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之第三帝国-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曼施坦因指着那些地方说,24小时后,那里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年初,元首在沃尔霍夫铝场慰问北方集团军群期间,确定对屡攻不克的普尔科沃高地实施坑道作业,此后,这一大片地方被封锁起来,德军调来鲁尔煤矿的工人,连同7个工兵营和3个专门从事挖掘的连队,在松林和村庄里开始秘密挖地道。
一个半月后,7条隧道业已挖到普尔科沃高地下,这里海拔只有几十米,3号和5号隧道被地下水掩没,剩下的4条隧道里填满了155吨高爆炸药。
第11节 人相食,要上书
不远处林间的一座木房里传来喧嚣声,旁边人告诉曼施坦因,到列宁格勒化装侦察的突击队全部撤回来了,他问元首要不要过去看看?
见元首犹豫不决,曼施坦因极力怂恿:“你在去年11月见过他们,去看看吧,他们给你带来了圣彼得堡的最新消息。”
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元首,他决定会会那些放荡不羁的突击队们。临出门前要求冉妮亚和丽达留在这里,但两位好奇心大发,非要跟随。冉妮亚吐出舌头吓唬他:“万一你被那些土匪绑票了怎么办?”
李德让她把卡尔梅克人叫来。不一会儿,卡尔梅克人气喘吁吁地来到面前,敬礼的同时迫不及待地问元首执行什么任务。
“去会一会你的狐朋狗友。”元首背着手往前走了,他们紧追,卡尔梅克人咕嘟道:“我以为让我潜入列宁格勒去呢。”
虽然已到二月下旬,这里还是非常寒冷,松树和云杉被冻得噼啪作响,一个松塔咂到元首的头上,唬得他浑身发麻,依靠在冉妮亚身上——还以为是手榴弹呢。紧接着腿脚一软被树桩绊倒,幸亏被丽达搀扶住。
越往前喧闹声越大,有两个戴着德军1935式钢盔、穿着苏式大衣的俄军哨兵站木屋外打闹,看到元首一行,马上把自己挺得像两尊门神。
木屋的空气中弥漫着混合着烟酒味道的羊皮骚臭,围坐在火炉旁的一小群人或唉声叹气,或恶语相加,要不是他们身穿混杂着德军和苏军装束,肯定会被认为是一群啸聚松林的土匪。
元首从天而降,土匪们怔忡了半天才缓过神来,惊愕得像嘴里支了个木棍,被炉火烧得通红的脸上挂着寻衅闹事的神态。地上都是酒瓶子,烟蒂扔得满地都是。
卡尔梅克人高喊敬礼,那些人用看暴发户的神情打量着他,冉妮亚深信如果不是元首在场,那些人肯定会把卡尔梅克人抬起来掼到地上,然后说:“狗日的小人得志了,凭什么你一步登天?”
红色猎人突击队小头目夸张地敬礼,眼镜差一点掉下来:“元首带着文工团看望大家来了,谢谢元首,不过我们实在没有兴趣载歌载舞。”
卡尔梅克人分开人群走上前来骂道:“给我闭嘴,你这不知好歹的家伙,蹲了几天监狱,连元首都不放在眼里了。”他望着大伙:“你们怎么了?一个个像骟了的公羊一样。哥萨克,怎么回事?喝得站都站不稳了。”
眼镜小伙子拿起酒瓶向元首扬了扬,瓶口塞进嘴里,被曼施坦因一把夺过,狠狠地把酒瓶墩放在桌子上,本来并不结实的桌子唏哩哗啦地倒塌了,桌上的酒瓶、香烟、几小块面包和花生米都掉到地上。
这个眼镜小伙子是个矛盾体,文质彬彬的外表下有一颗蛇蝎心肠,说话突兀却行动诡秘,对女人有贼心却无贼胆,曾经是大学的党支部书记,如今是布尔什维克的死敌,是专门猎杀***员、政工人员、政府官员、游击队员,双手沾满鲜血的“红色猎人。”头目。
但是今天,他显得如此哀愁,让习惯了尖酸刻薄、玩世不恭的卡尔梅克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了。
