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360章

毒清-第360章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了印度,英吉利还有米利坚这个半敌半友的伙伴,望厦条约涉及了米利坚的利益,英美两国在对待大清的立场上,也算是同仇敌忾。
一旦有了米利坚的粮食供给,大规模开战,对英吉利来说还不算是不能承受之重,港岛如今成了海上的一个心腹大患。
让朝廷派兵攻打,怕是朝廷那帮人没这个胆气,已经穷途末路的林吉李,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林吉李的人马都是两广人,到那边作战的话,有着先天的优势。
杨猛也不求这批人能夺回港岛,他们能让港岛不得安宁,就是最好的结果。
“泰辰,撤出林吉李那批人的事儿,谋划的如何了?”
因为五十位铁甲舰而眉头紧皱的丁泰辰,没反应过来,愣愣的望了三爷一眼,满脸都是疑惑的表情。
“老子问你,林吉李的事情做的如何了?这铁甲舰是个慢工细活的玩意儿,发愁有个屁用。抓紧去做就是了!
实在建造不出来。老子还能宰了你吗?”
在铁甲舰这事儿上。杨猛也能理解丁泰辰的难处,但难处归难处,有些事儿,还是必须要做的。
“哦……差不多了,近些年收来的一些战舰,都被咱们修缮了一下,当做商船来用,如今林李二人还剩了七千余人。二十艘船足够了,挤一挤的话,十艘也能凑活。
福良在广州演练了一下,七千人登船,麻利一些的话,大半夜就能出海,只要有个阴雨天,咱们这边随时可以动手。”
收摄了一下精神,这几年的时间,没跟着三爷做事。加上广州那边的杂事太多,丁泰辰也有些跟不上杨猛的思路了。
“嗯……练过就好。出二十艘船,带上一部分新军,若是这林李的人马想要反水,直接把他们沉在海里就是!
这是舆图,广东的新安和归善,就是老子要安插林李人马的地方。”
拿出了广东的地图,杨猛在临近港岛的新安和归善,缓缓的划了一个大圈。
“三爷,林李的人马划入新军吗?”
两广的地形,丁泰辰很熟悉,一看新安和归善的地理,他就知道这次的目标是港岛。
“不!依旧打着太平军的名号!划入新军,这事儿就要算在老子头上了,让林李打着太平军的名号,往港岛那边使劲,最近你给他们安排一批海船,新安与归善附近的港汊众多,找个水浅的所在安置他们。
划拨三千影子和新军,给两人补足一万人,枪械就用褐贝丝和英吉利的臼炮,让福良帮着林李训练一下人手。
同时划拨五千新军,监视林李的人马,若这林李想要反水的话,处理掉他们,让新军打着太平军的名号,袭扰港岛。
这次你回去之后,粮食、船只、枪械都预备好之后,就去静海接人吧!尽量做得隐密一些,船上挂英吉利的国旗,在林吉李一事儿上,老子还要作一篇文章。”
林吉李的北伐军,能活到现在的,基本也算是些亡命徒了,有了这批人,加上新军和影子,战力也是相当可观的,一万人的队伍,对如今的港岛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旦林李带人突上港岛,英吉利的麻烦才算是刚刚开始。
“三爷,用林李两人稳妥吗?太平军信的就是洋教,别把他们送到港岛之后,这些人再跟了洋人为虎作伥。”
丁泰辰的担心,也不是无的放矢,林李是什么东西,杨猛也没亲身的接触过,看来,控制林李还需要一些暗手的。
“嗯!说的也是,我不是让福良准备掠一些洋女人吗?就在港岛下手,男的杀光、女的劫走,来上这么几次,彼此就是死敌了。
让福良控制一下杀戮的人数,绝不能太少,不然这仇怨还是可以化解的。”
大清的百姓,对大清的朝廷,尤其是南方的百姓,对大清的朝廷,还真是没多少归属感,当年庚子一役,洋人的舰船,打的官军哭爹喊娘,沿河的老百姓,却在岸边看热闹,一是这官军不得人心,二一个人心麻木也是原因之一。
丁泰辰的担心不无道理,英吉利对殖民地的政策,也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弄不好那边还真有说服林李二人的本事呢!
