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边唐 >

第88章

边唐-第88章

小说: 边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姿容绝世的美丽少女。他的心里对她其实已累积了太多的欲念。而这个夜晚,所有的欲念都是彻底的得到了发泄。

他品尝过许多稚龄少女的滋味,然而今晚却是完全不同的。这般**的滋味,甚至超过了他的所有想象。

不知过了多少时刻,身下的少女娇躯已经无法动弹,马璘这才在少女深处释放出精华,却依然不肯离开少女的深处。

把杨幼娘娇小的身躯揽在怀中,马璘的神色极为快意。

这个绝色的小尤物。就这样被他采撷。

……

杨幼娘已经昏迷过去,过了许久才悠悠醒来。

“夫君,我这是……死了么?”杨幼娘星眸看着身边健壮的男人,轻声呢喃道。

马璘微微一笑,轻轻动了一下身体。

杨幼娘娇呼一声,小脸上现出痛苦之色,脸颊上却浮现出一丝娇羞的红云:“夫君,求你了,幼娘受不住了。”

马璘意犹未尽的离开少女美妙的泥泞之地,却把少女紧紧地揽入怀中。大手不安分的在少女锦缎般的肌肤上游走着。

“夫君,你是喜欢幼娘的。是么?”杨幼娘小脸绯红,任由马璘大手作怪,乖巧地依偎在马璘的怀里。

“是啊。你这样漂亮,我自然是喜欢的。”马璘轻抚着少女清新的蓓蕾,低头轻吻了下少女清甜的唇瓣,微笑道。

杨幼娘柔柔一笑,蜷缩在马璘怀里轻轻闭上了眼睛。

十几息过后,杨幼娘的呼吸变得匀净绵长,竟然是已经睡着。颦着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双臂紧紧抱着马璘的胳膊,显得极为安心。

似乎就从这个时刻起,她才有了真正可以依靠的人。

马璘看着杨幼娘乖巧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为之一软。

“仇人的女儿……”马璘摇了摇头,低头在少女樱唇上轻轻一点。

少女嘟了嘟小嘴,呢喃了一句什么,转身复又沉沉睡去。

……

纵然心中有着千般怜惜,却终是抵不过欲念升腾。杨幼娘再次醒来之时,却发现马璘已然又压在她的身上。

痛苦已经不那么剧烈,杨幼娘小脸上现出娇羞的笑意,轻轻咬了咬唇瓣,大着胆子反手揽住了马璘的身体。

所谓食髓知味,不过如是。健壮的身体碾压在少女温软的身体之上,一遍一遍品尝那**蚀骨的美妙滋味,这一时刻,马璘把一切的心事都抛到了脑后,看着身下青涩美丽的少女,目光之中唯有无尽的怜惜。

毕竟无法做到无情,虽然她是杨国忠的女儿,马璘也决定好好对她。

梅开二度,杨幼娘逐渐适应了马璘的挞伐,娇小的身躯终于是变得滚烫,星眸也渐渐变得迷离,唇瓣间发出羞人的娇吟。

然而她的身体毕竟娇嫩,没过多久的时间她便再次昏迷过去。

马璘不再放纵,轻轻揽着少女温软的娇躯,偶尔品尝伊人微凉清甜的唇瓣,一时间心中竟然是前所未有的宁静。

种种纷乱的事情此时却已经不再纷乱,一切都在瞬间有了计较。

进入长安以来他渐渐已经是失却本心,在这个时候他却忽然找回自我,心神变得无比的清醒。

……

杨幼娘再次醒来,看到窗户上微微发白,惊叫一声连忙挣脱了马璘的怀抱。

马璘斜靠在床上,看着杨幼娘一件一件穿好衣衫,眼神中有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之色。

杨幼娘穿好衣衫,娇羞无限的看着马璘道:“夫君……幼娘该走了。再不走的话,会被人发现的。”

“嗯。今晚你还来吧。”马璘笑道。

杨幼娘嘤咛一声,连忙摇头道:“夫君,今晚不成……这样幼娘会死的。”

马璘呵呵一笑,刚才不过是玩笑话。再这般折腾一晚,这丫头的身体当真是无法承受。

“夫君,幼娘都已经是你的了。幼娘……幼娘在家里等你便是。”杨幼娘说着,小脸腾地红了,大着胆子走到马璘身前,清凉的唇瓣在马璘唇上轻轻一点,轻烟一般掠了出去。

这里是骊山,杨幼娘虽然是练家子,白日里可也不能来去自如。若是被人发现,免不了就是一场麻烦。

回想起昨夜**的滋味,马璘嘴角现出一丝笑意。这个美丽的小尤物,以后就永远属于自己了。

虽然会有些许麻烦,可是昨晚他已想清楚了,终归是应不忘本心,行事只要不偏离这一点便好。

……

“师父!”

