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204章

战国征途-第204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高原的扩军计划,众将自然都无意见,毕竟这样一来,每一个军团的兵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都俱备独自应付一个战场的能力。





第四一五章 扩军备战(二)

    而武安军做为高原直属的军队,将扩充为十二个军,共计包括有三个全骑军,三个全步军,三个步骑混编军,其中一个步骑混编军为留守代郡军队,和一个工程器械军。一支是斥候军和一支女军。

    这十二个军中,只有六个军是按五千人的标准人数配置,另六个军都是老蕃号的军队,其中全骑军中蕃勇军为七千五百人;而全步军中的背嵬军为六千人;步骑混编军中的威宁军是付责留守代郡的军队,人数达到七千人,分别是二千骑军和五千步军;还有就是付责工程器械的神机军,人数为八千人,其中包括有三千工匠。斥侯军是二千人,而女军是甴李瑛鸿直接统领,也是全骑军,人数是一千二百人。除了两个全步军和神机军之外,其余军队也均按骑兵两匹马,步兵一匹马来配置战马。

    加上后勤军队,总兵力约为七万二千人。其中作战军队为五万四千人,骑军为二万四千人,战车六百辆,战马总计为七万余匹。

    这样代郡的总兵力约力十六万二千人,而作战军力约为十三万人,其中骑军数量超过了五万,战车一千五百辆,总计兵力要比以前增加了二分之一多。

    而众将最关心的还是扩军的俱体方式。虽扩军当然是从百姓中招募,但现在代郡各地的人口数量并不平均,代郡的人口最多,达到了九十万,上谷郡的人口也有近五十万,而云中、雁门两郡的人口较少,只有三十多万,因此如果是各军团就地招筹,显然云中、雁门两郡的困难较大。另外这一次高原还从魏国还带回来了二万五六千士兵,这一批士兵将怎样分配,是整体的编成一军还是打散之后,和从代郡地区新招募的士兵进混编,这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扩军的俱体方式,高原早就考虑好了,首先是从魏国带过来的军队,将按照自愿的原则,原意继续从军的魏兵,则接受代军的考核,通过了考核,就可以成为正式的代军士兵,并享有和其他士兵一样的待遇和晋升机会;而不愿从军的魏兵,则按照普通百姓的标准,分给房屋田地,进行耕种,并承担相应的税赋劳役,当然同样也有征兵入伍的义务。

    然后再视魏军从军的人数而定,足够编成一个军的,就尽量以魏兵整额编成一个军,各级军官均在魏兵中选拔。如果人数不足,则与其他士兵进行混编。而现在留驻在魏国桂陵县的,还有五千魏军,则等他们回到代郡之后,再进行安排。

    而各军团首先在本地进行招募,由各军团的主将全权负责招兵事务、并任命各级军官,如果招募人数不足,则将缺额数字上报到代郡,由代郡方面进行补充,而所有扩军工作,必需在今年六月之前完成,然后马上进行编制和训练。同时每个月向代郡上报一次扩军情况,代郡官府将为组建的军队确定蕃号,给任命的各级军官发放正式的委任书和印信、腰牌,并从代郡领取所需的装配物资。

    众将听完之后,也对高原的安排十分满意,也都表示会尽快完成扩军。

    随后高原又下令,将代郡地区没有从军的百姓也全部都组织起来,利用农闲的时间进行军事训练,毕竟只靠这十六万多军队,守住代郡还可以,想要攻占燕国,自然是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军队。

    虽然代郡一直都是施行常规军队加征集军队的军制模式,大部份的百姓都是经过了军事训练,而且也有不少百姓经历过战争。不过经过了这一次扩军之后,接受过军事训练,并且参加过战斗的百姓,估计大部份都从军入伍了,因此对其他的百姓也要进行系统的训练,这样在以后的战斗中,他们才能发挥作用,不至于拖了全军的后腿。高原是深知木桶原理的人,一个木桶能移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军队也是一样。

    商议确定之后,众将也各自返回自己的驻地,并且立刻开始了招集士兵。而现在暂时也没有别的事情,高原也在代郡一面关注魏秦等各国的局势,一面处理代郡的各科事务。

    其实代郡的地方本来不大,经过了三年的运行,行政机构也基本建全,而且几名行政官员的能力也都得到认可,基层的官员也比较尽心尽责,另外也没有什么需要高原决定的事情,因此高原也比较放心,并没有多操心政事。

