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唐-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在小勃律又驻扎了十余日,已经到了天宝十二年的八月初了。安西密探终于是传回了准确的情报。
李嗣业和荔非元礼已经和钦化王咄曷合兵一处。一直打到了最为靠近木鹿的安息州(安国)。把乌浒水东侧的波斯残余全部赶过了乌浒水,如今正在捕喝城整修城墙,准备正式开设军镇。
眼下在捕喝城的,除了五千安西铁骑之外,还有钦化王咄曷的两万余粟特精兵,另外还有一万余来自费尔干盆地的突厥骑兵,正隔着乌浒水和黑衣大食的大军对峙。直到现在为止,黑衣大食并没有一兵一卒渡过乌浒水和唐军作战。
密探带来了李嗣业的亲笔信函。信函上先对违反军令表示歉意,然后详细的写明了河中之地的局势。
看到了这一封信,马璘的心终于是彻底的放到了肚子里。
……
黑衣大食刚刚立国,内部纷争不断,哈瓦立派、阿里的子孙和白衣大食余孽各怀心思,原本有并。波悉林这把超级战刀为阿巴斯扫平一切,如今并。波悉林却已经死了。
这个传奇波斯奴不仅死了,还是带着对阿巴斯兄弟的满满恨意死去的,留下的遗言还挑起了不少波斯马瓦里对哈里发阿巴斯的仇恨。这个时候,阿巴斯无论如何也不敢放任波斯人渡过乌浒水和粟特人作战。因为波斯人将会在战斗中变得强大,一支在战火中历练出来的波斯军队若是对他这个哈里发怀有敌意。后果不问可知。
所以就和之前预料的一样,阿巴斯绝对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唐军已经打到了捕喝城,黑衣大食边防军依旧按兵不动。
高宗朝时,大唐和大食便是以乌浒水为界,现在又到了相同的局面。在马璘的计划里,安西军从来就没有越过乌浒水进入波斯故境的打算,而阿巴斯也似乎准备放弃河中之地。
现在已经是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按照原来的历史走向,“屠夫”阿巴斯明年就要病逝,黑衣大食的太宗曼苏尔将会上位,那个时候,黑衣大食将会迎来一场彻底的内战。而没有了并。波悉林这个黑衣大食名将为曼苏尔撑腰,这场大战一定是会比原来的历史上持续时间更长,更加的热闹,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嗣业此时进军河中也是好事,明年开始的大食内战,有了我安西军的参与,势必更加的有意思。”马璘看着李嗣业的信函,心中想着,嘴角已经现出一丝笑意。
后世的大食故地,便是大量的小国家组成,彼此之间斗得不可开交。大食故地矛盾重重,那些千年后势同水火的各方势力,现在都已经适时的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之上,开始了宿命般的彼此争斗。而这样的局面一旦开始,持续千年都是寻常。
马璘并不是专权之人,任何对整个汉民族有利的事情他都可以接受,李嗣业这次出兵毕竟是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他自然不会因此事而归罪李嗣业。知道了河中地的情况之后,他的心中已经没了愤怒,只想着把这件事情的效果给最大化。
“捕喝城已经被李嗣业占据,实际上大唐的河中军镇已经算是建立起来了,只需要上表禀告天子即可。”
“明年开始的大食内战,安西军必须要插手,要想深入插手的话,李嗣业的五千人马肯定不够,必须要增加人手!”
事急从权,马璘此刻也管不了会不会被朝臣诟病,和几个心腹幕僚商议了一下之后,立马就是做了增兵的决定。
归仁军六千士卒,全部都不在四镇汉军两万四千人之列,留一千人驻守小勃律,一千人进驻鸟飞都督府(护密国),剩余四千人全部开拔进驻河中。
五千安西新军带上所有装备一同前往,同时派人去受降城传令,要求兴胡商人不再把战利品运往于阗,而是经由大小勃律直接运往河中。
八月的天气还好,再过两个月葱山南道就极为难行了。要想赶在大雪封山前往河中调集物资和人马,就必须要抓紧时间。
决定下来之后,大军在小勃律只休息了三日之间,便再次踏上征程。浩浩荡荡的大军离开小勃律,先是向北到达护密,然后直接踏上了通往河中的道路。
进军的同时,沿途的道路之上马铺烽燧一路不断的设立,大唐对于葱岭南麓各国第一次开始了实际上的控制。
幕僚中多有胥吏,所这些事情都是驾轻就熟。这次带着一万一千大军前往河中的是都虞候段秀实,至于马璘自己则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带着百余名亲兵和多杰母子再次踏上了勃律道。
从小勃律至安西,最快捷的便是先到白石滩,然后翻山直达于阗,道路好走,能节省大半的时间,难处就在于要翻越几道冰达坂。马璘着急返回安西,自然不能再向北取道疏勒路慢慢而行,而只能是选择这条道路。
到了白石滩之后,马璘根本就没去受降城,直接便向北而行,过了白石滩之后连续翻越几个山口,又在山中走了两日便到达于阗境内,一路之上花的时间不到半个月,再见到封常清之时还是八月中旬。
……
听马璘说了河中之地的局势,封常清畅快大笑:“仁杰,这件事情上,老夫是不该瞒你。不过老夫笃定你能在羌塘立足,是以才没有点破嗣业的那点儿小心思。如今我安西军在羌塘立下不世功业,又在河中开设了军镇,老夫心怀大慰。你想怎么责罚老夫,老夫也不在乎,哈哈!”
