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180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180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爵说支持你们,可不是一句空话,本爵知道,大家都受到了祸害。所以本爵决定,缺银子的,可以找本爵来借!”

一句话让场面顿时冷了下来。借钱?找一个伯爵借钱,在这个伯爵手握重兵,掌握一城生死的时候?

他们没人敢开这个口。

杨潮朝着乔承望使了个颜色。

乔承望是西商行首。本就久负盛名,这次又庇护了一批盐商,在西商中更是威望无两,他出面基本上就可以代表西商的态度了。

而恰好西商是损失最惨重的。

盐商两大群体,徽商和西商,徽商有地利优势,有条件将财富返回家乡,看看徽州歙县那些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就知道他们不缺钱了。

所以主要是西商缺钱,历史上就是因为西商损失太大。满清建立后,一步一步被徽商排挤出了扬州盐业。

乔承望这时候站起来说道:“伯爷体恤我等商贾。实乃吾等修来的造化啊。在下决定,拿出三百万两银子。与杨伯爷一起向各位同仁借款。毕竟都是同道中人,是在不忍见到大家家业凋零啊。在下听说,最近有几家在卖园子,却找不到买主,就是万把两也都贱卖了。”

乔承望说着摇头叹气起来。

向西商放贷,不怕他们跟满清勾结,看看盐商九曲回廊竹林掩映,充满江南典雅的园林,对比一下晋商在山西建造的,气势磅礴,青砖青瓦,方方正正,充满北方严肃气息的大院,就知道扬州西商跟山西晋商,除了祖籍上相同之外,无论是产业,还是文化,都完全不同。

这已经是两个群体了,几代人都没有回去,说的话都是扬州话,说起来就算扬州人了。

所以杨潮决定帮他们,还因为担心这些人信不过自己,毕竟怎么说,杨潮有官方身份,商人巴结官府、官员,但是却不信任他们,就跟官府、官员不信任商人一样。

但是他们都信任乔承望,这不止是杨潮借钱给他们,还有乔承望的份子。

接着立刻就有几户人家表示:“谢伯爷美意,承乔老爷盛情,在下最近家中确实拮据,就斗胆开牙,不知道能不能借十万两!”

杨潮笑道:“本爵出自七百万两,跟乔老爷凑够一千万,区区十万两不在话下。”

商人又问:“不知道伯爷钱息取几何啊?”

这也是一个关键,利息太高的高利贷,他们可不敢要,盐商除了高价卖盐之外,第二大进项就是放高利贷,手里有大量闲钱,又巴结上官府,有钱有势之后,不用钱赚钱,那就太浪费了。

自己就是放高利贷喝人血的,深知高利贷的恶劣,他们搜刮盐户的方法,杨潮完全能用到他们身上,因为相对他们,杨潮才是有权有势的,要是养好向他们放高利贷,他们还是卖园子去吧。

杨潮笑道:“月息三分!”

三分利,在后世都不算是厚利,在大明完全就是慈善贷款了,大明律都不禁止三分以内月息的放款。

那个盐商顿时轻松下来。

杨潮接着又道:“坐地抽一!”

盐商脸色微微一变,但是等了许久,没听到杨潮后面接一个“九出十三归”,这才放下心来。

坐地抽一的意思是,借十两,其实只给九两,一两提前作为利息就扣掉了,而归还时,需要还十三两,所以叫做九出十三归,标准的高利贷做法,很多百姓因为一时还不起,接着就利滚利被逼破产。

杨潮坐地抽一,其实就是一毛的利了,后面那个三分就可以忽略不计。

月息等于一毛,对杨潮来说,这生意还算能做,之所以选择坐地抽一,第一这是传统,第二为了避开大明律中三分低息的约束。

虽然杨潮就算破坏了大明律,也没人会为了这件事得罪他,但是杨潮一直认为遵纪守法是一项美德,自己治军也强调军法,所以不愿意主动破坏他,杨潮认为高层破坏法律,会造成上行下效的风气,不利于依法治国。

“不知道汪老爷,打算借款用到哪里啊?”

