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65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65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百人同时赴会。他家还有几处其他厅堂,若是需要,也可以借给二立社。足可将吾社同志齐聚一堂。”

四公子点头,冒襄带头道:“有这等好地方,正似为我二立社备下的。”

黄凤府这才道:“这处地方怕几位公子介意。”

冒襄问道:“何处?”

黄凤府道:“正是前阵子被砸的金钗楼。金钗楼主人告诉小人,愿意将一间厅堂让与吾社。小人心思正巧立一个二立堂来。”

果然四公子皱眉,侯方域先跳出来:“不可。那金钗楼本是阮大铖的家宅,乃是阉党宅邸,吾社岂能跟此等人同流合污,闻其臭气。”

黄凤府叹道:“只是除了这金钗楼,别处倒真难找那样的厅堂。”

侯方域也清楚,打砸金钗楼的时候,他就是幕后主使,金钗楼没成立前,阮大铖集会的时候,他就参加过,还当堂爆发,与钱谦益一起中间罢会而去。

但是侯方域也承认,金钗楼的厅堂确实与别处不同,他们将好多间房子打通连成一间大堂,别处确实没有这样的地方。

冒襄问道:“金钗楼的主人可愿割爱?”

冒襄这是想直接买下金钗楼了。

黄凤府摇头笑道:“金钗楼的主人不缺钱。还表示,如果二立社愿意立在金钗楼,金钗楼不但送一个厅堂给吾社。还愿意每年奉送三千两银子,聊表心意。”

方以智这时奇道:“还有这事?这却是为何?”

黄凤府笑道:“小人猜测,大概是金钗楼的主人怕了,如果我二立社在他金钗楼,恐怕没人敢砸金钗楼了吧。金钗楼也不过是寻一个护身符而已。”

一想到二立社才方成立,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威慑,可以庇护他人,四公子心里也不由得意。

陈贞慧叹道:“我听闻那金钗楼主人,与媚香楼、眉楼等名妓都交好,南京名妓去金钗楼捧场者不知凡几。料想那金钗楼主人,也非大奸大恶之人。”

侯方域哼道:“可他跟那阮大铖关系莫逆。而且那金钗楼还是阮大铖的家宅。吾等立社于此,岂不是立在阉党之家。”

几人都不说话了,这确实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他们向来以反阉党著称,几年前驱逐阮大铖的檄文就是他们写的。

黄凤府咳嗽一声突然道:“小人有一句话不知道对不对。如果我们二立社诸君子进了金钗楼,这金钗楼虽是阮大铖狗贼的家宅,怕是他以后也不敢回了吧。”

这话让四公子顿时眼前一亮,对啊,那是阮大铖的家宅不假,可是他们二立社去了,阮大铖这个阉党连家都不敢回了,这岂不是教训这阉党一番,正是显示二立社的威势,二立社可以震慑宵小。

冒襄突然笑道:“那好。阮大铖这个阉党的家,我们二立社就占了。”

黄凤府道:“冒公子所言极是。那二立匾是不是就请进金钗楼呢?”

二立匾先是在夫子庙中祭拜过孔夫子之后,现在已经成了二立社的一个象征,每个入社的人都需要对二立匾三拜,表明他们愿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并且在二立匾上写下名字,才能够加入二立社。

但是这块象征此时却没有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现在暂时放在媚香楼总不是个办法。

冒襄道:“嗯。是该找个地方了。你刚才不是说过了,要在金钗楼占一个厅堂做二立堂。本公子觉得二立堂这个名字极好,正好用来安放二立匾。以后有二立匾的地方,就是二立堂。就是我二立社的驻地。”

黄凤府忙道:“冒公子所言极是。”(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节过血续命

“走,快走!想死老子马上成全你。”

新江口码头,一艘大战场上,一个狼狈的汉子被人推搡着走下船。

那汉子真不敢多嘴,只得在后面拿着兵器的士兵喝骂下快步走着。

士兵却仍不肯放过他,时不时的踢上他一脚。

“要不是老张护着你,老子早一枪扎死你了。”

“是是,多谢兄弟饶命,都是自己人,都是误会!”

汉子讨饶,满脸堆笑。

士兵冷哼一声:“少罗嗦,快走!”

