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到底-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告诉,不动声色地暗中做着准备。当两家动身之后,卢月儿用自己攒的钱雇了一辆车,紧紧跟着两家人后面。他们在哪里住宿,卢月儿也在哪里住宿,只是掩藏了自己的行踪,不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行踪。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可有一天卢月儿起床后,却发现自己雇的车夫和马车都不见了。自己带来的钱也没有了。此时,华、范两家人已经上路了,卢月儿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奈之下问清了长安的方向,她便只身向长安步行而去。
出门在外,没有钱寸步难行,更何况卢月也没有吃过苦。当她走到青山县时,便又累又饿病倒了。好在她被一个叫白锦娘的人救了。白锦娘是青山县县令苗文生的娘子,并没有县令夫人的架子,而是请了郎中尽力为卢月儿治病。因为白锦娘的悉心照顾,卢月儿的病很快便痊愈了。卢月儿向白锦娘辞行,白锦娘赠送了她一些盘缠。就在卢月儿刚要离开青山县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坏消息,白锦娘因杀人罪被关入了大牢。卢月儿为了救白锦娘,日夜兼程赶往长安寻找李陶,好不容易赶到长安。又一次病倒了。幸运的是她再一次被李申布下的眼线救了。
“阿陶,求求你,你一定要救救锦娘,她是好人!”卢月儿泪水潸然。
“她杀了什么人?”李陶皱眉问道。
“据说她杀了他的相公!”
“就是那个青山县令苗文生?”
卢月儿点点头。
华菁菁在一旁道:“阿陶,你就帮帮月儿吧!”
卢月儿也焦急地催促道:“阿陶,你一定要快,要晚了锦娘就没命了!”
李陶起身道:“菁菁。这几日你就陪着月儿住在这吧,锦娘的旱情交给我了!”
李陶走了几步,又转了回来,他犹豫了片刻还是问道:“月儿,有一件事我想问问你!”
卢月儿惊诧道:“什么事?”
“那一天你为什么最终还是没来?”
卢月儿当然知道李陶问的是什么,当初自己答应李陶要共同逃亡。可最后却食言了。卢月儿将那日的情形说了一遍,李陶这才了然,他点点头一言不发,转头走了。
华菁菁叹了口气:“那日,阿陶一直等到天快亮也没等来你,这件事情已经快成他的心病了,你今日的出现算是解了他的心病了!”
……
“刘老夫子。你马上派人将此人提到刑部来!”
“青山县白锦娘?”刘玄疑惑道:“此人是怎么回事?”
李陶摇摇头:“我也不是太清楚,只有人来了才知道。”
“明白了!我这就安排人去!”
“记着,将此案的全部宗卷也一并带来!”李陶补充道。
……
“九郎,这段时日也没见你了,忙坏了吧?”李陶刚刚回府,范长风便匆匆赶来。
“忙,真忙,那么多事情都要我处理,怎么会不忙呢?”范长风似乎瘦了些。
“你阿爹他们都安置好了吧?”
“安置好了!”
“九郎,现在不比在潞州了,我们的滩子越铺越大,你也不必事事都亲历亲为了!”说到这里,李陶疑惑地问道:“董少卿与程国玉难道帮不上你的忙?”
“哦,不不不,这两人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不然就算我有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特别是董少卿,他天生就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只是……”
“只是……他的有些做法,我很是不解……”范长风支吾道。
“不解你直接询问就是了,你是范氏商号的大掌柜呀!”李陶有些奇怪。
“阿陶,你说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怕要是问了董少卿会认为我对他不信任就不好了。”
听了范长风的话,李陶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范氏商号虽然已经具备了后世商业公司集团的雏形,但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若是长期以往,将来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李陶沉吟片刻“九郎,有哪些做法你不解。”
“董少卿让我们所有的客栈都免费接待参加科考的举人,仅仅十数日,我们就亏损了七万贯!”
李陶心中一动,他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董少卿长安又开设了绸缎庄、珠宝店,在渭水河畔建立了粮食周转和货物储存栈,这些都无可厚非。可他最近又开始大量的收购粮食。”
“粮食?”
“是的,董少卿这次敞开收购,很多仓库均有存货。”
“想必董少卿发现了什么商机!”李陶也想不明白董少卿为何会收购粮食。
范长风忧虑道:“这几年,长安周边一直风调雨顺,均是粮多库满,若是把粮食到别的地方,那么运费、人力等各项费用加在一起,得不偿失啊。我实在搞不明白,这个董少卿到底想干什么?”
第二百九十三章 长安首富
“难道他是想通过收购粮食把粮价抬高吗,可这对有他何益处?”
