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第7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护的水平肯定会让飞机攻击无果。”
“是吗?一千马力并不是飞机发动机的最终功率,十年之后飞机发动机功率将达到两千匹,炸弹的重量超过八百公斤,同时鱼雷的投放条件也会更佳……”说着,杨锐拿出一张总参海军办公室提供的图表,道:“这是我方关于俯冲轰炸机投掷炸弹的总结,即便对七点二五英吋装甲,俯冲轰炸机也能从五千米高空用八百公斤的炸弹将其击穿。殿下,战舰的甲板能铺设多少英吋的甲板您应该非常清楚。退一步说,即便炸弹不能击穿水平装甲,也能清扫甲板一切防空火力,而一旦缺少这些防空火力,战舰又如何抵挡飞机的密集鱼雷攻击?”
“阁下……”在说不过的伏见宫博恭王又要把自己全封闭起来时,岛田繁太郎再道:“飞机要挂载八百公斤炸弹从五千米高空俯冲,这种飞机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制造出来吧。飞机的发动机能够改进,战舰的防护装甲也能改进。矛与盾之间有时候是矛锋利,有时候又是盾坚固,怎么能因为矛的暂时锋利而彻底放弃盾呢?”
能做参谋长的人思维自然很快,看杨锐以数据说话,岛田繁太郎立即以矛与盾做比,只让伏见宫博恭王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而杨锐的眉毛则拧起来了。他看着岛田繁太郎道:“飞机从二十多年发明到现在,其进步速度远不是战舰能够追平的,再过二十年,飞机发动机也不再是螺旋桨式而是喷气式,这一点欧洲诸国航空界人士都是认同的。到时候喷气式飞机速度和功率将大大超过螺旋桨式飞机,炸弹不再是以公斤计而是以吨计,那时战舰能有什么盾来抵挡超过两吨的俯冲炸弹?”
杨锐说完又把日本人看了一遍——伏见宫还是一副‘我就是听不进’的欠抽模样;岛田繁太郎眼睛则在骨碌碌打转,想找出反驳理由。杨锐见此再道:“我知道,很多人把中国海军现在所走路子等同于法国海军以前曾走过的路子,还有人更以为中国老是提航母必胜论,是因为想霍取中日联合舰队的指挥权……,呵呵,谁叫贵国海军的优势是战列舰,而我国海军专长于航空作战呢?有这种想法并不是什么过错,但无视技术进步只会付出惨重后果。我们和美国相比,工业实力本就是远远落后,如果在战术上还落后,那连战胜的希望都没有。”
“那阁下认为应该不造战列舰而造航母,可条约的限制……”与伏见宫不同,这是岛田第一次见杨锐,对这个有亚洲第一军事家美誉的人,他还是抱有极大的兴趣。
“我们的工业水平在上升,而美国的工业则在下降,条约到期之日就是美国退出条约之日。一旦彻底放开手脚,不是我们得益而是美国得益。我们唯一可行的策略就是自己多造航母,同时想办法让美国多造战列舰……”
杨锐的策略让伏见宫再次闭耳,这种策略在他看来是寻死之路,但杨锐怎知他的想法,只自顾自道:“美国不是俄国,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劳师远征,全歼之后不可能有第二次决战,而美国不同,即便第一次我们歼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两年后明白航母重要性的美国将造出我们无法企及数量的航母,那时候的决战才是最艰难的。”
“可是米国人根本不会打战!”岛田繁太郎说着所有日本军官都挂在口中的东西,一战美国陆军打酱油行为更是让这种说辞深入人心。
“美国人不会打仗?”杨锐看着认真的岛田繁太郎发笑,同时也很苦恼——复兴军陆军对日本陆军、德国陆军的胜利建立了足够的威望,使日本陆军将领接受机械化作战的思路毫无异议,但复兴军海军却没有足够成绩压制获得对马海战胜利的日本海军,所以现在弄得矛盾重重。
“技术越是进步,战争就越会演化成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对决,在这一点上,特别是工业实力上,我们最多只及美国人的三分之一,所以我一直认为海军条约所涉及的吨位比例全是水面上的浮冰,真正的问题在水面之下——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这两点我们不占优,即便战舰吨位一比一又如何?难道一次决战后美国人就会投降或求和?”
