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兴-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努尔哈赤调到辽东,整顿军备做好准备!”这不是他的想法,而是万历决定好的时期,而麻贵要做的,仅仅只是按照皇帝的要求来执行而已。
努尔哈赤果然是皇上爱将,连立首功的机会都给他。下达着万历交给自己的任务,麻贵心中想到,真不知道那个顶着猪尾巴的番将到底是为什么倍受皇帝信赖的。
倭国有不臣之心的事情麻贵自然知道了,即使不明白倭国发什么疯,但是麻贵还是非常有信心大明能够轻松战胜他们的,唯一的想法大概就是螳臂当车的白痴真的存在。
倭国的事情麻贵不惊讶,但是下一条万历的安排却让他惊讶了。
九边承恩整顿军备,做好北上的准备。
这个时空拜没有叛乱,反而作为蒙古有识之士,主动投奔大明,率先沐浴文明中的典范存在着,自然他的儿子也不会因为宁夏之役被杀,承恩还和努尔哈赤一起干过杀死鞑靼领袖扯力克的事情,自然也是九边的名将。
蒙古要出事了?
这支人马显然不是支援鲜卑利亚的,但麻贵显然想不出由三娘子所领导的蒙古能够出什么事情,那个女人绝对不会傻到和大明刀兵相见,更何况万历陛下已经在拉拢蒙古方面做出和蒙古联姻的事情了,大明下一个皇后不出意外就是三娘子的女儿,反叛大明对她有什么好处。
除了三娘子之外还有谁能够号令蒙古诸部,在大明如此强势的时候还有胆做小动作?麻贵怎么也想不到草原上有这号人物。
“到底出了什么事?”麻贵奇怪地想到。
第250章 闹剧开端
麻贵当然猜不到了。
三娘子统御草原,但是却管不住自己的儿子。
倘若不是因为万历能够依靠东厂和锦衣卫,他也无法相信这样的事情。
大明毕竟不是欧罗巴,像白人对待印第安人一样的方式对付草原在大明显然行不通,因为这里的人做事比起欧罗巴那么赤裸裸不同,即使再少,也会要几分颜面。
为了颜面,也为了羊毛的产值不减,自从大明征服蒙古之后所采取的政策,比起其他地方,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牧民老老实实放羊,不做强盗,就是大明的好臣民,享受大明的一切优秀政策。
待遇已经够好了,但是显然还是有人会不满足。
不满足的不是牧民,比起大明征服蒙古前他们为王公贵族牧牛羊但得到的却难以维持生活起来,现在的生活已经够幸福的了。
大明的皇帝在中原地区强制性让那些大地主和大商贾给予他们的压榨对象最低的生活保障,以保证百姓不会因为资产阶级兴起的资本积累而压迫到难以生活,这个政策在草原上也一样。
牛羊不是牧民的私产,即使有,数目也只有少数,牛羊的主人实际上都是蒙古的王公贵族,原本的牧民像农奴一样为王公牧牛羊,而现在他们像佃户一样给王公工作。
这些是天可汗的恩赐!普通的牧民会这样认为。
当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改变而已,毕竟倘若佃户形式的劳作关系没有办法得到保证,自由和生存比起来哪个重要普通人都有数的很,自古以来自愿为奴的人又不在少数。
享受到比以往的自由的同时,生活同样比以前的日子过得好起来了,大明内部如此,大明征服的蒙古亦是如此。
不过有人高兴自然有人不高兴。
地主和商贾无论大小对这玩意都不很感冒。
原因自然不用多解释,阻碍他们剥削了。
但是,显然他们没有办法,因为他们的圣贤之道中有这种三皇治世,天下大同的思想,皇帝和他的支持者们拿这东西当遮羞布,而且这东西显然得到最底层的认同,他们连煽动的余地都没有。
但是大明中原内部没有,不代表草原上没有。
因为要支付给牧民大量的工资,许多王公们可是心里憋了一肚子火了。
牛羊是我们的,草场也是我们的,牧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能够因为自己的施舍活下去就谢天谢地了,竟然还要给他们那么多的工钱!
这是什么道理?!
草原上的王公们显然无法理解大明这条政策的意义,他们在意的是原本应该全部都由他们赚到的财富被大明强制分给牧民了。
不应该这样子,大明应该拉拢的是他们这些王公,而不是那些卑贱的牧民!
