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主宰江山 >

第132章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132章

小说: 重生之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
    眼见着人越聚越多,赵秉文所幸下令,将比赛场地挪到西山书院的‘操场’,让书院所有人都来观看两人的比拼,也好推动书院学子之间的相互竞争。
    元好问和耶律楚材不料自己居然被一脸和气的赵秉文给利用,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二人都已经是骑虎难下,比也得比,不比也得比,不争馒头争口气,二人心中大概此时就是这样想的吧。
    不过等他们站到书院专门用来给山长讲话用的小礼台上,看到礼台之下,密密麻麻的都是人的时候,两个少年,不由的心中大呼一声:不作不会死啊!
    顾同看着两个人面露怯意,就知道两人是被台下的阵势给吓到了,毕竟两人都只有十三岁,都没有过在上百号人面前讲话的经历,害怕也是应有之义,为了能让两人发挥出正常水平,顾同不得已只好从裁判席上站了起来,对着元好问和耶律楚材,也对着西山书院一百多学生说道:“本官今天坐到裁判席,和周巨先生以及路大人观看元好问、耶律楚材两人的比拼,我觉得很荣幸,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两个低年级的学生都能够有这种强烈的竞争意识,可想咱们西山书院其他学生之间也是这般,在本官看来,学习不仅仅要做到相互帮扶,还的彼此竞争,只有竞争,你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迎头赶上,也只有竞争,才能让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永远的保证积极向上的态势,不固步自封,不闭门造车,因此我觉得,不管今天元好问、耶律楚材两个人的比拼,谁赢了、谁输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今天敢于站到这里,他们用他们的勇气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上进之心,而我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学生,走上这座知识的舞台,彼此讨教,相互补充,好了,我就说到这里,下面就请敬仁先生出题,我们一同观看元好问、耶律楚材的比赛吧!”
    礼台之上,经过顾同这一番插话,元好问和耶律楚材也都调整了过来,两人也都为顾同所说的话震动,心中,也不再将这场比拼看做是两个人的意气之争,而是当做一场学识上的讨教而对待。
    作为主考官,王修早已经准备好了试题,等到顾同示意,王修立刻说道:“今日比拼,只出一题,凡是能够见解独到,说服众人的一方胜出,反之,言辞不合题意,不能有自己见解的一方则失败。”严明要求,王修出题道:“方才听到你们用‘楚虽有才、晋实用之’这句话争辩,所幸我就延用这道题目,来靠一靠你们,你们听好了,楚才晋用,对于楚国来说,其害无穷,我要你们来说一说,怎么样才能够避免楚才晋用这一局面,好了,现在准备,半刻钟之后开始答题。好问,你先入的学,就由你先来答。”
    听到王修出的题目,礼台之下,不禁一阵惊讶之声,所有人都以为今天会考较诗词歌赋,没想到王修一开口,就上升到了时事策论上来,这一下,就是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也自问不能答得满意。
    “胡闹胡闹,敬仁这不是瞎闹吗?好问和楚材都才入学,年纪尚幼,那里能够比拼这样的题目?我看还是换一个题目,省的过一会儿闹出什么笑话出来!”郝天挺一听王修居然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立刻脸色大变,虽然他对于元好问的学识很有自信,但是自己的另外一个学生耶律楚材确实才入学,学识到底怎样还不清楚,现在让耶律楚材陪着元好问回答这样的一道题目,明显对于耶律楚材有些不利,再者他也怕耶律楚材回答不上,被其他学生耻笑,打击了学习的自信心,是以立刻让赵秉文这个山长发号施令,命王修换个题目。
    赵秉文也觉得王修这个题目出得有点过了,不在四书内,不在五经中,就算是他这个老学究也不能保证说的头头是道,更何况两个小孩子?但是赵秉文知道王修的为人倔强,既然让他做主考官出题,他就别想着让王修换个简单点的题目了,是以只能苦苦一笑,无奈的摇了摇头,给郝天挺一个‘你懂得’的眼神,然后就装作不管事,准备看一看元好问和耶律楚材究竟打算应对王修的‘刁难’。
    
   

第275章 比拼(中)
    王修出完题其实也后悔了,他刚才是带有情绪出的这道题,因为之前他正在给高年级的学生上课,结果因为元好问和耶律楚材斗嘴的事情,害的学生都跑出去看热闹,将他的课堂变得空无一人,恰好,郝天挺又找他来做主考官,他也就顺嘴答应了,并出了这样的一道绝壁很难的题目。
