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甜可口的冰棍哦,消渴解乏的冰棍哦,两文钱一支!”
随着不断地吆喝,围观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武清喊得更起劲,武大娘的头垂得也越低了。
“便宜又可口的冰棒喽,两文钱一支哦。”
武清坐在平板车上,手中拿着一支加了糖水的冰棍,有些棕色。这个时期工艺有限,还没有白糖,所以加了糖水的冰棒就有了这种颜色。武清看着围观的百姓,不理会他们议论纷纷,咬了口冰棒,然后咀嚼下肚,大呼痛快。
一个小朋友已经受不了刺激,眼巴巴地望着武清手中的冰棍。武清笑了笑,问道:“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就狗蛋。”小朋友大声说道,并露出了几颗大门牙,而后吞了下口水。
武清说道:“这个送给你!”
狗蛋小朋友毫不客气,接过冰棍,而后伸出舌头舔舐了下,眼中露出喜色。
武清看到这小朋友一点也没表示,灵机一动,想到后世那些推销产品的主持人与观众互动的环节,于是便问道:“狗蛋小朋友,好不好吃呢?”
“好吃!”
“恩,既然好吃,来,站上来,大声地告诉其他小朋友,冰棒真好吃!”武清厚颜无耻地说道。
狗蛋非常听话,一边舔着冰棒,一边大声地喊着,“冰棒真好吃!”
恰在此时,有一个大汉推开人群,声如雷霆,吼道:“这里到底有什么新鲜玩意儿,让某家看看!”
第十二章 大唐游侠儿
一个满脸络腮胡袒胸露乳的大汉挤了进来,武清一惊,差点吓到,好家伙,古铜色的肌肉,一块一块的,更让武清羡慕的是那结实的胸膛上有一簇巴掌大小的胸毛,这是一个猛人!
“是何玩意儿,让某先尝尝!”大汉说着话,一双蒲扇大的手已经揭开了白叠布裹着的木箱子。
一阵白雾迅速喷出,大汉吓了一跳,以为是暗器,头一偏,感觉又没什么,才作罢。
武清急忙说道:“且慢!”而后赶紧合上盖子,防止冷气外流。
“小家伙,你这里到底是何物,为何不让某家取来瞧瞧。”大汉是直脾气,一双环眼瞪着武清。
武清也被这一瞪,弄得心里发毛,急忙说道:“你要吃,且拿钱来,也不过两文钱,你便要强取吗?”
大汉一听,也不理会,直接扔出一吊钱,武清眼睛一扫,足足五百文,这要买二百五十根冰棍了。没想到这汉子倒是一个爽快人。武清哪里知道,这汉子乃是太原府有名的游侠,平时为人仗义疏财,路过文水县,不想遇到了武清母子出来卖冰棍。脸上虽凶恶,但他能看得出武清母子生活一定不好,孤儿寡母想来生活艰难,却又自食其力,这是很难得的事情,于是直接扔出五百文,也不管够还是不够。
扔完了钱,汉子再也不理会武清,便打开箱子,取出了各种颜色的冰棒,大汉对这新鲜玩意儿大为喜欢,大嘴一张,便开吃起来,他像嚼豆子一般,吃了一个,大皱眉头。武清知道这是冰到脑子了。
“里面只有五十支,只要一百文,这还有四百文找补你的。你也别吃太快了,不然冰到你脑仁了。”武清把四百文还给大汉。
大汉大呼一声,说道:“真他娘地痛快,剩下四百文,就当某家的定钱,某家要在这文水游览几日,你便多做些预备好了。”
武清大喜,收了起来,而后递给了武大娘,武大娘这个时候也豁出去了,抬起了头,脸上虽然有些难为情,但为了儿子,她什么都愿意。
大汉取出冰棒递给眼巴巴望着的几个孩童,说道:“今日某家大发善心,让你们几个小童吃上这新鲜玩意儿。”
一时间,一百根冰棍也被散得只剩下几支。
武清不禁对这大汉的人品大为佩服,问道:“真英雄也,敢问大叔,你在何处落脚,好叫我做了冰棍送去。”
大汉一愣,本想只是施舍给这母子的,不想这小子还有些骨气,当下便说道:“我便正要往悦来客栈投宿,你若有空便送来,我却不一定在,你若没空,就且记下,他日你富有了还我便是。”
大汉说完,长笑着扬长而去。
忽然,武清内心深处某个神经动了下,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大唐游侠?如此英雄,如此豪迈,我心向往之!
“大叔,可愿告知晚辈名号?”