这个借款人姓汪,是扬州有名的一个盐商,不过他有名不是因为富庶,而是因为吝啬,算是极为特殊的一个盐商。

此人家财万贯,但是一钱不使,二钱不用,数米而食秤柴而炊,显然这是一个吝啬鬼。

为了保护家财,他建起不华美,但是极为坚固的大院子,而且打造了许多铁菱角,晚上撒在院子里防贼,白天才收起来。

可惜他的万贯家财清军进城后,全都给抢走了,汪盐商险些给气死。

但是杨潮却颇为同情此人,他不是一个有名的大盐商,只是中等盐商而已,之所以那么吝啬,不过是因为发家不易,他是讨饭到扬州的,深知创业艰难,所以一直朴素。

汪盐商开口之后,季姓盐商也借款,不过季家是一个大盐商,借款三十万两。

然后亢家也来借款。

杨潮摆了摆手:“此事找乔东家商量吧,本爵还有要务,今日就不提此事了。”

扬州盐商中,这个亢家是数一数二的,号称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亢家在扬州码头上有仓库百间,非常豪奢,除了盐业,他家还经营典当,经营粮食贸易。

但是杨潮却没有当即答应亢家借款,除了因为亢家名声不好,为富不仁之外,更因为这个亢家祖籍山西平阳,而且一代而富,不仅在扬州,在山西他家也有良田万顷,当铺百家,杨潮怀疑财富来路不正,所以不肯借款。(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六节战事再起

乔承望这样数代人都在扬州,而且主营就是盐业的,杨潮当然不吝放款。

但是亢家这样在北方有大量资产,携巨富进入盐业的,杨潮就不太欢迎了。

但是对江南盐商就没有那么大的顾虑了,泰兴的季家,徽州马家等。

但是大多数盐商其实并不需要放贷,比如吴天行这个家伙,大概他现在的财富,还是比杨潮多得多呢,他给杨潮放贷还差不多。

几天后乔承望告诉杨潮,总共放出去只有三百万两,都是只有十万两,最多三十万两,更大额的根本没人借,当然需要借百万两来经营的盐商,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借款。

银行出师不利啊。

“劳烦乔老爷帮我找几个扬州最好的雕版工来。”

银行最核心的两项业务,一项是存贷款,一项则是汇兑业务。

存贷款由于没有信用,存是没人会存了,贷也少人来贷的话,那么第二项汇兑的业务,杨潮觉得大概没人能跟自己竞争的。

此时,除了杨潮,谁敢冒险在路上运输大量的银子,除了杨潮,谁敢保证从江南到扬州一路上的安全。

所以汇兑这个业务,手握重兵的杨潮,有天然的优势。

汇兑明代商人也在做,但是都是小规模,而且也不是主业,甚至多数都是朋友间往来,不收取费用的,普通中小商人根本用不着,背负白银对他们而言就足够了,毕竟普通老百姓还用铜钱的时代,白银价值足够保证贸易往来了。

但是杨潮不想直接复制银号和典当行的模式,他找最好的雕刻工,不打算印刷普通的会票。而是打算直接印刷更方便的银票,类似宋代的交子,其实也就是纸币。

银行业两大业务存放贷其实不过是最基础的业务。更高一级的是投资银行,但更高级的却是印刷纸币。直接印钱的银行,谁惹得起。

但印钱的前提是足够的信用。

谁都没有足够的信用,所以只能用银子保证,杨潮有足够的银子,所以可以印印银票。

“乔老爷,你家的那几个当铺账房暂时借给本官如何?”

有钱没人也不行,乔承望家也有不少当铺,也放高利贷。这些账房精通此道,杨潮打算借用。

很快工人就找来了,跟工人说自己要印银票,工人不明白,告诉他印宋代的交子,这工人才明白。

其实明代也有纸币,叫做宝钞,但是宝钞被大明朝玩烂了,因为大明朝廷只想印钱,却不想回收。这些钱一个劲的投入市场,结果最后一钱不值,没人肯用。只得作废了。

而宋代官府的经济意识显然比大明王朝的官员强多了,北宋南宋,宋代的纸币始终没有失去信用,虽然屡屡贬值,总能在失去信用之前,被朝廷拉回来。

有了雕工,也不是马上就能印出银票来的,刻板、印刷,有一套复杂的流程。

好在扬州不缺这种人。文化繁盛的城市,自然印刷业也极为繁盛。扬州的印刷业,比南京都不差。所以印刷的一应设备都有现成的。

只需要等上一两个月就能有样品出来了。

直接给雕工提供了一副图案后,就让他抓紧时间开工去了。

之后找几个账房谈了一番,告诉这些账房,自己打算向扬州普通百姓放款。

扬州残破,百废待兴,商人们需要修院子,百姓也需要修复一下自己的院子。

但是商人有财富支持,这些小老百姓却惨了。

“就三分利吧,也不坐地抽一了,但是得保证能还钱,本爵需要的是信用,本爵将信用,客户也需要讲信用啊。”

