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裹挟百姓,以壮声势。”
杨秀清的办法就是典型的流寇战术,不大重视根据地,一路裹挟抢掠,不断壮大声势,最后拼凑个百万大军浩浩荡荡打下北京城。
当日的黄巢、李自成(到了后期李自成是有根据地的,不过也没有经营好)都是走这样的路子打下长安和北京的。但是黄巢的大齐,李自成的大顺却都是极短命的政权。靠流寇战术起家的造反派都没有巩固的根据地,打顺风仗的时候还行。一旦遇到强敌就有旋起旋灭的危险。所以流寇战术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避实就虚,专找官兵兵力薄弱的地方打,不会像朱济世的明军一样牛皮哄哄去找清军主力决战的。
所以杨秀清就布了一个声东击北的计策,想将清军的主力完全吸引到广东方向,让开湘西门户,好让太平军顺利北进。
不过这个声东击北之计却有点多此一举了。
在粤北重镇韶州的州城之内,现在已经完全是清兵的海洋了。从湖南、江西、湖北、贵州等地源源不断开过来的绿营兵。乱纷纷地驻扎在城内,还霸占了各家的民宅,把一个繁华热闹的韶州城搞得乌烟瘴气。原来住在城内的居民被他们当成“汉奸逆民”捉刮一番后,统统撵出了家园——这都是僧格林沁的主意,目的是要鼓舞士气!现在他手头没有多少银子可以犒军,就只能让这帮绿营兵自己找食了。
虽然他和赛尚阿已经联名给道光皇帝上了“裁撤绿营,扩编汉旗”的折子。但是眼下也没有在韶州这里实行的条件。现在韶州城内的八旗兵丁不过六千余——这些就是僧格林沁从北京带来的八千和广州新军的六千,拢共一万四千八旗兵,在白云山、东江两战还有之后被明军追杀一路所剩余的全部兵力了!而且全部火炮、辎重都已经丢失,不少八旗兵连手中的洋枪和刀矛都丢了,是赤手空拳逃到韶州的。如果不依靠从北面开来的绿营,这韶州还守不守了?
“韶州……五岭……一夫当关之地啊!”
赛尚阿举着蜡烛,在韶州州衙的书房里面看着新挂起来的地图。韶州四下,密密麻麻的标满了诸军的名号。
僧格林沁也同样举着蜡烛,这位蒙古王爷的容色憔悴了不少,从东江一路败到韶州的经历实在让人难忘。
半晌之后,赛尚阿才放下手中的蜡烛,心事重重地吐口气“整整四十个营头,其中两湖江西的抚标、提标、军标下面的营头就有28个,还有三个湖南的镇标所属的12个营头也是能打的……还有向荣督率的贵州、四川的二十一营……”
“守是能守一下的!”僧格林沁已经领教过明军的厉害,可不敢再说大话了。如果各路清军援兵都汇集韶州,拢共有61个营,加上僧格林沁从广东带出来的败兵,总兵力在不下6万。守一下韶州还是有把握的,想要用他们去收复广州那是在妄想。
赛尚阿淡淡一笑,惨白的面孔上浮现出一丝潮红。虽然广东一战打得一败涂地,但是丢失广州的罪过全推给叶名琛了,所以他和僧格林沁并没有被道光皇帝责罚,只是免了两广总督和广州将军的差事,还当粤海大营管事大臣和钦差大臣。
“这韶州是无论如何不能再丢了……只要守住韶州,什么都好说……”
僧格林沁苦笑“想要长久守住韶州靠咱们手中的6万人还是不行啊!绿营兵是怎么打仗的咱们都领教过,虽然两湖江西的绿营兵强一些,但总不至于强过我带来的京营吧?这裁撤绿营,扩编汉旗的事情不能缓……怎么都得有几十万八旗新军才能保住大清江山啊!鹤帅,咱们是不是再联名给上面递折子催一下?”
赛尚阿摇摇头“王爷,这事儿不好办啊!”
裁绿营,扩汉旗,编新军。这场改革的幅度之大,阻力之强,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不好办也得办!要不然大清江山就没了……”
僧格林沁跺了跺脚“这逆明的兵是真强啊!东江一败不是偶然,也不是汉人绿营拖后腿……是真打不过!如果朱逆抢在咱们前头练出二十万那样的强兵,咱的大清天下还有吗?所以裁绿营,扩汉旗,编新军的事情万万拖延不得!”