丽达把一块火腿扔给眼镜小伙子,小伙子接住,放到鼻子下嗅了嗅,又扔回给丽达。冉妮亚气呼呼地说:“不要理他,真是狗坐轿子——不识抬举。”
德国元首主动与这些心狠手辣、貌似土匪的人握手。曼施坦克因示意大家坐下:“俄国勇士们,我知道你们受到刺激,我把元首请到这里来,一是来看望大家,二是你们有什么委曲、有什么想法都向元首毫无顾虑地讲出来,元首会为你们作主的。”
话言未落,年轻小伙子扑嗵跪在元首面前,嘴里大喊着:“元首,我受不了,我实在受不了啦。我……”他终于开始号哭了,就那份磅礴之势来看,谁都知道他绝不仅仅是为蹲了几天监狱而哭的。
11月底,他的红色猎人突击队装扮成苏军,潜入新拉多加市,港口弹药和面粉堆积如山,正一船一船地通过运河和拉多加湖运往列宁格勒,德军向北大举进攻的第三天,第8装甲师向新拉多加市掩杀过来,苏军正要焚烧物资,早就盯着他们一举一动的红色猎人突击队突然开火,并大喊:“德国人来了,逃命啊。”
也许是乐极生悲,由于保护了港口物资,突击队员们喝得酩酊大醉后,祸起萧墙,在一个风雪之夜,两个毛头小伙子摸进战地医院,爬到女护理身上。
这两个小伙子也就命里该死。平时他们泡病号装病人老往医院跑,认识了一些俄国女护理,但那晚他们偏偏遇到的是德国女护士长,于是这事情性质变了。本来就对偷偷摸摸、打架劫掠的突击队嗤之以鼻的集团军群总司令屈希勒尔大发雷霆,当即下令把那两个竟敢玷污优秀民族的肇事者当场枪毙,头目管教不严,琅珰入狱,所有突击队解散。卡尔梅克人也遭受池鱼之殃,被告上法庭。要不是元首解救,他们从此一蹶不振了。
“元首,您不知道多不容易,太不容易了,太惨了。”眼镜还在哇哇地哭,元首把他拉起来,拍了拍他的头,丽达上前把一沓纸巾给他。小伙子睁开眼睛,看清这是纸巾而非厕纸后,边抽泣边擦拭红肿的眼睛。
哥萨克首领掏出左轮手枪,唾沫四溅地粗声喊叫:“我的枪告诉我,它已经好多天没吃东西了。我要第一个冲上去宰了那些人。”
戴高筒皮帽的亚美尼亚人响应道:“场长说的没错。我恨不得今晚就冲进那个人间地狱。”
场长?李德一楞,随即记起来了:上次来时眼镜小伙子介绍过:这个亚美尼亚人战前是种畜场的场长,专门负责给母牛配种。有时公牛不够,他自己就爬到母牛身上了。当时他没有多想,后来明白这是胡言乱语:人和羊还有一说、人和牛怎么能扯到一块?那也太相差悬殊了。
这些人开始七嘴八舌地向元首汇报情况。难怪他们悲天悯人,元首听着听着心情俞来俞沉重。他们的讲述,构划出了一幅由他导演的、活脱脱的人间地狱惨境……
1941年9月8日,德军第39装甲军第20摩托化步兵师攻占施吕瑟尔堡,列宁格勒被陆上包围,到了11月上旬,城市的粮食和燃料全部告馨,300万市民和50万军队陷入饥荒。
在此期间,列宁格勒通过拉多加湖与外界保持着一条水上通道,尽管杯水车薪,虽然每天饿死的人不断增加,从11月初的一天死300人到月底的每天4000人,但至少能让市民每天得到二两口粮,尤其是可以让部队保证最低的军粮供应。
然而到了11月下旬,德军第41装甲军占领拉多加湖东岸,彻底封闭了列宁格勒与外界的陆上和水上通道,城市迅速陷于绝境。同样由于德军东进,苏联空军的机场不断东移,空运越来越困难,有时连方面军司令部的需求也保证不了。
此后,苏军向列宁格勒空投了250吨糖,意在让人们维持最低限度的热量。这些糖存放在巴德耶夫仓库,德军向这里扔下了上千颗燃烧弹,点燃了占地4英亩的、木质的巴德耶夫综合食品仓库,所有的糖熔化了,流进旁边的酒窑里,凝固成硬糖果一样的、酒和糖的混合物。
德军撒下雪花般的传单,极尽利诱和威逼之能事:一份传单上写着:“俄国军民们,为了保命,到德国这边来吧,你会发现,你们的敌人是嗜血的布尔什维克。”另一份威胁说,如不投降,后果很严重,死得很难看。