杨锐道,“美国军队之所以无所建树,是因为美国军队从来进行过长期战争,除了内战。而且,对于一个大部分是基督清教徒的国家,我们根本不应该怀疑其士兵的牺牲性。中日和美国之间的战争绝不是抢夺殖民地的战争,它只会是十字军东征的翻版。在那些美国士兵看来,他们绝不是为了殖民地、为了切身利益打仗,他们是在与魔鬼抗争,死后是能上天堂的。要说这样的军队没有战斗力,那简直是侮辱人的智商……”
伏见宫这次耳朵是半闭半开,岛田则有些面红耳赤,他再想反驳时,杨锐却不再理论,只道:“黑龙江油田马上要开采,如果条件允许,我可以说服当地领主,准许日本海军入股油田。”
库页岛油田虽然储量‘丰富’,但石油埋藏的太深以致日本人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而在去年开始的大采购中,见中国人又是钻机、又是输油管道,大家都猜到黑龙江油田储量惊人。这一次伏见宫博恭王跑来除了条约之事外,另一个就是油田了,他希望杨锐能允许右日海军主导的公司入股油田。此时听闻杨锐主动说起油田,伏见宫的耳朵霍然全开,他道:“阁下,油田将有多大产量?”又担心杨锐来个远期,他再道:“就在这十年内能有多大的产量?”
“最少两千吨!”杨锐竖着两根手指看着日本人,只觉得他们太二。“建成后年产石油最少两千吨,我可以做主,分八百吨给日本。日本海军的股份也就定在八百吨。如果不够,我可以让出属于中方的产能,以该油田实际成本出售给日本。”
“阿……”伏见宫忍不住啊了一下,眼睛亮了又亮,八百吨已经完全满足日本当下对石油的需求,这可是库页岛产量的四十倍。“阁下……”他吞着口水,“阁下,请问是什么条件?”
“条件很简单,那就是日本八万吨航母吨位建造、使用、训练、以及相关海军航空兵建设都纳入中国海军管理体系,以使两国海空力量密切协作、融为一体。”杨锐道,“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期时,如果我们大家还是谁也不能说服谁,那就干脆来一次实战演习,届时航母胜则两国海军以后就造航母,反之则造战列舰。”
“阁下,是单纯的战列舰舰队对阵空母舰队吗?”伏见宫博恭王还在思考,岛田繁太郎则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国的观点并不是认为空母毫无作用,而是认为空母和战列舰结合……”
“不是结合,是飞机掩护战列舰决战吧?”杨锐及时纠正道。
“确实如此。”岛田繁太郎点头承认。在此时的日本海军中,除了海军大佐井上成美一人,其他任何人都不敢忽略战列舰的重要性,包括军阶最高、曾任天城号航空母舰舰长的山本五十六少将。真实进行实战演习,日本战列舰舰队就不能缺少航母。
“那也行。演习就以我国海军六艘航母为主力,以太平洋特鲁克岛为基地,与以日本单冠湾为基地的日海军主力发生交战,双方就争夺硫磺岛海域的制海权吧,我军海军陆战队一旦登陆硫磺岛机场,陆基轰炸机便可空袭整个日本,所以占领硫磺岛机场即为胜。如此演习贵方看如何?”杨锐略作思考便答应了岛田的条件。条约到期时日本最多只有四艘航母,即天城、赤城两艘大航母,还在船厂的龙骧,以及日本第一艘航母凤翔。至于造完龙骧后还剩余的一万五千吨吨位余量,在实战演习时是造不出来的。
天城赤城两舰按标准舰载机为一百四十四架,再算上龙骧的二十四架、凤翔的十五架,也就只有一百八十九架;而中国海军六艘航母每艘舰载机设计量都在七十二架,届时再替换可大幅度折叠机翼的舰载机、并进行甲板系留,单舰舰载机数量可提升至八十到八十四架,总计四百八十多架飞机肯定可以把日本海军轮一遍。
杨锐这已经是邀战了,岛田繁太郎快速思考的同时又看向伏见宫博恭王,他最后挣扎道:“日方既然是防守,那么理当能使用岛上的机场,并设布置一定数量的航空队和陆军”
“我国海军是模拟美国海军来袭,规模、时间日方都大致清楚,再布置陆基飞机就没什么意思了。”杨锐反驳道。“再说,日本海军总不能赖在陆基飞机的保护网下吧。硫磺岛上有机场,可其他岛上也有机场吗?”
即便中国航母舰载机只有四十二架,但数目的悬殊伏见宫博恭王还是能大致算到的,不过他拦下了还要为己方争取有利条件的岛田,只问道:“阁下,仅凭橡胶子弹和石灰粉炮弹,如何确定进攻飞机是否被击落?”
“实弹也行。”杨锐寒芒一闪,接口说道,“我军训练和演习都规定了伤亡率,所以伤亡不必担忧,但飞机击落不怕,战舰如何才能证明已被飞机击沉?总不能上实弹吧?”
每一艘战列舰都是日本海军的命根子,一听两位大佬要玩真的,岛田繁太郎立即打圆场道:“阁下、殿下,我们还有五年六年时间,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总会有办法的!”
