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之第三帝国-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他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会议大厅都以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金色大厅是每年举行新年音乐会的地方。
当然对元首来说,维也纳也是他青年时穷困潦倒的地方。今天,他来不及游览市容,匆匆忙忙去参观防空塔。
1940年1月至42年3月之间,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在德国投下了约9万吨炸弹。随着美国空军的不宣而战,仅仅在1942年4、5两个月就投下了1万吨炸弹。
在德国空军的打击下,英美空军的千机空袭变成了多批次、多架次的持续袭击,有时一架飞机就能让整座城市的人躲进防空洞。今年6月,元首批准了凯特尔人民议会的建议,在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柯达工厂区、罗马尼亚油田附近和古都维也纳兴建了U潜艇造船厂汉堡和维也纳建造具有防空功能的要塞炮塔—这就是所谓的高射炮塔——李德叫防空塔。
高射炮塔的建造方案是以德国建筑界权威、人民议员维德曼博士在战前的设想为基础改进的。依据其设想,在德国南部重镇慕尼黑的火车站附近建造8座高30米的防空塔,以便应付未来战争中,敌国对德国重要目标的空袭。
不过,当时第三帝国的官僚们还未充分认识到轰炸机的真正威胁,这一计划没有被批准。后人在其构想上加以改进,从而演变成后来的高射炮塔。
高射炮塔一般为长70米,宽70米,高35米,顶部通常装备了4门128mm高射炮8门,以及37mm机关炮和作为防御用的20mm机关枪若干,炮塔拥有自己单独的蓄水槽和发电装置,同时还配备了大型烤面包设施。还有装备雷达以及各种射击瞄准计算仪器等,每个塔驻扎6名军官和160名士兵。
在盟军轰炸机编队飞来之际,高射炮塔实施“弹幕”战术:在3…4秒之间,所有高射炮以最快速齐射,打出一个240米范围的正方形“弹幕”,以便给来犯敌机造成最大程度伤害。
高射炮的操作手主要是德国空军的高炮部队成员,但是随着战争持续进行,从苏军俘虏中挑选志愿者充当炮手,这些志愿者主要来自乌克兰。
维也纳的高射炮塔集中建设在市中心地带。元首通过电动提升机来到塔顶,席腊赫得意地说,高射炮塔是一种大胆的防空战术体现,其构造设计优秀,结构坚固而耐用,作为防空要塞非常称职,既可预警,又可防空,还能起到防空洞的作用。不久前英国飞机轰炸期间,共有近2万市民躲避进塔里面。
“好是好,就是不能动。”李德有些惋惜。空军副官挤到前面,指着远处山上的黑线说:“元首请看,那里是流动小型防空塔,敌机来时装在铁轨上的防空炮顺着铁轨高速滑坡,连滑边射击。敌机飞走后用卡车拖回原地。”
李德果然看到沿南北方向铺设的铁轨和安上了铁轮子的高射炮。
第08节 女人心,海底针
冉妮亚走出树林。她手里拿着树枝,头上戴着树枝编成的帽子,百无聊赖地迈着模特步。
太阳已经升上半空,她在密林里呆了三个小时了。在伯格霍夫别墅门口,她遇到了元首的主要侍卫林格,便忍不住问元首几点回来,对方没声好气地反问道:“你是元首的保镖,你问我我问谁去?”
在这里呆得实在无聊,冉妮亚打算前往上萨尔茨堡镇。她独自一人往镇上开拔。走了一小会,远远看到一辆敞蓬车飞驰而来,她一下子高兴得跳起来——开车的红衣女青年不正是丽达吗?
小汽车径直开到离冉妮亚不到一米处猝然停下来,吓得她跳起来了。坐在驾驶室里的丽达张开大嘴抑面大笑着,冉妮亚恨不得往她大嘴里扔进去一颗羊粪蛋。旁边的薇拉头重重地撞在挡风玻璃上,疼得脸色都变了。坐在后排上的一个青年军官忙不迭地跳下车冲丽达嚷嚷道:“你应该改行去开飞机。”
丽达收住笑,敏捷地跳下车上下打量着冉妮亚:“姐,怎么了?脸色那么白?是不是个爱娃欺负你了?”
薇拉闻声后脸上的笑僵硬了,扭头埋怨丽达:“我不愿意来,你非要让我陪你来。万一鲍曼主任的老婆找我的麻烦……”
“住嘴。”丽达回头冲她嚷嚷,问冉妮亚到底怎么回事?冉妮亚苦笑着说:“没有什么,只是一个人闷得慌,到树林里呆了一会。”
丽达脸上挂着诡谲的笑:“到树林里?就你一个人?”抬着望了眼远处的树林,压低声说:“说,大战了几十个回合?”