任何牵扯利益的事情都容易滋生不满,蒙古王公们对于大明的不满显然同样因为利益,而且和支撑大明纺织业的羊毛有直接的关系。
因为不满,所以会怨恨,因为怨恨,所以会起歪脑筋。
利益给了他们在心中中下了反抗‘大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种子,而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领导他们起来反抗的头领。
而现在就有一个现成的头领,草原诸部名义上的首领,三娘子的儿子布塔施里。
“整天只知道成吉思汗的荣耀,成吉思汗的荣耀,像一个傻瓜一样被人利用!”三娘子生气地说道:“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
没错,布塔施里不是因为大明政策而对大明不满的,实际上,对于他而言利益应该不是什么大事情,作为草原上的首领,他不用发愁就过上是草原上最优越的生活,他对于大明的不满来源于年轻人的尊严和荣耀上。
对于这个名义上还是大明册封的草原首领来说,被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拿走草原大汗的称号,而他却只能顶着‘草原诸部首领’的称号,实在是一件很憋屈的事情。
自己的父亲是能够带领军队威逼大明京师的人物,而他的母亲却是领着明军击败蒙古的带路党,这同样也是耻辱。
至于倘若没有三娘子做带路党,他能不能成为草原之主?抱歉,年轻人最大特点就有选择性遗忘,这件事显然也不再布塔施里的考虑范围之内。
像草原上的部落们证明,他是名副其实的草原上的主人,像成吉思汗一样伟大的领袖,蒙古人共同的大汗,这才是布塔施里在考虑的事情。
这种压在心头的思想,在得到蒙古王公们的支持以后,越发变得膨胀了,草原上首领的支持,简直就是在说明,他确实是草原拥戴的领袖一样,这让他信心百倍。
但是他信心百倍,三娘子却只能焦头烂额了。
她的女儿有机会成为大明的皇后,而她的儿子却正在把一切推向深渊,把她们一家和整个蒙古推向深渊。
“母亲!”乌仁图雅看着表情变化着的三娘子,关系地喊道。
“乌仁图雅?”听到女儿的声音,三娘子的思路被打断,奇怪地看向女儿。
看着自己的女儿身着汉装站在一旁担忧地看着自己,三娘子心里就一阵后悔。
自己的女儿从小的教育就是被大明皇帝陛下从宫中派来的太监和宫女们教授的,汉装汉语说得都与大明无二,唯一区别的大概就是性格了。
但是她的儿子却没有如此,尽管让她的儿子一同接受教育可以,但是当初她认为这些皇帝派来的人是负责宫廷女儿知识,没有让他的儿子接受大明的教育。
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比起她女儿认同大明起来,他的儿子更将蒙古看作是独立的个体。
早知道当初就让儿子也接受大明的教育了!
后悔可以,但是世界上毕竟没有后悔药可吃,对于事情变成这个样子,三娘子除了无奈之外,没有丝毫的办法。
“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乌仁图雅眼中充满疑惑地看着母亲,她的母亲很忧虑,但是在忧虑什么,她却一点都不知道。
“不,什么都没有发生。”三娘子摇了摇头,看着自己的女儿说道:“帮我把孙大人请来。”
“哦。”见到母亲没有打算给自己解释,乌仁图雅只得老老实实去请三娘子口中的孙大人前来。
孙大人孙隆,与其说是大人,不如说是孙公公才对,万历从宫里派来的主官,尽管是太监,但是在三娘子眼中,却比其他人要可靠多了。
因为但凡是太监,基本上就可以在身上打上皇帝亲信的标签,而亲信,才能够传达大明皇帝真正的意思。
“倘若布塔施里大逆不道,乌仁图雅的婚事还算数吗?”孙隆一进屋,三娘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没错,这是她担心的问题,尽管担心儿子,但是这个问题却关系到草原,三娘子自然需要打听清楚朝廷的口风。
“自然是算的!”孙隆点了点头说道:“朝廷看重的不是布塔施里,而是三娘子你的态度,只要三娘子依旧心向大明,皇上没有打算放弃婚事。”
“那我就放心了。”三娘子松了口气,虽然她就一个儿子,但是相对的,她也就一个女儿,而且天平上放置的不仅仅是儿子和女儿,还有整个蒙古民族,只要女儿和大明皇子的婚事依旧算数,就代表蒙古不会遭到朝廷的报复。