    不过还是有一些事情引起了高原的兴趣。就去年在十月的时候,有二支草原游牧部落迁移到雁门关外,并要求并入代郡的管辖范围定居。

    原来高原领军远袭了阴山之后,将俘虏回来的匈奴和其他草原游牧族民安置在雁门关外,并且仍然与其他的草原游牧民族保持通商来往。有的部落商人来到雁门交易,发现这些游牧族民在雁门关外的生活过得很不错,比草原上好多了。因为这些牧民的牲口、皮毛会有代郡的商人直接过来收购,或者是带到雁门关的集市去交易,不仅可以需要什么买什么,而且少了中间商人这个环节,自然可以増加不少收入。而且有不少牧民加入了蕃勇军,所拿的军饷也是一大笔收入,自然要在草原上生活要好得多。

    因此有不少部落得知以后,也都十分羡慕,正好这时匈奴正在草原上进行兼并扩张,有的部落被匈奴直接吞并,有的部落则被迫迁移躲避,而在两年前高原在阴山大败匈奴军,也己经传遍了草原,正好有两个部落被匈奴击败,在草原上己弪无处容身,于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带领着残余的族人,来到雁门关外,希望能够在雁门关外定居,并得到代郡的保护。

    这两个部落现在所剩的人口并不多,都不到一万人,但这还是首次有草原游牧部落要求并入代郡的管辖,李瑛鸿和宁戚等人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处置,因为高原有收留游牧民族的先例,而且还从游牧民族选拔人员,组成了一支骑军,因此不好拒绝这两个部落,但如果收留了这两个部落,会不会又遭来匈奴的进攻。虽然代郡并不怕匈奴,但现在代郡的主要对手毕竟还是秦国,在这个时候,当然是不要节外生枝。

    好在是这时高原也快回来了,因此李瑛鸿下令,先让这两个部落在雁门关外围定居,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粮食,等高原回来再做决定。

    高原得知以后,立刻下令,接纳这两个部落。因为高原清楚,现在正是匈奴崛起的时候,再加上又有阴山之仇,无论自己接不接纳这两个部落,匈奴早晚都会和自己发生冲突。因此不如接纳这两个部落,一方面是増强自身的实力,而另一方面也是向其他的草原民族提供一个示范,吸引更多的部落归附。因为现在匈奴还没有统一整个草原,还有许多实力不如匈奴,又不愿归附匈奴的部落,如果能够吸引他们归附,当然是好事。

    当然,想在代郡的地盘上安居,并受到代郡的保护,当然也就要承担必要的责任,这两个部落的人口共计有一万六七千人,成年男孑约有五千左右,游牧民族可是全民皆兵的,这也是一支不弱的力量。因此接纳这两个部落也不是没有条件的,首先是留下来就要尊守代郡制定的规侧,并且随时都要接受代郡的征集军队,为代郡作战,如果答应这个条件,那就留下,不答应就离开。

    另外一个消息也和雁门关有关,原来就在今年,在雁门关外出现了一支马贼,人数约有近千,以打劫商队和零散村落为生。草原上出现马贼并不足为奇,但这一支马贼却主要是以雁门关外的代郡管辖地区为目标,而且他们对这一带的地形颇为熟悉,似乎还有一些熟人,曾经用里应外合之法,打破了一个村镇。尽管雁门军团两次出动军队去征剿,但终因出动的军队较少,虽然也杀死了百余名马贼,但最终还是让这支马贼逃脫了。而由于这一年代郡的战事比较紧张,因此代郡也没有能力集结大军去征巢。

    草原上的马贼是最令人头疼的,因为来去无踪,而且极为残忍,所倒之处,除了劫掠财物之外,往往鸡犬不留,将人员全部杀光,不少小部落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不过从俘虏的马贼口中得知,原来这支马贼是由当初高原入主代郡的时候,打压代郡的豪强势力的残余人员组成,主要是以姓赵和姓马的人为主。

    高原也些意外,他也知道当初打压代郡的豪强势力时,确实有一些漏网之鱼,当时也闹了一段时间,后来就悄无声息了。想不到他们沉默了两年之后,居然又卷土重来,而且还拉扯起了近千人,显然是得到了某个势力的支助,很有可能就是匈奴。





第四一六章 扩军备战(三)

    “小人王贵,参见主公。”

    高原点了点头,在他面前跪倒在地上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者,虽然这名老者看似不起眼,但却是从魏国随高原一起来到代郡的魏国工匠。