武清大声呼喊,而大汉早已没了踪影。
时间进入六月之后,蜀中、关内大旱,河北道诸州连降大雨出现洪涝灾害,百万百姓受灾。朝廷令各州县开义仓赈灾,但依旧不能阻止饥荒的发生,很多百姓开始逃难,河东道也受到了影响,前来逃难者无数。
武清看着大街上衣不蔽体的百姓,面容枯黄,等待救济,心里很沉重,这是大唐帝国的百姓吗?这就是那个古代繁华强盛的帝国吗?他不知道的是近十年来大唐帝国灾害不断,义仓里的粮食消耗地也差不多了,再加上一些贪墨和损耗,所以便造成了大量受灾百姓逃离故土,寻找生机。
武清虽有心救助这些人,奈何家中存米也不多,中午散学后便去了米市,看看能不能买一些,发发善心。顺便搭个粥篷,赚些声望,对自己以后生意也有好处不是。
来到张氏米行,看到标价,最便宜的粟米都要五十文,更不要说大米竟然标价七十文。武清心中很愤怒,这些奸商,发国难财,也怪不得商人在这个时代的地位低,这样的奸商,谁人不骂谁人不恨?活该地位低下,活该最后养肥了被官府宰杀。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武清很清楚,士族和庶族如果没有庞大的经济来源,如何支撑起家族的开销都是问题,如果只是掌握大量土地,靠土地里出产的东西是肯定养活不了一个家族的。那么那些玉石店、酒楼、肉铺、绸缎庄、茶馆、盐行等等是谁的呢,毫无疑问,这些东西大多数就掌握在士族和庶族手中,只是他们自己不经营而已,而是委托给了善于经营的商人手中。士族和庶族提供官场和政策的优惠,商人付出的是智慧,而这也就造成了官商勾结。
张氏米行毫无疑问背后肯定有背景,不然文水县也不会有这一家唯一的米行了。没有背景,早就被挤出文水了。
“大家注意了,今儿个绝不赊账,杂粮三十五文,粟米五十文,麦子五十文、大米七十文。要买的排好队,不要乱挤,不然咱家手中的家伙可不是吃素的。”米行的伙计一边说着,一边举着一根儿臂粗的木棍。
十多个难民脸色枯黄,眼神涣散,默默地离开了。而本地百姓则是吵嚷起来。
“前天一斗才三十文,这才几天就涨到七十文了,这也太黑心了吧。”
“谁说不是呢,我刚去看了,那杂粮,就是猪都不会吃!”
“谁让人家张家有个当县令的族人。”
“好了,都别说了,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于是百姓不再言语,武清却陷入了沉思,看样子,在文水县张家的势力是很大的,不然也不可能让这些世居在文水的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武清看了看自己的手臂,实在是太细了,忽然间,他想到了前段时间出现的那位游侠,可惜再也没遇到,武清去过悦来客栈,根本没有此人。要是有游侠儿在,抢了这张氏米行。
其实武清找游侠的目的是想拜师,这个时代要是不会那么两下子,实在是混不走的,当年程咬金都学了三板斧,临到头还混了个国公当当呢。因为这是一个法律不健全的时代,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个人武力也是一种自保的手段。
造成这一切的缘由,就是那些贵族,那些做着官满嘴诗书礼乐、仁义道德的读书人。
读书人,有时候也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货色。
武清盯着那张记米行看了半晌,眼中露出愤懑的目光,狠狠地甩了下袖子,而后转身离去,大声吟诵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武清虽然剽窃了明朝末年一副对联,可此刻他确实没有多想,只是忽然间那么有感而发。
谁曾想,就是这么两句对联,却让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被许多人称赞。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一个乞丐的眼中爆射出惊喜的目光,而后起身尾随武清而去。
第十三章 施粥救民(各位大大,跪求一票)
回到家中,武清倒头就睡,心中烦闷,只好暂时用睡觉来忘记,前世他就是这么干的。
武大娘本来在作坊,当看到闷闷不乐的武清,便来到寝室,看到儿子躺在床上,便轻轻地坐了下来。
“我儿今日为何闷闷不乐?”
武清叹息一声,坐起身,眼中出现一抹不合年纪的忧伤,说道:“母亲有所不知,蜀中、关内大旱,来到这里逃难的百姓很多,那张记米行不说赈济百姓就算了,可他们竟然调高米价,前日我记得大米也不过三十文,今日我去米行,看到已经涨到七十文,如此下去,官府再不赈济,那些难民怕不是要饿死了。”
武大娘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是这么一件事情,这孩子从小就有爱心,而且那种爱心是很真切的,眼睛里时常流露出那种忧伤,让她都不忍拒绝,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对儿子是百依百顺。
“我儿是一副菩萨心肠,咱家米也不多,我再去买些豆面,豆面可以做成豆饼,咱家的米可以熬成粥,让那些路过咱家的逃难百姓吃上一口,你说好不好?”