赛尚阿先是点头,再是摇头“王爷,你觉得曾国藩的提议怎么样?用旗人、汉儒为将,另募朴实农人为兵……”
“裁绿营,扩汉旗,编新军”的本质,就是把汉人士林一脚踢开,另起一个局面。优点是新军的可靠性有保证,朝廷敢放手任用,也肯豁出血本去买洋枪洋炮装备新军。可缺点也是明摆着的,这满汉之间一定会进一步离心!虽然汉族士子不一定会尽投朱明,但也不会再卖力维护满清王朝了,当然少数忠贞之士肯定是有的,可那不代表主流。
而没有了汉族士绅的拥护,满清朝廷的基础可就太薄弱了。因而赛尚阿对曾国藩提出的设想很有些动心,所以才会让曾国藩以招工人、招学生的名义去湖南募集几千民壮。
可是僧格林沁却摆摆手道“这个就别提了,如果叶名琛肯死节,朝堂上的汉员还有脸见人。现在……堂堂的广东巡抚都开城迎降了,你让皇上怎么敢相信汉员?这兵到了他们手里,万一不听指挥怎么办?这事儿真不大靠谱。还是裁绿营、扩汉旗实在点。”
“也——是。”赛尚阿点了点头,“回头我再给穆中堂写信,让他无论如何催促一下皇上,这个事情不能再拖,得尽快实行!”(未完待续。。)
423 1502277878332
第269章 这是土地革命? 上第四更
能给几张月票和推荐票安慰一下罗罗受惊的心灵吗?
。。。。。。
“粤北的情况,很有些混乱啊。”
广州天字号码头,陪着朱济世来给刘鹏使团送行的左宗棠脸上忧色很重。
“各路豪杰都乘机而起,粤北的二十余县中,只有僧格林沁、赛尚阿坚守的韶州府城和岭北地方,还有延平侯、韩四督军镇守的英德县、清远县和佛冈厅没有被这些所谓的洪兵所据……”
左宗棠通报的内容朱济世也已经知道了,锦衣卫、大元帅府参谋部都有更详细的报告送上来。除了粤北,粤西和琼州府的情况虽然稍好一点;但是也有豪杰纷纷而起的局面。而这些豪杰,大多都有天地会的背景,算是朱明集团的外围成员。现在起兵算是响应朱济世,不过却是朱济世的麻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洪兵”的性质和兰芳刘家召集起来的“清兵”差不多,都是无组织无纪律也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帮会武装。如果广东的清兵不是被朱济世的明军打垮,他们根本不可能占州夺县闹出诺大的声势来。这些家伙,与其说是来帮忙的,不如说是来摘桃子的。
“广西那边情况如何?”
朱济世更关心拜上帝会的情况,历史上的太平天国可差一点成了大业!这个时空的清军主力已经被自己吸引到广东来了,太平军应该更容易发展和北进吧?只要太平军能像历史上一样打下武昌,无论是北上河南还是沿江东下。自己这边的压力就减轻了。就能腾出手来慢慢梳理地方……用后世网文的专用词儿。就是种地了。
“刚刚收到消息。他们打下了梧州,看样子……是想让清军误以为他们要来广东和咱们汇合。估计他们很快会调头北上去湖南,现在湖南的清军都往广东这边来了,倒是方便他们入湘,应该能闹出一些动静吧。”
左宗棠还是不大看好太平军,朱济世微微摇头,却不多言,左宗棠自然不清楚这太平天国在历史上差一点就掀翻了大清朝!如果不是太平军进入南京后的内讧和骄惰。大清朝在咸丰年就该吹灯拔蜡了。而且历史上的清朝可不是靠八旗、绿营把太平军镇压下去的,而是靠湘军、淮军这等汉人军阀武装。其中最大的三个军阀中的左宗棠,已经是朱明的丞相,曾国藩好像混得很不好,李鸿章嘛……好像没有什么人知道,估计还没有中进士吧(朱济世不知道李鸿章是道光27年的进士,现在已经中进士了,不过没有如历史上一样留在北京当翰林院庶吉士,而是给了个候补中书舍人的官儿;然后发到上海洋务衙门去给林则徐当幕僚了)。
也不知道这个时空的满清还有没有力量抵抗太平天国,最后该不会自己和太平天国对打吧……
“现在咱们还是要先定广东。僧格林沁和赛尚阿的兵倒不是什么麻烦,反而是盘踞粤北二十余县的洪兵。一定得尽快把他们收编了,否则这粤北地方可就让他们给荼毒了。可是要收编也不大容易,他们手中的人马少说有十几万,一个月还不得开销上百万?咱们哪儿那么多银子往他们身上砸?”
