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403章

骁骑-第403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杨丑的城府终究有限,心里藏不住事儿,再次开口时就流露出几分心迹:“末将一直想不明白,主公当初为何名义上依附李利,暗地里却投向袁绍?岂不知当初西凉军的实力就已经很强大了,绝非冀州军可比?倘若那时我等便彻底投靠西凉军,何来今日之苦恼?”
乍听杨丑之言,张扬甚为恼火,暗骂杨丑好不识趣,哪壶不开提哪壶。但是,静下心来想想,杨丑所言也不无道理,与他此刻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事实上,自从去岁盟军在函谷关前久攻不下的那一刻起,张扬就已经有些后悔了。因为从那时起,他就预感到诸侯盟军想要打败西凉军只怕没那么容易,甚至有可能在函谷关下折戟沉沙,遭遇重挫。果真如此的话,那他张扬就要大祸临头了。盟军若是战败,各路诸侯完全可以拍屁股走人、溜之大吉,可他张扬却无处可逃,毕竟他的地盘就在河内郡,处于西凉军的兵锋之下。然而,一旦他放弃河内郡,跟随袁绍前往冀州,那他就没有任何倚仗了,除了乖乖交出手中兵庐外别无选择。
而这恰恰张扬最不想看到的场景,也是他断然不能接受的事实。对于他这样已经自成一路诸侯之人来说,清楚认识到手中握有兵马的重要性,有兵马就有地盘,有地盘才能挺直腰杆儿,才能在袁绍麾下占有一席之地。而一旦他什么都没有了,那他在袁绍眼里便什么也不是,沦为可有可无、弃之如履的小人物,早晚死于宵小之手。
是以,时至今日,张扬真心后悔了。他后悔自己不该公然背叛李利,即使自己不愿被李利兼并,也可以虚以委蛇,若是事不可为,再交出兵权也为时未晚。毕竟,以李利近年来的为人心性和处事作风来看,他是个言而有信、且比较念旧的人,只要不与他为敌,一般不会赶尽杀绝。如此一来,他张扬交出兵权后,至少还能落个富贵,不至于一无所有,死于非命。
然则,现在一切都晚了,后悔也无济于事。据张扬对李利的了解,他知道李利其人虽然宽容大度。却最不能容忍下属背叛,这不仅仅是李利不能容忍背叛,天下所有诸侯都容不下背叛故主之人。因此。即使他此时想回头,只怕李利也不会接纳他,更不会轻易放过他。
可是,如果一条道走到黑,张扬对盟军是否能够打败西凉军持悲观态度。也就是说,他对眼下正在进行的娄底原决战深感忧虑,很不看好盟军。认为盟军极有可能落败。而他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便是来源于他清醒地认识到盟军内部矛盾重重,各路诸侯之间勾心斗角。各怀鬼胎。更重要的还是盟主袁绍其身不正,身为诸侯盟主不思疏导各路诸侯之间的矛盾,反而蓄意制造事端,致使诸侯间的裂隙越来越大。矛盾愈演愈烈。如此昏昧之举。焉能成事?