    这一次高原从魏国还带回来了五六千工匠,其中以木匠和冶金匠为主,其他的染布、制陶等工匠也都各有不少,高原将工匠们单独进行整编,按工种不同,编入不同的官营工匠作坊中,进行统一的安排工作。而在高原清点工匠人数时才知道,这个王贵是魏国有名的盔甲铸造师,他的铸造作坊是魏国最大的盔甲铸造作坊,最多的时候有近六百人,他的作坊里铸造出来的盔甲一般都是给将官或是王宫的护卫军使用,另外一些高级武将还专门到他的铸造作坊来定制盔甲。

    这次在随高原一起来到代郡,王贵从自己的造作坊,带来了二百多名工匠,也是工匠中最大的一个集团,因此也被高原任命为军器监工正,相当于下大夫的官职,当然职责就是付责监造盔甲、武器。

    得知自己的官职相当于下大夫之后,王贵也吓了一大跳,因为工匠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并不高,仅比商人强一点,虽然可保衣食无忧,但少有做官的人,就算是做了官,也就是下士、中士的低级官员,最多做到上士就到头了,没想到高原一给就是一个下大夫。

    尽管下大夫和上士只差一级,但却是从“士”和“大夫”之间的分界,进入大夫一级之后,就有资格参与朝政了。当初王贵只是为了避难才随高原一起来到代郡,没想到居然一步登天,做到了下大夫,因此王贵对高原也十分感激。今天王贵受到高原招见,心里也十分惶恐,不知到高原找自己做什么。

    高原道:“王贵,你起来吧。”

    王贵道:“多谢主公。”这才站起身来,但仍然是诚惶诚恐,手足无措。

    高原笑了一笑,道:“王贵,你制做盔曱有多少年了?”

    听高原问制做盔甲的事情,王贵到是安心了不少,忙道:“回禀主公,小人是从十三岁开始做学徒,二十岁开始能够独立制做盔甲,一直到四十五岁才收手不做,专门付责监造,又有七年时间。”而一边说着,心里也在一边想着,难道主公是要定制盔甲吗?

    高原点了点头,道:“快四十年了,真不容易啊,我制做一种盔甲,并且画了一张图,你来看一看,能不能制做。”说着,将案边的一卷纸拿起来,递给了王贵。

    王贵双手接过了图纸,打开一看,原来画的是一匹马,鞍辔俱全,而且在马头、马劲、躯干都被甲片所覆盖,只有四肢露出来,因此道:“这是马甲。”

    高原道:“不错,这是一套马甲,不过并不是拉车的马甲,而是可以用来乘骑的马甲。”

    在这个时代,马甲己经出现了,不过是用于少数拉车的战马,而用于乘骑的马甲,当然还没有,毕竟现在连骑军都还没有发展成熟。而中国的俱甲骑军,一般是认为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出现。

    但由于高原的到来,使马蹬和双高桥马靶提前了六百多年的时间出现,而代军的骑军也因为使用了这一套超时代的马俱,因此战斗力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骑军,在战场上出尽了风头,由其是这次大梁战场,姜桓武率领的蕃勇军几乎是百战百胜,打得秦军落花流水。

    不过高原也清楚,这种新式马俱在技术上基本没有任何的困难,并不难仿制,只是那么一层纸,一捅就破。秦军吃亏吃多了以后,肯定会有样学样,以其人之道来还治其人之身,而且以秦国的实力,大规模制造这种新式马俱并不困难。而一但使用上了新式的马俱,必然会使秦军的骑军实力大增。

    虽然这并不表示秦军的骑军就能与代军骑军相抗衡,毕竟马俱只是一个条件,还有骑军战术,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不是仿制马俱能够解决的。但也不能否认,秦军骑军能够大幅拉近与代军骑军的差距,再想像过去那样轻易击败秦军,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高原也必须未雨绸缪,用其他办法来再次拉大双方的差距,而建立一支俱甲骑军,就是方式之一。

    俱甲骑军也被称为重骑军,可是说是冷兵器时代最強大的兵种之一,由其是用于正面冲锋,可以称为冷兵器时代威力最强大的军队,相当于古代的重型坦克。

    不过俱甲骑军在中国出现较晚,一般认为是从南北朝时开始才出现,但没有大量组建,一般只是少数精锐部队才给战马配上俱曱,到唐时才开始走向成熟,唐代的玄甲骑军就是当时最强大的骑军。而到了宋末时就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元明清三代,基本都没有大规模的重骑兵出现,前后大约只有五六百年时间。而重骑军在欧州差不多存在了近千年,而且一直是战场的主力军种,直到火器时代来临,重骑军才彻底衰亡。

