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176章

骁骑-第176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利神情茫然地微微摇头,对何莹提起的女子实在是没有印象。
何莹见状。颇为怀念地说道:“碧儿命苦,从小便卖身到司徒府为婢,因她生性乖巧,模样出众,家父便让她侍奉妾身。此前十余年间,妾身与碧儿朝夕相伴,无话不谈。情同姐妹。夫君想必不会知道,碧儿一直很崇拜夫君,自从夫君入长安之后,她四处打听夫君的事情,然后再说与妾身听,分享她心中的喜悦。
当父亲准备将我献给董卓之时。碧儿闻讯后一直闷闷不乐,比妾身还要难过。为此,她曾劝说妾身效仿红昌妹妹逃出司徒府,隐姓埋名,躲避几年。待事情平息之后再与父亲相见。可惜妾身不同于红昌妹妹,她可以离家出走。寻求夫君庇护,但妾身却不能丢下父亲不管。所以妾身也只能任命,听从父命,献身董相国,以期父亲能够如愿以偿地匡扶汉室。碧儿知道妾身心意已决之后,想方设法保住妾身清白之身,不惜前往青楼买来青楼女子所用的**之物,更不惜代替妾身每夜服侍董相国。
就这样,妾身侥幸保住清白之躯,直至昨夜献于夫君。呜呜呜!”
说起过往伤心事,何莹泪流满面,顿时哽咽起来。显然,她既为自己身不由己的遭遇痛心,又为碧儿代主委身于董卓的无奈之举而伤心,始终无法释怀。
眼见何莹伤心流泪,李利心疼不已,将她紧紧拥在怀里,希望能给她些许温暖。
“莹儿莫要伤心了,你身子柔弱,万一哭坏了身子,为夫百身莫赎啊!碧儿是个好女子,有情有义,胆略过人,毫不逊于须眉男儿。你有这样贴心的侍女,为夫替你高兴,深感欣慰。而今事情已经过去了,不提也罢,免得你流泪伤感。”
何莹泣声伏在李利怀里,情绪稍缓,低声说道:“多谢夫君爱惜,妾身无碍,只是提起以前的事情有些伤感而已,怀念碧儿,更为她的义举深感愧疚,于心不忍,心中难安。”
李利颔首叹道:“碧儿堪为世间奇女子,深明大义,忠心不二,极为难能可贵!你此生能有这样的姐妹,实乃生平幸事,理应高兴才是。现如今逝者已逝,但其壮举却足以让人铭记终生,忠义千秋!”
“夫君所言甚是。董卓身死之时,妾身本想带她逃离郿邬,与夫君一起走。可她却不肯离开,言道:董卓虽死,但她确是董卓妾室,理应一起赴死,以死保全名节。因此,当吕布攻破郿邬之后,只找到两具尸体,一个是与妾身身形相仿的婢女,另一个就是碧儿。自此之后,世人皆以为妾身已死,就连家父也被瞒过去了,不知那婢女的容貌是被碧儿临死前所毁,以假乱真。”何莹语气低缓地幽幽说道。
李利闻言心中懔然,暗自惊叹碧儿身为一介女流,却心思缜密,做事滴水不漏,当真了得。先前他为了安慰何莹,夸赞碧儿是个奇女子,而今看来此女确是当仁不让的奇女子。
看到何莹的脸色渐渐平静下来,李利不禁好奇地说道:“董相国生前阅女无数,即便碧儿夜间能够李代桃僵地替换你,却又怎能瞒得过董相国那双眼睛呢?前后半月时间,难道他始终没有觉察到其中蹊跷,没有起疑吗?”
