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68章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68章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了许久之后,杨潮才听见熊明遇送客,顾肇迹告辞。

接着就听到熊明遇喊着杨潮。

杨潮大步走到隔壁去。

“下官见过熊大人。”

杨潮拱手。

熊明遇点点头指着座位:“坐吧。”

杨潮突然发现,这竟是熊明遇第一次请自己坐着说话,上次吃饭还是黄锦请杨潮坐下的。

不过杨潮也不客气,大咧咧的坐下了。

熊明遇清了清口道:“杨把总,这下放心了吧。”

杨潮讪笑道:“卑职谢大人照拂。”

熊明遇叹道:“罢了。你毕竟是有功的。下面书生一事就托付给你了。当真延宕不起了,若在延宕下去,别说你了,本官都担待不起了。”

杨潮道:“卑职醒得。”

这还是上次一别之后,杨潮第一次明确的接受继续处理书生一事。

熊明遇点点头:“你当真有把握否?”

熊明遇对书生一直头痛,对上书生让他有一种有劲使不出来的憋闷,可是杨潮却从始至终信心十足,反倒让熊明遇很不放心。

杨潮笑道:“大人放心,不过区区几个书生而已,卑职还是能应付得了的。”

熊明遇盯着道:“还是不要大意的好,你该知道书生是最麻烦的。”

杨潮自信道:“大人放心,卑职定不辱命。”

别人都说幸不辱命,杨潮说定不辱命,一个是期盼语气,一个则是肯定语气,一个或许是客气,另一个则让人觉得太过嚣张。

熊明遇不由笑道:“你就这么有自信?”

杨潮也笑道:“大人,二立社里,有卑职的人。”

熊明遇愣了愣,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心想看来这段时间杨潮并没有闲着,竟然在这个新社团中,安插进去了自己的人。

熊明遇不由苦笑,原来杨潮一直都控制着局面拖到现在,完全是为了逼自己帮他出头争取军功。

熊明遇也无奈的挥了挥手手:“你去吧,好好做,你的军功交给我了。”

杨潮拜谢后,就转身离开。

路过另一边的房间,杨潮也拍了拍房门。

又是十来个大汉走了出来。

“见过大人!”

杨潮点头:“走。”

杨潮一共准备了两队兵,都是跟江匪实打实的打过仗的,见过血的老兵,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虽然没出事,但是小心无大错,有备无患。(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八节谈判

杨潮速度很快,当夜向熊明遇和黄锦汇报了一下自己的处理计划,第二天就开始行动。

先请了几个自己想找的人,先通通声气再说。

“杨大人啊!”

再次见到杨潮,冯可宗都快要哭了。

总算是见到杨潮了。

这些天杨潮避而不见,他都有杀人的心思了,可是这次一见到,却好似见到亲人一般。

“冯大人起色不错啊。”

杨潮打趣道。

冯可宗苦笑连连:“杨大人莫在取笑在下了。”

杨潮笑道:“何来取笑,在下得恭喜大人了。”

冯可宗叹道:“喜从何来?”

但是还是小心的观察着杨潮的神色,这次杨潮见他,他打死不敢抱希望,生怕像上次一样,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更是打定主意,绝对不轻易上他的当了,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杨潮道:“哈哈,不知道平息书生哄闹算不算喜事?”

冯可宗咽了口唾沫,他一开始对杨潮报以信心,接着堵上了身家性命,到现在破落到了镇抚使不见他,锦衣卫同僚避而远之,人憎鬼厌的地步,他都不指望能够平息书生哄闹了,已经打点了不少,打算调去北京了,虽然会被闲置,但总好过留在南京背黑锅要强。

但是已经下了太多本钱,让冯可宗产生一种赌徒效应,越输越想赢回来,所以心里十分不甘心。

所以这次杨潮一请他,他扔下手里的筷子,饭都不吃了,匆忙赶来媚香楼,就是保有最后一点希望。

“杨大人说的话可当真?”

杨潮看到冯可宗的表情不由好笑:“在下什么时候说过笑话?”

冯可宗心理暗骂不已。但是嘴上却道:“杨大人所言极是。只是不知道在下要做什么?”

冯可宗小心的问道,心里打定主意,他什么都不会答应了。哪怕是张贴告示都不做,谁知道后面有什么阴谋等着他。

杨潮笑道:“什么都不用做。就是不知道现在你们锦衣卫还是不是让你负责。”

冯可宗苦笑道:“这苦差事推都推不掉了。”

杨潮道:“那就好。看来冯大人这桩大功是跑不掉了。”

冯可宗干笑道:“杨大人还是都说出来吧,这样来来去去的,在下心里没底啊。”

冯可宗终于沉不住气跟杨潮一问一答了。

杨潮笑道:“找冯大人来呢,是因为在下打算跟二立社和谈,冯大人既然是锦衣卫的负责人,也该出席才对。”

“和谈?”