冉妮亚捅了她一拳头:“死皮,尽往歪里想。就我一个人。他到奥地利去了。”
“什么?”丽达张大了嘴,一副失望至极的表情。听到下午回来时便又高兴起来了。
年轻军官催促赶路。冉妮亚悄悄问他们是谁?丽达捏她的鼻子:“瞧你神乎其神的样子,还说我往歪里想呢。伊格拉夫斯基,赫普纳上将的副官。”
“听名字像俄国人。”冉妮亚不由睇了他一眼,对方长着一副娃娃脸,让她提不起兴趣。
“走不走?”上尉又不耐烦地嚷嚷。“娃娃鱼你嚷嚷什么?元首不在。”丽达仅此一句,让急躁的上尉顿时闭嘴,扭头去欣赏路两边的绿茵草地了。
冉妮亚抢先坐上了驾驶席。丽达把薇拉推到后排,坐到副驾驶位置上。她猝然加油,车子轮胎空转了几下,猛然窜出去了。听到后面传来:“这小妞更鲁。”
事实上这个娃娃脸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还是个非常幽默的人。一路上他给丽达和薇拉讲了好些个笑话。现在,丽达看到冉妮亚心情浮躁,便让他给冉妮亚讲个笑话。
上尉讲道:在挪威海湾,德海军的布雷艇每周一、三、五来布雷,英海军的扫雷艇每周二、四、六来扫雷。有一天英国人厌烦了没去扫雷,想看看明天会发生什么事。结果第二天德军布雷艇撞中自己上次布下的水雷沉没。英国人把德国人救了上来,德军艇长破口大骂:“你们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这在我们海军里是决不允许的。”
“哈哈哈。”冉妮亚一早晨的不快一扫而光,车速也不由得慢下来了。
伯格霍夫别墅门口,林格听到车响出来迎接,看到车上坐着两个黄毛丫头和一个ru臭未干的小伙子时,在地上啐了一口唾液准备回去,冉妮亚把车开到他的脚前一个急刹车,伴随着尖利的声响,林格像踩在滚烫的锅上一般上窜下跳。冉妮亚双手扶着方向盘笑出了眼泪。
丽达跳下车向惊魂未定的林格喊叫:“老官,我们刚从前线回来,请你给准备点吃的。”
冉妮亚一听心里只打鼓。果然,林格端起了架子,斜睨了她一眼,不紧不慢地指着冉妮亚反问道:“前线?我只知道这位小姐一大早游山玩水,一小时前刚离开了这里。”
“你——”冉妮亚刚想发作,被丽达拦住。她从包里掏出一包香烟塞给他。对方在元首身边工作,见多识广,一下子来了精神:“呀,苏联黑猫香烟,太好了,劲大,德国烟没劲。”
“是呀,在苏军中只有将军才能抽这种香烟,士兵们只能卷马合烟。”丽达卖弄道。
林格乐了,这人平时面无表情惯了,笑起来很难看,像哭,不过透着童真。“哈,那我也成了将军了?我知道俄国人宁愿不吃饭也要抽烟,宁可不喝水也要喝酒。”他絮絮叨叨着撕破烟盒封口闻了闻,闭上眼睛陶醉了一会儿,对站在别墅门口的夫人喊叫:“还楞着干什么?没见来客人了?赶快准备午餐。”
丽达与冉妮亚相视一笑。林格说的是实情,她俩在苏联军队里呆过,深知苏联士兵对吃的不讲究,但是对烟草的质量很在意,烟草对士气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俗话说:“吃了五谷想六谷”。苏军官兵都是烟鬼。烟草的发放通常都是由高级军官掌管。士兵们通常自己卷烟。使用廉价的、自己手卷而成马合烟。卷烟专用的纸一般很难得到。所以士兵们用各种纸,通常是团部的报纸。《真理报》和《红星报》是标准的卷烟纸。德军的传单也派上了用途,不过得冒吹毛求疵的政委找你麻烦的风险。马合烟的味道比较象朽木。俄罗斯解放军总司令弗拉索夫将军老挂在嘴上的话是:“代表俄国的味道是:皮靴、黑面包、卷心菜、马合烟草。”
香烟于士气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列宁格勒围困其间,所有的替代品都被用上了,例如蛇麻草、干枫叶,用尽一切办法来保证部队的烟草供应。甚至在战斗中,士兵们也要找机会抽烟。
俄罗斯解放军的一位团长回忆道:“坦克向我开过来了,我想,万能的主啊,我完蛋了。坦克越来越近,突然燃烧起来。我对自己说,是他完了,不是我。于是我顺便卷了五支烟。是的,也许那不是卷烟的时候,但我不想对你撒谎,那时候我确实卷了并抽了五支烟。”
吃完饭,丽达与薇拉在小会议室的长沙发上倒头便睡,一直睡到太阳偏西。
别墅外不时响起汽车喇叭声,每当这时,林格总要跑出迎接,却每每白忙活一场。来者都是各部部长或大区书记,名为向元首汇报工作,实则来联络感情的。如此几次后,林格再二衰、三而泄了。
别墅外又响起急促的喇叭声,少顷卡尔梅克人怒吼起来:“林格,你躲在那个老鼠洞里?耳朵里塞了驴毛了?”