“是我自己愚钝,没能看穿嗣业的伎俩。不过他这也是立功心切,我怎么责怪大夫。既然开设了军镇,就必须要守住,不能像碎叶镇那样,守了几十年就又丢弃了。所以移民这件事情,必须要尽快进行。”马璘也不跟这位老将啰嗦,直截了当地说道。
“移民?”
封常清皱眉道:“移民确是守住军镇的根本之道,不过却是最难之事。安西汉民以伊西庭三州为根基,四镇开设之后慢慢逸散安西各地,在这里好容易有了一点儿基业,要让他们移民谈何容易!汉民安土重迁,除非活不下去,否则谁愿意离开故土。若是煎迫过甚,怕是要惹得天怒人怨。”
马璘道:“若是用强,移过去了还会跑回来,根本没有用处。要想让汉民移居河中之地,我自有办法,保证他们乖乖的移过去。”
“什么办法?”封常清问道。
“土地!”
马璘笑道:“河中之地极为肥沃,飒秣建附近更是被称为人间乐土,可不是龟兹附近靠着冰河融水浇灌才能生长稼穑的土地能比的。这些年来河中饱经战火,先是苏禄和白衣大食争锋数十年,然后咄曷又对黑衣之民展开清洗,人丁已经变得极为稀少。绿洲地带不适合放牧,是以西突厥各族不愿居住,这样的土地,正是上天赐给我汉民的。只要许以土地,不怕汉民不肯前往!”
封常清听了,点头道:“以沃土为饵,的确是个好法子。不过安西汉民本就稀少,若是太多移民河中,四镇就空虚了,这也是个大问题,不可不慎。”
马璘笑道:“谁说移民一定要由四镇了?首批移民自是来自四镇,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放眼天下。”
“仁杰说说看,如何放眼天下?”封常清皱了皱眉头,“便是关内道人丁极稠,那些人宁肯在故土饿死,也不愿离开关中一步。河中毕竟太远,想要人们离开故土,哪有那么容易!”
“大夫莫非忘记了勋官勋田么?”马璘呵呵一笑道。
第一百四十章大移民(上)
“仁杰的意思是……”
马璘笑道:“大夫,按照唐律,你该有多少勋田?”
封常清道:“承蒙之前高大将军照顾,老夫虽少上战场,计算军功却从没落下,如今合该勋田二十五顷。”
“然大夫实有勋田几何?”
“一分也无。”封常清道,“按大唐律例,勋官之勋田须在编户齐民之乡才可申领,宽乡可以全额申领,狭乡减半。然四镇皆非是编户齐民之乡,最近的碛西三州地少人多,皆是超狭乡,依照唐律根本无法申领勋田。”
“老夫田庄之地,还是向龟兹王买的荒地。不只是我,大家都是如此。安西老卒中上柱国也是有的,哪个得到一亩勋田了?这也怪不得天子,实在是国家承平太久丁口繁衍太快,均田之令已然无法实施,哪里还能容我等申领勋田。”
“若是河中之地允许大夫足额申领二十五顷勋田,夫子要是不要?”马璘笑问道。
“要!”封常清精神一振,大笑道,“那可是两千五百亩良田啊,如何不要?仁杰,原来你打的是这些老卒的心思?”
