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之第三帝国 >

第108章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108章

小说: 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德有点不耐烦地等曲子响完,一脸严肃地朝老绅士说道:“我很钦佩贵军的勇气,你们打得很英勇,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差一点切断了德军一个坦克师的退路。顺便问一下你们从那来?”

    老绅士沉吟片刻,极不情愿地回答说,第四独立装甲旅从阿比西尼亚来。李德惊愕得脱口而出:“那么远?”

    “我们坐船日夜兼程到这里的。”老绅士后面的一个尉官抢着说。老绅士回头瞪了他一眼。李德责备地望了空军副官一眼,幸而尉官解释说,德国空军封锁得很厉害,因而他们昼伏夜出。

    李德一下子来了兴趣,问道:“阿比西尼亚的情况怎么样?那里是不是只有一个印度师?”

    “报告首长,我们在苏丹还有部队。”尉官又抢着说。老绅士这次很不绅士地甩手打了他一个嘴巴。

    “嗯?”李德睥睨着老绅士,他喃喃道:“我无法回答英军的情况,但我知道,埃塞俄比亚的塞拉西皇帝已经拥有12万现代化的部队。”

    “你们在苏丹和索马里有多少部队?”李德眼光越过老绅士望着那个多嘴的中尉,期待他泄露天机。老绅士也担心地转过身,也许年轻人被一个嘴巴打怕了,这回默不作声了。

    老绅士被德军士兵带走,山脚下的英军源源不断地走向苏伊士运河西岸的战俘营,有好多是苏丹人。战场上留下了几百具德军和几千具英军的尸体,其中一半是黑人。破碎的武器和生活用品随处可见。13辆美国M4坦克完好无损地成了战利品。秃鹰不请自到,后面跟着大批土著人,一齐“协助”德军打扫战场。

    李德回味着英国人的话,不禁为已经南下的德军23师担忧起来。前天,德军第23师率先越过了埃及与苏丹边界,仅仅过了一天,师长发来长长的电文,声言遇到一个师英军的阻击,要求增兵。从此时起,李德已经在想脱身之计了,听了刚才英国老绅士的话,更坚定了他的信心。英国在苏丹面临威胁的情况下,还派出部队攻击德军,说明那点部队对他们根本构不成威胁。他的思绪像放飞的风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东非大陆……

    阿比西尼亚又叫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至本世纪初,出口奴隶是它创收外汇的支柱产业,由此还影响了加入国联。

    1889年,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1890年,意大利入侵,强迫埃接受其“保护”。1896年,孟尼利克二世在阿杜瓦大败意军,意被迫承认埃独立。1928年海尔?塞拉西登基,1930年11月2日加冕称帝。1936年,意大利再次入侵,占领埃全境,塞拉西流亡英国。1941年,盟军击败意大利,5月5日塞拉西归国复位。

    和中国在抗战爆发前的“黄金十年”一样,1931年到1935年是阿比西尼亚的“黄金五年”。这一切都被墨索里尼打断。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墨索里尼19岁的儿子维多里奥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参加了战争,后来在他的回忆录《飞越埃塞俄比亚的群山峻岭》中自豪地写道:“我们向一群骑马的武士投下炸弹,炸弹在人群中优雅地爆炸,如同一朵美丽的玫瑰般盛开,将人群炸得血肉横飞……”

    说起埃塞俄比亚,人们总是会联想到山。大多数埃塞俄比亚人居住在非洲最大的山岳之上。这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以致19世纪的西方人往往把它比喻做“非洲的瑞士”或“非洲的西藏”。从其独特的风光或者从其与世隔绝的程度来看,这两个比喻都有道理。紫红色的峰峦、浓绿色的森林,山巅的白雪、蓝色的湖泊,高山上的寺院、无底的深渊……这些千差万别的风景,全部集中于埃塞俄比亚帝国的古老国土之上。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坐落在中部高原的山谷中,是非洲最高的城市。虽接近赤道,但这里气候凉爽,四季如春,城市周围峰峦起伏、关山重叠。市区风光绮丽,街道随山势起伏,道旁奇花烂漫;到处可见尤加利树,苗条修长,苍苍郁郁,下垂的三角形叶子,颜色略带灰霜,远看像覆盖着白霜的竹子,是这个城市独特的景色。