左宗棠说出了他最担心的事情,现在这局势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满清在广东的势力已经被扫得差不多了。除了僧格林沁、赛尚阿在韶州的军队,就只有琼州、雷州、韶州三个府还大致在满清控制下。不过也没有多少清兵守在那里,不过是明军一到就灰飞烟灭罢了。麻烦的,反而是十几二十万打着大明旗号的杂牌军。
朱济世虽然有钱,但是也没多到可以去养那么多帮会武装的地步。而且眼下一国初立,花钱的地方太多,光靠朱济世从四大行分到的红利已经支撑不了。在广东一省的财税理顺之前,现在的明军和大明朝廷,只能靠着向汇丰银行借贷度日。
朱济世皱着眉头问道“左相,现在一个月要多少收支?能拿出多少钱来摆平粤北的这些牛鬼蛇神?”
左宗棠苦笑下,掰着手指头盘算起来“永历201年的田赋、杂派都已经免了。现在的收入就是没收贪官劣绅(其实就看立场)的田宅和广州一府的商税还有粤海关的关税,另外兰芳总督府每月也有些盈余……如果不算抄没,每个月的收入顶多只有三十万元,开销起码六十万,主要是军饷、粮草、军服的开支和官员的薪俸,武器装备还都是向兰芳行赊账的。”
这造反果然是个花钱如流水的事业,仅仅是五万多人(包括兰芳军团和海军)的军队,不算军火一个月就要开销六十万!要算上军火起码得一百万……
还好开了个汇丰银行,“骗”到了将近一亿多银元的存款。要不然这个反已经造不起了!
“不过咱们还抄没到了许多田宅、商铺和金银还有汇丰行的存单。”左宗棠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抄没到的财物很多,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一面是大明有钱了!坏的一面是愚忠清朝的士绅官吏还很多。
“广州一府十四县初步报上来的数据,就抄没到土地就有二百八十多万亩,宅子一万多所,店铺两万五千余间,金银存单银票折合银元有1035万元!”
这抄没果然也是来钱极快的买卖!当然,之所以有那么多收获,同广州府的经济重镇地位,还有广大广州旗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首先被抄没的就是旗产。包括广州城内的宅子、铺子还有广州城外的“旗田”(包括200年来旗人陆续购置的产业和得自尚藩的产业),自然一律抄没!这个是根本用不着客气的。
其次是皇商、官商在广州府的产业,广州是这个时代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自然是皇商、官商遍地走了。如十三行者就是官商,不过他们扎根广东,可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背清投明。但是还有很多根基在北方和江南的皇商、官商就只能舍了在广东的产业继续去为大清朝效忠卖命了。
再次则是被困在广州城内的士绅和满清官员还有官员家属中一部分死也不肯剪辫子的“忠良”,全都被剥光了身家驱逐到上海去了。
最后才是广州府地方上不开眼的“土豪”,这样的人并不太多,多数不过是不剪辫子闭门读书罢了。其实是想坐观明清之争,置身事外。所以只是被查抄田产,没有抄家。还有少量吃错了药召集团勇抗拒大明天兵的,自然是家破人亡,成了满清王朝的殉葬品了。
当然,还有许多满清的官产并没有计算在内,那些产业都要供新成立的大明官府使用,不在分配发卖之列。
“能够抄没到那么许多财物,大概和天地会还有十三行的助力分不开吧?特别是天地会,人家到底是广东地方上最大的地头蛇,要是处置不当,只怕后患无穷啊!”
朱济世这里说的“处置”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粤北粤西的那些帮会武装;二是指广东地方上的天地会势力——虽然他们是拥明的,但毕竟是有黑社会性质,如果不治理一下,广东地方怕是没有宁日了。
“王上,要解决粤北粤西的洪兵和天地会势力太盛的问题,还需从抄没的三百八十多万亩田地入手啊!这些洪兵和天地会的大佬们,对复明肯定是有功劳的。咱们不能卸磨杀驴,要不然将来北方的会党就不肯跟从我们了。但是那么多人咱们也不能一一养起来,最好的办法还是分田酬功。”(未完待续
423 1946067879336
第270章 这是土地革命? 下 第一更
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
。。。。。。
“但是……二百八十万亩田地最少价值上万万银元吧?就这么分给广东的洪门大佬和粤北洪兵,是不是太可惜了?”
珠江三角洲的农田一般都是上好的水田,虽然不是特别肥沃,但却有充足的雨水滋润,算是上田。而且广州周围人多地少,富豪云集,土地价格也比较高。如果在太平年景,这样的一亩水田总值个几十块银元。二百八十万亩土地至少价值一亿银元,的确是一笔巨款!