冯可宗心里嘀咕起来,但是嘀咕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陷阱。

但是仍然不放心:“那杨大人也一起参加?”

杨潮摇头。

冯可宗顿时暗叫不好。杨潮不参加,他也不会参加,这是原则问题,必须牢牢的跟杨潮站在一起,就是离开三步以内,他都感觉到有危险。

只见杨潮缓缓道:“不过,有几个文官会参与。”

冯可宗心头一转,直感到大起大落,有文官参与,那说明不是一个人扛。他冯可宗可扛不起了。

“都有哪位参与?”

冯可宗还是问道,要是文官派出几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他还是觉得远离安全。

杨潮道:“江宁县令、应天府尹都抢着要参与。南直隶十府巡抚会参与,应天提学御史会参与,礼部也许会派出一个郎中,大概就这么几人,在下隶属操江水营,实在是牵连不上,想参加也参加不了啊。”

冯可宗一听,暗中权衡起来,江宁县令无足轻重。应天府尹倒是有些分量,十府巡抚就是十足的大鳄了。提学御史管理书生倒也合情合理,还有能牵上关系的。就是他们锦衣卫衙门了。

想了想,冯可宗觉得不会有什么危险,谈一谈,谈不成也没什么损失,谈成了,那就是真是功劳了。

“那我们锦衣卫自然脱不开干系,下官自然也义不容辞了。”

冯可宗终于下定决心,下了那么多本钱了,到了收获的时候,没道理怕到不敢收。

杨潮笑道:“那就祝冯大人旗开得胜了。”

冯可宗突然一惊:“什么,杨大人你的意思是,你既不参与,也不暗中帮忙了?”

冯可宗觉得,杨潮那句旗开得胜的意思是,让他们这些人自己去跟书生谈,杨潮在他担心,没有杨潮他更不放心。

杨潮在的时候,冯可宗担心自己被算计,杨潮不在的时候,他就是完全没有信心了。

杨潮不由好笑:“冯大人这什么话,在下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了,只不过不会出头罢了。”

冯可宗长舒一口气,这才放心心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对杨潮就产生了这种既感到恐惧,又有依赖感的情绪来。

冯可宗正在谈着,突然媚香楼的丫鬟进来报告说,江宁县令杨大人来了。

杨潮告罪一声,立刻走出去。

看着杨潮的背影,冯可宗不由羡慕,这才是个人物啊,小小年纪,看来还不过十八,却能在南京官场上如鱼得水,自己是武官,可是锦衣卫,县府到六部都给他面子,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杨潮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冯可宗心理偶像一般的存在,他被丫鬟带着走进另一件屋子。

杨文骢已经等着了,一脸的哀怨,仿佛一个深闺怨妇一样,杨潮还没来,他就已经一个人自斟自酌了小半壶酒了。

“杨老先生别来无恙啊。”

在杨文骢跟前,杨潮感到最为自在,不像在熊明遇那些人跟前那样总有些放不开,大概是因为熟悉和地位相差不大的原因吧。

杨文骢叹道:“杨公子来了,坐吧。”

杨潮坐下后,杨文骢已经倒了一杯酒给他。

杨潮一口喝干。

杨文骢又给他斟了一杯。

杨潮没有立刻喝酒,而是问道:“老先生心事重重。莫非事情办的不利?”

杨潮已经通知过杨文骢了,告诉他自己打算谈判,让他尽量谋到一个位置。

杨文骢叹道:“哼。嫌本官品级不够,没有资格跟府尹、巡抚坐在一起啊。”

现在还谈不上争功不争功。除了个别人对杨潮有信心,比如杨文骢,还有冯可宗,冯可宗也只能算半个信心,而杨文骢见识过杨潮几次手段,而且亲身经历,尤其是上次推周延儒再相一事后,他就对杨潮充满了信心。

杨潮点点头。他倒是有心捧一下杨文骢,毕竟目前官场上就这一个靠得住的盟友,帮助他升官,对杨潮没有坏处,反正这次的功劳杨潮也捞不到手上,给别人不如给熟人。

所以杨潮让杨文骢早点去运作一下,能给自己争取到一个谈判名额,将来就有相应的功劳。

可惜杨文骢没能运作到,按说不该,估计大多数文官还看不清情况。恐怕不敢贸然应承啊,怎么会拒绝杨文骢的主动请战呢。

杨潮疑问道:“不知道是何人为难老先生?”

