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第143章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43章

小说: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样一来,反而激怒了曹休,让曹休恼羞成怒,登时派遣郝昭以及二百九十五名骑兵杀了过去。

沈豹在前面拼命的跑,背后却跟着一群骑兵,而且随着百余声弦响,一百多支箭矢直接从背后飞了过来。

沈豹知道自己捅了马蜂窝,但这正是他想要的。他伏在马背上,紧紧的贴着,十数支箭矢从头顶上迅疾的飞过,让他根本不敢抬头。

忽然,他的背上传来了一阵凉意,只感觉像是被蚂蚁咬了一样,两支箭矢一前一后的插在了他的背上。

他忍着疼痛,快马狂奔,目光却一直在向前方看,但见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他是一阵欣慰。

沈豹忽然冲下了官道。朝着一片树林里急奔而去,后面的追兵没有要放过他的意思,穷追不舍,而且箭矢也不时的从他的头顶上、耳朵边飞过。他这一会儿什么都听不见了。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声越来越强烈。好像一只脚已经跨进了鬼门关,自己与死神的距离居然如此的接近。

“放箭!”

忽然,树林里响起了一声呐喊。成百上千的箭矢铺天盖地般飞射而出,密密麻麻的,如同一群飞舞的蝗虫,在清冷的日光的映照下,箭头折射出点点寒光。

郝昭等人都大吃一惊,想要躲避已经为时已晚,只能来个蹬里藏身,依靠身体庞大的战马来做掩体了。

“啊……”

一连串惨叫声此起彼伏,在这种突然状况下,并非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保持着清醒的,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蹬里藏身。

除了郝昭等十余人个身手敏捷的人成功的来了一个蹬里藏身外,其余的人都没能够成功,一簇箭矢落下,二百多骑兵人仰马翻,被全部射倒在地上。

就连郝昭等人的马匹也被强大的箭阵射中了,发出一声悲惨的长嘶,身子一歪,便轰然倒地了。而他本人的胳膊和大腿上,也都各中了一箭。

郝昭身手敏捷,见势不妙,立刻从战马的肚子下面跳了出来,在地上滚出了好远,而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是被倒地的战马压住了胳膊,就是被压住了腿,有的则直接被战马给压的口吐鲜血,奄奄一息了。

近三百名骑兵,顷刻间化为了乌有,郝昭从雪地上爬了起来,看到这样的一幕,心情十分的悲怆,这些可都是跟随了他五年的兄弟啊,就这样说没就没了。

郝昭的脑子里轰的一声响,像是爆炸了一样,仇恨充满了他的双眼,他拔出腰中的佩刀,紧紧握着,刚一转身,却发现他的周围已经围满了人,三十条长枪从四面八方刺了过来,直接顶住了郝昭的身体,只要他稍微动一下,身上立刻会被刺出三十个血窟窿。

“郝昭?”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突然从人群中响起。

郝昭的正前方,人头涌动,很快便分开了两边,让出了一条道路,一个头戴银盔,身披银甲的将军从那条仅供一个人通过的道路中走了过来,那银盔下面的容颜,竟然是如此的熟悉,是太史慈。

“太史将军……”郝昭一眼便认出了太史慈,五年前他们曾在晋阳见过,而且还为了抵抗曹操,而并肩作战过,所以他对太史慈的印象十分的深刻。

“都撤了吧!”太史慈走到郝昭面前,冲那三十名用长枪抵住郝昭身体的士兵说道。

紧张的气愤登时烟消云散,郝昭刚才的盛怒也消减了不少,战争就要死人,出身行伍的他再清楚不过了。

“真没想到,我们会以这种方式见面……”太史慈话没说完,便见郝昭受上了箭伤,当即叫来随军的医生,为其进行救治,扒掉箭矢,敷上金创药,缠上绷带。

郝昭一言不发,在太史慈面前,他无话可说,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毕竟他与太史慈还是敌人。

太史慈看了面色黯淡的郝昭一眼,似乎能够猜出什么,他没有再和郝昭叙旧,而是转身对部下道:“牵一匹战马来!”