听到鲍曼的声音,薇拉猛然惊醒,发现冉妮亚正盯着她,便继续装睡,胸脯急剧起伏着。
元首一行喧嚣着进来了,大厅里回荡着隆美的声音:“我的元首,明天上午会议一结束,下午我们就直飞伊拉克,你看行吗?”
元首还没表态,爱娃埋怨起来:“干嘛明天下午就走?好不容易来一趟,不会后天早上走呀?隆美尔,别像催命的鬼一样好吗?”
鲍曼插言:“人家好不容易团聚,你非要拆散。你没听到在坟墓前保拉对元首说的话呀?”
“不就是劝元首要孩子吗?好吧,我可不愿意破坏元首传宗接代的好事。”隆美尔笑着说。
“好吧。”李德仿佛费了好大劲才说出来。冉妮亚听着,心里格登一下。
一行人向小会议室走来。冉妮亚、丽达与薇拉站起来垂手恭立着。李德穿着褐色的衬衫进来了,一见丽达两眼发光,不由地伸出双臂向前两步。猛然意识到爱娃就在旁边,伸出的双臂随即变成了双手抱胸,尽力压抑着冲动明知故问:“你来干什么?有什么事吗?”
丽达也真戏假作,双脚跟一碰、胸膛一挺,一本正经地敬礼回答:“报告元首,德军参谋部外军处军官丽达上尉完成了前往第四坦克军团的调查任务,请首长指示。”
“稍息。”李德强压住笑抬手还礼。爱娃扑哧笑出来:“得啦,别演戏了,你俩累不累呀?”
李德讶然,回首望着她。丽达愕然,一团红晕浮现到脸上。冉妮亚因意外而错愕,像傻子一样呆望着爱娃。再看鲍曼,他住前紧走几步,与薇拉双手相握。
“还是主任实诚。这才是真情毕现,不像有些人猪鼻子里插葱——装象。”爱娃连棍带棒加嘲讽,走到呆若木鸡的丽达跟前,一把拉住她的手细声细气地说:“好妹妹,多亏了你在前线照顾阿道夫。我代表他感谢你。”
“嗯~啊?”丽达懵了,感觉自己还没睡醒一般。
“女人心,海底针。摸不着来看不清。”李德彻底愕然了。
第09节 拉脱维亚建国
深夜,慕尼黑火车站戒备森严,党卫军、国防军宪兵和铁路警察组成了三道警戒线,一些行人们远远观望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辆专列在站台上升火待发,元首与意气风发的帝国政治局委员们在站台上或者一本正经地交谈,或者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元首的专列是辆装甲列车,这是第三辆装甲列车,前面的两辆都毁于战火,每毁坏一次,里面的设备就更新换代一次。眼下的这列里把年初发明的可视电话搬上来了,但由于电话线不稳定,多半情况下成了聋子的耳朵。
此前,元首的专列莫明其妙地叫“美国号”,为了取悦于爱娃,李德最近把它改名为“布劳恩号。”让爱娃着实高兴了一阵子,也让冉妮亚和丽达着实嫉妒了一阵子。
第二辆专列是副元首戈林元首的,车头第一节车厢呈子弹头形状,机车在列车中部。所有车厢都呈流线型,里面的设施极尽豪华,连马桶都是镀金的。去年精简机构后,戈林的专列不再由他独占,改变与帝国总理戈培尔共享。
第三节专列原来是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所有,是由形状各异、古香古色的几节车辆组成,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列车发展史:第一节车厢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老车厢,直到最后一节车厢——帝国最先进的流线型车厢。
元首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成立政治局以后,元首决定除元首、副元首和总理外,剩余的政治局委员共用希姆莱的“列车博物馆”。希姆莱尽快不乐意,但众怒难犯,只得作罢。
列车风驰电掣从慕尼黑出发,经莱比锡向东进发,到达华沙后各奔东西。元首的列车在上午到达里加,最后一分钟接到命令赶来的迎接队伍刚在站台上站定,元首的专列进站了。
车门开了,冉妮亚扶着元首出现在门口。拉脱维亚总统乌尔马尼斯在车下高高举起双手喊叫:“啊,元首,您终于来了,全体拉脱维亚人民正在盼望着你们呀。”
李德心里哼了一声:全体拉脱维亚人民其充量也不过是一百五十来万人,比德国汉堡市的人多不了多少,有什么可炫耀的?不过嘴上却回答说:“您好呀总统先生。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
总统拍着自己的肚皮乐陶陶地说:“托您的福,专门派出救援队把我从布尔什维克手里救出来。不然,我的这条小命丢在土库曼斯坦了。”
说话间元首下到站台上,德意志帝国总统与拉脱维亚国总统紧紧拥抱,并互相拍打着对方的背部。元首与拉脱维亚总理、国防部长,以及新任德国驻拉大使一一握手。听到总统热情洋溢地表扬冉妮亚:“谢谢你,你真把元首请来了,你为祖国立了一大功。我已经给你母亲奖励了一套别墅,并授予里加市荣誉市民的称号,以表彰你的丰功伟绩。”