    1936年5月9日晚,墨索里尼的威尼斯宫灯火辉煌,人们涌向广场。墨索里尼宣布意大利已占领埃塞俄比亚的全部领土。“意大利终于有了她的帝国”,墨索里尼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这样炫耀道,“这是一个法西斯帝国,因为它具有罗马帝国那种不可摧毁的意志和力量”。

    墨索里尼的话还应该补充一句:意大利军队不是依靠罗马帝国那种不可摧毁的意志和力量,而是依靠连希特勒都不耻于使用的毒气,花了三年时间才征服埃塞俄比亚的。

    1935年10月,意大利就在欧加登地区使用过毒气。1936年1月,伊鲁姆公爵对意军发动了一场奇袭,绕过圣城阿克苏姆向前推进,进攻意大利的后勤基地。为了阻止他的进攻,意大利人投下了大量芥子气炸弹。勇敢、赤脚的埃塞俄比亚土著人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能毒死人的空气,争相吸着这种特殊味道,直到一脸迷茫地纷纷倒地。

    后来,埃塞俄比亚士兵很快学会了疏散,并且警惕装有液态芥子气的金属大桶。于是意大利参谋人员想出了一个更妙的计划,改从飞机机翼上大量喷洒芥子气,洒毒的地区不仅包括前线,也包括远离战线的宽广地带。乡村、水井、河流、牧场、妇女、儿童、牲畜……全都成为毒气战的目标。

    国联对意大利破坏1925年禁止使用毒气议定书提出强硬的抗议,意大利驻国联代表阿洛伊斯猛烈地加以尖锐地反驳,但是他只能质问为什么国联对“埃塞俄比亚的暴行”一言不提,却无法否认意大利使用毒气。毒气战终于成为法西斯政权丑恶记录。

    1936年1月20日到2月29日,意军在提格雷省与冈达尔省交界的坦皮恩山脉地区打了两个重大的胜仗。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意大利人派上了170架飞机和280门大炮,重磅炸弹和毒气全都用上了;一些阿比西尼亚士兵对意大利的坦克和装甲车拳打脚踢,试图将其掀翻。

    在陆军大臣穆卢吉塔设兵潜伏的阿拉吉平顶山,意大利炮火轰炸之猛烈密集,不仅在阿比西尼亚,在全世界也是没有先例的。曼加夏公爵的部队被精锐的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地步兵包围在平顶山上,然后被毒气和炸弹消灭。皇帝的表弟伊姆鲁公爵手下的兵团也因弹药不足而遭到全面溃败。意军越过阿拉吉平顶山和锡缅山脉的天险,向古都冈达尔推进,戈贾姆和绍阿这两个阿比西尼亚的“核心地区”现在对意大利军队门户洞开。

    墨索里尼说,埃塞俄比亚已经正式归属于意大利。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维尔也将成为帝国的国王。常胜将军彼得罗…巴多格里奥元帅已被任命为总督。他将管辖这个非洲的新殖民领地。4天前,巴多格里奥进驻亚的斯亚贝巴。在海尔…塞拉西仓促撤退之后,首都城市的一部分已遭浩劫和烧毁。当巴多格里奥进驻这座城市时,排成长队的意大利士兵和埃塞俄比亚的平民百姓都向他欢呼致敬。

    1940年法国投降后,意大利急不可待地向英法宣战,在东非,墨索里尼决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以埃塞俄比亚和意属索马里为跳板左右开弓,向英属索马里、苏丹和肯尼亚大举进攻。