“还可以田代饷,让分得田地的洪家兄弟遣子从军,酌情少发或不发军饷。”
湖南也是有天地会的,左宗棠自然也知道他们的底细。刨去他们反清复明的“大志向”不说,天地会其实就是些地痞流氓和强盗贼寇!而这些流氓和贼寇所仰仗的,当然就是武力,年轻力壮的弟子则是天地会各堂口武力的核心。如果能让这些壮勇之士去从军,地方上面自然会安宁许多。但是朱济世的朝廷没有那么多银子可以雇佣太多的军队。本来左宗棠也没有想到什么办法,但是在他身边担任秘书官的佐久间象山却给他支了一招——用土地充军饷。
其实这本来就是日本国内武士制度的老办法。武士从主君那里领取一些土地,同时为主君卖命。现在明朝官府没收到二百多万亩土地,按照二十亩地“换”一个兵的代价,足够交换到十四万军队了!而二十亩水田的价值在800到1000银元左右,远比每年三四十块军饷为多,即使一个普通士兵在明军干上十年。也不大可能攒够可以买二十亩水田的财产。
此刻两人已经钻进了驶往了马车,正在回广州北城的路上。听得左宗棠的办法,朱济世呵呵轻笑道“这倒是个办法,先给20亩水田,干满十年后再给20亩地……一个兵十年之内得地40亩。就是不给军饷也不算亏待了吧?”
“恐怕都求之不得吧?”左宗棠捋着胡须笑道,“还可以规定,凡是战死和重伤的退伍的兵士,无论服役多少年,都可以由他们的家人或者本人领取应于服役期满后才能得到的20亩土地……这样一来,我大明将士在战场上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何止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分得的土地都是属于忠于满清的官僚士绅。要是大明失败了,他们的土地可就没了!这个保大明就是保田地保家业啊!另一个时空的某党,不就靠一个土地革命鼓动起了数百万大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得到天下的吗?
如今左宗棠给自己出的主意,也有异曲同工之效。虽然鼓动不到几百万军队,但是几十万人足够能够拉出来!有了那么多兵。打败满清还有什么难度?这左宗棠……真不愧是当今诸葛亮啊!
“就这么办!凡是大明的士兵、士官,都可以申请以土抵饷,士官在以土抵饷后军饷减半发放。另外,粤北的洪兵,只要达到咱们的征兵要求,愿意加入明军的,也可以享受这个待遇。至于天地会的大佬。只要肯解散堂口并且遣子从军者,除了享受‘以土充饷’的待遇,还可以酌情赐予爵位。这样他们在土地之外,还能另外得到一份年金,若再不肯当个安乐员外,那大明的王法可就要发威了!”
“王上,大明的爵位年金该如何定?是不是要赐田和免赋税?”左宗棠听到朱济世提及“年金”,便追问起来了。
历朝历代,在开国的时候都是要大封功臣并且赐给田宅的。现在朱济世的大明已经正式开张,是不是也该赐些田地。封一下功臣?
“宅子肯定要赐的,要不赐,咱们那么多功臣该住哪儿啊?”朱济世半开玩笑地道,“但是田……不能多赐,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多田好赐啊!咱们在广州府只抄没了280多万亩。广东其他几个府的田地大多连广州府的一成都不足,而且也不集中,顶多能抄没到一百多万亩,加上广州府的280万亩,就是400万亩……左相,怎么个赐田法你好好琢磨一下,总要给我留下十几万士兵的额度。”
“王上您的王田……”
朱济世摆摆手,“不要了……我这个国王自己吃自己的就行,用不着花国家一块银元的。”
左宗棠松了口气,朱济世不参与“分赃”,这田怎么都够分,好歹有100万亩呢!有资格被赐田的功臣,就算包括某些天地会的大佬,也不会超过两千,平均每人可得田500亩,足够酬功了。
“既然赐了田宅,这年金暂时就不要给了,朝廷花钱的地方还很多,能省一点是一点。”
说这话的时候,左宗棠在心里面盘算一下,其实花钱的地方也不多了。小兵基本上不用给军饷,只有文武官员要发饷,另外还有军粮、装备的开销。如果不打仗的话,每月有三十万银元的收入就足够了。
“王上,既然定好了‘以土充饷’,是不是可以开始招揽粤北的洪兵了?”左宗棠捋着胡子,思索着道,“不过‘以土充饷’之法在广东全省平定之前不能公开,所以……”
“不能公开?为何?”朱济世不解道。
左宗棠笑了笑,“免得打破脑袋挤进来的兵太多了,如现在粤北的洪兵就多达十几万,如果他们知道有‘以土充饷’的好事情,恐怕就不是十几万,而是几十万人要加入咱们明军了,到时候王上是收好还是不收好?”
“还是左相考虑周全,这事儿等广东完全平定下来再说……到时候再进行一次集中的整军扩军,把明军扩充到20万!训练上6个月就能出兵攻略湖南、广西、福建三省了。”
说到这里,朱济世忽然想到个问题,扭头看看左宗棠,“左相,咱们不给人家田地,粤北的那些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