士兵牵来了一匹战马,来到了太史慈和郝昭的身边,将马匹的缰绳递给了太史慈。

太史慈拿着缰绳,直接递到了郝昭的手中,朗声道:“你走吧,趁我还没有改变主意之前。”

郝昭吃了一惊,用异样的眼光望着太史慈,问道:“你……你要放了我?”

第0章282兴师问罪

太史慈点了点头,伸手轻轻的拍了拍郝昭的肩膀,对郝昭道:“快走吧,记得千万别回箕关,回晋阳去,好好的照顾你的母亲。”

郝昭的心里是一阵矛盾,一边是被太史慈杀死的生死兄弟,一边是对自己有恩的太史慈,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从太史慈的手中接过了马匹的缰绳,翻身骑在了马背上,“驾”的一声大喝,便飞奔而出,一句话也没有说。

看着郝昭远去的背影,太史慈的一个亲兵说道:“将军,你就这么放了他,他连一句谢都没有,就这样走了,实在是太可恨了。”

太史慈笑而不答,当即对众人说道:“事不宜迟,立刻给其余各营发信号!”

“喏!”

太史慈等人没有在原地久待,士兵牵来了战马,他们跨上战马,便立刻朝箕关杀了过去,而此时,信号已经发出,是时候采取行动了。

太史慈带着军队走了,留下两个亲兵照顾受伤的沈豹,径直朝箕关杀了过去。

曹休受了伤,士兵劝他回关,他没有同意,非要亲眼看到郝昭拎着沈豹的人头回来,这才愿意离开。

而这时,郝昭的其余部下都赶了过来,围绕在了曹休的身边,留在原地,等待着郝昭的好消息。

等了一阵子,郝昭没有等来,却等来了敌人。

随着一声清啸,全副武装的敌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或拎着弓箭。或端着弩机。尚未靠近。便是一阵激射!

紧接着,正前方的官道上,太史慈骑着一匹白马,银盔银甲,手中更是持着一杆银枪,与雪地几乎融成了一样的颜色,带着一股橙红色的洪流,直接杀了过来。

曹休等人吃了一惊。立刻列阵迎战。

但漫天飞舞的箭矢,已经袭来,成百上千的箭矢落下,曹休的部下便死伤一大片,只剩下二百来人。

剩下的二百士兵,将曹休围在了正中间,更有十名士兵举着盾牌替曹休遮挡着箭矢,然后向箕关方向退却。

太史慈也不靠近,只是指挥部下用箭矢狂射,并派人切断了曹休的退路。依然用箭矢远远的射击,从外围消灭曹休的有生力量。

很快。曹军士兵接连中箭,他们身边巴掌大的雪地上,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箭矢,像是刺猬,尸体更是横七竖八的躺着,有的甚至被人践踏的血肉模糊。

只一刻钟的时间,曹休的身边就只剩下二十几个人了,而且多数都还带着箭伤,被消灭是早晚的事情。

曹休恶狠狠的等着太史慈,心中懊恼不已,自己太低估太史慈了,当看到太史慈在这里出现的那一刻,曹休彻底震惊了,怎么才几天功夫,太史慈就从河东来到了河内,但是太史慈却没有经过必经之路的箕关,难道是绕道?

此种危险的情况下,容不得曹休多想半点,他环视了一圈,发现自己已经完全陷入了包围,要想冲出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突然,太史慈等人停止了射击,太史慈策马向前走了几步,朗声叫道:“曹休!识相的话,就主动投降吧,只要你能说服箕关城里的军队投降,我还能给你一条活路!”