武清是真心想为那些逃难的百姓做点什么,因为前世的他小时候受到很多人的帮助,在那场地震中他亲眼目睹了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是何等的绝望,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失去生命的孩子,也没有办法,曾经让他很伤感。
爱,应该是一种无私的,纵使是为了赚取声望,但出发点也是好的。
武家距离西城门口也就一条街而已,从门口路过的难民也是有那么些的。当武清母子支起了一个简易的篷子,在邻居和过路百姓驻足围观的时候,一大木桶米粥推出了门,放在了篷子下面,而后紧接着武大娘取出了一大箩筐豆饼,还有一个被白叠布包裹地严实的大木箱。
大木箱里是冰棍,本来自开卖后,本应该每日都会去卖的,可是拿了那游侠的钱,只好专给他做了,没想到到如今人也寻不到,冰棍的名气也没有打开,施粥也是一个不错的宣传措施。这也是武清没办法的,刷声望要做,自己也得生活不是。
武清看到几个小屁孩在玩耍,有几个甚至盯着自己的冰棍箱子,大声说道:“你们几个小子,听好了,你们现在出去大喊,就说武家门前有粥喝有饼吃,还有非常便宜的冰棍解渴消暑。等有人来了,我给你们一支冰棍。”
几个小屁孩一哄而散,一路上像是唱儿歌一般,把那一句散播了出去。
“武家门前有粥喝,有饼吃,还有那非常便宜的冰棍喽。”
一时间整个城西的大街上,被这样一句貌似儿歌的内容给吸引了不少人,一问之下,才知道是有人施粥的。而且还貌似有那前几天出现过一次的新鲜玩意儿冰棍。
不管是难民还是城西百姓,还是本着看热闹的人,都向着武家而来。
武清从外表看也不过是一个六七岁孩童,但从他眼睛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孩童,他内敛含蓄,从不做出格的事情,但他又不失调皮,从他那双充满智慧的眸子里可以看出,他有很多孩童都难以企及的睿智。
当第一个难民或者说是乞丐走近粥篷后,武清低声说道:“娘,今日要辛苦了。”
武大娘慈爱地一笑,让人心中暖暖的,说道:“为娘曾经也经历过苦难,做这些是应该的,更何况有我儿作陪,为娘很是欣慰。”
在前世,任何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孝心,为了做表率,当遇到乞讨者的时候,总要拿出一块钱让自己的孩子亲手放到那只破碗里。这个时代也一样,而且更甚,在科举之前,都有举孝廉为官。所以儒家经典里那句“百善孝为先”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也是看看他是否有孝心。一般对父母至孝的人,都会在这个时代被人们夸赞。
更何况是大唐帝国,大唐帝国之所以深入后世人们的内心,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唐的文明达到了世界的巅峰,无论军事还是文化,让世界望尘莫及,特别那种无与伦比的大气,那种大海一般包容万象的胸怀,那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扯远了。
武清取出一个豆饼,武大娘盛了一碗米粥,都递给了前来的难民,难民也不道谢,拿在手里直接走到一旁蹲下便吃。围观的百姓有些不岔,以为这人也太没礼貌了,人家施粥给你,你总得道声谢把。
“这什么人啊,人家施粥,竟然连声道谢都不说。”
武清一愣,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想想这些人背井离乡的,于是说道:“略微尽下绵薄之力,何足道哉,再说,都身为我大唐子民,理应相互帮助才对,今日我施粥,保不准哪天我和娘落难时,说不定也会有人施舍的。”
围观的百姓见武清这黄口小儿竟然也能说出一番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毕竟那一句“身为大唐子民”让他们都有些汗颜。
那一旁正吃喝的难民眼中更是爆发出夺人的目光。
随着第一个难民的到来,其他难民也陆陆续续到来,依然是一碗米粥一张巴掌大的豆饼,这对于逃难的难民来说,不啻于给了一次活命的机会。
看着这些千恩万谢的难民,武清丝毫没有因为赚取了声望而高兴,他眼中露出了忧伤,他在这个时代的能力真的很有限,没有庞大的财力,也没有强大的权利,他只能赈济几十个人。而那些高门大户能够赈济千人万人,却根本不会理会这些所谓的“贱民”。
等到天色渐黑,三大木桶的粥也完了,三箩筐的豆饼也完了,可是还有将近几十个难民正在等待。
当最后一碗粥送出后,武清敞开嘶哑的声音说道:“各位父老,各位姐妹,今日家中已无存米,还望诸位能够理解,在下与母亲已经尽力了,在下深感惭愧。”
难民没有发出不满,也没有怒骂,只是唉声叹气,而后面无表情地蹲在了原地。围观的百姓也慢慢散去,他们为武清母子的仁义而感慨,他们是不会救济这些难民的,因为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就在武清和武大娘收拾家伙什的时候,背后传来了一个女童的声音。
“武家哥哥。”
第十四章 神秘拜师
武清一愣,这不是徐小樱的声音吗,三年来他的身后总有两个人,一个是徐小樱,一个就是那个庶出的王修。前段时间离开徐北村的时候,也嘱咐过他们,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他们了。
“徐大娘,小樱,王修,你们怎么来呢?”武清问道。
武大娘也露出了疲惫的笑容,整个下午,都是武大娘最累了。
徐大娘对武大娘说道:“我是来投奔你们的,你们不会嫌弃我和小樱是累赘吗?”