杨文骢叹道:“不是别人,是金陵四公子。”

杨潮一听立马皱眉。又是一个意外。

杨潮意外的不是金陵四公子看不上一个县令,意外的是金陵四公子如何知道谈判的事情。

只能说明有人将谈判的事情透漏给了四公子,而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杨潮是一个,熊明遇是一个,黄锦是一个。

再然后就是杨文骢和应天府尹凌义渠了。

到底是谁这么快就告诉了四公子。

追查下去根本没有意义,也很难查到,杨潮不由感觉到自己大意了,自己可以在四公子身边安插人。四公子也不难在官府里找到眼线,以四公子的身家背景。这事太简单了。

也就是说,四公子现在已经完全知道了朝廷要跟他们谈判的事情。

知道这个消息。也许四公子就该商议如何应对了。

可是自己安插在四公子身边的眼线,到现在也没有汇报自己知道。

让杨潮不仅起了疑心,莫非黄凤府背叛自己了,自己对黄凤府也没投入多少资源,能得到这么长时间的内部情报已经物超所值了,即便他背叛自己,杨潮也不怪他。

但是没有人在对方阵营的话,谈判起来可就没有优势了。

又跟杨文骢聊了聊,杨潮答应帮杨文骢想些办法。

接着杨潮就让康悔悄悄通知黄凤府,要他晚上跟自己见一面。

显然杨潮多虑了,黄凤府并没有背叛他,而是真的脱不开身。

四公子确实是在连夜商讨应对事宜,黄凤府现在作为二立社智囊,得一直陪在他们身边。

见到杨潮的时候,黄凤府还在哈欠连连。

从黄凤府嘴里得知,四公子确实在衙门里有眼线,而且眼线不少,不但在应天府有,就连礼部、兵部都有他们的眼线。

幸好四公子的眼线还不够高,并不知道杨潮是这次谈判的幕后操控者。

杨潮不由庆幸,幸亏自己一直低调,因为害怕牵连期间,一直都躲在幕后,见黄锦和熊明遇,也都是私下见面。

当然也跟四公子根本就没把杨潮这样一个武官当回事有关,他们一直以为自己的对手是那些尚书一级的文官,他们把朝廷文官看的很高,把他们自己也看的很高,因此根本不会相信杨潮是这一切的幕后推手。

不会相信他们一步步成为江南年轻读书人的领袖,是杨潮在背后推动,不相信他们组织二立社将一盘散沙的书生们团结成紧密的组织,是杨潮暗中出谋划策,他们只肯相信他们能成为士子领袖,是因为他们敢于挺身而出,是因为他们才气纵横颇有威望使然。

因此最重要的,不是杨潮做的有多隐秘,杨潮多次出入兵部、礼部,不可能瞒过所有人的眼睛,四公子其实早就收到消息,听说过杨潮在帮衙门做事,可是这四位倨傲的公子绝对不会相信,杨潮竟然可以调动六部来配合他,即便有人告诉他们,他们也不相信的。

从黄凤府这里一直反馈的情况来看,四公子一直就知道杨潮帮官府做事,但是杨潮做什么事,怎么做他们一直都不知道,也不关心。

要是四公子知道,并且相信是杨潮在幕后一直暗暗操控引导,恐怕就不会那么配合了。

“好好好,凤府你做的很好,现在本官要你在做一件事,要说服四公子,就在金钗楼谈判!”

黄凤府表示没有问题。

这事确实没多大难度,对四公子而言,已经将金钗楼暂时当做二立社的总部了,那么放在金钗楼就是放在他们的地盘,是又一次代表他们对朝廷一次胜利的标志,因此他们也乐意在金钗楼谈判。

但是对杨潮意义就大多了,谈判地点都在杨潮的金钗楼,足以向官府表示,自己是可以控制这些暴躁的书生的。

金钗楼是杨潮的产业,书生将总部放在金钗楼,现在又在金钗楼谈判,这种说服力还不够嘛!

杨潮之所以要向官府证明这些东西,是杨潮担心那些文官对自己没有信心,做事的时候首鼠两端顾前顾后,杨潮早就吃够了这些文人意志不坚定左右摇摆的亏了,因此不想再次因为这种事情失败,因此才要坚定文官们的信心,积极配合自己。(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节出牌

谈判第三天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对于四公子将谈判地点选在金钗楼一事,熊明遇心里感觉很怪异,因为他知道金钗楼是杨潮的产业,而杨潮其实是推动官府谈判的幕后人物,四公子却将谈判地点选在金钗楼,让熊明遇觉得,杨潮说的,他在二立社里面有人的话,确实没有说谎,而且他安插在二立社中的人,还很有分量,隐隐能够左右书生们的行动。