军民们用代用食品维持了半个月——面包师用木屑和发霉的面包粉做成的食物,还有最初打算用来做轮船油料的有毒棉籽饼。
等到这些都吃完后,墙上的画片和书上的浆糊被刮下来作汤,人人都提着裤子,因为皮带被煮成了汤,正如卓别林电影《淘金记》上的镜头一样,皮鞋成了美食,城市里飘荡着老鼠汤的香气,等到连老鼠都吃光了时,惨剧不可避免地上演了:人肉相食。
第12节 人间地狱—列宁格勒
苏军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师,阻止惨绝人寰的人吃人现象蔓延,结果在首次执行任务时几个士兵失踪了,极有可能变成食物了。
电力定量配给,民用电基本断绝,城市陷入黑暗中;暖气早就关闭,自来水厂被炸毁,平民们把水桶吊在脖子上,拖着沉重的脚步到运河和涅瓦河里提水,而尸体就浸泡在水里。
进入1942年元旦,当其它地方的人们庆祝新年时,列宁格勒饿孚遍地,州苏维埃给每个10岁以下的孩子发放了一块糖,算是给绝望中的人们一丝籍慰。而在遥远的古比雪夫“文化宫殿”的礼堂,上演了作者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创作的《列宁格勒交响曲(C大调第七交响曲)》,对全国及国外做现场直播。
当然,千里之外的演奏不能当饭吃,尽管演唱会冠以“献给列宁格勒的英雄们”的显赫名头,列宁格勒的英雄们正不可避免地走向坟墓——不,连走向坟墓都成了奢望。
元月7日这天是回光返照,列宁格勒人每人得到了巴掌大的一小块黑面包,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他们在此生过的最后一个东正教圣诞节,这块面包也就成了断头饭。
此后,情况急剧恶化,整个城市陷入可怕的寂静中。每天有一万多人死去,尸体被盖上旧窗帘、破布和牛皮纸,这些尸体就放在家里、街头和堆在医院的走廊里,因为幸存者太虚弱,根本搬不动。
一个月前,一个绝望的苏联记者在墙上写道:“咬紧牙关撑过去4个月后,这个城市即将死亡。”到了2月中旬,可以说,他的话变成了残酷的现实。饥饿已经蔓延到了军队,饥不择食的士兵们纷纷在战壕里掘土,不是为了修坑道,而是为了找冬眠的小动物。
小木屋的听众中发出哭泣,丽达泣不成声,冉妮亚不停地抹眼泪,当听到给每个孩子发放了一块糖时,元首心里也一阵酸楚。
眼镜小伙子擦拭涌泉般的泪水讲述道:“我带着几个人到铸造厂桥,在结冰的街道上,一对夫妇极其缓慢地拉着一个雪撬到桥下,卸下上面的东西:一具五岁的小孩子尸体,我才发现桥下这样的小尸体有上千个,不少的尸体上的肉不翼而飞,只剩下白森森的小骨架。”
哥萨克首领攥着拳头:“市民们得到了上天的恩赐:一匹刚被德军炮弹炸死的马,在饥饿下,人回归成了野兽,他们像狼一样爬在马上啃肉吸血,等我们再次经过时,发现好多人满脸是血死在那里,涨死的。”
另一个突击队长肯定地说:“大部分人已经死了。那些还活着的人成了活着的死尸,生活在一个慢动作的幻觉世界里。我简直怀疑我们不是在列宁格勒,似乎是在大西洋海底的一个城市里。”
这些人突然群情鼎沸:“元首,打吧,让我们马上打进去吧,趁人还没有死光。”
鲍曼插言:“他们为什么不投降呢?到德军这边来不就结了?”
眼镜马上反驳:“说的轻巧,内务部队控制了一切,再说,经过肃反运动后,好多人的独立思考的意识都被融化了,成为被训化的猴子。”
“要不怎么说,偷窃人的心灵呢?”元首点了点头,与他们告别,回到半地下掩藏所里,走出老远还能听到他们激昂的请战声,卡尔梅克人留在后面试图平息激动,被他们骂骂咧咧地打出门,眼镜小伙子对他的背影骂道:“狗日的,你少装大尾巴狼,这会你变成德国人了?”