马璘笑着点头:“勋田是朝廷欠大伙儿的,我便替朝廷在河中之地兑现了。安西军士卒和退役老卒应得勋田,一律在河中兑现。二十年内不许自行买卖,只可自己耕种。若是不愿耕种,可将勋田卖给都护府,每亩价格五十文。大夫若是觉得此事可行,便替我草拟一道命令。发往各镇守军和各地军屯田庄。”
封常清双眼发亮。点头大笑道:“好!仁杰。你这一招够狠!老夫这两千五百亩勋田若是不去耕种,只能换得一百多缗钱。这个价格,怎么想着都是吃亏。别人去不去老夫不管,老夫肯定是要派人去种我这两千多亩良田的。老夫身家富贵尚且如此,不要说那些穷苦老卒了。军令一出,只怕前往河中的汉民们要阻塞道路了。”
马璘笑道:“河中之地肥得流油,粟特人只喜经商,种田极为随意。如今粟特人又人丁大减,大量的土地都是荒着。这样的地方,合该我汉民精耕细作,天予不取,必遭其祸!大量安西老卒拖家带口前去,要不了几十年,河中之地便如关中一般桑麻相望了。”
“安西老卒移居河中,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我们可以奏明天子,天下十道边兵有军功未申领勋田者。若是愿意皆可依照此例办理。只是与安西军不同的是,若是不愿去耕种便视作放弃。我都护府并不出钱收购。”
封常清笑着点头道:“正该如此。毕竟路途太远,有些人宁死也不愿移民,犯不着在他们身上白白花费钱帛。”
“若是人口还不足够,我等还可求天子同意,允许我等把河中之地低价发卖给关中百姓。愿意去河中者,地价也可以赊欠,等到有了收成之后再补交亦可。关中土地兼并严重,地狭人稠,我等这也是为天子分忧,天子想必能够同意。”
封常清点了点头,笑道:“甚好!只是这人口足够有否,不知仁杰是如何想的。多少人口算是足够,多少人口不足够,仁杰心里可有计较?”
马璘点了点头,笑道:“十万户汉民可保我安西军在河中站稳脚跟,若是能有二三十万户,上百万人,河中之地便将永远归属我汉家所有了。”
封常清倒抽了一口凉气:“十万户汉民!怎么可能?”
马璘笑道:“事在人为罢了。一年之前,谁能想到我安西军刚上羌塘,吐蕃便面临崩溃之局面?一年之前谁又能想到,大唐河中军镇开设的这般轻易?十万户是底线,若不能让葱山以西有数十万汉民,若不能让汉民在河中之地占据人口优势,开设军镇便没有了意义,几十年数百年之后中国一旦有事,一切便都成为泡影。”
“仁杰倒是想得长远。”
封常清点了点头,直接开始草拟命令,同时又道:“仁杰这次在羌塘又立下不世功业,奏章和吐蕃赞普的人头我早已发往长安,再有不久应该就有旨意下来,宣召入朝是肯定的,郡王之位也不在话下。天子下诏赐婚已有一年,这一次仁杰到了长安,天子恐怕就要让你和杨氏完婚。这件事情,我不知道仁杰是如何想的。”
马璘想起龟兹城外那个眉目如画的倔强丫头,心中微暖,微笑道:“这件事情我会想法处理,要我负芊芊绝不可能,这一点儿大夫尽可放心。”
封常清摇了摇头,沉声道:“非也!老夫最怕的,便是仁杰你意气用事。虽然芊芊是高大将军之女,平日里叫我一声叔叔,可是老夫并不愿你因芊芊这丫头得罪杨氏一族。今日安西之局面,乃是仁杰你一手开创,若是你得罪杨氏一族,失去了安西节度使的位置,换一个人来主边安西,我们的一切计划都将成为泡影。老夫的意思,若是天子果真令你和杨氏完婚,你万万不可违逆圣意,更不可惹怒杨氏一族。”
马璘呵呵一笑,没有说话。
“芊芊这丫头为安西出力甚多,老夫也知道这样对她极不公平,可是为了大计,只能是如此了。仁杰,你为了今日之局面费尽心力,绝不能因为婚姻之事坏了大事。男子汉大丈夫,当以功业为重,不可为儿女私情逞一时之意气。”
“夫子,既然你这般说了,我今日也不妨告诉你,让我对不住芊芊绝不可能!”
马璘站起身来,呵呵一笑道,“容小子说句不敬的话,开疆拓土还不是为了他李家江山?河中之地取过来是李家的,又不是我的。若是天子因为婚姻小事夺了我安西节度使的位置,那大不了一拍两散。这样的天子。我马璘不辅佐也罢。便和芊芊一起离开安西。当个游侠儿也是好的。以我二人的本事,到了何处不能立足?到时候大唐能否收取河中,我也不用管了。”
封常清停了笔,看着马璘道:“仁杰这是气话,老夫不相信你会真的如此。安西汉民现在如何看你你是知道的,你难道忍心让这么多人失望?”