何莹闻言后,神情愕然地看着李利,旋即心悦诚服地说道:“夫君一语道破其中玄机,实令妾身钦佩!夫君所言不错,此等李代桃僵的小伎俩,只可瞒过董卓一时,却不能一直瞒混下去。妾身早年曾与府中舞姬一起学过房中之术,对男女之事略懂一二,因此身居相府时,一直精心打扮,以期鱼目混珠,骗过董卓。只可惜董卓确实如夫君所言,平生阅女无数,却又生性多疑。就在他被吕布刺死的前两天,他就发现了妾身的伪装,看出妾身仍是完璧之身。
当时他勃然大怒,将妾身和碧儿召到一起,破口大骂一番,还打了碧儿。只是让妾身至今都想不明白的是,他当时斥问妾身是不是暗通吕布,与家父合谋想要谋害他。当时妾身吓得不知所措,以为董卓早就知道家父的谋划,心想事情既然已经败露,妾身和碧儿定然性命不保。于是妾身索性什么也不说,任凭他怒声斥骂,是生是死随他处置。
不承想董卓大发怒火之后,反而平静下来,再也不问妾身和家父合谋之事,却一直追问妾身是否与吕布有染。妾身与吕布毫无瓜葛,又怎会与他有染呢。因此妾身就明确告诉董卓,妾身根本不喜欢吕布,也没有暗通吕布。随后董卓便追问妾身为何要让碧儿侍奉他,是否已有心仪之人。”
说到这里,何莹媚眼含情地看着李利,脸颊羞红地继续说道:“在董卓不依不饶地逼问下,妾身当时心灰意冷,心想反正我和碧儿必死无疑,不如把害得我司徒府走投无路的罪魁祸首招供出来,也好临死时拉上他一起赴难。于是妾身就把、、、夫君你的名字说与董卓知晓,并且一口咬定夫君就是妾身心仪之人!”
“呃,你说什么?那个时候你就喜欢我?”李利大惊失色地惊声道。
随即他低头看着何莹满脸柔情的神色以及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顿时哑然失笑,极为无奈地笑道:“令尊王允之所以被逼得走投无路,完全是他之前自作聪明,一心想着暗施连环计,利用红昌一女嫁二夫,从而谋害董相国,中兴汉室。为夫只不过因势利导,为了确保红昌不被令尊利用,直接和你父亲挑明此事,让他就此罢手。
令尊王允想必也一度打算放弃连环计,因此他想给你找个好归宿,才答应把你嫁于吕布。因为你只有嫁给吕布,才是最安全的,即便董卓想除掉你父亲,也不会牵连到你身上。毕竟吕布在董卓心目中的份量极重,他完全可以保护你不被株连。
只可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有些事情终究无法避免,躲也躲不过去。你终究还是被令尊献给董卓,再度使用连环计,从而赚取董卓性命,拯救汉室江山。只不过事成之后,你父亲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暴戾之气太重,一味赶尽杀绝,结果招来杀身之祸。
在整个事情之中,为夫可以对天发誓,绝对没有害你的意思。天地良心哪,为夫从来就不屑于利用女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一点,我李利可以明确告诉你,以前我不屑这么做,往后更不会做这种龌龊之事!”
