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库页城可以自豪的是,今年就算没有补给物资,只靠着小镇一年的农作物收获,库页城里的百姓和亚庭湾留守的部队的口粮,也都能得到满足。
完全是马耕的库页城,每个居民的耕耘面积比之内地实在多的太多了。虽然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也要比内地的精耕细种少上一截,可这里面积基数大,几百人耕种的收获,完全能养活四五千人。
初冬很快就来临了,这里的冬天要比中原早一两个月。接下的时间里必然是亚庭湾一年中最为忙碌的两个季节之一。就像原时空中的春运大潮。
会有大量的物资被送到亚庭湾海军基地和库页城的。所以库页城的扩展计划依旧没有半点改变的早计划进行。城中会分出二百来人,前往大图湖。依据那里本来就有的一个转运站,扩成一个居民点。也好让库页城和亚庭湾的联系更见紧密一些。
库页岛上有16000个湖泊。其中少数几个湖泊靠近库页城。旧称是图奈恰湖的大图湖是库页岛南部最大的湖泊,周围环境十分宁静。附近还有被日本人叫做夷丁湖的伊治湖。被一块狭长的陆地从大海中分隔出来。
清晨,两艘百十吨载重的小船靠在了大图湖码头。一箱箱货物装进了船舱,湖面上风浪有些大,因此船只有些颠簸,但这阻止不了运输队的挺进。
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一只海燕在风雨中抖动着翅膀,顺着风向稳稳地飞行着。两艘平底小船随着水波晃荡着。
洪文滨急忙稳住身形,他的脸色有些苍白,这是轻度晕船导致的。其实他的情况还算好的。一旁的韩飞是个纯粹的旱鸭子,严重晕船。
来库页岛的时候,韩飞就在船上吐了一路,现在也只能躺在吊床上喘着气**。
与洪文滨、韩飞一路前往大图湖居民点的有十几人,他们这些人分作两船,全是亚庭湾劳作队里的表现良好分子,同时船上还有几个水手。
最后小船上又下来几个人,是压船的海军陆战队士兵。
蒸汽启动,小船慢慢的离开了码头。
湖面上的波涛逐渐大了起来。两艘船只在波浪中无助地前行着,冰冷的雨水打在船舱里,打在油布雨衣上,打在所有人的脸上。模糊了大家的视线。海天之间一片灰蒙蒙的,视线比之装货时还要差,只有偶尔响起的海燕叫让人精神一畅。
两个小时后。小船到达了目的地,大图湖的北端。这里的水面平静了许多。只有一些轻微的起伏。洪文滨放眼望去,在一片迷茫的雨雾中。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前方与两岸那郁郁葱葱的森林。
水中,一条木质栈桥延伸到湖内二十米远。船长穿着雨衣,站在船头朝这边大喊:“所有人做好准备,准备登陆喽。”
不远处,大图湖边的码头仓库清晰可见。已经有了点时间印记的码头仓库可比身后的居民点更加‘悠久’。它是跟亚庭湾一起见证着库页城的成长的。
雨幕中,这里的居民点显得非常安静。一点也看不出此处已经汇聚了二三百人。只有汽笛声拉响,居民点内大批的人影赶着马车跑来湖边的时候才能感觉的出人气。
“都别愣着啊,赶快把东西运进仓库,动作麻利点!”
大图湖居民点的长官是一名少尉,如果连上今天抵到的一个班士兵,大图湖据点也有五十名士兵了。
当初开辟水路,是为了给库页城转运各项建筑生活物资,现在却又为大图湖居民点的建设提供了尽可能地便宜。
两艘船的甲板上变得喧嚣起来,船员将一包包物资从甲板吊到码头上,一辆辆马车装满物资后,向着仓库而去。两艘船很快就卸完了。
自觉身体已经恢复了一些的韩飞,托着发软的两腿上岸。他对船真心有一定程度的恐惧感了,迫不及待地想把双脚踏在坚实的大地上。
下午雨停了。
居民点的劳工、平民以及士兵,在少尉的指挥下立刻就投入近干活当中。
一个月,他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要在这段时间内将居民点建设出摸样了。等到冬天到来后,这里的大地就会像生铁一样坚硬。
经过连续一星期的奋战,当再一批物资被送到大图湖的时候,最初登陆地点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新修筑的泥坯房屋多出了五十栋,里面还洒了石灰粉消毒。在所有人的辛勤努力下,截止到昨日已经有面积约五百亩的土地被初步清理了出来,这个主要是清理掉土地上的杂生灌木丛。
外围也多起了一道木质的栅栏,这是库页城要求的。将来冬天到了,只需要在这些栅栏上浇泼上冷水,就会形成一道坚固的防护墙。
这里的人和士兵都多不知道,随着朱平山搞出的那场‘流血冲突’,多林河一代中俄间的气息猛地紧张了很多很多,俨然是要一触即发的态势。