只可惜,这些经过反复琢磨出来的心里话,张扬都只能藏在心里,对谁都不能说。即使是在心腹部将杨丑面前,也不能透漏半句,否则必定是祸从口出,早晚招致杀僧祸。
怔怔失神之中,张扬想通了很多此前从未想过的事情。也把其中涉及到的利弊得失梳理得十分透彻。时至深夜,他非但没有一丝睡意。头脑反倒十分清醒,思维异常敏捷。而这种异常现象,他自己却浑然不知,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今夜为何毫无睡意。
沉思半晌后,张扬非但没有斥责杨丑,反而语重心长地说道:“其实我早年也曾想过彻底投靠西凉军,交出兵权,在朝堂之上谋个一官半职,继而安享富贵,平平安安地度过后半生。奈何那时的李利实在是太年轻,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究竟有没有能力执掌西凉军,能不能坐稳董卓留下的位子。因此,为了稳妥起见,我暗中交好袁绍,以便于给我们留一条后路。却不料袁绍趁机策划了河内会盟之事,一举将我等彻底推到了西凉军的对立面,不得不公然背叛李利,继而硬着头皮一步步走到今天。
但今夜我突然感到很害怕,因为我们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袁绍身上,而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盟军战败,我等又该何去何从?若是跟随袁绍逃往冀州,我等从此便要寄人篱下,时刻看人家的脸色过活;可如果不去冀州,我等就将面临西凉铁骑的讨伐,其结果必定是粉身碎骨,死无葬僧地。”
唠唠叨叨地说完话后,张扬神情落寞,彷徨无助,显得无比惆怅,不知如何是好。或许他此刻唯一的希望便是盟军能够取胜,惟有如此,他才有一线生机,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寄人篱下总比身首异处要好得多。
看到张扬神色落寞,杨丑同样心情沉重,随即轻轻起身再次斟满一盅茶,亲自端给张扬。
待张扬接过茶盅心不在焉地饮茶之际,只听杨丑轻声问道:“依主公之见,此番娄底原决战,我盟军注定是取胜无望了是吗?”。
张扬闻言茶盅停在嘴边,轻轻点头道:“嗯,大致如此。我离开时,盟军士气低靡,盟军将领死伤惨重,而西凉军则是兵精将勇,势不可挡。此消彼长之下,以我估计,盟军败多胜少,胜算不大。”
“原来如此,看来眭固说得没错,我等果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是该下定决心了。”杨丑一边说话一边移步到张扬身边。
“咳、咳咳!”张扬闻言惊愕,尚未咽下的一口茶水呛得他剧烈咳嗽,眼泪都出来了。
“眭固?你说可是曾经与我们有过来往的黑山贼首眭固,他不是投效李利了么?啊”好不容易止住咳嗽,张扬急声道。然而,当他话音未落之际,却突然感到后背一痛,痛得他失声惨叫。旋即,他愕然低头看向胸口,赫然看到穿胸而过的浸血剑尖,而杨丑此刻就站在他身后。
“噗噗噗这、、、这、究竟是为什么?杀、杀了我、、、对你有何好处?”大口大口地呕血之中,张扬爬在案几上愕然回头,怒瞪着杨丑,用力抬起沾满鲜血的右手指着杨丑阴鸷冷厉的脸颊,诘问道。
“无它,但求活命而已。”杨丑不急不缓地松开剑柄,没有立即拔出长剑,只有这样张扬才能存留一口气听他把话说完,省得张扬临死时都不知道为何而死,死不瞑目。
“其实,还有一种办法能让我们渡过眼前的危机,继续活下去,只不过你自己绝对不会亲口说出来。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你而起,只要你死了,大将军自然不会再追究我等反叛之罪。更何况,眼下正是决战之时,我等揭竿而起,帮助大将军诛杀逆贼,截断盟军退路,这可是大功一件。是以,你若不死,难道还要我河内郡数万将士和你一起下地狱不成?”
听到杨丑杀气凛凛的这番话后,张扬双眼怒睁,满嘴噙血地凄声道:“好、好、好!杨丑你听了,似你这般弑主求荣之徒,早晚必定报应;今日我遭横死,他日汝亦相同!噗”
就在张扬说出最后一句狠话时,杨丑恼羞成怒地拔出佩剑,顿时张扬撞翻案几,倒在血泊里。
(……)

第792章 大获全胜
唏聿聿!
