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风流 >

第389章

锦衣风流-第389章

小说: 锦衣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母眼中薄雾蒸腾,眼望别处轻声道:“那时候我们一家人的日子虽然艰难,也许吃的穿的没现在这么好,但我们一家子天天能见到,大家平平安安的住在一起,左邻右舍也都和睦,娘很满足。可现在,你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能有几天是在府中渡过?不在家的时候必是在外征战,你可知道家中人有多么担心么?打仗有什么好玩?为什么你总在打仗?再看看家里,你的儿女都已经齐膝了,你可有一次抱着他们,带着他们出去看看花灯,去逛逛京城?媳妇们都很贤惠,但她们口中不说的话娘替她们说,你以为你的职位越高,爵位越是尊荣她们便越开心么?娘是女人,娘知道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你陪着她们哄着她们。”
座上众女眼圈发红,婆婆的话算是说到她们心里了,若说早几年,她们还为宋楠的不断进取加官进爵而欣喜,也带着某种虚荣的心境来享受的话,现在的她们则更渴望和宋楠能够相守相拥,心境早已不似以前了。
这些话杨蔻儿和朱凤桐也甚有感触,两人和宋楠之间见面的机会更少,见了面也是偷偷摸摸慌慌忙忙,特别是朱凤桐,之前强自克制还好,自从和宋楠有了那月夜之亲后,她心里的激情如火山喷发一般的不可遏制,对宋楠可谓是相思如狂,每日若不打听宋楠的行踪,若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事情,那一天便无法渡过。听到宋母的这些话,朱凤桐眼中泪水忍耐不住的落下,一旁的青鸾忙递过手帕让她擦去,免得在众人面前失礼。
宋母叹了口气续道:“以前在蔚州,娘和周围的乡邻们关系甚好,现在倒好,府里府外都是护院和兵马,出个门都有几十人跟着保护,跟路边人说句话都不成。蔚州来的乡亲们虽然在府中做事,但他们已经不敢跟老身说话了,每一说话,必是鞠躬点头嗯嗯呀呀,娘不知道这是怎么了?若说这便是你辛苦为我们挣来的,娘真的不知道这些东西要着何用?也许娘老了,娘的想法也落伍了,娘今日所言也许你听着不顺耳,但娘憋着这些话在心里太久,今日总算是说出来了,你开心也好,不高兴也好,娘总是说了。”

   

第八一九章 解决之道
宋楠并不怪母亲将今日自己挤出来的一点陪伴家人的时间变成了批斗大会,事实上午夜梦回之时宋楠也无数次的为自己这般劳心劳力而行为反省,然而宋楠虽知道自己过于执着于名利权力,但这一切都是巨潮吹沙不得不为之。身处此间大势之下,自己不进便会立刻被埋没在砂砾之中,而越在大明朝呆的久,宋楠便越是明白这个时代的残酷和冰冷,他所做的一切往大了说是力图改变,往小了说其实也是自保。
宋楠相信,一旦自己不再如此营苟经营,便很快被人骑在脖子上,甚至名裂身死,因为身边之人无时无刻不在绞尽脑汁的攫取权力排除异己,一切的根源便是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自己无法改变它,那么只有在它的规则之下去迎合去奋斗,这才是自己要做的。否则宋母所希望的安逸生活便是一句空谈。
宋楠当然不会拿这些道理来跟宋母解释,宋母只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发出一点内心对幸福生活的渴求罢了,这也是她如今生活安逸之下的奢侈的要求,其实早在蔚州之时,她的愿望可不是这个,而是希望宋楠能够光大门楣光宗耀祖,否则又为何逼着宋楠读书应考呢。
“娘亲之言让孩儿汗颜无地,孩儿知道错了,孩儿今后当力图改正,这次出征之后,孩儿将不再四处奔波,一心一意留在京城,留在娘亲和大家的身边。”宋楠态度诚恳的道。