    但是王修出了名的犟脾气,绝对不会因为试题难度而把自己之前的决定给改变了,再者,他也想看一看元好问和耶律楚材究竟才识多少,就算是为难,他也打算为难到底了。
    元好问和耶律楚材在题目才出来的时候,都是一脸的惊讶,虽然之前他们就是用‘楚虽有才,晋实用之’这道题目斗嘴的,可现在王修让他们两人就这个话题往深里说,并暗含策论的要求,两个少年,不禁觉得有些棘手。
    不过少年气盛,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他们两更不会说退出,试题难,没有什么,再难不也有解决的思路吗?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大无畏气概,元好问和耶律楚材均下定心思,今天一定要让众人知道知道他们的厉害。
    转眼之间,议论纷纷里,王修规定的半刻钟准备时间立时就到了。
    当先答题的元好问立刻就站了出来,他先是对着裁判席上的几位先生和顾同、路伯达行了一礼,然后又向台下围观的学生行了一礼,行完礼数之后,元好问才张口说道:“今日承蒙山长、先生、两位大人还有书院各位同窗的赏识,前来观看我和楚材兄的比赛,真的很感谢大家能给我们这次机会,在我正式申请我的观点答题之前,请允许我向我的对手楚材兄说一声对不起,裕之不该用你的字号开玩笑的,另外,不管今天的比赛结果如何,我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
    元好问一脸的真切,全然没有了之前和耶律楚材斗嘴时候的尖酸好斗,而耶律楚材也感受到了元好问传递出来的善意,立刻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元好问的提议。
    眼见着元好问人虽小,却能有承担过错的勇气以及容人的雅量,裁判席上,顾同、路伯达、赵秉文、王修以及元好问的老师都不由得点了点头,颇觉欣慰。
    说完一通场面话之后,元好问也不再废话,立刻将话题引到今日答辩的主题上,一脸严肃的说道:“在回答如何解决楚才晋用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向诸位陈述一下楚才晋用的危害。”顿了一顿,将语气调整好后,只听元好问说道:“古语云,惟楚有才,自古以来,楚国大地,诞生了无数的人才,可这些人才,却因为在楚国无法容身,被迫流失他国。伍子胥有治世之才,楚王却由刚开始的信不过他,到最后杀了伍子胥满门,一气之下的伍子胥历尽艰险“过昭关”,跑到吴国谋政,帮助吴国厉兵秣马强盛起来,最后率吴国兵将杀回楚都,将死去的楚王“掘墓鞭尸”,搞得楚国国势从此一蹶不振。范蠡有济世之才,楚王却牙根儿就不想留用他,饱受楚王歧视的范蠡在怀才不遇中,只好跑到小邦越国,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助其成就春秋霸业。李斯有经天纬地之才,能辅佐社稷江山,但楚王不仅不用他,还深恶痛绝他,迫使李斯跑到秦国谋前途。最后李斯成为秦国丞相,实施变法,辅佐秦王嬴政“扫**而得天下”,成就不世伟业。从伍子胥、李斯、范蠡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国家,人才流失,造成的不仅是国内无将可用,更有可能让这些人才帮助他国反过来攻打自己的国家,如此可见,楚才晋用,危害极大。”
    台下正在听元好问引经据典一番长篇大论的西山书院的学生听到这里,立刻鼓起了掌声,就算是那些曾经被元好问在学识上刁难过的高年级学生,此刻也不禁对这个小学弟充满了佩服。
    面对众人的鼓掌,元好问微微一笑,然后拱手再次说道:“说完了楚才晋用的危害,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人才对于一个国家兴盛衰亡的重要性,更加明白了如果不能留住人才,就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而造成楚才晋用的根源是什么呢?无疑是昏厥无能,没有用人之明的楚王,正是因为楚王的昏鄙,才让那么多的楚国贤才成为使楚国走向衰败灭亡的罪魁祸首,假使伍子胥、范蠡、李斯遇到的是一个贤明的楚王,那么我想楚国不仅不会流失这些人才,还会大大使用这些人帮助楚国走向辉煌。因此,我认为,解决楚才晋用的关键在于在一个国家内部,君主要有识人之明,要有伯乐的慧眼,要有容人的雅量,要知人善任,要给人才提供可以展现自己的舞台,欲得人才者,必有识才之功、聚才之业、用才之道。识才是前提、聚才是核心、用才是根本,‘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无明主,孔明不过山野匹夫,无明君,韩信亦不过守城小卒。我的观点陈述完毕,谢谢大家。”
    随着一声‘谢谢’,元好问的对答算是结束,不过不管是之前以为元好问会说错话的郝天挺还是抱着看热闹的顾同、路伯达都被元好问的观点震惊了。
    路伯达在听完之后,更是忍不住的感慨道:“后生可畏、孺子可教,这个少年不简单,今日听他一席话,伯达我也算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啊!”