里加城在道加瓦河右岸,有运河环绕,具有中古时代城市的特征,房屋低矮,街道狭窄,屋顶多用红瓦,每座屋顶上有一只闪光的金属制的公鸡──风信鸡。
相传13世纪末叶起风信鸡就被当地居民认为是避邪之物,后来人们把鸡身两侧分别涂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别风向,现在风信鸡只是作为城市的特有标志。在造型各异的教堂中,多姆教堂以其内部庞大的管风琴闻名于世,圣彼得大教堂是里加最高的教堂,其他有名的建筑还包括骑士团城堡、大行会会所和小行会会所等。市内还保留着中世纪的商人住宅和仓库,有“欧洲美人”之称。
为了防备无孔不入的苏联间谍进行破坏和暗杀活动,拉脱维亚建国大典在里加东南十多公里的森林里举行。冉妮亚怂恿元首到拉脱维亚,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也星如急火地改变计划,火速赶往新的地点,闹出了笑话:匈牙利摄政王霍尔蒂提前一天到达了乌克兰,听到元首临时改变地点的消息后生怕乌克兰方阻拦,连牙具都没带,偷偷从宾馆后门溜走。
在林间空地上旗帜招展,人头攒动。头戴高帽子的拉脱维亚近卫军正装以待。稍远的地方站着精心挑选的群众游行队伍。在临时搭建的木头主席台上高月满坐,两边是贵宾席:左边是各国驻拉脱维亚外交馆人员,包括美国临时代办。右边是拉脱维亚各国名流。在靠近主席台的地方有一位头发银白的老太太,她正关爱而自豪地望着跑上跑下的女儿冉妮亚。
时针指向十一点,主持仪式的拉脱维亚总理走到麦克风前高声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成立仪式现在开始。请乌尔马尼斯总统讲话。”
全场掌声雷动。总统拿着讲稿鼓掌,不料一阵风把手里的讲稿吹到台下。他干脆发现了即兴讲话:“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朋友和嘉宾。我代表拉脱维亚156万人民讲话。”
他先罗罗嗦嗦讲了拉脱维亚的概况:“拉脱维亚共和国位于东北欧,人口156万,拉脱维亚族62。1%、俄罗斯族26。9%、白俄罗斯族3。3%、乌克兰族2。2%、波兰族2。2%,还有立陶宛族、爱沙尼亚族、德意志族。城市人口占69%。居**要信奉罗马天主教、基督教路德宗、俄罗斯东正教、旧教、浸礼教。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分中部、东部和北部三种方言,属于印欧语系立陶宛语族,还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拉脱维亚是世界上最缺少男性的国家。不知道这句他讲不讲。”意大利代表打趣道,不过谁都没有理睬他。
总统回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建国过程,讲到建国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咬牙切齿地谈到1940年苏联强行吞并和清洗,以及把他当作政治犯关押到中亚的不堪岁月。
他说着说着激动起来了:“我要感谢仁慈的苏维埃,感谢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和苏联各族人民的父亲斯大林。”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罗马尼亚总理安东尼斯库悄悄在李德耳边说:“这老家伙是不是受到刺激了?”
“听下去。”李德挺直腰干。听到乌尔马尼斯总统高声讲道:“我感谢他们是因为留下了我一条命。而大家知道,波兰人却没有我这么幸运,他们都被消灭了。时至今日是,竟然有许多国家还与杀人犯国家坑瀣一气,狼狈为奸,给他们源源不断地运去杀人武器。”
李德心里像吃了蜜蜂屎一样高兴。他满意地看到美国代办坐卧不安,又生怕他愤而离场,失掉一次宣传德国的机会。幸而乌尔马尼斯总统停止了攻击,转而感谢起德国来。
“下面由盟国代表、德意志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讲话。”总理大声宣布,并把手举过头顶使劲拍巴掌。
德国元首讲话以冗长出名。大家以为他又要发布长篇大论,出乎意料的是李德只说了一句代表盟国祝贺的话,在大家的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