“嗯,妾身相信夫君之言!”何莹欣然点头说道。
随之她紧紧依偎在李利怀里,轻声说道:“其实不仅妾身相信夫君不会利用女人牟利,就连董卓也坚信夫君不会行此龌龊之事。正因为如此,当他得知妾身心仪之人是夫君之后,呆愣半晌,随后他絮絮叨叨地对妾身和碧儿说了很多事情。他说夫君你光明磊落,雄才大略,前途不可限量,未来的成就绝对在他之上。又说他膝下无子,董氏族人之中也没有可以托付大业之人,原本指望义子吕布能够成事,却不料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绝非成大事之人。所以他慎重思量之后有意将西凉军交给你,却又担心夫君资历太浅,压制不住西凉将领,尤其是你叔父李傕、郭汜和吕布三人定然不服你,很难顺利接任。”


第372章 恩情难偿(续)
“那天夜里,董卓对着妾身和碧儿,将西凉将领和朝中文武大臣以及天下大势详细讲述一遍。而妾身和碧儿却听得懵懵懂懂,感觉他好像交代后事一样,啰啰嗦嗦,讲得十分详细,却听得我们毫无头绪,不知所谓。那一夜他没有再让碧儿侍寝,也没有为难妾身,次日清晨便将我们送往郿邬。临行前,他让妾身跟他进书房,对妾身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他说,他已经累了,身心交瘁,不想继续这样下去了。而西凉军中谁忠谁奸,平时看不透彻,只有混乱之中才能见分晓;毕竟功名利禄动人心,一旦时局动乱,有些野心极大之人自然会浮出水面,趁乱取利。而夫君你同样有野心,并且实力雄厚,谋划长远。他还说,不动刀兵的情况下,西凉军无法交给你,那就只能在西凉大乱之中完成权力交接。而你最终能不能执掌西凉军,他能提供给你的帮助不多,只能零散地给你留下一些兵马,至于那些领兵将领最终能不能臣服于你,全看你自己的本事,有没有能力平定乱局,一统西凉军。
就这样,妾身带着董卓的嘱咐和碧儿前往郿邬。不承想仅仅只隔一天,董卓就被吕布刺死在正阳宫前,命丧九泉。随后发生的事情却正如董卓生前所言,西凉大乱,而夫君你趁势而起,在短短一月之内便平定动乱,铲除奸佞,执掌西凉军。而妾身能够侥幸不死,也是仰仗夫君之名。促使董卓没有为难我和碧儿,及早把我们送到郿邬避难。方才躲过乱军剿杀。否则,纵然妾身不被董卓所杀,也会被董氏族人斩杀泄愤,亦或是死在叛乱之中。”
静静听完何莹的讲述,李利心中犹如惊涛骇浪一般震惊不已,既而抱着何莹躺在榻上,闭上双眼沉思起来。
其实,几个月之前。在与董卓为数不多的会面之中,李利就感觉董卓似乎已经厌倦了朝堂纷争和军中将领的明争暗斗,隐隐流露出孤寂隐退之意。只不过董卓若想全身而退,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身处他那样权倾朝野的显赫高位,又生逢乱世,他只能进不能退;进一步,尚有一线生机。退则必死无疑。而董卓僭越称帝之举,无疑是孤注一掷,事起仓促,极其凶险,不亚于自掘坟墓。结果,董卓求仁得仁。穿上龙袍却没能登上帝位,横死受禅台前,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只是李利万万没想到,董卓生前居然还留有诸多后手,提前布局。选定西凉军接任之人,而这个人恰好就是他李利。直到何莹道出始末之后。李利终于明白为何自己能够极其顺利地收编徐荣、胡轸和董越等人手下的兵马,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一支能与李傕、郭汜等人相抗衡的大军。
而在今天之前,李利一直对徐荣、胡轸等西凉旧将不太信任,既用之又处处提防,以免再起祸端。现在听了何莹的这番讲解,他终于明白了。徐荣、胡轸、董越、董璜、杨定等将领事先一定在董卓那里得到过暗示,而董卓必然透漏出对他李利的欣赏与推崇,促使这些人在西凉大乱中很容易接受他李利的收编,从而投到他的麾下。而李儒毫不迟疑地归降于他,就是一个极其鲜明的暗示,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反观李傕、郭汜、段煨等一众实力派将领,即便董卓生前暗示过他们,待董卓死后他们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归降李利。因为他们这些人手握兵权,实力不凡,而且他们心存侥幸心理,希望在动乱之中获取更高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们断然不会轻易归降于李利,不经过一番殊死较量,他们绝对不会臣服于李利。
事实也正是如此。
人心叵测,没有绝对强大的实力,谁也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心甘情愿向对方俯首称臣。
脑海里梳理了西凉动乱的前因后果,李利不禁对董卓心生感激,甚至有些接受不了。
董卓留给他李利的恩情实在是太大了!