娄底原大营,辕门大开。
战马长嘶声中,追击溃军的各营战骑陆续返回大营。
仅仅一天时间,原本人迹寥寥的盟军连营再次沸腾起来。
营帐间到处都是甲士和战马,还有数以万计的战俘,颇有人满为患的趋势。
中军帅帐,这里曾是袁绍的盟主大帐,装饰奢华而大气,气势恢宏,极具威严。
而今,这里的一切全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成为西凉军主帅李利的临时帅帐。
昨日黎明之时,当袁绍匆忙率部弃营逃亡之际,曾饬令一队五百余人的部曲焚毁帅帐和后营中的所有粮草辎重,而后再逃离大营。却不料袁绍前脚刚走,侥幸逃得性命的荀谌和郭图二人便从西门进入大营,恰好与袁绍失之交臂。随即,他们二人为求自保,及时制止了兵士焚毁大营的举动,从而将整座大营完好无缺地保留下来。与此同时,他二人借着阻止兵士焚烧大营之际,趁势收拢大营中尚未逃走的上万兵马,临时接管了整座盟军大营。
事实证明,荀谌和郭图二人的仓促决定确实是明智之举,也是保全性命的最大倚仗。如果大营被焚毁殆尽,或者说后营粮草辎重被焚,那么大营被攻破之际,便是他们二人丧命之时,决计难以幸免。一旦被李利寄予厚望的粮草辎重被焚毁,必定是勃然大怒,盛怒之下必然会处死所有被俘的盟军将领,而荀谌和郭图二人则是首当其冲,必死无疑。
然而,荀谌和郭图临时起意之举无形中救了他们自己一命。待李利看到整座大营完好无损时,喜笑颜开。大为高兴,于是本来都已决定斩杀郭图,却因郭图主动开城请降和及时阻止兵士焚毁大营有功而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事后。郭图交由郭嘉全权处理。其间细节不得而知,只知道大营陷落后不到半个时辰。郭图便带着几十名亲信甲士从东门匆匆离去,迅速消失在西凉军的视线之中。也就是说,郭嘉私自决定放过族兄郭图,还让其带上亲信扈从和亲兵从容离开。
当郭图和几十名亲兵策马离开时。李利就在东门城楼上,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可他却视若无睹,既没有出面制止,事后也没有就此事特意向郭嘉询问原由,真正是将此事交给郭嘉全权处置,无论结果如何,他都不过问。这份心胸气度。让跟随他左右的李挚和贾诩二人暗自咂舌,钦佩不已。
昨日正午,西凉军便彻底接管了整座大营,并对大营里的所有钱财、粮草辎重和战俘进行统计造册。此事由法正全权负责。直到当夜四更天,方才全部登记造册完毕,随即呈报给李利。
随着一摞摞竹简堆上李利的帅案,一目十行地草草翻阅一遍,李利如释重负地开怀大笑。一切正如他事先预料的一般无二,四十余万盟军每月所需的粮草辎重用度,足足是西凉军每月开支的三倍有余。是以,当袁绍仓皇弃营而逃时,大营里还储存着一个半月的粮草,以及足够组建十万步军的军械辎重。除此之外,后营中还储备着大量火油、投石车、冲城车和马具,还有四千多匹战马。而这些缴获相当于函谷关大军整整三个月的开支用度,军械辎重相当于西凉军此次司隶之战的损耗总和。有了如此巨大的缴获,西凉军稍加休整后,便可继续征战三个月。
按理说盟军兵马不过是两倍于西凉军,但盟军每月的开支用度却是三倍于西凉军,甚至犹有过之;差距之大,实在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差距如此悬殊,乍一看确实令人费解,但真正了解盟军的粮草辎重发放情况后,便不会再感到意外了。
盟军之所以开支如此之大,原因有三。
其一,盟军诸侯们和将领们生活奢靡,每月所需钱粮数目十分巨大。仅是西凉军在大营中俘获的美妾、舞姬、侍婢等女眷便多达四千余人,平均到盟军所有诸侯和将领头上,每个将领的营帐中至少有八至九名女眷,而各路诸侯的帅帐中少则十余人,多则近百人。而这还只是诸侯们奢侈生活的冰山一角,除了侍婢女眷之外,每个诸侯还有专门的膳食队伍和扈从杂役,像负责袁绍的膳食和随身服侍之人便多达四百余人,而其他各路诸侯的扈从杂役也不少于一两百人。正所谓上行下效,诸侯们尚且如此,那他们麾下的将领也不是省油的灯,每个将领的营帐后面都有几十名扈从和杂役。如此以来,大营里扈从和杂役加起来就有两万人之多。
