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主宰江山 >

第219章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219章

小说: 重生之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猓潭痰牧礁鲈率奔淅铮且哺惺艿搅死醋越鲜可鸺呕蛏罨蚯车牡幸猓淙徽庑┏鹗樱遣⒉豢丛谘壑校钦獠淮砭驼庋鍪硬患诒狈ス丶笨冢诠抑亟ㄖ保僖恍┳韪簦比皇亲詈玫牧恕
    叶适听罢,不无忧虑的说道:“主公,匆匆提议迁都,恐遭天下人非议啊!”
    宋巩也附和道:“非议都是其次,关键是江南各族会不会从中捣乱,老臣听说他们在暗中秘密集会了好几次,怕是有什么阴谋,不得不防啊!”
    这个时候了,宋巩也顾不上会被人怀疑什么,连忙将前些时日江南大族约他赴会的事情说了一遭,他是南人,可是却也不想国家继续乱下去,况且顾同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也不想辜负了顾同。
    听着宋巩忐忑的将江南大族的集会说了出来,顾同脸上浅浅一笑,其实江南大族的行动,他一直都知道,锦衣卫在沈复的带领下,已经成功的监视了那些蠢蠢欲动者,是以这一次,只要江南世族还要狂妄的企图拼上一把的话,那么他肯定会丝毫不留情面的予以反击。
    大国之路,都是用鲜血和白骨堆砌成的!
    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华帝国,凡是阻挡在他面前的人,都将会无情的从这个世界之上抹去。
    “你们说的,我都明白。”顾同面色镇静的说道:“可是迁都一事,非行不可,国家陈弊许久,江南官场,冗杂不堪,如果不行迁都,那么我们的改革步伐,一定会被江南世族一步步的拖垮。”
    讲到这里,叶适和宋巩,脸上表情微微有些触动,自从他们做了吏部、刑部的尚书之后,对于这些,感受很多。官场之中的人情世故,让他们的好多想法,不得不搁置起来。
    看着感同身受的二人,顾同没有去挑破,而是继续说道:“迁都之事,非只为下一步的政治改革,关键也在于北方的战事。女真人现在是强虏之末了,下一步,我们的目标在于西北,如果都城继续留在江南的话,军令、物资调动,势必会受到阻延,是以为了国家的统一,迁都长安,也是非行不可!”
    顾同说完所有的话之后,叶适和宋巩才明白了他的用心之深、之远,二人究竟是有着抱负的人,是以很快就同意了顾同的迁都之意,同时,也拍着胸脯保证,会在亲朋、同年之中,宣传鼓动,争取在朝廷上争取到主动权。
    叶适二人的表态,让顾同很是欣喜,至少目前,关于迁都这件事情,已经做到了内部的统一,那么接下来,无非是在民众舆论、朝堂以及皇帝那里争取到主动。
    深知民心之重要的顾同,将迁都造势的工作交给了张复亨去负责,同时,他也下令,让路伯达、张嘉贞二人,着手整顿国库,将迁都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做好。
    知道迁都这件事情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顾同,最后对陈季常吩咐道:“季常,从现在起,临安城戒严,我会让沈复配合你,但凡是发现江南世族有人在暗中活动,全部给我抓起来。”
    陈季常点了点头,同时有些紧张的询问道:“主公,要不要调一些人马,监视江南各州府,我怕一旦迁都的事情传出去之后,下面州府会和江南世族勾连起来,还有出逃海外的夏震,此人掌握着皇后和太子,也不得不防啊!”
    陈季常的话,让顾同也觉得棘手。临安城现在有萧成、哲别两员大将坐镇,又有神武军、神机营以及江淮战场上邓友龙派出来的两万人马、胥鼎从山东红袄军改编来的新军带出来的一万六千多人,足可保临安城中无事,可是面对江南数十个州府,这些兵力,可就有些捉禁见肘了。
    想了一想,顾同说道:“季常,你以枢密院的名义,调任邓友龙回京出任兵部尚书,江淮防御使,让王大节出任,同时,任命毕再遇为副使,共同执掌江淮战场上的战事,命令山东京东防御使郭倪回京,出任兵部侍郎,山东战场,交给贺胡子负责。同时,邓友龙和郭倪各自带领两万人回防。”
    顾同的话音才落,陈季常、张复亨二人就微微颔首,显然,顾同的这道命令,正确不能在正确了。
    将邓友龙、郭倪二人调回临安,委以高职,将战争的指挥权交给能征善战的毕再遇、贺胡子等人,不仅可以加快江淮战事的结束,同时也能加强临安城的兵力,增加对江南各州府的震慑,多管齐下,势必能为迁都营造出一个好的态势。
    “主公,邓将军、郭将军带兵回防,会不会给江淮战场的战事造成影响?”叶适听到要调动四万兵马回临安保证迁都之事,心中不由得担忧了起来。
    面对叶适的担忧,顾同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江淮战事,无须忧虑,我敢断定,不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仆散揆之兵,必败!”