自古有言:恩大反成仇。
面对董卓赐予的偌大恩情,而且人都死了,这让李利即使想表示感谢,都找不着人,根本无法偿还这份恩情。
不过,恰恰是因为董卓已经死了,李利反倒益发感激董卓的恩情,记着他生前对自己的提携之恩和西凉动乱中留下的助力。否则,如果董卓有幸活到现在,李利反而不知道应该怎样报答他这份巨大的恩情,甚至不知道如何和他相处。
躺在榻上,怀里搂着绝世妖姬何莹,李利思绪纷飞,回想起自己和董卓相处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千。
昔日董卓执意要把爱女董婉下嫁给他的时候,他被逼无奈之中向董卓提出三个条件,也就是后来被长安城百姓广为传诵的“嫁女三约”。当时这个三个条件提出来之后,满朝文武百官皆以为此举实属无稽之谈,荒诞可笑,认为李利太过矫情,恃宠而骄,不自量力。然而,董卓听了李利提出的条件后却沉思半晌,以至他竟然靠在太师椅上睡着了。
董卓真的疲乏至此,坐镇朝堂议政之时也能安然入睡吗?他的心真的这么大吗,不至于吧!
当初李利也以为董卓真是睡着了,呼噜打得十分响亮。但是,事后他终于想明白了。那一日董卓根本没睡着,只是他自觉在文武百官面前大失颜面,因此自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借着身体疲乏打瞌睡,顺势迷迷糊糊地应下李利提出的三个约定。
正是因为这样,恰恰说明董卓对李利提出的条件十分重视,心中仔细斟酌过,既而对李利刮目相看。唯有如此,他才会爽快地答应李利的三个条件,极力促成爱女董婉与李利的婚事。而李利成为他董卓的女婿之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急剧上升,直至上升到与他的义子吕布相提并论的高度。
事实证明,李利当初对董卓提出的三个条件是极为明智的。董卓死后,天下人果然没有将他和董卓牵连到一起,使得李利名誉丝毫未损,反而受到百姓称颂,认为他没有和董卓同流合污、助纣为虐,就连朝中百官对李利的印象也大为改观。
往事如烟,如今西凉局势已然大变,长安之乱中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也渐渐被人揭开。当初被许多官员都不看好的武威李利,纵身一跃,既而华丽蜕变,成为长安城乃至整个西凉二州的实际掌控者。这让很多官员大受刺激,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李利已然名副其实地雄霸西凉,完全接管了董卓死后留下的所有西凉兵马。
此时此刻,李利再度回忆此前几个月发生的一切,之前许多想不明白的事情赫然明朗起来。
毫无疑问,如果他没有得到董卓的暗中相助,他麾下的武威军就极有可能斗不过李傕、郭汜大军,更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平定西凉,整编西凉大军。与之对应的是,西凉大势仍旧会按照历史固有轨迹运转。
此外,李利此时也十分清楚董卓对何莹所说的那些事情,大半都是真的,却也有模棱两可之处。
以李利现在看来,董卓当初的真正意图应该是做了两手打算。
一者,汉帝刘协禅位于董卓,让他加尊九五,改元开国,即皇帝位,君临天下。这是董卓梦寐以求的事情,自从执掌天下权柄之后,他一直做着皇帝梦。因此他将自己称帝的美梦寄托在吕布和王允二人身上,让他们着手操办,急不可耐地想要登基称帝。在筹办禅位和登基的事情上,董卓仍旧对王允抱有幻想,依然信任吕布,希望这两个人能够助他登上帝王之位。