“哈哈哈……你以为,我是贪生怕死之辈吗?要杀便杀,少在哪里罗里吧嗦的!”曹休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既然无法冲出重围,那就光明正大的死,反而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太史慈见曹休不愿意投降,也不愿意再多费口舌,毕竟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是他堂兄弟的侄子,那也就是他的侄子,肯定不会背起曹操的。

于是,太史慈抬起了手,四面八方的将士或拉满弓弦,或端着弩机,在太史慈的手挥下的时候,立刻射出了箭矢。

如蝗的箭矢,毫不留情的落了下来,护卫曹休的士兵尽皆阵亡,而曹休也身中数箭,但他却拄着长枪,仍然站在尸体堆里,用一种冷漠的眼神,望着太史慈,嘴角上还浮现出来了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有气无力的道:“太史慈,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既然你那么喜欢做鬼,那我就成全你!”太史慈取出角弓,抽出一支箭矢搭在了弓弦上,迅速的拉满了弓弦,目光只看了曹休一眼,便松开了弓弦,一支箭矢快速的朝着曹休飞了过去,一箭穿喉,直接将曹休射死。

随后,太史慈便命士兵清扫战场,扒下曹军士兵的衣服,披在身上,然后派遣三百人余人去箕关城下赚开了城门。

当关门被打开的那一霎那,三百名精兵立刻露出了凶恶的面孔,举起手中的佩刀,便是一阵砍杀,将守门的曹军士兵杀的一干二净,一个也不曾走掉。

这时,太史慈率领大军,提着曹休的脑袋,大摇大摆的进入了箕关城,然后迅速占领关城中的至高位置,将八千多名曹军士兵全部堵在了军营里,并且告知他们曹休已死的消息,如果不放下武器投降,下场跟曹休一样。

曹军将士有近九千人,仗着人多势众,最初不愿意投降,还想试着拼杀一番,看看能否冲出重围。

但是,太史慈已经占据了关城内的一切有利位置,曹军一从山洞里出来,迎头便是一阵箭矢,死伤一千多人后,其余的都不敢再冲出来,全部龟缩在山洞当中。

太史慈也不进攻,只是在外面等着。

这时,副将戴雄带着大军抵达了北门,太史慈派人将戴雄迎入关内,然后合兵一处,轮番守卫要冲。

山洞里虽然暖和,但是没有吃的,曹军在和太史慈僵持了近一天后。军心逐渐涣散。有的愿意投降。有的要坚守,意见不统一,而诸将又都相互不服气,竟然闹起了内讧。幸好被人劝住,没能发生流血事件。

但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只能是挨饿,而且柴火也烧完了。之前的温度已经没有了,又冷又饿,实在难以忍受。

恰好,这时,郝昭去而复返,感念太史慈的恩情,投降给了太史慈,太史慈便命他去劝降那些曹军。

郝昭武艺过人,好勇斗狠,在军中很有名望。他独自一人进入山洞,将太史慈的条件告知给了那些曹军。那些曹军这才纷纷表示愿意放下武器,向太史慈投降。

于是,七千六百多曹军,跟随着郝昭一起走出了山洞,交出了武器,向太史慈投降。

太史慈也信守承诺,首先让他们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又让人落实到每一个士兵,愿意留在他手下当兵的,他一视同仁,不愿意的,他也不加害,不仅放他们离开,还给路费。

这些士兵,都是并州当地征召入伍的,其中不少人都是晋阳人,入伍也无非是为了混口饭吃,就算回去了,也还是种地,一旦遇到不好的天气,入不敷出,还要挨饿,倒不如继续当兵,赚取军饷,至少在军营里管吃管住,还有钱拿,可以寄给家里,养活一家人。

于是,这些七千六百多人,无一人愿意离开,都表示愿意留下给太史慈当兵。

太史慈便让郝昭当校尉,负责统领这七千六百多人。郝昭一阵感动,对太史慈更是感激不尽。

当天,河东太守贾逵带着两千降兵来到了箕关,与太史慈合兵一处,并且经过一番谋划,准备展开反攻。

太史慈只在这里短暂的休息了一夜,然后留下沈豹和五百人守关,带着大军,一路向东,准备收复河内失地,而他更是将屯兵在怀城的夏侯惇,当成了首要的目标!