这个汉子是从水里被捞上来的,当时王璞让一些熟悉水性的士兵下水打捞尸体,他们跳下战船,拿着绳子,绑住一个个尸体,船上的人则将尸体一个个拉上船,然后砍脑袋。

谁想一个飘在水里的尸体,突然活了,吓了大家一跳,很多士兵当即就要杀了这个人。

舵手张大桅跳出来阻止,说也许杨大人想要问话,才保住了这个人的性命。

汉子当时是被撞晕了,本来他站在小船上,吆喝着那些死士登船,岂料突然那大船开动了。

他们的两艘小船当时都已经抛锚,结果在前面的一艘跟大船撞了个结结实实,一连撞了两下后,小船就解体了,后面那艘船也被撞到,却幸运的撞断了船锚,船反倒没事了。

汉子就是在第一次撞击的时候猝不及防被撞到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撞晕过去跌落水里,醒来后就已经被抓了。

想他这样被撞晕后,最后被俘的还有两个人,也只是因为被撞晕了才能被俘,那些掉进水里没有晕倒的。江匪临走的时候,都被救走了,江匪不是傻子。绝对不可能留下活口给人俘虏。

当士兵回到军营的时候,杨潮自己都吓到了。

受伤的有十多个。将近一半人,而且被人背回来,扶回来,许多都失去行动力了。

这次可比上次惨多了。

杨潮来不及问到底怎么回事。

立刻命令:“吕末,赵康你们先别训练了,带人将他们扶回营房。”

“李富、陈宽,让他们的老婆帮忙找些干净的布,没有。没有立刻去买去。”

“胡全我的马车就在营外,先请一个大夫回来看看,顺路买些烈酒。”

杨潮张罗好这些后,才去看自己的士兵,到底受伤程度如何。

一共十八个受伤的,重伤不能动的,有七个。

其中三个伤到了腿部,两个伤到了胸腹,两个伤到了脖子。

杨潮看过,伤到腿的看起来严重。流了很多血,但是却没有伤到骨头,也就是说是皮肉伤。

伤到胸腹的也没有伤到脏腑。其中有一个较严重,被砍出了三道一寸深的口子,衣服全被血浸透了。

伤到脖子的,最为严重,人已经昏迷了,显然失血过多,杨潮都不知道能不能救活。

至于其他人,有的是刀伤,有的是枪伤。最多的是箭伤,受伤不重。都不影响行动,应该无碍。

很快胡全的酒买回来了。还请了一个刀伤大夫。

大夫看过后,直摇头,表示失血太多,能不能救活就看造化了。

开了几剂补血的药,让胡全跟着去抓药。

杨潮则带人开始给这些士兵处理伤口。

包括哪些受轻伤的,杨潮让人将他们按到在地,自己动手用烈酒泼他们的伤口,将血污洗净后,再用干净的棉布包起来。

这些士兵疼的龇牙咧嘴,有的开口恳求说他们只是皮外伤不用治,但是杨潮更担心感染,这年头可没有抗生素,一旦感染就是大事。

处理完轻伤员,杨潮才动手处理重伤员。

对这些伤员,杨潮也没有好办法,同样用酒洗,有三个人当场就痛的昏死过去,杨潮给他们包扎了伤口,放他们平躺在床上,让士兵一直照看。

最要命的是两个伤了脖子的,杨潮看他们脸色煞白,心知是失血过多,也不知道伤到动脉没有,仔细看过,洗过脖子后发现,伤口已经止血,这身体素质让人惊叹,但是流失的血该怎么给他们补?明朝人的办法只是用草药,激发他们身体的造血能力。

可是失血如果太多,造血是跟不上的,身体剩余的血液根本不足以支撑身体技能的运转,器官脏器很快就会衰竭,等不到骨髓造出新血来,人就死了。

得想办法给他们输血。

要输血,就要先分别他们的血型出来,杨潮想了想也没有好办法分辨,突然想到自己是o型血,o型血号称是万能血型,虽然不可能完美的替代所有的血型,但是在紧急情况下用来救济,却也可以给其他血型的人输血。

可是没有输液管,没有输液瓶,如何给人输血。

杨潮废了一番脑子,进城找最好的手艺人,要他连夜赶工,做一个针管,尽可能的细,但是要保证中间必须是通透的。

针头好解决,杨潮相信明朝的精工巧匠能做出来,问题是输液管。

杨潮最先想到的是用牛筋这类东西,最后发现很难做出来,即便将来能做出来,可是时间也来不及了,最后找到细竹枝,用长长的金针童穿,当做临时的输液管。

第二天一个银匠做出了杨潮要的针管,细细的通透针管,虽然比后世的吊瓶针头要粗一些,但是也已经不错了。

将针管跟竹管连起来,用胶密封,用的胶杨潮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明瓦廊刘家作坊的明瓦胶,这种胶是用羊角熬出来的,应该没有毒性。

稳妥起见,杨潮还将链接好的针管,放在蒸笼中干蒸了一个时辰。

两个重伤员脸色惨白,出得起多进的气少,药都喝不下去。

杨潮等不及,只得立刻操作。

将伤员平放在地面上。地上铺上被褥。

杨潮则躺在床上,这样两人间有将近两尺的高差,就能让杨潮血压在压力下流进伤员体内。而不会倒流。

杨潮先将针管插进伤员的血管中,然后插进自己胳膊上的血管。这才平躺在床上,似乎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正在流失,而且流速不慢。

