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87章

天朝之梦-第187章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片炸碎,可是剩下的人还是不退!

“这些家伙难道是在送死么?这些人难道不是爹娘养的?不知道怕死?”

看着越堆越高的尸体,张文祥强忍住呕吐的感觉嘀咕道。

“连长,营部的命令,让咱们到战壕后面去列阵,两列横队!”

传令兵的声音打断了张文祥的思绪,他扭头望去,就看见在炮兵阵地后方,已经有大队大队的步兵在整队了。看来。决战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满洲、蒙古的勇士们。天命大汗和成吉思汗的英灵在天上看着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看着我们用铁蹄用马刀。把侵入满洲土地的汉人统统赶下海!满洲虽大,但是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因为盛京就在我们背后!天命大汗的陵寝就在我们背后!

冲啊!现在就冲啊!不要管前面的朝鲜包衣阿哈,踩着他们的身体前进!”

郭尔贝。 恒龄扯着大嗓门大声呼喝,向他麾下的一万满蒙八旗的骑兵下达了突击的命令。

马蹄声骤然冲天而起。龙背山北面的战场上尘土卷扬,地面也震动如雷,那是上万马队的冲击!

金松龄此刻已经倒卧在地,不,应该是倒卧在层层叠叠的尸体堆上了!他们已经冲过了最后一道铁丝网,冲进了原来明军步兵盘踞的壕沟,不知道多少人填了进去,以致将一大段壕沟填成了平地。金松龄大概是最后一批倒在明军枪口下的,铅弹打断了他的一根腿骨。流了不知道多少血,反正一条腿已经没了知觉,现在浑身发冷,就是在等死吧。

不过他看到狂澜一般的马腿从自己身边踏过,像潮水一般向明军大阵冲去还是无比的欣慰。冲啊!杀啊!把明贼都杀光!这样自己的儿子就能继承土地和旗人身份。再也不用过忍饥挨饿的日子了,恍惚之中,他似乎看见几个胖乎乎的男子在朝他跪拜,这几个胖子都是自己的子孙吧,那么胖,家里一定是有很多土地的……

忽然,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响了起来,接着又是两阵巨大的轰鸣,也不知道是天塌了,还是地陷了。从金松龄的视野中看去,本来潮水般向前的马腿又倒退了回来,数量少了大概一小半,而且也散开了不少。

难道是打败了!金松龄不确定地想着,自己和好几万八旗朝鲜的勇士用命开辟出来的进攻道路,才让上国的满大人的战马能冲起来,可怎么就败了呢?不是说八旗铁骑天兵无敌吗?怎么就败了呢?难道自己要白死了,真是不瞑目啊……

……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八旗的马队怎么就不堪一击呢……”

五里河东岸也搭起了个高大的望楼,大清天德皇帝奕欣带着几个顾命大臣站在上面观战,这会儿已经傻了眼。就在刚才,在付出了近两万八旗朝鲜牲口的代价之后,满蒙八旗的精锐终于发动了一次马队突击。整整一万名骑兵,在悍将郭尔贝。恒龄的指挥下趁着明军火炮忙于轰击八旗朝鲜炮灰的时候突然发难,踏着八旗朝鲜的后背突击!算是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可是明军却连个传说中的空心方阵都懒得排,只是用几千步兵列成又细又长的两列横阵,先打排枪,再是炮兵的霰弹,最后投掷手榴弹,这样就轻松击退了上万马队的冲锋!这步兵打骑兵怎么轻松成这样了?

陪同奕欣一起观战的穆拉维约夫则是在叹息,明军刚才明显是轻敌,用两列横阵阻挡上万骑兵的突击完全是发疯。虽然他们装备有贝色麦步枪,有手榴弹,有大炮,但还是不足以阻挡如此庞大规模的骑兵……满蒙骑兵是有机会冲破明军火力阻击的,只要他们能够承受住最多三成的伤亡就能冲垮明军的步兵阵地了。这对欧洲骑兵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可是满蒙骑兵却被一阵排枪、一百多发霰弹和一堆手榴弹打垮,纷纷调头逃窜!这样骑兵,是根本不能同明军的欧式步兵正面交锋的!