“阿陶,你的意思是董少卿想把长安附近多余粮食全部收购,而后会派人四处散步消息说粮食涨价,从而他手里的粮食就可以待价而沽?难道你不知道,可是长安与各州的道路四通八达,即使他把长安所有的粮食全部收完,其他各州的粮食也会源源不断的运到这里。”
“我看不像,董少卿肯定不会这么蠢!”说到这里,李陶笑道:“九郎,我们也别乱猜了,找董少卿一问不就知道了?你若不方便问,我来问他便是了!”
……
夜晚,月光如洒,永和楼的一个雅间内,两人身影正在交杯换盏。
“董掌柜,最近生意还顺利吗?”李陶笑吟吟地问道。
“多谢蓝田王,生意一要都在按计划进行,只是……”
“只是在大唐各地设立分号的设想还要再往后拖拖!”
“难道遇到什么困难了?”李陶皱眉问道。
“主要是长安城内还有一个绊脚石,若连长安都清理不干净,后方不稳如何向其他各州渗透?”
“绊脚石?”李陶不解地问道。
“蓝田王可听过王胡风此人?”
“只听说此人是长安首富,具体的就不知道了!”
“我对此人倒是知这颇深,蓝田王可有兴趣听听?”
“那是自然!”
王胡风是扶风人,十三岁开始经商,白手起家,不到三十岁便成为一方巨富。
十三岁那年,舅父自安州带回十几车当地特产的丝鞋,分送给孩子们。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去挑选合脚的鞋子,惟独王胡风挑了一车别人剩下的大号鞋,推到集市上卖掉,换得五百文钱。这是他经商的第一笔收入。
五月初,长安城榆树果实成熟。满城飞落。风物的自然更迭,在王胡风的眼中,却看出了无限商机。伯父家的宗祠在西市之南,内有一大片空地,正好借地生财。王胡风扫得十余斗榆钱,拿出卖鞋所得的五百文钱,打造了两把铁铲。开始了他的掘金之路。他拜访伯父,希望能借住在伯父的宗祠里温习功课。自然获得允准。王胡风每天用那两把铁铲开垦空地,播种榆钱,辛勤灌溉。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有着成人难及的毅力和勤劳,竟真的培育出千万株榆树苗。
头一年,他砍了十几捆榆条,以十多文的价格卖给人做柴烧,第二年就卖了二百多捆,盈利翻了几番。有了收入之后。王胡风沉住气,耐心地种植榆树。
五年之后,当年的小树苗都已长大成材,光是盖房屋用的椽材就有千余根,可以造车用的木料更是不计其数。这一年,他刚刚二十岁。
有了资金之后,王胡风采购了原材料和设备。雇人制作法烛。这是一种用来引火的高效燃料,火力是普通柴薪的一倍。工人按日计酬,简单分工,流水作业,做成了一万多条法烛。盛夏时长安多雨,连日大雨令得柴薪价格暴涨且严重缺货。法烛顿时成了抢手货。全部销售一空,王胡风赚得盆满钵溢。
王胡风又将触角伸到了倒卖茶叶、丝绸生意上,在到长安、洛阳等地,购置大量田产,雇人耕种,开设起了米粮行,从事粮食交易。如此多年下来。他逐渐累积起惊人的财富,生意遍布北方各地,黄河上下游、江淮各省都有他经营的丝绸行、米粮庄、茶庄,洛阳等地都有他的房产。在朝廷举行的募捐会上,王胡风一次就拿出了三十万贯钱,可谓财大气粗,富甲天下。
王胡风出手又豪爽,善于与人结交,有很多朋友。他深知若要生意做得红火长久,必须得到朝廷实权人物的关照。于是,先后打通了韦皇后、安乐公主与太平公主的门路,主动为长安城东西市富商大贾的子弟求得一官半职,韦皇后、安乐公主与太平公主所授的斜封官,有一大半是由王胡风牵线促成的,王胡风的好处费自然少不了,同时也拉近了与其他富豪的距离。
钱财如此轻易如流水滚滚而来,也养成王胡风挥金如土的生活习态,整日沉醉于富贵温柔乡,生活极度奢靡浪费。
王胡风在京城长安西市买下了一栋大宅院,俨然象个国王,居住在京城遥控指挥着他在全国的店铺,保证他的商业王国高速运转。
百姓称王胡风的宅府为“王家富窟”,极为奢华,据说他家的房子以金银叠为屋壁,宅中的礼贤室以沉檀为轩槛,以碔砆甃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并把铜钱当地板砖,铺在后花园的小径上,称这样可以防滑。他的床前有用檀香木雕的两个童子,手捧七宝博山炉,自暝便焚香至晓。王胡风家中的器皿宝物,比王公大臣的还要好得多,四方之士尽仰慕之,以结识他为荣,他也非常好客,经常接待四方宾客,最大程度满足客人的喜好需求,客人莫不所至如归。
“这个绊脚石还真不小!”李陶听罢,笑了笑道:“不过在我看来,王胡风只是一只纸老虎!”