武大娘说道:“徐家嫂子,这些年你对我和清儿那么照顾,当初说好了的,等我们这边安顿下来,就叫你们来的,怎么说累赘呢,以后可千万别这么说。”
徐大娘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在一年前得了风寒没几天就挂掉了,这个时代得了风寒基本上算是被判了死刑了。临走的时候武清便和母亲商量过,让徐家母女俩跟他们一起到县城生活。徐大娘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不过王修来了,却是让武清颇为奇怪,毕竟王修衣食无忧,尽管遭受了冷眼,但日子还是能够过下去的。
武清眼神询问,王修便说道:“家母前几日去了,我便葬了母亲,在父亲那里讨了几贯钱,偷偷跑出来了,本来准备远走他乡,没想到半路上遇到徐大娘她们便跟着一起来了。”
武清心中欢喜,伸出小手拍打了下王修的肩膀,说道:“来了便好,以后咱们又可以一起玩了。”
当下,武清带着徐小樱和王修走进家门,武大娘和徐大娘则继续收拾残局。
晚饭后,安顿好了徐大娘三人,武清便来到了武大娘的房间。
武大娘正在给武清纳鞋,看到武清进门,露出慈祥的笑容,问道:“我儿看来有事了。”
武清点头,说道:“娘,咱家的米还有多少?”
武大娘想来想说道:“好像还有五斗的样子,够咱们吃一阵子了。”
武清沉思片刻,说道:“娘,要不就把那三百两银子换了买成米吧,明日咱家再开一次粥篷。”
这段时间武清知道花钱如流水,差不多花费了一百两银子,如今要让那三百两花出去,武大娘有些犹豫,苦日子过惯了,也心疼那么多银两,便问道:“我儿有善心,为娘的本应该支持,可往后咱家该如何过活,本来那三百两是准备给你将来说门亲事的彩礼,这也是你义父遗言。”
武清继续沉思,眼中露出了难以言说忧伤,这种忧伤,让武大娘大为头疼,她从不曾见过这样的眼神,更从不曾见过这样一个孩童的眼神是那么让她心如刀绞。
过了半晌,武大娘说道:“好了好了,便买一百两银子的大米吧。”
武清一愣,丝毫没发觉是他的眼神起了作用,便苦笑道:“母亲还是小气了,不过母亲说的有理,咱家的日子还得过,那就一百两吧。”
武清回到自己的房中,彻夜难眠,他想到了很多种赚钱的方法,想到很多种让自己生活富足的办法,但想来想去,依旧是**丝心理占了优势。大唐帝国怎么样,关自己什么事,那些当官的,名望世家,哪个不是富得流油,自己这小家小户的,经得起折腾吗?稍微赚点声望就行了,没必要弄得倾家荡产的。
但是这个时代你要发财,你要赚取名望,只有一条道,那就是做官,而且必须是做大官。官本位的思想在这个长达几千年的文明古国里根深蒂固。
也只有成为了大官,才能阐述自己的政治思想,才能施展自己才学,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影响到君王,让自己的各种思想得到延伸。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事情,是**裸的现实,也是残酷的现实,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武清看到了这个时代的人的思想狭隘却又大度,残忍却又和善,虚假却又流露真情,虽有包罗万象的心胸,却容不得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武清很清楚,这一时期的大唐,可谓波谲云诡,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