    随之,就是一片热烈的鼓掌声,显然,路伯达这个历经宦海沉浮的老人也对元好问的这一席话满是赞同。
    顾同同样也对元好问的回答感到满意,因为元好问的一席话也算是为他提了一个醒,让他以后在对待人才的时候,要以楚王为鉴,不能做自毁长城的事情。
    掌声如潮水一样的想起,经久不绝,所有人都被元好问的高论所折服,这一刻,元好问用他无可辩驳的逻辑、知识和口才向世人证明了自己。
    有喜有悲,众人都在为元好问折服的同时,却也为耶律楚材捏了一把汗,因为大家都明白,元好问师从郝天挺,学识斐然,那是有目共睹的,而耶律楚材这个才入学的学生,能够拿出比元好问更加精彩的见解出来吗?众人都有一些怀疑。就连主考官的王修,此时也一脸的后悔,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把耶律楚材放到元好问之前的,那样的话,耶律楚材还有一些优势,而现在,有了元好问刚才的观点,那么耶律楚材就得另辟蹊径了,而在他看来,这道题目,元好问的回答已经算是九十分了,想要拿出来更高的见解,无疑是难上加难。
    所有人的目光都开始聚焦在耶律楚材身上,就连元好问也觉得自己刚才话说的太激动以至于忘了后面还有个耶律楚材,现在倒好,自己把话都说完了,让耶律楚材该怎么办呢?
    众人的担心、期盼、同情之中,耶律楚材终究是站了出来,丝毫没有犹豫的站了出来。
    “好。”
    见到耶律楚材一脸无畏的站了出来,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在众人看来,不管耶律楚材之后的回答怎么样,只就这份勇气而言,已经是值得让人钦佩的了。
    耶律楚材板着小身体,向众人鞠躬行礼,然后清了清嗓子,用一口极好听的京腔说道:“诸位,说实话,方才听了裕之兄的一番见解,楚材觉得自己已经没了什么胜算,不过今天既然站到了这里,不说两句,总是不行,但是刚才裕之兄有说的那么好,是以大家在听完我的粗鄙之谈后,切莫骂我。”
    耶律楚材别开声场的开场白,顿时将还沉浸在元好问观点中的人们立刻吸引了过来,他的幽默和诙谐,更是让众人不禁为之一笑,之前抱着看笑话的心思,也大都收了起来,众人开始正视耶律楚材,想要听一听他所说的粗鄙之谈究竟是怎样的‘粗鄙’。
    “不错不错,小小年纪,就能有这份稳重,这份心思,确实不错,路大人,我看日后就让这小子跟着我摔打摔打吧,稍加锻炼一两载,定是张良、萧何一样的人物啊!”顾同本来就对耶律楚材的赫赫大名充满了敬佩,现在又见小耶律楚材不禁胆识过人,而且谦谦有礼,为人机智,一时之间,爱才之心大起。
    路伯达听到顾同居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将耶律楚材拉到自己麾下,不禁感到一阵惊讶,在他看来,耶律楚材虽然异于同龄人,但终归是个孩子,何须这般的重视?不过顾同既然已经说了话,他又不能拒绝,是以答道:“楚材的父亲,乃是我同年,不过不幸的是,楚材三岁的时候其父就去世了,这些年都是靠着其母杨氏的抚养拉扯大的,大人既然有招揽的心意,我看不如就问一问杨氏,楚材这孩子生性纯孝,只要杨氏答应,楚材一定会为大人所用的。”
    听完路伯达的话,顾同不禁暗笑自己求才实在太过心切了,怎么就忘了‘怀才如怀孕’那句话了,而就在两人窃窃私语的交谈之中,耶律楚材也正式开始了他的答辩。
    
   

第276章 比拼(下)
    “楚虽有才,晋实用之,关于其中典故,方才裕之兄已经说了很多,在这里,楚材就不再一一赘述,今天我也想用一个小的故事来为自己的见解做个铺场。”
    耶律楚材站在高高的礼台之上,脸上的紧张早已经不见,相反,这个时候他目光炯炯,成竹在胸一样,丝毫也不畏惧底下人群的议论纷纷,愈加高亢的说道:“楚国大地,人才辈出,可是奇怪的是,自从三闾大夫屈原跳江之后,楚地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像样的人才,等到了唐朝年间,更是流传起了一个‘破天荒’的故事——故事是说,唐中期,连续几届朝廷科举大考,堂堂的荆州府竟然屡屡剃光头,没有一个人名列进士榜上。所以被人们戏称为“天荒”,意思即为天子朝堂上的人才灾荒,不过这是用来讽刺楚地无人的话,天子的朝堂自是不会缺少人才的。多年以后,终于有个楚人中榜,荆州府的地方官员和民众高兴得奔走相告:终于‘破了天荒’。”
    说到这里,众人不禁为耶律楚材讲的这个故事感到好笑,亦有人觉得耶律楚材能够知晓这些坊间杂谈很是不简单,至少可以说明他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能采集民间众口相传的俚语野闻,是个不读死书的人。
    耶律楚材也笑了一笑,大概也是觉得以往号称‘惟楚有才’的楚地竟然无人可用实在可笑,不过接下来,他突然话锋一转,用近乎于逼问的语气向众人发问:“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在惟楚有才的楚地竟然多年无人应举,这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吗?”