宁锦一战根本打不赢!北清唯一的办法,只有利用满洲和蒙古的辽阔,同明军周旋,把对手拖垮拖死!

“冲!让他们再冲!这次投入五万八旗朝鲜和两万满蒙骑兵!”奕欣气急败坏地下着命令。

“皇上,退吧!”

“皇上,打不过啊……就是投入五万八旗朝鲜和两万满蒙骑兵也没有用,战场太狭窄了,根本摆不开。”

“皇上,咱们满蒙腹心的血不能这样流……”

“满蒙大着呢,咱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小小的宁远把血流干……”

奕欣年轻气盛容易冲动,下面这些顾命大臣可是老成持重多了。刚才那一阵,满蒙八旗至少死了三千!而且全是马甲,是满蒙八旗的精锐,可不是朝鲜包衣阿哈,死多少都不心疼。这样的精锐,现在的满蒙八旗最多能拿出三万,一次冲锋就死了三千,十次可就死绝了!更让人灰心的是,刚才这一轮冲锋,满蒙八旗连明军的毛都没有伤着一根!三千个八旗精锐就这样白死了,这仗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宁愿把一百多万两百万人带去黑龙江吃草,也不能就这样把满蒙的精锐都扔在宁远啊,因为到了北边,饿死的都是老弱,生存下来的才是精锐……

就在几个顾命大臣苦劝,奕欣却还不肯放弃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楼梯响动声传来,接着就听见肃顺连哭带喊地吼声传来。

“皇上,皇上,牛庄急报,牛庄有警,大队明逆兵船从辽河河口进入,已经到了牛庄啦!”

“什么!明逆大队打到牛庄了?”奕欣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牛庄离开辽阳只有一百多里地,也就是两天的路程,而辽阳离开盛京只有一百二十里地!如果明军大队奔辽阳、盛京而去,大清的根基可就危险了!

611 2003388192860

第474章 要以德服人 求月票



公元1849年7月26日。辽河之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悬挂着日月同辉旗的上千艘沙船,布满了整个河面,浩浩荡荡沿着辽河一路向满洲内陆挺进。

朱济世坐在其中一艘吨位最大的沙船上面,望着前方的船队,手中拿着一本《李朝实录》,感慨万千。

这本《李朝实录》是朱济世在金左根的宅子里面顺来的,上面记载了很多满清攻占辽东时,辽东汉人的悲惨遭遇,其中就有关于努尔哈赤取辽阳时的记录“时奴贼既得辽阳,辽东八站军民不乐从胡者,多至江边……其后,贼大至,义民不肯剃头者,皆投鸭水(鸭绿江)以死。”

在朱济世下令编纂《大明国史》后,大学士府就从民间搜集了许多散落的明清两代的史料,许多被满清掩盖起来的当年屠杀汉族人民的罪证,都一一浮出了水面。比如乾隆年间国使馆纂修蒋良骐所著的《东华录》中就记录了大量满清屠杀汉民的记录,如天命九年,努尔哈赤下九次汗谕,清查所谓“无谷之人“(每人有谷不及五斗的汉人),并谕令八旗官兵”应将无谷之人视为仇敌“,“捕之送来”,最后于正月二十七日下令“杀了从各处查出送来之无谷之尼堪(满语之谓汉人)”。这可是公开的种族灭绝政策,堪比后世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灭绝!