这对三娘子来说,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我决定把乌仁图雅送到大明去。”三娘子说道:“她现在应该到大明去了。”
点了点头,孙隆赞同了三娘子的意见,尽管不知道皇帝当初为什么会做出联姻蒙古的打算,但是既然皇帝已经做了决定并且丝毫没有反悔的意图,那么作为内臣自然是把人物完成的妥当,布塔施里不臣之心已显,在叛逆之前,把乌仁图雅送到京城,确认为待嫁状态显然保险一些。
“请告诉陛下,三娘子忠于大明,绝不会做出叛逆之事。”三娘子坚定说道。她不能反叛,反叛的结果一定是大明血腥的报复。
即使在骑兵方面,蒙古都不是大明的对手,和明军合作过许多次的三娘子对此一清二楚,所以自己那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儿子,没有丝毫的胜算。
大明现任的陆军大都督她认识,麻贵上任的消息已经传到蒙古了,这绝对不是一个善茬,因为三娘子和麻贵合作过,很明确地知道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高过车轮者死,可不仅仅是草原的专利,麻贵也干过这样的事情,而且是三娘子亲眼目睹的。
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去送死,顺便搭上蒙古一族,亦或者放弃儿子,挽救蒙古的生存,这不是能够随意做出的决定,但是作为一代女中豪杰,三娘子显然还能够保持着些许理智,能够选择出最为正确的决定。
应承了了三娘子的话,孙隆显然不会告诉对方,婚事依旧有效只不过是为了稳住三娘子的说法,倘若真的一发不可收拾,皇帝显然不得不做出悔婚这一打算的事情,不过显然,这个当初顶着士大夫的压力做出的决定,万历没有轻易放弃的打算,所以,至少现阶段万历没有打算做出变卦的事情。
但是事情倘若真的大条了,万历自然也不得不妥协了,当然,这个决定现在还不需要,以为现阶段对于蒙古,万历只有一句话来形容……
“一场闹剧!”将蒙古的情报甩在地上,万历无语地说道。
第251章 信心来自羊毛
确实只能算是闹剧。
即使之前万历有默认布塔施里乱来,把草原上潜伏着的狐狸给逼出来的心思,但是看到情报上的信息,万历除了觉得热血的年轻人真容易被利用之外,其他没有丝毫感触。
一个崇拜成吉思汗的蒙古小青年,为了模仿偶像,,连归化城都不住,反而跑到一片废墟的哈拉和林,在一众王公的‘拥戴’下,信心膨胀,准备和大明开战。
除了王公和私人打手之外,他们甚至没有组织军队,说到底,他们依仗的仅仅是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骑术‘精湛’而已。但是十多年之前万历就已经像他们证明了,打仗不是靠人多,骑术高超也不叫骑兵,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训练,这些人根本算不上军队。
更让万历无语的是,这帮人根本没有考虑过反叛大明之后该怎么办,甚至以为独立出去就完事了。
“瓦刺没有跟着混在一起?”看着参与哈拉和林聚会的王公名单,没有瓦剌贵族的名字,万历问道。
“瓦剌一直以来都和他们不对付。”看着万历疑惑,张鲸解释道。
倒是忘了漠西蒙古一直都和东部蒙古不太对付了,万历默默点了点头,瓦剌没有参与,事情倘若闹大也不会牵扯到碎叶,现在唯一要顾虑的是一旦没有在早期控制住,西伯利亚方面的补给就困难了的问题。
“告诉承恩,朕只给他一个月的时间,超过一个月让他自己请辞吧。”万历想了想,对张鲸说道。
现在不是十多年以前,从大明到蒙古内部,一路的官道,甚至还有一条到归化城的马拉铁轨线,一个月的时间足够绝对足够镇压,倘若承恩这点事情干不好,只能说明他的军事能力实在有问题了。
承恩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虽然他并非了不得的人才,但是好歹也是一个有着军事素养的军官,平均水准还是有的。若是搞不定一帮脑袋有问题的蒙古王公和小青年,那他还真是对不起两代为将的身份了。
现在的承恩,已经准备的妥妥当当,就等朝廷一声令下,直接插入蒙古中心了。
……
万历不屑一顾,但是有人却非常自信,而且极端的自信。
布塔施里正信心勃勃地在哈拉和林召开大会,当然,即使他崇拜成吉思汗,也没有打算学习成吉思汗那样,重新召开忽里台大会大会,让蒙古王公们拥戴他做大汗的,为啥?