    不待众人思考,耶律楚材一环套一环的接着说道:“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却是离不开楚国的历史渊源和当地的习俗环境。”
    “楚人是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的古老民族,他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奋斗求生的意志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思想抱负。但是,楚人却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处处防备别人,而且还善于用鬼神巫术来算计别人,形成了气量小,胸怀狭窄的民风,容不得别人比自己高明,比自己成功。‘问鼎中原’和‘不服周室’两个典故之中,固然有表达的楚人急于王霸天下的意思,可是其中却也隐含着,楚人认为周朝朝廷总是瞧不起自己,才寻找机会实施的反抗举措。所以,作为楚人,只要他们在一起就喜欢“窝里斗”,而一旦楚人当了官或拥有了一方领地,就不容许别人比自己的智慧高、本领强,想方设法也要把比自己强的人整垮、整倒、整走。楚国曾经有与秦国争夺华夏江山的强大势力,但由于不善于用楚人的人才,排挤人才,结果逼迫得经邦济世之才不得不逃亡他方求生存。到最终,更使楚国灭亡。”
    “由此可见,楚才晋用,最根本的是楚国的环境有问题,楚人没有容人的雅量,作为楚人中一员的楚王自然也不例外。”耶律楚材重重的挥舞着拳头,看得出来,他的内心此时十分的激动,他明亮着眼睛看着所有人,自问自答般的缓缓说道:“找到了楚才晋用的根源所在,那么我们就要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改变楚人不能容人,不能用人的问题呢,我想这要从制度上着手。”
    “怎样着手呢?一、要大兴教化,培养百姓崇尚圣贤教导,用至圣先师的思想去感化他们,用经典的力量去改变他们的固有思维,让他们知道,有教无类、三人行则必有吾师、见贤思齐,而不是在看到比自己贤明的人之后,就想着去打压报复排挤他,这不仅是君王要做的,更是治理州县的地方官员要做的;二、要将培养人才、尊重人才作为一种制度,一种环境延续,礼贤下士,求贤若渴,遍访贤才,不仅要将本地区的人才发现、任用,更要吸引外地的人才进入,使整个国家,都能有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如此,才不会出现楚才晋用,相反,只要做到了这些,我相信还会是晋才楚用的局面。”
    “我的见解就说到这里了,粗鄙之谈,一家之言,等不得大雅之堂,还请勿怪。”耶律楚材对着人群鞠了一躬之后,就淡然的退回到原先的位置上,他的脸上,看不到欣喜,也看不到悲观,而是一种出乎年龄的成熟和大气。
    “好,说得好,精彩,精彩!”一直都在关注耶律楚材答辩的主考官王修,第一个反应了过来,接着,就是满口称赞,而他的心中,更是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忧纯属瞎操心,这耶律楚材的回答,不仅是精彩绝伦,更是振聋发聩,见解之深、只独到,远远已经不是他所能想象的了。
    掌声、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不管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甚至是书院的老师,都被耶律楚材折服了。
    如果说元好问之前的回答是登堂入室,那么耶律楚材的话更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闻之,就能让人不自觉的为之叹服。
    元好问目光复杂的看着耶律楚材,他本以为自己已经答辩的很好了,没有想到,耶律楚材却能够看得更深刻,更加有条有理,元好问何等自负,不过此时,他却大方的走到耶律楚材的面前,拱手作礼说道:“楚材兄,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裕之日后再也不敢骄傲,一定潜心学习,还望楚材兄能够从中点拨,如此,裕之当感之不尽。”
    耶律楚材也早已经放下了之前斗嘴时的闲气,他本就是个豁达的人,骨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