至于杨潮安插的人是谁,熊明遇猜不到,也不愿意浪费力气去猜了,这些书生,只要不闹事,他才懒得管呢。

杨潮再次住进金钗楼,方便时刻掌握具体动向。

杨潮暗中指挥幕后操控,一个十府巡抚,一个应天府尹,一个提学御史,一个锦衣卫千户,统统都听杨潮的指挥,颇有种手握重权的感觉。

当然这些大官们并不认为自己被操控,他们认为他们只是接受杨潮的建议,他们只把杨潮当做他们的一个参议,一个会出主意的幕僚而已。

杨潮不管这些,反正这些人听话就好,要是不听话,就告到黄锦和熊明遇哪里去,自由六部的高官压他们。

不过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所有人都很老实的按照杨潮的计划执行着。

二立堂中,摆着一张长桌,两边各自坐着四个人,旁边还有一个书记官做记录,书记官就是黄凤府。

两方人一到齐,先是相互见礼。

“各位公子久仰大名了。”

官府这边,巡抚应天、苏州等重要十府的封疆大吏张国维说道。

尽管双方是在谈判,可是作为文人他还是很有礼节。

“晚生等见过张大人,见过各位大人。”

四公子也一一行礼,但是面露得色。逼的朝廷高官要坐下来跟他们谈判,他们就觉得是一个很大的胜利,今后传扬出去。就是他们巨大的声望,巨大的资本。

张国维道:“坐吧。”

四公子这才坐下。

接下来官府这边的提学御史徐之桓率先发难。他是专门管学政的官员,这些书生算是归他管,当然书生这次哄闹,他受到的牵连也最大。

徐之桓道:“各位公子,纠结生员,啸聚公堂,滋扰生事,这就是你们从圣贤书里读出来的东西?”

冒襄代表四公子反驳道:“徐大人此言差矣。诸位士子不过是出于公义,这正是从圣贤书中读出来的。至于啸聚公堂,晚生不敢苟同,有哪位士子进入公堂了。至于滋扰生事更是无稽之谈!”

四公子不由暗自得意一番,幸亏他们听取了黄凤府的建议,没有像无锡那样直接冲进公堂哄闹,要不然现在被徐之桓拿出铁证,他们就被动了,现在徐之桓找不到他们打闹公堂的证据,空口白牙是威胁不到他们的。

第一次交手。四公子就感觉他们赢了一筹,不但赢了一筹而且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徐之桓冷笑一声:“好一个伶牙俐齿,就算没有啸聚公堂滋扰生事。但是一个藐视官府的罪责,是逃不脱的。本官决意已定,上言礼部革除所有二立社生员的功名。”

现在的二立社已经今非昔比,成员五百人不说,而且都是有功名的秀才举人,至于童生哪怕是最早的那一批,也只能是预备社员,除非考上了秀才,二立社是不会让他们转正成为正是社员的。

因此一个革除功名。几乎将五百核心成员一网打尽。

但是四公子却不怕:“大人大可以试试!”

他们有恃无恐,礼部尚书黄锦和熊明遇联合宴请过他们。都表示过不会革除生员功名了,一个小小的提学御史。说了也不算。不得不说上次黄锦和熊明遇抛开杨潮,独自处理四公子的事情,其实搞砸了,他们本是想尽早结束书生哄闹,结果反而助长了四公子的胆量,弄巧成拙了。

徐之桓却丝毫不让:“试试就试试,本官自上任提学以来,还从没见过如此嚣张的士子。”

徐之桓这话也不假,他之前在湖广做提学,这次书生哄闹开始的时候,他上任南京提学还不到一个月,可以说是给他撞上了,当真是背运。

接下来锦衣卫千户冯可宗开口了:“各位公子。你们没有啸聚公堂不假,但是打砸锦衣卫镇抚司却证据确凿。本官已经搜集证据,请应天府以此名单抓人。四位公子可以看看,本官的名单可有假?”

冯可宗直接将一份名单送到四公子一方。

四公子接过一看,冒襄大名赫然列在第一位,正是他带着人去攻击镇抚司衙门的,在他之后还有黄凤府等一干人等,其中不乏二立社骨干。

四公子一脸冷笑。

冒襄冷哼道:“你们大可以抓人试试,最好现在就将本公子抓了。”

冯可宗却不跟四公子说话了,只是对应天府尹凌义渠和十府巡抚张国维道:“两位大人,镇抚司证据已经集齐,但此事不归镇抚司管辖,依照大明律已经递交应天府,望应天府秉公执法。”

说完冯可宗默默不言,他也一句话都不想说,要不是杨潮给他做足了思想工作,又有张国维这些大官陪着,他是打死不想惹书生了。

名单传了一圈传到了应天府尹手中,凌义渠叹道:“冒公子孟浪了。聚众围攻镇抚司,大明朝三百年来从未有之事也。”

冒襄道:“吾辈士子为了天地公义,不惧锦衣卫权势,这也是大明朝三百年未有之事也。”

凌义渠叹道:“即便是为了公义,上有国法为凭,下有百司衙门为依,岂能聚众闹事,置国法于何地。尔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