天命十年十月初三日,努尔哈赤又命令八旗贝勒和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官将。带领士卒对村庄的汉人,“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马斩杀”。

以上这些还都只是满清在入关之前,在辽东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一小部分,而且还仅仅是努尔哈赤统治时期所犯的罪行。至于之后在明清战争和满清入关之后所犯的种族灭绝罪行,更是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

“屠城”、“灭族”、“尽屠”之类的记载几乎充斥着这一时期的史料,光是被满清“尽屠”的城市就不下数十。后世鼎鼎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和江阴屠城,就是显露出来的冰山一角而已。

“我看了《李朝实录》、《清实录》、《东华录》还有罗马教廷、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相关记载,只觉得清鞑之人,尽皆于禽兽无异,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者,皆是万古未闻的恶贼!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贼之罪是流波南尽,罄竹难书。而后的顺治、康熙、乾隆、嘉庆,一直到现在的天德朝,无不是作恶多端。天理不容。今日有此亡国之祸,只是上天给予的薄惩。”朱济世放下手中的《李朝实录》,有些感慨地对左右的罗泽南、苏玉娘等人言道。

“他们几个首恶虽死。但还是要被掘墓鞭尸的。然而单靠其三四个首恶也是不可能做出如此恶事的。只纠首恶,余皆不问并非惩前毖后之道,只会让后人存有侥幸之心。”

罗泽南和苏玉娘对视了一眼,心道“莫非王上要以怨报怨,一路杀人放火打到盛京去?这得杀多少人啊?”

朱济世却叹了口气“有人问孔子‘以德抱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孤王若遵孔子之教,以直报怨,这满洲一族也该尽屠了吧?可是孤王实在不忍如此行事,哪怕其族最恶滔天。毕竟上天有好生之德……孤王决定以德报怨,以德服人。任由辽东、辽西之寻常旗民往西北方投他们的天德皇帝去吧。”

罗泽南点点头。拱手道“圣上真乃仁君啊!”

苏玉娘却撇了撇嘴,奕欣有那么多粮食喂饱一百多万八旗子民?大概真要靠上天的好生之德降下食粮才能让他们活下去吧?

罗泽南道“王上,可差人四下张贴布告,限辽东之旗民在30日内,收拾家产往西北而去。若有愿归于华夏者……”

“愿归于华夏者,可先安置于朝鲜国,将来待天下悉平之后,再行安排。”朱济世沉声道。

安置朝鲜国!?北清是怎么掠朝鲜的?是怎么杀朝鲜人的?把辽东旗民安置于朝鲜不是让朝鲜人报仇雪恨吗?

罗泽南愣了下,转眼又换上一副无比佩服的容色,躬身道“圣上果是千古第一仁君,臣替辽土百万旗民谢王上不杀之恩。”

朱济世满意地点点头,又对苏玉娘道“待攻取辽阳之后,就遣人四下张贴布告吧……还须在布告上告诫旗民,不可破坏田地、水坝、房屋,不可捣毁官仓、官衙,每名旗民最多只能带一匹牲畜并随身物品,米粮二百斤离开。违者,杀无赦!另外,凡是据寨抵抗天兵者,也杀无赦!至于八旗官佐,若肯束手就擒者,皆可保全性命,按照官职大小处以徒刑、流刑。”

平辽之战不是请客吃饭!此时的辽土不是228年前的辽土,早就没有了大明百姓,只有大清的祖宗之民,若不将其悉数迁走,还要一味优容,只怕会陷入旗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王上,辽土还有汉军旗人四十万,八旗朝鲜,朝鲜包衣一百余万,当如何对待?”苏玉娘蹙着秀眉道。

“汉军旗人……当准其自新。”朱济世斟酌着道,“辽土光复之地的村寨都由暂由汉军旗人负责管理,流遣满蒙旗人之事,也俱由愿意自新的汉军旗人负责。不过每户汉军旗人都须遣子入辽阳为人质。

另外,八旗朝鲜皆系自愿从贼,当视同满蒙八旗。而朝鲜包衣,都是被掠之良民,对满蒙八旗是苦大仇深,当可为我所用。可在被解救的朝鲜包衣当中招募义兵,编入辽东镇。余众可交由李鸿章设法安置。可用为劳工,修整辽东、吉林之道路,砍伐森林,修筑海参崴城池要塞,但不可在中国之土分配土地给朝鲜之民。”