    顾同满怀信心的话语,让叶适有些看不明白,他以为是仆散揆的兵马没有了后勤供给,可是,却始终难以想到,拖垮江淮战场上女真兵马的关键竟然会是仆散揆本人。
    顾同拍着胸脯保证了不会影响江淮战事,叶适也只好按捺下心中的不安,积极开始为了迁都的事情准备。
    就在叶适、宋巩二人,争取一些可以争取的朝廷大臣的时候,邓友龙、郭倪二人,也都收到了枢密院发来的调令,看着加盖了枢密使的鲜红大印,二人不敢有所拖延,将战场上的指挥权,分别交给了相应的接任者,然后就带着兵马,火速回京任职。
    与此同时,王大节、毕再遇掌握了江淮兵马,贺胡子也火速到达山东战场,将郭倪的五万兵马接收,同时节制了红袄军的部分人马,从仆散揆大军的东边,发起了攻击。
    江北的陈平、符虎二人也不甘示弱,带领着晋军精锐的他们,趁着开春天气回暖的机会,发动了几次打规模的战役,夺下了仆散揆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城池,然后就和南边的王大节、毕再遇,东边的贺胡子一步一步的靠拢围近,将仆散揆的兵马,一点点的压制。等到元月结束的时候,仆散揆的兵马,只能在皖南活动了。
    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也让临安城中的顾同威名大涨,尤其是百姓之中,更是将顾同看作是武曲星下凡一样。
    趁着名声高涨的机会,觉得时机成熟的顾同,也不犹豫,立刻派沈复、路铎等人,将迁都一事,传散了出去。
    当迁都的消息,被有心传散了出来之后,和顾同的猜想一样,江南世族以及一些不愿意帝都北迁的州府实权派人物,立时活动了起来。
    迁都、迁都,被顾同这一手釜底抽薪逼急了的江南世族,也顾不上临安城中的近十万大军的虎视眈眈,一个个吵嚷着,要求面见皇帝,当廷议论迁都一事。
    本来打算下黑手将反对迁都的人一一灭掉,可是听到这些人要在朝堂上辩个高下,顾同心中一喜,就答应了下来。
    
   

第451章 迁都(下)
    “主公,都调查清楚了。”
    就在大朝议的前一天,沈复带着锦衣卫的将校,来到顾同府中,行完礼后,就立刻将一份反对迁都的人员名单递了上来。
    接过锦衣卫暗中调查出来的名单,顾同略略看了一眼,就觉得事情比之想象,还要棘手一些。
    只见满满的三张纸上,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名字,上面不仅有朝廷之中的大臣,还有地方州府的实权人物,还有一些财阀之类的大家族,无一例外,名单上的人有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是江南世族或者是世族门生故吏出身。
    沈复看着顾同面色凝重,不由问道:“主公,我看倒不如提前下手,明日就是大朝议了,万一朝议之上,这些人发难的话,恐怕迁都一事,会‘‘‘‘‘”
    顾同摇了摇头,否决了沈复的建议,并且说道:“杀人容易,可是要堵住天下万民之口,就难咯!国家供给,皆仰东南州府,是以不能像之前那样一味的用武力处事。”
    顾同一边说着,心中一边筹划着对策。
    从目前的势力对比来看,双方基本上可以算得上势均力敌,朝中中书省、枢密院、转运司、六部衙门主事基本上都是他的人,反对迁都的人以参知政事真德秀为首,加上御史中丞陆从权,在朝堂之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对抗的力量,可是关键的是真德秀的背后却是东南各州府太守、知府的支持。
    朝廷之上,顾同有着绝对的把握取得胜利,可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一旦强行推动迁都,那么东南各州府势必会对抗朝廷之命,作为整个帝国财税的重要来源的东南州府,话语权还是相当大的。
    顾同慢慢思索着,隐隐之间,他好像抓到了什么解开困局的关键,可是一时之间,却又难以想通透。
    “你先回去,加强对名单上的这些人的监视,一旦万不得已,就只能武力推动迁都一事,一旦动武,锦衣卫一定要迅速行动,配合朝廷的兵马,把这些叛乱分子全部拿下!”
    挥了挥手,将沈复送走,回到书房之中,顾同又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说实话,在北伐进行的最关键时刻,他是极不愿意和反对派势力撕破脸皮,因为一旦东南各州府起兵反抗,那么这个国家就会陷入到慌乱之中,江淮、山东两处战场的战局,也势必受到牵扯!