杨潮觉得自己大概想的太多了,完全不需要高差,因为伤员血液流失严重,自己的血压恐怕远高于伤员了。

输血输了一刻钟之久,周围只留着几个人,多余的人都被赶出去了。因为伤员需要通畅的呼吸。

杨潮看到伤员的脸色慢慢红润,最后竟然咳嗽了起来,杨潮这才拔出针管,让人用棉花按住针孔,现在一滴血对他们都很重要,血是救命的,一点都不能浪费了。

杨潮试图站起来,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自己到底也流失了不少血。

周围的人此时完全愣住了,惊呆了。大气都不敢出,他们亲眼看到这个快死的兵,在杨潮的救治下脸色红润起来。虽然还没有醒过来,可是咳嗽了两声,而且明显的有了呼吸,胸膛起复起来。

“把他抬上床吧。”

杨潮自己头晕,让人将伤员抬上了床。

王璞等几个队正都在,连忙动手将人抬上床,接着在杨潮的命令下,又将另一个人放在地上。

杨潮如法炮制,给第二个人输血。

杨潮心里也担心。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输血量,他知道一个常识。人失血超过身体的四成,就会有生命危险。杨潮不知道自己输了多少,但是心想应该不会超过四成,咬着牙给第二个人输血。

第二个人,输的时间略短,就已经面色红润,呼吸平稳下来,而杨潮感觉到自己头晕的厉害,提前终止输血,自己躺在床上不敢动。

“让陈宽杀头猪,给老子熬一晚猪肝汤。还有大夫开的补血药给我也来一晚。”

杨潮觉得自己也得补血了。

几个队正此时已经完全不敢反对杨潮的命令了,不是因为军法军纪,而是眼前看到的他们完全理解不了的神迹,让他们对杨潮充满了一种带有神秘感的敬畏。

杨潮晕晕乎乎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等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杨潮不知道的是,这两天很多人都极坏了。

不说冯可宗,自从二立社成立后,书生气势重新上来了,再次围攻各大衙门后,冯可宗就没见过杨潮了,几次求见都进不了杨潮的军营,冯可宗已经把杨潮骂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冯可宗已经认定,杨潮坑了他,而他也因此把镇抚使得罪了,镇抚使也不在见他,只是放出话来,让冯可宗自己处理,看来他背上了锦衣卫所有的黑锅。

冯可宗已经在收拾金银细软,打算一旦风声不好,他就得逃匿了。也派人去北京活动,希望能调到北镇抚司去。

跟冯可宗一样着急的还有礼部,书生现在没有以前那么乱了,但是斗争的态度更加坚决,每天都有至少五百的书生分别在各个衙门口哄闹,让南京六部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了。

让礼部着急的是兵部始终不肯派兵,黄锦已经放弃了跟熊明遇沟通,直接上书天子弹劾熊明遇,说熊明遇尸位素餐,同时他也自参请罪,希望天子允许他辞官。

天子既没有允许黄锦辞官,也没有惩治熊明遇,只是下了一封中指,派了一个小太监来,斥责了熊明遇一通。

天子的斥责不是那么简单的,中指也是圣旨,口气等还是很讲究的,但是派来的太监就不同了,太监被人鄙视,自身也不讲求什么脸面,手持中指可以张口骂人的。

尤其是大官,他们骂起来更狠。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常常派小太监去斥责大臣,那时候的大臣还是很讲究体面的,有的人被太监堵门口骂了后,自认为奇耻大辱,直接就上吊了。

熊明遇的自尊心没有那么强,所以他没有上吊,但是他总算行动了,派兵是不可能的,他宴请了顾肇迹,希望解决杨潮的军功问题。

这就是熊明遇为什么那天派人来说他打算宴请顾肇迹,打算帮杨潮解决军功的原因,并不是熊明遇性子改了,愿意介入官场纠纷,尤其是军队内部的纠纷。

可是巧合的是,杨潮的兵遇到了江匪,有许多人受伤,杨潮完全顾及不到城里的事情。

当天好几个来找他的人,他都没见,包括熊三。

结果今天熊三又来了,又没有见过杨潮,等了一天后,就找到几个正讨论的热闹的军官。

军官告诉熊三,他们的把总睡着了,见不了人。

熊三想硬闯,被军官拦住了,熊三一番询问后,才发现,杨潮不是故意躲着不见客,而是因为杨潮救人后睡着了。

而杨潮救人的方法被军官们传的神乎其神,他们说那是什么过血续命,让熊三摸不着头脑,也震惊莫名,问清楚后,立刻就回去汇报给熊明遇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节(外篇)熊明遇的选择

“过血续命!什么玩意?”