一个没有权力依靠父辈得来,自己没有任何建树的人虽然话可以说的很漂亮,但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色厉内荏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实际上他若是真正打算让别人推举他当大汗也是没有人反对的,毕竟现在反叛大明不是件容易的勾当,搞不好一点就玩完了,其他王公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出头鸟由布塔施里来当,他们绝对不会有任何不满的。
“中原人树敌众多,他们现在到处都在打仗,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布塔施里信心十足地说道,虽然他连世界地图都没有完全搞懂过,但是单单是听消息,就让他有足够的自信了。
“而且莫斯科的使节和我联系过,只要我们拖住中原一段时间,他们就能把鲜卑利亚的明军消灭掉,到时候就不是我们独自和大明战斗了!”
额,这个消息有些落后,敲钟者费奥多尔一世刚刚继位之初确实是按照前任伊凡四世的打算这么考虑的,但是现在他已经完全放弃鲜卑利亚,把女儿送到东方,自己愉快地去敲钟去了。
布塔施里所谓的斯拉夫人盟友,现在连他们东部的波兰立陶宛都对付不了,更何况是越过乌拉尔山树敌了。
但是布塔施里显然不知道,他现在正积极地归化着自己的作用。
大明到处打仗,苦苦支撑,肯定不会想到他会反叛的,到时候,压死大明这只骆驼的,肯定就是他这个没有被大明在意的稻草。
可是,大家的情绪好像不跟着他的步调一起动起来,而是跑到其他方向上去了。
“我听人说过,中原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的羊毛,到时候我们掌控住羊毛的价格,他们除了乖乖地同意我们的条件,决无他法!”一名王公站起身提议说道。
“没错,没了羊毛,他们就纺不出东西来,到时候只要我们开条件,就由不得他们不答应!”立马就有人站出来附和道:“到时候我们脱离了中原的控制,依旧能够掌控足够的财富,而且不用听中原的吩咐,把许多东西分给那些卑贱的牧民。”
“到时候,咱们就是把羊毛卖到黄金的价格,中原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没错,我们……”
“……”
这帮人没有再听他说话,布塔施里悲剧地发现事情好像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
这些拥戴他的王公们,似乎一点都没有在意过什么蒙古帝国,成吉思汗的子孙,草原上的雄鹰等等内容,而是一直在讨论着脱离大明之后,羊毛能够卖出什么样的好价格。
这些人怎么会这个样子!
他们难道就没有一点上进心,恢复昔日蒙古帝国的盛况吗?!
吃喝不愁的布塔施里显然不能够明白他的王公们为何会考虑羊毛、财富这些无聊的东西,难道他们不知道荣誉才是最重要的吗?
显然布塔施里的知识太少,不太明白诉诸武力的目的也是为了利益的这一准则,即使是他崇拜的成吉思汗,也是靠着财富和女人这些东西吸引手下的,而不是什么狗屁荣耀。
蒙古的王公们叛乱是为了不在支付财富给他们眼中卑贱的牧民,而不是跟着布塔施里一起展望全世界,这点,布塔施里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搞明白。
蒙古王公完全在为羊毛战斗。
我们所指的是那个小小的、细弱的棉线,一个小孩子可以弄断它,但是它却能把世界绞死。这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叛乱分子的话,为了足够的棉线,他们相信英国能够支持他们取得战争的胜利。
那个细细的、轻轻的羊毛,一个小孩子可以弄断他,但他却能把大明绞死。这是蒙古王公们的信心所在,为了蒙古能够继续提供给他们羊毛,中原人一定会妥协的!
第252章 全民军户
麻贵身体笔直地伫立在万历面前,长年在外领兵作战,养成的自然是军人那种静气十足的习惯,这点,倒是和李成梁那样即使学着站军姿,却依旧看不到神气的老人不同。
即使大明本来就不用处处磕头,但是即使是弓腰,带给人的感觉也并非是朝气的,这点李成梁做不到,但是比他小十多岁的麻贵,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纠正了过来。
皇帝说话前一动不动,这点麻贵养成的习惯倒是挺和万历的胃口,在他心中,军人本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跪、拜、扣头,这些习惯不应该属于军营,也不属于军人,甚至不属于大明。
“三千万太少了,只有三千万,满足不了大明的需要,这是你们大都督府的主意还是兵部的主意?愚蠢!”
伫立了许久的麻贵终于等到皇帝皇帝说话了,而且一上来就并非夸奖,而是一个愚蠢的训斥。
“臣和兵部研究了一下,觉得三千万足以满足大明现在的需要。”麻贵顿了顿,随后又解释说道:“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