郡王府后院,偏僻小院之中,杨幼娘扑进粟特女子的怀里,嘤嘤地哭了起来。

粟特女子温柔笑着,轻抚着杨幼娘的秀发:“丫头,这有什么好哭的。他是你真心喜欢的男子,你应该高兴不是么?”

杨幼娘哽咽点头,泪水却更快的涌了出来。

“怎么,他对你不好么?”粟特女子问道。

杨幼娘摇了摇头,红着小脸道:“师父,幼娘是高兴!夫君他一直对我若即若离,可是现在……幼娘知道现在他的心里已经有我了。师父,幼娘不再害怕了。”

粟特女子盈盈一笑:“你这般对他,便是石头也该化了,何况东市小马从来都不是薄情之人。丫头,你不用再担心在这个家里无法自处,安心住在这里替他打点这个家吧,他会给你一个交待的。”

“我知道了,师父。”杨幼娘难为情的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粟特女子拍了拍杨幼娘的肩膀,转头看向了骊山的方向,星眸中现出一丝怅然。

……

三镇节度副使的人选是个大问题,也是马璘极为纠结的事情。不过经过这一夕欢愉,马璘反而是立马想明白了。

天子既然给予自己职权,自己就该独断专行,何必去顾虑其它。满朝公卿皆是尸位素餐之辈,便该挑选真正有用之人。至于别人的议论……反正这个权奸的帽子已经戴上了,又何必顾及他人说什么。

自己从后世而来,何必顾及太多,只要有利于整个大汉民族,放手做就是了。

天子的意思,是要自己扫清西方再扫清东方,最后还得打通回纥路,胃口实在太大。不过这也未尝不可一试,毕竟事在人为。既是如此,三位副节度使就不能所托非人,至少能够在河北道站稳脚跟,不至于顶不住契丹和奚人的压力。

把原本历史上的中兴名将拨拉了一遍,马璘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又到朝会之时,马璘和群臣一起在大殿等候。今日众人看马璘的目光,又是大不相同。

陈希烈官职仍在马璘之上,马璘却有右相之位虚位以待,是以陈希烈今日对马璘态度又和昨日不同,笑吟吟的靠近马璘道:“马相,三镇节度副使之人选,我昨日回去想了一下,觉得有几个人较为合适,可否和马相商榷一下。”

马璘呵呵一笑:“陈相,人选之事我已经有了计较,天子命我选将,武将之事我比陈相还是要熟悉一些,就不劳陈相费心了。”

陈希烈碰了个钉子,却也不急不恼,笑吟吟道:“这么快马相就决定了么?不知三位节度副使是何人,可否让本相提前知晓。”

马璘摇了摇头道:“待会儿我禀告天子,陈相自然知晓。”

陈希烈笑着点头,走回了自己的位置。

马璘明白陈希烈这是想安插私人,不过他怎么肯给他这个机会。

过了一会了,李隆基走了出来,直接看向马璘笑道:“马卿,昨日所言之事,可有计较?”

马璘点头道:“臣已有了人选。”

“说说看吧。”李隆基笑道。

马璘道:“微臣之意,龙武军校尉李璟锐意进取,可为平卢节度副使。九原太守郭子仪为人持重精通武略,可为范阳节度副使,安西宿将李嗣业忠勇无双,可为河东节度副使!”

……

第一百七十六章少年热血

安史之乱的祸患已经消弭,不过不让郭子仪走上历史舞台未免太可惜了。郭子仪已经快六十岁了,还不过是九原太守、天德军使,若不再用一用就太浪费了。

李嗣业为安西宿将,能力那是没得说的。安西军中如今少壮派崛起,老将逐渐失势,李嗣业等人对于这种状况并不满意,所以才会发生不遵军令和荔非元礼一起抢先入河中的事情。虽然最终结果不错,然而对于马璘而言,这样的事情是不允许再发生的。

李嗣业为河东节度副使,再让他带一大批安西老将过来,安西军中少壮派和老将的矛盾就解决了。

平卢节度使的职位,马璘原本想推荐的是李光弼,不过后来想想李光弼毕竟是契丹人,在原来的历史上晚年也有多次不遵诏令的记录,决定还是算了。

之所以选择李璟,主要是向李隆基表明自己并无私心,不是因为天子给了专断之权就大肆任用私人。

“哦?”

李隆基皱起眉头:“马卿,朕相信你看人的眼光,李嗣业郭子仪朕都知道,的确是良将之才,然李璟不过是龙武军一小小校尉,以其为一方镇将是不是太过儿戏?”