虽然最终打起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大图湖的居民点初步计划是要有一千居民的。就像库页城建立的时候,直接把居民定到了五千人。所以在严冬来到之前,这里一直都在不停地忙碌再忙碌。
“库页岛就现在的粮食产量言,至少能支撑五千人生活。而且这里的渔业资源丰厚,土豆泥伴着红薯米,加上一条腌鱼,比内地一年到头见不到两顿荤腥的日子好多了。
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中生活着数不尽的紫貂、银鼠、伶鼬、狐狸、水獭、棕熊、北极鹿、香獐、野兔和松鼠,他们的皮毛很值钱。
并且这里还有那么丰富的煤矿支援,露天煤矿,有着大量的无烟煤。只要有人,库页岛立刻就能产生出滚滚财富。
国家只看库页岛的战略意义,是不对的。”
当冬天的气息来到时,库页城的守军指挥官,一名少校衔军官来到了亚庭湾海军基地,对着即将带领舰队回国的邓世昌如此的说道。
与精力关注于海军基地建设的海军一系不同,少校更期待库页城的发展。虽然他出身海军陆战队,也算是海军一系。但是年龄已经超过了三十的少校要为自己日后打算了。
他退伍以后如果提出留在库页城,那么库页城开拓区行政长官的位置,这里没人能争得过他。人不为己,会天诛地灭的。何况库页岛真心有着极大的价值!
时间进入到十月,整个北国已经完全被寒冬吞没。抵到拉萨的入藏部队,刘盛藻自来得及发出一封奏折,大雪就隔断了两边的关系。
今年内蒙草原上的王公贵族,经历了数百年来最惨痛的一次清晰。多少个传承悠久的家族消失在了蒙古草原上,十四个叛徒窃取了整个草原的权利。纵然他们的权利归属于北京的赐予,可对比那些消失了的家族,这些人的‘识时务’就太有价值了。
大秦又要走过一个年头,而每过一年,大秦的根基就会在中国大地上更深一层。
无数的基层官员就像密密麻麻,若天上繁星一样多的触角,伸进整个国家的最基层。
税收部门在册的田地数量比起前清时候真心的不可同日而语,两边那数字相差太大,后者只刚刚超出前者的三分之一。晚清时期,满清的根基被士绅阶层侵蚀的太多太多了。
工商业初步发威。两广、福建和江南,四省半的地盘的商税、印花税等,已经超出了全国农业税的一半。虽然现在全国的农税并没收起。
盐税、海关和工业利损,全部都算上,新秦四年前三个季度的税额已经超过了光绪元年时候的满清。但前三个季度的财政赤字却半点不见减少,近一百八十亿华元。刘暹真心觉得自己钱包里的金山银海在向着金丘银湖转变。如此剧烈的财政赤字,能不能支撑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彻底完成,刘暹心里头已经在打鼓了。
朝廷手中的不动产在急剧减少。刘暹最近已经在浏览国债方面的知识了。
拜之前的军情处在日本发展的下线所赐,财政部和华夏银行在日本的行动比较顺利,年关前后可见分晓。
成功地几率是非常大的,因为日本东京政府根本没有半点察觉。
现在的日本两方都在全力以赴的厮杀战场。西乡隆盛前不久又向刘暹提出‘请求自导’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西北新风,政经一体
甘肃,肃州。寒冬凛冽!
这座临近嘉峪关的城市在冬雪之中显得十分安静。天太冷了,城里的人也不想活动。而且原先肃州破烂的城市中的那两条街市,如今在经济上已经被逐渐的被边缘化,城里本来就不多的商户们被吸引到了北门外开店做买卖,老百姓和当地的士绅富户也渐渐的习惯了这个新的市场,不管是买东西,还是闲着无事的散步闲逛,北门集市可买的东西,还有购物的环境上都比老州城好多了。
肃州本来有的几户手工业匠人全部歇业关门了,包括为数不多的铁匠铺。他们的产品和西北百货根本无法相比,甚至在价格上也是完败。所以在为期一年的自由竞争中彻底的落败。但他们现在过的却比原先更好。因为西北百货是有保质期的,这些手艺人大部分都被西北百货给收入编制里去了。而对于这些手艺人本身来说,加入西北百货一是收入稳定,薪水不薄;二是西北百货属于秦氏财团的下属公司之一,而秦氏财团则是大秦的皇家财团,有‘小内务府’之称,进了西北百货就等于进了秦氏,等于是给皇帝老儿做活,那是很有面子的。
州城里唯一还显得稍微热闹些的地方,就剩下恒康堂了。因为恒康堂的赵掌柜非常识趣的在西北百货进入肃州的第一天,就投诚输纳,让恒康堂异常顺利的成了西北联营药店中的一员。一年来规模是不断的在扩大,还添了许多外来的药工干活。
药材成车成车的运进去,运出去的就是一箱子一箱子的成药。
这些药在肃州本地的销量并不是太高。毕竟这里的百姓贫穷,而且中医中汤剂更多。年中盛夏时候。就在很多人暗地里嘲笑恒康堂得不偿失的时候,一支军队的到来让恒康堂积攒了小半年的成品药全部拉空。原来这才是‘西北联营药店’的底气所在。
恒康堂。发了!