小郡主轻声道:“婆婆,你莫怪夫君,好男儿志在四方,夫君如今是朝廷重臣,皇上仰仗的朝廷梁柱,又是大明的镇国公,哪能终日陪着我们在家里呆着,他有多少大事要做呢。当年爷爷在世的时候曾跟我说,他早年曾经有近三年时间没有在家呆过一天,常年征战在边镇长城之畔,所以爷爷才能成为万人敬仰的人物,夫君毫无疑问也是这种人。婆婆何不放宽心,让夫君干他自己的大事,我们这些人其实只希望夫君能心里想着我们,时时回家小憩便足够了,若是要夫君急流勇退,那是不成的。”
小郡主毕竟是豪门成长之人,她看事情的角度比宋母高出了一个层面。
“老身也不是要他每天呆在府里,老身只是发泄一番罢了,其实老身懂这个道理,哪有名满天下的大明镇国公天天在家陪着母亲妻妾的道理。罢了此事不说了,明日我儿便要出征,咱们以茶代酒,敬他一杯,祝他旗开得胜,拿了宁王那个反贼,之后回京之后咱们再好好的团聚一番。”
众女纷纷点头,举起面前的茶杯向宋楠敬茶,宋楠端起茶杯来叹道:“我宋楠何其有幸,能有如此贤良之母,能遇到你们这些好女子;虽然你们宽宏大量,但我还是要做出承诺,这次出征之后,我将不再领兵出征,朝廷今后若有战事,若无必要我将不再接手;其实我大明朝人才济济,很多人都可担当大任,倒不必我事事争先。只有一点我希望你们能明白,我爱你们胜过一切,我所做的一切也不全是为了自己,我只想有个能安安稳稳陪伴你们的环境,如何才能有这样的环境,那必是无人敢打我的主要,无人敢打你们的主意,这才是我奋进的主因。当然我也有其他的目的,总之达到了我所想要的目的,我便会安安稳稳的陪着你们,其实我本不是个勤勉之人,只是不得已罢了。”
戴素儿叶芳姑朱凤桐等人都明白宋楠话中之意,宋楠也不止一次的跟他们谈及隐忧,宋楠不止一次的说起对他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十六岁那年去大同参加乡试,在大同一家小酒楼中亲眼看见一名男子因为谈论了城北的战事而被锦衣卫校尉拖出去的情景;那一幕让初临贵地的宋楠极为震惊,从那时起,宋楠意识到,在这个大明朝中,生死只是一线之间的事情,稍有不慎祸事便临头了,命运掌握在他人的手中。而宋楠之所以这么多年来毫不懈怠甚至有些钻营的感觉,便是要牢牢握住自己的命运,不希望有一日成为任人鱼肉之人,无力掌握自己的生死的感觉实在很不好。
一个声音忽然道:“我知道大哥的另外一个目的。”
众人愕然看去,说话的是陆青璃,她正笑嘻嘻的看着宋楠。
“你又知道些什么?”宋母笑道。
“婆婆,我当然知道,大哥承诺了别人一件事,所以他要兑现承诺就必须努力向上,当有一天他的权力无人可以挑战,也无人可以指谪他的作为的时候,便可以兑现这个承诺了。”
“哦?竟有此事?”宋母惊讶道。
“青璃,别乱说话。”叶芳姑斥道。
“让她说。”宋母道。
“那我可说了啊,这事儿你们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大哥,这是婆婆要我说的,你可别怪我。”
宋楠也有些愕然,他惊讶于陆青璃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想阻止她说出来,转念一想,此事迟早公开,早些坦白也好。
“咱们家的国公爷和康宁公主的那些事儿你们该都知道吧。”陆青璃笑道。
宋楠和康宁偷情的事情早年间便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座上之人焉能不知?便是朱凤桐也早知道这乌七八糟之事了。
“公主对咱家的国公爷一往情深,当年公主要招他为驸马,那时候大哥和郡主姐姐正好的蜜里调油,加上那又是刘瑾挑拨大哥和国公府关系的诡计,于是公主深明大义自己否决了那门亲事,这件事你们也都知道吧。”
“知道啊,这事儿他不是自己坦白了么?”小郡主道。
“后来公主得了相思病快要死了,没办法,我们家的国公爷又去当灵丹妙药,公主又起死回生了,这当中的事情你们就不知道了吧。”
“这当中会有什么事?夫君不是说他开解了公主,让公主放宽了心么?难不成便是那个所谓的承诺?”小郡主愕然道。
“算郡主姐姐还不傻,大哥许下了将来必娶公主进门的承诺,公主这才起死回生的。人家贵为公主,大哥却要娶她进门,难不成是当小妾?那不是要满门抄斩么?再不就是休了郡主姐姐这个正妻,立公主为正妻?”