马璘笑道:“李璟虽年轻,却是进士出身,在武将之中极为少有。被陛下称为我家英物,自然有其不凡之处。李璟所缺少的,不过是边境上一刀一枪的磨练罢了。平卢四战之地,让其为将最为合适,微臣相信他定能不辱使命。”

李隆基点了点头:“若是李璟没有问题。朕便允了。马卿。你要清楚。你为三镇节度使和以往李林甫杨国忠遥领不同,朕将三镇托付给你,你便是三镇真正的主将。财帛子女皆归你节制,不管是李璟还是郭子仪李嗣业,若有渎职朕都唯你是问。”

“……”马璘抽了抽嘴角,忽然心中有些后悔。

他把三镇节度副使这样安排,其实相当于主动放弃了这三镇的实权,一来好专心攻略河中。二来向天子表明自己没有异心,哪里想到天子还有如此之说!

以往安西大都护先是亲王遥领,后来是李林甫遥领,都是只挂个名,哪里想到天子根本不容许这般,而是要求自己必须掌握实权。

早知道这样,那就真的应该任用私人了。

特别是李璟,推荐他为平卢节度使不过是向天子示好,现在马璘自己也怀疑这小子能不能在平卢独当一面了。

然而话已经说出来了,哪里还能收回来。马璘只能是点头:“微臣明白。”

“朕知道你如今一心开拓河中。不过这三镇也不容有事。朕给你专断之权,他们三人若哪个你觉得不妥。自行撤换便是,事后报备即可。河中移民之人数已经确定,等移民事宜安排妥当,你就回安西吧,朕知道你的心也不在这里。”李隆基笑着站了起来,居然是又走了回去。

自始至终,包括左相陈希烈在内的所有人都没发一言。这样的朝会,可是极为罕见的。众人面面相觑,都是神色怪异。

陈希烈神色第一个恢复平静,缓步走了过来微笑道:“马相,陛下这般信任,我在朝堂多年可是见所未见。不过这三镇节度使副使之事,陛下给马相专断之权,这三人是否还有商榷的余地?特别是李璟,一个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哪里当得了一方镇将?便是安西宿将之中,便有马灵察、高仙芝诸人在长安闲居,哪个也比李璟妥当吧。若是马相认为这些胡将不妥当,我这里还有几个人选,马相不妨斟酌一下。”

马璘自己心里其实已经在后悔,不过这个时候哪能立刻改变主意失了面子,因笑道:“这个就不用了。须知自古英雄出少年,昔日太宗隋末雁门救驾之时不过十六岁,带兵纵横天下时也不过是李璟这个年龄,李璟被陛下称为我家英物,哪里还能当不了一镇主将!”

“呵呵。”

陈希烈笑着点了点头,转身直接走出了大殿。

马璘知道这是得罪了这家伙了,不过他并不在乎。杨国忠都扳倒了,哪里还用在乎一个陈希烈。只要天子继续信任自己,其他人的嫉妒和怨愤都不过是浮云而已。

……

没有理会这些家伙,马璘回到自己的住处,立马派人去龙武军把李璟叫了过来。

得知自己被马璘任命为平卢节度副使之后,李璟激动得满面通红,立马跪地向着马璘重重叩首。

“当日校场上将军以刀教我,小子没齿难忘!承蒙将军如此厚待,李璟无以为报,只要将军一句话,赴汤蹈火绝不皱一皱眉头!”

这个皇室子弟的身上,这时候居然是显露了几分江湖之气。马璘点头命他起来,看着李璟肃容道:“平卢四战之地,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一方镇将事关重大,李璟,你到了平卢之后须要小心谨慎,不可贪功冒进。守成第一,开拓次之,好好历练几年,将来有你大展拳脚的时候。”

李璟用力点头:“小子记下了。”

“安禄山昔日为平卢兵马使之时,曾有杀良冒功的传闻。如今人已死了,真假不得而知。李璟,你是帝室后裔,切切不可做这样的事情。”

李璟点头道:“将军放心,小子自幼受的圣人教诲,岂是安禄山那个心怀不轨的杂胡可比。”

“最重要的事情是小心谨慎,安禄山在河北多年,平卢一镇私人众多,你去了之后,这件事情须要处理好了。”

李璟目光一闪,看着马璘道:“将军也以为安禄山存有反心?”

马璘呵呵一笑:“我对于异族从来都不信任,安禄山自然也不例外。”

“将军既然认为安禄山心怀不轨,为何反而要阻挡杨国忠为国除奸?”李璟问道。

问的还真直接啊。马璘心道。

杨国忠本来想把杀死安禄山的责任推到我的身上,难道这个也能告诉你么?