熊明遇是书生,自小熟读圣贤书,根本不信什么神神鬼鬼的东西。

仔细的问了熊三后,熊明遇才知道,原来杨潮是用自己的血来救手下的命。

让熊明遇感慨的同时,他也生出一种神秘的敬畏感来。

对不知道的事情,人总是如此惊惧。

让熊明遇不放心的是,杨潮的军队似乎真的情况不好,熊三汇报说,有好多个受伤了,可谓是损兵折将了,但是杨潮现在手下有四百多个士兵,死几个也算不得什么,只是少了几根毛而已,没有伤筋动骨,那么就不是那么容易动的。

加上如果没有了杨潮,熊明遇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书生的问题,最近的书生行为越发让他看不懂了,成立了一个二立社不足为奇,江南的文社多了,可是这个二立社似乎跟其他文社都不同,组织竟然极为森严,里面的书生行动统一,态度坚决,极难对付。

熊明遇请了三次四公子,四公子都没有应邀,博了他兵部尚书的面子。

现在想想,熊明遇突然觉得那个杨潮还真有一些他看不懂的手段,尤其是哪个过血续命出来后,更是让熊明遇对杨潮产生一种神秘感。

“左道旁门!哼。”

寻思了良久,熊明遇还是冷哼一声,感觉不过是一些邪门歪道的手段,登不得大雅之堂。

但是也更相信杨潮能对付这些书生了。

不过这过血续命熊明遇还是弄不太懂。

明朝的文官大都懂一些医学常识,因为大明朝把医学的地位提升的很高,因为能够给父母看病,算是一种孝道,所以相当多的明朝官员都看医书,学文和学医是明代两种最高尚的职业。只有大夫文人不会看不起。

熊明遇也看过一些医书,但是对输血这种事却讳莫如深,因为有些古怪的大夫也做过类似的试验。人失血死亡,这很容易联系到输血。可是试验的结果都很惨痛,救活的人远没有被救死的多。

因此迷信的古人认定,血与命有关,妄动血既伤命,有的还大言不惭的表示这涉及到阎王爷的权力,因此给人输血是要折寿的。

熊明遇不相信什么折寿不折寿的说法,但是却相信输血不是救命而是害命,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杨潮竟然用自己的血输给手下的兵。

输血未必折寿,但是输自己的血,熊明遇却觉得肯定会折寿啊。

血乃命根,人老则血衰的道理熊明遇深信不疑,人之所以会老死,中医的观点认为是血气衰老,杨潮输自己的血给人不折寿才怪,这跟阎王没关系。

“不过也有些义气啊!”

熊明遇也不得不承认,杨潮肯拿自己的血给手下输血,这种做法未必能救人。但是却很仗义。

无论如何,熊明遇都抛不开杨潮这根活结,只有他才能解开书生哄闹的死结。

因此熊明遇依然让熊三每天都去催促。

“老爷。活了,活了!”

第三天,熊三回来后,惊讶的告诉熊明遇,杨潮真的用过血,救过了两个手下,现在两人已经醒来了,对杨潮感激涕零,反倒是杨潮还躺在床上。显得有些气弱。

熊明遇脸皮都不由抽动了几下,感觉杨潮不但神秘。还有些疯狂,事实很明显了。他的血救了手下,但是却伤了自己。

半晌后熊明遇突然道:“再给我送封信去镇远侯府!”

熊明遇已经夜宴过顾肇迹了,可是当时顾肇迹态度强硬,表示杨潮就是杀良冒功,有家属为证,杨潮未经命令私自调兵也证据确凿,损兵折将这条顾肇迹更是信心十足。

但是经过熊明遇调查,杨潮虽然确实有伤亡,但是远远到不了损兵折将的程度,反而听说又斩获了不少人头,这点上顾肇迹肯定说错了。

熊明遇打算给顾肇迹写封信说明一下,他必须站出来,否则这个死结就解不开了,那些书生很多都是不回家过年的,因为明年开春就是科举,很多书生就是远道而来考试的,比如四公子肯定都是不回家的。

他们不回家,熊明遇还想过个好年,过个清静年呢,皇帝也想过个好年,让皇帝这年过不好了,熊明遇可吃不了兜着走,因为皇帝已经下严令,让他尽快解决此事的。

熊明遇因此必须尽快解决,但是他却绝不会冒险派兵,宁可丢官也不能冒险让士兵跟书生冲突,死一个书生都是千古的骂名,老了老了熊明遇不想背这样一个名声,他可以无所谓了,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可还得继续读书科举呢,杀读书人的名声背上之后,他的子孙后代都洗不清这个污名。

所以哪怕是皇帝严令,熊明遇也绝对不会派兵,再说了皇帝的中指中本就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