后来传出,恒康堂得到了江南胡庆余堂的一些药方,主攻诸葛行军散和避瘟散等低成本廉价药。这是军中的必备,而且在兰州等地卖得很火,甘肃东部的那些联营药店自己生产的成品药根本是供不应求。特别是价廉物美的避瘟散,在兰州等地许多人是人手一瓶的带在身上,成了盛夏常备的平安药。
在肃州老城中,恒康堂算是惟一的一家除餐饮住宿之外,消息良好的‘企业’了!
那赵老板还成为了肃州下半年开启的谘议局议员。常务委员之一。可谓是春风得意。
也因为这样的‘事实’,肃州本地本来对西北百货和秦氏进入西北抱着排斥心态的当地士绅也转变了态度。
这皇家真是善财童子啊。
县里面脑子活络些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就说拿开车马行的林长清吧,原本车马行只是半死不活的熬着。huihui暴乱对西北经济民生损毁的太严重了,根本不是十年时间就可以恢复的。所以西北的商业也变的很不起眼,很不起眼。车马行是靠贸易发展的,林家的车马行好死不活的熬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了呢。结果靠着西北百货,林长清短短一年已经将车马行全部换成了四轮马车。虽然传闻林家对西北百货欠了很大一笔钱,但林长清真正占到了肃州士绅的顶层,当地人谁也不敢轻视他。和恒康堂的赵掌柜一样,两人成了肃州本地为朝廷鼓吹的号手代表。
很多人的心思都开始活络起来了。一些人已经在想用什么法子可以搭上西北百货。乃至它背后的秦氏了。
肃州的中枢所在自然是州衙,整个冬季里也无精打采,大门紧闭。看门的一队警察也躲在门房里烤火。毕竟这里是民生凋零的肃州,不是繁华兴盛的江南。秋收过去以后。本地的官府只要把眼睛盯向北门集市,不让那里的商家偷税漏税了。一切就ok了!
肃州,不,整个酒泉,整个甘肃,现在的衙门都是在吃财政饭。靠本地的税收税赋,连他们三个月的工资都发不起。
就个人来说,这里的官员无论高地,每个人都过得比东南同僚更舒服的。事太少了!
徐行是肃州教育局的局座大人,他是当地少有的进士出身,西北投降的时候他在兰州当官。作为孔孟子弟,徐行对于现下的大秦朝是很无爱的。
科举虽然还有,却已经不是孔孟弟子的‘专业’了。官府下乡,触角甚至勾到村寨,在徐行看来又是绝对的冗官之举。尤其是新式教育制度颁布下来,那些新式学校就像扎紧肉里的针一样,让徐行痛恨不已。
不过作为州局一级的官员,徐行的小日子过的是很不错的。他的俸禄,每个月是一万华元,再加上补贴等,最终能拿到12000块。
这华元也是徐行对大秦严重不满的原因之一。在饱读诗书的徐行看来,这所谓的‘华元’就是明时的‘宝钞’而已。一经有变,就将动摇天下。把纸币看作新朝的贪婪罪证。
不过徐行是不会做出头鸟的。虽然不是白花花的银子,可是拿到西北百货是什么都能卖。而西北百货还只认纸币,银子在那里也不能买得到东西。
当然,这在徐行眼中就是一种‘双簧’一样的存在了。
徐行内心里对这种‘伪钞’是不屑一顾的,只把它作为‘生活必需品’。但是他的夫人和儿女,爱死了华元。有了华元她们能在西北百货卖到自己所向往的一切!