“他敢。”小郡主怒道。
“莫激动,他要这么做,当初便直接当驸马了,又何须到日后?”戴素儿安抚道。
宋母愕然半晌说不出话来,呆呆道:“我的儿,你这事儿可办的不精啊,她再好那也是公主,你胡乱许下这等诺言,如何能兑现?这事儿可难办了。”
宋楠咂嘴道:“青璃,这事你是如何得知的?我记得没跟你说过这件事啊。”
陆青璃得意道:“公主亲口跟我说的,公主经常叫我进宫陪她说话,她性子憨直的很,和我很合得来,谈论你的时候说溜了嘴,索性将前因后果全部说出来了。”
叶芳姑恍然道:“原来你热衷权力力图奋进,还有这一层的原因在里边。但即便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件事也难以解决吧,皇上岂会同意让公主嫁给你当侧室?”
宋楠知道这个问题避无可避,想了想静静道:“我承诺之事必然要答应,公主为我吃了那么多的苦,名声也大损,我不能做无情无义之人。如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不能兑现这个承诺的话,那么便只做万人之上,不做一人之下,不知可不可以呢?”
众人一惊,朱凤桐失声道:“你要篡位?”
所有人都脸色煞白的看着宋楠,宋楠哈哈大笑道:“你们想多了,篡位的事我是不干的,名声也不好听,史书上或许会遗臭万年;这世间有一种办法比篡位高明的多,那才是我要做的。而且我要这么做也不是完全为了公主的承诺,大明朝弊端太多,我想要改变它便只能拥有无人阻挡的权力,我想这不是我的选择,而是历史的选择。”

   

第八二零章 守仁显身手
平叛大军挥军南下,神枢营五营团营兵马及外二军营兵马会同从京畿抽调的三卫兵马组成超过六万的主力军团浩荡南进;于此同时,山西大同太原两府各抽调一卫兵马、山东济南衮州两府各抽调一卫兵马,河南开封抽调一卫兵马,从当地出发赶赴江西北部汇合。待宋楠大军到达之后,将组成一支由六只京营及外二军和八卫所近十万人的联合大军,形成一支铁拳砸向朱宸濠的叛军。
宋楠知道,朱宸濠的叛军虽号称已达二十万,但其实只是浮夸之言,问题不在于他有多少兵马,主要的问题是,朱宸濠是否会不顾一切的攻打南京。
若南京被攻下,整个局面便会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一旦长江渡口被叛军占领,自己虽有精锐十万大军挥进,但隔江攻打南京城却也无必胜的把握。
而且南京如果陷落,必将成为朱宸濠叛军的转折点,在形势所迫或人心浮动之下,江南各州府是否会成为朱宸濠的拥护者,南方广大地区是否会成为朱宸濠的粮仓和兵源之地,都是极大的变数。
但这种担心很快便成了杞人之忧,大军三日后出了应天府地界刚抵达山东境内,便有战报传来,拿下安庆府的叛军主力调转头去,朝江西境内龟缩而去,并没有顺流之下猛攻南京。消息称,兵马副都督王守仁集结兵马猛攻叛军大后方,已于昨日攻陷抚州府,正朝南昌府逼近。