除此之外,他更是派遣郝昭带领这批降军封锁河岸,收集船只,为他的下一步计划做好准备。

……

兖州,离狐。

张彦带着天子,在句阳赶上了虎贲将军许褚,却暗中派遣屯驻在范县的虎威将军赵云,偃旗息鼓,秘密从苍亭北渡。

袁绍起大军三十五万来争夺中原,而另外五万兵马则分布在幽州、并州的边界,由袁绍的第二个儿子袁熙掌管,防止匈奴、鲜卑、乌桓乘虚而入。这样一来,袁绍的老巢冀州必然空虚。

虎威将军赵云所率领的是侍卫亲军,这一支兵马是张彦部下精锐中的精锐,而且在袁绍南下之前,就做出了布防,让其屯兵在范县。

但张彦也留了一个心眼,没有大摇大摆的让侍卫亲军去范县,而是让他们化妆成百姓的样子,押运辎重抵达范县,然后低调的就地为民,对县令只说是迁徙过来的屯田民兵。

所以,虎威将军赵云的这一支兵马,除了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们所在的位置之外,外人都无从知道。那么,袁绍更加不知道还有赵云这一支兵马存在于范县了。

如果袁绍知道的话,恐怕早已经做出了防范。

张彦曾经答应过赵云,一旦和袁绍的战争爆发,便让他做先锋,并且亲手杀了袁绍。

他始终没有忘记,赵云更没有忘记。

在袁绍来袭之初,赵云便向张彦请缨出战,要去白马攻击袁绍。

但张彦根据当时的形势,认为袁绍军锋芒正盛,不是正面交锋的时候,应该保存实力,所以勒令各部,坚守不战,但凡袁绍所攻击的郡县,只要没有兵马防守的,一律让他们假意投降,以免给各州、郡、县的百姓带来祸端。

所以,赵云耐着性子,愣是在范县留了下来,只待张彦一声令下,便带着大军,火速冲入袁军的军营,斩杀袁绍。

不过,赵云没有等来当先锋与袁绍正面交锋的命令,却等来了让他率军秘密北渡,然后奔袭邺城的命令,更是给赵云派来了一个监军,怕赵云因为仇恨蒙蔽了心迹,不愿意服从这个命令。

事实上,赵云还是比较听话的,他是天生的军人,是军人,就要服从命令,而他这一点也做的非常好。既然张彦这样安排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而且赵云也并非弱智,他很快就猜出了奔袭邺城一旦成功,会给袁绍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监军司马,对于赵云来说是多余的,但却也有着好处,至少可以有人进行商量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多一个脑袋,多一个想法。担任监军司马的沛国国相陈珪,后将军陈登的老爹,也是张彦执掌徐州的忠实支持者。

陈珪年纪虽大,但身体却很健康,一来到范县,便向赵云说出了张彦的战略构思,赵云二话不说,便带着兵马与陈珪一道,秘密来到了苍亭,然后收集船只,开始北渡。

而张彦,则带着当今天子,在两千侍卫亲军的骑兵和虎贲将军许褚的护卫下,一路上虚张声势,大摇大摆的从句阳向北,来到离狐时,便停住了脚步,派使者带着圣旨,去濮阳城外的袁绍军的大营兴师问罪!

第0章283先锋颜良

濮阳城外,袁绍军的大营里,一张地图摊开在了袁绍的面前,他正在密切关注着张彦军的动向。

这时,一名亲兵从外面走了进来,抱拳道:“主公,斥候抓住了一名使者,说是天子派来的,还带着圣旨。”

“哦?带进来!”