董少卿目光一闪:“蓝田王此话怎讲?”
“其一,大唐向来有抑商政策,王胡风作为商人却不知低调,就算我们不出手,他也长不了。”
董少卿点头。
“其二,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王胡风如此炫富已经忘记当初创业的艰难了,一个习惯享受的人,你还指望他能有多少斗志?”
董少卿望向李陶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
“其三,自古便有官商勾结一说,商人要想立足必须与官员合作,王胡风倒是没忘记这一点。可你看看他结交的这些人,无论是韦皇后、安乐公主还是太平公主,哪一个是能成大气候的?这不是自掘坟墓是什么?再说了,就算他现在风光无限,可他不想想,韦皇后、安乐公主与太平公主早已势如水火,王胡风在这三人之间游走,自以为各方面关系都不错,殊不知真正到了大难来临之际,这几人都不会出手帮他的。”
第二百九十四章 分工
董少卿听罢起身道:“蓝田王一席话让在下茅塞顿开,这么看来,这王胡风不真是一只纸老虎!”
“官场中那些麻烦我来替你摆来,到于生意场上的较量,那就要靠你董掌柜了!”
“蓝田王,有你这句话,我就心里有数了!”董少卿胸有成竹道。
“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董掌柜已经向王胡风出手了吧?”李陶笑着询问道。
“蓝田王是如何知道的?”董少卿惊诧道。
“我去太常寺钦天监问过了,今年的气候异常,明年恐怕会有大旱。王胡风的产业有许多是米粮行,董掌柜此时出手收购粮食,若不是针对王胡风,谁人肯信?”
董少卿不由感慨道:“我自认为做的隐秘,却没想到竟然被蓝田王一眼识破了,惭愧呀惭愧!”
“这段时间,董掌柜收购了不少粮食,我们的仓库马上就装不下了,但每天仍然有外地客商往这里运送粮食,据说王胡风已经放出话来,等明年新粮食下来后,就是你董掌柜的死期。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董少卿直言道:“蓝田王,民以食为天,在所有的储存货物中,粮食是最安全的!”
李陶反问道:“我们很多钱财都用在收购粮食上了,你难道就不担心这些钱会付之东流吗?”
董少卿侃侃面谈:“蓝田王,世间万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商品物价也有涨跌,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对于农业来说,它的规律一般是六年一丰收,六年一干旱,十二年就要有一次大饥荒。长安与周边地方已经丰收了五年,我觉得不能等到大旱或者大饥荒时才幡然醒悟。故而未雨绸缪早点收购宝贵的粮食。”
李陶笑道:“果然如此,与我预料的差不多,收购粮食一事你做的对,但有一点你却没做对!”
董少卿愕然,虚心求教道:“蓝田王,您说,董某洗耳恭听!”
李陶目光炯炯盯着董少卿:“董掌柜是聪明人。我讲一个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请讲!”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告诉他天晚了,路黑,让他打个灯笼回家吧!那个盲人火冒三丈,亲戚明明知道自己是瞎子,还让自己打个灯笼照路,这不是嘲笑自己吗?亲戚见盲人不悦,便告诉他。他在路上走的同时还有许多人也在路上走,让盲人打着灯笼,是为了让别人可以看到他,就不会把他撞到了。盲人听罢,这才释然!”
董少卿听罢似有所悟:“蓝田王,您的意思是大掌柜他们……”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像搬倒王胡风这样的大手笔,仅靠一个人是不行的,要靠大家共同努力。董掌柜的思虑深远,但如此行事,不仅会让其他人产生误会,认为你不信任他们。而且会影响到最终的计划,得不偿失呀!”
董少卿汗颜道:“蓝田王提醒的是,是我做事欠妥了!”
李陶扭头对门外道:“你们也进来吧!”
话音刚落,雅间的门开了,两个人走了进来,正是范长风和程国玉。
范长风一进门便对董少卿道:“董掌柜,是我不好。你为了范氏商号殚精竭力,而我却猜疑于你,实在是对不住你!”
董少卿也是一脸惭色:“大掌柜,是我做的不对,我应该提早告诉你这个计划的,让你为难了!”
李陶招手道:“既然话说到这份上,那就不计前嫌,坐下来我们慢慢说吧!”
