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军阀-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晚上,向导带回来一个陌生人。
此时短小精悍,五月天海风还很凉。可是他竟然敞着怀。
他晚上上船点了货,就匆匆离开了。
到了第二天。才再出现。
白天见到此人,杨潮才发现,这是一个身材不高,对比后世也就是一米五多一些,皮肤极为黝黑,有点福建、广东人的特点,但是行动矫健,灵活的就像一只猫一样。杨潮暗自比较,如果放到自己军中,绝对是一员精兵。
此人对杨潮等人身上穿着的铁甲多看了几眼,眼神有些怪异,不知道是鄙视穿铁甲太小题大做,还是感慨杨潮这群人不好惹。
但是此人大咧咧的上了杨潮的船,并且指挥一群渔民,用小渔船将杨潮的大船拖入了江中。
接着跟向导一起,让船往南边行驶。
二里地外,就有一座无人的沙洲。远远的就能看到一根高高的桅杆。
走近了才看到是一艘三桅大帆船,无论是外形还是吃水看起来都远胜杨潮的战船。
杨潮的战船在这大船面前,就好像小孩在大人面前一样。
而且大船问问的坐在江面。就好像一堵墙一样,杨潮的船靠上去,根本就到不了船的半腰。
杨潮估摸着这艘船恐怕能拉至少八千担货,换成成后世的吨位就是一千多吨,比自己的战船足足大了五倍还多。
“这就是海船!”
杨潮心中想到,放在江中可真大,可是放在海上,就小的跟芝麻一般。
后世动辄数万十万吨的超级大船,放在海上也非常的不起眼。莫名其妙的面对这艘海船,杨潮竟然对大海有了一种敬畏。还有一种想要征服的豪情,突然想自己也打造一艘大海船去海上搏击风浪。
“哎。当家的,卸货吧。”
船上的短小汉子这时候对杨潮道,说的是官话,但是不是南京的官话更不是北京的官话,听不出是哪里的话。
官话其实就是一种书面语言,中国人几年前历朝历代语言变迁,可是文字在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几乎就不在有大的变动,因此出现了一种以统一的文字为核心发展出来的语言,这就是官话。
但是因为各地语言都不一样,又无法像信息大范围流通的后世一样进行普及某一地方言为官话,因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官话,有苏州官话,南京官话等等。
各式各样的官话,虽然口音不同,但是因为有相同的文字为基础,因此大致都能够听懂。
杨潮自然听懂了短小汉子的话,知道此人语气有些慵懒,没有把杨潮当回事。
何向导此时向杨潮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
杨潮也不在乎,知道这些吃水上饭的人,目无王法,根本就不把任何人当回事。
杨潮觉得对方似乎还是很识相的,没有贸然让他们的人上船接货。
“赵康,带人去卸货!”
杨潮让赵康带了十个人去卸货,但是却悄悄嘱咐李五六小心戒备。
对方的大海船居高临下,让杨潮产生有一种危机感,如果对方居高临下发动攻击,己方的劣势很明显。
但是当赵康带人将货物一件一件搬上来,船上的人则用索具吊上去,期间一种很平稳,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而船上的短小汉子则清点货物。
生丝一百担。
茶叶一百担。
瓷器三百担。
另外有纱绢锦等织品。
各样书籍三百担。
宣纸一百担。
另外还有砚台、墨、笔等文房用具。
其中生丝是最值钱的,在湖州一带五十两银子一担,卖到日本能有五六百两银子,王潇这次办的急,每担付出了六十两的高价,而卖给下家则是一百两,净赚四十两。
而且也只收到了一百担的生丝,价值一万两。
茶叶、瓷器等物,其实日本也有,但是日本人在步入现代之前,都非常崇尚中华风物,有钱人热衷于消费中国的物产,因此中国的茶叶、瓷器,乃至文房四宝在日本都很有市场。
至于书籍这种东西,分量大,占的空间也大,可是价值却并不高,可是日本人就是常年进口中国书籍,而且这是作为一种任务的,如果穿上不带上一些书籍,中国商船可能会受到日本人的刁难。
这是日本人非常向往中华文化,但是古代运输不便,因此日本人形成了一种传统,那就是想方设法的得到来自中国的书籍,开始时候不敢得罪中国商人,因此只是借用偶尔随船的书籍,誊抄之后,在还回去,慢慢的就开始没收,后来甚至逼迫商人必须带书。
这些书未必是贸易品,可能就是送给日本管理贸易的官员的,或者是送给某个大名的礼物。
南京又是大名的印刷中心,因此下家就让王潇准备了大批书籍。
很快货全部都送上了大船,点货的汉子在一张会票上盖上他的印章,交给何家向导,这就算是结账了,海商是何家的故交关系,他们通过何家来周转资金。
一船货几万两银子,现银交货实在不便,要是没有何经纪这样的中间商,确实很不方便。
最后那精悍汉子,抓住船上的绳索,嗷嗷叫着就爬上了大船,活像一只猴子。
何家向导摇了摇头对杨潮道:“杨大人,我们起锚吧!”