闻听消息之后的宋楠放声大笑,赞道:“阳明先生可不是一介腐儒,我本担心他未必能理解我的意图并坚决执行,现在看来,阳明先生不仅执行了,而且干的很漂亮。居然号称聚集了三十万大军四面八方攻击江西,他哪来的三十万大军?三万还差不多,这散布谣言的本事可不比他传播心学的本事弱啊。”
高兴归高兴,宋楠也意识到,叛军既然已经回头救援,王守仁必将承受极大的压力,以大军的行进速度,起码还需七八日方能赶到长江之北,到那时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江彬听令。”宋楠坐在马上立刻下达命令:“即刻集结五千骑兵昼夜兼程增援王大人,若能和王大人的兵马汇合,告诉他,要用拖字诀,哪怕南昌攻不下也不要和叛军主力角力,但需保持压力,决不能让叛军又掉头进攻南京。”
江彬火速准备,迅速抽调各营骑兵组成五千骑兵的兵马准备火速南下。
看着江彬率骑兵绝尘而去的背影,宋楠略微舒了口气,这五千人虽然未必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如果抵达战场,意义自然不同。对王守仁来说,这是一种士气上的鼓舞,同时也传递给叛军一个信号,那便是朝廷大军即将到来,对他们将是一种致命的士气打击。
“大人,卑职有些疑问。”许泰坐在马上愁眉紧锁。
宋楠微笑问道:“说吧,你我之间忌讳什么?”
许泰道:“卑职认为,派骑兵增援其实是不妥当的,如果过早让叛军得知我大军到来的消息,他们必会做出不寻常的举动。”
宋楠呵呵笑道:“哦?你说说看,叛军会有何反应?”
许泰道:“若卑职是朱宸濠的话,一旦得知朝廷十万大军前来,必不会死保南昌府,因为即便保住了南昌府,我大军一到,那也是瓮中之鳖。还不如殊死一搏顺江而下直扑南京,在我大军赶到之前,南京若拿下,形势便大不相同了。”
宋楠大笑道:“许泰,我是越来越对你刮目相看了,你的担心并非多余,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你道我为何派这五千兵马去增援么?大军交战,又是在湖泊山丘密布的山西,五千骑兵除了赶路快一点并无优势,我正是要叛军知道我们来了;朱宸濠手下的将领和谋士一定会明白,死守南昌是没有出路的,他们一定会建议折返回头攻下南京,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许泰愕然道:“原来这是国公爷的一计么?”
宋楠道:“若以一般而论,我大军救援该直扑何处?”
许泰道:“若以常规而论,自然是何处起火何处施救,我大军渡黄河之后该直扑江西才是。”
宋楠道:“这便是了,一般而言自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我大军若抵达江西之北起码需要七八天,要经山东过河南湖广而行,但如果我们知道叛军必会攻打南京,咱们何不直接增援应天府张开口袋等着他们到来呢?从此处到应天府时间上我们会节省起码三天时间,如果朱宸濠下定决心攻打南京的话,就算他们顺路而下行动迅速,我们也会比他们快上一两天。”
许泰皱眉道:“计是好计,但是……”
宋楠笑道:“你刚才还信心满满的说叛军一定会上当,现在又没有信心了?”