朱济世侃侃而道,所言的这些话都是谕旨,船舱内自有负责记录的秘书官,一一记录之后,再由朱济世过目,然后颁布施行。

而就在朱济世正在琢磨着要怎么整治辽东旗民的同时,生活辽河两岸的大清祖宗之民,已经乱成了一团!之前辽东沿海已经被大明海军和东江镇烧杀了一番,辽东旗民早就成了惊弓之鸟。有些身份的人都不敢呆在乡下,全都往辽阳、盛京还有旅顺口(北清的第一口岸也是个要塞)避难了。呆在乡下的,也都收拾好了家当,做好了随身跑路的准备。所以明军大队自辽河来犯的消息一传到,辽河两岸顿时就是流民满路了!

大量从辽河下游、中游地区,从辽东半岛逃难的难民,向辽阳,向盛京不断涌去,也有一小部分反其道而行之,是往旅顺口而去。大多是老弱妇孺,由上了年纪的老头子或是由当家的妇人领着,带着他们可怜的家当,一路儿啼妻号而走。塞满了各条通往辽阳、盛京和旅顺的道路。沿途还有不断加入进来的难民,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很快就形成了三道逃难的洪流。

而与此同时,宁远一带,还有另一道洪流往盛京而来。大清天德皇帝现在已经成了败军之将,在得到朱明大军沿辽河攻入的消息之后,他再也无心恋战,立即下达撤兵命令。留下八旗朝鲜的7万多人守宁锦一带的城池堡寨,迟滞明军,掩护他的满蒙心腹还有数十万辽西旗民,仓惶北撤,往盛京而去了。

612 722378195616

第475章 祖宗之民才是关键 求月票



大势去了……

天德皇帝军中,随驾亲征的大清重臣们都在心底这么哭喊着。

不是大清的大势去了,而是北清的大势去了!

宁远之役惨败收场,明清两军的差距在这场大战中也展露无遗。参加过滑县会战的清军将领都已经在心里得出了结论,明军远比太平军强大!北清的八旗兵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战胜他们的。有了这样强大的明军,朱济世要不了一年就能平定中原,最多两年就能扫荡满洲。而后北清向哪里去?喀尔喀蒙古,还是西北之地?所有人都明白,北清已经完了,再也没有复兴的时候了。

而且还有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眼前的这一关,北清还能不能过得去?辽阳已经在明军兵锋之下,守在那里的是满洲正蓝旗和蒙古正蓝旗的兵,其中满洲正蓝旗有一万两千人,蒙古正蓝旗有三千人,拢共一万五千人的守军,能挡住如狼似虎的数万明军?辽阳一陷,大清祖宗之陵所在的盛京,必然是朱明的下一个目标!而盛京的守军也是一万五千,同辽阳一样……这盛京能守到天德皇帝的主力回援吗?

就算天德皇帝带着满蒙八旗的精锐回援,会不会又是一场宁锦之败呢?若是天德帝再败于盛京,北清大概就要寿终正寝了吧!

“皇上,不能往盛京去啊!那可是个陷阱,去了咱们大清最后的骨血可就尽失了……”

“咱们的满蒙心腹号称15万,实际上还不到10万。其中真能战者不过5万……这5万人是咱们大清的命根子,要是打没了,咱们到了漠北到了西域都要挨欺负的!”

“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穆拉维约夫将军说了,他们俄罗斯国是支持大清迁都黑龙江或是是漠北蒙古的。”

天德皇帝乘坐的龙辇里面,顾命大臣桂良、赛尚阿和耆英三个人正在苦苦相劝。都是在劝天德皇帝奕欣跑路。道光皇帝守北京的教训就在眼前,人都让太平天国捉了去,成了“清徽宗”,这天德皇帝可不能再去当“清钦宗”了。

“可是祖宗之陵还在盛京,祖宗之民也大多在辽西、辽东,焉能尽弃?”天德皇帝叹了口气。

耆英看了看左右的桂良和赛尚阿,忽然嗨了一声,给奕欣重重叩了个头“皇上,不如暂时向明朝称臣吧!”