杨潮对老张点点头。
老张让人起锚,又带人拿着撑杆,撑住大海船防止碰撞,将大船撑开了好几丈外,这才升半帆,等船漂离海船几十丈后,才升起主帆,杨帆返航。
终于交货完了,杨潮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没想到这次交货如此顺利,一切准备都没用上,虽说遇到意外不是什么好事,但是现在太平静,也让杨潮有一种小小的遗憾,好像自己隐隐还期待发生什么意外一样。
但收获也是有的,这条路子趟开了,上连南京这个大明朝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下连通向东西二洋的海商,以后杨潮就可以敞开吃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节交易厅
逆流回程用了二十多天,回到南京的时候,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了。
回到军营第一件事,就是全都泡了个热水澡。
第二天才有精力看看这段时间军营的情况。
码头已经修好了大半,工部派来的工匠经验丰富,雇了很多小船在淤积区域,并没有采用掏挖的笨办法,而是让人用桩子不断的捣淤泥,从河口开始一点一点的捣,水边浑浊,泥沙被冲走,就这样利用河水的力量,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清出了一大半。
清出来的区域,露出一根根粗壮的原木,几排并立扎在一起的原木如同墙壁一样立在水中,一大半深埋地底,一小半在水中,只有几尺露出水面。
一道道这样的木墙在河边隔出一条条十多丈宽的渠道,其实这就是原本码头的原貌,船只进入这一条条渠道一般的通道中,拴在木桩上,木墙可以挡风,可以挡水。
同时木墙上还可以铺上木板做成通道,跟伸出的河岸连接起来,方便人货上下。
这些木墙竟然多数都没有腐朽,真是幸运,也是因为淤积的太早,没等腐朽就被淤泥给埋住了,所以才能保存下来,这不知道该感谢腐朽的水军,还是该痛恨他们了。
另外一条几百丈长的圩堤也正在准备修建,暂时雇佣了几百个短工正在夯打泥土。
河岸边都是漫滩,平时只能长草,还经常淤积,因此地面很不牢靠,夯实是必须的,但是也不能直接夯。因为泥沙地面随着夯打,会不断有水渗透出来。
只能先挖出一条长长的深沟,沟深最少一丈。然后在沟中铺垫干土,将干土夯实。最后就成为坚实的基础。
杨潮看到隔上一段距离,工匠还指挥工人填埋一层石头,在填干土,继续夯实,如此往复,基础定然打的很牢,将来上面的圩堤就坚固耐用,几十年不坏。
匠头很有经验。杨潮也不用去干涉。
军营中李富的大棚已经出菜好几个月了,依然独家供应金钗楼,让金钗楼最近的饮食也火了一把,不过也只火了一个月左右时令蔬菜就上市了。
杨潮兑现了承诺,以十倍的价格支付了菜钱,一亩大棚菜收入了两百两银子,但是完全配不上两千两的投资,虽说每年百分之十的收益放在后世已经不错了,但是考虑到大棚的使用年限恐怕都没有十年,能不能收回成本都不一定。杨潮这项投资可能是一项劣质的投资。
杨潮勉力了李富一番,表示大棚的投资,在他收回成本前。都算杨潮的,同时让他考虑一下,如何养花,或者种植一些今年冬季的瓜果,这样的话,收益也许会比蔬菜更高。
家里因为丫头们都走了,陈圆圆、董小宛也走了,一时显得冷清了不少,父亲想说买几个丫头。也被母亲拒绝了,因为担心父亲想着纳妾。结果她自己找来了几个壮悍妇人,帮忙打扫一下家院。
父亲则去收拾了下。再次开起了铁匠铺,铁匠铺的生意已经食之无味了,但这是祖业,父亲舍不得丢下,当时在杭州就临时开过铁匠铺,因为杨潮给自己谋了个出身,父亲才想纳妾多生一个儿子,将来好继承祖业,结果惹起母亲老大的醋意。
不过回来后发现杨潮又升官了,署职卫指挥通知,三品的大员了,父亲觉得日后杨家就翻身了,这铁匠手艺传不传下去失去了意义,虽说为家族翻身高兴,可是想到丢掉祖传手艺,还是有些痛惜。
妹妹自从陈圆圆和董小宛走后,也有些意兴阑珊,每天无所事事,女红什么的都不感兴趣,渐渐偷偷往金钗楼跑,被母亲抓到了一回,狠狠的打了一顿,开始寻思给她找个人家嫁出去了事,但一想到杨潮的婚事还没定,就又想先给杨潮找一个合适的妻室,在考虑杨月,这让母亲这段时间倒是过的很充实,整天做计划。