究其原因,还是那句话,东汉不比其他朝代,出征将领一般都会带上几名侍婢、扈从和杂役,以便不时之需。在此之前,领兵将领通常不会太过铺张,以免扰乱军心,影响士气,因此都会有所节制,尽量做得隐蔽一些,避免太过扎眼。
早在西汉武帝时期,军纪严明,出征将领的作风也十分严谨,军中很少出现女眷,偶尔有女眷滞留,也必须得到皇帝的恩准方可。东汉复辟之初,亦是如此,治军严谨。只可惜随着近百年来的朝堂动荡,军队也随之松懈,颇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趋势,使得戍边大军的军纪松弛,军心涣散,纲纪崩坏,律法沦丧。
而今汉室衰微,皇权旁落,天下纷乱,群雄并起,致使领兵将领胆大妄为,愈发不守规矩了。由此一来,出征打仗时,统兵将领带上美妾、舞姬和扈从之事便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久而久之便是司空见惯,形成一种常态,大家都一样,谁也莫要说闲话。
由此可见,各路诸侯和将领们尽管领兵在外征战,却丝毫不妨碍他们享受奢靡生活。故而,其钱粮用度之大,可见一斑。
其二,此次诸侯大军乃是各路诸侯联合而成,钱粮辎重都是按照各路诸侯自行报上的数目予以发放,并非统一调度,统筹发放。如此一来,这其中的水份有多大就很难估计了,每月领取的钱粮辎重必定是只多不少,宁肯剩余,也不能不够。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各路诸侯之间各怀鬼胎,趁着大战之际大肆敛取钱粮和军械辎重之事在所难免。就像曹操和孙策二人一样,他们费尽心机招兵买马,钱粮和军械从何而来,必然是从盟军府库中牟取,否则他们本身没有根基之地,哪有剩余的钱粮和兵器招募兵士。
由此,便不难想象盟军为何钱粮消耗之大,军械辎重所需之巨,拥有此等良莠不齐且各谋私利的大军,纵然想节省也是痴心妄想,完全没有可能。并且,这还是飞云渡粮草大营遭到偷袭之后粮草紧缺的结果,在此之前,盟军所需有度更大,损耗更加严重。
相比诸侯盟军的巨大消耗,西凉军则不然。首先,西凉军是一支完整的军队,统一号令,不存在各谋私利、擅自招兵买马等现象。其次,全军统一发放钱粮辎重,统筹安排,酌情予以增减,不存在亏空钱粮、吃空饷的怪相;物资充足便多发些,遇到物资紧缺时,全军上下都得勒紧裤腰带,共度时艰。最后,便是西凉军军纪严明,除了主帅李利一人例外,余下所有将领都不得私自带女眷进入军营,更不可能有扈从和杂役之类的无关之人在军营滞留。并且,军中还有金猊卫负责监督巡视各营,包括各营主将统领之内都必须接受监督,无条件执行军纪军令,一经查实,便要直接面对主帅李利的质询,继而依律惩处。
是以,在西凉军中各营主将就是将士们的表率,必须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并遵守军纪,无人敢于擅自克扣军饷或是亏空军械辎重。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位将领敢于违背李利的军令,顶风作案。而曾经涉嫌大肆敛取钱粮的将领,如胡轸、杨定等将领都已相继战死沙场,其罪行不予追究,但其府邸和钱粮所得还将面临清查,而他们真正能够得到的便是保留其忠勇之名,而后风光大葬,仅此而已。
两相对比之下,不难看出盟军每月所需的粮草辎重远远超过西凉军的损耗用度。是以,一座盟军大营的缴获所得,就足以让钱粮紧缺的西凉军渡过难关,虽然仅仅是填补了司隶鏖战的一部分消耗,却能让大军在最短的时间内缓过劲来,没有粮草之困,仍可继续作战。