“好了,你去吧。正式诏令很快就会到你手里,回龙武军准备一下。问一问陈老将军,允不允许你带一些愿意去边境效力的长安子弟去平卢,若陈老将军愿意,你便选出一些跟你一起去,作为你自己的班底。安禄山留下的那些老将,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安禄山已经死了,他们这些人掀不起什么波澜。”马璘摆了摆手,示意他离去。

李璟离开之后,马璘心中依旧忐忑。

安禄山遗留下来这三镇,平卢兵马最少,是以他才交给李璟这个毛头小子。现在天子明确说他算是实职而非遥领,这个责任就大得多了。这三人之中,他最不放心的自然是这个李璟。

早知道如此,他宁肯冒险选择契丹人李光弼,也不选这个史书阙载的毛头小子了。

然而现在大臣们都知道了,刚在天子面前夸过李璟,朝令夕改是不可能的。只能希望这小子不是纸上谈兵之辈,而是真有真才实学,能够在平卢站稳脚跟。

……

郭子仪为朔方将领远在河套,李嗣业如今更是在河中,这两个人马璘自然无法亲自交待,当然了,这两人他也是绝对的信任,根本无需要一一交待。

诏令在发往河中和九原的同时,也在长安城内传开了。李璟被任命为平卢节度副使的消息,居然是意外的引发了长安子弟的热情。

光龙武军之中,便有两千多士卒愿意跟李璟去平卢。而更是有大量的长安子弟想法子要加入龙武军,以赶上这一前往平卢戍边的机会。

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李隆基,李隆基龙颜大悦,特别下诏嘉奖龙武军中愿意戍边的健儿,又允许李璟拣选长安子弟跟从入军。

这样李璟离开长安赶赴平卢赴任之时,身边居然是跟了一支两万多长安子弟组成的大军。算上平卢原来的近四万兵马,李璟麾下之兵居然是达到了六万之多!

事情的发展再次出乎了马璘的预料,大军出发之前,李隆基和马璘一起在龙武军的校场检阅了这支新军。天子走后,李璟走到马璘身边,目光极为热切地道:“将军!陛下对你极为信任,赐予你和战之权,如今你为平卢节度使,安东都护,求将军亦赐我和战之权!”

马璘抽了抽嘴角:“小子,你不要搞错了!天子说的是流沙以西我有和战之权,可没有说河朔三镇也有。你小子究竟想要干什么?室韦、靺鞨、契丹、白头奚都不是好相与的。到了营州一定要小心谨慎,等过几年我扫平了西方,自会带尔等扫灭这些杂胡。”

李璟点了点头:“是,将军。”

马璘看这小子的眼神,知道他根本没有听进去,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个年龄,正是热血澎湃的时候,要他在营州安分根本就不可能。纵然是自己这个年龄,处在这个位置肯定想做些什么。

不过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两万多长安子弟暂时还不堪战,可营州原来还有近四万大唐健儿,郭子仪到范阳之后又为营州屏障,估计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第一百七十七章河中集团(上)

两万多长安子弟组成的新军,被李璟直接命名为捉生军,李璟想做什么不问可知。

两万多人的捉生军啊,真尼玛的,马璘目送着大军出了校场,心中腹诽道。

显然李璟也是秉持着只有死了的异族才是好异族的观念,这一点和马璘倒是极为一致。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只能是看着这位天子口中的“我家英物”能够在辽东做到哪一步了。

……

李璟踌躇满志的带着大军离开长安城,两万多长安子弟欢笑着在隆冬季节直接开往寒冷的辽东。送走了李璟的捉生军,马璘又在几天之内和张巡快速的敲定了大移民的事宜。

太宗之时分天下为十道,开元时又改为十五道,其中京畿道乃是从关内道中分离出来的。这次移民的对象为关中百姓,习惯上说是关内道,实际上旨意里是包括了京畿道在内。

马璘上奏张巡为户部侍郎,主持此次移民事宜,天子不出意料的准奏。张巡名声早已极响,这次虽然是从县令一跃而成为户部侍郎,在朝堂之上却没有引起多大的风波。

长安百姓们都把对于强制移民诏令的痛恨倾注在马璘身上,满朝公卿们虽然不说,可都知道马璘是在替天子背黑锅。张巡在官场之中故交甚多,知道其中内情,不然以他的狷介性子,根本不会登马璘的大门。

京畿道和关内道最终报过来的名册汇总到一起,一共有七万多户,四十五万余人。最后看到这个数字。马璘也是极为头疼。这么多的关中百姓。怕是要把河中的绿洲给塞满了。他几次恳求天子。要把移民分散到三五年内进行,李隆基却一丝也不肯松口,定要在天宝十三年一年之内完成这件大事。

马璘自己的计划,是不惜一切财力完成这件事情,采用之前攻打吐蕃时的旧法,商人们参与其中,朝廷出钱财,雇佣商人出车马把关中百姓运往安西去。再经由葱山南道入河中。马璘简单算了一下,仅仅路上就要花掉一千万缗钱,这基本就是大唐岁入的三成。

这个时候,马璘忽然觉得自己很穷。就算是算上高芊芊手里马家商行的钱,在这件事情上也是差得太远。

大唐岁入虽然超过了三千万缗钱,可也不可能全部都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