    在这里,意大利军队的表现与他们在北非和巴尔干的战友们一模一样:意大利军队动用了8000人、18辆坦克和许多大炮来进攻苏丹的2个机枪连和1个骑兵步兵连;在加拉巴特为了对付一个排就用了2000人,还配备了大炮和飞机;在库尔木克用了一营兵力对付70名苏丹警察;在莫亚累出动了两旅兵力进攻皇家非洲步枪队的一个连……

    这种丢脸的胜利除了说明意大利军官的指挥水平外,也很清楚地反映出意大利军人的士气。阿比西尼亚经年累月的战斗已经将大多数意大利士兵的锐气消磨殆尽,人数远占优势的意大利军队濒临崩溃,以至意属东非部队指挥官卡瓦雷罗在对英国宣战后不久悲哀地写道:“整个帝国到处都潜伏着叛乱的危险。在发生战争时,一旦敌军入境,就会造成悲惨的结局。如果一支英国或法国部队举着飘扬的旗帜、坚定地从任何一处边界进入我们的领土,它将不需要任何武装人员,因为大部分阿比西尼亚人将会参加它的行列来打我们……”

    果然,意大利人很快丢掉了东非。除了在克仑稍事抵抗外,意大利不仅把埃塞俄比亚吐了出来,还把本来就是意大利殖民地的意属索马里和厄里特里亚都丢了个精光,真正是折了夫人又赔兵。

    想起来德国人也可怜,尽干些替意大利盟友擦屁股的活:意大利进攻巴尔干,搞砸后靠德军收拾残局;他们差一点被赶出北非,依靠隆美尔和元首夺回。现在脸皮被城墙还厚的墨索里尼又要德

第18节 沙海历险后的奖赏

    丽达不知道躺了多久,浑身冷冰冰的。沙漠的天气就是这样:白天像蒸笼,晚上像冰窖。她把浮沙刨开,挖出下面的沙子盖在身上,沙子上还有白天的余热,很舒服。

    她躺在沙丘上看星星。月亮已经躲到山后,繁星愈加灿烂,偶尔一颗流星划破苍穹。在她眼里满天的星星已经散乱了,它们不再表示什么,只是代表无数个你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还有童话般的梦寐。

    丽达已经在这里躺了大半夜,她的记忆慢慢激活,努力回想着——小飞机顺利地脱离了母机,翅膀上的两根火箭顺利启动,小飞机向反方向冲去,几分钟后火箭熄灭了,小飞机向地面滑翔着,她甚至看到白天作战的迈阿赖山了。

    天有不测风云。这时一阵夹杂着沙子的强风刮过来,飞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猛然转向,像片树叶在空中飘曳,还不时翻跟头。丽达牢牢把握水平舵,任凭飞机在沙海上空向东飘荡。砂石打得她睁不开眼睛,最后小飞机一头栽向地面,机头钻进沙丘里。

    飞机刚落地的一瞬间,丽达感到浑身轻松,毕竟安全降落了。后来觉得不对,她看到英国夜航飞机在天空飞来飞去,恐惧攫住了她的心:看样子,她降落在了英国委任统治地巴勒斯坦地区。

    对,都是那滑翔机惹的祸。如果是有动力的飞机,还怕那点风?“蹩脚的滑翔飞机。”丽达恨恨地骂道。其实她应该骂自己,她是这种飞机的倡导者。

    早在今年二月份,丽达向元首提供了一份缴获的材料:苏联自1934年就提出由远程轰炸机携带小型战斗轰炸机的子母机方案:速度较慢的轰炸机,携带小型战斗轰炸机飞行,当距目标的航程在小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便放出小飞机。小飞机的速度较高,可以更好的躲过敌机的拦截,顺利地摧毁目标。