信用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互相诚信,才有足够的信用。

以信用为前提,最后跟账房商定的结果是,对城里那些有一技之长,而且已经很快找到工作的家庭放款,如此便宜的月息,应该会有人肯贷的。

扬州有乔承望支持,架子很容易就搭起来了,在最繁华的东关街上,买了一家大铺子,然后就开张营业。

同时杨潮派了一个掌柜去南京,在南京也立刻开张起来,暂时先把自己有控制力的地区渗透起来,主营南京到扬州一线的汇兑,应该也能得到中小商人的欢迎。

杨潮在扬州忙着稳定秩序,但是天下的局势可不稳定。

满清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止。

多铎在淮安积极整合力量。

扬州一战,他在不知道敌人是谁,敌军有多少的情况下,大败亏输,惨不忍睹。

这辈子都没输的这么窝囊过,临走前他问出打败他的是杨潮。

这个名字多铎并不陌生,海州一战败于杨潮之手的图尔格就是他其中的固山额真。

多铎利用图尔格战败一事,最后大做文章,逼迫皇太极放弃了对镶白旗的渗透,将图尔格这颗钉子一下子拔起,吞并了他的部众,将镶白旗打造的铁板一块,最后在多尔衮夺权的时候,多铎的镶白旗可是主力。

所以多铎一直对杨潮此前还很有好感,但是此次在杨潮身上吃了这么一个大亏之后,这好感就荡然无存了。

虽然图尔格战败于杨潮之手,但是多铎并没有特别对在意这个名字,图尔格那个蠢货连常识都不顾,大于连天时,他平地扎营,犯下那么大的错误,活该他被人用水攻之计战败,多铎可不认为自己会犯那样的错误,所以他认为杨潮不可能打败他,杨潮水攻图尔格也就没什么了不起的,充其量是一个小有谋略的明军小将罢了。

但是这次败于杨潮之手,让多铎不敢大意了,直到现在他还只知道杨潮一个名字罢了,既不知道杨潮是怎么打败他的,也不知道杨潮有多少兵力,甚至始终不清楚杨潮是怎么偷偷进入扬州城的。

反复思量之后,他认定杨潮最可能是一直躲在扬州城中,那些大户家家都有密室,杨潮藏的好而已。

就这样,多铎猜出了一个明朝版的木马计。

杨潮给多铎的困扰还不止于此,图尔格战败后,多铎可以大做文章,将图尔格的部众吞并,现在多铎战败了,而且败得比图尔格更惨。

图尔格只是失陷了一万人而已,多铎可是直接葬送了三万八旗兵,还有七万明军降兵,因此受到政敌的攻击是必然的事情。

清廷当政的是多尔衮,所以作为兄弟的多铎和阿济格才能分别作为领兵大将出征,目的是抢功,强化多尔衮的权势。

本来多铎和阿济格的战功,会成为多尔衮控制朝廷的筹码,同样的,他们二人的败绩,也会成为多尔衮被攻击的目标。

多尔衮是有政敌的,而且不少,虽然此前刚刚通过收买豪格手下的河洛会,告发豪格,将这个最大的政敌狠狠打击了一番,但多尔衮的权势还没有到直接灭掉豪格的地步。

此时多铎损失如此惨重,出征以来第一次全军覆没,让朝堂上多尔衮的政敌借机发难,甚至一段时间有人开始跟豪格暗暗接触起来,显然这个皇太极实力最强的儿子还没有放弃。

多铎也知道自己给多尔衮惹了大麻烦,多尔衮下令斥责他,罚了他三个牛录,但是却没有招他回北京,出于政治斗争,多铎虽然战败,但是多尔衮依然要力挺他,依然得让他带兵,多铎如果彻底失败了,那也是多尔衮的失败。

所以多尔衮顶住压力,再次向江南派兵,抽调太多兵力,势必意味着北方控制区的空虚,多尔衮不得不采取更多的政治手段,提前中断了在北方推广的剃发令,为此山东的孔府还专门上了一封歌颂的奏表。

随着新的援军到来,多铎开始恢复元气,依然让固山额真准塔带领山东清军,他亲自统帅后到的援军,开始筹划新一轮的攻击。

“王爷,为今之计该合兵一处,分兵则弱。”

准塔对多铎的计划有些忧虑。

多铎笑道:“不妨,分兵是为了分进。你依然带东路大军南下!”

准塔更是忧虑:“奴才分进?分进哪里?”

多铎统帅二十多万大军结果全军覆没于扬州,这让准塔大为震惊,又联想起图尔格的命运,他是奴才,如果扬州战败发生在他身上,那只有死路一条,所以顾虑重重。

多铎拿出江南地图往北一指:“这里!”

准塔疑惑:“海州?”

“没错!”

多铎正是让他去打海州。

准塔道:“所谓分兵则弱,若此时那杨潮来攻淮安,该当如何?”

多铎哼道:“他来了最好!本王倒要看看,他如何跟本王堂堂一战!”