元首站在列宁格勒攻防图前凝神思考着。列宁格勒的惨况与其说让他震惊,还不如说让他得意,让他越发觉得自己了不起,而且头脑少有的清醒:去年初秋,德军占领了拉多加湖南岸,切断了列宁格勒与苏联后方的联系,但苏联开辟了拉多加湖运输线,向这座城市送去武器装备和给养。德军发现这个错误后向拉多加湖以东发展进攻,力图与北面的芬兰军队会师,掐断苏联的水上和冰上运输线。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在李德之前,德军占领了提赫文,但是被苏军赶了出来,列宁格勒的大门始终没能关紧,这是因为历史上希特勒愚蠢地发动了对莫斯科的第二次进攻,从北方抽调了兵力,让苏军的反攻得逞。同时,这个愚昧的种族狂根本不懂得或不屑于利用苏联内部矛盾,对苏联政治上的软肋视而不见,不加区别地对苏联各民族实行种族歧视,把他们当成二等民族,让开始双手欢迎他的苏联民众推向斯大林的怀抱。愚蠢加愚昧,让希特勒功亏一篑。
李德非常庆幸:幸亏这个家伙在装甲列车中极为秘密地死去了并把大权交给了他,让他有机会展示才能。他当政后,果断中止了劳民伤财的莫斯科战役,让德军全线转入防御,抽调出装甲部队到北方战线,先是欲擒故纵,把反攻的苏军诱入包围圈,然后虚晃一枪后大举向北进攻,仅仅十天后与维拉斯河的芬军胜利会师,把列宁格勒围得水泄不通,因而才出现了城市中每天饿死一万人的惨境。
在天造地做之下,李德虽然与希特勒别无二致,但骨子里作为中国人,可没有希特勒的种族观念。他是现实主义者,因而慢慢扭转德国人固有的种族主义,按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古老的格言,把所有反斯大林的武装组织起来。在战斗中,卡尔梅克人、红色猎人等武装为德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他们,就算德军获胜,也得付出几倍的代价。
希特勒的目标是占领东方的土地作为德国人民的生存空间,这样一来,他定然会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反抗,逼得苏联当权者们只有背水一战,因为失败意味着共产主义统治的终结。李德却明白蛇不能吞掉大象,他只要占领几块风水宝地就行了,所以他在后方支持纳粹东方部长罗森堡的土地改革计划,而且比他走得还远,彻底摧毁不得人心的集体农庄,把土地分给农民。他要让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独立,对苏联分而治之。他坚信,不久后苏联大多数人民、特别是农民会拥护德军,继而以农民为主体的苏联红军会自行解体。
更何况,把土地分给农民,会空前释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成倍增加,增强德国的经济实力。
“你在想什么呢?”冉妮亚拉了下他的胳膊。李德回首,看到刚洗了头的冉妮亚红色的秀发上还掉着露珠,正含情脉脉地望着他。他发现在他发呆的时候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李德双手悟着她的脸喃喃:“成功了,我会成功的,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统帅。”
屋子里的人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的嘴。在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猛然转过身子,一字一句地吐出几个字:“明天上午8点,爆破!”
冉妮亚和丽达紧紧抱在一起。卡尔梅克人想冲出去告诉那些人,被元首喝住。曼施坦因目光转向参谋们,那些人马上像点燃的柴草一般燃起熊熊大火。地下掩藏所里忙碌异常,发报机把一条条命令传到前沿各部队,十几部电话前吵成一锅粥,参谋们在沙盘和地图上作最后的推演,传令兵们进进出出,成为最忙碌的人。
元首要到前线部队视察,曼施坦因陪同元首先到普希金以东5公里的一处德军阵地,在幽暗的云杉林深处,坦克、装甲车上的伪装网正在卸下,自行火炮、马拉的或卡车牵引的大炮的炮口塞被摘掉。
德军士兵从坦克上跳下来,纷纷围拢到元首身边,这是曼施坦因从克里木带来的第25装甲师,与元首是老相识了,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元首面前无拘无束。
李德与他们追忆起在克里木卡恰河畔围歼苏军的骄人战绩,勉励说,你们转战南北,从黑海之滨到北冰洋之间:“你们的名字必将载入德意志史册,因为你们所征战的地方,不论是克里木、还是圣彼得堡,在不久后必将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也永远是德意志帝国的领土。”
鲍曼也诗兴大发,元首讲完后他上前一步激励道:“借此机会,我送给诸位老朋友两句话: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家热烈鼓掌,丽达一边拍手一边望着密林对冉妮亚轻言:“主任的这句诗讲给非洲战场的战士们就准确了。”
告别了装甲师,大轿车载着元首掉头向西,前往红谢洛村,途中卡尔梅克人多嘴说,那些突击队队长们对德军有点怨恨。很自然,他们把造成列宁格勒惨祸的责任归究于德军的封锁。元首沉吟片刻,让卡尔梅克人带他们随行。
一路上不断遇到一队队哥萨克骑兵,反穿羊皮的鞑靼团,乌克兰第1军以及白俄罗斯第2军的士兵们,还有由哈萨克斯坦摘棉花的农民组成的亚洲师,元首向他们许诺,等攻下列宁格勒后,他们将被调往非洲,将来从那里出发解放家乡。尽管对那个遥远的前景越听越糊涂,但是分给土地、分还牲畜的许诺对他们更管用。
驻扎在红谢洛村的是3个师的波罗的海部队。如今,攻城的25万士兵中有一半是这些杂七杂八的、由德国东方外军处训练的东方部队,大部分是战俘,少部分是散布欧洲的俄国流亡分子,在战斗中后者往往比前者更勇敢些,也更多的正义感。
向前线疾进的外籍军团不得不停下来聆听德国元首的训话:
“现在,我给你们讲话。你们即将奔赴战场,不!这不是战场,而是解救俄罗斯各族人民的正义之地,而你们将以他们的拯救者的身份,载入俄罗斯的史册。”
元首对这些戴高帽子、戴钢盔、戴棉帽子的东方人极尽惑众之能事:
“造成上百万人死亡的责任,应该由、也只能由布尔什维克负责。他们为了**之私利,为了维护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