金钗楼彻底走上了正轨,有陈圆圆和董小宛这两人镇楼,档次就有保证。
连皇帝看中的女人都在金钗楼,怎么可能不让年轻公子们趋之若鹜,两人每三天表演一次,每次都是满堂彩。
金钗楼开始推门票制度,表演的日子,一等座一张就是百两,第一排大人物坐过的椅子就是这个价,第二排名士坐过的椅子则是三十两,三四排富商的椅子不过五两银子,因此每次表演门票收入固定就有一千五百两左右。
三天表演一次,而且是轮换,每次就只有一个人表演,平均六天时间两人才上一回台,一个月一人表演五次,两人十次,收入也是一万多两银子,金钗楼在经营商,已经彻底的甩开了所有青楼。
另外的商业信息公示方面,何明宇依然不打算合作,不过杨潮的运输信息三天更新发布一回却一直坚持着,已经开始有富商通过金钗楼找到杨潮帮忙运货了。
王潇经过上次的打击后,也选择支持杨潮,将王家在南京掌握的资源发布出来。
目前金钗楼西厅已经完全交给王潇,他在哪里布置出了大大的布告栏,上面张贴满了标准表格,表格上写满了各种交易信息,远近物价,以及出货和收货的通告,还真有人开始在这里做买卖了。
这一切都是在杨潮送货离开这一个月中发生的,变化之大让杨潮也有些惊讶。
因此在军营中休息了几天后,杨潮就赶往金钗楼,上了西厅。
一个大厅堂,最前方布置出一张常常的大号告示栏,告示栏高一张,上面可以并排张贴出两张大号宣纸表格,写满了各种物价。
一群商人挤在表格前围观。
“生丝低了。一担五十三两半,王东家你有多少货我都要了。”
一个商人看重了上面的生丝价格,高声朝王潇喊道。
王潇在一旁叫着:“那不是我的货,是刘东家,他家刚到了一批生丝。你要的话我帮你联系。”
又有人喊道:“你那米价高了,四两一担,你要多少我供应多少。”
“还有熟皮……”
看着热络的交易场面。虽然跟杨潮想象中的交易所不一样,但是也很热闹了。大概明朝人就喜欢这样的交易方式,杨潮不打算干涉,让她慢慢进化吧,商人逐利,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会找到最佳的经营模式的。
“王东家生意兴隆啊!”
杨潮走到王潇面前道,王潇面前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一叠叠的小纸片。头都没有抬一下。
“哈哈,兄台取笑了。”
王潇忙碌的看着一张张纸片,上面记录的都是各家有关系的商铺送来的各种消息,王潇一边看着这些新消息,一边指挥小厮立刻去布告上改写,或者重新张贴新的布告。
王潇忙的不亦乐乎,因为做成的每一笔生意,他都要抽头的,直百抽三的经纪行规矩,在他这里成了直百抽一。非常低廉,因此最近吸引了一大批中等生意的富商前来。
杨潮也没有吵他,静静的在旁边看着。发现这些纸片都是一些普通的碎纸片,就是一个个店铺,临时送来的实时动态,其实说实时有些夸张,因为很多都是今天早上送来的。
杨潮已经知道,其实消息是每天发布一回,不过只有等前面的收购了货,或者卖光了货,王潇才会张贴新的上去。因此他手里积压了不少单子。
杨潮想到这其中有不合理的地方,交易平台吗。就应该是公示所有最合理的价位,让出价最高的人先买到货。让出价最低的先卖掉货,让最有优势的价格取得资源,这才是交易所的意义吗。
忙碌了一阵,王潇总算暂时处理完刚刚交易完的单据,舒了一口气抬头一看,才看到杨潮。
立刻笑着站起来:“杨兄,来了怎么不叫我?”
杨潮笑道:“你这不是忙吗。”
王潇尴尬的笑了笑。
然后走出交易所,找了间房子,跟杨潮聊了起来。
虽然刚刚才打定主意不干涉,可是杨潮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让最有优势的价格,优先取得资源,而不是按照先来后到的规矩,顿时让王潇有些接受不了,没这么干过啊。
但是在杨潮一阵更宏大的未来描述下,王潇不由心动,打算试一试。
同时杨潮也给了他一个生意:“我要买粮食!”
王潇不解:“买粮食?买多少?”
杨潮道:“一千人吃一年的粮食。”
王潇顿时感到有些紧张:“杨兄是不是有什么内情?莫非流寇侵袭江南了?”
