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天国当附马 >

第131章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131章

小说: 回到天国当附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丰的本意是由八旗之人担任神策军将军一职;可八旗的情况实在是太遭;根本找不出一个可以担此大任的人选来;没奈何;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绿营之中简拔了一人出任这神策军将军一职;那人就是郭文兵。而郭文兵出任这将军一职也颇有戏剧性。

    郭文兵原是驻防京师绿营中的一名游击将军;在一次护从咸丰出外狩猎的时候;无意中救了咸丰的性命;于是;咸丰便记住了此人;后来;他又发现郭文兵的确是个人才;所以;咸丰尽办法提拔他;直至让他出任这神策军的将军一职。

    “皇上;谁又天生会打仗;不要紧;只要打上几仗;有了经验;这必定是一支生力军;老臣看好他们。”恭亲王道。

    他口中虽是这样说;但心中也属无奈;如果有其它更好的选择;他会让这个生手去力拼强大的太平军吗;显然不会;他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只希望这支新军不要让他失望才好。

    “好;既然恭亲王愿意力保;朕就传旨让神策军赶往前线;增援合肥守军。”咸丰大声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咸丰又显得有点豪情万丈了。神策军是咸丰提议组建;他当然是希望神策军能够打出威风;既为他挣面子;又能保证大清的江山稳如泰山;何乐而不为呢?

    “两位将军如何安排;谁正谁副;还请皇上圣裁?”恭亲王请示道。

    “郭文兵为正;邓定公为副;命二人收拾停当;立即起程;率军赶赴合肥听调。”咸丰帝不假思索地道。

    “是。”恭亲王道。

    “好了;你跪安吧。”咸丰道。

    “老臣告退。”恭亲王退出。

    很快;神策军就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咸丰率领文武百官;亲自为神策军饯行。

    众多的礼仪之后;二十万神策军便在郭文兵;邓定公的率领下向合肥进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二十六章 各怀鬼胎

    正当神策军往合肥赶来的时候;僧格林沁已先一步收到了咸丰皇帝的诏书;一封明诏;一封密诏。

    两份诏书让僧格林沁是一喜一忧;喜的是他终于可以一展自己的抱负;明正言顺地统率大军与太平军作战。

    他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想让别人看看;这能对付太平军的人;除了曾国藩之外;还有他僧格林沁;这一次;机会终于来了。

    而他忧的则是;皇上对曾国藩的态度又开始动摇了;他是好不容易才说服咸丰下定决心惩办曾国藩;但仅仅因为这么一次意外;这事可能又要泡汤了;下一次再想遇上这样的机会;又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他心实有不甘。

    老实说;在如此危急的关头;他也赞成启用曾国藩;但如果危急解除;他还是希望可以趁势搬倒曾国藩;因为曾国藩这人存在这世上;本来就是大清的一个威胁。而咸丰的这一封诏书;却让僧格林沁感觉曾国藩又有了咸鱼翻身的可能;铁帽子王怎能不忧心。

    僧格林沁虽然心中有很多的想法;但考虑到当前的形势;他还是需要以大局为重;而何为大局呢;大局自然就是击退太平军;其它的事都可以容后再说。他轻叹一声;打定了主意;决定先把这主帅之位稳稳当当地接过来再说。

    他打算明天先召集前线的诸位将领见上一面;宣读一下皇上的诏书;公布一下朝廷的决定;并以此来了解一下诸将的想法;他知道;对湘军来讲;他毕竟是一个外人;如果他想在短期内整合这前线的几十万军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此事又拖不得;难也要办;而且他还必须将此事处理好;不能有半点闪失。

    除了这些头疼的问题之外;也并不是没有好消息;二十万神策军即将赶到;这对处境不妙的合肥守军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剂强行针。神策军算得上是皇上的亲卫军;而领军将领中的邓定公又可算做是他的亲信;如果算上这两层关系;他指挥起来这神策军来;应该可以得心应手;这给了他更大的信心。