    况且朝堂之中,留一些反对派力量存在,也有利于帝国的政治生态良好发展。
    没有反对派,朝堂之上势必会成为一言堂,甚至没有监督的危害的顾同,是绝不愿意自己一手建设起来的国家,陷入到权力泛滥之中,所以,留一些反对派力量,也是必要的。
    顾同苦苦思索着解开目前困局的那个最妙的办法,就连楼念慈从屋外走进来也没有察觉到。
    楼念慈看着沉思之中的顾同,微微有些心疼的走上前,从顾同的身后将他抱住,然后依偎在顾同的肩头说道:“三郎,你辛苦了。”
    这些日子以来,顾同的付出,楼念慈全部都放在眼中,看着他废寝忘食的为了这个国家付出一切,她就觉得心疼。
    “没事。”拍了拍念慈的纤纤素手,顾同将念慈抱入怀中,缓缓的说道:“等迁都一事结束,回到长安之后,就能好好的歇息歇息了。”
    说着话,顾同的一双大手还不忘使坏,在念慈的大腿内侧轻轻摩挲。
    楼念慈脸色潮红的感受着下体传来的****,有心想将那双造恶的大手打掉,可是不知怎么,却又有些不舍,就这样,到最后楼念慈近乎忘情的‘嘤咛’的一声,这才将沉浸在享受之中的顾同惊醒了过来。
    看着面色潮红的楼念慈,顾同有些不好意思的将手收了回来,然后吻了楼念慈一下,说道:“等回到长安,就把你吃了,看你还敢不敢勾引本老爷!”
    楼念慈心中想着你就是现在吃了我,我也不会反抗啊,不过想到二人约定回长安后成婚,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她红着脸,循着话题问道:“三郎,方才你埋头苦思,是不是还是为了迁都的事情?”
    顾同点了点头说道:“正是为了此事。”说罢,就将锦衣卫探测到的反对迁都的力量大概给楼念慈说了一下,最后,顾同沉声叹道:“若非必要,我实在不愿意看到东南州府出现乱子,牵一发动全身,东南乱了的话,北伐之战,恐怕也要不了而了了。”
    楼念慈一边听着顾同的陈述,心中也开始思索解开困局的方法。
    虽然她是一介女流,可是毕竟是当年赵宋朝廷派到金中都行刺完颜璟的刺客,是以对于时局的分析和认识,她还是有相当的见地的。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楼念慈突然一笑。
    她点着顾同的鼻尖笑道:“我看你是关心则乱,其实想要平安无事的迁都北上,不过小事一件。”
    “嗯?”
    顾同惊疑的看着楼念慈,失声问道:“此话怎讲?”
    楼念慈本来还想捉弄捉弄顾同,可是看到顾同脸上的急切,就只好收起玩弄之心,正色道:“破题之关键,不在你,亦不在真德秀之流,其实,只要天子说一句话,此事,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天子?”顾同细细思考着楼念慈的话,想到最后,不禁一拍脑门,笑道:“可真是当局者迷了,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楼念慈说的不错,不管是东南州府还是真德秀等人,现在的朝廷,还是大宋,朝廷的主宰,也理当是天子赵扩,只要赵扩在这件事情上点头同意迁都,那么不管是谁,在站出来反对迁都的话,都会背负上违抗圣命的罪名。一旦抗命,那么就算是他手中势力再大,也会站到舆论的下风向。
    况且在皇权至上的今天,反对皇帝,违抗圣命,这种事情必然没有多少人敢做,如此,也可以将反对派的力量分化。
    楼念慈一语惊醒梦中人,顾同当即也不迟疑,他必须赶在大朝议之前进入皇宫,面见赵扩,并将迁都的事情说出来,只有争取到赵扩,这场迁都之战,才算是真正的胜利。
    顾同来到皇宫前,几乎没有什么阻挡就进入到了皇宫之中,现在皇宫的禁军基本上都是神武军,是以也没人敢阻拦他。
    顾同见到赵扩的时候,赵扩正在御花园中散步,看得出来,经过临安宫变,身体、精神饱受打击的赵扩,这个时候已经恢复了很多。不过从他的面色之中,还是能够看得到一些忧虑。
    顾同转念一想,也对这个悲情皇帝觉得同情,毕竟夏震劫去了赵扩的皇后和儿子,这种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会是一种打击。
    经过一番通传,顾同和赵扩在御花园的暮归亭中见了面。
    赵扩看到顾同,有些疲累的问道:“顾卿,朝堂之中,大小事情,朕已经交给了你去负责,怎么,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已经无心政事的赵扩,看到顾同,没来由的就一阵头痛。
    顾同也不废话,直接将打算迁都的想法给赵扩说了出来,并解释道:“迁都一事,牵扯重大,臣不敢擅自定夺,望陛下圣裁。”
    “迁都?”