“知道了!三爷,广州那边还有别的安排吗?”
“近期以粮食和金银的交易为主,狠狠的打压英吉利人,大力的扶持德意志。
记者,你知道是什么物件么?”
英法是世仇也是铁杆,能在欧洲做盟友的只剩德意志一国了,这一国虽说也不算好鸟,但他们对欧洲的野心,远大于对大清的野心,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只要这次不打败仗,不签合约,那大清与德意志就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做国际文章,英法明显是不会站在大清的立场上的,德意志么!有待发掘。
“知道,西洋写报纸的人。”
“哟……这事儿倒是奇了,你怎么知道他们的?”
“云烟!近些年不少洋人都说云烟害人,广州那边就有不少的洋报记者。”
“这是好事儿,我记得前明有个皇帝好食烟土。在这事儿上做做文章。云烟是前明宫廷所传。大清皇宫秘药,康熙、乾隆二帝长寿的秘诀。
长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云烟乃清宫秘传,等闲之人接触不到。”
云烟这烂摊子,总要有人来背负的,新生的云南显然不是个好对象,没落、破败的大清朝,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无非以现在闭塞的信息渠道。好些事情,都会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待到朝廷将云烟配方,送给列强之后,这事儿也就有了首尾。
“这些事情,我会让明湖搭把手的。
三爷,你数年未回云南了,近期是不是该回去看一看了?
老爷子那边虽然不说什么,但对您还是记挂的很的!”
自打太平军起事,杨猛率军进驻广西之后。好多年都没回云南了,虽说外出做官。十几年不回原籍也是常事,但对杨家老爷子来说,老三是块心头肉,多年不见想念的紧。
“嗯!近期吧!河道工程即将竣工,巡视河道的时候,我借机回去一趟。”
对杨猛来说,如今这争权夺利,就是一场极为好玩的游戏,这几年他有些沉浸其中了,这次回云南,他还有件事要办,西山炮塔之上的蒂凡尼,也该用一用了,与洋人交涉的时候,多个洋女人做秘书,也是倍有面子的事儿。
“三爷,广州事多,我要回去了。”
“急什么?你倒是该回云南看一看了,一来一去十几天的功夫,不耽误大事儿的。
林李的事情,先让福良接手就是了,接下来几年,怕是你想回去,都没时间了。”
之前的杨猛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太平军,他都能从容应对,但接下来的时间不同了。
内乱,是自家人的事情,关起门来打生打死,无所谓谁胜谁负,但对外人就不一样了,以后的时代,就是寸土不能失、寸利不能让的时代了。
打好了,皇朝盛世;打不好,沉沦苦海;这世道之中,可寻不着一个不用打还能过得好的安稳地界。
“这事儿等处理完林李之后再说吧!林李之事,是我与福良一手安排的,福良最近一直在船政学堂练兵,就怕他到了静海,按捺不住,与朝廷的人马接火。”
“你告诉杨福良,这仗以后多的是,这次要是在静海给老子捅了马蜂窝,他就没有以后了。”
杨福良这厮需要约束,在杨家能约束这厮的人可不多,杨猛算一个,丁泰辰也算一个,想了想之后,杨猛也应了丁泰辰的请求,林李这事儿,可容不下半点的马虎大意。
送走了来去匆匆的丁泰辰,杨猛看了一下皖赣的战报,曾左二人都陷入了苦战之中,太平军对于皖赣的守护,力度越来越大,这对杨猛来说不是坏事儿。
这说明,近期杨秀清那厮,将心力都用在了政事上,无心内斗,等洋人的挑衅一到,太平军这片文章,也可以起头了。
河道工程,历时半年有余,也慢慢的进入收尾阶段,虽说有些仓促,但整理过的河道,总会比年久失修的要好一些,凑活吧!