    僧格林沁思前想后;将这其中的每个关节;认真地;反复地推敲;以求做到尽善尽美。

    “王爷;李大人来访。”正当僧格林沁绞尽脑汁地推算这些问题的时候;忽有近侍进来禀报道。

    “李大人?哪个李大人?”僧格林沁不悦地道。

    “王爷;曾国藩大人手下的军师李鸿章;李大人。”近侍见僧格林沁脸色不悦;小心翼翼地道。

    “李鸿章?这个时候;他来干什么?”僧格林沁小声地嘀咕道。

    “奴才这就去告诉他;说王爷睡下了;让他改日再来。”近侍见僧格林沁似有回绝的意思;所以讨好地道。

    “嗯。”僧格林沁嗯了一声;算做是回答。

    近侍得令;转过身就欲去回绝李鸿章。

    “慢着。”就在近侍转身之际;僧格林沁又改变了主意。

    听到僧格林沁出声;近侍立马掉转头;重新恭敬地在他面前站定;低下头;准备聆听王爷训示。

    “还是见一见吧;你将他带到客厅等候;本王在那里见他。”僧格林沁吩咐道。

    “是;王爷。”近侍说完;便去安排。

    不一会儿;僧格林沁便在客厅之中会见了李鸿章。

    必要的礼节过后;曾国藩便开门见山地问起李鸿章此来之目的。

    “军师;天色已经不早;你这么急来找本王;所为何事?”僧格林沁直接了当地问道。

    如果是有心人;他定会留意一个小小细节;那就是;僧格林沁将这军师二字叫的也太过于亲热了;要知道;只有湘军自己人才会如此称呼李鸿章;而其他外人;一般都是称之为李大人。看来僧格林沁是有意与李鸿章拉近关系;以便可以顺利地统领前线的湘军;因为他心中非常清楚李鸿章在湘军中的地位。

    “王爷;下官有一要紧事;不得不禀报王爷;如有失礼之处;还请王爷见谅。”李鸿章谦卑地道。

    “何事如此紧要;军师但讲无妨。”僧格林沁装着毫不介意的样子道。

    “下官得到最新消息;曾大帅已被太平军生擒。”李鸿章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什么;你说什么;生擒?你说曾国藩被生擒了;此消息是否属实;你从哪里听来的?。。。。。”僧格林沁一连问了一大堆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他听到此话之后的震惊程度。

    是啊;无论何人听到这样的消息;又岂能无动于衷;堂堂大清主帅;竟然被敌方生擒;此是何等耻辱之事;大清朝的颜面何在;大清的威严何在。

    如果曾国藩仅仅是被杀或者说自杀以殉国;对大清朝廷来说;也不全是坏事;朝廷完全能以此做为契机;发动舆论攻势;将曾国藩打造成一个坚贞不屈的爱国英雄;从而达到鼓舞全**民士气之目的;可偏偏他却被生擒了;如果此事传扬出去;大清国的威风必定扫地;搞不好;甚至会动摇大清的根本;僧格林沁都不敢再往下想。

    曾国藩啊;曾国藩啊;你真是罪该万死啊;僧格林沁心中是悲愤交加。

    李鸿章早已经料到僧格林沁会有这样的表现;所以;他也不觉得奇怪;只是;有一点让人不明白的是;一直想掩盖曾国藩被擒真相的李鸿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要这样说呢?这就有点不同寻常了;这其中必有原因。

    原来;就在僧格林沁收到诏书的前一天;李鸿章也收到了恭亲王给他发来的私人密件;在密件中;恭亲王将大致的情况向他作了说明;并让他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找回曾国藩。

    李鸿章从信中得知僧格林沁将出任临时主帅之职后;已经明白;纸是包不住火了;他们原先打算在将僧格林沁哄骗走之后;再想办法营救曾国藩的计划是行不通了;因为僧格林沁一旦出任主帅;那曾国藩被擒之事迟早都会浮出水面;到那个时候;不但没办法营救曾国藩;而且;他们还会因此犯下不得原谅的重罪;既害了曾国藩;又害了他们自己;所以;他思之再三;决定向僧格林沁坦白;但坦白也要有一定的技巧的;那就是必须自圆其说。

    “我们也是在今天才证实曾大帅被太平军擒获这个消息的;而这个消息还是我们安排在太平军营中的一个死士拼了性命才送到我们手中的;至于太平军如何擒住大帅;那就不得而知了。”李鸿章的这段话算是对僧格林沁先前一连串问题的一个答复。

    李鸿章虽然是在搪塞僧格林沁;但说到曾国藩被擒这事;他也不禁有点黯然。

    “如此这般;该当如何?”僧格林沁没料到这事竟然变化的如此之快。

    曾国藩被擒将很多事情都复杂化了;原本还在他们掌控之中的事情;现在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僧格林沁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王爷;下官认为;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先救出大帅再说。”李鸿章当然不会放弃营救曾国藩的机会。

    “救当然要救;但我们应当如何救;如今我们什么情况都不清楚;根本找不到应对的办法。”僧格林沁是一肚子的火。

    “还请王爷为我们大帅做主。”看来;李鸿章是缠上僧格林沁了。

    是啊;在李鸿章知道僧格林沁要出任这代理主帅一职之后;他在惊疑的同时;又有一点庆幸;因为他终于可以将这巨大的压力转移到僧格林沁的头上;明正言顺地要求僧格林沁想办法将曾国藩救回来;谁让他是主帅呢;真所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依;看来;僧格林沁来做这主帅;对李鸿章他们来讲;也并不意味着全是坏事。

