱卿为山陕总督。”

    王承恩充满担忧的脸上,终于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而后,对着崇祯皇帝一脸恭维的说道:“陛下英明…。英明…。奴婢下去以后,马上将圣旨草拟出来,交给陛下盖玉玺…。。”

    因为崇祯皇帝的这道圣旨并没有在朝会上进行讨论,当王承恩带着圣旨,再次出现在位于大同城内的山西总兵府时,卫征加封山陕总督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大同府。

    看到站在自己面前,一脸错愕和不解的卫征,面带笑容的王承恩直接扯着公鸭嗓子喊道:“卫大人,陛下的圣旨到了,马上准备接旨…。。“

    “圣旨…。。“虽然对王承恩的到来非常不解,但是,在没有真正造反之前,卫征不得不在王承恩注视下,带着山西总兵府的一众文武官员,跪地准备接旨。

    对卫征一系列表现满意的点了点头后,王承恩没有犹豫,直接打开握在手里的圣旨,开始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山西总兵卫征有功于国,朕同意卫征所请,在山西境内进行大规模屯田…。。“

    “为便于卫大人在山西境内便于行事,有足够流民进行屯田,朕决定加封卫征为山陕总督,节制山陕两省所有军政大权…。。“

    “从即日起,山陕两省所有四品及其四品以下官员,卫大人有先斩后奏的权利,钦此…”

    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圣旨和加封,跪在地上的卫征因为不解和震惊,竟然在一时间忘了做出反应,从王承恩手中结果圣旨。

    直到王承恩提醒,卫征才反应过来,一脸惊喜的回答。

    “臣接旨…。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卫征此时此刻的心情就是惊喜。不管崇祯皇帝的目的是什么,有了山陕总督这个官衔,再加上对山陕两省所有四品以下文武官员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卫征就在明面上,就成了山陕两省名符其实的土皇帝。

    无论是在山陕两省进行屯田,还是在山陕两省整顿军务,民政,甚至于将山陕两省的所有文武官员全部换成自己人。

    到时候,自己就会把山陕两省经营成完全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任何人都插手不进来的铜墙铁壁…。

    一番畅想过后,卫征还是在第一时间从激动中反应过来…。。

    再次将一张银票送到王承恩手中后,小声问道:“王公公,陛下怎么忽然加封我为山陕总督,要知道,我可是可是刚刚被朝廷加封了山西总兵,三等伯…。这绝对不符朝廷的一贯行事作风…。。”

    在不侵犯崇祯利益的情况下,王承恩当然不会选着和银子作对。

    几乎没有什么隐瞒,就将当晚和崇祯皇帝的对话给讲了出来。

    听完以后,卫征心中的第一想法就是:崇祯虽然是皇帝,但是,和普通人仍然没有什么却别。在银子和粮食的诱惑下,任何人都抵挡不住。

    在自己数百万两银子的诱惑下,一个山陕总督都可以拿出来,更何况其他的。

    瞬间,一个以前从未想过的更大想法,慢慢浮现在卫征脑海。(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 整肃官场

    想到这些,卫征再也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动。

    在崇祯眼里,数百万两银子,一百万担粮食,也许比一个山陕总督的官位要重要的多。

    但是,在卫征眼里,数百万两银子和一百万担粮食,都是眼前利益。一旦自己有了山陕总督这个官衔,那自己就可以在山陕两省做很多事情,创造出无数个数百万两银子和一百万担粮食。这个收获和每年的小小付出相比,绝对是一个一本万利的大买卖。

    于是,激动的卫征直接把王承恩当成贵宾招待。

    收了银子的王承恩带着满意笑容下去休息后,以军师周书源,大同知府王鹏为首的几十个文武官员,一起跪倒在地,大声喊道:“下官参见总督大人…。恭贺大人荣升山陕总督,成为督抚一方的朝中大员……”

    面对这些心腹部下,心情大好的卫征难得命令道:“都起来,你们都是我卫征的心腹,我卫征升官,就代表你们升官。再说了,我们的最终目的也不是在朝中做官。只是,有了这个官身后,更加方面我们办事和发展壮大…。”

    “走,回书房…。既然皇上这么放心的吧山陕两省交给我,那我们就不要辜负了他的好意,在山陕两省好好的做出一番属于我们自己的事业……”

    书房内,心中已经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