丁泰辰回了广州,二十五艘战舰改装的商船,就趁着一个夜晚驶入了大海之中,随着云烟买卖越做越大,珠江口的各国商船也越来越多,对于航海的一些东西,杨家的船队,也掌握的极为到位,在自个的地盘,让二十几艘商船来无影去无踪,丁泰辰还是能轻松办到的。
二十天之后,太平军林吉李所属的北伐大军,在静海消失了,僧格林沁和胜保的南北大营仍在,静海城中的长毛贼也没什么提前的异动,就这么不声不响的消失了。
林吉李的人马是什么时候没的,前线的官军也说不上来,自打上次突围损兵折将之后,静海城中的长毛贼,一直都是无声无息的。
静海附近,偶尔的战事,也是僧格林沁主动发起的,打一段停一段,谁曾想,最后一次攻城,官军竟轻易的登上了静海的城墙,城墙上的官军面对死城一般的静海,也显得十分的惧怕。
了无生息,虽说静海城中有些烟气,但寂静无声的静海县城,却是令人发毛的,僧格林沁一声令下,大军进驻静海,可搜遍了全城,除了老鼠之外,阖城上下竟没一个活人。
这事儿离奇的很,没两天的功夫,天兵天将一说,就在僧格林沁与胜保的大军之中流传,这玩意儿对军心的影响是极大的。
无论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八旗精锐,还是胜保手里的江南精锐,这两天的功夫,兵营里多了不少的逃兵,也多了不少焚香拜佛的,这对军心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一旦林吉李的人马杀个回马枪,天津卫周围的近十万大军,只怕一下就会溃散。
僧格林沁与胜保的军令,虽说严厉,但这丝毫挡不住官军,对长毛贼的敬畏,消失无踪的林吉李部,实在是太过诡异了,除了神怪之说,好像也没有别的说法可以证实林吉李的消失之谜。
僧格林沁的战报,到了朝廷,不仅引得咸丰帝震怒,军机上下也是骂声不断,如今是什么时候了?在京畿之地搞出神怪之说,万一林吉李的目标是京师怎么办?(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三章 威胁来自海上(上)

林吉李的太平天国北伐军,离奇的在京畿附近失踪,之后要是无影无踪,倒还罢了,可一旦他们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可如何是好呐?
朝臣和皇帝,没有过多的心思处罚僧格林沁和胜保,如今找到那支消失的长毛贼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儿。
无论是天津卫还是京师,亦或是京师以北的地界,满人的数量很多,据前期僧格林沁的战报,林吉李的人马当在万人上下,而且俱是悍不畏死之辈,这么一支人马,若是出现在满人的腹心之地,依着长毛贼对满人的态度,岂不是要杀光、杀绝沿途的满人?
这样的恶事一旦发生,威胁的将是整个大清朝的统治,没了满人,朝廷拿什么来统治这偌大的国土呢?
若天津卫附近的不是僧格林沁,而是个汉将的话,朝廷那边恐怕还会更为忧心和猜忌的。
僧格林沁被斥责了一通之后,就跟胜保合伙,在京畿周边搜索林吉李的人马,而驻扎在东三省的八旗精锐,也开始往京畿附近动作,毕竟一万长毛贼不是个小数目,万一……
京师的臣工们,都在关注着林吉李三人的动向,毕竟,这林吉李三人实在京畿附近消失的,万一他们抽冷子打京城,对朝廷的一干臣工来说,就是涉及身家性命的大事儿了。
这么个三瞪眼的多事之秋,提督江南军政的杨老三,却上了一份不三不四的折子,说的是长毛贼与英夷有瓜葛。这时候朝廷自顾不暇。哪还有闲工夫去管英夷的事情?