“不,如果不用实弹,如何才能获得实战效果?”伏见宫博恭王一把将岛田繁太郎推开——每次听杨锐宣扬航母必胜论,不太善于言辞又要主意礼节的他只能闭耳不听,真来一次近似实战的演习,将是对杨锐观点的最好反击。“如果真如阁下所说,战列舰已经过时,那被击沉将也是战列舰的最终宿命,只不过时间提前了一些而已,这没什么好可惜的。这件事情我会亲自汇报给天皇,你就不要费心了。”
“亲王殿下好魄力!”被日本海军的顽固派弄得很不爽、早就想抽日本人一顿的杨锐对伏见宫的如此明理极为赞赏,“那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吧。演习时间放在神武二十五年好了,框架就是我刚才说的框架,届时大家真枪实弹,好好决斗一场,一较高下!”
“一言为定!”伏见宫举着手道,他是想与杨锐击掌为誓。
“一言为定!”杨锐与他击了一掌,慨然而道。
壬卷家与国第九十四章露底
未能获得杨锐在反对伦敦海军条约上的支持,但却意外的获得八百吨可满足全日本每年所需的石油,伏见宫博恭王对此行是极为满意的。而与中国海军的实战,他并不认为自己会吃什么亏——他明白航母的优势在于远距离攻击,可一旦涉及到夺岛战,航母其巡洋舰标准的火炮和装甲,一发战列舰炮弹也不能抵挡。他相信日本海军能如忍者一般在黑夜中逼近正在登陆的中国舰队,而后武士刀般的炮击将让他们魂飞胆丧……,不过,毕竟是盟友,他会下令指挥官适可而止的。
伏见宫博恭王构想如此,杨锐想的却不是实战战术,这并不是他要思考的东西。对于他来说,日本最具价值的是其海军和地理位置。海军虽不会像陆军那样独走,但海军几乎全是舰队派,且深深陶醉于对马海战式的一战定输赢的大决战中。对这种人、或者对日本海军,讲理是行不通的,真正能说服他们的就是击沉几艘战列舰
——虽然杨锐从一战就告诫过日本人,建造战列舰时务必留出余量,以待后面改装时能得到三十节的速度,但日本人却置若罔闻,他们认为杨锐不懂海军。十艘巨舰如此,要想改造等于重新设计,工作繁杂且费用惊人,在杨锐看来还不如直接击沉几艘,剩余几艘留作看家护院的好。
之后彻底转型的日本海军将抛弃巨炮,完全掉到自己的碗里来。只是,的能造多少艘航母呢?还有,自己又能造多少艘航母呢?杨锐又开始思索起这个重大问题。只是他对真正的太平洋战争史并不了解,也未能从穿越小说中借鉴确实的数据,知道的仅仅是日本海军到后期不是没航母而是缺飞机;而美国,二战期间造了三十万架飞机,数千艘自由轮,航母有说二三十艘的,又有说一百余艘的……,他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的,但可以确定是,一旦德国不在欧洲挑事,全力以赴太平洋战争的美帝,其航母飞机将铺天盖地而来。
自己呢?即便西面斯大林同志文明观战,又能造出多少航母、能培训出多少飞行员?航母暂时不说,飞行员的培训费当下是六万华元,十年后飞机价格更高、速度更快,其培训费肯定会超过十万,一万名飞行员就是十亿,十万名就是一百亿,这仅仅是新手培训,战时这些人的花费用将更加惊人;
除此,开战前全国工业系统的升级扩充、交通通讯设施的更新扩建、各式生产辅助人员的招募和培训、各项实验研究的加速和立项……,在还没涉及军事前就要花费一百亿以求夯实战争基础;等涉及到军事,则是各种新式武器的实验和列装、军队的扩充和训练、从马绍尔群岛往西只到沪上这些昔日被华盛顿条约限制的海岛防御工事建设、航母舰队的建设、商船队的建造……,这些投入肯定超过三百亿,而这个时候,战争根本还没开始。
杨锐想着总参谋部所提供的情报,感觉战争就是花钱,自己却没有多少钱可华——按照商情局以及同济大学堂经管学院的报告:神武二十九年,中国GDP仅为五百六十亿华元,日本则很不明朗,估计在两百亿到两百二十亿华元之间,加上朝鲜的七十亿华元,能够投入战争的经济体量仅为八百二十亿华元左右、也就是四百亿美元出头。
这单看数量确有美国的四成,但正如农业国和工业国的税赋云泥之别一样,两种经济体所能抽取的资源比例完全不同;而且,底子太薄的中日朝并没有多少经年余财用于战争,因此,总参认为除去战前三百亿元的投入外,战时(以五年计),平均每年的军费开支为两百八十亿元,总额为一千四百亿。如果超过这个限额或支撑这个额度——每年两百八十亿的时间超过五年,经济崩溃、动乱叛变便极有可能发生。
一千四百亿看上去很多,但变成钢铁、弹药、石油、战舰就会变得很少,而原子弹——总参特种作战部最近的一份报告给了杨锐的一闷棍:混元弹对海上航母编队的杀伤率不高,尤其是当量不超过十万吨的设置下。唯一庆幸的就是附带辐射杀伤对于舰船的损害。只是,美国舰队怎么可能集结于一处?航母编队绝对是以舰队的模式分散,每个舰队又会分成小队,其间隔距离将使原子弹实效。杨锐所知的美航母编队,不是日式的六艘编队,似乎是两艘编队。若真是如此,那两艘航母一颗原子弹,这到底要扔多少颗出去?