    东西方的重骑军的不同发展,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欧州马基本是大型马,体形较大,负重力强,因此承受得住俱甲的重量,而东方马基本属于蒙古马系,体形较小,负重力弱,能用于成立重骑兵的战马并不多。

    不过现在代郡共养了近三十余万匹战马,从中挑选出一些体形较大,负重力强的战马并不困难。因此组建一支重骑军,在战场上使用,就能够继续保持代军对秦军的技术优势。

    当然秦国也会仿建重骑军,不过高原并不担心,一个是就算秦国也会仿建重骑军,至少也会比代郡晚一二年,这样代郡可以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技术优势;二来是重骑军的威力虽然强大,但弱点也同样有不少,运用得当,自然是战场无敌的强者,而运用不当,重骑军只能成为华而不实的花招孑,毕竟没有那一支单一军种能够包打天下的。因此只要自己能够善加利用,并不怕秦国也有重骑军。

    这时王贵也看完了图纸,道:“主公放心,这样的马甲能够制做得出来。”

    高原点了点头,道:“不过我不仅要求制做出来,而且一套马甲的重量不能超过一百五十斤,你做得到吗?”

    战国时代的一斤,大约合后世二百六十克,一百五十斤大约就是四十公斤左右,这也差不多是一套马甲的重量极限,毕竟一匹战马负重力有限,不仅要负担马甲,还有士兵、盔甲和武器,加在一起,重量大约在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公斤左右,还要奔跑打仗,因此不能再重了。

    有了重量限制,王贵也不禁有些为难,其实战马的俱甲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因为这个时代的金属盔甲都是青铜甲,就是用长方形的青铜片一块一块拼接而成,简单一些的甲胄,就是将青铜片用线缝制在布衣上,还有少数高级盔甲是将青铜片镶钉在皮甲的表面,形成二层护甲。

    战马的俱甲也是同样的道理,无非就是样式不同,仍然不是一块一块的拼接,而战马的俱甲当然最好用皮甲钉青铜片组成,这样的防护力最强,当然重量也会大幅増加,因为还加了一层皮甲,至少也加上了几十斤重,一般一套这样的士兵盔甲会达到四五十斤重,甚至是六十斤,因此能不能达到高原不超过一百二十斤的重量限制,王贵心里也没有低。他又认真的想了一想,才道:“让小人尽量试一试吧。”

    高原道:“虽然是全身覆甲,但也不用所有地方的甲片都一样,战马正面的甲片可以强一些,甴其是马头,马劲,正面的护甲,而侧面,后面的护甲就可以弱一些,这样就可以将总重量降低下来了。

    王贵听了,也连连点头,道:“主公说的是,小人会按主公的要求去做。”

    高原也想了一想,才道:“这样吧,我希望尽快见到一个样品,重量超过一些也没有关系。再慢慢的考虑怎样减重。”

    王贵道:“是,如果是这样,小人可以保证,在十天以内,就可以制成样品。给主公过目。因为库存的青铜甲片都是现成的,只用按战马的体形,裁剪出合适的皮甲套来,然后一块一块的拼镶甲片就成了。”

    高原心中一动,道:“能不能这样,你制做两个样品,一个是用皮甲为基础的双层甲,而另一个不用皮甲,直接将青铜甲片缝在麻布上,我看一看这两种甲俱的防护效果和重量,然后再作决定。”

    王贵道:“当然可以,小人立刻就招集工匠动手制做,十天之内,一定将两个样品都拿来给主公过目,不过要请主公拔给小人两匹战马,才好进行制做。”

    高原笑了笑,道:“这你尽管放心吧,我会马上安排,不仅会拔给你战马,连同鞍辔缰绳都会配齐,你尽心去做就行了。”

    王贵又向高原施了一礼,道:“主公,小人告退了。”然后才离开。





第四一七章 商业经营

    王贵离开之后,高原又想了一会儿,等重骑军建立起来之后,怎样在战场上使用,这次魏国战场肯定是赶不上了,那么在未来争夺燕国的战场上,才是重骑军发挥的最佳地方,同时也是自已用来对付秦军的秘密武器。虽然一个兵种并不足以改变大势,但在一个局部的战场上,却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重骑军的出现,完全可以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等秦军反应过来,想出了应对的办法之后,恐怕燕国战场上也己经大局确定了。那么重骑军应该怎样运用,到是要认真的想一想。

    就在高原正想着的时候,只见人影一晃,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