当年庚子一役。劳碌了多少人马,耗费了多少钱粮,最终还不是落了个割地赔款的下场?皇帝本就在气头上,这时候上这么个不着调的折子,太不讨喜了。
京师这边虽说在一力掩藏林吉李消失的事儿,但江南的带兵之将,却对此事多有耳闻,什么事情。朝廷越想保密,也就越保不住密,这都是有数的。
军机众臣、京师大员、京官翰林,哪个没有三亲六故呢?互通消息是平常事,这样的大事儿,想要瞒住,门儿也没有呐!
这时候就是上折子,也该说说江南的大好战局,就是战局不利,编瞎话总会吧?上这么个不三不四事关英夷的折子。岂不是惹人不痛快?
前些时候,英夷要求修约。又是驻京又是免税的,已经惹得皇帝很不痛快了,这次更好,英夷就是真的给长毛贼供了火器,这事儿也该权当不知道,闹到了皇帝那边,这茬子怎么分说?
杨猛的折子虽说突兀,但配上户部那边的消息,就有些先见之明了,因为大运河的淤塞和长毛贼的缘故,这两年江南解京的粮食大多走得是海路。
丁泰辰的战船,要转移七千余太平军,先要在天擦黑的时候,抵近海岸,然后用小船从岸上运兵,收拾停当的差不多就得一夜的时间。
再次从天津海岸,那时间已是天明时分了,近海运粮船队也是日夜不停的,打个照面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
杨猛本就让丁泰辰留下一些踪迹,遇到粮船无疑是最好的首尾了。
商船与战船,从远处看区别不大,不过战船有个最显眼的地方,就是炮口舷窗,海路运粮虽说没几年的功夫,但船工都是些混码头的老船工,战船与商船他们自然能区分的出来。
惊鸿一瞥的二十多艘战船,可是吓了运粮船队一跳,虽说在商埠经常看到西洋的战船,但一次二十多艘,却是很多人看不到的大场面。
这样的消息瞒不住,但运粮的都不是什么大官,这事儿到户部那里本就停下的,但涉及到林吉李长毛贼的行踪,户部的官员也留了一个心眼,将此事报给主事的堂官之后,这消息也就到了军机们的耳中。
二十余艘英夷战船,出现在京畿近海,这可不是小事儿,当年庚子一役,英夷逼得朝廷签了城下之盟动用的战船,也就这么个数目。
修约遭拒、勾连长毛、靠近海岸接走林吉李所部的长毛贼,这些事儿稍一联络,就是个好大的局,官场之人都是心有九窍的,不用杨猛多说什么,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号入座。
这些事儿看似牵强,但大清的官员,对西洋了解不多,即使大清的地面有西洋各国的公使,但凡是三四品以上的官员,基本都不会接触这些洋妖的,消息的闭塞,只能让军机们关起门来瞎想,这事儿是越想越多,越想越惊人,难道这英夷要帮着长毛贼,在华夏的地面上搞兴替?
林吉李所部,多半是被英夷的战船给接走了,这事儿其实也瞒不住,僧格林沁的人马到海岸上一查,就会有结果的。
京畿到天津卫,快马加鞭一日的功夫也差不多,僧格林沁那边的人一查,果不其然,林吉李的长毛贼是从海路遁走的。
静海的死围,独独疏漏了沿海的一片区域,长毛贼无船,再说了虽说是春夏之交,但海水依旧冰冷,僧格林沁是个陆将,哪会想到长毛贼在海上也有接应?出些差错也是难免的。
林吉李的去向有了眉目,可朝廷上下的心却悬的更高了,与长毛贼相比,英夷这个盗匪,也不是什么好人,二十多艘战舰,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怎生不让人惊惧呢?
前些年,这海防还是有模有样的,这些年忙于剿匪,天津卫的海防也懈怠了许多,好在这次英夷只是运走了林吉李的人马,若是攻打京畿,朝廷毫无防备,那结果会怎样呢?