王潇能想到这个,说明还是很有急智的,只是限于时代的眼光,没有杨潮看的长远而已。
其实杨潮哪里有什么内情,只不过是因为千总大营修好了,并且改造成了大仓库,杨潮决定以防万一,时刻储备足够自己士兵吃一年的军粮而已。
杨潮如实告诉了王潇,这才让王潇安心下来,他的生意才刚有起色,杂货铺那边刚刚渡过难关,交易所才开始红火,他可不想有什么意外。
“最优价格的大米,给我大量吃进!”
杨潮最后交代道,所谓最优价格,就是出价最低的价格。
王潇连忙答应下来,这时候突然外面传来喧哗声,王潇皱了皱眉头,走了出去。
杨潮也跟了出去,看王潇的表情,似乎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走出去,原来是大门口,几个无赖正在闹事,跟金钗楼的打手相互推推搡搡。(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节泼皮破落户
“金老去收拾一下!”
王潇皱着眉头说道,身旁的护卫老金立刻下楼,看他一瘸一拐的样子,很不利索,杨潮不知道他会怎么对付几个闹事的。
“怎么回事?”
杨潮先问情由,不知道王潇怎么就招惹了这些人。
王潇叹道:“哎,是几个泼皮破落户。十多天前来撒野想找我们要恰。当时我让人打走了他们,结果就缠上了,隔三差五的来闹。”
杨潮笑道:“怎么不找县衙。”
让江宁县关他们几天不久好了,江宁县县令现在不是杨文骢了,杨潮猜的没错,杨文骢果然调动了,调到了南京兵科任给事中。
兵科给事中属于言官,品级虽然才七品,看似比江宁县令还低了一级,但是这个官职可是京官,只有南北二京对应六部的六科才有设置,因此看似降调,实则权力大多了,而且是要害的兵科,直对熊明遇的兵部,是负责监察兵部的部门。
也就是说皇帝大概是对熊明遇不放心了,才安插杨文骢进去,既然入了皇帝的眼,杨文骢迟早会高升。
但是新任的江宁县令金钗楼也早打好了关系,常例送过去,对方看金钗楼这么大的背景,自然乐得结交,让他们派衙役抓几个泼皮,应该不会推辞。
王潇苦笑道:“怎么没抓。可是抓了又能怎么样,关几天还得放出来,不然他们就有同伙去县衙嚷嚷,打他们一顿板子,他们也不在乎,都是滚刀肉,不要脸皮。不怕挨打,你能怎么治他们。”
杨潮不由想到水浒传中描述的一些泼皮,杨志遇到的牛二。鲁智深遇到的几个偷菜的泼皮,还有王进遇到的高俅。这些泼皮确实不好对付,他们是在中国流传千年的社会渣滓,如同后世天津卫的混子一样,什么割肉、下油锅,不事生产,就只会欺负老实的百姓,只会通过敲诈勒索过活。
水浒传中王进被高俅逼的丢官逃走,杨志怒砍牛二结果发配充军。只有鲁智深这种恶和尚,将几个泼皮打服了,水浒告诉大家对付这种社会恶人,就只能比他更恶才降的住他,否则只能任他欺负。
此时杨潮看到金老头一瘸一拐的下了楼,走进院中,朝着大门口走去。
一边是五十岁左右的瘸腿老头,一边是不怕挨打的几个青壮滚刀肉,杨潮很好奇结果。
结果却先看到几个泼皮脸上露出惊恐之色,让杨潮不由好奇。看来老金处理此事不是一回两回了,让泼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否则不会怕他。
看到老金下来。几个打行让开路,对老金充满敬畏。
对面一个肥硕的泼皮手里拎着一根三尺长的哨棍,这时直指着老金:“老小子,你可算下来了,老子今天就要报前日的一箭之仇。”
老金干笑两声。
泼皮冷哼一声:“老家伙你笑什么。”
老金没说话,径直往前走,泼皮却不自觉的退了一步。
自觉丢了脸面,那泼皮大吼一声冲了上来,可是大家都还没看到怎么回事呢。他的棍子飞了起来,人躺在了地上。捂着肚子哼哼起来。
其他几个泼皮更是面有惧色。
只听地上那个泼皮突然喊道:“二混你愣着干什么,抽过签了。讲义气的就上啊。”
被叫做二棍的泼皮,喘着气,咬了咬牙,觉得还是要讲义气,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把短刀,冲向了老金。
杨潮也不由心惊,竟然动刀子了。
可是鞭长莫及,阻止肯定是来不及了,心中却不由着急。
但是刹那间,杨潮就感叹起来。
只见老金异常镇静,等泼皮上来后,也不知道他随便出了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