    最后成型的方案是这样的:两架I…16SPB战斗轰炸机装在1架TB…3/AM…34FRN的机翼下,I…16SPB的翼梁得到了加固,并加了额外的油槽。它的机翼下挂架可以携带一对FAB…250(550lb)炸弹,它被联缚在TB…3外翼下的三角形管状结构上。整个系统起飞重量高达22;000公斤,最高时速达到268公里/小时,战斗机将一直使用母机的燃料,直到脱离的瞬间。

    该机首飞于1937年7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的子母机参战,曾轰炸了罗马尼亚油田。丽达把这份资料交给元首时,他当即命令施佩尔仿制几架,但是一本好经全叫歪嘴和尚念歪了。小气的德国人偷工减料,在母机下面不是装上小型战斗机,而是装上了一架没有发动机的滑翔机,用两枚加长的火箭作动力,这下可好,她因多嘴受到了惩罚——让她一头坠落在沙子里当牺牲品。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一轮明月像玉盘渐渐升起,皎洁的光芒洒在这片茫茫沙海里。丽达泄气似地破坏了飞机,徒步往西边走去,判断方向很容易,只要背朝月亮稍微调整下角度跋涉就行了。作为克格勃军官,就算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有办法判定方向。

    只是事出太过突然,早上还在山上战斗,现在孓然一身。有时她感觉枪声响起,定睛一看,不过是晚风吹动沙丘的啸声。偶尔传来狼的嗥叫,她摸了摸插在靴子里的芬兰刀,不仅没有害怕,还期待着狼能自投罗网,她太渴了,正好饮狼血解渴。在哈萨克斯坦集训期间,克格勃教官曾带领她们给狼放血。那些让妇孺闻风丧胆的狼在她们手里简直像兔子一样任她宰割。

    丽达自顾自笑起来:人何尝不是这样,希特勒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天竞物择,适者生存。动物界如此,人也差球不多。只不过人会说话,用华丽的词藻包装起来了而已。

    月亮堕入山那边,她相信方向没错,只是腿在发软,她的两条腿机械地迈动着,神思越来越迷离。在克格勃期间这点路决不在话下,现在不行了,天天与大人物在一起,吃香的喝辣的,享受在温柔乡里,安逸的生活消磨了她的锐气,连肚子都慢慢隆起了。俄罗斯女人结婚就发胖,她还是个姑娘,这么早就发胖,这样下去怎么行呢?万一他不再喜欢她怎么办呢?

    丽达转眼一想,不喜欢就不喜欢,自己有一身才艺,还可以自食其力,在帝国军界谋个一官半职总不成问题吧,不是说元首身边走出来的人,只要不是被他赶出来的,出来就是个县处级干部嘛。我丽达不像冉妮亚那么小资,把自己绑在一个男人身上,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奉献给那个人。

    她的眼前浮现出元首的脸庞,此刻他肯定也在焦急地寻找她。丽达不由地加快了脚步,突然身子一软,她倒在一个沙坑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

    又是一个清晨,沙漠在太阳的光辉下,随着朝霞深深浅浅地变幻着色彩,一开始,隐隐变成土黄色,渐渐地变成了金黄,等到太阳的光辉映射出来,则是土黄各半了。而沙丘的表面并不是平滑的,而是从上到下有着一道道细细的弯弯的像水波纹一样的沙纹,象是涓涓溪流轻轻流淌,轻轻滑过,给浑厚的沙山平添了许多柔美,显得极有生命感。

    丽达醒来了,她是被痛醒的,右膝盖上烧灼样疼痛,她看到一只蝎子快速离开,她头嗡嗡响着继而怒不可遏,丽达拔枪快得很,因为她十七岁就杀过人——在克格勃教官的严令下枪毙危害苏维埃的阶级敌人。

    胆敢攻击前克格勃、现德军总参军官的蝎子被打成了四截——随便那种身份都足以让它死上一万次,何况集二者为一身的人。只不过报仇容易,毒液已浸入全身,丽达扯掉裤子,看到红肿处,她最大限度地弯下头,把嘴附在膝盖上吸吮着,同时两手尽全力掐着大腿,肿出几小口血液后她站起来,准备实施自救——用3%的氨水。