原子弹扔在海上浪费,想扔到美国就要跨越一万多公里,这只能依靠飞机和导弹。B29这样的轰炸机虽在B17的基础上研制,但研发费用还是花了三十亿美元,有这些钱还不如投资于导弹,二战德国V2导弹的研发经费据说是数亿马克,但按科普,这些钱还包括V2生产基地的建设费用,研发经费自布劳恩第一次见希特勒起每年也仅有五百万马克左右。
与研发经费三十亿的B29相比,导弹完全是廉价武器,虽然杨锐需要的是比V2更强大的A10或者A11的洲际导弹。即便不能洲际,也可在距离美国三四千甚至一千公里以内的海域发射,实在不行就由大型潜艇自海面发射,只是可惜的V2导弹精度低的令人发指,万一射到墨西哥或英属加拿大怎么办?导弹是不贵,但原子弹绝对不便宜。
久久沉吟后,杨锐不得不再次感慨战争受限于科技树,科技没发展到一定程度,导弹的精度高不到哪里去。只是自己此时最欠缺是那颗科技树呢?
“怎么,真要和日本人打仗啊?”见杨锐轻轻的用折扇敲头,陆眉关切的道。男人的思路是她无法企及的,她还以为杨锐在头疼日本人。
“不打疼日本人,日本人是不会服气的,特别是海军,他们对之前那一仗还有些不满,以为只是输在自己措手不及上。”杨锐的思路被陆眉的问话拉了回来。
“可两国不是盟友们,真要打沉了日本军舰,那两国关系……”陆眉委婉道。
“打沉了日本军舰两国关系当然会受影响,他们一定会给飞行员授勋的。”杨锐笑,他想到了策划烧死数十万日本人、而后荣获日本最高级别勋章的李梅。“日本海军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将军级别的军官除了一个,其他全都固执己见、不想改变。这只能靠血的代价才能改变这些人的思想,如果不这样,日本海军三十万人就难以体现价值。
海军不比陆军,要建立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和金钱,不借用日本海军的力量和现有基础,我们现在就要进入战备状态了,而且……”
杨锐说到而且便止住了,陆眉追问道:“而且什么?难道几年后真要打仗?”
“不而且什么。”杨锐没把自己对中国海军的担忧说出来,只回答后面那个问题:“我们当然不想打仗,好好挣钱都来不及。就担心有些人眼红,市场上竞争不过,那就战场上消灭。不这样,美国就会精神分裂……”
看着半知不解的陆眉,杨锐解释道:“美国人因为自己的经济成就而骄傲,工业界更以福特生产制而自豪,经济危机却砸碎了他们的好梦,市面的不景气使得数百万工人失业。如果之后美国商品逐渐被更好、更便宜的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代,那么其国内工业将会一蹶不振,越来越衰弱。
而美国又是国家,一边是身无分文的失业工人,一边是腰缠万贯的资本家。不对外输出战争、靠军备拉动就业,那就只能在国内重新分配资源,恰好为此提供了足够的台阶。但这却和美国的自由传统相悖,钱再多也是私有财产,富人不愿、也不该无限度交税收去救济穷人,可按照民主原则没工作的工人握有选票,他们有权利让国会增税,于是精神分裂就来了——是要维护个人自由、还是要保证民主,这是一个问题。
救济是一时的,经济不但不好转反而越来越衰弱,越衰弱就越没有资金投入科技,更新换代下美国商品会越来越落后,工厂最终倒闭破产,这种情况还要经年累月的救济穷人。有钱人怎么能受得了?”
“这就选择国内重新分配的结果,但对外输出就不同了——这一切其实都是中国人的错,他们抢了本属于美国的生意、属于美国工人的工作,还制造了这次经济危机……”杨锐笑着说出美国生活杂志上某文章的观点,上面认为经济危机是中国人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