过了没有多久,使者便被带进了袁绍的大营里,袁绍见了,也不参拜,而是趾高气扬的问道:“把圣旨拿来我看!”

使者是天子身边的内侍,在进入袁绍军营时,早已经战战兢兢了,这次见了袁绍本人如此的傲慢,也是不敢吭声,生怕得罪了袁绍,万一被杀了,那就一命呜呼了。

于是,使者很顺从的递上了圣旨,亲兵将圣旨又转交给袁绍。

袁绍接过圣旨,打开之后,匆匆看了一番,顿时皱起了眉头。

圣旨中净是责备袁绍的意思,更是说袁绍发布矫诏,此种行径,与乱臣贼子无疑,气的袁绍当众把圣旨给撕毁了,一怒之下,立刻下令道:“把使者拉出去砍了!”

使者听到这一声命令,立刻吓得魂不附体,急忙跪在地上,向着袁绍求饶,而他的双腿中间,也涌出一片洪流,竟然被吓的尿了裤子。

亲兵托着使者便向外走,此时刚好遇到了从外面走进来的田丰,田丰看了一眼地上被撕成两半的圣旨,以及满脸盛怒的袁绍,立刻明白了什么,对亲兵说道:“且慢!”

“军师,此人不杀。难以泄我心头之恨!”袁绍在一旁说道。

田丰道:“此人毕竟是天使。而且许多人都看见天使带着圣旨进了军营。若主公把他杀了,恐怕会引起将士们的猜忌。再说,两军交战,还尚且不杀来使呢,况且这还是是一位天使?”

听人劝吃饱饭,袁绍听田丰这么一说,也不再多说什么了,只是朝亲兵摆摆手。将使者给放了,然后对亲兵说道:“送使者出营!”

“喏!”

亲兵离开后,田丰顺手将地上的圣旨给捡了起来,将两半凑在一起看了看,圣旨中全部都是责备袁绍的词语,而且骂人还不带脏字,看着这苍劲有力的字体,以及这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意思,田丰不得不佩服写这封圣旨的人。

“如此大才之人,却在张彦手下。真是可惜了!”田丰看完这份圣旨后,啧啧的惋惜道。

这圣旨是张彦的行军书记阮瑀所写。阮瑀才华出众,在历史上,是建安七子之一。

阮瑀年轻的时候,曾经拜蔡邕为师,从蔡邕那里学习到了不少知识,而他,也因为才华出众,被蔡邕称为“奇才”。

在正史上,阮瑀生活在曹魏,更被曹操聘为功曹掾,当时的军国书檄,大多都是阮瑀和陈琳所拟写。

田丰目光独具,一眼便看出写这封圣旨的人不不是简单人物,却也难得。

袁绍倒是对这些都没有兴趣,他见田丰说话有些跑题了,便清了一下嗓子,问道:“军师,你怎么来了?”

田丰实事求是的说道:“我见天使到来,这才跟了过来。既然这道圣旨是责备主公的,也就是说明张彦并没有对主公有一丝的惧意。而张彦已经带着大军抵达了离狐,距离濮阳不过才数十里而已,而张彦的兵少,甚至连陛下都带出来了,若想把张彦等人引入濮阳城,肯定会不太现实。主公不若集中优势兵力,前去和张彦决一死战,只要张彦一死,大军群龙无首,我军便可将分散在各地的张彦的部下逐个消灭。”

袁绍听后,觉得田丰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便开始和田丰一起商议着,如何进攻离狐。

最后经过一番商量和考虑,袁绍决定留下七万兵马来包围濮阳城,让审配负责统领全军,右军师沮授也一并留下,辅佐审配。

而袁绍则带着田丰、颜良、文丑、张郃、高览等四员强将,带着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离狐城扑了过去。

一直在濮阳城下养精蓄锐的袁军将士,得到出征的命令后,都是无比的兴奋,这边命令一经下达,那边将士们便整装待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