    用氨水清洗伤口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丽达有氨水吧?回答是肯定的,不仅丽达有,每个人都有,不仅每个人有,连动物都有。

    人在绝境时最怕失去信心,所以丽达一直在宽慰自己:飞机堕落时宽慰道:幸亏栽进沙漠里,不然……她掉进沙海后宽慰道:幸亏不是大海。她看到月亮与满天星光,宽慰道:幸亏不是黑夜。蝎子咬后宽慰道:幸亏是膝盖,再往下或往上一点,嘴就够不到了,怎么吸出毒素呀?

    可是现在她无法宽慰了,只有抱怨:为什么女人生了个这样的排泄口,如果是男的多好,随便调整个角度,尿很容易地尿到伤口上,而女人的尿道口就像不会旋转的坦克炮塔一样,多么纠结呀。

    就算丽达受过克格勃和德军格兰登勃特种作战训练,但那位教官也无法改变现成的东西,就连创造她生命的父母也只能复制而无法改变。丽达只得把自己的身子扭曲成奇形怪状,难看极了,要在平时打死她也不摆出如此猥琐的姿态:右膝盖尽力勾到两腿之间,两腿间毛茸茸的地方尽量收向后面,屁股翘起,腰肢扭向右边,左手变掌放在一丛“黑林”左侧,接着一股尿液喷射而出,准确地洒向伤口。

    丽达长长地舒了口气,疼痛感减轻,疲惫感加重,警惕地回望四周,别说人,连个飞鸟都没有,她被抛弃了。丽达自暴自弃地光着屁股,闭眼在沙地里躺成个大字。“任尔东西南北风,管它清风吹山岗,我自岿然不动。”犹太人海涅的诗怎么说?“沉入幸福的梦幻。”

    她沉入梦幻,往事在梦幻中出现:夺取她第一次的教官?她的男友、希特勒、父母……该死,为什么最后才想起父母?真是白疼白养了。

    她睁开眼睛,看到一架德军方框子侦察机飞过,她像打了鸡血一样站起来,抓起手枪对空鸣枪,飞机一掠而过,她也才发现自己光着下半身。假如刚才飞机真的停下来,飞行员看到她这样一副尊容,应该如何面对呢?

    她急中生智,用身体在一块比较平坦的沙滩上画了个巨大的国际求救信号SOS,然后退回到沙坑里。中午,一架双翼飞机慢悠悠地飞过来,从肚子下飘下来很多传单,漫天飘扬着花花绿绿的纸,很是好看。

    丽达获取了几张纸,上面通篇都是劝降内容,说什么英军优待俘虏,不投降无情地消灭之类的话,丽达嘲笑:连北非和埃及都丢了,还有脸劝降,真是脸皮比城墙还厚。

    有一张这样写着:“你们的敌人不是英军,而是嗜血成性的希特勒。”丽达暗思道:希特勒嗜血成性我怎么不知道?我不止一次地与他同枕共眠,也没见他张开血盆大口吃了我,倒是他多愁善感,甚至有点女人气。

    丽达把一张粉红色的传单撕成碎片,上面写着:“你在前方作战,你的妻子在后方怀上了别人的孩子。”她玩世不恭地骂出声来:孩子是随便怀的吗?真是不生孩子不知道皮疼,再说有那么多药和套子,那有那么容易就怀上孩子的?写这传单的人肯定没结过婚,甚至没开过荤。

    丽达一阵酸涩:别说人家了,我也没结过婚。但十七岁就被**,都怪那个教官,以革命的名义夺走了我宝贵的第一次,否则,我也不会这么随便。他妈的,我恨死你了,如果我抓住你,会把你一片一片地撕成碎片。

    德军飞机不时在上面掠过,也有英国飞机盘旋。她想起在格兰登堡训练时看到的一部纪录片,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