待三人坐定后,李陶斟酌道:“我想给你们分个工,今后,九郎负责决策重要事务和资金分配,不参与具体生意的经营。董掌柜负责具体的生意管理,程掌柜协助董掌柜处理生意。每年结束的时候,程掌柜要将全年生意打理的情况向九郎全面汇报。”
范长风一脸茫然道:“阿陶,哪些算是重要事务?”
李陶苦笑道:“这个你们自己来定,譬如说,要在洛阳设一处范氏商号,设不设设多大由九郎你来决定,而商号设了以后如何经营,就由董掌柜来负责。”
董少卿拍手道:“蓝田王的意思是依照朝廷的中书省和尚书省,由中书省负责下达诏令,由尚书省负责具体执诏令。”
董少卿这么一解释,范长风也大概明白了李陶的意思了。
李陶看了三人一眼道:“我建议你们三人坐下来制定一个方便操作的规程,这样今后该是谁份内的事,大家就一目了然了,也会避免许多误会。”
三人点头称是。
李陶又道:“九郎,你虽然负责决策,但是在决策之前,要多听听董掌柜与程掌柜的意见,毕竟他们的经验比较丰富,以避免出现决策失误。”
范长风笑道:“你放心吧,阿陶,我会的!”
李陶又转身董少卿:“同样,董掌柜,你在具体生意中若有大的动作,最好主动与九郎勾通沟通,这不仅仅是对大掌柜的尊重,而且还会得到他的大力支持,这对你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董少卿起身向范长风施了一礼:“大掌柜,你放心,像这次收购粮食这样大事,今后我一定会提前与你商议的!”
李陶接过话来:“九郎,还有董掌柜免费让举子们住宿的事情,虽然我并没有问他,但我想我大概猜得出他的用意。”
范长风静静等着李陶的下文。
“你还记得我当年在长子县开秋风破之初,给车夫铜钱,让他们为我们拉客人来的事情吧?”
范长风点点头:“自然记得!”
“其实,董掌柜此举与当年之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是车夫变成了举子,铜钱变成的免费住宿。”
范长风恍然大悟道:“董掌柜在为我们传名?”
“参加长安会试的举子都是来自大唐各地读书人中的佼佼者,让他们免费住宿,他们感激不尽之下必然会替我们宣扬范氏商号,他们回乡后的口口相传可是一笔花多少钱也买来的财富呀,与损失的那笔钱比起来孰轻孰重,你还掂量不出来吗?”
第二百九十五章 五名举人
说到这里,李陶看向董少卿:“董掌柜,我猜的可对?”
董少卿讪讪道:“我这点雕虫小技肯定是瞒不过蓝田王。”
范长风朝着董少卿一抱拳:“董掌柜,若论起做生意,我与您比起来真的是太嫩了,以后您就放手去做吧,我一定会大力支持你的!”
董少卿回礼道:“大掌柜客气了,感谢大掌柜的信任,董某必会全力以赴,以报答蓝田王与大掌柜的知遇之恩。”
李陶在一旁突然道:“董掌柜,仅仅这样还不够。待放榜之后,状元、榜眼,探花所住的客栈可以改名为状元楼、榜眼楼、探花楼,这可都是我们的金字招牌呀!”
董少卿听罢不由感慨道:“蓝田王想的更加周到,我记下了。”
“还有,王胡风的经营主要是在粮食、丝绸和茶叶,董掌柜一方面要在这些方面与他竞争,同时还要将一些他所没有涉足的经营名声打出去。他有的,我们也有,而我们有的,他却没有,这样要不了多久,他便会垮掉的!”
董少卿双眼放光:“蓝田王,请明示!”
“要不了多久,陛下要在皇宫内宴请属国使者与群臣,我想把这个差使揽下来。董掌柜,你现在就开始准备,新式的胡桌胡椅、上古珍酒、各色美食,包括赠送给嫔妃的胭脂水粉、赠送给各国使臣的名茶丝稠,凡是我们能拿出来的都要最好的,而且还要包装精美,上面印上范氏商号的标志。”
范长风再次惊呼道:“又是传名?”
“没错,不过这次可不是车夫举子之流为我们传名,而是陛下、嫔妃、大臣与各国使者为我们传名,若是大唐百姓知道了皇宫宴请所用的物什都是我们范氏商号供货的,你们想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范长风与董少卿的双眼放出光来。
李陶自言自语道:“我们有如此优势,我看你王胡风拿什么跟我斗?”
望着李陶消失的身影,董少卿突然冒出了一句话:“我有些同情王胡风了!”
范长风不解道:“为什么?”
“因为他的对手是蓝田王!”
……
天和客栈的后院内。五个人正围着桌子吃着可口的早餐。他们五人都是准备参加科考的举子,院内虽然还有其他举子,可他们五人处的久了,有了感情便形影不离了。
“没想到,范氏商号挺够意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