马璘笑道:“夫子,看来你并不了解我。若是天子因婚姻小事而夺我军权,那便是昏庸之主。天子若昏庸糊涂。我等取来河中也难保住,所有努力便是白费力气。既是如此,我又何必恋栈节度之位?换别人为安西主将,虽不能如我一般开拓,守成应该还是可以的。我便是这句话,杨氏女我绝不会娶,芊芊我亦不会辜负,若有人逼迫我,不等天子下旨夺我军权,我自己便挂印而去。带着芊芊想去哪里便去哪里。”
“仁杰既然如此任性,发布这迁民之令又是何必?”封常清长叹一声。把毛笔放在了桌上。
马璘走过去捡起毛笔,笑着递给了封常清:“夫子,这只是最坏的打算。当今天子圣明,看在我立下莫大功勋的份上,说不定能容我任性一次。纵然是不许解除婚约,想方设法拖上几年也足够了。”
“杨国忠才能远逊李林甫,不可能久居相位,等到杨国忠离了中枢或是死了,这桩婚约想要解除就容易多了。”
“若是天子当真坚持立马完婚,小子还有一个法子,想法杀掉杨家小娘,这婚约自然也就没有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也不可能放弃安西节度之位的,夫子放心就是。”
封常清听了,顿时气得眉毛都抖了起来:“仁杰住口!杨家小娘何罪之有?为一己之私而滥杀无辜,此非君子之道!她是汉家女儿,又不是蛮夷胡女,老夫绝不容你做此等恶事!”
马璘吓了一跳,连忙陪着笑脸道:“夫子教训的是,这件事情小子不做就是了。”
封常清重重地哼了一声,脸上满是怒气:“仁杰,此等话以后绝不可再说!你这两年杀戮太过,千万不要失了本心。蛮夷之人你怎么杀老夫都不在乎,大唐境内老夫决不允许你滥杀无辜!就算当年你在长安,杀的也皆是该杀之人,当得起游侠儿这三个字,如今竟然想谋害一个无辜的丫头,这也是你马仁杰能做出来的事情?老夫今日把话放在这里,若是来日杨家小娘真的出了事,老夫就当是你做的,一定不会罢休!”
见封常清暴怒的样子,马璘苦笑一声,心道自己真是闲的,干嘛跟他提这个想法。
康青青执行自己的命令,逮到机会就会出手,上次边令诚来传旨时杨家小娘没死,未必现在还没有死。若是现在杨家小娘已经死了,封大夫会不会真的去长安告自己一状?
封大夫虽是名利中人,却是个真正的士大夫。马璘刚才差点就想说实在不行就起兵清君侧,把杨国忠干掉一了百了,不过看封大夫这个样子,这等大逆不道的话若是说出来,说不定今晚封大夫就要派人除掉自己这个祸害。
这不是说着玩的,以封常清对大唐的忠诚,真的能做出来这种事。
就算是心里话,也不能随便说出来。看着封常清余怒未消的重新开始草拟命令,马璘在心里告诫自己。
清君侧这个想法只是想想而已,马璘也不想背个叛逆的名声。不过无论如何,他绝对不会对不住高芊芊,这是他的底线。
两世为人,很多东西都觉得不真实,有时马璘甚至会觉得,自己是在玩一场大型的通关游戏。在这个世界之上,最真实的便是龟兹城外田庄里那个明眸皓齿的美丽少女。
他虽然浮浪依旧,却知道高芊芊是他这一世最不能割舍的存在。为了不辜负她,他当真可以豁出去一切。
第一百四十一章大移民(中)
八月的疏勒,正是一年里最为忙碌的时候。城外各处军屯村镇之中,汉民们都忙着把数月劳作的成果颗粒归仓。
将近两年的时间,已经让汉民们从怛罗斯之战惨败的伤痛之中恢复过来。碛西天高路远,转运困难,各地军屯的粮食不单是要自己使用,还要保证四镇汉军的军需。当兵吃粮的都是自家子弟,都护府这一年多购买余粮的价格极为公道,汉民们也都愿意把余粮卖给都护府。
庞各庄位于疏勒城西,计有一百余户,全部都是汉民,庄子里家家户户都有子弟在安西军中,不少乃是父子相继,父亲年龄大了离开军中,儿子顶替父亲的位置。
庄子设立不过几十年,庄户们都是来自碛西三州,并非是同宗同族,也不是都姓庞,之所以叫庞各庄,是因为第一个来此地落户的老军姓庞。
庞老汉在这一带的汉民中可谓是大名鼎鼎,他少年时是跟随王孝杰来的安西,在军中征战多年,四十余岁才离了军中,在这个地方开辟荒地落了户。安西四镇汉民之中,这基本上可以算是第一波了。
不光是年龄够长,庞老汉当年在军中也是一个响当当的角色,老军们个个都是一身的军功,不过能靠军功升到上柱国的可不多,疏勒镇周围统共也就那么几个。
正因为这个勋官头衔,庞老汉在这一带极有名气,连镇守使大人都知道他。怛罗斯之战中庞老汉的独子战死,后来马璘将军到疏勒城为战死士卒发放抚恤。庞老汉便被镇守使大人安排在第一名。除了得到人人有份的一百五十缗钱之外。马璘将军还额外送了庞老汉一袋金币,镇守使大人也送了庞老汉五十缗钱,可以说是极为荣耀。
谷场之上,十几个汉子正在帮庞家忙着活计,两匹健马从村道上疾驰而来。两位膀大腰圆的汉子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