    “太平军有何要求?”僧格林沁问道。

    “尚未有消息传来。”李鸿章道。

    此乃实情;太平军退后二十里之后;就再也没了动静;李鸿章也不知道他们在玩什么。

    “这就奇怪了;绑了人;却不提条件;是何道理?”僧格林沁想不通。

    “王爷;您觉得我们是不是要主动去问一问?”李鸿章以一副忠心属下的样子建议道。

    “这个;这个;容后再议;先让本王想一想。”僧格林沁很享受李鸿章这样与自己讲话。

    看来;这李鸿章是非常上道嘛;以后必须重用;僧格林沁心想。

    “那就有劳王爷了。”李鸿章拜谢。

    “不用;这都是自家之事;本王不能不理。”僧格林沁义正言辞地道。

    态度无可挑剔;但就是不知道;僧格林沁说的此番话;是真还是假;让人怀疑。。

    “那下官就不打扰王爷休息了;先行告退。”事情办完了;李鸿章自然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以免僧格林沁问东问西;问出毛病来。

    “哦;对了;军师;有一事可能还要麻烦军师。”僧格林沁客气地道。

    “王爷请吩咐。”李鸿章躬身道。

    “明天一早;请军师召集众将;本王要宣读皇上圣旨。”僧格林沁道。

    “是;王爷请放心;下官一定办好此事。”李鸿章保证道。

    “那就好;你去吧。”僧格林沁满脸笑容地送客。

    僧格林沁这次不是让近侍相送李鸿章;而是自己亲自送;他可要好好拉拢这位湘军的智囊;因为这后面整合湘军还要靠他呢。

    李鸿章走后;僧格林沁睡意全无;他第一时间写好奏章;派人连夜送往京城;他要尽快让咸丰知晓曾国藩被擒之事;此事关系重大。

    他在奏章中是这样建议的;如果大清朝有把握可以顺利地救回曾国藩;一切都好说;但如果没办法救回曾国藩;那么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干掉他;一来;避免其为太平军所用;二来;以免太平军以此大做文章;出现大清朝廷无法控制之局面。

    由此可见;全都是狠人;没有一个善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太平之国藩

    清营之中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而太平军营中也正发生着一些事。

    就在黄旭将曾国藩擒拿回营之后;黄旭也没有闲着;他想尽办法以最好的礼遇款待曾国藩;黄旭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想让曾国藩明白;他不是被太平军擒来的;而是被请来的。

    事实上;他所做的这一切并非没有反对意见;比如说李秀成;他就曾向黄旭提出;要将曾国藩斩杀以告慰石达开的在天之灵;但黄旭当面就拒绝了;当然;在拒绝的同时;他也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认真地向李秀成做了说明;李秀成也是明事理之人;况且如今他已是死心塌地跟着黄旭干;所以;这事也就不会再有下文。

    说实话;曾国藩在黄旭这里得到的礼遇与之在清营中的相较;那是有过而无不及;只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他可能没有在清营的时候自由;他虽然被允许可以随便地在太平军营内活动;不受任何限制;但仅限于营内;如果他想擅自出营;那么;一切后果可想而知;曾国藩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关键;所以;他不会干这种傻事。

    不论如何;黄旭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希望可以促进曾国藩可以早日投入太平军的阵营。

    而曾国藩毕竟是曾国藩;他不能因为黄旭的一点小恩小惠而丢掉自己的名节;俗话说得好;失金事小;失节事大;虽然此节非彼节也;但毕竟有违他曾国藩为人处事之道;所以;说什么他都不会干这种没有原则的事。

    黄旭对曾国藩的这番心事也是知之甚深;所以;自从将曾国藩“请”到太平军营之后;黄旭与他的谈话内容也限于一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之流;最多也就是聊一些国内外的时局;但只字不提希望曾国藩投降;效忠之事。他相信;只要曾国藩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就有办法将其降伏;冰冷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是什么事;最不能回避的就是时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只要努力;黄旭同样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曾国藩最后一会站到他这边来。

    近段时间;清营中的闹腾;黄旭也听闻了一些;所以;他打算再找曾国藩好好聊聊;他没抱太大的希望;但至少他要将自己想表达的;再认认真真地表达一次。

    “囚禁”曾国藩的大帐就在黄旭的旁边;所以;黄旭不需要费什么劲;就进入了曾国藩的帐中;端坐帐中的曾国藩正捧着一本苏东坡词集在高声朗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曾大帅好兴致;这东坡之词虽好;但有时候;不免有点不切实际;实属无病呻吟。”黄旭等曾国藩将一篇诵完;在他背后笑了笑;道。