除了缴获大量粮草辎重之外,在盟军大营里还有将近四万俘虏,这其中便有前面提到的四千多女眷和两万余扈从杂役,真正的战俘只有一万余人,且伤兵就有五千之众。
“哒哒”的清脆马蹄声中,数以万计的西凉铁骑追击归来,所有将士都是满载而归,战俘、绸缎、金银玉器和整车整车的破损兵器陆续驶入辕门,待斜阳临近西山之时,各营人马悉数返回大营。
至此,历时三天两夜的娄底原决战落下帷幕,以西凉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第793章 又见残阳如血
大营东门城楼上,时隔一天,李利再次出现在这里,凭栏远望,似有所思。
不过,今日他没有披甲,而是一袭锦袍,周身上下再无半点杀伐之气。
站在东门看夕阳,未免有些背道而驰的意思,可李利似乎很享受这种感觉,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这照在后背上的夕阳意味着什么。
同样是初春时节,四年前他在残阳余晖中来到这个混乱的时代,那时他重伤欲死,年仅十六岁。然而,命运却在那一刻逆转,真正的“李利”在重伤之下走完了短暂的一生,而余下的漫长岁月则由他“李正锋”接替延续下去。
这是他心里永久封存的秘密,注定这辈子都不会对任何人提起。因此,那一日的残阳余晖对他有着特殊意义,足以铭记一生,片刻不曾或忘。
三年前的夏天,还是在这斜阳下,他率领武威军与董卓死后的西凉军展开决战。那是一场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重大战役,前提是如果他将来能够成就霸业的话。南郊一战是整个天下局势的重大转折,也是西凉军的一次涅槃重生,更是李利强势崛起的最重要的一次机遇。那一战彻底改变了历史轨迹,改变了无数西凉将士的命运,也改变了大汉王朝的兴衰运势,继而改变了天下格局。犹如一根杠杆撬动神州大地,一粒石子激起千层波浪,一个卑微的小人物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席卷整个动荡乱世,引领东汉末年的潮流走向。
时隔整整四年光景,还是那一轮永恒不变的残阳。一样的光辉灿烂,一样的热情奔放,一样的殷红如血。昔日夕阳,今又残阳。再次见证了这场具有深远影响的空前决战。见证了一代霸主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诞生,在累累骸骨中强势崛起。在烽烟弥漫中昂首前行,在夕阳余辉中再现辉煌。
娄底原决战,无疑是一场决定乱世走向的关键之战。对战双方无论谁胜谁负,必将改变天下格局。直接关乎各路诸侯的前途命运。
盟军若胜,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凉军将成为昙花一现的飞絮,天下第一霸主李利将沦为冢中枯骨,成为新任霸主的垫脚石,为胜利者增添一道璀璨的功勋光环。而后,随着中原诸侯的获胜,乱世将愈发混乱。战火烽烟将愈发浓烈,厮杀愈发惨烈,中原各州的争夺将愈发剧烈,其结果必然是处处烽烟、遍地骸骨。中原百姓将面临最残酷的淬炼。
毕竟,盟军诸侯不在少数,在分享胜利果实的同时,必定加速他们之间的争斗,由此引发的大混战波及范围之广、厮杀之剧烈,将不下于娄底原之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结果如何,将会引发什么后果,不言而喻,可想而知。
与之相对的是,西凉军若胜,中原局势反倒会得到控制,尽管战争仍然无法避免,但战事必然局限于一州一郡之内,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全面战事。因为西凉军虎视在侧,厉兵秣马、整戈待旦,迫使战败的中原诸侯不得不有所顾忌,时刻提防着西凉军挥师东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