天德皇帝一愣。呆呆望着耆英,张着嘴一时说不出话来,跪在耆英身边的赛尚阿也重重磕头道“皇上。奴才附议。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只要能保住盛京,保住一百几十万祖宗之民,大清就有复兴的一天!”

天德皇帝又看看自己的岳父桂良,桂良叹了口气“皇上,奴才也是这个看法。奴才愿意往菊花儿岛一趟。去和大明天子谈判……”

天德皇帝苦笑一声,合着这仨是商量好了来劝自己向明逆屈膝投降的!这一投降,大清亡国之君就非自己莫属,早知道就不该称什么帝。

马车里面一片死寂,奕欣沉默了许久。才叹口气道“向逆……大明求和也不是不行,就怕朱济世不会允许我们保留盛京。不会让咱们再留在辽东、辽西……”

盛京是明朝的沈阳,明朝的辽东镇是九边重镇之一。这辽东、辽西的土地,都无可争议属于大明王朝的直辖土地。朱济世一直高举复明大旗,当然要恢复当年的辽东镇,岂容北清继续占据盛京?肯定也不会允许旗人再滞留辽东、辽西。

耆英道“皇上,咱们大清的地盘可不止满洲,内外蒙古、新疆、甘陕、西藏这些地盘都是咱大清的。惠亲王和僧格林沁都是皇上的臣子。俄罗斯的穆拉维约夫将军说了,只要咱们能带着兵马部众去蒙古、去甘陕,他们俄罗斯还是愿意继续支持大清的。所以咱们可以把辽西、辽东都交给大明,只要能保住80万满洲蒙古的祖宗之民!”

奕欣听他这么一说,眼前顿时一亮,赛尚阿和桂良也连连点头。大清还是有许多土地的!即使失去了辽西、辽东,大清也能生存下去。现在的关键是保住80万祖宗之民——至于汉军旗什么的就算了,这核心的80万祖宗之民要是被明军都杀了,大清才真是没救了。

如果朱济世这个穿越客在后世真的用点心思研究一下历史的话,他现在就不会为怎么全取辽东、辽西,怎么整治旗民而烦恼了。

因为他现在已经捏住了大清朝的命门七寸!便是辽东、辽西的几十万满蒙之民了!说起来这大清才真正的“以民为本”的,只是这民不是四万万之汉民,而是一百几十万“祖宗之民”也就是旗人。大清的根基就是这一百几十万旗人,或者是大清的主人就是这一百几十万八旗子弟。

所以历史上的大清朝在对待国都的问题上,和后来的gmd截然相反。只要满清的国都被人捏住,那就要它圆就圆,要它扁就扁了。如英法联军侵华之时,北京陷落,大清朝便一点脾气没有了。又如中日甲午战争之时,日本先是侵入东北的满洲“祖宗之土”,继而又威胁北京城,惶惶大清就赔了2亿3000万两白银还割了个台湾。再如后来的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这大清王朝也乖乖签了赔款四亿五千万两(不算利息)的《辛丑条约》。

而后来的gmd反动派的南京城被日本人拿去屠个干净,老蒋愣是眉头也不皱一下。这两者对于首都民众的态度如此天差地别,主要就是因为北京乃是旗人之城,天下的旗人有一半生活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要是让帝国主义屠个干净,大清朝想要不亡也难啊!

在这个时空,惶惶大清之所以那么快就垮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杨秀清带着几十万太平军直奔北京去杀人。先是在滑县杀掉了最少十万八旗新军,接着又在北京城杀了十来万旗兵旗民,这个数字已经占到了八旗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