二者,董卓执掌长安将近两年时间,而西凉又是他扎根多年的老巢。王允暗设连环计,利用貂蝉离间他和义子吕布的父子关系,这件事情或多或少都会传进董卓的耳朵里。否则他这个权倾朝野的相国就算白做了,对宫外之事两眼一抹黑,对王允一石二鸟之计居然一点不知情,那他真是老糊涂了。
事实上,董卓对王允图谋不轨之事已有察觉,但他自己不相信,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登基称帝之事,还想仰仗王允为他操办呢。
正是基于这种患得患失的矛盾心理,董卓才会留下后手,以防不测,而他选定之人就是三女婿李利。毕竟翁婿一家亲,与其他自己遭遇不测后偌大的家业被别人占据,不如提前给自家女婿多留一点。如此,也不枉翁婿一场,多少留点香火之情,也好让李利记住他的恩惠,善待小女儿董婉。
揣摩着董卓临死前的真实意图,李利由衷赞叹董卓不愧为颠覆了四百年大汉江山的一代枭雄。即便是面临梦寐以求的皇帝大位时,他仍然留有后手,布局长远,没有利令智昏,彻底昏聩沉溺其中。现如今,他虽然已经故去,却让李利对他感激不已,牢牢记住他的这份恩情。
哪怕多年以后,李利十分健忘,不记得董卓曾经有大恩于他,却总不会忘记何莹这个绝世尤物吧。只要李利还记得何莹,就必然能想起董卓,因为若不是他董卓手下留情,世上再也不会有何莹这般颠倒众生的绝代妖姬。


第373章 情深义重
枕边风的威力绝对不可小觑。
昨天李利负气离开郡守府之后,一夜没回来,急得李暹找遍了整个后院,又派人在城中四处寻找,却始终不见大哥李利的踪迹。
入夜之后,还是滇无瑕劝阻李暹不必再找了。因为代替李挚贴身保护李利的副统领胡车儿和一百名亲兵都不见了,这就说明李利自身的安全无虞。
最后,滇无瑕含笑对李暹说道:“暹弟,你可别忘了,姑臧城是你大哥的老巢,郡守府方圆数十里之内的一草一木,他都了如指掌。说不定啊,你大哥在外面金屋藏娇呢,今夜便是出去和红颜知己私会去了!呵呵呵”
李暹闻言后,憨憨地傻笑,认为嫂子是在安慰他。不过,经滇无瑕这么一说,他倒也放心了,至少不用担心自家兄长的安危。
第二天上午,李利带着胡车儿等人回府之后,立即拉上李暹,带上几坛美酒直奔武威郡和金城交界处的武侯村而去。
樊稠生前是金城人,南郊战死后,却因金城尚未归附李利治下,樊勇便将他的尸身先运到武威境内,然后又经黑龙岭进入隶属金城辖下的武侯村。
武侯村,也叫武侯亭,名字极为响亮。
实际上,时下大汉境内唤作“武侯亭”的村镇极多,名头响亮,说出来有底气,让村民们感觉很有面子。
不过樊稠所在的武侯村却是有渊源的。概因樊家自称是大汉开国大将军樊哙的后人,而樊哙死后的谥号便是武侯,故而武侯村便由此而得名。然而,这个村子此后只怕是要换名字了,毕竟樊稠死得并不光彩,村民们为了不被牵连,自然要换个名称,何况如今天下动荡,更改村名也很容易。
“哒哒哒!”
前往黑龙岭的驿道上。骏马疾驰,马蹄飞踏,尘土飞扬。
“兄长,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呀?昨日兄长下令所有西征将领今天到郡守府议事,如今我们已经出城了,军政议事怎么办?”策马挥鞭之中,李暹扭头对李利大声问道。
“呵呵呵!”李利大笑着说道:“议事不急。刚才我已经让人传令下去。郡府议事推后两天,让各营将领暂在郡府厢房住下,歇息几日,待我们回来之后再行议事!至于我们此行的去处,难道你还不熟悉这条路吗?”
“啊!”李暹闻言微愣,既而欣喜地说道:“莫非兄长要去看望二哥?太好了。小弟早就盼着这一天呢!哈哈哈”
李利满脸笑容地扭头看了看弟弟李暹,笑道:“昨天你都亲自开口相求了,为兄岂能不给你面子!何况我和二弟终归是结义兄弟,不管他是不是还在埋怨我,作为大哥,我理应前去樊叔坟前祭拜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