    “哦;听黄元帅之言;你似乎对东坡无甚好感。”曾国藩转过身来;也是轻轻一笑;伸手捋了捋颏下的几绺短须;颇为好奇地言道。

    他这段时间听多了黄旭的奇思妙解;对黄旭的很多想法已是颇为认同;现在听黄旭如此解东坡之词;他也很有兴趣。而同样是这段时间;他对黄旭的戒心也少了很多;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最开始的那种抵触情绪;特别是在有些问题上;他们甚至于还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这对黄旭来说;也算得上是一种好兆头吧。

    “那我就说说自己的见解?”黄旭这种说话的语气很有意思。

    “本帅洗耳恭听。”曾国藩虽然已作太囚…太平军之囚简称太囚;但由于久居高位而带来的那些烂习惯仍然不改;比如说;他到了现在这种地步;仍然喜欢自称本帅。

    “我非不喜苏东坡;正好相反;我平生最喜东坡之词;更喜东坡之肉;东坡肉肥而不腻;清香爽口;如若火功到位;入口即化;令人回味无究;由此可见;东坡不但是个伟大的词人;更是个美食家;但是;对他这个人;我自认为需要比较辨证地评价。”黄旭侃侃而谈。

    “愿闻其详。”曾国藩的兴致被吊了起来。

    “就好比这首;这首词是东坡在人生不得意之时所作;其时之心情非春风得意之时可比;试想;在这样的心境下所作之词绝对不是积极的;它传递的负面因子居多;它会不由自主地将人的情绪带入一种负面的境界之中;你就听它的最后一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那说明什么;说明他是庸人自扰;想的太多了;如果你整天事多的忙都忙不过来;你哪还有时间;哪还有心情去感叹什么早生华发。”黄旭一口气说了很多。

    “黄元帅之言也不无道理;但本帅以为;东坡此词气势磅礴;让人读来热血沸腾;你可以仔细感受一下;多有气势。”曾国藩有自己的见解。

    “您说的这个;我也同意;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辨证地评价它;这首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就看我们怎么去区别对待了。”黄旭道。

    “是;辨证地看问题;黄元帅的话就是有意思;本帅今天算是又受教了。”曾国藩对黄旭之言论也是颇为佩服。

    “哪里;哪里;我就是在这胡掐;不如大帅这样博古通今。”黄旭也得谦虚两句。

    “算了吧;博古通今之人还不是做了你的阶下之囚。”曾国藩开玩笑道。

    “大帅此言差矣;我待大帅犹如上宾;绝无任何轻视之心;大帅大可不必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尽管放心地在这里住下去;我保证大帅可以住的舒舒服服;不会有任何的不顺心。”黄旭拍着胸脯道。

    “这与软禁又有何不同?”曾国藩轻叹一声道。

    看来;这曾国藩也并不是没有怨言;以前之所以不轻易将自己的感情外露;原因无非有二;一来;他将黄旭看作敌人;抵触情绪极大;二来;他不想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随便说出来;以免授人以柄;现如今;他与黄旭也算是熟人了;双方之间交往久了;有些话是情不自禁地就说了出来。

    黄旭一听此言;心中不免窃喜;他知道曾国藩能这样说话;也就变相地证明了;他的这所谓的金诚所至;金石为开之计还是可行的。

    “大帅;此言差矣;太平军营中;您可以来去自由;言论也自由;何谈软禁二字。”黄旭故意愕然地道。

    “但本帅是军事统帅;手下无军无将;何来的自由。”曾国藩看起来怨气还颇大。

    “哦;是这样啊…。。嗯;这事简单。”黄旭故意低下头想了想;这才道。

    “什么意思;你是说;你愿意放本帅回去;那真是太好了;只要本帅能回去;本帅在这里向你保证;本帅一定与你真刀真枪地在战场上一决胜负;如能与你这样的英雄一战;那是本帅的荣幸。”曾国藩眼前一亮;兴奋地道。

    “曾大帅;你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黄旭面不改色地道。

    “你;你什么意思?”曾国藩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下来;有点紧张地道。

    “大帅;您看啊;您在我太平军;多好啊;所以;我有个主意;可以做到两全其美;就不知道您是什么意思;您看;不如我说出来给您参详;参详。”黄旭笑呵呵地道。

    “看你那奸样;肯定没好事;说吧;本帅听着呢?”曾国藩知道准没好事。

    “您不是要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