到了此时,多铎依然认定,杨潮打仗全靠诡计,如果敢跟他野战,他一定能生擒杨潮。

准塔在不多言,既然多铎这个亲王决定了,他也就没有发对的必要了。

反正去海州的话,他这只偏师遇到杨潮的几率就小多了,至于多铎能不能挡住杨潮的进攻,那不是他准塔的事情了,他准塔可是在海州呢。

于是清军立刻开始行动,很快一只偏师沿着运盐河向海州开拔。

而杨潮则很快就收到了海州的求援急报。(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节大机动作战

清军要干什么?

杨潮很快召开军仪,军官们一致认定,清军是想要吸引明军决战。

经过杨潮的培养,现在这些高级军官们的战略意识已经很不错了。

“哼哼,围魏救赵?那我们就去赴援!”

杨潮的话让众军官十分不解。

“可是大人,海州在淮安以北,虏兵此前并没有攻打海州,此时攻打,显然是要调动我军北上,鞑子肯定早已严阵以待,布下陷阱了啊。”

郑永旺说道。

杨潮道:“没错,这是逼我军与其决战!”

“大人,我军守城有余,进去不足啊,至少有五万士兵缺乏铠甲。”

此前倾覆的物资船中最大的损失就是几万具铠甲,价值超过了百万两银子。

杨潮道:“但是我们为什么非跟鞑子决战呢?他们想让我去攻,我就去攻啊。敌所欲,吾所弃!”

行军打仗,就不能按照你的敌人想的来,而是要让敌人按照你想的来,调动与反调动,有时候是事关成败的。

既要救海州,又不能北上跟鞑子决战,郑永旺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眼光还是有局限啊,杨潮心中暗叹,但是立刻开导:“海州!海州有什么?”

孙长福疑惑道:“有盐?”

谁都知道海州是产盐的地方,第一反应也是想到盐。

但是盐在此时有什么用啊。

“有海,海州有海!”

李五六突然叫道,他想对了。

“走海路?”

郑永旺很惊讶。

“走海路一去三千里啊,这如何做的?”

孙长福对此表示怀疑。

杨潮道:“如何做不得?也是我没有告诉你们,我手里的船不但到得了海州,就是天津都去的。用十艘大海船,运一万兵过去,不是什么难事。”

杨潮手下总算是培养出了一批舵手,此前必须利用郑家的水手驾船,跟着学了一年多。日本都去过了,何况区区海州,而且杨潮的船可时不时的给天津的粮铺送去一两艘粮食呢,从长江往北这条航道已经摸得熟络了。

但是这些情况。这几个军官并不知道,知情人仅限张大桅和几个核心的船长罢了。

“李五六!”

这时候杨潮命令。

李五六立刻站了起来,满脸兴奋状,显然他有捞取了一个立功的机会。

“你摔一万士兵,即刻出发。从扬州南下入江,去吴淞换乘海船北上。切记去了海州,如果鞑子正在围城,立刻打垮他们,接着进城组织防御。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法支持你,火药、鸟铳你都得让海州的工匠给你造。”

李五六道:“大人放心,定不辱命!”

杨潮道:“还有,如果鞑子已经攻占了海州,我要你立刻攻击,让鞑子知道。我们也是能攻城的。扬州的炮手你带一半去都行!”

李五六应声:“是!”

这任务他喜欢,如果鞑子进城就放弃救援,他弄不好还得白跑一趟。

接着杨潮分配其他任务。

“郑永旺,你带一万大军北进,多打旗鼓,做出大军出动的迹象。到了高邮让许多男出动骑兵,让吕末在宝应闹出点动静。”

郑永旺领命。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几人点点头:“迷惑鞑子。”

杨潮道:“没错,迷惑鞑子,我要让他们知道,我打算救援海州了。只要知道我们打算救援海州。鞑子就不会立刻攻下海州。如果李五六到海州的时候,鞑子只是围城,形式就太有利了。”

军官们一个个去行动了。

许多男和吕末两人经验丰富,所以派吕末率一万精兵负责宝应前线。派许多男带两万人接应吕末,所以这两人没有参加军事会议,而宋坤则一直留守新江口,对杨潮来说,新江口可是大本营,得留下稳妥之人守卫。

派李五六去救援海州。第一是因为他比郑永旺和孙长福这两个副将更有战斗经验,第二则是他手下的铁壁阵更适合野战,如果在海州城下跟清军野战的话,李五六的方阵兵,是最有战斗力的。

此时,宝应一万,高邮两万,郑永旺又带去一万,李五六带走一万,王璞带着一万人在新江口,加上分散派往附近州县也有一万,留在扬州的兵力就只有四万人了,杨潮又感觉到兵力有些紧张了。

不过只要高邮盯住淮安方向,清军就无法南下,就算他们要走泗县一路,走多铎上次攻击扬州的路线,那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