正值剿匪之际,若是京畿让洋鬼子端了,这事儿就大发了。
事情的前因后果摆在了四色棍的面前,四色棍大怒是肯定的,杀掉几个拱卫海防不利的总兵、参将。并不能消去英夷对京畿的威胁。
这时候。杨猛的那份折子就起作用了。军机众臣、一干朝臣,说起英夷之事,只会张口瞪眼、嗯嗯啊啊,本是主管洋夷事务的礼部和理藩院,对此也是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
洋务的事情,也不是人人都不知道,只是许多人选择了避而不谈,毕竟这洋务可不是什么好事儿。穆彰阿、耆英之流,涉及到了洋务,都保不住身家,更别说礼部与理藩院的那些小官了。
从近期的折子上看,唯有九江的杨三哥懂一些洋务之事,若是平常事倒好罢了!这英夷威胁到了京畿的安危,对四色棍来说可不是什么小小不然的事情。
对于英夷,四色棍本就深恨不已,若不是庚子的赔款,哪来的长毛贼作乱呢?
“一群废物!彭师傅。问问杨猛这事儿该如何应对呢?”
打压了杨三哥一段时间,看来杨三哥的忠诚依旧。这林吉李的事儿,朝廷这边还没个眉目,杨三哥就注意到了英夷的异动,所谓一心为国,不过如此啊!
自杨三哥提督江南军政以来,虽说江南的局势日益糜烂,但这事儿与杨三哥却是没有关系的,杨三哥驻军武汉三镇,保住了云贵川三省不受兵灾所侵。
杨三哥坐镇九江,两湖之地岿然不动,朝廷一再的猜忌,杨三哥主动解了兵权,回头就拾起了河道工程。
这一桩桩一件件,倒不是四色棍有意给杨三哥戴高帽子,这事儿就实实在在的摆在了他的面前,现如今,英夷异动,杨三哥就注意到了,而且给朝廷上了折子示警。
许多事儿,看似是杨三哥在多管闲事,但回头一想,杨三哥对他这位皇帝,可谓是仁义无双的,凡是对朝廷有利的杨三哥都会做,凡是对朝廷不利的杨三哥都会去注意的。
安庆的局势,虽说陷入了僵局,但皖赣的匪患却被实实在在的遏制住了,若是早些听杨三哥的,委军权给他,怕是现在被围的就是江宁,而不是安庆了。
来来回回的转了一圈,四色棍的心里也多少有些悔意,自己对杨三哥的猜忌,是不是有些重了呢?
“陛下,杨部堂如今正在忧心河道工程,是不是派礼部或是理藩院的官员,去五大商埠查探一下呢?
毕竟杨部堂如今身兼数职,那英夷向长毛贼提供火器之事是军情,洋务之事繁杂,只怕杨部堂那边忙不过来呐!”
作为军机首辅,彭蕴章忧心的不是杨老三的诸事繁杂,而是他的高瞻远瞩,林吉李的事情还没分明,这位就猜到了是英夷作祟,单为了一个安庆的局势,涉及到了英夷,不值当的!
要说这事儿是巧合,彭蕴章也不信呐!如今的杨老三,半属地方半属京畿,若是他的能力过强,对自己的地位也是个好大的威胁呐!
军机首辅一呼百应,哪个不想多干几年?如今杨老三的本事,已经威胁到了彭蕴章,有些事儿,不是时候也得出手了。
“嗯!双管齐下吧!告诉底下的人,如今剿匪为重,探查英夷之事,一定要稳妥一些!”
虽说心里恨极了英夷,但四色棍也知道如今朝廷的状况,江南之兵无饷可派,京畿之地勉强维持,再与英夷开战,实属不智之举。
话说到这个份上,彭蕴章也无计可施了,为今之计,只能让礼部和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