    赵扩面色一变,却不知道他的心中想着什么。大概过了半刻钟左右的时间,赵扩突然发声道:“也罢,临安终非是久居之地,太祖立国,就是以北方为基,汴京残破,那就听顾卿的,迁都长安吧!”
    赵扩说完,就右手支着脑袋说道:“这件事情,明日朝会上朕自会向众臣去说,顾卿辛苦了,早些回府吧。”
    顾同看着赵扩,有些琢磨不来他的心思,只好行了一礼,就出了宫去。
    顾同走后,赵扩拉着贴身太监崔明的手说道:“迁都也好,这个皇宫,朕已经待透了,皇后、太子,他们都不在了,留在这里,又有什么意思,走吧,走吧!”
    其实,自从韩侂胄被杀之后,赵扩就已经对于这个皇宫有一种恐惧感了。此时顾同提出迁都的提议,却也暗暗附和了赵扩的心思。
    赵扩爽朗的表态,让顾同有些不敢相信,只好做着两手打算。
    次日大朝议,乃是临安宫变之后,赵扩第一次上朝,真德秀、陆从权等人,卯足了劲想要告顾同一状,可是还不等他们开口,就听赵扩让太监崔明宣旨。
    崔明捧着圣旨,朗声道:“临安宫变,朕心沮丧,自觉临安非帝王居所,现北方渐渐安定,朕决心迁都北上,然汴京残破,闻听长安乃帝王居所,且气象日新,是以,令丞相顾同,负责迁都长安大小事宜,钦此。”
    崔明宣完旨,赵扩也懒得继续在朝堂上待下去,不等众臣表态,就挥手宣布退朝。
    看着赵扩离去时分的落寞身影,真德秀等人气急败坏地大骂这是顾同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于此,顾同全然懒得理学,有了赵扩的圣旨,他就相当于有了合法权,迁都这件事情,谁要是还敢反对,那就不是对抗他一个人了。
    果不其然,当赵扩的圣旨传到地方州府的时候,那些本来打算反对迁都的大臣,全然不敢在反对了。
    趁此时机,顾同也立刻部署起来了迁都的事情。
    
   

第452章 战淮(一)
    赵扩的圣旨,让真德秀、陆从权等人,清醒的认识到了迁都一事,完全没有商榷的余地。联想到史弥远、钱象祖等人最后的下场,真德秀、陆从权等人,只好收起心思,附议迁都。
    大朝议结束,顾同很快就命人将赵扩的圣旨,分抄天下州府,同时命坐镇关中的辛弃疾、陆游二人负责营建行宫之事。顾同不想在国力维艰的时刻,浪费大笔的钱财建造宫殿,可是为了让赵扩到了长安城后,继续享乐,他又不得不建造一处宫殿出来。
    不过在给辛弃疾的书信之中,顾同更多的意思是想通过迁都一事,营建长安城,好让这座千年古都,焕发新机,同时以城市建设为契机,带动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
    长安城的营建工作,顾同甩手给了辛弃疾去负责。临安城这边的迁移工作,有陈季常、路伯达等人全权安排,他也非常放心。政务之上,张复亨一双慧眼稳稳的给他盯着,也不会出什么差错。趁着这个空档,顾同将目光转移向了江淮战场。
    在顾同的计划之中,二月中旬,这场打了将近两年时间的战争,务必要彻底结束。
    既然要迁都北上,那么中原必须安定,更何况江淮诸州府,连年征战,民力疲惫,早已不堪重负,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只怕将来重建工作将会花费巨大的气力。
    听到顾同要前往合肥府亲自指挥江淮战事,陈季常等人自然不同意。
    “主公,您现在是朝廷柱梁,不可离去,战场之上,形势变化多端,万一要是发生不测,那可如何是好?”陈季常担忧的说道。
    顾同自然明白陈季常等人的心思,可是临安城中大小事宜他都放手了出去,一来空闲无事,二来江淮战事她始终不放心,是以对于前往合肥府指挥战事,他的态度也很是坚决。
    看着陈季常,顾同说道:“季常勿忧,临安城中大小事宜,有你们在,我放心,但是江淮战事,不能拖延了。一旦持久下去,先不要说将士们会疲惫不堪,就说战场上的几个州府,所要承担的压力就非同一般。所以,我一定前往坐镇。”
    顾同态度坚决,陈季常也知道想要改变顾同的心意是非常困难,所以百般不愿意的说道:“主公去了,一定要保证安全,这样吧,就让萧成、哲别二位将军都随着您去,这样我们也能放心啊。”
    “哲别跟着我,萧成留下来,临安城必须要有个贴心的大将留下来我才能放心!”顾同坚决的说道。
    陈季常无奈,只好同意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