梳妆台、穿衣镜、香水、化妆品,华丽鲜艳的布匹,美味的糖果……
对于贫瘠穷迫的西北之地,这些东西都是不可阻挡的诱惑。
而徐行本人呢,在他喜欢上烟卷这种味道淳厚不冲鼻子,吸取又很方便的东西之后,他手中的‘伪钞’也有了价值的体现。北门集市不管是西北百货,还是别家卖烟卷的铺子,都只收这种钱。
而且徐行还知道他的顶头上司,主管教育、土地、城建、卫生等部门的地二副知州陈云鹏,这位也是进士出身,生性喜爱字画。西北百货开业的当天,陈云鹏就成为了这里的忠实顾客。因为西北百货有全西北最好的笔墨和纸张,有全西北最全的字帖和画本。陈云鹏最初的两个月,不仅手头的俸禄不够花,还成了全酒泉第一个一次在华夏银行酒泉分行兑换一百两纹银的‘冤大头’。
一年的时间,西北百货和华元不断冲击着肃州本身的经济,现在这种纸币已经能够通行肃州绝大部分的镇子了。
徐行作为一个潜藏的‘敌视’分子,也曾经尝试着从新抽回旱烟。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习惯了生活享受后,再要变回从前就变得很困难。他重新抽旱烟的企图不到一周就失败了。又辣又苦,还尽冒烟油子,对于抽惯了卷烟的徐行来说堪称折磨。最后直接把旱烟杆一甩,然后老老实实的抽卷烟了事。
西北百货带来的便宜,他没有勇气拒绝,但是接受下来——他觉得自己陷得是越来越深了。不仅是他,也包括全州上下的所有僚属们。
这天,天气晴朗。徐行走出衙门,打算往酒泉书院看一看。
酒泉书院是肃州的老字号书院,鼎盛时候在整个甘肃都能叫得响亮名号。为明嘉靖间副使汤宽创建,后来废弃。前清乾隆初年,肃州知州黄文炜重建于文庙旧址,将其舍一分为二,一课成人,一课蒙童。择州学教官2人为师分教,月课而岁程,每月束修饮食约需银300两。筹资购田买屋,其田租赁资以充膏火。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州徐浩重建。建有敬业堂、乐群亭等。选郡中士人20余人肄业,延师授教。
虽然肃州的新式小学堂和中学堂各有开设,但是酒泉书院的影响力还在,而且在徐行明显的偏心之下,酒泉书院的软件设施有多么大的提高说不清,但是硬件设施,也就是学田和‘财政拨款’,可是比之历史最高都要高的。毕竟肃州现在是人少地多,多给书院划一些土地,并不惹人眼红。
书院的山长陈舒绍也是个最方正不过的夫子。是徐行从一帮‘当地名宿’中特意挑选出来得。他不是整个肃州文名最盛的一个人,但绝对是最正直严厉的一个人。而且对新学抱着排斥态度,不然陈舒绍就算做不了州官,三个月培训后也能到下面的县里为官。这一点上徐行是很自惭形秽的,因为他内心里虽也抗拒新朝,却不敢有半分反抗。那三个月的培训是乖乖的去了,最后考试成绩还相当不错。
陈舒绍却是直接拒绝!
徐行一切的动作都是想让定位为‘中学’的酒泉书院能彻底的压住新学一头。可是,现实证明,酒泉书院在今年的一年中虽名气还在,还依旧是肃州教育上的大龙头,但它并没将新成立的肃州第一中学堂彻底给压住。
马上就要放寒假了。期末考试也要出来了,中学一级的考试没法具体的评价,因为两边的‘课程’有太大的不同了。但是蒙学,也就是小学这一块,国文、数学两科,那就有的一比了。
徐行要到‘自己地盘’看一看,给‘自己人’打打气!
第五百三十八章中国威胁论
海南。
与西北的冰封天地不同,海南依旧是温暖如春夏的美好。
朱和英跟徐行一样是教育局长,他这个昌化的教育局长还只是一个县级,但是看朱和英出入之做派,四轮马车,前后办事员,这架子比酒泉的知府都要大。
朱和英一点都不在意昌化的老县学,他的思想和徐行是两个极端,目光早就从县学转移到新学,甚至已经看向了本地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看向了本地贫民孩子的受教育水平。这将是未来教育系官员出政绩的两**宝!
今天他来到县学的学田视察,完全是走马观花,人坐在马车里能不下车是绝不会让两脚沾地。
昌化县学的学田并没扩大,还是原先的五百亩。不过这五百亩田地已经不完全种粮食了。昌化作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石禄铁矿的所在地,在这里居住的工人和劳动力,其密度就是琼州府城都无法相比。而且石禄港口的开辟也让昌化本地的发展有了无比的推进力。
县学就在昌化老旧的县城里,学田在县城外,靠近石禄港口,用这样的好地种粮食,效益比不得种蔬菜瓜果的十分之一。
所以,边看县学在学术、课程上还抱着前清时候的老一套,在学田利用上可是与时俱进。瓜果蔬菜,一年的收入比县里的拨款都要多出几倍。所以县学虽然不被朱和英重视,但自身经费和耗用上是充裕的。
朱和英最后看了一眼学田北头那片院子,一间间的大瓦房。透亮的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