许泰摇头道:“毕竟是揣度对方的意图,谁也没有必把握确定他们一定会这么做,如果判断失误,岂不是断送了王大人的数万兵马么?叛军的实力可比王大人大的多,他的三十万大军的谎言一戳就破呢。交战起来我大军又借道往东增援南京,再逆流而上增援的话,时间上反倒是浪费了很多天了。”
宋楠道:“所以还要加把火,我拟命你率三卫兵马鼓噪南下,从西路经河南湖广直扑九江,要大张旗鼓声势浩大,造成我主力直扑江西的假象;而我则分兵增援南京,这样一来,这计策成功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了。”
许泰点头道:“卑职同意,若如此声势,叛军还不上当,那也是天意了。”
宋楠眼望远方淡淡道:“若这种情形之下,朱宸濠还不回头攻击南京,他的手下便是一群窝囊废了。他若死守南昌,便是瓮中之鳖,我抵达南京后便会溯流而上收复安庆进而收复九江南康,将口袋紧紧的扎牢。只是苦了王守仁了,他要承担更多的正面压力;此战或者将成为他王守仁名震天下的一战,也可能是他殒命之处,但无论如何,朱宸濠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有人为此牺牲,那也是无可奈何,身为主帅,我只能考虑全局,其他也顾不得了。”
许泰暗暗咂舌,镇国公的气魄也来越大,甘愿以王守仁的数万兵马的代价赢得此次平叛的胜利,虽然有牺牲王守仁之嫌,但无论谁在这个位置上,怕是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因为平息叛乱才是此行的目的,付出相应的代价也是清理之中,就看王守仁自己的本事了。
“其实这些担心也是多余,王守仁此人很有谋略,我想他定会明白我的意图,应该不会选择正面作战,我如果是他,便放弃攻打南昌,守在叛军回来的路上给他们来个阴的,打完了就跑。如果王守仁选择的是死攻南昌,我倒是对他失望了。”宋楠淡淡说完,挥手下令大军行进。
……
数百条战船载着近两万叛军经长江逆流而上过九江南康抵达鄱阳湖口,数日前朱宸濠下令回军救援江西,近七万大军只留下三千人驻守安庆府,其余大军尽数沿水陆两路兼程赶回。
抚州府的陷落在意料之中,留守的两万兵马集中驻扎在南昌府,哪里才是朱宸濠的大本营,但抚州一失意味着南昌府唇亡齿寒,王守仁的兵马下一个目标便是直指此地了。
巨大的龙首旗舰乘风破浪进入进入鄱阳湖湖面,速度已经是极快,但在旗舰上的朱宸濠尚觉得太慢,不断的催促仓中士兵速划,恨不得长出翅膀来飞速赶回南昌。
在鄱阳湖西南的南叽岛左近,茂密的芦苇丛掩盖着密密麻麻交织的水道,枯黄的芦苇从随风飒飒作响,偶尔有水鸟飞过,显得一片寂静。但在这密密的芦苇和水道之中,近万官兵身披芦苇茎秆伏在一条条小船上正等待跨越鄱阳湖而来的叛军先锋船队。
从鄱阳湖到南昌必经此地顺着大河往西,可直达南昌府的码头,王守仁攻下抚州之后派出王冕率两万兵马直扑南昌府,自己则带着一万兵马在这里设伏,这是标准的围城打援之策,在得知叛军回头救援之后,王守仁知道,唯有利用地形伏击叛军,才能有一战之力,若全员攻击南昌府,反倒会给叛军正面迎击的机会,所以他选择了围城打援。
天黑时分,经历漫长的等待之后,上百条战船的影子出现在视野之中,船上的灯火星星点点,上面走动的叛军的身影也清晰可见。在北风的鼓吹之下,它们雄赳赳的沿着南叽岛北侧的水道朝河口一带驶来,随着水道的繁杂和狭小,叛军的船只开始变换队形排成纵列,他们要分别穿越纵横的芦苇间的水道一直驶向岸边的河口再驶向南昌府。
王守仁面色冷峻,伏在一处芦苇丛生的滩涂高低之上,眼睛紧紧盯着这上百条船,当四五十艘船依次只进入芦苇荡水道之中之后,王守仁赫然起身,掀开身上掩盖的芦苇杆,手中拉开一张弓箭,身边的士兵动作麻利的给箭头上裹着的火油棉布点上火,王守仁嘿然大吼一声:“射击。”
数千只火箭如夜空中的流萤汇聚成数十条彩虹,一头搭在船上,一头搭在官兵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